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ecore/basal core promoter mutants quantification throughout phases of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 by Simpleprobe 被引量:8
1
作者 Wen-Hui Tu Ying Lv +8 位作者 Yong-Mei Zhang Wei Hou Jin-Yu Wang Yi-Jun Zhang Hong-Yan Liu Hao-Xiang Zhu Yan-Li Qin Ri-Cheng Mao Ji-Ming Zhang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15年第21期6639-6648,共10页
AIM:To investigate precore/basal core promoter(PC/BCP) mutants throughout hepatitis B virus(HBV) infection and to determine their relationship to hepatitis B early antigen(HBeA g) titers.METHODS:We enrolled 191 patien... AIM:To investigate precore/basal core promoter(PC/BCP) mutants throughout hepatitis B virus(HBV) infection and to determine their relationship to hepatitis B early antigen(HBeA g) titers.METHODS:We enrolled 191 patients in various stages of HBV infection at the Huashan Hospital and the Taizhou Municipal Hospital from 2010 to 2012.None of the patients received antiviral therapy.HBV DNA from serum,was quantified by real-time PCR.The HBV genotype was determined by direct sequencing of the S gene.We used the Simpleprobe ultrasensitivequantitative method to detect PC/BCP mutants in each patient.We compared the strain number,percentage,and the changes in PC/BCP mutants in different phases,and analyz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C/BCP mutants and HBe Ag by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and logistic regression.RESULTS:Patients with HBV infection(n = 191) were assigned to groups by phase:Immune tolerance(IT) = 55,Immune clearance(IC) = 67,Low-replicative(LR) = 49,and HBeA g-negative hepatitis(ENH) = 20.Of the patients(male,112; female,79) enrolled,122 were HBe Ag-positive and 69 were HBe Ag-negative.The median age was 33 years(range:18-78 years).PC and BCP mutation detection rates were 84.82%(162/191) and 96.86%(185/191),respectively.In five HBe Ag-negative cases,we detected double mutation G1896A/G1899 A.The logarithm value of PC mutant quantities(log10 PC) significantly differed in IT,IC,and LR phases,as well as in the ENH phase(F = 49.350,P < 0.001).The logarithm value of BCP mutant quantities(log10 BCP) also differed during the four phases(F = 25.530,P < 0.001).Log10 PC and log10 BCP values were high in the IT and IC phases,decreased in the LR phase,and increased in the ENH phase,although the absolute value at this point remained lower than that in the IT and IC phases.PC mutant quantity per total viral load(PC%) and BCP mutant quantity per total viral load(BCP%) differed between phases(F = 20.040,P < 0.001; F = 10.830,P < 0.001),with PC% and BCP% gradually increasing in successive phases.HBeA g titer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PC%(Spearman's rho =-0.354,P < 0.001) and BCP%(Spearman's rho =-0.395,P < 0.001).The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PC% and HBeA g status was significant(B =-5.281,P = 0.001),but there was no such correlation between BCP% and HBeA g status(B =-0.523,P = 0.552).CONCLUSION:PC/BCP mutants become predominant in a dynamic and continuous process.Log10 PC,log10 BCP,PC% and BCP% might be combined to evaluate disease progression.PC% determines HBeA g stat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ECORE mutant bASAL core promotermutant hepatitis b virus quantification hepatitis bearly ANTIGEN titers
下载PDF
Performance verification and comparison of TianLong automatic hypersensitive hepatitis B virus DNA quantification system with Roche CAP/CTM system 被引量:1
2
作者 Ming Li Lin Chen +9 位作者 Li-Ming Liu Yong-Li Li Bo-An Li Bo Li Yuan-Li Mao Li-Fang Xia Tong Wang Ya-Nan Liu Zheng Li Tong-Sheng Guo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17年第37期6845-6853,共9页
