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淫羊藿水提取物的食用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隋海霞 高芃 徐海滨 《癌变.畸变.突变》 CAS CSCD 2006年第6期439-442,共4页
背景与目的:淫羊藿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材,但是其安全性毒理学的资料相对缺乏,故我们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以便为淫洋霍的综合利用提供依据。材料与方法:运用急性毒性试验、细胞毒性试验、遗传毒性试验(包括小鼠骨髓微核实验、Ames实验和TK... 背景与目的:淫羊藿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材,但是其安全性毒理学的资料相对缺乏,故我们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以便为淫洋霍的综合利用提供依据。材料与方法:运用急性毒性试验、细胞毒性试验、遗传毒性试验(包括小鼠骨髓微核实验、Ames实验和TK基因突变实验)对淫羊藿进行了较系统的安全性评价。结果:淫羊藿的半数致死剂量(LD50)大于80g/kg,对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和中国仓鼠肺细胞CHL的半数致死浓度(IC50)分别为55.4mg/ml和19.53mg/ml,并且小鼠骨髓微核实验、Ames实验、TK基因突变实验的结果均为阴性。结论:淫羊藿属无毒物质,在较高剂量下对CHO和CHL均表现出一定的细胞毒性,本试验条件下无致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 急性毒性 遗传毒性
下载PDF
岩黄连提取物主要药效学及急性毒性试验 被引量:10
2
作者 黄兴振 刘雪萍 +3 位作者 黄敏 黄增琼 李迪 蒋伟哲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46-148,共3页
目的:研究岩黄连提取物与主治功能相关的主要药效学指标及安全性。方法:通过岩黄连提取物对四氯化碳和对乙酰氨基酚所致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对大鼠胆汁流量、免疫功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同时进行急性毒性试验。结果:岩黄连提取物大剂... 目的:研究岩黄连提取物与主治功能相关的主要药效学指标及安全性。方法:通过岩黄连提取物对四氯化碳和对乙酰氨基酚所致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对大鼠胆汁流量、免疫功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同时进行急性毒性试验。结果:岩黄连提取物大剂量能明显减轻肝组织受损程度,对对乙酰氨基酚所致的急性肝损伤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能明显提高细胞吞噬功能;岩黄连提取物的LD50为298.5mg.kg-1。结论:岩黄连提取物有显著的保护肝脏等作用,且毒性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黄连提取物 药效学 急性毒性试验
下载PDF
伸筋草总生物碱的提取纯化与急性毒性及抗炎活性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张妍妍 毕悦 +2 位作者 尹丽颖 牛雯颖 肖洪彬 《中医药学报》 CAS 2020年第6期14-18,共5页
目的:探讨伸筋草总生物碱的提取纯化方法,并对其急性毒性及抗炎活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阳离子交换树脂法提取纯化伸筋草药材中的总生物碱成分,以苦参碱为对照品,采用酸性染料比色法,对提取物中的总生物碱含量进行测定。对伸筋草总生物... 目的:探讨伸筋草总生物碱的提取纯化方法,并对其急性毒性及抗炎活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阳离子交换树脂法提取纯化伸筋草药材中的总生物碱成分,以苦参碱为对照品,采用酸性染料比色法,对提取物中的总生物碱含量进行测定。对伸筋草总生物碱提取物进行急性毒性试验,以弗氏完全佐剂致大鼠足跖肿胀试验和大鼠棉球肉芽肿增生试验,对伸筋草总生物碱的抗炎活性进行研究。结果:500 g伸筋草药材共提取纯化制得伸筋草总生物碱提取物92 g,提取率为18.4%。伸筋草总生物碱含量测定方法的精密度(RSD=0.86%)、重复性(RSD值为1.71%)、稳定性(RSD=0.92%)、加样回收率(平均值=99.22%,RSD=1.34%)试验结果显示,均在误差范围内,伸筋草提取物中所含总生物碱的质量分数为30.47μg/mg。伸筋草总生物碱提取物的LD50为11.62 g/kg。伸筋草高、中、低剂量组均能够改善佐剂型关节炎(AA)大鼠的足跖肿胀并降低大鼠棉球肉芽肿的增生情况,且呈现剂量依赖性,其中伸筋草高、中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改善效果显著(P<0.05)。结论:伸筋草总生物碱提取物未见明显毒性,为伸筋草药材的抗炎活性成分,具有较好的抗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伸筋草总生物碱 提取纯化 急性毒性 抗炎活性
