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2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ellulosomal hemicellulases:Indispensable players for ensuring effective lignocellulose bioconversion
1
作者 Min Xiao Ya-Jun Liu +3 位作者 Edward A.Bayer Akihiko Kosugi Qiu Cui Yingang Feng 《Green Carbon》 2024年第1期57-69,共13页
The bioconversion of lignocellulose has attracted global attention,due to the significant potenti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wastes as renewable zero-carbon resources and the urgent need for substituting fossil ca... The bioconversion of lignocellulose has attracted global attention,due to the significant potenti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wastes as renewable zero-carbon resources and the urgent need for substituting fossil carbon.The cellulosome system is a multi-enzyme complex produced by anaerobic bacteria,which comprises cellulases,hemicellulases,and associated enzymatic and non-enzymatic components that promote biomass conversion.To enhance their efficiency in degrading recalcitrant lignocellulosic matrices,cellulosomes have been employed to construct biocatalysts for lignocellulose bioconversion,such as consolidated bioprocessing and consolidated bio-saccharification.Hemicelluloses,the second most abundant polysaccharides in plant cell walls,hold valuable application potential but can also induce inhibitory effects on cellulose hydrolysis,thus highlighting the indispensable roles of hemicellulases within the cellulosome complex.This review evaluated current research on cellulosomal hemicellulases,comparing their types,abundance,and regulation,primarily focusing on eight known cellulosome-producing species of different origins.We also reviewed their growth conditions,their hemicellulose-degrading capabilities,and the inhibitory effects of hemicellulose on cellulosome-based lignocellulose saccharification.Finally,we proposed strategies for targeted enhancement of hemicellulase in cellulosomes to improve lignocellulose bioconversion in future stud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LLULOSOME LIGNOCELLULOSE hemicellulasE SACCHARIFICATION BIOCATALYST
原文传递
超声波辅助复合酶法提取Iota卡拉胶工艺优化
2
作者 谢立梅 陈静 +2 位作者 郑慧新 郭少莉 张宁宁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71-178,共8页