AIM To investigate and compare the analytical and clinical performance of Tian Long automatic hypersensitive hepatitis B virus(HBV) DNA quantification system and Roche CAP/CTM system.METHODS Two hundred blood samples ... AIM To investigate and compare the analytical and clinical performance of Tian Long automatic hypersensitive hepatitis B virus(HBV) DNA quantification system and Roche CAP/CTM system.METHODS Two hundred blood samples for HBV DNA testing, HBV-DNA negative samples and high-titer HBV-DNA mixture samples were collected and prepared. National standard materials for serum HBV and a worldwide HBV DNA panel were employed for performance verification. The analytical performance, such as limit of detection, limit of quantification, accuracy, precision, reproducibility, linearity, genotype coverage and cross-contamination, was determined using the Tian Long automatic hypersensitive HBV DNA quantification system(TL system). Correlation and Bland-Altman plot analyses were carried out to compare the clinical performance of the TL system assay and the CAP/CTM system. RESULTS The detection limit of the TL system was 10 IU/m L, and its limit of quantification was 30 IU/m L.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expected and tested concentrations of the national standards were less than ± 0.4 Log10 IU/m L, which showed high accuracy of the system. Results of the precision, reproducibility and linearity tests showed that the multiple test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V) of the same sample was less than 5% for 102-106 IU/m L; and for 30-108 IU/m L, the linear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r2 = 0.99. The TL system detected HBV DNA(A-H) genotypes and there was no cross-contamination during the "checkerboard" test. When compared with the CAP/CTM assay, the two assays showed 100% consistency in both negative and positive sample results(15 negative samples and 185 positive samples).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assays in the HBV DNA quantification values were observed(P > 0.05). Correlation analysis indicated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two assays, r2 = 0.9774. The Bland-Altman plot analysis showed that 98.9% of the positive data were within the 95% acceptable range, and the maximum difference was-0.49.CONCLUSION The TL system has good analytical performance, and exhibits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CAP/CTM system in clinical perform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alytical performance hepatitis b virus DNA quantification Clinical performance hepatitis b virus Real-time quantification PCR
下载PDF
不同病情乙型肝炎患者HBV-DNA定量、两对半检测结果差异
3
作者 陈静 金灿灿 +2 位作者 周皓鹏 张茜蕙 梅辉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5期161-164,168,共5页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定量检测与两对半检测结果的相关性,并观察不同病情HBV-DNA阳性率和两对半检测结果差异。方法选取江苏省泰兴市人民医院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收治的375例乙型肝炎患者病例为研究资料。比较不...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定量检测与两对半检测结果的相关性,并观察不同病情HBV-DNA阳性率和两对半检测结果差异。方法选取江苏省泰兴市人民医院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收治的375例乙型肝炎患者病例为研究资料。比较不同乙肝两对半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HBsAb)、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体(HBeAb)、乙肝核心抗体(HBcAb)]结果患者HBV-DNA定量检测结果差异,将患者根据HBV-DNA定量检测结果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比较乙肝两对半结果差异,使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将患者根据疾病类型分为肝炎组、肝硬化组和肝癌组,比较三组患者乙肝两对半和HBV-DNA定量检测结果差异。结果不同乙肝两对半类型患者HBV-DNA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DNA阳性组患者HBsAg、HBeAg水平高于HBV-DNA阴性组,HBsAb、HBeAb、HBcAb水平低于HBV-DNA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sAg、HBeAg水平与HBV-DNA呈正相关(P<0.05),HBsAb、HBeAb、HBcAb水平与HBV-DNA呈负相关(P<0.05);不同疾病类型患者乙肝两对半类型HBV-DNA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疾病类型患者HBV-DNA定量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型肝炎患者HBV-DNA定量检测与两对半检测结果有相关性,不同乙肝两对半类型间及不同疾病类型间HBV-DNA均有差异,HBV-DNA定量检测联合两对半检测可较好地反映病毒复制和疾病进展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乙肝两对半 HbV-DNA定量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levels during natural history of chronic hepatitis B: A Chinese perspective study 被引量:13
4
作者 Lin-Yan Zeng Jiang-Shan Lian +9 位作者 Jian-Yang Chen Hong-Yu Jia Yi-Min Zhang Dai-Rong Xiang Liang Yu Jian-Hua Hu Ying-Feng Lu Lin Zheng Lan-Juan Li Yi-Da Yang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14年第27期9178-9184,共7页
AIM: To determine the baseline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HBsAg) levels during the different phases of chronic hepatitis B (CHB) patients in China.