下载PDF
灯盏细辛与赤芍组方的急性毒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牟景丽 兰燕宇 +3 位作者 郑林 王永林 李勇军 黄勇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335-2337,共3页
目的观察组方中灯盏细辛、赤芍单独使用和组方使用的急性毒性,为辛芍组方的安全性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昆明种小鼠18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18组,每组10只。灯盏细辛、赤芍和辛芍各6组,各组分别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的灯盏细辛、赤芍... 目的观察组方中灯盏细辛、赤芍单独使用和组方使用的急性毒性,为辛芍组方的安全性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昆明种小鼠18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18组,每组10只。灯盏细辛、赤芍和辛芍各6组,各组分别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的灯盏细辛、赤芍和辛芍,观察给药后小鼠中毒反应及死亡情况,连续观察14d。结果灯盏细辛的LD5。为86.65g(生药)/kg,95%的可信限:76.24~98.41g/kg;赤芍的LD50为112.38g/kg,95%的可信限:98.42—130.39g/kg;辛芍的加50为100.46g(生药)/kg,95%的可信限:89.04~113.36g,/kg。结论灯盏细辛与赤芍合用对小鼠的毒性未见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盏细辛 赤芍 辛芍 急性毒性 LD50
下载PDF
不同提取方式对益母草小鼠急性毒性及毒靶器官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吕莉莉 赵红 +4 位作者 李世民 黄娜娜 孙晓倩 李晓宇 孙蓉 《中国药物警戒》 2015年第12期705-710,共6页
目的比较益母草醇提和水提工艺样品对小鼠急性毒性影响和毒性靶器官损伤程度的差异。方法运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提取工艺中益母草总生物碱的含量,急性毒性实验法对其急性毒性进行比较,记录其毒性症状、累积死亡数和小鼠体重变化... 目的比较益母草醇提和水提工艺样品对小鼠急性毒性影响和毒性靶器官损伤程度的差异。方法运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提取工艺中益母草总生物碱的含量,急性毒性实验法对其急性毒性进行比较,记录其毒性症状、累积死亡数和小鼠体重变化,并于药后7天,取血,检测血液生化指标,取肝脏、肾脏称重,并计算脏器系数和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益母草醇提和水提物中总生物碱的含量分别为0.82%和0.50%,益母草醇提物的LD∞为118.68g·kg^-1,相当于临床70妇人日用量的276.9倍;95%可信限分别为112.84~124.89g·kg^-1,相当于临床70kg人日用量的263.3~291.4倍。益母草水提物的MTD为88.0g·kg^-1,相当于临床70№人日用量的205.3倍。益母草醇提和水提物均可导致小鼠BUN、Cr水平明显升高(P〈0.001),肾脏系数明显升高,经统计学检验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呈现不同程度的差异性;醇提物与水提物进行比较,醇提1~4组小鼠BUN、Cr水平升高(P〉0.05),肾脏系数明显升高,经统计学检验,仅醇提1组呈现非常显著性差异;益母草醇提1-2组和水提物均可导致小鼠ALT、AST水平升高,经统计学检验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呈现不同程度的差异性,醇提l组可导致肝脏系数升高,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醇提物与水提物比较,醇提1组的ALT水平和肝脏系数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肝、肾病理表明,小鼠肝、肾组织未见明显病理改变。