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胶州湾半球美螅水母(Clytia hemisphaerica)数量周年变动及对浮游动物摄食压力估算 被引量:5
1
作者 冯颂 孙松 +1 位作者 李超伦 张光涛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64-470,共7页
利用2009、2010年胶州湾浅水Ⅰ型浮游生物网的逐月调查资料,分析了半球美螅水母数量周年变动;并结合实验测定的摄食率,估算了其对胶州湾浮游动物的摄食压力。结果表明,2009、2010年半球美螅水母丰度,以及该种对浮游动物生物量摄食压力... 利用2009、2010年胶州湾浅水Ⅰ型浮游生物网的逐月调查资料,分析了半球美螅水母数量周年变动;并结合实验测定的摄食率,估算了其对胶州湾浮游动物的摄食压力。结果表明,2009、2010年半球美螅水母丰度,以及该种对浮游动物生物量摄食压力具有明显的季节性。2009年5、6月,2010年6月分别为该种的数量高峰期,成为胶州湾浮游动物优势种之一,丰度分别为34.5、41.3、45.3ind/m3,分别占当月水母总丰度的74.0%、95.2%、48.8%。其对浮游动物生物量日摄食压力分别为0—28.08%、0—74.99%、0—105.96%。2009年5、6月该种在湾口、湾外附近以及湾中心均出现了密集区;其中,6月份,D6站位半球美螅水母对浮游动物生物量的日摄食压力高达74.99%;2010年6月,该种在湾西附近出现了密集区,其中C1站位该种对浮游动物生物量日摄食压力高达105.96%;严重影响了胶州湾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2009、2010年其它月份该种丰度显著降低,对浮游动物的影响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州湾 半球美螅水母 浮游动物 摄食压力
下载PDF
石地钱Reboulia hemisphaerica光系统Ⅱ对氮沉降的响应特征
2
作者 雷纯义 刘蔚秋 +1 位作者 刘滨扬 张以顺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2-75,共4页
对石地钱Reboulia hemisphaerica在不同模拟氮沉降条件下的叶绿素荧光动力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加氮对石地钱的光系统Ⅱ产生明显影响,40和60 kg.hm-2.a-1(以N质量计)处理对其光系统Ⅱ产生严重破坏。加氮导致植物单位面积捕获的光... 对石地钱Reboulia hemisphaerica在不同模拟氮沉降条件下的叶绿素荧光动力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加氮对石地钱的光系统Ⅱ产生明显影响,40和60 kg.hm-2.a-1(以N质量计)处理对其光系统Ⅱ产生严重破坏。加氮导致植物单位面积捕获的光能降低,并导致PSⅡ反应中心电子受体侧的氧化还原状态及异质性发生变化,破坏电子传递链,叶片吸收的光能无法在电子传递链中消耗,迫使其大幅提高荧光和热耗散的比率以消耗掉电子传递链中的能量,从而使光系统Ⅱ的性能指数大幅下降。对推动力指数的分析显示,QA-后面的电子传递对加氮最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沉降 叶绿素荧光诱导曲线 石地钱Reboulia hemisphaerica
下载PDF
黄海小型水母的分布特征 被引量:11
3
作者 孙松 张芳 +2 位作者 李超伦 杨波 吉鹏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29-437,共9页
根据"973"项目2000年10月—2007年8月浮游生物大网样品,对黄海小型水母类的种类组成及其丰度的时空变化进行了研究,讨论了各优势水母种类在黄海的分布格局。结果表明,黄海测区内小型水母整体丰度较低,且主要分布在50m等深线... 根据"973"项目2000年10月—2007年8月浮游生物大网样品,对黄海小型水母类的种类组成及其丰度的时空变化进行了研究,讨论了各优势水母种类在黄海的分布格局。结果表明,黄海测区内小型水母整体丰度较低,且主要分布在50m等深线以浅海域,各小型水母类群如水螅水母类,管水母类和栉水母类以及10种优势种类的季节更替非常明显。与其它海域相比,黄海小型水母丰度水平最低,平均为0.8ind/m3,占整个浮游动物丰度的比例小于0.5%,因此从丰度上看,小型水母在黄海浮游动物功能群中并不占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螅水母 管水母 栉水母 五角水母 半球美螅水母
