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creased fibrosis progression rates in hepatitis C patients carrying the prothrombin G20210A mutation 被引量:2
1
作者 Nitsan Maharshak Philippe Halfon +7 位作者 Varda Deutsch Hava Peretz Shlomo Berliner Sigal Fishman Shira Zelber-Sagi Uri Rozovski Moshe Leshno Ran Oren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11年第45期5007-5013,共7页
AIM: To examine whether hepatitis C virus (HCV)-infected patients who carry hypercoagulable mutationssuffer from increased rates of liver fi brosis. METHODS: We analyzed DNA samples of 168 HCV patients for three commo... AIM: To examine whether hepatitis C virus (HCV)-infected patients who carry hypercoagulable mutationssuffer from increased rates of liver fi brosis. METHODS: We analyzed DNA samples of 168 HCV patients for three common hypercoagulable gene mutations: prothrombin 20210 (PT20210), factor V Leiden (FV Leiden) and methylene 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 (MTHFR). The patients were consecutively recruited as part of the prospective "Fibroscore Study" in France. The effect of the various mutations on the rate of fi-brosis was analyzed statistically and was correlated with epidemiological, clinical and biochemical data such as grade and stage of liver biopsies, patients' risk factors for liver cirrhosis, and timing of infection. RESULTS: Fifty two of the patients were categorized as "fast fi brosers" and 116 as "slow fi brosers"; 13% of the "fast fi brosers" carried the PT20210 mutation as compared with 5.5% of the "slow fi brosers", with an odds ratio of 4.76 (P = 0.033; 95% CI: 1.13-19.99) for "fast" liver fibrosis. Carriage of MTHFR or FV Leiden mutations was not associated with enhanced liver fi brosis. CONCLUSION: Carriage of the PT20210 mutation is related to an increased rate of liver fi brosis in HCV pati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patitis C virus Liver fi brosis Hyperco-agulation Prothrombin 20210
下载PDF
A new index for non-invasive assessment of liver fibrosis 被引量:7
2
作者 Naohiro Ichino Keisuke Osakabe +13 位作者 Toru Nishikawa Hiroko Sugiyama Miho Kato Shiho Kitahara Senju Hashimoto Naoto Kawabe Masao Harata Yoshifumi Nitta Michihito Murao Takuji Nakano Yuko Arima Hiroaki Shimazaki Koji Suzuki Kentaro Yoshioka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38期4809-4816,共8页
AIM:To construct and evaluate a new non-invasive fibrosis index for assessment of the stage of liver f ibrosis. METHODS:A new f ibrosis index (Fibro-Stiffness index) was developed in 165 of 285 patients with chronic h... AIM:To construct and evaluate a new non-invasive fibrosis index for assessment of the stage of liver f ibrosis. METHODS:A new f ibrosis index (Fibro-Stiffness index) was developed in 165 of 285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C, and was validated in the other 120 patients where liver biopsy was performed. Its usefulness was compared with liver stiffness (LS) measured by FibroScan, the aminotransferase-to-platelet ratio index, the Forns index and the FibroIndex. RESULTS: The Fibro-Stiffness index consists of LS,platelet count and prothrombin time. The values of the Fibro-Stiffness index differed signif icantly between neighboring f ibrosis stages except F0-F1. The area under the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curves of the Fibro-Stiffness index for prediction of F≥2 (0.90), F≥ 3 (0.90) and F= 4(0.92) in the estimation group and those for F≥ 3 (0.93) and F =4 (0.97) in the validation group were the highest among the 5 methods examined. The accuracy of the Fibro-Stiffness index had highest values for F≥2, F≥3 and F=4 in both the estimation and validation groups. The diagnostic performance for F= 4 was improved by a combination of the Fibro-Stiffness index with serum hyaluronic acid level. CONCLUSION: The Fibro-Stiffness index was constructed and validated. It showed superior diagnostic performance to other indices for F ≥ 2,3 and 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n-invasive fi brosis index Fibro-Stiffness index Chronic hepatitis C Liver stiffness Liver fi brosis
下载PDF
他汀类药物在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3
作者 陈思 赵金珍 +2 位作者 胡晶 银孟卓 郭志刚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97-303,共7页
近年来,非酒精性脂肪肝病逐渐成为国内肝病相关死亡率的主要因素。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发病机制主要与代谢综合征相关,其危险因素主要包括肥胖、2型糖尿病、脂代谢异常等,这些危险因素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也成为非酒... 近年来,非酒精性脂肪肝病逐渐成为国内肝病相关死亡率的主要因素。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发病机制主要与代谢综合征相关,其危险因素主要包括肥胖、2型糖尿病、脂代谢异常等,这些危险因素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也成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病首要的死亡原因。他汀类药物是最主要的降脂药物,有证据表明,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使用他汀类药物降脂治疗不仅能有效降低肝脏转氨酶水平,降低心血管疾病病死率,而且能有效减轻肝脏脂肪变性程度,同时可能对延缓肝脏纤维化有一定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汀类药物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心血管疾病 肝脂肪变性 肝纤维化
下载PDF
α-2a干扰素对大鼠肝组织bcl-2基因表达的影响及意义 被引量:6
4
作者 席文娜 孙水林 +4 位作者 李方春 罗杰 肖影群 章萍 张伟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1期3237-3240,共4页
目的:探讨α-2a干扰素(IFNα-2a)对大鼠肝组织bcl-2基因表达的影响和对肝纤维化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成纤维化模型组(A组,CCl4诱导形成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对照组(B组)及IFNα-2a干预组(C组).用RT-PCR法检测各组大鼠肝脏bc... 目的:探讨α-2a干扰素(IFNα-2a)对大鼠肝组织bcl-2基因表达的影响和对肝纤维化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成纤维化模型组(A组,CCl4诱导形成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对照组(B组)及IFNα-2a干预组(C组).用RT-PCR法检测各组大鼠肝脏bcl-2的表达,常规HE和网状纤维染色检测肝组织标本.结果:C组纤维化程度及肝细胞脂肪变性较A组显著减轻,但肝组织炎症改变无显著差异性.C组bcl-2基因蛋白表达显著低于A组(P<0.01),但显著高于B组bcl-2基因蛋白表达的量(P<0.01).结论:IFNα-2a能够阻断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和减少肝脂肪变性.其机制与bcl-2基因表达有关,可能通过调节bcl-2基因表达与HSC凋亡,从而阻断肝纤维化和减少肝脂肪变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Α-2A干扰素 BCL-2基因
下载PDF
β胡萝卜素对酒精性肝纤维化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5
5
作者 潘洁 万德芬 +3 位作者 吴小友 胡红丁 冯耀 万莉萍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800-806,共7页