结论急性毒性试验显示益母草提取物的毒性靶器官主要为肾脏、肝脏,表现为BUN、Cr水平的显著增高和ALT、AST水平的增高和肝、肾脏系数的增加,其中肾脏毒性重于肝脏,益母草醇提物毒性大于水提物,结合益母草醇提物和水提物的含量分析数据,提示益母草提取物的毒性与总生物碱的含量呈现一定相关性,有待于进一步深入探讨总生物碱与肾毒性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母草 水提物 醇提物 急性毒性
下载PDF
复方配伍对益母草急性毒性和总生物碱含量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李晓宇 冯群 +1 位作者 吕丽莉 孙蓉 《中国药物警戒》 2014年第2期77-80,共4页
目的对益母草的总生物碱含量和急性毒性大小进行研究,探讨不同配伍对益母草的总生物碱类化学成分含量与急性毒性的影响。方法运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经典急性毒性实验法,进行不同配伍方式中益母草总生物碱的含量测定及急性毒性比较研究。... 目的对益母草的总生物碱含量和急性毒性大小进行研究,探讨不同配伍对益母草的总生物碱类化学成分含量与急性毒性的影响。方法运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经典急性毒性实验法,进行不同配伍方式中益母草总生物碱的含量测定及急性毒性比较研究。结果益母草、益母草+当归、益母草+川芎、益母草+木香和益母丸全方样品中,益母草总生物碱的含量依次为0.51%,0.34%,0.37%,0.37%,0.36%。益母草组无法做出LD50值,其MTD值为2.34 g·kg-1,相当于临床70 kg人每kg体重日用量的218.8倍,其中2只小鼠死亡;益母草+当归、益母草+川芎、益母草+木香和益母丸全方的MLD值相当于含益母草生药量分别为2.34,3.52,3.23,3.60,3.32 g·kg-1,分别相当于临床70 kg人每kg体重日用量的328.8,301.6,336.3,310.0倍,连续观察14 d,小鼠一般状况良好,无死亡。结论不同配伍对益母草中总生物碱的含量和毒性各不相同,其最大耐受量提示益母草毒性较小,可通过与当归、川芎、木香等中药配伍降低益母草中总生物碱的含量达到减毒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母草 配伍 总生物碱 急性毒性
下载PDF
马尔康柴胡不同药用部位解热、保肝作用与急性毒性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闫婕 卫莹芳 +2 位作者 龙飞 林波 康敏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6年第8期1368-1373,共6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为川产"竹叶柴胡"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供科学依据,为科学评价柴胡属其它植物药用价值及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奠定基础。方法:研究采用酵母致热法引起实验动物发热,测定大鼠直肠温度。采用四氯化碳(CCl4)法... 目的:本研究旨在为川产"竹叶柴胡"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供科学依据,为科学评价柴胡属其它植物药用价值及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奠定基础。方法:研究采用酵母致热法引起实验动物发热,测定大鼠直肠温度。采用四氯化碳(CCl4)法制备肝损伤模型。采用试剂盒测定小鼠血清中谷草转氨酶(GOT)、谷丙转氨酶(GPT)、丙二醛(MDA)含量和肝组织中谷胱甘肽(GSH)含量,结合HE染色病理组织切片镜检及评分分析,对马尔康柴胡地上部分和根部进行解热保肝药理作用的研究。采用最大给药量试验进行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解热试验中,与模型组比较,地上部分高、低剂量及地下部分高剂量组造模后2 h肛温明显降低,地上部分高剂量组在造模后4 h出现肛温降低。保肝实验中,与模型组相比,马尔康柴胡根及地上部分水提液可降低肝损伤小鼠血清GOT、GPT、MDA水平,提高肝组织GSH水平;结合病理学观察,给药后第2天肝损伤明显,至给药后第6天和第14天,肝损伤程度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最大剂量给药时呈现一定程度可逆性肝脏急性毒性。结论:马尔康柴胡根部和地上入药部分具有与柴胡一致的解热、保肝作用,具有药用价值;其"量-效-毒"关系还需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尔康柴胡 竹叶柴胡 解热 保肝 急性毒性
