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英模人物传记片“崇高美”的多层次书写——评《我本是高山》
1
作者 张燕 《文化艺术研究》 2024年第1期88-93,116,共7页
《我本是高山》是根据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校长张桂梅的真实事迹改编创作的一部英模人物传记片。影片运用当代主流电影的创新理念与艺术思维,以人为本、以戏为核,融汇写实与写意,自觉强化戏剧性叙事,深度审视与开掘人物内在的生命... 《我本是高山》是根据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校长张桂梅的真实事迹改编创作的一部英模人物传记片。影片运用当代主流电影的创新理念与艺术思维,以人为本、以戏为核,融汇写实与写意,自觉强化戏剧性叙事,深度审视与开掘人物内在的生命精髓与人文内涵,艺术性地呈现出平凡英雄的行为、情感、情怀、精神等多层次的崇高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我本是高山》 人物传记片 崇高美 英模人物
下载PDF
中国传记电影发展的历史、现状及反思 被引量:3
2
作者 储双月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7-45,共9页
传记电影关注的是人物的个性,呈现给观众的是人物的个性发展历程。纪实传真亦即恪守事实的真实,是传记电影的重要使命。因思想束缚过多,一直处于主流意识形态的利益格局中,宣教色彩过于浓厚,这些导致中国传记电影的发展远远滞后于英美... 传记电影关注的是人物的个性,呈现给观众的是人物的个性发展历程。纪实传真亦即恪守事实的真实,是传记电影的重要使命。因思想束缚过多,一直处于主流意识形态的利益格局中,宣教色彩过于浓厚,这些导致中国传记电影的发展远远滞后于英美国家的传记电影。弱化宣教色彩,不以政府扶持为主要倚靠,处理好传记电影的政治性与商业性、艺术性的关系,以及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的关系,呈现出稳定的类型电影生产模式,是中国传记电影的成功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纪实传真 纪念性传记电影 认同性传记电影 排异性传记电影 类型融合
下载PDF
论《阿黛尔·雨果的故事》中的“疯癫” 被引量:2
3
作者 张璟慧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02-106,129,共5页
传记影片《阿黛尔·雨果的故事》塑造了一个对情爱偏执到近乎疯狂的女主人公阿黛尔.雨果的形象,在影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究其原因,除了影片主创人员对影片恰到好处的把握之外,还因为阿黛尔对虚幻情爱的偏执追求,隐秘地展示了人的一... 传记影片《阿黛尔·雨果的故事》塑造了一个对情爱偏执到近乎疯狂的女主人公阿黛尔.雨果的形象,在影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究其原因,除了影片主创人员对影片恰到好处的把握之外,还因为阿黛尔对虚幻情爱的偏执追求,隐秘地展示了人的一种无法直抒的需要:疯癫、虚幻与沉迷,使该影片及阿黛尔的形象具有超凡脱俗的魅力。这种常被视作病态的"疯癫"对人的自我满足及整个人类的文明史都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黛尔·雨果 疯癫 传记电影
下载PDF
美国传记电影的发展历程及其对中国传记电影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储双月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 2020年第4期68-75,共8页
传记电影在中美电影史上都是一种重要的影片类型,成为处理历史题材问题的独特样式。传记电影在美国不仅数量庞大、质量上乘,而且也是最具有获奖潜力的电影类型。与之形成强烈反差的是,中国传记电影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兴盛过后虽然整体... 传记电影在中美电影史上都是一种重要的影片类型,成为处理历史题材问题的独特样式。传记电影在美国不仅数量庞大、质量上乘,而且也是最具有获奖潜力的电影类型。与之形成强烈反差的是,中国传记电影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兴盛过后虽然整体质量有所上升,但发展势头仍不如美国传记电影那样丰富和持久。因此,从历史的角度来全面考察美国传记电影的发展历程,进行影响研究,并为中国传记电影的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显得尤为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梦 纪念性传记电影 排异性传记电影 认同性传记电影
