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fluence of chronic HBV infection on superimposed acute hepatitis E 被引量:9
1
作者 Si-Hong Cheng Li Mai +7 位作者 Feng-Qin Zhu Xing-Fei Pan Hai-Xia Sun Hong Cao Xin Shu Wei-Min Ke Gang Li Qi-Huan Xu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13年第35期5904-5909,共6页
AIM: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chronic hepatitis B virus(HBV)infection[based on the status of hepatitis B e antigen(HBeAg),HBV DNA,and cirrhosis]on superimposed acute hepatitis E.METHODS:A total of 294 patients w... AIM: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chronic hepatitis B virus(HBV)infection[based on the status of hepatitis B e antigen(HBeAg),HBV DNA,and cirrhosis]on superimposed acute hepatitis E.METHODS:A total of 294 patients were recruited from the Department of Infectious Diseases of the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Sun Yat-sen University,from January 2003 to January 2012.The patients were classified into two groups:an HBV+hepatitis E virus(HEV)group(a group with chronic HBV infection that was superinfected with acute hepatitis E,n=118)and an HEV group(a group with acute hepatitis E,n=176).W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nd compared the clinical features of the two groups.Statistical analyses were performed using theχ2test or Fisher’s exact test for categorical variables and the Student’s t test forcontinuous variables.A P value<0.05 was considere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RESULTS:The peak values of prothrombin time,serum total bilirubin,and 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HBV+HEV group.More patients in the HBV+HEV group had complications(39.8%vs 16.5%,P=0.000)and developed liver failure(35.6%vs 8.5%,P=0.000).Additionally,the mortality of the HBV+HEV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20.3%vs 7.4%,P=0.002).Further analysis of the HBV+HEV group showed that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complication occurrence,liver failure incidence,or mortality between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HBeAg and HBV DNA statuses.However,in patients with underlying cirrhosis,complication occurrence and liver failure incidenc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In total,12.7%of the patients in the HBV+HEV group received anti-HBV treatment,but this therapy failed to reduce mortality in patients who developed liver failure.CONCLUSION:The presence of underlying cirrhosis in chronic HBV infection results in more severe clinical outcomes with superimposed acute hepatitis E.AntiHBV treatment cannot improve the prognosis of liver failure caused by HBV-HEV superinfe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RONIC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 Acute hepatitis e SUPeRINFeCTION Clinical profile anti-hepatitis b VIRUS treatment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人类白细胞抗原复合体18通过微RNA-497-5p/细胞周期蛋白E1轴调节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增殖、凋亡和侵袭
2
作者 廖子龙 向国强 陈绘迦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794-799,I0006,共7页