关键词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quantification Chronic hepatitis b Natural history PERSPECTIVE
下载PDF
HBV DNA与乙肝五项定量在不同年龄段乙肝病毒感染患者病情进展中的意义
5
作者 陈琳 雷琴 柴森茂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6期34-37,共4页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HBV)DNA与乙肝五项定量[包括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HBsAb)、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体(HBeAb)、乙肝核心抗体(HBcAb)]在HBV感染进程中各个阶段的差异,从而为慢性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肝癌不同阶段...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HBV)DNA与乙肝五项定量[包括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HBsAb)、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体(HBeAb)、乙肝核心抗体(HBcAb)]在HBV感染进程中各个阶段的差异,从而为慢性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肝癌不同阶段的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295例HBV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年龄将其分为青年组(≤45岁,105例)、中年组(46~59岁,128例)和老年组(≥60岁,62例)。比较三组慢性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肝癌患者的HBV DNA及乙肝五项定量。结果三组慢性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和肝癌患者的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青年组和中年组中,慢性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和肝癌患者的HBV DNA、HBsAg、HBeAg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HBV DNA、HBsAg、HBeAg水平明显高于乙肝肝硬化和肝癌患者(P<0.05)。老年组中,慢性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和肝癌患者的HBV DNA、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中年患者中,随着慢性乙型肝炎向乙肝肝硬化、肝癌的病程进展,HBV DNA、HBsAg、HBeAg水平均呈现下降趋势,监测相关指标趋势对于提示疾病发展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病毒 DNA 乙肝五项定量 不同年龄段 乙肝病毒感染 病情进展
下载PDF
HBeAg阴性乙肝患者血清前S1抗原检测分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焦炳欣 谢尧 +4 位作者 赵辉 李娟 石磊 郭杰 关小平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851-852,共2页
目的探讨HBeAg阴性乙肝患者血清前S1抗原检测的意义及应用价值。方法用ELISA方法对31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进行前S1抗原的测定并对其HBV-DNA含量进行分析研究。分析170例HBeAg阴性乙肝患者和144例HBeAg阳性的乙肝患者血清中HBV-DNA... 目的探讨HBeAg阴性乙肝患者血清前S1抗原检测的意义及应用价值。方法用ELISA方法对31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进行前S1抗原的测定并对其HBV-DNA含量进行分析研究。分析170例HBeAg阴性乙肝患者和144例HBeAg阳性的乙肝患者血清中HBV-DNA的含量。结果在170例血清HBeAg阴性患者中,60%为PreS1阳性,其阳性率显著低于144例HBeAg阳性患者,PreS1阳性检出率为76%(χ2=9.55,P<0.005)。在212例PreS1阳性标本中,HBV-DNA阳性检出率为94%,其病毒载量(log)为5.78±1.94,HBV-DNA阳性率和HBV-DNA病毒载量均显著高于PreS1阴性患者(102例)HBV-DNA阳性率为82%(χ2=11.45,P<0.005)和病毒载量(log)4.35±2.33,(t=5.36,P=0.000 1)。在HBeAg阴性患者中,90%的PreS1(+)者为HBV-DNA阳性,其病毒载量为(log)4.89±2.00,显著高于PreS1阴性患者的HBV-DNA阳性检出率(75%)(χ2=7.52,P<0.01),和病毒载量(log)37.7±2.46(t=3.13,P=0.002)。结论乙肝病毒前S1抗原的检测能敏感的反映乙肝病毒的复制,当HBeAg阴性时PreS1阳性可预测血清HBV-DNA的状态,PerS1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EAG 前S1抗原 HbV-DNA 乙肝病毒 病毒载量
下载PDF
瞬时弹性成像联合血清HBsAg水平对慢性HBV感染者肝纤维化的无创诊断价值 被引量:11
7
作者 李晶晶 代倩 +3 位作者 马双双 郜玉峰 叶珺 邹桂舟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37-541,共5页
