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search progress of heterogeneous structure magnesium alloys:A review
1
作者 Xiang Chen Junlei Zhang +7 位作者 Min Wang Weizhang Wang Di Zhao Haiming Huang Qi Zhao Xiaofei Xu Hongxia Zhang Guangsheng Huang 《Journal of Magnesium and Alloys》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6期2147-2181,共35页
In recent years,a new class of metallic materials featuring heterogeneous structures has emerged.These materials consist of distinct soft and hard domains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mechanical properties,allowing... In recent years,a new class of metallic materials featuring heterogeneous structures has emerged.These materials consist of distinct soft and hard domains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mechanical properties,allowing them to maintain high strength while offering superior ductility.Magnesium(Mg)alloys,renowned for their low density,high specific strength,exceptional vibration damping,and electromagnetic shielding properties,exhibit tremendous potential as lightweight and functional materials.Despite their advantageous properties,high-strength Mg alloys often suffer from limited ductility.However,the emergence of heterogeneous materials provides a fresh perspectiv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g alloys with both high strength and ductility.This article provided a fundamental overview of heterostructured materials and systematically reviewed the recent research progress in the design of Mg alloys with strength-ductility balance based on heterostructure principles.The review encompassed various aspects,including preparation methods,formation mechanisms of diverse heterostructures,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both within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contexts.On this basis,the article discussed the challenges encountered in the design and fabrication of heterostructured Mg alloys,as well as the urgent issues that require attention and resolution in the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 alloys Heterogeneous structure Processing techniques Strength and ductility hetero-deformation induced stress Strain gradient
下载PDF
层间硬度比对Cu-Be/Cu层状异构复合材料强韧性的影响
2