目的:优化Iota卡拉胶提取工艺,以期提高Iota卡拉胶产率。方法:采用超声波辅助复合酶技术从刺麒麟菜中提取Iota卡拉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复合酶(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木瓜蛋白酶)配比和复合酶酶解条件,并优化超声处理条... 目的:优化Iota卡拉胶提取工艺,以期提高Iota卡拉胶产率。方法:采用超声波辅助复合酶技术从刺麒麟菜中提取Iota卡拉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复合酶(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木瓜蛋白酶)配比和复合酶酶解条件,并优化超声处理条件和煮胶工艺条件。结果:最佳复合酶配比为纤维素酶0.50%、半纤维素酶1.25%、木瓜蛋白酶0.20%;最佳酶解条件为酶解温度60℃,酶解pH 5.5、酶解时间2.5 h、酶解料液比1∶30 (g/mL);最佳超声处理工艺为超声功率350 W、超声时间25 min、超声温度40℃;最佳煮胶工艺为煮胶温度90℃、六偏磷酸钠(SHMP)添加量0.04%、煮胶时间3 h。结论:在最优工艺条件下,提取的Iota卡拉胶产率高,可达到47.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麒麟菜 Iota卡拉胶 超声波 纤维素酶 半纤维素酶 木瓜蛋白酶
下载PDF
野生茯苓鉴定及其木质纤维素降解酶系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覃雯 尹立伟 +4 位作者 胡婷 杨春成 武琳 黄祝 胡雅楠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12-722,共11页
为揭示茯苓木质纤维素降解酶系及培养方式对其主要酶系的影响,该研究通过对野生茯苓菌株进行培养特性的显微观察,利用3对引物PCR扩增进行系统发育学的鉴定,经定性培养筛选出优势菌株YX1,采用酶标仪测定不同条件下茯苓纤维素酶、半纤维... 为揭示茯苓木质纤维素降解酶系及培养方式对其主要酶系的影响,该研究通过对野生茯苓菌株进行培养特性的显微观察,利用3对引物PCR扩增进行系统发育学的鉴定,经定性培养筛选出优势菌株YX1,采用酶标仪测定不同条件下茯苓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和木质素降解酶的活力大小。结果表明:(1)茯苓有菌丝体、子实体和菌核3种形态特征。(2)PCR分别获得rDNA-ITS序列1652 bp、核糖体大亚基序列660 bp和翻译延伸因子序列545 bp,提交至NCBI,登录号分别为ON129554、ON129553和ON155840。(3)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在有松木屑和无松木屑条件下,外切β-葡聚糖酶(CBH)、内切β-葡聚糖酶(EG)、β-葡萄糖苷酶(BGL)最高分泌量分别为16~17 U·mL^(-1)、32~35 U·mL^(-1)、36~37 U·mL^(-1);木聚糖酶、甘露聚糖酶和α-葡萄糖苷酶最高分泌量分别为28~38 U·mL^(-1)、280~342 U·mL^(-1)、9~11 U·mL^(-1);锰过氧化物酶(MnP)、漆酶(laccase)、木质素过氧化物酶(LiP)这3种木质素降解酶在4种不同培养液中均有微弱的酶活性,木质纤维素酶中的酶活性大小依次为甘露聚糖酶>木聚糖酶>BGL>EG>CBH>α-葡萄糖苷酶>LiP>MnP>Laccase,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酶活性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综上表明,该研究结合形态学与分子鉴定,明确了野生茯苓YX1的分类地位,与褐腐菌在亲缘关系上既有联系又存在遗传差距,为茯苓产生木质纤维素降解酶系的降解机制提供了基础酶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苓 ITS序列 纤维素酶 半纤维素酶 木质素降解酶
下载PDF
浓香型白酒窖泥中高产淀粉酶菌株的挖掘及诱变选育
4
作者 高玉婷 张宿义 +3 位作者 陈慧林 陈静 左勇 李琦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5-90,共6页
该研究通过透明圈法、淀粉酶活力测定、分子生物学鉴定及粗酶液的温度耐受性分析,从浓香型白酒窖泥中分离筛选优良的高产淀粉酶菌株,并对其进行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诱变选育,最后研究其对纤维素及半纤维素的分解能力。结果表明,筛选... 该研究通过透明圈法、淀粉酶活力测定、分子生物学鉴定及粗酶液的温度耐受性分析,从浓香型白酒窖泥中分离筛选优良的高产淀粉酶菌株,并对其进行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诱变选育,最后研究其对纤维素及半纤维素的分解能力。结果表明,筛选得到一株高产淀粉酶活力的优良菌株TS-5,经鉴定为厚壁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cineris),其所产淀粉酶活力为55.23 U/m L,可耐受70℃的高温处理。通过ARTP诱变得到高产淀粉酶活力的突变菌株TS-5-ARTP,其淀粉酶活力(95.65 U/m L)为出发菌株的1.73倍,该突变菌株具有良好的分解利用纤维素及半纤维素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酶 浓香型白酒 筛选 鉴定 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 纤维素酶 半纤维素酶
下载PDF
枸杞渣酶解糖化条件优化
5
作者 杜新异 姬世春 焦迎春 《青海大学学报》 2023年第2期76-85,共10页