目的:研究β胡萝卜素防治酒精性肝纤维化患者的效果.方法:203例受试者,其中酒精性肝纤维化67例,非酒精性肝纤维化74例,慢性肝炎肝纤维化患者62例.另选60例健康体检者.采用肝纤维化血清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Ⅳ型前胶原(Ⅳ-C)、... 目的:研究β胡萝卜素防治酒精性肝纤维化患者的效果.方法:203例受试者,其中酒精性肝纤维化67例,非酒精性肝纤维化74例,慢性肝炎肝纤维化患者62例.另选60例健康体检者.采用肝纤维化血清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Ⅳ型前胶原(Ⅳ-C)、Ⅲ型前胶原肽(PCⅢ)、血清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DGF-BB)、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彩超进行组内组间比较,分析β胡萝卜素防治酒精性肝纤维化患者的效果.结果:HA、LN、Ⅳ-C、PCIII在肝纤维化S0-S1、S2-S4期患者治疗前较健康体检者均有显著性差异(均P<0.01).治疗后,除Ⅳ-C(μg/L)S2-S4期患者较健康体检者有统计学差异外(95.57±15.47,100.16±13.70,96.89±16.41vs84.05±24.16,均P<0.05),其他均无差异.CTGF、PDGF-BB、TIMP-1、TGF-β1在肝纤维化S0-S1、S2-S4期患者治疗较健康体检者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1).治疗后,除CTGF(μg/L)、PDGF-BB(μg/L)S2-S4期患者较健康体检者有统计学差异外(7.74±1.87,7.68±1.72,7.65±1.84vs4.53±1.21;3.51±0.66,3.30±0.65,3.38±0.58vs2.81±0.57,均P<0.01),其他均无差异.彩超显示酒精性肝纤维化患者β胡萝卜素治疗后有所改善.结论:β胡萝卜素对酒精性肝纤维化患者有防治的效果,并与β胡萝卜素防治慢性肝炎肝纤维化患者、非酒精性肝纤维化患者的效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性肝肝纤维化 Β胡萝卜素 慢性肝炎肝纤维化 非酒精性肝纤维化
下载PDF
血常规参数P^2/MS值与肝纤维化的相关性 被引量:3
6
作者 韦玉芳 杨聪颖 +2 位作者 曹海燕 周军 蔡胜蓝 《黑龙江医学》 2009年第12期891-893,共3页
目的探讨血常规参数血小板2/(单核细胞百分比×分叶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值(P2/MS)与肝纤维化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慢性肝炎(慢肝组)68例,肝硬化(肝硬化组)60例,共128例病人。其中,有病理诊断者33例。慢肝组68例中,有慢性乙肝者54例;肝... 目的探讨血常规参数血小板2/(单核细胞百分比×分叶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值(P2/MS)与肝纤维化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慢性肝炎(慢肝组)68例,肝硬化(肝硬化组)60例,共128例病人。其中,有病理诊断者33例。慢肝组68例中,有慢性乙肝者54例;肝硬化组60例中,乙肝肝硬化43例。采用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检测血常规,根据相关数据计算P2/MS值;以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肽(PⅢP);肝活检标本分别进行苏木精-伊红(HE)、网状纤维及Masson染色;统计学采用SPSS 11.0软件处理。结果①肝硬化组、乙肝肝硬化组的P2/MS值显著低于慢肝组及慢乙肝组;②肝硬化组及乙肝肝硬化组的HA显著高于慢肝组及慢乙肝组;③肝硬化组的PⅢP高于慢肝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2/MS值可作为反映慢性肝病患者发展到肝硬化的有效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常规参数 肝纤维化 慢性肝炎
下载PDF
瘀血阻络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胶原四项与病理分期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唐阁 郭卉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1期14-16,共3页
[目的]分析瘀血阻络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1V—C)与肝组织病理分期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技术测定30例经临床确诊为瘀血阻络型及30例肝郁脾虚型慢性乙... [目的]分析瘀血阻络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1V—C)与肝组织病理分期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技术测定30例经临床确诊为瘀血阻络型及30例肝郁脾虚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HA、LN、PCUI及IV—C的水平,同时对两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肝脏病理检测,评估肝组织炎症及纤维化程度。【结果】瘀血阻络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胶原四项水平明显升高,其肝脏病理主要在G3-G4和S3-S4范围;肝郁脾虚型患者的血清HA和Ⅳ-c明显升高,其肝脏病理主要在G0-2和S0-S2范围。【结论】瘀血阻络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A和IV-C水平升高,肝脏炎症及纤维化程度较重,且两者呈正相关,LN及PCIII作为诊断肝纤维化初期的指标不甚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瘀血阻络 胶原四项 病理分期
下载PDF
miR-16-5p通过调控PD-L1表达影响肝星状细胞炎症反应的研究
8
作者 詹东昂 柯峰 +1 位作者 杨超 刘华 《浙江医学》 CAS 2022年第19期2049-2055,共7页