作者 柳春林 唐延川 +3 位作者 张庆祝 秦新宝 郎鹏江 张欣磊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7-79,共13页
通过真空热压复合、冷轧及热处理的方式制备了具有不同层间硬度比(R_(Cu-Be/Cu)分别为3.0、5.0、7.0)的Cu-Be/Cu层状异构复合材料。研究了层间硬度比R_(Cu-Be/Cu)对复合材料强度-塑性匹配及应变硬化率的影响,探索了不同R_(Cu-Be/Cu)下... 通过真空热压复合、冷轧及热处理的方式制备了具有不同层间硬度比(R_(Cu-Be/Cu)分别为3.0、5.0、7.0)的Cu-Be/Cu层状异构复合材料。研究了层间硬度比R_(Cu-Be/Cu)对复合材料强度-塑性匹配及应变硬化率的影响,探索了不同R_(Cu-Be/Cu)下异质变形诱导强化对复合材料应变硬化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R_(Cu-Be/Cu)升高,层状异构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升高、均匀伸长率降低,但复合材料抗拉强度均高于依据混合定律计算值,且均匀伸长率均高于相应Cu-Be组元,其中R_(Cu-Be/Cu)为5.0的复合材料具有最优强度-塑性匹配。异质变形诱导强化作用可使层状异构复合材料中产生额外应变硬化,但R_(Cu-Be/Cu)为3.0的复合材料中异质变形诱导强化产生的应变硬化作用较弱,而R_(Cu-Be/Cu)为7.0的复合材料中异质变形诱导硬化作用在塑性变形初期就达到饱和状态并迅速降低,R_(Cu-Be/Cu)为5.0的复合材料中异质变形诱导硬化在材料应变硬化过程中占据主导作用,且可在较大应变范围内为材料提供额外应变硬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异构复合材料 层间硬度比 力学性能 应变硬化 异质变形诱导强化
下载PDF
小桐子早期光诱导蛋白基因ELIP克隆及其与靶向miRNA的互作与低温下共表达分析
3
作者 陈建南 朱晓琴 +1 位作者 吕宇婧 龚明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30-442,共13页
【目的】作为一种喜温冷敏植物,低温严重影响小桐子的生长发育、地域分布与产量。前期工作发现12℃低温锻炼可显著提高小桐子的抗冷性,小桐子早期光诱导蛋白(ELIP)基因是低温高响应基因。为探究JcELIP在小桐子低温响应中的作用,全面了解... 【目的】作为一种喜温冷敏植物,低温严重影响小桐子的生长发育、地域分布与产量。前期工作发现12℃低温锻炼可显著提高小桐子的抗冷性,小桐子早期光诱导蛋白(ELIP)基因是低温高响应基因。为探究JcELIP在小桐子低温响应中的作用,全面了解JcELIP的结构、调控机制、进化关系及JcELIP与miRNAs的互作关系,也为后续小桐子抗冷分子育种提供一个重要的候选基因资源。【方法】通过RT-PCR克隆了小桐子JcELIP基因并对其进行系统的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RT-qPCR分析JcELIP基因在根、茎、叶中及12℃低温锻炼过程中的表达变化,鉴定与JcELIP互作的miRNAs,进行了12℃低温锻炼过程中的共表达分析。【结果】该基因完整的开放阅读框(ORF)为585 bp,编码194个氨基酸,蛋白的分子质量为2.04 kD,理论等电点为9.59,属于稳定的疏水碱性蛋白,具有3个疏水跨膜螺旋;三级结构主要由ɑ-螺旋和无规则卷曲组成,具有叶绿素a/b结合位点。顺式作用元件预测显示JcELIP具有脱落酸等激素响应元件。进化分析显示:小桐子JcELIP与木薯MeELIP同源性最高。RTqPCR分析显示:正常生长条件下小桐子JcELIP在根、茎、叶中的表达量无显著差异;12℃冷锻炼条件下JcELIP在叶中表达快速上调,48 h时其表达量达到对照组的64.8倍,表明JcELIP参与了小桐子对冷胁迫的响应与适应。基于小桐子降解组数据,鉴定到miR390-x、miR6476-x和novel-m0090-3p等8个miRNAs对JcELIP的表达具有调控作用;共表达分析结果表明在12℃低温锻炼过程中JcELIP的表达受miR390-x和novel-m0090-3p显著负调控。【结论】JcELIP高响应低温胁迫并与miRNAs互作,表明其在小桐子响应低温胁迫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桐子 早期光诱导蛋白(ELIP)基因 冷锻炼 表达分析 miRNA互作
下载PDF
Twinning induced remarkable strain hardening in a novel Fe_(50)Mn_(20)Cr_(20)Ni_(10) medium entropy alloy 被引量:1
4
作者 Ming-jie Qin Xi Jin +2 位作者 Min Zhang Hui-jun Yang Jun-wei Qiao 《Journal of Iron and Steel Research International》 SCIE EI CSCD 2021年第11期1463-1470,共8页
