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search on Ae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Hovering Rotor Based on Leading Edge Droop 被引量:1
1
作者 LI Congcong SHI Yongjie +1 位作者 XU Guohua MA Taihang 《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EI CSCD 2021年第S01期10-16,共7页
In view of the reduction of hovering efficiency near high tension when a helicopter rotor hovers,a numerical simulation method of lifting rotor hovering ae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based on leading edge droop is estab... In view of the reduction of hovering efficiency near high tension when a helicopter rotor hovers,a numerical simulation method of lifting rotor hovering ae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based on leading edge droop is established in this paper. It is dominated by Reynolds average N-S equation in integral form. Firstly,VR-12 airfoil is taken as the research object,and the influence of leading edge droop angle on the ae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two-dimensional airfoil is studied. Secondly,the modified 7 A rotor is taken as the research object,and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leading edge droop angles at the position of blade r/R=0.75—1 on the ae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in hover are explored. It is found that the leading edge droop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ae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two-dimensional airfoil and three-dimensional hovering rotor near high angle of attack,and can effectively inhibit the generation of stall vorte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licopter rotor hovering leading edge droop ae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下载PDF
New Progress in Helicopter Rotor Wake Research 被引量:1
2
作者 XU Guohua SHI Yongjie ZHAO Qijun 《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EI CSCD 2019年第1期36-56,共21页
Rotor wake analysis,a fundamental research of helicopter technology,has been widely applied for rotor aerodynamic analysis.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research of different rotor wake models at home and abroad and revi... Rotor wake analysis,a fundamental research of helicopter technology,has been widely applied for rotor aerodynamic analysis.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research of different rotor wake models at home and abroad and reviews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rotor wake methods as well as the research achievement obtained in each stage.Then,the new progress of helicopter rotor wake methods is described in detail. It includes constant circulation contours modeling method of rotor wake,pseudo-implicit relaxation iteration and time-accurate solution method,research on aerodynamic