目的探讨瞬时弹性成像联合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水平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感染者肝纤维化的无创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接受肝穿刺检查的195例CHB感染者,将其分为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阳性及阴性组。以肝穿刺病理结果... 目的探讨瞬时弹性成像联合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水平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感染者肝纤维化的无创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接受肝穿刺检查的195例CHB感染者,将其分为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阳性及阴性组。以肝穿刺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血清HBsAg水平、瞬时弹性成像两个指标单独和联合诊断的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探索其对肝脏纤维化程度的无创诊断价值。结果 HBeAg阳性患者随着肝纤维化程度加重HBsAg水平逐渐降低,HBsAg与纤维化程度呈负相关性(r_s=-0.377,P<0.05);经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性别、年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白蛋白(ALB)、血小板(PLT)、HBsAg、乙型肝炎病毒DNA(HBV DNA)、肝脏硬度测量值(LSM)等因素中,HBsAg为HBeAg阳性患者严重肝纤维化独立预测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HBsAg诊断严重肝纤维化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50,敏感度(SN)为89.50%,特异度(SP)为57.20%。瞬时弹性成像诊断严重肝纤维化的AUC为0.787,SN为83.6%,SP为68.3%,阳性预测值(PPV)为38.10%,阴性预测值(NPV)为94.91%。将瞬时弹性成像与血清HBsAg联合诊断严重肝纤维化较单独诊断相比,串联方法显示两者联合后SP提升为86.43%,PPV提升为56.27%;并联方法显示两者联合后SN提高至98.34%,NPV提高至99.03%。HBeAg阴性患者血清HBsAg与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性(r_s=0.223,P<0.05),经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HBsAg不是HBeAg阴性组肝纤维化独立预测因素。结论在HBeAg阳性的慢性HBV感染者中,HBsAg与瞬时弹性成像联合诊断可提高严重肝脏纤维化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表面抗原定量 瞬时弹性成像 肝脏纤维化
下载PDF
HBV DNA定量与乙型肝炎临床及病理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23
8
作者 隋云华 杨志国 +1 位作者 许家璋 何长伦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02年第5期266-268,共3页
目的 探讨HBVDNA定量与各型乙型肝炎临床及病理的关系。方法 采用美国PE公司生产的 5 70 0型荧光定量PCR仪 ,对 83 8例乙型肝炎病毒单纯感染的各型肝炎患者行HBVDNA定量检测 ,并同时检测其它乙型肝炎病原学标志物 ,对部分患者行肝穿... 目的 探讨HBVDNA定量与各型乙型肝炎临床及病理的关系。方法 采用美国PE公司生产的 5 70 0型荧光定量PCR仪 ,对 83 8例乙型肝炎病毒单纯感染的各型肝炎患者行HBVDNA定量检测 ,并同时检测其它乙型肝炎病原学标志物 ,对部分患者行肝穿刺病理检查。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变、慢性重型肝炎中 ,HBVDNA定量检测与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有明显的一致性。HBsAg、HBeAg、HBcAb阳性模式、HBsAg、HBcAb阳性模式和HBsAg、HBeAb、HBcAb阳性模式与HBVDNA阳性的符合率分别为 94.3 8%、3 8.5 6%、2 7.3 0 %。各型肝炎的HBVDNA定量比较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但慢性乙型肝炎HBVDNA阳性率明显高于肝硬变及慢性重型肝炎组 (P <0 .0 0 1)。 15例患者的HBVDNA定量与肝脏病理学分析 ,HBVDNA定量与肝组织炎症及纤维化无明显相关。结论 HBVDNA定量检测特异性强 ,灵敏度高 ,与HBeAg阳性呈正相关 ,是乙型肝炎诊断和观察抗病毒治疗的一项可靠的判断指标。但与肝组织炎症及纤维化无明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VDNA定量 乙型肝炎 病理学 诊断
下载PDF
慢性HBV感染HBsAg含量与T、B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相关性 被引量:3
9
作者 聂琳 杨丽莎 +2 位作者 彭德珍 张敏 王君宜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2-85,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免疫不全状态(非活动期)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 Ag)含量与外周血T、B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慢性HBV感染免疫不全状态(非活动期)者34例、健康者20例,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外周血T、B...