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em cells in infantile hemangioma
1
作者 Chao TAO Xiao-dong HE +1 位作者 Jia-Ren LIU Qian LIU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1-5,共5页
Background:Infantile hemangioma(IH)is the most common tumor of infancy and the pathogenesis is still unclear.Recent new evidences have been shown that IH arises from stem cells.Data sources:Based on recent original pu... Background:Infantile hemangioma(IH)is the most common tumor of infancy and the pathogenesis is still unclear.Recent new evidences have been shown that IH arises from stem cells.Data sources:Based on recent original publications from Pub Med,Elsevier and Google Scholar,a large number of articles about pathogenesis and treatment of IH were selected by their titles and abstracts.Results:The hemangioma-derived stem cells expressed stem cell-specific marker CD133 and mesenchymal markers CD29,CD44,and comprised between 0.1%and 1%of the cells in proliferating-phase IH.During the proliferative phase,stem cells differentiated into large amounts of endothelial cells and pericytes;while during the involuting phase,stem cells became less and predominantly differentiated toward adipocytes.Signaling pathways like VEGF/VEGFR,Notch signaling,were found to be related to these processes.Corticosteroids,Rapamycin and propranolol had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stem cells by inhibiting the cell growth or differentiation,or participating in maintaining the cell stability.Conclusions:Stem cells derived from hemangioma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athogenesis of IH,and may be important targets of therap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fantile hemangioma stem cells DIFFERENTIATION THERAPY
下载PDF
miR-19a靶向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受体抑制血管瘤干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2
作者 汪帆 吴瑶 +1 位作者 方林森 曹东升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29-1034,共6页
目的探讨婴儿血管瘤(IHs)中miR-19a是否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受体(IGF-2R)相互作用,影响血管瘤干细胞(HemSCs)的增殖、迁移和脂肪生成。方法从IHs标本中分离、筛选和培养HemSCs,免疫组织化学鉴定IGF-2R在HemSCs中表达。用miR-19a模拟物... 目的探讨婴儿血管瘤(IHs)中miR-19a是否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受体(IGF-2R)相互作用,影响血管瘤干细胞(HemSCs)的增殖、迁移和脂肪生成。方法从IHs标本中分离、筛选和培养HemSCs,免疫组织化学鉴定IGF-2R在HemSCs中表达。用miR-19a模拟物和抑制剂对HemSCs进行转染,通过CCK-8、划痕实验、Transwell、qRT-PCR和免疫印迹相关实验验证miR-19a对于HemSCs增殖与迁移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用miR-19a抑制剂处理的HemSCs增殖与迁移速度显著增加,miR-19a过表达显著抑制IGF-2诱导的细胞迁移和增殖(P<0.05)。结论miR-19a可能通过靶向IGF-2R抑制HemSCs的增殖、迁移和脂肪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瘤干细胞 微小RNA IGF-2R 增殖 迁移
下载PDF
CD133 selected stem cells from proliferating infantile hemangioma and establishment of an in vivo mice model of hemangioma 被引量:11
3
作者 MAI Hua-ming ZHENG Jia-wei +4 位作者 WANG Yan-an YANG Xiu-juan ZHOU Qin QIN Zhong-ping LI Ke-lei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1期88-94,共7页