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人类白细胞抗原复合体18(lncRNA HCG18)调控微RNA-497-5p(miR-497-5p)/细胞周期蛋白E1(CCNE1)轴对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细胞增殖、凋亡和侵袭的影响。方法 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蛋白质印迹法分别检测... 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人类白细胞抗原复合体18(lncRNA HCG18)调控微RNA-497-5p(miR-497-5p)/细胞周期蛋白E1(CCNE1)轴对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细胞增殖、凋亡和侵袭的影响。方法 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蛋白质印迹法分别检测2018年5月至2021年5月收集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DLBCL病人淋巴组织、良性淋巴结增生病人的淋巴组织、人正常B细胞永生化细胞HMy2.CIR、DLBCL细胞系SU-DHL-1、OCI-LY8、U2932中HCG18、miR-497-5p表达及CCNE1蛋白表达,将OCI-LY8细胞分为Ct组(正常培养的OCI-LY8细胞)、pcDNA组(细胞转染过表达物阴性对照)、pcDNA-HCG18组(细胞转染HCG18过表达物)、si-NC组(细胞转染小干扰RNA阴性对照)、si-HCG18组(细胞转染HCG18小干扰RNA)、si-HCG18+inhibitorNC组(细胞转染HCG18小干扰RNA和抑制物阴性对照)、si-HCG18+miR-497-5p inhibitor组(细胞转染HCG18小干扰RNA和miR-497-5p抑制物),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Transwell检测细胞侵袭,蛋白质印迹法检测CCNE1、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Bcl-2相关X蛋白(Bax)、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表达,双萤光素酶验证HCG18与miR-497-5p、miR-497-5p与CCNE1的关系。结果 在DLBCL淋巴组织和细胞中,HCG18、CCNE1蛋白高表达,miR-497-5p低表达,且在OCI-LY8细胞中HCG18、CCNE1蛋白表达上调最高,miR-497-5p表达下调最多(P<0.05),因此,以OCI-LY8细胞进行后续研究,与si-NC组比较,si-HCG18组HCG18(0.26±0.03比1.01±0.01)、CCNE1蛋白(0.45±0.03比1.44±0.19)表达降低,miR-497-5p(1.95±0.14比1.03±0.02)表达升高(P<0.05),与pcDNA组比较,pcDNA-HCG18组HCG18(1.96±0.23比1.02±0.01)、CCNE1蛋白(2.33±0.21比1.42±0.18)表达升高,miR-497-5p(0.28±0.02比1.02±0.02)表达降低(P<0.05),与siHCG18组、si-HCG18+inhibitor NC组比较,miR-497-5p表达降低(1.21±0.09比1.95±0.14、1.94±0.13),CCNE1蛋白(0.87±0.08比0.45±0.03、0.44±0.04)表达上调(P<0.05),沉默HCG18可抑制OCI-LY8细胞增殖、侵袭行为及PCNA、MMP-9蛋白表达,诱导细胞凋亡及Bax蛋白表达,而上调HCG18则呈相反趋势,下调miR-497-5p逆转了沉默HCG18对OCI-LY8细胞增殖、侵袭、凋亡的影响,HCG18靶向调控miR-497-5p/CCNE1。结论 沉默HCG18可能通过调控miR-497-5p/CCNE1抑制OCI-LY8细胞增殖、侵袭,诱导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白细胞抗原复合体 细胞周期蛋白e 淋巴瘤 b细胞 弥漫性 增殖细胞核抗原 bCL-2相关X蛋白质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微RNA-497-5p 增殖 侵袭
下载PDF
CLSI EP12-A2文件在HBeAb定性检测性能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3
作者 黄妩姣 黄宪章 +3 位作者 庄俊华 李强 黄惠 张强 《检验医学》 CAS 2012年第11期900-903,共4页
目的对A和B 2种定性检测人血清抗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HBeAb)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盒进行评估,为实验室选择合适的HBeAb试剂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EP12-A2文件推荐方法,对A和B 2种HBeAb检测试剂... 目的对A和B 2种定性检测人血清抗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HBeAb)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盒进行评估,为实验室选择合适的HBeAb试剂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EP12-A2文件推荐方法,对A和B 2种HBeAb检测试剂做偏倚和不精密度分析,比较2种HBeAb检测试剂的C50、C5~C95区间以及不精密度曲线。用2种试剂同时检测910份标本的HBeAb,计算检测结果一致程度的95%可信区间(CI),计算(Kappa)值,评价一致性。结果 A试剂检测血清HBeAb的C50小于B试剂的C50,A试剂的C5~C95区间比B试剂的窄,A试剂的不精密度曲线比B试剂的陡峭;2种试剂检测标本HBeAb一致程度的95%CI为93.2%~96.1%,Kappa值约0.87。结论 EP12-A2作为定性检测的性能评价方法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能评价 定性试验 eP12-A2 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
下载PDF
八个中药复方对2215细胞HBsAg和HBeAg分泌的影响 被引量:24
4
作者 邓家刚 郑作文 +4 位作者 王勤 杨柯 秦华珍 李学坚 王春玲 《广西中医药》 2004年第4期42-47,共6页