为了合理利用枸杞提取多糖后的残渣,本研究以枸杞渣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及响应面试验,分析液料比,复合酶比例,复合酶添加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pH对枸杞渣还原糖得率的影响,确定最佳酶解工艺。结果表明:枸杞渣酶解的最佳条件为液料比5∶1... 为了合理利用枸杞提取多糖后的残渣,本研究以枸杞渣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及响应面试验,分析液料比,复合酶比例,复合酶添加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pH对枸杞渣还原糖得率的影响,确定最佳酶解工艺。结果表明:枸杞渣酶解的最佳条件为液料比5∶1,复合酶比例1∶4,复合酶添加量2.0 mL,酶解时间3 h,酶解温度63℃,pH 4.5。在该优化条件下,枸杞渣还原糖得率为(68.54±0.09)%,与模型预测值68.83%接近,该模型可用于优化枸杞渣酶解糖化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渣 半纤维素酶 纤维素酶 酶解工艺
下载PDF
造纸法再造烟叶原料的加酶萃取 被引量:40
6
作者 吴亦集 沈光林 +2 位作者 陶红 周瑢 林翔 《烟草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33-36,共4页
为了减少造纸法再造烟叶中的不利成分,研究了在烟梗和烟末萃取过程中加入果胶酶、半纤维素酶和蛋白酶,以及酶添加量、酶解温度和酶解时间对烟末、烟梗中蛋白质、全纤维素和果胶含量及其萃取液中还原糖和氨基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①... 为了减少造纸法再造烟叶中的不利成分,研究了在烟梗和烟末萃取过程中加入果胶酶、半纤维素酶和蛋白酶,以及酶添加量、酶解温度和酶解时间对烟末、烟梗中蛋白质、全纤维素和果胶含量及其萃取液中还原糖和氨基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①烟梗和烟末的适宜酶处理萃取条件为:复合酶用量:烟梗,0.5%果胶酶、半纤维素酶和蛋白酶[2∶2∶1(质量比)]、烟末,0.8%果胶酶、半纤维素酶和蛋白酶[1∶2∶2(质量比);]处理温度:50℃;处理时间:2 h;②复合酶萃取后,烟梗和烟末的蛋白质、综纤维素和果胶的转化率分别比热水萃取高7.63,4.97,15.87和16.595,.58,16.13百分点。烟末、烟梗萃取液中还原糖比热水萃取的分别高2.55和3.68百分点,萃取液粘度分别降低0.32和0.149 P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萃取 酶解 造纸法再造烟叶 果胶酶 蛋白酶 半纤维素酶
下载PDF
水稻纹枯病菌致病性与酶活力的关系 被引量:15
7
作者 陈兵 王坤元 +2 位作者 董国强 袁康培 林开江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1992年第1期8-14,共7页
对不同地理区域的119株水稻纹枯病菌进行了果胶酶、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产酶测定,并对其中30株不同产酶量的菌进行了生长速度和在盆栽稻苗上的致病性检测。结果表明:水稻纹枯病菌的产酶量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海拔高度和菌株生长速度... 对不同地理区域的119株水稻纹枯病菌进行了果胶酶、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产酶测定,并对其中30株不同产酶量的菌进行了生长速度和在盆栽稻苗上的致病性检测。结果表明:水稻纹枯病菌的产酶量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海拔高度和菌株生长速度无关。病菌致病性与上述三种酶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果胶酶和纤维素酶与致病性关系密切。对于早稻,二者的相关系数值r分别为0.546、0.388,检验相关显著性P值小于0.01和小于0.05;对于晚稻,二者r值分别为0.608、0.411,P值小于0.01和近似等于0.05。果胶酶在致病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胶酶 纤维素酶 水稻 纹枯病
下载PDF
“挂壁”法筛选常温稻秆腐解菌及其降解能力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韦中 徐春淼 +4 位作者 郑海平 廖汉鹏 王世梅 沈其荣 徐阳春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027-2031,共5页
采用"挂壁"法对稻秆高效腐解菌群进行富集,并以稻秆粉为唯一碳源筛选到生长能力强的腐解菌12株,进一步复筛从中获得腐解能力较强的细菌2株和真菌2株,通过16S r DNA、ITS序列分析及菌株形态学观察,初步鉴定菌株GS2-3、ZJA-6分... 采用"挂壁"法对稻秆高效腐解菌群进行富集,并以稻秆粉为唯一碳源筛选到生长能力强的腐解菌12株,进一步复筛从中获得腐解能力较强的细菌2株和真菌2株,通过16S r DNA、ITS序列分析及菌株形态学观察,初步鉴定菌株GS2-3、ZJA-6分别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和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abuli),菌株ZJB-5、ZJC-1分别为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和拟康宁木霉(Trichoderma koningiopsis)。