Background Infantile hemangioma (IH) is the most common benign tumor in children with prevalence in the face and neck. Various treatment options including oral propranolol have been described for IH, but the mechani... Background Infantile hemangioma (IH) is the most common benign tumor in children with prevalence in the face and neck. Various treatment options including oral propranolol have been described for IH, but the mechanism of drugs remains enigmatic.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pathogenesis and establish a reliable in vivo model of IH which can provide platform for drug exploration. Methods Stem cells from the proliferating hemangiomas (HemSCs) were isolated by CD133-tagged immunomagnetic beads. Their phenotype and angiogenic property were investigated by flow cytometry, culturing on Matrigel,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immunofluorescent staining and injection into BALB/c-nu mice. Results HemSCs had robust ability of proliferating and cloning. The time of cells doubling in proliferative phase was 16 hours. Flow cytometry showed that HemSCs expressed mesenchymal markers CD29, CD44, but not endothelial/hematopoietic marker of CD34 and hematopoietic marker CD45. The expression of CD105 was much lower than that of the reported hemangioma derived or normal mesenchymal stem cell (MSC). Real-time PCR showed that the mRNA levels of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bFGF) and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 (MMP-1) of HemSCs were higher than that of neonatal human dermal fibroblasts (NHDFs) and 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 (HUVECs). After HemSCs were cultured on Matrigel in vitro, they formed tube-like structure in a short time (16 hours) and differentiated into endothelial cells in 7 days. After 1-2 weeks of implantation into immunodeficient mice, HemSCs generated glucose transporter 1 positive blood vessels. When co-injected with HUVECs, the vascularization of HemSCs was greatly enhanced. However, the single implantation of HUVECs hardly formed blood vessels in BALB/c-nu mice (P 〈0.05). Conclusions HemSCs may be some kinds of primitive mesoderm derived stem cells with powerful angiogenic ability, which can recapitulate human hemangioma by co-injecting into immunodeficient mice with HUVE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mangioma stem cell VASCULARIZATION model
原文传递
普萘洛尔对血管瘤中HemSC凋亡和VEGF、bFGF表达的影响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4
作者 麦华明 郑家伟 +5 位作者 张凌 王延安 秦中平 李克雷 袁伟恩 郑瑞媛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287-296,共10页