目的 :观察复方黄根片等8个中药复方的体外抗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作用。方法 :采用2215细胞为模型 ,应用MTT法对8个中药复方进行细胞毒性实验 ,在无毒浓度下分别检测8个中药复方对细胞培养上清液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乙型肝炎e抗... 目的 :观察复方黄根片等8个中药复方的体外抗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作用。方法 :采用2215细胞为模型 ,应用MTT法对8个中药复方进行细胞毒性实验 ,在无毒浓度下分别检测8个中药复方对细胞培养上清液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乙型肝炎e抗原(HBeAg)的抑制作用。结果 :复方黄根片最大无毒浓度(TC0)为1375μg/ml,对2215细胞分泌的HBsAg,HBeAg抑制率分别为29 85% ,89 99% ;复方三姐妹片的TC0为1250μg/ml,对2215细胞分泌的HBsAg,HBeAg抑制率分别为1 69% ,80 78 % ;复肝汤的TC0 为730 05μg/ml,对2215细胞分泌的HBsAg,HBeAg抑制率分别为33 09% ,40 98% ;护肝解毒丸的TC0 为2700μg/ml,对2215细胞分泌的HBsAg没有作用 ,对2215细胞分泌的HBeAg抑制率为64 16% ;达肝清颗粒的TC0 为626 2μg/ml,对2215细胞分泌的HBsAg,HBeAg抑制率分别为3 70 % ,43 83 % ;柴胡四草汤的TC0 为278 91μg/ml;壮肝散的TC0为3281 25μg/ml;健脾利湿方的TC0 为976 56μg/ml。结论 :复方黄根片、复方三姐妹片、护肝解毒丸、复肝汤对HBeAg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治疗指数分别为20 55,11 78,4 68,4 48 ,对HBsAg的抑制作用比较弱 ;达肝清颗粒对HBeAg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对HBsAg的抑制作用比较弱 ;柴胡四草汤、壮肝散、健脾利湿方对HBeAg,HBsAg几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黄根片 复方三姐妹片 2215细胞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乙型肝炎e抗原
下载PDF
HBeAg转阴与HBV基因型分布和YMDD变异位点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吴艾霖 熊怡淞 +3 位作者 王艳艳 曲远青 段小刚 吴丽娟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4年第20期2854-2855,2857,共3页
目的研究感染乙型肝炎病毒患者的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转阴与长期应用拉米夫定诱发的YMDD变异和病毒基因型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确诊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 200例,其中HBeAg血清学转阴患者577例,未转阴患者623例,检测患者HBeAg、乙... 目的研究感染乙型肝炎病毒患者的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转阴与长期应用拉米夫定诱发的YMDD变异和病毒基因型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确诊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 200例,其中HBeAg血清学转阴患者577例,未转阴患者623例,检测患者HBeAg、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和HBV基因型,并比较和探讨3者的关系。结果 577例HBeAg阴性患者中有233例(40.38%)存在病毒复制(HBV-DNA≥103);对233例基因分型显示,A、B、C、D基因型分别为163例(69.96%)、57例(24.46%)、11例(4.72%)、2例(0.86%);YMDD突变检测发现,233例患者中106例(45.49%)发生YMDD突变,其中Ⅴ突变68.87%,Ⅰ突变22.64%,Ⅰ/Ⅴ共生突变8.49%。在106例YMDD突变患者中A、B、C、D基因型分别为0例(0.00%)、72例(67.92%),27例(25.47%),7例(6.60%)。结论本院所在地区HBeAg血清转阴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毒复制仍保持一定的活力,持续监测病毒拷贝数、YMDD突变和基因型对于此类患者治疗非常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抗原阴性 乙型肝炎病毒 YMDD突变 HbV基因型
下载PDF
抗HBV-DC联合胸腺肽α1治疗e抗原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的初步临床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柯成能 刘勇 肖红刚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17期49-51,共3页
目的探讨抗乙肝树突状细胞(HBV-DC)联合胸腺肽α1在e抗原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80例e抗原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抗HBV-DC治疗,实验组联合胸腺肽α1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 目的探讨抗乙肝树突状细胞(HBV-DC)联合胸腺肽α1在e抗原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80例e抗原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抗HBV-DC治疗,实验组联合胸腺肽α1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5.0%,明显高于对照组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谷草转氨酶(AST)指标、谷丙转氨酶(ALT)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抗原阴性慢性乙型肝炎发病率较高,临床上采用抗HBV-DC联合胸腺肽α1治疗效果理想,能够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肝功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乙肝树突状细胞 胸腺肽Α1 e抗原阴性慢性乙型肝炎 治疗效果
下载PDF
血清HBsAg和HBeAg定量检测评估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原发性肝癌患者病毒应答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5