interaction characteristics of helicopter rotor/fuselage by wake method,research on the rotor blade-vortex interaction noise and interaction of coaxial rigid rotor aerodynamics by viscous vortex particle method,and application of free wake method to helicopter flight dynamics modeling. In the end,some prospects for the research of helicopter rotor wake method are put forward,which clarifies the ideas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rotor wake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licopter rotor free WAKE VISCOUS VORTEX particles ae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FLIGHT dynamics WAKE progress
下载PDF
Ae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rigid coaxial rotor by wind tunnel test and numerical calculation 被引量:11
3
作者 Jinghui DENG Feng FAN +2 位作者 Ping'an LIU Shuilin HUANG Yongfeng LIN 《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3期568-576,共9页
Focusing on ae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rigid coaxial rotor of a high-speed helicopter in hover and forward flight, a wind tunnel test is conducted in the 8 m ? 6 m low-speed straightflow wind tunnel of China Aerod... Focusing on ae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rigid coaxial rotor of a high-speed helicopter in hover and forward flight, a wind tunnel test is conducted in the 8 m ? 6 m low-speed straightflow wind tunnel of China Aerodynamic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 In the experiment,a 4 m diameter composite model rigid coaxial rotor is designed and manufactured, and firstorder flapping frequency ratio of the blade is 1.796 to ensure sufficient stiffness at the blade root.Rotor aerodynamic performance is measured under hovering and high advance ratio conditions.Also, the numerical method is used to calculate ae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in typical states of the rigid coaxial rotor for analysis purpose. The rotor lift-drag ratio and lateral lift offset in the experiment are emphatically analyzed for the rigid coaxial rotor.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in forward flight condition, the rotor lift-drag ratio first increases and then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ment of advance ratio and lift offset. When advance ratio remains constant, with the increment of lift offset, the lift-drag ratio of rigid coaxial rotor first increases and then decrea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e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High-speed helicopter Lateral LIFT OFFSET RIGID COAXIAL rotor Wind tunnel test
原文传递
Low Dissipation Simulation for Vortex Flowfield of Rotor in Hover Based upon Discontinuous Galerkin Method
4
作者 BIAN Wei ZHAO Qijun ZHAO Guoqing 《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EI CSCD 2021年第6期975-983,共9页