The microstructures and tension properties of Fe_(50)Mn_(20)Cr_(20)Ni_(10) medium entropy alloy(MEA)were investigated,which was produced by vacuum induction melting and subsequently was homogenized at 1200 C for 6 h.M... The microstructures and tension properties of Fe_(50)Mn_(20)Cr_(20)Ni_(10) medium entropy alloy(MEA)were investigated,which was produced by vacuum induction melting and subsequently was homogenized at 1200 C for 6 h.Microstructure characterization shows the single-phase solid solution with face-centered cubic structure by means of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combined with energy disperse spectroscopy.Our Fe-MEA has an ultimate tensile strength of 550±10 MPa and a high strain hardening exponent,n,of 0.41 as well as a higher ductility(60%)than those of CrMnFeCoNi alloy.The single-phase solid solution deforms plastically via dislocations and twins.Twin boundaries associated with deformation twinning impede dislocation motion,enhancing the strain hardening capacity.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insights into the concept of Fe-MEAs and provides a potential direction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high entropy alloys and ME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dium entropy alloy Alloy design Labusch model Twinning induced plasticity Strain hardening
原文传递
复合板焊接裂纹分析及控制方法 被引量:1
5
作者 蔡绪明 安洪亮 +4 位作者 李瑞 田得喜 张焱 马一鸣 郝龙宇 《焊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0-44,共5页
通过焊接工艺、焊接结构的优化,对比研究复合板对接接头质量,采用金相分析、硬度测试、X射线能谱、断口分析等手段,研究了(Q345R+S30403)复合板根部焊接裂纹的成因。结果表明,焊缝成分发生明显改变是不锈钢母材对根部焊缝的稀释作用,显... 通过焊接工艺、焊接结构的优化,对比研究复合板对接接头质量,采用金相分析、硬度测试、X射线能谱、断口分析等手段,研究了(Q345R+S30403)复合板根部焊接裂纹的成因。结果表明,焊缝成分发生明显改变是不锈钢母材对根部焊缝的稀释作用,显著增大了焊缝淬硬倾向,是导致焊接氢致延迟裂纹发生的根本原因。研究得出了复合板焊接裂纹的有效控制方法,5 mm钝边、单边V形坡口、无间隙组对等结构设计和背部清根处理、不锈钢背部盖面的焊接工艺,有效避免了根部焊接冷裂纹的发生。该研究对石油、化工、电建及压力容器等防腐结构件的焊接质量提升具有重要的工程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板 氢致延迟裂纹 成分稀释 淬硬倾向
下载PDF
湿H_(2)S环境中Q345R(HIC)的氢扩散规律及性能 被引量:1
6
作者 宋文明 王克栋 +4 位作者 卢雪梅 王亮 张杰 尹琦岭 张玉福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1-96,共6页