下载PDF
益母草总生物碱大、小鼠急性毒性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孙晓倩 赵红 +1 位作者 李晓宇 孙蓉 《中国药物警戒》 2017年第1期1-3,9,共4页
目的观察益母草总生物碱提取物对大、小鼠急性毒性反应。方法采用经典急性毒性实验法,进行益母草总生物碱提取物对大、小鼠的急性毒性研究。结果按含总生物碱含量计算,益母草总生物碱提取物对小鼠的LD50为5.707 2 g·kg^(-1)·d... 目的观察益母草总生物碱提取物对大、小鼠急性毒性反应。方法采用经典急性毒性实验法,进行益母草总生物碱提取物对大、小鼠的急性毒性研究。结果按含总生物碱含量计算,益母草总生物碱提取物对小鼠的LD50为5.707 2 g·kg^(-1)·d^(-1),95%的可信限为5.548 3~5.871 1 g·kg^(-1)·d^(-1)。益母草总生物碱提取物对大鼠的LD50为4.510 2 g·kg^(-1)·d^(-1),95%的可信限为4.159 5~5.010 2 g·kg^(-1)·d^(-1),死亡动物出现俯卧昏睡、怠动、呼吸急促、抽搐等症状。结论益母草总生物碱提取物对大、小鼠可造成急性毒性损伤,其产生毒性损伤的部位和毒性机制有待于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母草 总生物碱 大鼠 小鼠 急性毒性
下载PDF
醇沉对益母草水提物的小鼠急性毒性及毒靶器官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孙晓倩 黄娜娜 +4 位作者 尹立顺 李晓宇 吕莉莉 赵红 孙蓉 《中国药物警戒》 2015年第12期717-721,共5页
目的比较醇沉工艺对益母草水提物急性毒性的影响和毒性靶器官损伤程度的差异。方法运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样品中益母草总生物碱的含量,急性毒性实验法对其急性毒性进行比较,记录其毒性症状、累积死亡数和小鼠体重变化,并于药后7天... 目的比较醇沉工艺对益母草水提物急性毒性的影响和毒性靶器官损伤程度的差异。方法运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样品中益母草总生物碱的含量,急性毒性实验法对其急性毒性进行比较,记录其毒性症状、累积死亡数和小鼠体重变化,并于药后7天,取血,检测血液生化指标,取肝脏、肾脏称重,并计算脏器系数和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益母草水提物和水提醇沉物中总生物碱的含量分别为0.50%和0.37%。益母草水提物和水提醇沉物的MTD分别为88.0 g·kg-1和187.5 g·kg-1,相当于临床70 kg人日用量的205.3、437.5倍,水提组和水提醇沉组均有1只小鼠死亡。益母草水提和水提醇沉物均可导致小鼠BUN、Cr水平明显升高(P<0.001),肾脏系数明显升高(P<0.01);水提物与水提醇沉物进行比较,水提组小鼠BUN、Cr水平升高(P>0.05),肾脏系数明显升高(P<0.01);益母草水提可导致小鼠ALT、AST水平升高(P<0.01),水提醇沉物可导致小鼠AST水平升高(P<0.01),肝脏系数升高(P>0.05);水提物与水提醇沉物进行比较,水提组小鼠ALT、AST水平和肝脏系数升高(P>0.05)。肝、肾病理表明,小鼠肝、肾组织未见明显病理改变。结论急性毒性试验显示益母草提取物的毒性靶器官主要为肾脏、肝脏,表现为BUN、Cr水平的显著增高和ALT、AST水平的增高和肝、肾脏系数的增加,其中肾脏毒性重于肝脏,益母草水提物毒性大于水提醇沉物,结合益母草水提物和水提醇沉物的含量分析数据,提示益母草提取物的毒性与总生物碱的含量呈现一定相关性,醇沉工艺后总生物碱的含量和毒性显著降低,可能与醇沉除去水溶性杂质有关,具体的物质基础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母草 醇沉 水提物 急性毒性 靶器官
下载PDF
复方金钱草颗粒抗菌作用和急性毒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18
10
作者 吴超伟 周军 +2 位作者 马军花 韦桂宁 刘布鸣 《中医药导报》 2012年第3期59-61,共3页