The discontinuous Galerkin(DG) method is established and innovatively conducted on accurately simulating the evolution of blade-tip vortex and the ae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helicopter rotor. Firstly,the Reynolds-... The discontinuous Galerkin(DG) method is established and innovatively conducted on accurately simulating the evolution of blade-tip vortex and the ae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helicopter rotor. Firstly,the Reynolds-Averaged Navier-Stokes(RANS)equations in rotating reference frame are employed,and the embedded grid system is developed with the finite volume method(FVM)and the DG method conducted on the blade grid and background grid respectively. Besides,the Harten-Lax-Van Leer contact(HLLC)scheme with high-resolution and low-dissipation is employed for spatial discretization,and the explicit third-order Runge-Kutta scheme is used to accomplish the temporal discretization. Secondly,the ae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evolution of blade-tip vortex for Caradonna-Tung rotor are simulated by the established CFD method,and the numerical results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experimental data,which well validates the accuracy of the DG method and shows the advantages of DG method on capturing the detailed blade-tip vortex compared with the FVM method. Finally,the evolution of tip vortex at different blade tip Mach numbers and collective pitches is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ade-tip vortex discontinuous Galerkin(DG)method Navier-Stokes(N-S)equations ae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helicopter rotor
下载PDF
无人直升机旋翼桨叶设计及动力学特性分析
5
作者 高洪波 邵天双 +1 位作者 刘向楠 杨征 《航空工程进展》 CSCD 2024年第3期151-156,190,共7页
复合材料在桨叶上广泛应用的同时使桨叶的受力、刚度特性比传统的桨叶更为复杂。为了降低桨叶工作时动应力和旋翼的振动水平,有必要对旋翼桨叶进行动力学特性分析。对旋翼总体参数及桨叶气动参数进行设计,采用CFD方法对旋翼悬停状态进... 复合材料在桨叶上广泛应用的同时使桨叶的受力、刚度特性比传统的桨叶更为复杂。为了降低桨叶工作时动应力和旋翼的振动水平,有必要对旋翼桨叶进行动力学特性分析。对旋翼总体参数及桨叶气动参数进行设计,采用CFD方法对旋翼悬停状态进行气动特性分析,将桨叶三维非线性弹性模型分解为二维线性剖面模型和一维非线性梁模型进行动力学特性分析。结果表明:该旋翼能够成功拉起230 kg级无人直升机,悬停效率大于0.65,工作转速下桨叶的固有频率与8阶以下的气动激振力频率保持一定的范围,避开了转速共振区,满足桨叶动力学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直升机 旋翼桨叶 悬停效率 气动特性 动力学特性
下载PDF
锯齿等离子体气动激励器放电特性与加速效应 被引量:13
6
作者 李益文 李应红 +3 位作者 张百灵 吴云 苏长兵 梁华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3-86,共4页
为研究新型布局的锯齿等离子体气动激励器的放电特性与加速效应,在常规大气环境下测量了不同激励参数下的频率—放电电压—放电电流—电源电流以及等离子体气动激励器诱导的边界层速度。结果表明:与常规布局等离子气动激励器相比,布局... 为研究新型布局的锯齿等离子体气动激励器的放电特性与加速效应,在常规大气环境下测量了不同激励参数下的频率—放电电压—放电电流—电源电流以及等离子体气动激励器诱导的边界层速度。结果表明:与常规布局等离子气动激励器相比,布局形式改变后谐振频率保持不变,放电电压相差不大,但放电电流变小,消耗的功率变小;诱导速度与激励电压呈近线性关系变化,速度值较常规布局小,其尖端放电诱导的气流对流场的扰动影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实验还发现锯齿等离子体气动激励器放电时离子流对绝缘材料有很强的破坏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控制 等离子体气动激励器 锯齿 布局 放电特性 诱导速度
下载PDF