细菌GS2-3、ZJA-6和真菌ZJB-5、ZJC-1均具有较高的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活性,纤维素酶活力分别达到21.85、13.20、106.48、187.13 U·m L-1,半纤维素酶活力分别达到960.70、1 879.67、100.64、6 727.30 U·m L-1;液体培养7 d后,菌株GS2-3、ZJA-6、ZJB-5和ZJC-1对稻秆的相对降解率分别为22.78%、34.25%、33.32%和27.99%,显著高于其他降解菌;土培降解试验表明,4株腐解菌均有较强的腐解稻秆能力,处理28 d后菌株ZJC-1、GS2-3、ZJA-6、ZJB-5的腐解率分别达到23.2%、19.2%、17.8%、14.7%。这表明采用"挂壁"法进行优势菌群的富集,为针对性地获得稻秆还田腐解菌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解菌 稻秆 纤维素酶 半纤维素酶 降解
下载PDF
秸秆降解菌制剂的研究初报 被引量:11
9
作者 张世敏 汪伦记 +3 位作者 贾新成 赵柏叶 胡渝 吴坤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59-261,共3页
以 5 2个霉菌菌株产生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能力高低作为评价指标 ,经初筛、复筛和降解配方筛选 ,得到了比较好的秸秆降解菌制剂配方M1M15M19,其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酶活性分别达到 390 8μmol·min-1·g-1和 2 875 μmol·... 以 5 2个霉菌菌株产生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能力高低作为评价指标 ,经初筛、复筛和降解配方筛选 ,得到了比较好的秸秆降解菌制剂配方M1M15M19,其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酶活性分别达到 390 8μmol·min-1·g-1和 2 875 μmol·min-1·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 纤维素酶 半纤维素酶 降解菌制剂
下载PDF
平菇培养料中纤维素、半纤维素的降解及其酶活性的变化 被引量:11
10
作者 贾新成 李喜梅 +1 位作者 李磊 张桂莲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S1期92-95,共4页
在平菇菌丝长满期、菇蕾期、一茬菇和二茬菇时,分别测定培养料中纤维素、半纤维素酶活性及其底物的含量。结果表明,从接种起到一茬菇期间,纤维素和半纤维素酶活性逐步升高,一茬菇时达到高峰,此后迅速降低。培养料中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 在平菇菌丝长满期、菇蕾期、一茬菇和二茬菇时,分别测定培养料中纤维素、半纤维素酶活性及其底物的含量。结果表明,从接种起到一茬菇期间,纤维素和半纤维素酶活性逐步升高,一茬菇时达到高峰,此后迅速降低。培养料中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含量从接种起即开始降低。其中菇蕾期之前半纤维素降解较快,一茬菇后纤维素降解较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菇 纤维素 半纤维素 酶活性 培养料 降解
下载PDF
旧报纸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与漆酶协同脱墨工艺 被引量:13
11
作者 徐清华 秦梦华 +2 位作者 石淑兰 张爱萍 徐谦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6-9,共4页
对旧报纸纤维素酶 /半纤维素酶和漆酶协同脱墨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 ,使用纤维素酶与漆酶进行脱墨 ,脱墨浆漂白后白度较单独使用纤维素酶和漆酶分别提高了 2 4%ISO和 3 8%ISO ,裂断长较单独使用纤维素酶提高了约 30 % ;使用半纤维... 对旧报纸纤维素酶 /半纤维素酶和漆酶协同脱墨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 ,使用纤维素酶与漆酶进行脱墨 ,脱墨浆漂白后白度较单独使用纤维素酶和漆酶分别提高了 2 4%ISO和 3 8%ISO ,裂断长较单独使用纤维素酶提高了约 30 % ;使用半纤维素酶与漆酶进行脱墨 ,脱墨浆漂白后白度比单独使用半纤维素酶和漆酶分别提高了 2 7%ISO和 8 3 %ISO ,裂断长较单独使用半纤维素酶提高了 2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旧报纸 纤维素酶 半纤维素酶 漆酶 协同脱墨
下载PDF
食用菌半纤维素酶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2
作者 王孟兰 赵妍 +1 位作者 陈明杰 汪虹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1期64-67,共4页