目的模拟湿H_(2)S环境,采用氢渗透技术对Q345R(HIC)、SA516 Gr70N+316L复合钢板及316L在湿H_(2)S环境下的氢扩散规律及性能进行了研究。方法采用电化学渗氢技术、拉伸、冲击试验和断口分析等方法,比较了不同pH值环境条件下材料中的原子... 目的模拟湿H_(2)S环境,采用氢渗透技术对Q345R(HIC)、SA516 Gr70N+316L复合钢板及316L在湿H_(2)S环境下的氢扩散规律及性能进行了研究。方法采用电化学渗氢技术、拉伸、冲击试验和断口分析等方法,比较了不同pH值环境条件下材料中的原子氢浓度、有效扩散系数、强度、韧性和断口形貌等。结果随着溶液pH值的降低,Q345R(HIC)中原子氢浓度(C_(0))、氢有效扩散系数(D_(eff))等均升高,pH值=3时,材料中的C_(0)可达17 mol/m^(3),D_(eff)可达2.22×10^(-10)m^(2)/s。大量原子氢的渗入,使材料产生位错钉扎效果,发生了氢致硬化现象,材料内部出现了氢损伤白点特征,316L未发生氢损伤。结论316L复合层可有效避免扩散氢对基材SA516 Gr70N或Q345R的损伤,对于Q345R(HIC),随着溶液pH值的降低,材料中渗入的原子氢越多,材料性能损伤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H_(2)S环境 电化学渗氢 扩散氢 氢致硬化 氢损伤
下载PDF
Ultrahigh tensile strength achieved in a lightweight medium Mn steel via prominent work hardening 被引量:1
7
作者 Bin Hu Guohui Shen +3 位作者 Zheng Wang Shilei Li Yandong Wang Haiwen Luo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14期156-164,共9页
We develop a new ultrastrong medium Mn steel with a density reduced to 7.39 g cm^(-3).It has a novel tri-phase microstructure comprising a hierarchical martensitic matrix(α’),dispersed ultra-fine-retained austenite ... We develop a new ultrastrong medium Mn steel with a density reduced to 7.39 g cm^(-3).It has a novel tri-phase microstructure comprising a hierarchical martensitic matrix(α’),dispersed ultra-fine-retained austenite grains(γ),and both compressed and{200}orientedδ-ferrite lamellas,the latter’s formation is due to the alloying of high Al and Si contents for reducing density.As a result,both ultrahigh ultimate tensile strength of 2.1 GPa and good ductility of 16%are achieved after an extraordinary plastic strain hardening increment of about 1.4 GPa.The in-situ synchrotron-based high-energy(HE)X-ray diffraction(XRD)examinations during the tensile deformation revealed that the initial presence of residual com-pressive stress inδ-ferrite could increase the stress required to initiate the plastic tensile deformation of the specimen,leading to the isolatedδ-ferrite lamellas mostly deformed elastically to coordinate the plastic deformation of the martensitic matrix during yielding.During the plastic deformation,the gradual release of residual compressive stress inδandα’,the dislocation multiplication in all the three phases and the successiveγ-to-α’transformation all contribute to such a prominent work hardening increment.This study facilitates the development of novel strategies for fabricating ultrastrong but light stee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dium mn steels Low density △-ferrite Strain hardening Transformation induced plasticity