纵列式双旋翼悬停状态气动干扰特性参数影响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黄水林 招启军 徐国华 《空气动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5-162,共8页
建立了一个纵列式直升机双旋翼气动干扰特性分析的自由尾迹迭代方法。在该方法中,考虑了双旋翼以及旋翼与尾迹之间的相互干扰影响,将旋翼尾迹模型、桨叶气动力模型以及旋翼配平模型进行耦合求解。同时给出了一个适合于双旋翼干扰计算特... 建立了一个纵列式直升机双旋翼气动干扰特性分析的自由尾迹迭代方法。在该方法中,考虑了双旋翼以及旋翼与尾迹之间的相互干扰影响,将旋翼尾迹模型、桨叶气动力模型以及旋翼配平模型进行耦合求解。同时给出了一个适合于双旋翼干扰计算特点的配平方法。计算了悬停时干扰状态下的双旋翼诱导速度分布以及旋翼性能,并与试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应用上述方法,对比分析了纵列式双旋翼与单旋翼的性能,结果表明:悬停时纵列式前、后旋翼的性能都比单旋翼时的要差。文中进一步系统地分析了悬停状态双旋翼纵向间距和轴向间距对气动干扰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当纵向间距为1.3R时,纵列式双旋翼相比两单独旋翼需要额外的附加功率为8.5%,且随纵向间距的增大,附加功率减小并出现负值,当纵向间距为1.85R时,附加功率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翼 直升机 悬停 纵列式 气动特性 自由尾迹
下载PDF
桨尖后掠对旋翼流场和气动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招启军 徐国华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06-712,共7页
推导了后掠桨尖剖面法向马赫数和等效迎角与矩形桨尖的关系,指出前飞状态下旋翼后掠桨尖上的法向来流并不一定总比矩形桨叶小的新结论,进一步得出了在后掠桨尖上出现较大法向来流马赫数的解析区间,并给出了克服这种情况出现的解决办法;... 推导了后掠桨尖剖面法向马赫数和等效迎角与矩形桨尖的关系,指出前飞状态下旋翼后掠桨尖上的法向来流并不一定总比矩形桨叶小的新结论,进一步得出了在后掠桨尖上出现较大法向来流马赫数的解析区间,并给出了克服这种情况出现的解决办法;提出了保持前缘法向来流速度为常数的桨尖设计方案。然后,采用CFD方法,针对后掠新型桨尖旋翼的悬停和前飞跨声速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并结合理论分析的结果,深入地分析了桨叶后掠对旋翼流场、气动特性的影响,得出了后掠桨尖流场的细节特征,尤其是桨尖附近的激波位置、范围和强度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翼 直升机 后掠桨尖 气动特性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收缩螺旋涡线诱导速度的快速收敛法 被引量:4
9
作者 乐贵高 马大为 《计算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83-289,共7页
给出了一种计算收缩涡线(桨尖涡和内部涡线)诱导速度所有组元的快速收敛方法,该方法是由Rand和Chiu的方法(计算螺旋涡线诱导速度快速收敛法)发展而来的,它以寻求上下界截断积分解析表达式为基础。其优点是能计算尾迹中任... 给出了一种计算收缩涡线(桨尖涡和内部涡线)诱导速度所有组元的快速收敛方法,该方法是由Rand和Chiu的方法(计算螺旋涡线诱导速度快速收敛法)发展而来的,它以寻求上下界截断积分解析表达式为基础。其优点是能计算尾迹中任意一点的诱导速度,并且考虑了尾迹收缩。该方法不仅避免了离散涡线引起的截断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升机 旋翼 空气动力学 涡线 诱导速度 收敛法
下载PDF
应用多块对接结构网格方法的直升机涵道尾桨气动特性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倪同兵 招启军 +2 位作者 赵国庆 高延达 徐国华 《空气动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88-696,共9页
基于湍流Navier-Stokes方程,建立了一套直升机涵道尾桨流场及气动特性的CFD分析方法。在该方法中,针对直升机涵道尾桨流场的特点以及动量源方法对网格系统的要求,提出了一种多块对接网格生成方法,分块贴体网格采用求解Poisson方程的方... 基于湍流Navier-Stokes方程,建立了一套直升机涵道尾桨流场及气动特性的CFD分析方法。在该方法中,针对直升机涵道尾桨流场的特点以及动量源方法对网格系统的要求,提出了一种多块对接网格生成方法,分块贴体网格采用求解Poisson方程的方法生成。通过结合涵道尾桨的运动方式、几何特征及气动特征,建立一个包含动量源项的N-S方程的涵道尾桨流场计算方法和迭代流程;为较好地捕捉涵道壁附近存在的旋涡及分离现象,采用了一方程S-A湍流模型。通过对ONERA M6机翼的绕流特性的计算分析,以及对涵道尾桨在悬停状态下的拉力、诱导速度、载荷分布等的计算分析,验证了该CFD方法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采用该方法进行直升机悬停、侧飞和前飞状态下涵道尾桨流场与气动特性的数值分析,得到了关于涵道尾桨流场和气动特性的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涵道尾桨 气动特性 直升机 N—S方程 多块网格 动量源 S-A湍流模型
下载PDF
基于小扰动理论的桨叶叶素气动载荷计算方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巍 李东升 刘春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94-302,共9页