半纤维素是一类取之不尽而又亟待开发利用的碳水化合物。对食用菌半纤维素酶系的研究已经积累了诸多资料,主要包括β-1,4-内切木聚糖酶、β-木糖苷酶、α-阿拉伯呋喃糖苷酶、乙酰木聚糖酯酶、α-葡萄糖醛酸酶的研究。主要对半纤维素酶系... 半纤维素是一类取之不尽而又亟待开发利用的碳水化合物。对食用菌半纤维素酶系的研究已经积累了诸多资料,主要包括β-1,4-内切木聚糖酶、β-木糖苷酶、α-阿拉伯呋喃糖苷酶、乙酰木聚糖酯酶、α-葡萄糖醛酸酶的研究。主要对半纤维素酶系,尤其是木聚糖酶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进行了简要概括,包括结构、酶学性质、基因的克隆与表达等,并综述了在食用菌生产中半纤维素酶活性的变化,最后展望了食用菌半纤维素酶系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 半纤维素酶 木聚糖酶 基因 酶活
下载PDF
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的应用及分子相关性 被引量:21
13
作者 张晓勇 高向阳 +1 位作者 陈秀霞 徐凤彩 《纤维素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06年第1期47-51,共5页
对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主要是木聚糖酶)的应用、分子结构上的相关性及其分子酶工程的研究进展作了简要评述,重点对纤维素酶与木聚糖酶分子结构上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和概括。
关键词 纤维素酶 半纤维素酶 木聚糖酶 分子相关性 分子酶工程
下载PDF
酶解辅助提取广藿香挥发油成分分析与抗肿瘤活性初探 被引量:7
14
作者 于敬 齐悦 +2 位作者 罗刚 段宏泉 周晶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96-799,共4页
目的:优化广藿香挥发油的提取方法并考察其抗肿瘤活性。方法:在蒸馏法提取广藿香油之前进行酶解处理,通过正交试验研究酶的用量、酶解时间、温度以及pH对广藿香油提取率的影响,优选最佳工艺。采用气-质联用(GC-MS)测定广藿香挥发油的组... 目的:优化广藿香挥发油的提取方法并考察其抗肿瘤活性。方法:在蒸馏法提取广藿香油之前进行酶解处理,通过正交试验研究酶的用量、酶解时间、温度以及pH对广藿香油提取率的影响,优选最佳工艺。采用气-质联用(GC-MS)测定广藿香挥发油的组成以及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通过MTT法测定广藿香油对Hela细胞增殖活性的抑制作用。结果:酶辅助提取广藿香油的最佳条件是:酶用量为生药重量的1%,在pH 4.5,45℃条件下酶解1 h;药典法、酶解法提取的总挥发油的提取率分别为2.2220、3.1360 mg/g;两种方法提取的广藿香油抑制He-la增殖细胞活性的IC50分别为:12.2±0.46、0.36±0.03μg/mL。结论:酶解法可提高广藿香挥发油的提取率,该法提取的广藿香油抑制Hela细胞增殖的活性强于药典法提取的广藿香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藿香 挥发油 半纤维素酶 GC-MS IC50
下载PDF
酶对纤维改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5
作者 张爱萍 秦梦华 徐清华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57-60,共4页
对近年来酶改性纸浆纤维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酶对纤维改性,可以改善纸浆性能,如提高纸浆的强度性能、改善纸浆的滤水性能、抑制机械浆返黄等。
关键词 纤维素酶 半纤维素酶 漆酶 纤维 改性
下载PDF
以基因重组技术开发木聚糖类半纤维素资源 被引量:37
16
作者 邵蔚蓝 薛业敏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8-93,共6页
木聚糖类半纤维素是一类取之不尽而又亟待开发利用的碳水化合物 ,经生物降解后所产生的木糖和少量其它单糖 ,可以用作基本碳源生产各种发酵产品 ,包括有机酸、氨基酸、单细胞蛋白、糖醇、工业酶类、溶剂或燃料醇 .有关半纤维素酶及其基... 木聚糖类半纤维素是一类取之不尽而又亟待开发利用的碳水化合物 ,经生物降解后所产生的木糖和少量其它单糖 ,可以用作基本碳源生产各种发酵产品 ,包括有机酸、氨基酸、单细胞蛋白、糖醇、工业酶类、溶剂或燃料醇 .有关半纤维素酶及其基因的研究已经积累了很多资料 ,其中包括木聚糖酶、木糖苷酶、阿拉伯糖苷酶、葡萄糖醛酸酶、木聚糖乙酰酯酶以及它们的基因 .通过基因重组技术可以使发酵工程菌获得降解半纤维素的能力 ,或者把能有效降解半纤维素的微生物构建成发酵工程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再生资源 半纤维素酶 基因重组技术 发酵工程菌 木聚糖类半纤维素 开发利用
下载PDF
调控pH值提高木聚糖酶活力的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洪枫 余世袁 陈牧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5期23-26,共4页