7
作者 张心怡 张国梁 张广林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2241-2247,共7页
目的探讨定量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和乙肝病毒E抗原(HBeAg)血清水平评估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原发性肝癌患者病毒应答(HBV-DNA)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4月至2021年7月收治的80例乙型肝炎中度肝硬化合并原发性... 目的探讨定量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和乙肝病毒E抗原(HBeAg)血清水平评估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原发性肝癌患者病毒应答(HBV-DNA)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4月至2021年7月收治的80例乙型肝炎中度肝硬化合并原发性肝癌Ⅱa期患者,根据治疗的第8周时是否发生病毒学应答分为应答组47例和未应答组33例。比较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BsAg、HBeAg水平与HBV-DNA水平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血清HBsAg、HBeAg水平对病毒应答的预测价值,Kaplan-Meier法生存分析1年生存率。结果患者治疗前血清HBsAg、HBeAg水平与HBV-DNA水平呈正相关,患者治疗第8、12、24、36、48周时血清HBsAg和HBeAg水平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第48周时,血清HBsAg水平预测病毒应答ROC曲线下面积最大0.818(95%CI:0.709~0.965),最佳截点为(40.63±10.28)ng/mL,灵敏度为91.34%,特异度为71.93%;治疗第8周时,血清HBeAg水平预测病毒应答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0.801(95%CI:0.673~0.979),最佳截点为(53.38±9.86)NCU/mL,灵敏度为88.52%,特异度为83.42%。生存分析结果显示,应答组1年生存率为87.31%高于未应答组62.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治疗的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HBsAg和HBeAg水平与病毒应答存在相关性,定量检测血清HBsAg和HBeAg水平评估患者病毒应答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肝硬化 原发性肝癌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乙肝病毒e抗原 病毒应答
下载PDF
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阻断HBV母婴传播与HLA-DR区域基因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刘海英 孔北华 +2 位作者 徐群 王磊一 江森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3年第4期378-381,共4页
目的:研究HBV母婴传播导致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免疫失败与HLA-DR区域基因的相关性,以及HLA-DR基因控制机体对乙肝疫苗免疫应答的机理。方法:60例HBsAg阳性产妇所分娩的新生儿,均于出生后24h内、1月、6月龄共接种3次乙肝疫苗,每次30μg,... 目的:研究HBV母婴传播导致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免疫失败与HLA-DR区域基因的相关性,以及HLA-DR基因控制机体对乙肝疫苗免疫应答的机理。方法:60例HBsAg阳性产妇所分娩的新生儿,均于出生后24h内、1月、6月龄共接种3次乙肝疫苗,每次30μg,随访至幼儿3周岁时采其外周静脉血检测乙肝血清标志物,根据检测结果分为两组:①免疫失败组:HBsAg阳性和/或抗-HBs阴性,共12例;②免疫成功组:HBsAg阴性,抗-HBs阳性,共48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法(PCR-SSP)检测其HLA-DR3、HLA-DR4、HLA-DR13、HLA-DR15基因分布及频率。结果:①两组观察对象性别、母亲HBeAg阳性率、宫内感染率及出生体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②免疫失败组幼儿HLA-DR3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免疫成功组,HBV母婴传播导致新生儿免疫失败与HLA-DR3呈强关联(OR=7.86,P<0.05),与HLA-DR15亦呈关联性(OR=0.14,P<0.05),HLA-DR4、HLA-DR13基因频率在两组研究对象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V母婴传播导致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免疫失败与HLA-DR抗原有关,HLA-DR3可能为免疫失败的易感基因,HLA-DR15则可能为其保护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疗法 婴儿 新生儿 乙型肝炎疫苗 HLA-DR抗原 HbV 母婴传播
下载PDF
定量PCR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DNA 及其意义 被引量:57
9
作者 王平忠 张中伟 +1 位作者 周永兴 白雪帆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0年第7期755-758,共4页