目的:研究复方金钱草颗粒体内外抗菌作用及其急性毒性。方法:采用平皿2倍稀释法测定复方金钱草颗粒对临床常见的革兰氏阳性及革兰氏阴性菌的体外抗菌作用,选择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小鼠体内细菌感染的保护实验,观察复方金钱草颗粒的抗菌... 目的:研究复方金钱草颗粒体内外抗菌作用及其急性毒性。方法:采用平皿2倍稀释法测定复方金钱草颗粒对临床常见的革兰氏阳性及革兰氏阴性菌的体外抗菌作用,选择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小鼠体内细菌感染的保护实验,观察复方金钱草颗粒的抗菌作用。并测定复方金钱草颗粒体小鼠灌服给药的急性毒性。结果:复方金钱草颗粒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作用较强,最低抑菌浓度为4.5%,绿脓杆菌和大肠杆菌有一定的抗菌作用,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18.0%和9.0%;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小鼠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小鼠灌服复方金钱草颗粒的急性毒性实验未观察到明显毒性反应,最大耐受量为157.5 g/kg。结论:复方金钱草颗粒在体外对具有代表性的G+菌、G-菌都有显著的抗菌作用,且大剂量服用比较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金钱草颗粒 体外抗菌 体内抗菌 急性毒性
下载PDF
皮寒药解热镇痛作用及初步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赵芙蓉 蒋桂华 +2 位作者 陈孝雨 杨莎 陈佳妮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518-2519,共2页
目的研究皮寒药解热、镇痛作用及其急性毒性。方法以皮寒药水煎液高剂量组(20 g/kg)、中剂量组(10 g/kg)、低剂量组(5 g/kg)灌胃,分别观察背部皮下注射2,4-二硝基苯酚致大鼠发热的解热作用和冰醋酸致小鼠扭体的镇痛作用;以药物最大耐受... 目的研究皮寒药解热、镇痛作用及其急性毒性。方法以皮寒药水煎液高剂量组(20 g/kg)、中剂量组(10 g/kg)、低剂量组(5 g/kg)灌胃,分别观察背部皮下注射2,4-二硝基苯酚致大鼠发热的解热作用和冰醋酸致小鼠扭体的镇痛作用;以药物最大耐受量测定皮寒药水煎液的急性毒性。结果皮寒药水煎液低剂量组能显著抑制2,4-二硝基苯酚致大鼠的发热;皮寒药水煎液高剂量组明显减少冰醋酸致小鼠扭体次数;急毒实验动物均未出现中毒和死亡现象。结论皮寒药水煎液有较好的解热、镇痛作用;急性毒性小,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寒药 解热 镇痛 急性毒性
下载PDF
益母草不同炮制品的小鼠急性毒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19
12
作者 黄伟 孙蓉 张作平 《中国药物警戒》 2010年第2期65-69,共5页
目的比较鲜益母草、干益母草和酒炙益母草不同炮制品95%乙醇热回流提取物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大小,探讨益母草炮制减毒原理,优选炮制工艺。方法分别制备鲜益母草、干益母草和酒炙益母草95%乙醇热回流提取物,按照经典急性毒性实验方法,进行... 目的比较鲜益母草、干益母草和酒炙益母草不同炮制品95%乙醇热回流提取物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大小,探讨益母草炮制减毒原理,优选炮制工艺。方法分别制备鲜益母草、干益母草和酒炙益母草95%乙醇热回流提取物,按照经典急性毒性实验方法,进行益母草不同炮制品的急性毒性实验研究,实验数据用Bliss法计算LD50。结果益母草不同炮制品对小鼠急性毒性强度以鲜益母草毒性最大,干益母草次之,酒炙益母草毒性最低。鲜益母草和干益母草95%乙醇热回流提取物LD50按含生药量计算分别为83.089g·kg-1和102.93g·kg-1,相当于每公斤人日用生药量的145.4倍和240.2倍;95%可信限分别为71.302~97.055g·kg-1和91.862~115.140g·kg-1,相当于每公斤人日用生药量的124.8~169.9倍和214.4~268.7倍。酒炙益母草95%乙醇热回流提取物无法作出LD50,MTD实验结果按含生药量计算为98.0g·kg-1,相当于临床70kg人每公斤体重日用量的228.7倍。结论炮制可降低益母草的毒性,不同炮制方法的减毒作用有差异,通过比较研究有利于实现饮片规范化、标准化,为临床用药提供安全标准和可控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母草 炮制品 95%乙醇热回流提取物 小鼠 急性毒性
下载PDF