目的:研究普萘洛尔(PRN)治疗血管瘤患儿的药代动力学及其对血管瘤干细胞(HemSC)的作用机制。方法:12例患儿以1 mg/kg.d口服PRN,按每天1次(qd)和每天2次(bid,间隔8 h)随机分为2组,每组6例。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检测首次服药后2... 目的:研究普萘洛尔(PRN)治疗血管瘤患儿的药代动力学及其对血管瘤干细胞(HemSC)的作用机制。方法:12例患儿以1 mg/kg.d口服PRN,按每天1次(qd)和每天2次(bid,间隔8 h)随机分为2组,每组6例。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检测首次服药后2、6、10、24 h的血药浓度。对体外培养的HemSC分别给予0、0.02、0.2、2、20μmol/L浓度的PRN作用后,通过MTT、流式细胞仪分析、反转录PCR、实时荧光定量PCR、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免疫印迹分析,检测其对HemSC增殖、凋亡以及对VEGF、bFGF表达的影响。将HemSC经PRN处理后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联合注入BALB/c-nu裸鼠皮下,以未处理组作为对照,1周后处死取材,行HE染色,测定平均微血管密度(MVD),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使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观察PRN对血管瘤动物模型中VEGF、bFGF表达的影响。结果:口服PRN后,qd、bid 2组血药浓度均在2 h达到高峰,qd组的高峰浓度为(207.8±33.9)ng/mL,bid组的高峰浓度为(155.2±40.6)ng/mL,2组消除半衰期(t1/2)超过6 h。qd组在服药10 h时,血药浓度明显下降,而bid组在10 h时血药浓度升高。常规血药浓度的PRN不能抑制HemSC活性和增殖,对凋亡无显著影响,但能显著抑制HemSC表达VEGF、bFGF的mRNA和蛋白质,浓度在0.2~2μmol/L范围内抑制效果最佳。血管瘤动物模型显示,PRN能使MVD显著减少。免疫组化染色显示,VEGF、bFGF在IH组织中高表达;应用PRN后,VEGF表达减弱,而bFGF变化不明显。结论:PRN在常规剂量血药浓度内不能促进HemSC凋亡,但可抑制HemSC表达VEGF、bFG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瘤 干细胞 普萘洛尔 血药浓度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下载PDF
婴幼儿血管瘤干细胞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麦华明 杨秀娟 郑家伟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473-478,共6页
婴幼儿血管瘤(infantile hemangioma,IH)是婴幼儿最常见的良性血管性肿瘤,具有独特的生命周期,在出生后快速生长,然后缓慢消退。近年来已经从血管瘤组织中分离出能形成血管的多能干细胞,并且在血管瘤细胞基因突变、基因转录和蛋白表达... 婴幼儿血管瘤(infantile hemangioma,IH)是婴幼儿最常见的良性血管性肿瘤,具有独特的生命周期,在出生后快速生长,然后缓慢消退。近年来已经从血管瘤组织中分离出能形成血管的多能干细胞,并且在血管瘤细胞基因突变、基因转录和蛋白表达等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提出了一个新的假说,即血管瘤可能由异常的干细胞分化而来。本文对血管瘤中干细胞的发现、来源、生物学特点以及与其他细胞的关系等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瘤 干细胞 基因突变 胎盘
下载PDF
婴幼儿血管瘤消退期的脂肪细胞形成 被引量:3
6
作者 张煜 吕枭锐 +1 位作者 张玮 熊丽霞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92-496,共5页
婴幼儿血管瘤是一种发生于婴儿的常见血管良性病变。多数婴幼儿血管瘤会在发病数年内自行消退,但是仍有部分患者无法自行消退,且引起一系列后遗症,因此对消退期的机制研究成为干预婴幼儿血管瘤正常消退的关键。脂肪细胞形成是婴幼儿血... 婴幼儿血管瘤是一种发生于婴儿的常见血管良性病变。多数婴幼儿血管瘤会在发病数年内自行消退,但是仍有部分患者无法自行消退,且引起一系列后遗症,因此对消退期的机制研究成为干预婴幼儿血管瘤正常消退的关键。脂肪细胞形成是婴幼儿血管瘤消退期的重要病理特征,而产生脂肪细胞的祖细胞一直是学术界争议的话题。本文结合最新的研究内容,讨论了大量出现在婴幼儿血管瘤消退期的脂肪细胞来源问题,阐述了其组织学和细胞学的观点,以及其中存在的内皮-间质转化机制,为婴幼儿血管瘤的临床干预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血管瘤 脂肪细胞 间充质干细胞 周细胞 内皮间质转化
下载PDF
周细胞参与婴幼儿血管瘤消退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赵哲媛 郭亮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4年第4期222-224,共3页
婴幼儿血管瘤是儿童期最常见的肿瘤,具有特殊的自然周期。周细胞与内皮细胞共同参与其发生、发展与消退的演变过程。本文通过总结周细胞的来源、分化,及其与内皮细胞的关系,对周细胞在婴幼儿血管瘤消退过程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关键词 婴幼儿血管瘤 周细胞 内皮细胞 间充质干细胞
下载PDF
趋化因子CXCL1在增殖期婴幼儿血管瘤组织中表达研究及外源性CXCL1对血管瘤干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翟晓玥 吴瑶 +3 位作者 娄寅 谢娟 李红红 曹东升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385-1388,共4页