下载PDF
对电影家袁牧之研究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1
5
作者 竹潜民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5年第1期44-49,共6页
出生于宁波市的袁牧之是一位在中国电影史上占有极其重要地位的艺术家,他是中国电影史上多 个"第一"的创造者。文章从袁牧之与鲁迅、"左联"的关系,袁牧之在苏联的情况及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关键词 袁牧之 电影史 生平 定位
下载PDF
中国传记电影叙述者讲述机制与传主身份建构 被引量:1
6
作者 樊露露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4期89-94,共6页
中国传记电影普遍具有叙述者讲述机制,叙述者多采用追忆式的回溯视角,使叙述声音带有情感色彩和叙事张力。传记电影对叙述者的凸显与文学叙事接近,具有元叙事特征。大影像师通过第三人称叙述者或第一人称叙述者之口发声,用腹语术传递叙... 中国传记电影普遍具有叙述者讲述机制,叙述者多采用追忆式的回溯视角,使叙述声音带有情感色彩和叙事张力。传记电影对叙述者的凸显与文学叙事接近,具有元叙事特征。大影像师通过第三人称叙述者或第一人称叙述者之口发声,用腹语术传递叙事价值,对于建构传主身份起到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记电影 叙述者 讲述机制 身份建构
下载PDF
亦史亦诗 史诗兼融——试论影视传记片的美学特征 被引量:5
7
作者 全展 《襄樊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44-48,共5页
影视传记片作为传记文学中的一个特殊的门类,其美学特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传记的真实性;影视的艺术性;审美主体的个性。影视传记片应该呈现出史诗的境界、史诗的风格,应该亦史亦诗,史诗兼融,方可与历史上那些显赫的传主辉煌的生命存... 影视传记片作为传记文学中的一个特殊的门类,其美学特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传记的真实性;影视的艺术性;审美主体的个性。影视传记片应该呈现出史诗的境界、史诗的风格,应该亦史亦诗,史诗兼融,方可与历史上那些显赫的传主辉煌的生命存在相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视传记片 真实性 艺术性 个性 美学特征
下载PDF
论几部“传记片”欧美女作家形象塑造中的得与失 被引量:1
8
作者 宋晓英 《世界文学评论(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0年第1期306-309,共4页
电影"传记片"在对传主事迹进行艺术加工过程中,既有可能忠于史实,以理性回溯使人物塑造更具可信度与历史纵深感;也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篡改其经历,通过各种艺术手段粉饰生命的残酷,弱化传主的批判意识,矮化其精神境界,削弱其... 电影"传记片"在对传主事迹进行艺术加工过程中,既有可能忠于史实,以理性回溯使人物塑造更具可信度与历史纵深感;也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篡改其经历,通过各种艺术手段粉饰生命的残酷,弱化传主的批判意识,矮化其精神境界,削弱其人格力量。本文拟通过对几部以西方女作家为传主的欧美影片与其传记、书信、日记等的比对分析,考辨电影传记片中截取、添加、浅化、单一等叙事策略在电影人物形象塑造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记片 主体人格 形象塑造 叙事策略
下载PDF
英国传记电影的发展历程及其对中国传记电影创作的启示
9
作者 储双月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 2021年第3期70-76,共7页
20世纪50年代中期之后,英国传记电影的传主由帝王将相转为战争英雄。20世纪70年代之后,传主的范围越来越大,不仅突破了身份、职业、肤色和性别的界限,还超越了国籍。英国传记电影的特点还表现在可信度高、可观赏性强、彰显出对英国性的... 20世纪50年代中期之后,英国传记电影的传主由帝王将相转为战争英雄。20世纪70年代之后,传主的范围越来越大,不仅突破了身份、职业、肤色和性别的界限,还超越了国籍。英国传记电影的特点还表现在可信度高、可观赏性强、彰显出对英国性的多维思考。这些特点启示中国传记电影创作需要不以纪事为主而以述人为主、以真实打动观众、把艺术性摆在第一位、源源不断地输送民族的“英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传记电影 英国性 纪念性传记电影 民族性格