薄荷不同组分对小鼠急性毒性实验比较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李晓宇 孙蓉 《中国药物警戒》 2012年第2期65-68,共4页
目的比较薄荷全组分、水提组分、挥发油对小鼠的急性毒性作用。方法分别制备薄荷全组分、水提组分和挥发油,按照经典小鼠急性毒性试验方法,进行薄荷不同组分的小鼠急性毒性试验比较研究,试验数据用公斤体重法计算半数致死量(LD50)、最... 目的比较薄荷全组分、水提组分、挥发油对小鼠的急性毒性作用。方法分别制备薄荷全组分、水提组分和挥发油,按照经典小鼠急性毒性试验方法,进行薄荷不同组分的小鼠急性毒性试验比较研究,试验数据用公斤体重法计算半数致死量(LD50)、最大耐受量(MTD)和最大给药量(MLD),连续观察14 d,记录小鼠毒副反应情况。结果测得薄荷挥发油LD50为5.9777%相当于(1.4895 mL.kg-1.d-1)9,5%的可信限为(5.4291~6.5807)%相当于(1.3508~1.6407)mL.kg-1.d-1;水提组分MTD值按含生药量计算分别为64.0 g.kg-1.d-1,相当于临床70 kg人每公斤体重日用量的746.7倍;全组分MLD值按含生药量计算分别为24.36 g.kg-1.d-1,相当于临床70 kg人每公斤体重日用量的284.2倍。结论薄荷不同组分对小鼠急性毒性强度为:薄荷挥发油>薄荷水提组分>薄荷全组分,其毒性成分与中毒机理尚待进一步研究。通过对薄荷不同组分急性毒性的比较,为薄荷的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荷 不同组分 急性毒性 比较
下载PDF
肉苁蓉尿囊素提取物的急性毒性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谯明 杨建华 +2 位作者 朱毅 曹苑 胡君萍 《中医药导报》 2016年第16期47-49,共3页
目的:研究肉苁蓉中尿囊素提取物对小鼠的急性毒性作用。方法:采用最大给药量试验进行肉苁蓉中尿囊素提取物急性毒性研究,用浓度6.5 g生药/m L提取液灌胃,灌胃体积20 m L/kg,24 h内给药两次,小鼠最大给药量折合生药为260 g/kg。给药后观... 目的:研究肉苁蓉中尿囊素提取物对小鼠的急性毒性作用。方法:采用最大给药量试验进行肉苁蓉中尿囊素提取物急性毒性研究,用浓度6.5 g生药/m L提取液灌胃,灌胃体积20 m L/kg,24 h内给药两次,小鼠最大给药量折合生药为260 g/kg。给药后观察动物所出现的毒性反应,连续观察14 d。观察结束后,对小鼠进行剖检,裸眼下观察小鼠的心、肝、脾、肺、肾等重要器官有无异常,并计算小鼠各脏器系数。结果:在此剂量下小鼠无一死亡,且无任何异常表现。剖检的器官无明显异常发现。给药组脏器系数与体质量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小鼠最大给药量相当于人临床日用量的1300倍,说明肉苁蓉中尿囊素提取物较为安全,为其临床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苁蓉 尿囊素提取物 急性毒性 最大给药量
下载PDF
莶草活性炭洗脱水溶部位的急性毒性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关建红 刘炳辰 +1 位作者 裴香萍 程艳婷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13-14,共2页
目的:研究豨莶草水煎液活性炭柱水洗脱部位对小鼠的急性毒性。方法:豨莶草水煎液浓缩烘干后加水溶解,加于活性炭柱用水洗脱,观察水洗脱液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反应。结果:豨莶草水洗脱液部位的指标符合有毒中药的三项指标,属有毒中药。结论... 目的:研究豨莶草水煎液活性炭柱水洗脱部位对小鼠的急性毒性。方法:豨莶草水煎液浓缩烘干后加水溶解,加于活性炭柱用水洗脱,观察水洗脱液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反应。结果:豨莶草水洗脱液部位的指标符合有毒中药的三项指标,属有毒中药。结论:豨莶草水煎液的毒性在临床应用时不可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豨莶草 急性毒性 小鼠
下载PDF
水沉对益母草醇提物的小鼠急性毒性及毒靶器官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孙玲 李晓宇 +4 位作者 孙晓倩 窦立雯 石亮 赵红 孙蓉 《中国药物警戒》 2015年第12期711-716,726,共7页