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免疫不全状态(非活动期)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 Ag)含量与外周血T、B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慢性HBV感染免疫不全状态(非活动期)者34例、健康者20例,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外周血T、B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百分比,实时荧光探针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方法检测HBs Ag的含量。结果 HBs Ag的含量与B淋巴细胞百分比呈正相关性(P<0.05),高HBs Ag含量组的B淋巴细胞高于健康组与低HBs Ag含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淋巴细胞及NK细胞无相关性。结论在慢性HBV感染免疫不全状态(非活动期)的人群中,HBs Ag含量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患者的免疫状态,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检测对于了解患者免疫状态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含量 T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 自然杀伤细胞 免疫不全状态(非活动期)
下载PDF
医用臭氧自体血回输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eAg、HBsAg及FibroScan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康海燕 董江龙 +5 位作者 李健 陈蕾 叶立红 王艳 王晓静 王晨雪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5年第33期3675-3677,共3页
目的观察医用臭氧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e Ag、HBs Ag及瞬时肝弹性测定(Fibro Scan)的影响,评估医用臭氧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抗病毒、抗纤维化作用。方法将120例HBe Ag阳性的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给予医用臭氧自体血回输治... 目的观察医用臭氧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e Ag、HBs Ag及瞬时肝弹性测定(Fibro Scan)的影响,评估医用臭氧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抗病毒、抗纤维化作用。方法将120例HBe Ag阳性的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给予医用臭氧自体血回输治疗(采集患者静脉抗凝全血100 m L,在其中缓慢注入100 m L 30μg/m L医用臭氧,然后再回输到静脉),每周3次;对照组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180μg皮下注射,每周1次。观察2组治疗4周、8周、12周时血清HBs Ag、HBe Ag定量及Fibro Scan的变化。结果 2组在治疗4周、8周、12周时血清HBs Ag、HBe Ag定量及Fibro Scan均逐渐下降(P均<0.05);2组间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患者血清HBs Ag定量、HBe Ag定量与Fibro Scan之间呈正相关(r=0.764,0.779,P均<0.05)。结论医用臭氧自体血回输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与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效果相当,其抗病毒、抗纤维化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医用臭氧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HbEAG定量 HbSAG定量 FIbROSCAN
下载PDF
高病毒载量血清HBV DNA定量方法的评价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雷 冯振华 +3 位作者 许碧云 顾光煜 张葵 周乙华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858-861,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HBV DNA定量检测结果高于检测上限时,能否直接延伸标准曲线,用于HBV DNA定量分析。方法以上海申友生物公司HBV DNA荧光定量检测试剂盒为例,选择HBV DNA>3×107IU/mL的血清标本30例。每例血清在3个不同时间点提取DNA... 目的探讨血清HBV DNA定量检测结果高于检测上限时,能否直接延伸标准曲线,用于HBV DNA定量分析。方法以上海申友生物公司HBV DNA荧光定量检测试剂盒为例,选择HBV DNA>3×107IU/mL的血清标本30例。每例血清在3个不同时间点提取DNA,或将血清以10、100和1 000倍稀释后提取DNA,或将未稀释血清提取的DNA以10、100和1 000倍稀释后进行HBV DNA定量检测,检测结果以10为底数进行对数转换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对数转换,3个不同时间点HBV DNA定量检测结果的组间相关系数为0.356(F=2.66,P<0.01);36.7%(11/30)的标本最大差值<0.5,60.0%(18/30)介于0.5~1.0,3.3%(1/30)达1.01;血清稀释后定量检测HBV DNA,96.7%(29/30)的标本最大差值为0.02~0.45,均<0.5,3.3%(1/30)为0.53,介于0.5~1.0;组内相关系数为0.960(F=72.57,P<0.01)。稀释DNA定量检测HBVDNA,最大差值为0.02~0.44,均<0.5;组内相关系数达0.973(F=107.66,P<0.01)。3组均数经方差分析,F=1.66,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43.3%(13/30)的标本的最大差值为0.15~0.48,均<0.5;56.7%(17/30)为0.5~0.85,均介于0.5~1.0。结论定量检测HBV DNA水平超过检测上限时,直接延伸标准曲线可获得较准确的HBV DNA定量结果;但若需准确定量,最好用原倍血清提取DNA经100倍稀释后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高病毒载量 HbV DNA 定量