原文传递
汽车发动机前制动软管螺栓断裂原因
8
作者 李朝辉 盖跃华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CAS 2023年第12期59-62,共4页
某汽车发动机前制动软管螺栓发生断裂现象,采用宏观观察、化学成分分析、扫描电镜分析、金相检验、硬度测试等方法分析了螺栓断裂的原因。结果表明:未对螺栓进行热处理,导致冷作硬化没有消除;在酸洗电镀工序中,氢离子浸入螺栓的根部,使... 某汽车发动机前制动软管螺栓发生断裂现象,采用宏观观察、化学成分分析、扫描电镜分析、金相检验、硬度测试等方法分析了螺栓断裂的原因。结果表明:未对螺栓进行热处理,导致冷作硬化没有消除;在酸洗电镀工序中,氢离子浸入螺栓的根部,使螺栓根部发生氢致延迟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栓 冷作硬化 氢致延迟断裂 热处理
下载PDF
热成形钢氢致延迟断裂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9
作者 郑笑芳 崔磊 +1 位作者 谷海容 周世龙 《江西冶金》 2023年第1期46-50,69,共6页
热成形钢是汽车实现轻量化和提高安全性的关键材料。然而,热成形钢的发展面临着氢致延迟断裂的巨大挑战。文中总结了热成形钢氢致延迟断裂的研究现状,综述了热成形钢的可扩散氢检测技术、氢含量变化规律、氢致延迟断裂评价技术和氢致延... 热成形钢是汽车实现轻量化和提高安全性的关键材料。然而,热成形钢的发展面临着氢致延迟断裂的巨大挑战。文中总结了热成形钢氢致延迟断裂的研究现状,综述了热成形钢的可扩散氢检测技术、氢含量变化规律、氢致延迟断裂评价技术和氢致延迟断裂改善方法。同时,对今后的热成形钢氢致延迟断裂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成形钢 氢致延迟断裂 氢含量
下载PDF
电厂废水软化处理技术对比研究
10
作者 付清敏 《当代化工研究》 2023年第1期115-117,共3页
针对火电厂中废水硬度普遍较高的特点,为采用合适的工艺技术来降低废水硬度,以适应后续工艺需要,本文从技术性能、系统设计、运行维护等方面,对比研究了石灰软化澄清+过滤、结晶造粒软化+固液分离工艺、一体式改良型诱晶软化这三种不同... 针对火电厂中废水硬度普遍较高的特点,为采用合适的工艺技术来降低废水硬度,以适应后续工艺需要,本文从技术性能、系统设计、运行维护等方面,对比研究了石灰软化澄清+过滤、结晶造粒软化+固液分离工艺、一体式改良型诱晶软化这三种不同的除硬工艺,并分析上述工艺各自的优缺点,为电厂废水软化处理的工艺设计、设备选型提供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灰软化澄清+过滤 结晶造粒软化+固液分离工艺 一体式改良型诱晶软化 除硬工艺 废水软化处理
下载PDF
组织结构对应变硬化的影响 被引量:8
11
作者 张旺峰 卢正欣 +1 位作者 陈瑜眉 朱金华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7-9,37,共4页
研究了不同类型材料应变硬化的变化特征 ,结果表明 :存在应变诱发马氏体转变的亚稳奥氏体不锈钢、TRIP钢平均硬化率最高 ,硬化指数随应变的增加呈抛物线型变化 ;变形后无相变但组织转变为孪晶结构的奥氏体锰钢硬化率次之 ,硬化指数n随... 研究了不同类型材料应变硬化的变化特征 ,结果表明 :存在应变诱发马氏体转变的亚稳奥氏体不锈钢、TRIP钢平均硬化率最高 ,硬化指数随应变的增加呈抛物线型变化 ;变形后无相变但组织转变为孪晶结构的奥氏体锰钢硬化率次之 ,硬化指数n随应变量呈线性变化 ;组织无变化的稳定态材料硬化率最低 ,n是常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结构 应变硬化 硬化率 硬化指数 应变诱发马氏体 孪晶
下载PDF
几种不锈钢的拉伸应变硬化行为 被引量:12
12
作者 杨瑞成 夏渊 +1 位作者 胡天雷 张安明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8,共4页
采用金相、X射线衍射(XRD)、拉伸试验和洛氏硬度检测等实验方法,研究4种不锈钢(410S、430、409L和304)的室温拉伸应变硬化行为,探讨其拉伸应变行为的特征与规律.结果表明:304不锈钢的加工硬化能力远高于410S、430、409L不锈钢,而且304冷... 采用金相、X射线衍射(XRD)、拉伸试验和洛氏硬度检测等实验方法,研究4种不锈钢(410S、430、409L和304)的室温拉伸应变硬化行为,探讨其拉伸应变行为的特征与规律.结果表明:304不锈钢的加工硬化能力远高于410S、430、409L不锈钢,而且304冷轧(固溶)态的n值(0.57)高于304热轧(空冷)态n值(0.48).晶粒大小和第二相粒子数量是铁素体不锈钢应变硬化的主要因素,3种铁素体不锈钢应变硬化能力大小为:n410S>n430>n409L.304钢的强化主要来自加工硬化和应变诱发马氏体的相变硬化的贡献,冷轧态304与热轧态相比,在拉伸过程中诱发的马氏体很少(10%),其拉伸强化效应(384 MPa)主要来自加工硬化本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锈钢 应变硬化行为 应变诱发马氏体 n值 加工硬化