下载PDF
光影里的魅惑——从传记电影《全蚀狂爱》看诗人兰波的影像传播
10
作者 甘秋霞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5期1-6,共6页
法国诗人兰波的故事和形象因传记电影《全蚀狂爱》得到了空前的传扬。但因商业性和艺术性的需要,传记电影对传主兰波进行了适度的加工和改写。《全蚀狂爱》在内容上着眼于艺术和性的诗意纠缠,在镜头上通过重复蒙太奇的诗意呈现和身体肉... 法国诗人兰波的故事和形象因传记电影《全蚀狂爱》得到了空前的传扬。但因商业性和艺术性的需要,传记电影对传主兰波进行了适度的加工和改写。《全蚀狂爱》在内容上着眼于艺术和性的诗意纠缠,在镜头上通过重复蒙太奇的诗意呈现和身体肉欲的赤裸张扬进行表现。这在促进大众认识和理解兰波及其诗歌艺术的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误导大众对于兰波形象的理解和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记电影 《全蚀狂爱》 兰波 影像传播
下载PDF
传记电影的虚与实:约翰·罗斯金形象勘误 被引量:1
11
作者 石琪琪 黄芷熠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6期136-141,共6页
约翰·罗斯金是西方艺术史中一位杰出的思想家,他对推动艺术社会主义思潮转向提供了极为重要的理论基础。但当前广泛流行的关于他的传记电影、纪录片、短片却大都“无视”了传主作为艺术家、大批评家的形象,仅通过聚焦其人生丑闻戏... 约翰·罗斯金是西方艺术史中一位杰出的思想家,他对推动艺术社会主义思潮转向提供了极为重要的理论基础。但当前广泛流行的关于他的传记电影、纪录片、短片却大都“无视”了传主作为艺术家、大批评家的形象,仅通过聚焦其人生丑闻戏谑这位道德先知。文章通过对其自传及各类他传的综合阅读,进而尝试相对公正、客观地向公众展示罗斯金的真实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翰·罗斯金 传记电影 虚与实 形象
下载PDF
略论传记片《鲁迅》的艺术特征
12
作者 孟桂兰 《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16-20,共5页
与以往鲁迅传记片不同的是,故事片《鲁迅》选取了鲁迅生命最后三年的生活,并以人性化的描写把鲁迅的灿烂人生展示给观众。它表现出两个基本特征:一是三年与一生的整体构思与艺术处理的结合;二是人性的支点与审美创造的统一。
关键词 鲁迅 传记片 艺术 特征
下载PDF
中美传记电影异同探析——以电影《八大山人》与《渴望生活(梵高传)》为例
13
作者 严红兰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96-100,共5页
电影《八大山人》与《渴望生活(梵高传)》是中西电影史上两部富有代表性的艺术家传记电影。两者在选材上有类似之处,但在戏剧冲突的设置及其效果、人物形象的塑造及其丰满程度、艺术手法的选择及其水准等方面却存在一定的区别甚至差距... 电影《八大山人》与《渴望生活(梵高传)》是中西电影史上两部富有代表性的艺术家传记电影。两者在选材上有类似之处,但在戏剧冲突的设置及其效果、人物形象的塑造及其丰满程度、艺术手法的选择及其水准等方面却存在一定的区别甚至差距。从中我们不难窥探到中西传记电影的差异。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既有中西传记电影在价值取向、人学观念的区别等方面的因素,也与中西艺术传统、电影体制等方面的不同有关。国产传记电影需要从转变创作理念、革新"人学"观念、增强创新意识等方面不断提高艺术水准,以缩小中西传记电影之间的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记电影 《八大山人》 《渴望生活(梵高传)》 戏剧冲突 艺术手法
下载PDF
近期中国历史电影的发展态势研究
14
作者 储双月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108-114,共7页
纪事传人模式和民族国家史诗模式是近期中国历史电影的主要叙事模式。纪事传人模式在塑造传主时倾向于从民族英雄逐渐转变为“人”,而民族国家史诗模式为适应全球化语境也做出了一些微调,重视影片的艺术性和思想内涵的拓展。整体而言,... 纪事传人模式和民族国家史诗模式是近期中国历史电影的主要叙事模式。纪事传人模式在塑造传主时倾向于从民族英雄逐渐转变为“人”,而民族国家史诗模式为适应全球化语境也做出了一些微调,重视影片的艺术性和思想内涵的拓展。整体而言,中国历史电影虽然凸显了传主的历史使命感和时代责任感,或者抓住历史与个人的纽带并把控住历史纵向发展的来龙去脉,但仍然没有创作出因强烈的历史性反思而具有海外能见度的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魅 纪事传人模式 民族国家史诗模式 历史传记电影 重大革命和重大历史题材电影