目的了解慢乙肝患者抗 HBe 阳性和 e 抗原阳性血清的病毒量及不同病变程度的慢乙肝与 HBV 感染量的关系.了解HBV-DNA 含量和血清 ALT 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临床确诊的89例慢乙肝患者,经 ELISA 测定后,选取30例 HBeAg(+)/HBeAb(-)血清和30... 目的了解慢乙肝患者抗 HBe 阳性和 e 抗原阳性血清的病毒量及不同病变程度的慢乙肝与 HBV 感染量的关系.了解HBV-DNA 含量和血清 ALT 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临床确诊的89例慢乙肝患者,经 ELISA 测定后,选取30例 HBeAg(+)/HBeAb(-)血清和30例 HBeAg(-)/HBeAb(+)血清,采用 AmpliSensor PCR 定量技术,测定 HBV-DNA.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 ALT 水平.各组HBV-DNA 含量和 ALT 水平用求算术平均值的方法计算.结果 HBeAg(+)/HBeAb(-)血清30例,HBV-DNA 平均含量为(11.21±6.92)E 拷贝/L;HBeAg(-)/HBeAb(+)血清22例,HBV-DNA 平均含量为(9.73±5.61)E 拷贝/L,两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轻度慢性乙肝17例,HBV-DNA 平均含量为(10.93±6.22)E 拷贝/L;中度慢性乙肝23例,HBV-DNA 平均含量为(9.84±6.06)E 拷贝/L;重度慢性乙肝12例,HBV-DNA 平均含量为(8.72±5.62)E 拷贝/L.轻、重度组间 HBV-DNA 平均含量有显著差异(P<0.05).血清 ALT 水平与肝组织病变程度无一致关系,与 HBV-DNA 含量亦无明显相关.结论多数抗-HBe 阳性患者 HBV 仍持续复制,血清病毒量低于 HBeAg(+)者.慢乙肝病变程度与 HBV-DNA 平均拷贝数成反比.肝脏炎症程度似可作为估计病毒量的间接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HbV-DNA 定量PCR e抗原阳性
下载PDF
抗结核方案联合抗病毒方案治疗肺结核合并E抗原阳性慢性乙肝病毒携带患者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0
10
作者 郭乐 刘莉 +3 位作者 李伟 卢琼 王婉如 张立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0年第17期1823-1826,共4页
目的研究抗结核方案联合抗病毒方案治疗肺结核合并E抗原阳性慢性乙肝病毒携带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陕西省结核病防治院(陕西省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肺结核合并E抗原阳性慢性乙肝病毒携... 目的研究抗结核方案联合抗病毒方案治疗肺结核合并E抗原阳性慢性乙肝病毒携带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陕西省结核病防治院(陕西省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肺结核合并E抗原阳性慢性乙肝病毒携带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单用抗结核方案治疗,研究组患者联用抗结核方案与抗病毒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乙肝病毒载量、肝功能指标(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与治疗后肝损伤发生率。结果治疗前,研究组患者的血清乙肝病毒载量、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依次为(6.52±1.49) copy/ml、(24.83±4.98) U/L、(29.93±6.69) U/L、(13.96±5.87)μmol/L;对照组依次为(6.61±1.47) copy/ml、(24.76±4.94) U/L、(29.81±6.72) U/L、(13.83±5.92)μmol/L。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血清乙肝病毒载量、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肝损伤发生率依次为(3.02±0.77) copy/ml、(33.02±6.14) U/L、(38.04±6.56) U/L、(17.24±5.34)μmol/L、11.67%;对照组依次为(6.72±1.53) copy/ml、(54.14±7.11) U/L、(59.09±8.63) U/L、(20.89±5.03)μmol/L、60.00%。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乙肝病毒载量、肝功能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治疗前,两组患者治疗后肝功能指标水平更高,且研究组治疗后血清乙肝病毒载量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血清乙肝病毒载量、肝功能指标水平及肝损伤发生率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结核方案联合抗病毒方案治疗肺结核合并E抗原阳性慢性乙肝病毒携带患者的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清乙肝病毒载量及肝损伤发生率,促使其肝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慢性乙肝病毒携带 e抗原阳性 抗结核 抗病毒
下载PDF
抗结核方案联合抗病毒方案治疗肺结核合并E抗原阳性慢性乙肝病毒携带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3
11
作者 肖琴美 邱强 《当代医学》 2022年第16期88-90,共3页
目的探讨抗结核方案联合抗病毒方案治疗肺结核合并E抗原阳性慢性乙肝病毒携带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20年2月于本院治疗的89例肺结核合并E抗原阳性慢性乙肝病毒携带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44)和B组(n... 目的探讨抗结核方案联合抗病毒方案治疗肺结核合并E抗原阳性慢性乙肝病毒携带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20年2月于本院治疗的89例肺结核合并E抗原阳性慢性乙肝病毒携带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44)和B组(n=45)。A组采用抗结核方案进行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联合抗病毒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乙肝病毒载量、乙型肝炎E抗原(HBeAg)水平、肝功能指标情况、治疗后肝损伤情况及HBeAg转阴率。结果治疗后,B组HBeAg、血清乙肝病毒载量水平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总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及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肝损伤发生率为6.67%,低于A组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HBeAg转阴率为86.67%,高于A组的47.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结核方案联合抗病毒方案治疗肺结核合并E抗原阳性慢性乙肝病毒携带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减轻肝损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e抗原阳性 慢性乙肝病毒 携带者 抗结核方案 抗病毒方案