下载PDF
相同成分DP钢和TRIP钢部分力学性能的比较 被引量:26
13
作者 张继诚 符仁钰 +1 位作者 张梅 李麟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2期13-16,共4页
对同一种钢板进行不同热处理分别制成具有相同铁素体含量的双相钢(DP钢)和相变诱发塑性变形钢(TRIP钢),并对其部分力学性能进行对比。比较发现,铁素体基体上不同的第二相使得材料力学性能产生巨大差异:马氏体使DP钢具有很高的抗拉强度,... 对同一种钢板进行不同热处理分别制成具有相同铁素体含量的双相钢(DP钢)和相变诱发塑性变形钢(TRIP钢),并对其部分力学性能进行对比。比较发现,铁素体基体上不同的第二相使得材料力学性能产生巨大差异:马氏体使DP钢具有很高的抗拉强度,残余奥氏体则赋予TRIP钢优良的伸长率;DP钢拥有更加优良的加工硬化能力,TRIP钢则具有较为理想的烘烤硬化能力。试验还表明,考察DP钢和TRIP钢的烘烤硬化能力时,除柯氏气团外,内应力的消除也应该考虑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P钢 TRIP钢 力学性能 加工硬化 烘烤硬化
下载PDF
亚稳态奥氏体钢的形变硬化 被引量:7
14
作者 张旺峰 陈瑜眉 朱金华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52-55,共4页
研究了亚稳态奥氏体不锈钢的形变硬化 ,结果表明 :低温下由于产生应变诱发马氏体相变 ,其拉伸曲线硬化阶段呈现 S形 ,硬化指数 n为非恒定值 ,硬化率与硬化指数 n随应变量的增加表现为抛物线型。
关键词 应变诱发相变 形变硬化 硬化率 亚稳态奥氏体钢
下载PDF
C、Cr、Ni和Mn含量对304不锈钢变形诱发马氏体相变的影响 被引量:15
15
作者 杨卓越 苏杰 +1 位作者 陈嘉砚 熊建新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1-64,78,共5页
用X射线衍射技术研究了304奥氏体不锈钢变形诱发马氏体相变倾向对成分的敏感性。在液氮内的拉伸结果表明:C、Mn、Cr和Ni的含量从标准范围的上限降到下限,显著增大形变诱发马氏体相变倾向和形变强化能力,尤其是C、Mn、Cr和Ni的含量接近... 用X射线衍射技术研究了304奥氏体不锈钢变形诱发马氏体相变倾向对成分的敏感性。在液氮内的拉伸结果表明:C、Mn、Cr和Ni的含量从标准范围的上限降到下限,显著增大形变诱发马氏体相变倾向和形变强化能力,尤其是C、Mn、Cr和Ni的含量接近下限的钢在室温下拉伸形成ε马氏体和α′马氏体,其中α′马氏体快速形成使流变应力迅速上升;此外发现,在液氮温度下,变形早期ε马氏体与α′马氏体同时存在,α′马氏体的体积分数累积到约70%后,ε马氏体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4不锈钢 形变诱发 马氏体相变 形变强化
下载PDF
奥氏体中锰钢加工硬化的微观机制 被引量:14
16
作者 朱瑞富 朝志强 +3 位作者 魏涛 吕宇鹏 李士同 王世清 《钢铁研究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30-33,共4页
应用固体与分子经验电子理论对中锰钢(1.2%C,8%Mn)奥氏体的价电子结构进行的计算表明,有C-Mn原子的偏聚;用TEM组织观察和能谱分析发现奥氏体中有锰元素的偏聚;在TEM薄膜原位动态拉伸变形试验中观察到应变诱发... 应用固体与分子经验电子理论对中锰钢(1.2%C,8%Mn)奥氏体的价电子结构进行的计算表明,有C-Mn原子的偏聚;用TEM组织观察和能谱分析发现奥氏体中有锰元素的偏聚;在TEM薄膜原位动态拉伸变形试验中观察到应变诱发马氏体的形核与长大及高密度位错产生的过程;能谱分析发现马氏体相变区锰含量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锰钢 位错 硬化 奥氏体钢
下载PDF
冷轧301L奥氏体不锈钢的变形和应变硬化行为 被引量:35
17
作者 刘伟 李强 +2 位作者 焦德志 郑毅 李国平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775-780,共6页