下载PDF
乙肝五项检测与HBV-DNA定量的相关性在乙型肝炎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戴淑惠 赵军 《中外医学研究》 2018年第27期9-11,共3页
目的:探究乙肝五项检测与HBV-DNA定量之间的关系,以探究其在乙型肝炎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将从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在我院肝病科就诊的16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164例患者进行乙肝五项和HBV-DNA检测,以分析其对乙型肝炎诊断中的应... 目的:探究乙肝五项检测与HBV-DNA定量之间的关系,以探究其在乙型肝炎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将从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在我院肝病科就诊的16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164例患者进行乙肝五项和HBV-DNA检测,以分析其对乙型肝炎诊断中的应用。结果:在17例HBc Ab阳性患者中,检测出3例患者存在着乙肝前S1抗原阳性。这说明HBeAg阴性患者在HBeAb阴性、阳性条件下均存在着病毒复制风险。在76例HBeAg、HBsAg及抗HBc阳性标本的检测中HBV-DNA和乙肝前S1抗原检出率分别为85.53%和78.95%;在43例HBsAg、抗HBe、抗HBc阳性标本中HBV-DNA和乙肝前S1抗原检出率分别为51.16%和60.47%。在96例HBeAg阳性中,HBV-DNA阳性检出率为85.42%,乙肝前S1抗原阳性检出率为79.17%。结论:乙肝五项检测与HBV-DNA定量检测对乙型肝炎的临床诊断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乙肝五项检测 HbV-DNA定量 临床诊断
下载PDF
建立PCR-ELISA定量检测HBVDNA的技术 被引量:4
13
作者 缪晓辉 孔宪涛 戚中田 《肝脏》 2000年第4期216-218,共3页
目的 建立一种敏感、特异和精确的乙型肝炎病毒基因PCR及其产物酶联杂交定量分析技术。方法 制备了一种与野生扩增片段等长的PCR内参照 ;设计了一对HBV基因组S区基因扩增引物 ,上游引物的 5′ 端用生物素修饰 ,可同时扩增长为 319bp... 目的 建立一种敏感、特异和精确的乙型肝炎病毒基因PCR及其产物酶联杂交定量分析技术。方法 制备了一种与野生扩增片段等长的PCR内参照 ;设计了一对HBV基因组S区基因扩增引物 ,上游引物的 5′ 端用生物素修饰 ,可同时扩增长为 319bp的野生和内参照片段。两套捕获探针可分别与竞争PCR产物中的野生片段和突变片段杂交。在同一反应管内 ,加入已知量内参照及待测HBVDNA标本 ,进行PCR扩增 ,然后用酶联杂交法进行产物分析。根据Clementi等介绍的公式计算待测标本中的HBVDNA含量。结果 灵敏度达到 10 -3fmol/L。在该法中 ,由于有PCR过程中的特异引物及酶联杂交过程的特异探针两个环节的限制 ,因此具有很高的特异性。结论 竞争PCR及其产物酶联杂交定量法是一种相对精确、灵敏度很高和特异性较强的HBV基因全定量测定技术 ,优于外参照法及其它产物定量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R-ELISA 诊断 乙型肝炎 HbV-DNA
下载PDF
HBV DNA荧光定量检测方法的性能验证及评价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梅莲 谢丽珠 +3 位作者 莫绮雯 李柳燕 谢岭平 方秀珠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1年第22期28-31,共4页
目的对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 DNA)荧光定量检测方法进行性能验证及评价。方法参考《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在分子诊断领域的应用说明(CNAS-CL36)》及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EP系列文件的相关要求对实验室HBV ... 目的对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 DNA)荧光定量检测方法进行性能验证及评价。方法参考《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在分子诊断领域的应用说明(CNAS-CL36)》及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EP系列文件的相关要求对实验室HBV DNA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精密度、测量正确度、抗干扰能力、线性范围和检测下限等进行验证及评价。结果HBV DNA定量检测低值(1×10^(3) U/mL)、高值(1×10^(6) U/mL)标本的批内CV分别为0.07%和0.06%,批间CV分别为0.11%和0.08%;正确度误差在允许范围内;干扰物(三酰甘油、胆红素、血红蛋白)样本结果与对照样本的偏差≤±lg0.4;在1.45×10^(2)~1.45×10^(9)U/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Y=1.042X-0.337,R^(2)=0.997);检测下限可以达到100 U/mL。结论HBV DNA荧光定量检测方法的各项性能指标与厂家声明相符,可用于临床常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核酸定量 性能验证 荧光定量PCR