下载PDF
乙肝病毒大蛋白检测在乙型肝炎诊治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8
12
作者 乐爱平 鞠北华 +1 位作者 王文 张文景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6期1578-1581,共4页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HBV)大蛋白(LP)在乙型肝炎诊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62例HBV感染者YL47A正常对照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HBV-LP,HBV 前S1抗原,HBV前S2抗原及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FQ-PCR定量检测HBV DNA.结果:在HBV感染组中,H...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HBV)大蛋白(LP)在乙型肝炎诊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62例HBV感染者YL47A正常对照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HBV-LP,HBV 前S1抗原,HBV前S2抗原及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FQ-PCR定量检测HBV DNA.结果:在HBV感染组中,HBV-LP与HBV DNA,HBeAg,HBVpreS2,HBVpreS1间相关显署(X2=9.22,11.89,60.35,99.87;均P<0.01),其含量与HBV DNA拷贝数成正相关(rs=0.64, P<0.001),不同HBV DNA拷贝数组别间HBV- LP含量存在差异显著性(X2=135.34,P<0.01); HBeAg,HBV DNA,HBVpreS2,HBVpreS1不同模式间HBV-LP含量及阳性率均存在差异显著性(Z=8.70,5.85,8.44,8.84,均P<0.001); HBeAg阴性感染血清中HBV-LP较HBV DNA, HBVpreS2,HBVpreS1更为敏感(76.8%).HBV 感染组与正常对照组间HBV-LP含量存在差异显著性(P<0.01).结论:HBV-LP是从蛋白水平反映HBV感染者体内病毒复制程度的可靠指标,尤其是 HBeAg阴性患者体内病毒复制及预后判断的良好血清学监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大蛋白 HbV DNA 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 乙型肝炎病毒前S2抗原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应用昆虫杆状病毒载体在昆虫细胞中表达乙肝表面抗原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耐明 宓怡德 +2 位作者 金伟 李载平 吴祥甫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1期81-84,共4页
人乙型肝炎病毒(adr亚型)表面抗原S基因克隆到PuAC-5苜蓿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转移载体上,所构建的重组转移载体质粒与野生型AcNPVDNA共转染Sf-21细胞,经空斑法筛选和纯化,得到了含HBVS基因的重组病毒A... 人乙型肝炎病毒(adr亚型)表面抗原S基因克隆到PuAC-5苜蓿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转移载体上,所构建的重组转移载体质粒与野生型AcNPVDNA共转染Sf-21细胞,经空斑法筛选和纯化,得到了含HBVS基因的重组病毒AcNPVS.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AcNPVS感染的Sf-21细胞及其培养液中的HBsAg,总表达量为1.22μg/10 ̄6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表面抗原 昆虫细胞 基因表达
下载PDF
miR-122对乙型肝炎病毒抗原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朱蕾 陈智 +6 位作者 陈建忠 王静 胡中荣 陈离伟 刘荣华 胡敏君 朱海红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93-597,共5页
目的:探讨miR-122对乙型肝炎病毒HBsAg、HBeAg表达的影响。方法:设计合成2条miR-122的反义寡核苷酸(anti-miR-122,LNA-antimiR-122)、hsa-miR-122以及阴性对照anti-GFP,脂质体介导转染HepG2.2.15细胞。取细胞转染24 h、48 h后的培养液,... 目的:探讨miR-122对乙型肝炎病毒HBsAg、HBeAg表达的影响。方法:设计合成2条miR-122的反义寡核苷酸(anti-miR-122,LNA-antimiR-122)、hsa-miR-122以及阴性对照anti-GFP,脂质体介导转染HepG2.2.15细胞。取细胞转染24 h、48 h后的培养液,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检测anti-miR-122组、LNA-antimiR-122组、hsa-miR-122组以及anti-GFP组HBsAg和HBeAg的表达,定量PCR检测各组HBV DNA的表达。转染48 h后,提取细胞内总RNA,Taqman技术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miR-122的表达。结果:①转染48 h后anti-miR-122组、LNA-antimiR-122组miR-122表达明显受抑制,低于阴性对照组(P<0.001)。hsa-miR-122组miR-122水平较阴性对照组升高(P<0.001)。②hsa-miR-122组HBsAg、HBeAg表达均低于阴性对照组(P<0.001);anti-miR-122组、LNA-antimiR-122组HBsAg、HBeAg表达均高于阴性对照组(P<0.001)。③转染24 h与48 h后各组HBV DNA表达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R-122可调节乙型肝炎病毒抗原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RNAs/治疗应用 肝炎e抗原 乙型/药物作用 肝炎表面抗原 乙型/药物作用 MIR-122 hsa-miR-122 HbsAg HbeAG LNA-antimiR-122 anti-miR-122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阻断结局的研究