目的分析miR-16-5p在肝星状细胞中对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在肝纤维化及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机制。方法以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为研究对象,用5 ng/ml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处理细胞0、24、48、72 h后,光镜下观察细... 目的分析miR-16-5p在肝星状细胞中对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在肝纤维化及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机制。方法以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为研究对象,用5 ng/ml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处理细胞0、24、48、72 h后,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RT-qPCR法检测细胞TNF-α和IFN-γ表达水平,筛选出TGF-β1最佳作用时间。将细胞分为6组:对照组、模型组、miR-16-5p超表达组、miR-16-5p抑制组、超表达-空载组、抑制-空载组,采用RT-qPCR法检测miR-16-5p表达水平以验证转染效果;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增殖能力;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PD-1配体(PD-L1)、NF-κB、p-NF-κB蛋白表达水平;采用RT-qPCR法检测细胞miR-16-5p、PD-L1以及炎症因子TNF-α、IFN-γ、IL-6和IL-10 mRNA表达水平。结果5 ng/ml TGF-β1处理细胞0、24、48、72 h后,细胞增殖且形态发生改变;炎症因子TNF-α、IFN-γ在TGF-β1处理48 h时后表达水平均明显增高(均P<0.05)。与模型组相比,对照组和miR-16-5p超表达组细胞miR-16-5p的mRNA表达水平以及PD-L1和IL-10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均P<0.05),p-NF-κB/NF-κB的蛋白表达水平以及TNF-α、IFN-γ和IL-6的mRNA表达水平均降低(均P<0.05),miR-16-5p超表达组细胞增殖能力降低(P<0.05);miR-16-5p抑制组miR-16-5p、PD-L1、IL-10的mRNA表达水平均降低(均P<0.05),p-NF-κB/NF-κB的蛋白表达水平以及TNF-α、IFN-γ、IL-6的mRNA表达水平均升高(均P<0.05),细胞增殖能力增强(P<0.05)。结论miR-16-5p在肝星状细胞中通过调控PD-L1表达降低肝细胞炎症水平,抑制细胞增殖,其机制可能参与抑制肝纤维化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SC-T6 肝星状细胞 miR-16-5p 程序性死亡受体-1 炎症因子 肝纤维化
下载PDF
疏肝健脾养心法对慢性乙型肝炎伴焦虑抑郁状态患者肝纤维化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陈懿榕 苏凯奇 +4 位作者 阙任烨 林柳兵 晏旎 周蒙恩 李勇 《吉林中医药》 2021年第5期614-617,共4页
目的探讨疏肝健脾养心法对慢性乙型肝炎(CHB)伴焦虑抑郁状态患者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2例患者按1:1对照原则随机分为治疗组(疏肝健脾养心组)和对照组(疏肝健脾组),各36例。分别在西医基础治疗的同时予疏肝健脾养... 目的探讨疏肝健脾养心法对慢性乙型肝炎(CHB)伴焦虑抑郁状态患者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2例患者按1:1对照原则随机分为治疗组(疏肝健脾养心组)和对照组(疏肝健脾组),各36例。分别在西医基础治疗的同时予疏肝健脾养心法组方及疏肝健脾法组方治疗,疗程为12周。最终纳入患者69例,其中治疗组34例,对照组35例。对治疗前后患者的肝纤四项及肝纤维化评分进行观察。结果疏肝健脾养心法联合西医基础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肝纤四项及肝纤维化评分,其疗效优于疏肝健脾法联合西医基础治疗。结论疏肝健脾养心法中药联合基础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伴焦虑抑郁状态患者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疏肝健脾养心法 肝郁脾虚 纤维化指标
下载PDF
慢性肝病与缺氧 被引量:4
10
作者 冯瑞兵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6年第14期2184-2190,共7页
肝脏代谢需要充足的氧气供应,因此肝脏对缺氧损害极为敏感.慢性肝损伤均伴有缺氧;缺氧反过来又加重肝损伤,抑制肝细胞再生,促进肝纤维化、肝硬化乃至肝癌的发生;他们互为因果,互相促进,是各种慢性肝病发展的重要机制.作为体内最重要的... 肝脏代谢需要充足的氧气供应,因此肝脏对缺氧损害极为敏感.慢性肝损伤均伴有缺氧;缺氧反过来又加重肝损伤,抑制肝细胞再生,促进肝纤维化、肝硬化乃至肝癌的发生;他们互为因果,互相促进,是各种慢性肝病发展的重要机制.作为体内最重要的缺氧信号传递因子,缺氧诱导因子-1?(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HIF-1?)参与肝脏许多缺氧适应性调节活动.随着对慢性肝病与缺氧相互关系的不断认识,肝纤维化时针对HIF-1?及其下游靶位的治疗已取得一些进展;一些药物通过改善肝脏微循环,部分纠正肝脏缺氧,对慢性肝病具有积极的治疗作用.但慢性肝病与缺氧之间涉及到复杂的信号通路,其确切调控机制仍需要大量研究工作去进一步阐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肝病 缺氧 缺氧诱导因子-1Α 血管增生 肝星状细胞 肝纤维化 肝脏微循环
下载PDF
苦参碱联合甘利欣注射液对慢性乙肝纤维化及血清TNF-α含量的影响
11
作者 索海芬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2期446-448,共3页