研究了SUS301L和CN301L奥氏体不锈钢HT(high tensile,4/4H)和DLT(deadline tensile,1/4H)两个硬化等级冷轧板材的变形和应变硬化行为及其应变诱发α′马氏体转变.所有301L冷轧板拉伸试样近断口处都发生了85%以上的马氏体相变,轧制变形... 研究了SUS301L和CN301L奥氏体不锈钢HT(high tensile,4/4H)和DLT(deadline tensile,1/4H)两个硬化等级冷轧板材的变形和应变硬化行为及其应变诱发α′马氏体转变.所有301L冷轧板拉伸试样近断口处都发生了85%以上的马氏体相变,轧制变形量增加,室温拉伸应变诱发马氏体转变开始的应变减小,但未增加马氏体转变饱和值.CN301L中C和N的含量高于相同硬化等级的SUS301L,导致它们变形和硬化行为不同.C和N的含量较高,对γ相和α′相的固溶强化效果增强,冷轧奥氏体不锈钢无需发生大量马氏体转变就能达到要求的高屈服强度,保证冷轧板材具有较好的塑性和一定的成型能力;此外,形成的应变诱发马氏体中,C和N的固溶度大,硬化效果增强,流变应力上升快,抗拉强度高;C和N含量较高,还增加奥氏体的稳定性,将拉伸过程中应变诱发马氏体转变推迟到较高应变发生,延长应变硬化行为的第二阶段,增强相变增塑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1L冷轧板 C N 应变硬化 马氏体转变 相变增塑
下载PDF
节镍型奥氏体不锈钢冷轧断带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9
18
作者 徐飙 王龙妹 +3 位作者 朱京希 王福 徐军 戚国平 《金属热处理》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11-113,共3页
对节镍型奥氏体不锈钢冷轧断带进行金相显微观测和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表明,形变诱发马氏体组织所加剧的加工硬化与冶炼时所产生的气孔缺陷的共同作用是冷轧断带的原因。保留必要的镍含量,工艺上选择合适的轧制工艺、中间退火是保证其冷... 对节镍型奥氏体不锈钢冷轧断带进行金相显微观测和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表明,形变诱发马氏体组织所加剧的加工硬化与冶炼时所产生的气孔缺陷的共同作用是冷轧断带的原因。保留必要的镍含量,工艺上选择合适的轧制工艺、中间退火是保证其冷轧质量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氏体不锈钢 加工硬化 形变诱发马氏体 断带
下载PDF
C276合金的抗辐照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婷 陆道纲 +2 位作者 钱昕 赵子强 张艳文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12-415,共4页
C276合金为包壳部件的候选材料之一,本文拟对其抗辐照性能进行研究。对C276合金进行质子及多束粒子辐照,利用纳米硬度仪、透射电镜、拉曼成像仪等研究了C276合金在辐照前后的试样。结果表明:在质子及多束粒子辐照下,辐照损伤区域发生C... C276合金为包壳部件的候选材料之一,本文拟对其抗辐照性能进行研究。对C276合金进行质子及多束粒子辐照,利用纳米硬度仪、透射电镜、拉曼成像仪等研究了C276合金在辐照前后的试样。结果表明:在质子及多束粒子辐照下,辐照损伤区域发生C偏析和位错环硬化;在H或He单束辐照条件下,在35.0μm或3.5μm深度处,拉曼光谱中的碳峰相对强度较大且碳峰红移,引起此处的纳米硬度较其他深度处的高;试验得到的损伤峰对应的深度与模拟计算得到的吻合。可推知,C276合金在质子及多束粒子下的辐照硬化是辐照偏析及可能的位错环硬化综合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276 辐照硬化 辐照偏析 抗辐照性能
下载PDF
冷锻炼对甜椒叶片光合作用及其低温光抑制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12
20
作者 刘鹏 赵世杰 +2 位作者 孟庆伟 魏佑营 邹琦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1期51-58,共8页
以冷敏感植物甜椒 (CapsicumannuumL .)抗冷性不同的两个品种为试材 ,利用CIRAS 1光合测定系统和FMS2调制式荧光仪 ,在控温控光条件下分析比较了冷锻炼苗与未经锻炼苗的叶片光合特性、叶绿素荧光参数对温度的响应。结果表明 ,随着温度... 以冷敏感植物甜椒 (CapsicumannuumL .)抗冷性不同的两个品种为试材 ,利用CIRAS 1光合测定系统和FMS2调制式荧光仪 ,在控温控光条件下分析比较了冷锻炼苗与未经锻炼苗的叶片光合特性、叶绿素荧光参数对温度的响应。结果表明 ,随着温度的降低 ,无论是否经过锻炼 ,低温主要通过抑制碳同化能力来影响光合作用 ,并使光能过剩 ,导致低温光抑制。提高环境CO2 浓度以增强暗反应对光能的利用 ,低温光抑制减轻。 5d的亚适温锻炼过程中甜椒叶片已发生一定程度的光抑制 ,但锻炼苗叶片能在低温下维持较高的光系统II光化学效率(ФPSII)、光化学猝灭系数 (qP)和光适应下光系统II最大光化学效率 (Fv′/Fm)值 ;冷锻炼提高了两品种低温下对光抑制的抗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椒 冷锻炼 低温光抑制 叶绿素荧光 叶片 光合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