目的探索趋化因子CXCL1在增殖期婴幼儿血管瘤(IH)中的表达情况及外源性CXCL1对血管瘤干细胞(HemSCs)的影响。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CXCL1在增殖期IH标本中的表达情况。通过CD133免疫磁珠将HemSCs原代细胞从增殖期IH组织中分选出。设置5组... 目的探索趋化因子CXCL1在增殖期婴幼儿血管瘤(IH)中的表达情况及外源性CXCL1对血管瘤干细胞(HemSCs)的影响。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CXCL1在增殖期IH标本中的表达情况。通过CD133免疫磁珠将HemSCs原代细胞从增殖期IH组织中分选出。设置5组不同浓度的CXCL1(0、10、20、50、100 ng/ml)与HemSCs进行共培养,通过细胞活率、迁移实验研究外源性CXCL1对HemSCs的影响。结果CXCL1在增殖期IH间质组织中表达,总体表达量低,但在IH瘤内间质组织表达量高于瘤旁间质组织。其中CXCL1阳性面积率瘤内(0.773±0.101)%相比瘤旁(0.268±0.0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843,P<0.001)。外源性CXCL1促进HemSCs增殖,不同浓度CXCL1加入HemSCs中培养24、48、72 h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4.610,P<0.001;F=14.430,P<0.001;F=5.388,P<0.01)。但加入外源性CXCL1并不影响HemSCs的迁移能力。结论CXCL1在增殖期IH瘤内间质表达高于瘤旁间质,外源性CXCL1可促进HemSCs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趋化因子 CXCL1 婴幼儿血管瘤 血管瘤干细胞 增殖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对婴幼儿血管瘤干细胞增殖及脂肪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张魁 娄寅 +2 位作者 谢娟 李红红 曹东升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044-1048,共5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GF-2)对婴幼儿血管瘤干细胞(Hem SCs)增殖及向脂肪分化的影响。方法搜集3例增生期草莓状婴幼儿血管瘤术后组织,采用胶原酶消化分离后CD133免疫磁珠吸附得到血管瘤干细胞。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IGF-2对Hem SC...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GF-2)对婴幼儿血管瘤干细胞(Hem SCs)增殖及向脂肪分化的影响。方法搜集3例增生期草莓状婴幼儿血管瘤术后组织,采用胶原酶消化分离后CD133免疫磁珠吸附得到血管瘤干细胞。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IGF-2对Hem SCs增殖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空白对照组及IGF-2组(100 ng/ml)、IGF-2+OSI-906组(IGF-2:100 ng/ml;OSI-906:IGF-1R受体抑制剂1μmol/L)、IGF-2+LY294002组(LY294002:PI3K抑制剂10μmol/L)、LY294002组(10μmol/L)各组细胞中脂肪转化因子C/EBPα、C/EBPβ、PPARγ、adiponectin、p-AKT及total AKT的表达。结果 IGF-2在体外对Hem SCs增殖有明显促进作用(P<0.05);Western blot法显示,与IGF-2+OSI-906组、IGF-2+LY294002组、LY294002组及空白对照组比较,IGF-2组C/EBPα、C/EBPβ、PPARγ、adiponectin表达量增加(P<0.05);与IGF-2+OSI-906组、IGF-2+LY294002组及空白对照组比较,IGF-2组p-AKT表达量增加(P<0.05)。结论 IGF-2可能通过IGF-1R/PI3K/AKT通路影响HemS Cs的脂肪转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 婴幼儿血管瘤干细胞 增殖 脂肪分化
下载PDF
血管生成素-2上调增强血管瘤干细胞血管形成能力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明亮 吴杉英 +2 位作者 王彪 刘照亮 雷忱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0年第9期89-91,共3页
目的:探究Ang2上调后对血管瘤干细胞(HemSCs)血管形成能力的影响,揭示Ang-Tie2体系在血管瘤血管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免疫磁珠阳性分选技术分离纯化HemSCs,经体外培养扩增,通过慢病毒转染的方法获得Ang2上调稳定表达的HemSC... 目的:探究Ang2上调后对血管瘤干细胞(HemSCs)血管形成能力的影响,揭示Ang-Tie2体系在血管瘤血管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免疫磁珠阳性分选技术分离纯化HemSCs,经体外培养扩增,通过慢病毒转染的方法获得Ang2上调稳定表达的HemSCs。通过血管形成实验检测Ang2上调的HemSCs血管形成能力的变化,通过WesternBlot检测相关细胞信号通路关键靶蛋白表达变化。结果:Ang2上调的HemSCs血管形成能力大于对照组;血管生成信号通路关键靶蛋白在HemSCs Ang2上调组中表达增强。结论:Ang2上调可以增强HemSCs的血管形成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瘤 干细胞 血管生成素2 血管形成 信号通路
下载PDF
婴幼儿血管瘤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1
作者 曾勇 谢明峰 +3 位作者 方涛 刘海金 徐仙赟 刘潜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20年第4期422-426,共5页
婴幼儿血管瘤的发病机制未明,目前认为婴幼儿血管瘤的发生可能是胚胎发育时期血管发育异常所致。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婴幼儿血管瘤的各种起源学说的科学性,为婴幼儿血管瘤的病因、发病机制和治疗等研究提... 婴幼儿血管瘤的发病机制未明,目前认为婴幼儿血管瘤的发生可能是胚胎发育时期血管发育异常所致。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婴幼儿血管瘤的各种起源学说的科学性,为婴幼儿血管瘤的病因、发病机制和治疗等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血管瘤 干细胞 血管发生 发病机制
