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黄黄连泻心汤不同配伍浸渍剂中主要化学成分变化研究 被引量:19
1
作者 邹佳丽 黄萍 +2 位作者 袁月梅 姚美村 Francis C.P.Law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9年第2期263-268,共6页
目的:建立大黄黄连泻心汤浸渍剂中主要化学成分同时测定的HPLC方法,并分析在配伍黄芩前后这些主要化学成分的变化。方法:采用HPLC-UV法,色谱柱为苯基柱(250mm×4.6mm,5μm),柱温为室温,流动相为乙腈-0.5%三乙胺(磷酸调节pH至3.5),... 目的:建立大黄黄连泻心汤浸渍剂中主要化学成分同时测定的HPLC方法,并分析在配伍黄芩前后这些主要化学成分的变化。方法:采用HPLC-UV法,色谱柱为苯基柱(250mm×4.6mm,5μm),柱温为室温,流动相为乙腈-0.5%三乙胺(磷酸调节pH至3.5),梯度洗脱,流速为1mL/min;紫外检测波长为254nm、270nm,进样量为20μL。结果:本研究建立的HPLC方法准确、可靠,可同时测定大黄黄连泻心汤的主要化学成分;在大黄和黄连配伍黄芩前后浸渍剂中的主要化学成分发生了明显变化,大黄蒽醌类成分明显增加,黄连生物碱中小檗碱含量明显减少。结论:大黄黄连泻心汤的组方中是否配伍有黄芩将对该方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变化产生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黄连泻心汤 浸渍剂 配伍 HPLC
下载PDF
中药切制前水处理“水尽药透”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志国 周志扬 +4 位作者 刘洪亮 杨衡 杨磊 蒯梦妮 吴萍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0-12,I0013,共4页
目的考察中药切制前传统“泡润”与传统“水尽药透”水处理工艺。方法以白芍、白及、泽泻为样品进行传统“泡润”(即顷去泡后多余的水)与传统“水尽药透”(即无多余的水)润制试验,比较了含水量,浸出物,成分含量及饮片出品率。结果传统... 目的考察中药切制前传统“泡润”与传统“水尽药透”水处理工艺。方法以白芍、白及、泽泻为样品进行传统“泡润”(即顷去泡后多余的水)与传统“水尽药透”(即无多余的水)润制试验,比较了含水量,浸出物,成分含量及饮片出品率。结果传统“水尽药透”方法与传统“泡润”方法相比:白芍、白及、泽泻三药前法的含水量分别降低0.3%、0.2%、4.5%;浸出物含量分别增加2.2%、4.4%、3.9%;成分含量白芍中芍药苷、白及中1,4-二[4-(葡萄糖氧)苄基]-2-异丁基苹果内酯、泽泻中23-乙酰泽泻醇B+C分别增加1.2%、2.1%、0.05%;饮片出品率分别增加2.7%、5.1%、3.0%。结论中药切制前传统“水尽药透”方法润制软化中药材,能保持中药饮片良好的性状,避免与减少有效成分流失,提高中药饮片质量与出品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芍 白及 泽泻 润制 “泡润” “水尽药透”
下载PDF
中药足浴联合穴位按摩预防妇产科腹部手术后腹胀探讨 被引量:6
3
作者 李立凤 马晓芳 +1 位作者 赵平 曹红艳 《职业卫生与病伤》 2008年第2期95-96,共2页
目的探讨中药足浴联合穴位按摩预防妇产科腹部手术后腹胀的效果。方法将行剖宫产术、子宫切除术、附件切除术后患者各60例,按手术的先后时间顺序,奇数为实验组,偶数为对照组,每组各30例。实验组术后第1天开始实施中药足浴及穴位按... 目的探讨中药足浴联合穴位按摩预防妇产科腹部手术后腹胀的效果。方法将行剖宫产术、子宫切除术、附件切除术后患者各60例,按手术的先后时间顺序,奇数为实验组,偶数为对照组,每组各30例。实验组术后第1天开始实施中药足浴及穴位按摩,每天1次,连续3~5d;对照组给予腹部手术常规护理。比较2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3种手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实验组术后排气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实验组和对照组3种手术后腹胀的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实验组术后腹胀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中药足浴联合穴位按摩能有效地促进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预防术后腹胀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足浴 穴位按摩 妇科手术 肛门排气 腹胀
下载PDF
基于针刺压力传感器的人参润制“药透水尽”科学内涵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连传运 徐冰 +4 位作者 赵亚楠 戴胜云 侯金才 张燕玲 乔延江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67-273,共7页
采用质构仪针刺式压力传感器对人参润制"药透水尽"进行客观化表征。先采用单因素轮换试验,考察穿刺速度、穿刺深度和穿刺部位对穿刺力和做功的影响。按照《中国药典》人参炮制方法,选择直径约1 cm和2 cm的人参药材,在设定的... 采用质构仪针刺式压力传感器对人参润制"药透水尽"进行客观化表征。先采用单因素轮换试验,考察穿刺速度、穿刺深度和穿刺部位对穿刺力和做功的影响。按照《中国药典》人参炮制方法,选择直径约1 cm和2 cm的人参药材,在设定的测定时间点进行穿刺试验,测定人参的硬度、吸水率和穿刺针做功随时间的变化,结合经验判断制订人参软化过程终点阈值,并进行验证。为反映人参软化过程药材内部真实情况,穿刺深度优选为70%,穿刺速度为30 mm·min-1。人参润制过程中,软化硬度变化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y=a×exp(-k×x),1 cm和2 cm的人参药材的0 h初始硬度a分别为289.8,1227 N,速率常数k分别为0.1494,0.1007 N·h-1。人参完全软化后,穿刺所需力为10 N,可以作为"药透"的标准,此时人参的吸水率70%~100%。直径1 cm人参软化时间为20~22 h,直径2 cm人参软化时间为40~46 h。采用针刺式压力传感器,有助于精确判断人参润制软化过程终点,减少有效成分损失。研究结果为其他干燥根及根茎类药材软化过程动力学研究和过程智能监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 润制过程 药透水尽 压力传感器 一级动力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