目的比较水沉工艺对益母草醇提物小鼠急性毒性的影响及其毒性靶器官损伤程度的差异性。方法运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样品中益母草总生物碱的含量,急性毒性实验法对其急性毒性进行比较,记录其毒性症状、累积死亡数和小鼠体重变化,... 目的比较水沉工艺对益母草醇提物小鼠急性毒性的影响及其毒性靶器官损伤程度的差异性。方法运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样品中益母草总生物碱的含量,急性毒性实验法对其急性毒性进行比较,记录其毒性症状、累积死亡数和小鼠体重变化,并于药后7天,取血,检测血液生化指标,取肝脏、肾脏称重,并计算脏器系数和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益母草醇提物、醇提水沉物中总生物碱含量分别为0.82%和0.65%,益母草醇提物LD。按含生药量计算为118.68g·kg^-1,相当于临床70kg人日用量的276.9倍;95%可信限为112.84~124.89g·kg^-1,相当于临床70始人日用量的263.3~291.4倍。益母草醇提水沉物的MLD为433.20g·kg^-1,相当于临床70埏人日用量的1010.8倍。益母草醇提和醇提水沉物均可导致小鼠BUN、Cr水平明显升高(P〈0.001),肾脏系数升高,经统计学检验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呈现不同程度的显著性差异;醇提物与醇提水沉物比较,醇提1~4组小鼠BUN、Cr水平升高,呈现不同程度的显著性差异,肾脏系数明显升高,经统计学检验,呈现不同程度的显著性差异;益母草醇提1~2组和醇提水沉物均可导致ALT、AST水平升高,经统计学检验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呈现不同程度的差异性,醇提1组可导致肝脏系数升高,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醇提物与醇提水沉物比较,醇提1-2组的ALT、AST水平和肝脏系数升高,呈现不同程度的显著性差异。肝、肾病理表明,小鼠肝、肾组织未见明显病理改变。结论急性毒性试验显示益母草提取物的毒性靶器官主要为肾脏、肝脏,表现为BUN、Cr水平的显著增高和ALT、AST水平的增高和肝、肾脏系数的增加,其中肾脏毒性重于肝脏,益母草醇提物毒性大于醇提水沉物.结合益母草醇提物和醇提水沉的总碱含量数据,提示益母草提取物的毒性与总生物碱的含量呈现一定相关性,水沉工艺后总生物碱的含量和毒性显著降低,提示水沉除去的脂溶性杂质也可能是益母草的毒性成分,其确切毒性物质基础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母草 水沉 醇提物 急性毒性 靶器官
下载PDF
千里光超微粉的急性毒性及其镇痛效果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周勇 温佳颖 +6 位作者 林琪胜 陈晓程 洪宇琪 胡伟杰 李焕君 林红英 陈进军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19年第4期46-49,共4页
目的:研究中草药千里光超微粉的急性毒性及其镇痛效果。方法:采用改良寇氏法测定千里光超微粉对昆明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评价其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并以确定其镇痛剂量;采用醋酸扭体法、热板法考察千里光超微粉的镇痛效果,分别取昆明小... 目的:研究中草药千里光超微粉的急性毒性及其镇痛效果。方法:采用改良寇氏法测定千里光超微粉对昆明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评价其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并以确定其镇痛剂量;采用醋酸扭体法、热板法考察千里光超微粉的镇痛效果,分别取昆明小鼠40只,随机等分为5组,以生理盐水作为阴性对照组,对乙酰氨基酚作为醋酸扭体法阳性对照组,强痛定作为热板法阳性对照组,设千里光超微粉高剂量组(360 mg/kg)、中剂量组(180 mg/kg)和低剂量组(90 mg/kg),给小鼠连续灌胃给药7 d。结果:千里光超微粉对昆明小鼠的口服LD50为2 925.50 mg/kg,95%可信限为2 591.05~3 303.12 mg/kg;千里光超微粉能提高热板法、醋酸扭体法中小鼠的痛阈值,且呈剂量-效应关系。结论:千里光超微粉属于低毒物质,在安全剂量内,千里光超微粉具有较明显的镇痛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里光超微粉 半数致死量 急性毒性 镇痛效果 小鼠
下载PDF
肉苁蓉尿囊素提取物安全性毒理学评价 被引量:5
18
作者 谯明 朱毅 +1 位作者 杨建华 胡君萍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95-102,共8页