下载PDF
PPAR-gamma信号通路对Hem-MSCs体外成脂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徐媛 郭遥 +3 位作者 袁斯明 王慜 陈海妮 沈卫民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9年第1期1-4,9,共5页
目的研究PPAR-gamma信号通路对血管瘤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Hemangioma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em-MSCs)成脂分化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以不同的条件培养基培养Hem-MSCs,实验分5组:普通培养基组(A组)、普通培养基+罗格列酮组(B组)... 目的研究PPAR-gamma信号通路对血管瘤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Hemangioma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em-MSCs)成脂分化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以不同的条件培养基培养Hem-MSCs,实验分5组:普通培养基组(A组)、普通培养基+罗格列酮组(B组)、成脂诱导分化培养基组(C组)、成脂诱导分化培养基+罗格列酮组(D组)及成脂诱导分化培养基+罗格列酮+GW9662拮抗剂组(E组)。光镜下观察各组Hem-MSCs的成脂分化过程,以油红O染色观察被诱导细胞中脂滴的面积和数量;采用Western-blot分析各组Hem-MSCs培养2周后的perilipin A表达量,以量化各组细胞脂肪分化程度;以实时定量PCR分析各组成脂分化相关基因(如CEBPA、LPL、PLIN1、PPARG等)在HemMSCs成脂诱导分化过程中不同时间点的表达情况。结果油红O染色显示,成脂诱导分化培养基+罗格列酮组可促进Hem-MSCs的成脂分化过程;Western-blot证实罗格列酮能明显促进成脂诱导分化时perilipin A蛋白的表达;实时定量PCR进一步证实,在诱导分化的第1周及第2周时,罗格列酮对Hem-MSCs的成脂分化相关基因(CEBPA、LPL、PLIN1、PPARG等)的表达均有促进作用;而PPAR-gamma信号通路的拮抗剂GW9662能够阻断上述作用。结论激活PPARgamma信号通路可促进Hem-MSCs在体外的成脂分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血管瘤 血管瘤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 成脂分化 PPAR-gamma信号通路 罗格列酮
下载PDF
普萘洛尔影响血管瘤干细胞向脂肪分化的研究
13
作者 王献路 娄寅 +1 位作者 陈增红 曹东升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11-716,共6页
目的探讨普萘洛尔(PRN)对体外培养的血管瘤干细胞(Hem SCs)向脂肪细胞转化时的作用与影响。方法使用CD133免疫磁珠分离技术体外培养和传代Hem SCs并鉴定;PRN干预后,通过油红O染色观察PRN对Hem SCs脂化作用的影响,并运用Real Time PCR法... 目的探讨普萘洛尔(PRN)对体外培养的血管瘤干细胞(Hem SCs)向脂肪细胞转化时的作用与影响。方法使用CD133免疫磁珠分离技术体外培养和传代Hem SCs并鉴定;PRN干预后,通过油红O染色观察PRN对Hem SCs脂化作用的影响,并运用Real Time 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Hem SCs脂化相关指标C/EBPα、PPARγ和C/EBPβ的表达情况。结果成功分离培养Hem SCs,油红O染色结果显示PRN组较对照组红色脂滴数更多,形状更圆更大,Real Time 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均显示PRN组的脂化相关指标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体外实验中,PRN促进Hem SCs向脂肪细胞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瘤干细胞 普萘洛尔 脂肪分化
下载PDF
血管母细胞瘤的临床和病理学特点 被引量:29
14
作者 邬祖良 史继新 +2 位作者 杭春华 潘云曦 刘承基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614-616,共3页
目的 分析血管母细胞瘤的临床和病理学特点 ,提高手术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1970~ 1998年间手术和病理证实的 72例血管母细胞瘤 (共 95个肿瘤 )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病的好发年龄在 2 0~ 4 0岁 ,共 4 7例 (占 5 8 3% ) ... 目的 分析血管母细胞瘤的临床和病理学特点 ,提高手术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1970~ 1998年间手术和病理证实的 72例血管母细胞瘤 (共 95个肿瘤 )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病的好发年龄在 2 0~ 4 0岁 ,共 4 7例 (占 5 8 3% ) ;男性 (46例 )约为女性 (2 6例 )的 2倍 ;好发于小脑半球 (83个占 87 4 % )有遗传倾向 ,少数有典型家族史。本组囊壁结节型 6 1个 (6 7 4 % )、实质型 31个、囊旁结节型 3个 ;目前诊断主要依靠CT和MR ,实质性者借助于椎动脉造影鉴别。手术治疗是有效而可靠的方法。 结论 血管母细胞瘤是良性肿瘤 ,手术切除是最好的治疗方法 ,彻底切除可治愈。放射治疗、化疗基本无效。初发年龄轻、有遗传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母细胞瘤 病理学特点 手术治疗 切除术 复发