下载PDF
血清HBVDNA定量在不同类型慢性乙型肝炎中的检测价值 被引量:5
15
作者 吴丽萍 张建军 +2 位作者 杜瑞清 王艳 王建彬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34-36,共3页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HBVDNA定量与肝组织病理损伤程度之间的关系,探讨HBVDNA在CHB中的检测价值。方法:CHB患者(67例)分为HBeAg阴、阳性组。行肝穿刺活检,检测血清HBVDNA定量。对HBVDNA定量与肝组织病理分度进行等级相关...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HBVDNA定量与肝组织病理损伤程度之间的关系,探讨HBVDNA在CHB中的检测价值。方法:CHB患者(67例)分为HBeAg阴、阳性组。行肝穿刺活检,检测血清HBVDNA定量。对HBVDNA定量与肝组织病理分度进行等级相关性分析。结果:两组肝组织病理分度无统计学意义;HBeAg阴性组血清HBVDNA定量与肝组织病理损伤程度具明显正相关(r=0.527,P<0.05),而HBeAg阳性组无相关性。结论:HBeAg阴、阳性CHB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肝组织损伤;HBeAg阴性者检测血清HBVDNA定量能够预测其肝组织损伤程度,而HBeAg阳性者则不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EAG 慢性乙型肝炎 HbVDNA定量 肝组织病理学
下载PDF
HBeAg定量阳性和乙肝DNA的相关性研究及临床价值 被引量:9
16
作者 张文 张红玉 曾年伟 《现代医药卫生》 2011年第3期338-339,共2页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基因组(HBV-DNA)病毒载量与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乙肝病毒e抗原(HBeAg)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007年1月~2010年1月同时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分析仪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440例各型乙型肝炎患者进行HBV-DN...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基因组(HBV-DNA)病毒载量与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乙肝病毒e抗原(HBeAg)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007年1月~2010年1月同时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分析仪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440例各型乙型肝炎患者进行HBV-DNA含量及HBeAg定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血清学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Ag)+HBeAg患者HBeAg定量结果显著大于HB-sAg+HBeAg+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阳性(大三阳)患者(P〈0.05)。HBsAg+HBeAg患者HBV-DNA定量结果波动范围也大于HB-sAg+HBeAg+抗HBc阳性患者。结论:HBeAg定量结果对病情的进展和诊治有一定的应用价值,HBeAg定量检查能较好地反映乙肝患者体内HBV-DNA的含量,揭示患者传染性强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EAG定量 乙肝病毒DNA定量 相关性 价值
下载PDF
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物与HBV-DNA含量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7
17
作者 黄超群 杨小兰 黄春花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9年第6期629-632,共4页
目的:为了进一步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BV-DNA含量与HBV血清学标志物之间的关系,了解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乙型肝炎病毒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510例来自我院门诊就诊者和住院患者血... 目的:为了进一步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BV-DNA含量与HBV血清学标志物之间的关系,了解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乙型肝炎病毒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510例来自我院门诊就诊者和住院患者血清标本中的特异性抗原抗体,并同时应用荧光定量PCR分析系统测定血清标本中HBV-DNA的含量进行分析。结果:经ELISA法与FQPCR法检测的510例血清标本中,51例“大三阳”(HBsAg+HBeAg+HBcAb)的血清标本,其HBV—DNA检出数均呈阳性,阳性率为100%,其HBV-DNA的拷贝数范围为10^5~10^9/ml 76例“小三阳”(HBsAg+HBeAb+HBcAb)的血清标本,其HBV-DNA检出的阳性率为47.4%,HBV-DNA的拷贝数范围为10^4~10^7/ml。结论:HBV-DNA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和复制的特异性指标。