下载PDF
中国鸡皮衣属地衣二新记录种(英文) 被引量:4
4
作者 任强 赵遵田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29-331,共3页
从形态学、解剖学、化学及地理学角度对藏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菌物标本馆 (HMAS L)和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标本室 (NNU)的鸡皮衣属地衣标本进一步鉴定 。
关键词 中国 鸡皮衣属 地衣 形态学 解剖学 物种
下载PDF
根足类原生动物半圆表壳虫壳体生物矿化特征 被引量:3
5
作者 杨军 沈韫芬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7,共7页
以有壳阿米巴类原生动物 (肉鞭门 ,叶足纲 )半圆表壳虫 (Arcellahemisphaerica)为研究对象 ,利用光镜和扫描电镜研究了其壳体生物矿化的特征。结果显示 :矿化前期 ,壳体为无色透明且柔软易变形 ;中期 ,为黄色较坚硬 ;后期 ,为褐色坚硬... 以有壳阿米巴类原生动物 (肉鞭门 ,叶足纲 )半圆表壳虫 (Arcellahemisphaerica)为研究对象 ,利用光镜和扫描电镜研究了其壳体生物矿化的特征。结果显示 :矿化前期 ,壳体为无色透明且柔软易变形 ;中期 ,为黄色较坚硬 ;后期 ,为褐色坚硬。通过X 射线显微分析术鉴定不同矿化时期壳体的无机元素 ,结果表明 ,与矿化前期相比矿化中期和后期壳体中Si、Mn和Fe的比例增加 ,Cl、K、S和Na的比例减少。由此推测 ,⑴半圆表壳虫矿化过程中壳体坚硬的原因是Si、Mn和Fe的比例增加导致 ,黄色是由微量Mn和Fe引起 ,褐色是高含量Mn与低含量Fe的反映 ;⑵半圆表壳虫壳体矿化以构成壳体的小泡为基本单位进行 ,Si、Mn和Fe矿化体以氧化物形式通过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与小泡壁上氨基酸或多肽的羟基作用 ,自组装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圆表壳虫 生物矿化 扫描电镜 元素组成
下载PDF
厦门港三叶坚固水母的寄生生活史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许振祖 吴慧端 《台湾海峡》 CAS CSCD 1998年第1期82-86,共5页
本文对厦门港寄生于半球美螅水母宿主上的三叶坚固水母的生活史进行了研究。描述了该种寄生水母各期幼体的形态特征、发育过程、附着方式和营养来源等,并讨论了寄生在不同宿主上的发育方式、寄生在同种桔主上不同种类各期幼体特征。阐... 本文对厦门港寄生于半球美螅水母宿主上的三叶坚固水母的生活史进行了研究。描述了该种寄生水母各期幼体的形态特征、发育过程、附着方式和营养来源等,并讨论了寄生在不同宿主上的发育方式、寄生在同种桔主上不同种类各期幼体特征。阐明了筐水母与其它水母的亲缘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叶坚固水母 半球美螅水母 生活史 寄生 水母
下载PDF
井冈山地区叶杯菌属两个新种(英文) 被引量:1
7
作者 庄文颖 王征 《菌物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61-165,共5页
从江西省井冈山地区采集到的叶杯菌属(Ciborinia)两个新种──半球叶杯菌(Ciboriniahendsphaerica)和井冈山叶杯菌(Ciboriniajinggangensis),讨论了新种与相近种之间的形态学差异。新种的发现使中国已知叶杯菌属的种数明显增加。
关键词 真菌 叶杯菌属 半球叶杯菌 井冈山 新种
下载PDF
山芫荽——江西省菊科山芫荽属一新记录
8
作者 梁同军 刘送平 +2 位作者 陈陆丹 朱秋平 钟爱文 《江西科学》 2023年第6期1068-1070,共3页
报道了采自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江西省菊科山芫荽属一新记录种——山芫荽,并提供了该物种的详细形态描述、新记录凭证标本和彩色图版。
关键词 菊科 山芫荽 新记录 江西省
下载PDF
西宁市工业废水纤毛虫类及三种高山、亚高山指示性有壳肉足虫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士正 马正学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4年第1期60-65,共6页