原文传递
普萘洛尔和噻吗洛尔对血管瘤干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8
15
作者 陈彬 吕东泽 +4 位作者 朱佳芳 常雷 应涵汝 马刚 林晓曦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79-384,共6页
目的探讨β-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和噻吗洛尔分别对血管瘤干细胞(hemangioma stem cells,HemSCs)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将浓度为3、30、90和150 μmol/L的普萘洛尔和噻吗洛尔分别作用于HemSCs 24、48和72 h,流式细胞术动态检测细胞... 目的探讨β-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和噻吗洛尔分别对血管瘤干细胞(hemangioma stem cells,HemSCs)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将浓度为3、30、90和150 μmol/L的普萘洛尔和噻吗洛尔分别作用于HemSCs 24、48和72 h,流式细胞术动态检测细胞增殖和凋亡情况。使用SPSS 19.0对各组数据作统计学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增殖实验结果显示:不同浓度普萘洛尔和噻吗洛尔均能抑制HemSCs增殖,抑制程度均随浓度升高而升高,但前者在中高浓度(30、90和150 μmol/L)时略强于后者,低浓度(3 μmol/L)时则相反(P〈0.05)。凋亡实验流式细胞学检测结果显示:低浓度噻吗洛尔(3和30 μmol/L)作用于HemSCs后,凋亡细胞的比例高于同浓度的普萘洛尔,分别高13.7%和1.1%。结论抑制HemSCs增殖和促进其凋亡可能是普萘洛尔和噻吗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机制之一,二者具体的作用随浓度和时间的不同有所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瘤干细胞 增殖 凋亡 普萘洛尔 噻吗洛尔
原文传递
婴幼儿血管瘤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 被引量:4
16
作者 吕东泽 应涵汝 +2 位作者 常雷 马刚 林晓曦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93-298,共6页
目的 探讨建立稳定可靠的婴幼儿血管瘤干细胞分离培养体系.方法 取增生期婴幼儿血管瘤标本,经胶原酶消化、CD133免疫磁珠分选,所得细胞接种于纤维连接蛋白铺层的96孔板,以含10% FBS的EBM-2培养液培养.分别进行细胞形态学观察,细胞表面... 目的 探讨建立稳定可靠的婴幼儿血管瘤干细胞分离培养体系.方法 取增生期婴幼儿血管瘤标本,经胶原酶消化、CD133免疫磁珠分选,所得细胞接种于纤维连接蛋白铺层的96孔板,以含10% FBS的EBM-2培养液培养.分别进行细胞形态学观察,细胞表面标记流式细胞检测,细胞成管试验,细胞诱导分化成脂、成骨试验以及裸鼠皮下成瘤试验.结果 从血管瘤组织分离纯化的CD133(+)细胞,6h开始贴壁,细胞呈多突起的纺锤形和星形;CD133(+)血管瘤干细胞阳性表达CD29(99.5%)、CD44(97.9%)、CD90(87.6%)和CD105 (98.5%),几乎不表达CD31(0.2%)、CD34(0.1%)、CD45 (0.1%)和CD144(0.1%);在体外可形成网状类似血管壁的结构,并可被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和脂肪细胞;接种于裸鼠皮下可形成类似婴幼儿血管瘤的病灶.结论 该分离培养方法可获得血管瘤干细胞,为阐明血管瘤干细胞的特性及更广泛的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瘤 干细胞 细胞培养 模型 动物
原文传递
普萘洛尔对血管瘤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赵婷慧 马晓荣 +3 位作者 黄莹滢 陈惠平 肖燕 欧阳天祥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73-377,共5页
目的 探索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机制,以及其对血管瘤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采用贴壁筛选法从增生期血管瘤中分离间充质干细胞,应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细胞表型.以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做对照,在体外诱导2组细胞向脂肪细胞、成骨... 目的 探索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机制,以及其对血管瘤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采用贴壁筛选法从增生期血管瘤中分离间充质干细胞,应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细胞表型.以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做对照,在体外诱导2组细胞向脂肪细胞、成骨细胞分化,以鉴定血管瘤间充质干细胞的多向分化潜能.采用MTT法测定不同浓度的普萘洛尔于用药后0、24、48、72、96、120 h对血管瘤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血管瘤间充质干细胞呈成纤维细胞样,表达Vimentin,大部分表达α-SMA及CD133,部分表达Glutl,不表达VEGF.血管瘤间充质干细胞可向脂肪细胞、成骨细胞分化.用药后24 h,15 mg/L(B组)的吸光度A值(0.596 0 ±0.023 6)较0 mg/L组(A组,0.552 7 ±0.011 4)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用药后各时相点,30 mg/L(C组,除24 h外)、45 mg/L(D组)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低浓度普萘洛尔对血管瘤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影响不甚明显,高浓度普萘洛尔可抑制血管瘤间充质干细胞生长.结论 本研究中分离所得细胞为血管瘤间充质干细胞,高浓度的普萘洛尔可抑制血管瘤间充质干细胞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瘤 间质干细胞 普萘洛尔 增殖