目的:研究肉苁蓉尿囊素提取物的食用安全性,为其后续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对肉苁蓉尿囊素提取物进行细菌回复突变(Ames)实验、小鼠骨髓微核实验、小鼠精子畸变实验、大鼠30 d喂养实验。结果:... 目的:研究肉苁蓉尿囊素提取物的食用安全性,为其后续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对肉苁蓉尿囊素提取物进行细菌回复突变(Ames)实验、小鼠骨髓微核实验、小鼠精子畸变实验、大鼠30 d喂养实验。结果:Ames实验中,尿囊素提取物剂量分别40,200,1 000,5 000μg/皿,无论加或不加哺乳动物肝脏微粒体酶(S9),各剂量组的回复突变菌落数均未出现剂量依赖性的增加,结果为阴性;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实验中,与正常组比较,尿囊素提取物各剂量组中的微核率均无显著性差异;小鼠精子畸变实验中,尿囊素提取物各剂量组小鼠精子畸变率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果为阴性。3项遗传毒性实验结果均为阴性,表明尿囊素提取物无遗传毒性。大鼠30 d喂养实验结果显示,采用不同浓度尿囊素提取物(1.100,0.550,0.275 g·kg^(-1))分别对大鼠连续喂养30 d,大鼠未见中毒症状和死亡,各剂量组大鼠体质量、摄食量、增重、周食物利用率、总食物利用率、脏体比、血常规指标及生化指标与正常组均无显著性差异,脏器病理组织学检查也未发现病理改变。结论:肉苁蓉尿囊素提取物属无毒级物质,未见遗传毒性,具有较高的食用安全性,为其安全性提供了科学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苁蓉 尿囊素 急性毒性 遗传毒性 亚急性毒性
原文传递
不同寄主桑寄生水提物对斑马鱼模型的急性毒性及肝损伤 被引量:6
19
作者 夏玉苹 何春花 +6 位作者 柴子舒 覃文慧 巫文鑫 陈柳燕 刘佳莉 汝梅 李永华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91-97,共7页
目的:用斑马鱼模型对桑树、漆树、油茶、柳树、苦楝和夹竹桃6种寄主桑寄生水提物进行急性毒性及肝损伤研究,探索寄主对桑寄生毒性的影响,为桑寄生用药安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受精后3 d(3 dpf)发育正常的AB系斑马鱼为对象进行急性毒... 目的:用斑马鱼模型对桑树、漆树、油茶、柳树、苦楝和夹竹桃6种寄主桑寄生水提物进行急性毒性及肝损伤研究,探索寄主对桑寄生毒性的影响,为桑寄生用药安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受精后3 d(3 dpf)发育正常的AB系斑马鱼为对象进行急性毒性研究,根据毒性预实验结果,对不同寄主桑寄生水提物分别设置6个不同剂量浓度对斑马鱼进行处理,统计其72 h死亡率,采用GraphPad Prism 6.0软件绘制量-毒曲线,计算不同寄主桑寄生水提物的半数致死浓度(LC_(50))和10%致死浓度(LC_(10))。以受精后4 d(4 dpf)发育正常的gz15Tg/+(AB)肝脏荧光蛋白转基因斑马鱼为对象进行肝损伤研究,将不同寄主桑寄生水提物分别设置低、中、高3个剂量浓度组,设对乙酰氨基酚组,以胚胎水为空白组,给药72 h后观察斑马鱼肝脏形态和荧光面积变化,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结果:急性毒性实验结果显示,桑树、漆树、油茶、柳树、苦楝和夹竹桃寄主桑寄生水提物的LC_(50)分别为1.24,0.94,0.51,0.38,0.11,0.09 g·L^(-1);LC_(10)分别为0.70,0.60,0.35,0.28,0.08,0.07 g·L^(-1)。肝损伤实验结果,与空白组比较,对乙酰氨基酚组的斑马鱼的肝脏形态变形和荧光面积减小(P<0.01),ALT和AST活性升高(P<0.01),结果表明对乙酰氨基酚对斑马鱼有肝毒。桑树寄主桑寄生水提物低、中、高3个剂量浓度组斑马鱼的肝脏形态和荧光面积均无变化,ALT和AST活性均降低;漆树、油茶、柳树、苦楝和夹竹桃5种寄主桑寄生水提物中、高剂量浓度组斑马鱼均不同程度地表现出肝脏形态变化和荧光面积减小(P<0.05,P<0.01),ALT和AST活性均明显升高(P<0.05,P<0.01)。结果表明桑树寄主桑寄生对斑马鱼没有肝脏毒性,漆树、油茶、柳树、苦楝和夹竹桃5种寄主桑寄生对斑马鱼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肝损伤。结论:桑寄生毒性有无或强弱具有寄主依赖性,桑树寄主桑寄生无肝损伤,其他5种寄主桑寄生均不同程度地表现出一定的肝损伤,规范寄主来源可能是实现桑寄生用药安全的重要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寄生 寄主 斑马鱼 急性毒性 肝损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