通过控制产酶过程pH 值能有效提高里氏木霉木聚糖酶活力。结果表明,当控制产酶pH 为4 .0 时,有利于提高木聚糖酶活力,且此pH 对提高β- 木糖苷酶活力的影响更大。pH 调控时间不宜过长,一般应以控制1 ~2 d 后让其自... 通过控制产酶过程pH 值能有效提高里氏木霉木聚糖酶活力。结果表明,当控制产酶pH 为4 .0 时,有利于提高木聚糖酶活力,且此pH 对提高β- 木糖苷酶活力的影响更大。pH 调控时间不宜过长,一般应以控制1 ~2 d 后让其自由发展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值 调控 木聚糖酶 半纤维素酶 里氏木霉
下载PDF
饲粮中添加半纤维素酶对生长猪的促生长作用及其内分泌机制 被引量:18
18
作者 许梓荣 卢建军 杨英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01-202,共2页
以“长嘉”二元生长猪为试验对象 ,研究了在稻谷基础饲粮中添加 0 .2 %半纤维素酶对其的促生长作用及内分泌机制。结果表明 ,饲粮中添加半纤维素酶 ,(1)可使生长猪日增重提高 8.78%(P<0 .0 5 ) ,饲料转化率提高 9.42 %(P<0 .0 5 ... 以“长嘉”二元生长猪为试验对象 ,研究了在稻谷基础饲粮中添加 0 .2 %半纤维素酶对其的促生长作用及内分泌机制。结果表明 ,饲粮中添加半纤维素酶 ,(1)可使生长猪日增重提高 8.78%(P<0 .0 5 ) ,饲料转化率提高 9.42 %(P<0 .0 5 ) ,与玉米饲粮组相比无差异 ;(2 )血清尿素氮水平降低 15 .0 5 %(P<0 .0 5 ) ,胆固醇、甘油三酯、血糖水平分别升高15 .2 1%(P<0 .0 5 )、16 2 .2 2 %(P<0 .0 1)和 32 .6 6 %(P<0 .0 1) ;与玉米饲粮组相比 ,甘油三酯水平升高 40 .48%(P<0 .0 1) ,其他指标则无显著差异 (P>0 .0 5 ) ;(3)血清中胃泌素、胰岛素、T3 、TSH水平分别升高 44 .2 7%(P<0 .0 1)、85 .48%(P<0 .0 5 )、47.0 6 %(P<0 .0 1)和 114.75 %(P<0 .0 5 ) ,对 T4和生长激素的影响不显著 (P>0 .0 5 ) ,与玉米饲粮组相比均差异不显著 (P>0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猪 单纤维素酶 增重 饲料转化率 内分泌激素
下载PDF
半纤维素酶高产菌株的筛选、鉴定及产酶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张庆芳 马菁玲 +3 位作者 孔秀琴 贾小宁 陈吉祥 赵霞 《中国沼气》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1-15,共5页
实验采用木聚糖为唯一碳源,利用平板透明圈筛选和摇瓶培养基发酵相结合的方法,筛选得到一株具有木聚糖降解效果的菌株,记为2a1,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为曲霉属(Aspergillus)。通过液体摇瓶发酵对该株菌发酵产木聚糖酶所需的碳源、氮... 实验采用木聚糖为唯一碳源,利用平板透明圈筛选和摇瓶培养基发酵相结合的方法,筛选得到一株具有木聚糖降解效果的菌株,记为2a1,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为曲霉属(Aspergillus)。通过液体摇瓶发酵对该株菌发酵产木聚糖酶所需的碳源、氮源、起始pH值、培养温度、培养时间等条件进行研究,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到上述因素均对产酶量有一定的影响。在单因素的基础上,设计一个3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根据证交试验结果确定这株菌株的最佳产酶条件为:产酶培养基中木聚糖添加量为6g·L-1,起始pH值为4.5,30℃,150r·min-1恒温振荡箱培养84h;其中起始pH值的影响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筛选 木聚糖酶 液体发酵 优化
下载PDF
固态发酵中纤维素基质降解过程初步研究 被引量:16
20
作者 周晓宏 陈洪章 李佐虎 《过程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47-452,共6页
利用斜卧青霉(Penicillium decumbens JUA10)对汽爆麦草和淀粉质的混合基质进行固态发酵,通过分析各种成份及酶活力变化,研究了各成份的降解速率,并探讨了纤维素、半纤维素降解与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酶活力的关系. 纤维素基质固态发酵... 利用斜卧青霉(Penicillium decumbens JUA10)对汽爆麦草和淀粉质的混合基质进行固态发酵,通过分析各种成份及酶活力变化,研究了各成份的降解速率,并探讨了纤维素、半纤维素降解与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酶活力的关系. 纤维素基质固态发酵中木质纤维素的降解过程实际是同步糖化发酵过程,还原糖不会积累形成对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的反馈抑制;纤维素降解与纤维素酶的酶活性、半纤维素的降解与半纤维素的酶活性不成正比. 木质纤维素的降解难主要是木质纤维素结构造成的. 半纤维素的降解甚至比纤维素降解更慢,淀粉容易降解,木质素几乎不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 半纤维素 纤维素酶 半纤维素酶 固态发酵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