原文传递
婴幼儿血管瘤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鉴定及其在血管瘤组织中的定位观察 被引量:4
18
作者 袁斯明 陈荣亮 +3 位作者 王修坤 周航波 沈卫民 周晓军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11年第3期178-181,共4页
目的 探索周细胞是否是血管瘤间充质干细胞的来源,及间充质干细胞与婴幼儿血管瘤消退过程中的脂肪组织增生的关系.方法 采用贴壁筛选法从增生期血管瘤中分离间充质干细胞,应用流式细胞仪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细胞抗原表型.免疫组化染色观... 目的 探索周细胞是否是血管瘤间充质干细胞的来源,及间充质干细胞与婴幼儿血管瘤消退过程中的脂肪组织增生的关系.方法 采用贴壁筛选法从增生期血管瘤中分离间充质干细胞,应用流式细胞仪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细胞抗原表型.免疫组化染色观察CD133和PPAR-γ在增生期血管瘤组织中的表达,并以CD31和α-SMA行共染色.结果 血管瘤间充质干细胞为成纤维细胞样,表达CD133、PPAR-γ、CD105、CD90、CD29和Vimentin,不表达CD45、CD34、CD31和flt-1.部分细胞表达α-SMA.大部分细胞表达PDGFR-β.NG2、Desmin和RGS-5无表达.免疫组化染色证实CD133、PPAR-γ和α-SMA共表达于血管瘤组织的微血管周围.结论 细胞形态和抗原表型初步证实,本研究分离的细胞为间充质干细胞,免疫组化染色证实间充质干细胞存在于血管瘤组织的微血管周围.研究结果提示,周细胞是血管瘤间充质干细胞的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瘤 间充质干细胞 周细胞
原文传递
婴幼儿血管瘤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多向分化实验 被引量:2
19
作者 袁斯明 王修坤 +3 位作者 陈荣亮 陈海妮 沈卫民 周晓军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144-146,共3页
目的 观察婴幼儿血管瘤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是否具有多向分化潜能.方法 应用贴壁筛选法从增生期血管瘤中分离间充质干细胞.将人骨髓中分离的间充质干细胞与切除的儿童包皮中分离的成纤维细胞作为对照.采用特异的诱导培养基,在体外诱导这... 目的 观察婴幼儿血管瘤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是否具有多向分化潜能.方法 应用贴壁筛选法从增生期血管瘤中分离间充质干细胞.将人骨髓中分离的间充质干细胞与切除的儿童包皮中分离的成纤维细胞作为对照.采用特异的诱导培养基,在体外诱导这3种细胞向脂肪细胞、骨细胞和软骨细胞分化.结果 在合适的诱导条件下,血管瘤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和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均可发生成脂肪、成骨和成软骨分化,而成纤维细胞没有表现出任何分化现象.结论 应用贴壁筛选法从血管瘤分离的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瘤 间充质干细胞 多向分化
原文传递
血管瘤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内分化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袁斯明 陈荣亮 +2 位作者 陈海妮 沈卫民 周晓军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11期661-665,共5页
目的观察血管瘤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内分化结果。方法应用贴壁筛选法从增生期血管瘤中分离间充质干细胞,将血管瘤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Matrigel混合物注射于裸鼠背部皮下,定期取出移植块,应用HE染色、免疫组化染色等方法观察移植... 目的观察血管瘤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内分化结果。方法应用贴壁筛选法从增生期血管瘤中分离间充质干细胞,将血管瘤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Matrigel混合物注射于裸鼠背部皮下,定期取出移植块,应用HE染色、免疫组化染色等方法观察移植块的病理结构。结果血管瘤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Matrigel移植块的中心区域在1周后可见血管形成,移植块的边缘区域可见少数脂肪细胞形成。随着时间的延长,中心区域的微血管逐渐减少消失,演变为纤维样组织;移植块边缘区域的脂肪细胞数量逐渐增多。结论血管瘤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内分化过程与血管瘤的病理演变过程类似,提示血管瘤可能是来源于间充质干细胞的特殊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瘤 间充质干细胞 分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