用现场采集水样、访问调查及室内活体镜检方法对西宁市11种工业废水水体中纤毛虫类进行研究的结果,共发现监测性纤毛虫36种及钟虫游泳体1种.确定了不同性质废水内的优势种、常见种及偶见种.讨论了纤毛虫主要种类的功能类群及与... 用现场采集水样、访问调查及室内活体镜检方法对西宁市11种工业废水水体中纤毛虫类进行研究的结果,共发现监测性纤毛虫36种及钟虫游泳体1种.确定了不同性质废水内的优势种、常见种及偶见种.讨论了纤毛虫主要种类的功能类群及与水环境的关系.报导了半圆表壳虫、长圆鳞壳虫及线条三足虫等3种高山及亚高山指示性有壳肉足虫,包括种的描述、发现水体及作为指示种类的理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废水 纤毛虫 肉足虫
下载PDF
厦门港八囊摇篮水母的寄生生活史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许振祖 吴慧端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S1期154-159,共6页
研究了厦门港寄生于半球美螅水母宿主上的八囊摇篮水母的生活史。阐明了该种寄生生活史的各发育期的形态特征、发育过程、附着方式、营养吸取、以及在自然海区出现的季节,并讨论了该种水母寄生于不同宿主上的发育方式和生活史类型。首... 研究了厦门港寄生于半球美螅水母宿主上的八囊摇篮水母的生活史。阐明了该种寄生生活史的各发育期的形态特征、发育过程、附着方式、营养吸取、以及在自然海区出现的季节,并讨论了该种水母寄生于不同宿主上的发育方式和生活史类型。首次发现半球美螅水母是寄生八囊摇篮水母另一个属于软水母目的新宿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囊摇篮水母 半球美螅水母 生活史 寄生
下载PDF
泛喜马拉雅地区党参属六个新种和一个新亚种(英文) 被引量:1
11
作者 洪德元 《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85-295,共11页
描述了在泛喜马拉雅地区发现的党参属六个新种和一个新亚种。Codonopsis campanulata和C.reflexa分布于尼泊尔,C.bomiensis发现于西藏的波密和米林,其余都产自四川西部。六个新种均附有精美的线条图。
关键词 党参属 新种 泛喜马拉雅 CODONOPSIS bomiensis CODONOPSIS campanulata CODONOPSIS elliptica CODONOPSIS hemisphaerica CODONOPSIS lixianica CODONOPSIS reflexa CODONOPSIS cardiophylla SUBSP megaphylla
原文传递
LC-DAD/MS/MS检测石地钱中大环双联苄及其微管抑制活性的细胞筛选(英文)
12
作者 高健 李霞 +3 位作者 吕蓓蓓 孙斌 朱长军 娄红祥 《中国天然药物》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3-128,共6页
目的:研究苔类植物石地钱中具有微管抑制活性的大环双联苄类化合物。方法:在具有微管抑制活性的石地钱提取部分中,利用LC-DAD/MS/MS方法检测其中的大环双联苄,通过制备高效液相分离和纯化此类化合物、光谱方法鉴定其结构,利用稳定表达EY... 目的:研究苔类植物石地钱中具有微管抑制活性的大环双联苄类化合物。方法:在具有微管抑制活性的石地钱提取部分中,利用LC-DAD/MS/MS方法检测其中的大环双联苄,通过制备高效液相分离和纯化此类化合物、光谱方法鉴定其结构,利用稳定表达EYFP-tubulin的HeLa细胞株考察其抑制微管活性。结果:LC-DAD/MS/MS检测到11个双联苄类化合物,经分离纯化得到其中8个并鉴定为:异地前素C(1)、片叶苔素C(2)、新地前素A(3)、地前素A(4)、异片叶苔素C(5)、片叶苔素B(6)、羽苔素E(7)和地前素C(8)。化合物4和8具有显著的抑制微管解聚活性。结论:化合物3-7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并首次报道联苄类化合物具有微管抑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地钱 LC-DAD/MS/MS 双联苄 微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