目的:观察苦参碱联合甘利欣注射液对慢性乙肝纤维化及血清TNF-α含量的影响。方法:将13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2例采用苦参碱联合甘利欣注射液治疗,对照组64例采用拉米夫定治疗,6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肝功能、乙肝病毒... 目的:观察苦参碱联合甘利欣注射液对慢性乙肝纤维化及血清TNF-α含量的影响。方法:将13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2例采用苦参碱联合甘利欣注射液治疗,对照组64例采用拉米夫定治疗,6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肝功能、乙肝病毒标志物、肝纤4项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的变化,并判断疗效。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均能显著降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肽(PCⅢ)、层粘连蛋白(LN)、IV型胶原(IV-C)以及TNF-α含量,提高白蛋白/球蛋白比值(A/G)(P<0.01);在降低ALT、AST、HA、PCⅢ、IV-c以及TNF-α含量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Hbv-DNA阴转率高于治疗组(P<0.05),治疗组HbeAg阴转率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88.9%,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75.0%,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苦参碱联合甘利欣注射液可降低血清TNF-α含量,抑制肝纤维化,同时还可抑制病毒复制,促进HBV复制标志物阴转,降低转氨酶,改善肝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碱注射液 甘利欣注射液 慢性乙型肝炎 肝纤维化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联合鳖甲煎丸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纤维化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2
作者 姜挺 郑丹 +2 位作者 李晖 余娇 吴杰 《世界临床药物》 CAS 2015年第10期690-692,701,共4页
目的观察联合鳖甲煎丸治疗对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 263例NAFLD肝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131)和对照组(n=132),两组均常规给予护肝治疗,治疗组加用鳖甲煎丸治疗,疗程为24周,以患者肝脏生化、血脂、肝纤... 目的观察联合鳖甲煎丸治疗对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 263例NAFLD肝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131)和对照组(n=132),两组均常规给予护肝治疗,治疗组加用鳖甲煎丸治疗,疗程为24周,以患者肝脏生化、血脂、肝纤维化指标及肝脏硬度情况变化,评价肝纤维化改善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肝功能(除γ-GT)、血脂、肝纤维化以及肝脏硬度各项指标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联合应用鳖甲煎丸治疗,对NAFLD所致的肝纤维化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鳖甲煎丸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肝纤维化
原文传递
复肝宁对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血清标志物和肝脏超微结构的影响
13
作者 梁治学 胡燕 +1 位作者 周语平 李其忠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66-768,共3页
目的:观察中药复肝宁对实验性肝纤维化的预防效果,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猪血清腹腔注射法造成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模型,观察复肝宁对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血清标志物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Ⅳ型胶原(CⅣ)含量、肝组织病理学... 目的:观察中药复肝宁对实验性肝纤维化的预防效果,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猪血清腹腔注射法造成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模型,观察复肝宁对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血清标志物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Ⅳ型胶原(CⅣ)含量、肝组织病理学和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肝纤维化大鼠在应用复肝宁后,血清HA、LN、CⅣ含量明显降低,肝组织病理损害、细胞坏死明明显减轻,胶原纤维明显减少,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复肝宁能有效地防止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血清HA、LN、CⅣ含量的升高,减轻肝组织病理损害,维持胶原正常代谢,抑制肝纤维化形成,从而对肝纤维化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复肝宁 血清标志物 超微结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