针对直升机飞行仿真应用,采用小扰动理论建立了桨叶叶素气动载荷计算方法。该计算方法集成了弹性桨叶挥舞-摆振-扭转模态,耦合了旋翼动态入流、非定常动态失速气动模型和旋翼配平模型。整个算法采用标准的状态空间格式。为验证算法,以UH... 针对直升机飞行仿真应用,采用小扰动理论建立了桨叶叶素气动载荷计算方法。该计算方法集成了弹性桨叶挥舞-摆振-扭转模态,耦合了旋翼动态入流、非定常动态失速气动模型和旋翼配平模型。整个算法采用标准的状态空间格式。为验证算法,以UH-60A直升机为例,在低速和高速2种定常飞行情况下,研究了偏航流效应对旋翼气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速飞行时偏航流效应对旋翼气功性能影响较大。模拟了桨盘平面诱导速度分布以及桨叶叶素气动载荷,将仿真结果与飞行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本文建立的方法可以准确地求解定常飞行时桨叶的非定常气动载荷,捕捉其沿方位角的变化特征,对于大速度前飞仍能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升机 小扰动理论 旋翼 诱导速度 气动载荷
下载PDF
基于Navier-Stokes方程的旋翼前飞状态气动特性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徐广 招启军 +1 位作者 王博 徐国华 《空气动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13-420,共8页
建立了一个适用于旋翼前飞状态非定常流场和气动载荷计算的数值方法。在该方法中,控制方程为惯性坐标系下的三维非定常Navier-Stokes方程,空间方向上将三阶逆风格式(MUSCL)与通量差分分裂方法相结合。为较好地模拟流动分离,采用了一方程... 建立了一个适用于旋翼前飞状态非定常流场和气动载荷计算的数值方法。在该方法中,控制方程为惯性坐标系下的三维非定常Navier-Stokes方程,空间方向上将三阶逆风格式(MUSCL)与通量差分分裂方法相结合。为较好地模拟流动分离,采用了一方程的Spalart-Allmaras湍流模型,时间方向则采用双时间法推进求解。为计入桨叶的旋转、周期性挥舞和变距运动,采用了运动嵌套网格方法。此外,为了更真实地反映旋翼桨叶的实际运动,发展了一个旋翼配平分析模型及求解方法。应用所建立的方法,首先计算了具有先进气动外形的四片桨叶的UH-60A直升机旋翼悬停状态的流场及气动性能,验证了该方法对悬停状态旋翼气动性能数值模拟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着重对Caradonna模型旋翼无升力前飞状态和AH-1G直升机旋翼桨-涡干扰前飞状态的气动特性(表面压强分布、扭矩、气动载荷)进行了计算,数值结果和试验值吻合良好,表明本文建立的CFD方法对旋翼前飞状态流场的模拟和气动载荷的计算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翼 直升机 NAVIER-STOKES方程 运动嵌套网格 气动特性
下载PDF
剪刀式尾桨涡流干扰机理和气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朱正 招启军 王博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86-896,共11页
采用非常规剪刀式尾桨对直升机整体性能有着重要影响,关于其复杂流动干扰机理的研究尚处在发展之中.为了掌握剪刀式尾桨的流动干扰机理和参数影响规律,建立了适合于悬停状态下剪刀式尾桨干扰涡流场分析的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 采用非常规剪刀式尾桨对直升机整体性能有着重要影响,关于其复杂流动干扰机理的研究尚处在发展之中.为了掌握剪刀式尾桨的流动干扰机理和参数影响规律,建立了适合于悬停状态下剪刀式尾桨干扰涡流场分析的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数值模拟方法.采用积分形式的Reynolds-averaged Navier-Stokes(RANS)方程作为旋翼流场求解控制方程,围绕旋翼流场的结构网格采用嵌套网格方法生成.在CFD方法验证基础之上,对悬停状态下两种不同构型剪刀式尾桨桨尖涡的涡核位置和强度的演变规律进行了定量分析,并对流场中桨尖涡与桨叶的贴近干扰、碰撞、破碎运动,同时准确捕捉了不同尺度涡之间的相互干扰、融合的过程进行了分析.进一步研究了剪刀角和轴间距参数对不同构型剪刀式尾桨气动特性的影响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剪刀式尾桨流场中存在复杂的桨-涡干扰和涡-涡干扰现象,剪刀角和轴间距对剪刀式尾桨的气动特性有重要影响,L构型剪刀式尾桨气动性能整体优于U构型剪刀式尾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升机 剪刀式尾桨 流场 气动特性 NAVIER-STOKES方程 桨尖涡
下载PDF
高前进比旋翼气动特性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孔卫红 陈仁良 《空气动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42-547,共6页
提出一种前进比高达0.8的旋翼气动特性分析方法,该方法针对高前进比旋翼前行桨叶压缩性、后行桨叶失速效应严重以及桨叶偏流作用和反流区大的特点,建立了旋翼气动力模型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旋翼诱导速度时变非均布模型与桨叶非定常挥舞运... 提出一种前进比高达0.8的旋翼气动特性分析方法,该方法针对高前进比旋翼前行桨叶压缩性、后行桨叶失速效应严重以及桨叶偏流作用和反流区大的特点,建立了旋翼气动力模型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旋翼诱导速度时变非均布模型与桨叶非定常挥舞运动模型,然后根据高前进比旋翼气动力、旋翼诱导速度和桨叶挥舞运动三者之间的内在耦合关系提出了高前进比旋翼气动特性的动态响应计算方法,最后以H-34旋翼为例计算了该旋翼高前进比状态的气动特性,并将计算结果与风洞试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结果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前进比旋翼 挥舞运动 诱导速度 气动特性 反流区