应用FQ-PCR技术检测乙型肝炎病毒,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其操作简便,定量准确,结果可靠,它比HBV血清学标志物更能反映乙型肝炎病毒在体内的存在和真实复制状况,在HBV-DNA感染诊断,特别是药物疗效的观察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因此,HBV-DNA与血清学标志物的相互关系是本文研究的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聚合酶链反应HbV-DNA定量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阳性患者的HBV-DNA、乙肝两对半和血清酶ALT测定结果关系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跃华 林卫 +1 位作者 付吉春 郑艳斌 《中外医疗》 2017年第15期45-47,共3页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DNA(HBV-DNA)检测与乙肝两对半检测及血清酶谷丙转氨酶(ALT)测定的关系。方法方便选择该院在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177例乙肝病毒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的血清测定HBV-DNA含量、乙肝标志物及血清酶...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DNA(HBV-DNA)检测与乙肝两对半检测及血清酶谷丙转氨酶(ALT)测定的关系。方法方便选择该院在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177例乙肝病毒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的血清测定HBV-DNA含量、乙肝标志物及血清酶ALT值,并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以HBsAg^+、HBcAb^+患者的HBVDNA定量总阳性率(38.7%)为参考值,大三阳(HBsAg^+、HBeAg^+、HBcAb^+)患者的HBV-DNA定量总阳性率为95.2%,与参考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三阳(HBsAg^+、HBeAb^+、HBcAb^+)患者的HBV-DNA定量总阳性率为39.7%,与参考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大三阳与小三阳患者HBV-DNA定量阳性率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血清ALT含量在HBV-DNA量的不同范围内有明显变化,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HBV-DNA量与乙肝两对半检测结果及血清酶ALT含量有相关性,对乙肝患者的病情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乙肝两对半 DNA定量 血清酶ALT
下载PDF
肝组织HBV DNA定量检查的临床意义
19
作者 张光曙 卓海龙 +3 位作者 徐传镇 丁明权 于建国 甘天福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03年第3期148-149,共2页
目的 由于对HBV感染的研究不断深入,抗病毒治疗亟待寻找判定效果的可靠方法,HBV DNA检测,特别是血液和肝组织定量检测显得极其重要。方法 不加选择在HBV感染者作肝活检时留取小粒肝组织,同时采血作HBVDNA定量检查。结果 急慢性HBV感染... 目的 由于对HBV感染的研究不断深入,抗病毒治疗亟待寻找判定效果的可靠方法,HBV DNA检测,特别是血液和肝组织定量检测显得极其重要。方法 不加选择在HBV感染者作肝活检时留取小粒肝组织,同时采血作HBVDNA定量检查。结果 急慢性HBV感染病例均示肝组织内HBV DNA检查明显高于血内检出率,同时肝组织HBV含量明显高于血液内含量。结论 肝组织检测HBV DNA可以明显提高HBV感染诊断率,血内HBV DNA阴转时不能说明肝组织内亦已阴转,血内HBV DNA阴转不宜随即停止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V DNA定量检测 肝组织HbV DNA含量
下载PDF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标志物与HBV DNA相关性分析
20
作者 徐静 李宜 高人焘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138-139,共2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学标志(HBVM)与HBVDNA的关系。方法对257例乙型肝炎患者同时检测HBVM与HBVDNA。HBVM检测用ELISA法,HBVDNA检测用PCR法。根据不同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HBsAg+HBeAg+HBcAb阳性的血清中HBVDNA阳性率和含...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学标志(HBVM)与HBVDNA的关系。方法对257例乙型肝炎患者同时检测HBVM与HBVDNA。HBVM检测用ELISA法,HBVDNA检测用PCR法。根据不同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HBsAg+HBeAg+HBcAb阳性的血清中HBVDNA阳性率和含量最高,血清HBeAg与HBVDNA含量密切相关,但部分HBeAg阴性或抗HBe阳性患者也有较高的HBVDNA阳性率及含量。结论PCR定量检测HBVDNA含量更有助于判断体内HBV复制的情况及传染性强弱,在临床上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患者 血清HbV标志物 相关性分析 HbCAb阳性 HbeAg阴性 PCR定量检测 DNA含量 HbVM 血清学标志 DNA检测 抗-HbE HbV复制 同时检测 PCR法 对比分析 检测结果 阳性患者 重要意义 阳性率 传染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