15
作者 陈远婷 《当代医药论丛》 2022年第22期52-55,共4页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母婴传播阻断的结局。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3月于江门市新会区妇幼保健院产检门诊接受规律产前检查的孕妇6098例进行研究。于孕早期对这些孕妇开展HBV检查,将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482例孕...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母婴传播阻断的结局。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3月于江门市新会区妇幼保健院产检门诊接受规律产前检查的孕妇6098例进行研究。于孕早期对这些孕妇开展HBV检查,将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482例孕妇结合HBV-DNA定量值分成治疗组(HBV-DNA≥2×10^(5)IU/mL)280例、观察组(HBV-DNA<2×10^(5)IU/mL)202例。由妊娠肝病专科门诊对两组进行动态追踪随访,治疗组中HBV-DNA在2×10^(5)~2×10^(9)IU/mL之间的孕妇从妊娠28周起开始口服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HBV-DNA>2×10^(9)IU/mL的孕妇从妊娠24周起开始口服此药,300 mg/d,观察组未开展抗病毒治疗,仅予以临床监测。定期检测各组的HBV载量和肝功能,随访到胎儿出生后12个月,对婴儿HBsAg和HBV-DNA阳性率进行测定,对比各组母婴阻断结局的差异。结果:妊娠24周时,治疗组的HBV-DNA水平较观察组高(P<0.05)。妊娠32周时及分娩时,两组的HBV-DNA水平均较妊娠24周时降低(P<0.05),两组的谷丙转氨酶(ALT)水平与妊娠24周时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组间HBV-DNA及ALT水平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出生时、出生后6个月及12个月,两组均无1例婴儿出现HBsAg和HBV-DNA阳性。结论:对HBV-DNA≥2×10^(5)IU/mL的孕妇结合HBV载量的高低在合适孕周采用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进行抗病毒治疗能阻断HBV母婴传播,可作为阻断乙型病毒性肝炎母婴传播的重要措施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母婴传播 乙肝表面抗原 抗病毒治疗 乙型病毒性肝炎
下载PDF
443例卫校新生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分析
16
作者 孙淑鳌 史廷荣 《甘肃医药》 1997年第5期255-256,5-6,共4页
对1993年甘肃省卫生学校新生4432人进行了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检测。HBsAg阳性16例(3.61%),抗HBs阳性49例(11.06%),抗-HBc阳性155例(34.98%),HBsAg阳性者16例中e系统阳性9例(56.25%),HBV感染率40.85%(181/443)。并对年龄分布、城乡... 对1993年甘肃省卫生学校新生4432人进行了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检测。HBsAg阳性16例(3.61%),抗HBs阳性49例(11.06%),抗-HBc阳性155例(34.98%),HBsAg阳性者16例中e系统阳性9例(56.25%),HBV感染率40.85%(181/443)。并对年龄分布、城乡分布及民族分布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HbSAG 抗-HbS 抗-HbC e系统 HbV感染率
下载PDF
HBV感染者HLA—Ⅰ类和HLA—Ⅱ类基因单倍型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洪岩 程梅 +2 位作者 刘宇 李兴库 张淑云 《国际病毒学杂志》 2014年第5期209-215,共7页
目的本研究对黑龙江地区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进行了人类白细胞抗原(HLA)I类和Ⅱ类基因单倍型分析,并结合HBV—C2亚型探讨其与HBV感染者最终清除病毒和慢性持续的关系。方法本研究共230个HBV感染者与210个健康无血缘关系健康人... 目的本研究对黑龙江地区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进行了人类白细胞抗原(HLA)I类和Ⅱ类基因单倍型分析,并结合HBV—C2亚型探讨其与HBV感染者最终清除病毒和慢性持续的关系。方法本研究共230个HBV感染者与210个健康无血缘关系健康人作为对照进行比较,并对所有患者进行了HLA等位基因分型和单倍型的连锁分析。结果本地区最常见的单倍型是A*02-B*40。A*02-DRBl*08,A*02-DRBl*09,A*02-DRBl*12,A*11-DRBl*15,A*24-DRBl*09,A*33-DRBl*07,B*13-DRBl*12,B*15-DRBl*15,B*40-DRBl*08,BS40-DRBl*09,B*51-DRBl*09,B*51.DRBl*15,和A*02.B*15.DRBl*09携带者可能更易于感染HBV,而A*24-B*13,B*13-DRBl*09,A*02-DRBl*07,A*33-DRBl*13,A*33-DRBl*15,和A*02.B*40.DRBl*15可能保护机体免受HBV感染。另外A*02-DRBl*12可能还与病毒持续慢性感染相关。感染HBVC2亚型病毒后,A*24-DRBl*14,B*15-DRBl*04,A*02-BS15,A*02.DRBl女15和A*02.B15.DRBl*09携带者可能伴有急性的临床发作过程并最终清除病毒。结论本研究报道了HLA单倍型与HBV感染亚型与感染者临床预后的关系,对HBV的潜在的靶向治疗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乙型肝炎病毒亚型 人类白细胞抗原