下载PDF
悬停状态旋翼尾迹研究及气动特性计算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仁良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303-308,共6页
本文用试验的方法显示了悬停状态旋翼的尾迹几何形状,并以试验结果为依据对现有的尾迹几何模型进行了修正。最后以两个模型旋翼为例,分别用修正前和修正后的尾迹几何模型计算它们在悬停时的气动特性和桨叶处的诱导速度分布。所得结果... 本文用试验的方法显示了悬停状态旋翼的尾迹几何形状,并以试验结果为依据对现有的尾迹几何模型进行了修正。最后以两个模型旋翼为例,分别用修正前和修正后的尾迹几何模型计算它们在悬停时的气动特性和桨叶处的诱导速度分布。所得结果表明用修正后的尾迹几何模型来计算悬停状态旋翼的气动特性能有效地改善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升机 旋翼 诱导速度 气动特性 空气动力学
下载PDF
共轴刚性旋翼高速直升机配平及旋翼系统气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吴裕平 习娟 范俊 《直升机技术》 2018年第2期1-7,共7页
以类S97构型的高速直升机为研究对象,通过全机平衡方程的建立,开展共轴双旋翼、尾部推进桨的气动特性研究,着重分析了不同前进比下转速变化对拉力/推力、功率的影响,研究其气动环境与常规直升机的差异,并从全机角度出发,进行共轴双旋翼... 以类S97构型的高速直升机为研究对象,通过全机平衡方程的建立,开展共轴双旋翼、尾部推进桨的气动特性研究,着重分析了不同前进比下转速变化对拉力/推力、功率的影响,研究其气动环境与常规直升机的差异,并从全机角度出发,进行共轴双旋翼、尾部推进桨的功率占比分析,研究旋翼转速、飞行速度、需用功率之间的内在关系,得到了高速直升机气动特性的基本规律以及影响其气动效率的一些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直升机 平衡 共轴双旋翼 尾部推进桨 气动特性
下载PDF
抛物线后掠桨尖旋翼悬停气动特性试验及理论分析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林永峰 陈平剑 招启军 《直升机技术》 2008年第3期69-73,共5页
对一种新型桨尖旋翼开展了悬停状态气动特性的试验和理论分析研究。该旋翼桨叶截面选择OA翼型配置,桨尖为抛物线后掠加下反形式。首先,在旋翼台上测量了该旋翼在不同总距条件下的桨叶表面压强分布,并与数值计算的结果进行了对比。为进... 对一种新型桨尖旋翼开展了悬停状态气动特性的试验和理论分析研究。该旋翼桨叶截面选择OA翼型配置,桨尖为抛物线后掠加下反形式。首先,在旋翼台上测量了该旋翼在不同总距条件下的桨叶表面压强分布,并与数值计算的结果进行了对比。为进一步分析旋翼桨尖形式对悬停气动特性的影响,本文还计算了带不同下反角桨尖形式旋翼在相同工作状态下的桨叶表面压力分布。综合试验及理论分析结果,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升机 旋翼 悬停 气动特性 气动试验 新型桨尖
下载PDF
直升机旋翼桨叶结冰气动特性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国强 董明明 《航空科学技术》 2016年第8期7-11,共5页
基于翼型结冰特性,研究了直升机旋翼桨叶结冰后的空气动力学特性,分析了桨叶不同剖面位置结冰类型、结冰厚度、沿不同方位角的升力特性变化,初步分析了空气动力作用对桨叶结冰增长的抑制作用,为国内直升机结冰试飞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桨叶结冰特性 空气动力作用 直升机结冰 结冰厚度
下载PDF
基于广义动态尾迹理论的旋翼非定常气动特性分析
19
作者 史勇杰 招启军 徐国华 《直升机技术》 2008年第3期19-24,共6页
本文建立了一套时域下前飞旋翼非定常气动载荷的计算方法。考虑入流的非均匀性,采用"Peters-He"广义动态尾迹入流模型;为计入气流压缩性、动态特性对气动载荷幅值和相位的影响,翼型剖面升力使用Leishman-Beddoes二维非定常模... 本文建立了一套时域下前飞旋翼非定常气动载荷的计算方法。考虑入流的非均匀性,采用"Peters-He"广义动态尾迹入流模型;为计入气流压缩性、动态特性对气动载荷幅值和相位的影响,翼型剖面升力使用Leishman-Beddoes二维非定常模型计算。为分析旋翼非定常气动特性,建立模型方程的状态空间形式,并采用四阶Runge-Kutta法求解,以提高计算效率。以美国H-34直升机前飞状态为算例,并将计算结果与飞行测试数据进行比较,验证了计算方法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诱导速度、迎角、升力分布随前进比的变化,以及不同桨叶气动外形(桨尖尖削、负扭转)对旋翼气动特性的影响,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翼 气动特性 动态尾迹 直升机
下载PDF
直升机下降过程中的旋翼入流模型比较研究
20
作者 马鸿儒 孙文胜 何志良 《价值工程》 2011年第32期299-300,共2页
直升机下降过程中旋翼周围流场复杂,尤其是涡环等工作状态下气流变化情况难以预测。简要介绍了几种入流模型,阐述了各自特点并对直升机下降时旋翼诱导速度和入流变化进行了仿真。分析了旋翼工作状态和在各工作状态中旋翼周围气流变化和... 直升机下降过程中旋翼周围流场复杂,尤其是涡环等工作状态下气流变化情况难以预测。简要介绍了几种入流模型,阐述了各自特点并对直升机下降时旋翼诱导速度和入流变化进行了仿真。分析了旋翼工作状态和在各工作状态中旋翼周围气流变化和对旋翼产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升机旋翼 入流模型 诱导速度 涡环状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