原文传递
采用PEG-IFN和恩替卡韦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表面抗原和e抗原的变化及其对疗效的预测作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花永利 《中国实用医刊》 2018年第4期101-106,共6页
目的动态观察采用PEG-IFN和恩替卡韦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过程中表面抗原(HBsAg)和e抗原(HBeAg)的变化特点,分析其水平变化对治疗效果的预测作用。方法选取接受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17例,患者采用PEG-IFN或恩替卡韦进行... 目的动态观察采用PEG-IFN和恩替卡韦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过程中表面抗原(HBsAg)和e抗原(HBeAg)的变化特点,分析其水平变化对治疗效果的预测作用。方法选取接受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17例,患者采用PEG-IFN或恩替卡韦进行治疗,随访观察48周,定量检查各观察点患者的HBsAg、HBeAg;根据患者用药种类(PEG-IFN或恩替卡韦)HBeAg是否为阳性分为4个治疗组,即HBeAg阳性PEG-IFN组(P+组)、HBeAg阴性PEG-IFN组(P-组)、HBeAg阳性恩替卡韦组(E+组)、HBeAg阴性恩替卡韦组(E-组);根据48周后免疫应答情况分为完全应答组和非完全应答组;比较不同的治疗组和应答组中HBsAg、HBeAg水平的变化趋势。结果治疗过程中HBsAg、HBeAg的变化特点:①4个治疗组治疗后HBsAg、HBeAg水平呈下降趋势;②P+组与E+组比较,各观察点HBsAg、HBeAg较0周下降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P-组与E-组比较,各观察点HBsAg下降水平P-组大于E-组(P〈0.05);③48周后观察发现HBeAg阳性的患者HBsAg下降水平大于HBeAg阴性患者。HBsAg、HBeAg的变化对48周后完全应答的预测价值分析:①P+组25例患者中有6例患者发生完全应答,占24.00%;12周、24周时完全应答组的HBsAg、HBeAg水平低于非完全应答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12周时HBeAg 〈100 COI、24周时HBeAg〈50 COI对完全应答有预测价值。② E+组35例患者中有5例患者发生完全应答,占14.29%;HBsAg水平仅12周完全应答组低于非完全应答组,24周时两组间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HBeAg水平12周、24周完全应答组均低于非完全应答组;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24周HBeAg〈10 COI,12周HBsAg〈3000 IU/ml对完全应答有预测价值。③P-组24例患者中17例发生完全应答,占70.83%;HBsAg水平12周、24周完全应答组均低于非完全应答组;12周HBsAg〈3500 IU/ml、24周〈2100 IU/ml均对48周完全应答具有预测价值。④E-组33例患者中29例患者48周后发生完全应答。完全应答组与非完全应答组的HBsAg水平在0周、12周、24周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PEG-IFN和恩替卡韦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HBsAg、HBeAg水平在治疗过程中呈下降趋势;与HBsAg比较,HBeAg可更好地预测48周的完全应答;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2周、24周HBsAg、HBeAg可预测48周完全应答;HBeAg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用PEG-IFN治疗组12周HBsAg对48周完全应答具有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抗病毒 乙肝表面抗原 乙肝e抗原 疗效预测
原文传递
以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为载体的PRRSV病毒样颗粒疫苗的构建 被引量:6
19
作者 曹佳媛 田明尧 +7 位作者 辛舒 崔卓栋 李一权 曹亮 张艳芳 韩继成 郭海宁 金宁一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000-1004,共5页
为采用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HBc)为载体,构建含美洲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GP5糖基化蛋白抗原表位的HBc-GP5病毒样颗粒(VLPs)疫苗,对HBc序列进行密码子优化,将其克隆至pET-28a(+)载体中,获得质粒pEO-NEW。在HBc刺突顶端的免... 为采用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HBc)为载体,构建含美洲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GP5糖基化蛋白抗原表位的HBc-GP5病毒样颗粒(VLPs)疫苗,对HBc序列进行密码子优化,将其克隆至pET-28a(+)载体中,获得质粒pEO-NEW。在HBc刺突顶端的免疫显性区插入优化后的GP5序列,获得重组表达质粒pEO-LEORF5,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IPTG 22℃诱导表达。利用SDS-PAGE和Western-blot验证融合蛋白pEO-LEORF5的表达。超声破碎后利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对融合蛋白进行纯化,最后用透射电镜观察VLPs的形成情况。结果表明,重组表达质粒pEO-LEORF5构建正确。表达的融合蛋白的分子质量为32ku,以包涵体和可溶性两种形式表达。经浓缩纯化后融合蛋白纯度可达67%,且能自主装配为VLPs。本试验成功构建出新型HBc-GP5VLPs候选疫苗,为研发新型PRRS疫苗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核心蛋白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GP5抗原表位 病毒样颗粒疫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