原文传递
从传记到影视:科学传播中的李时珍形象
15
作者 江丽莎 刘兵 《科普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7-105,112,共10页
通过研究不同时期传记和影视剧中的李时珍形象及其转变,为创作更为受众所接受,同时兼具学术合理性的科学家形象提供经验和建议。传记中的李时珍形象经历了从带有传奇色彩的儒医到伟人科学家,再到卓越优秀、品质不凡、成就伟大的中国古... 通过研究不同时期传记和影视剧中的李时珍形象及其转变,为创作更为受众所接受,同时兼具学术合理性的科学家形象提供经验和建议。传记中的李时珍形象经历了从带有传奇色彩的儒医到伟人科学家,再到卓越优秀、品质不凡、成就伟大的中国古代著名医家的转变。影视剧中的李时珍形象由高大权威、代表科学真理和正统的伟人科学家转变为有血有肉、情感充沛、鲜活丰满的普通人形象。对于科学家形象的建构,不仅需要关切其职业、工作和成就,还要考虑最新的学术研究和个人生活、性格品质、品德精神等方面的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时珍 传记 科学家形象 影视剧
原文传递
新主流人物传记片的艺术伦理与道德建构 被引量:2
16
作者 徐芳依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28-134,159,共8页
在中国影视界,人物传记片的创作实践与理论研究历来受到高度重视,作为主流电影作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一直承担着回望历史人物和事件、映射时代主题和特征、树立英模人物道德典范、对民众进行精神引领等重要作用。近些年涌现的新主流... 在中国影视界,人物传记片的创作实践与理论研究历来受到高度重视,作为主流电影作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一直承担着回望历史人物和事件、映射时代主题和特征、树立英模人物道德典范、对民众进行精神引领等重要作用。近些年涌现的新主流人物传记片充分发挥其类型审美叙事的社会功能,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展现新时代的伦理建构。新主流人物传记片在已有成绩的基础上,应该继续尝试下沉到微观层面,更多地关注人性质感和人性光芒,同时还要进一步进行哲学和美学层面的凝练、思考与批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物传记片 主流电影 类型电影 艺术伦理 道德建构
原文传递
漫云女子不英雄:秋瑾传记片研究及其理论问题
17
作者 马纶鹏 《现代传记研究》 CSSCI 2017年第2期216-231,共16页
本文是对秋瑾传记片的一个系统研究,从早期民国电影,到1950年代香港出品的《秋瑾》,1972年台湾的《惊天动地》,1980年代谢晋的版本,直到最近新拍的《竞雄女侠秋瑾》。论文的切入点是为什么秋瑾——这位晚清革命志士,也是中国最早的女权... 本文是对秋瑾传记片的一个系统研究,从早期民国电影,到1950年代香港出品的《秋瑾》,1972年台湾的《惊天动地》,1980年代谢晋的版本,直到最近新拍的《竞雄女侠秋瑾》。论文的切入点是为什么秋瑾——这位晚清革命志士,也是中国最早的女权斗士、文武兼备的女侠——成为中国现当代电影史上被改编最多的女性人物?人物本身的丰富性和特殊性使其不断被历史、文学、影视和日常话语不断建构和解构,让对秋瑾个体和她经历的书写与表征成为一种'超文典'(hyper-canon)。本文核心观点是,秋瑾一再被搬上银幕,不仅是人物本身的跌宕灵活、生命启发和革命精神,更反映出中国传记片模式的变化和传记叙述的演进。从1950年代到2011年,女性与革命,文戏武斗,家庭情节剧和合拍商业化等传记话语和模式深刻影响了秋瑾的银幕形象。通过历时性和理论化的分析,本文也希望通过一系列的秋瑾传记片来总结和展望中国传记电影的一些规律和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记片模式 秋瑾 超文典 女性革命
原文传递
自我与“他者”:谈罗斯金传记中的“真实”问题
18
作者 石琪琪 《现代传记研究》 2022年第1期52-64,共13页
“真实”是传记的核心价值之一,却时常引起人们的质疑。罗斯金的各类传记同样存在这个问题,其自传的交流式创作与旅行游记式写作,过于强调传主的主观“自我”,将真实的传主隐匿在了事件背后;传记影视的叙事手法与传记体形式,过于追求一... “真实”是传记的核心价值之一,却时常引起人们的质疑。罗斯金的各类传记同样存在这个问题,其自传的交流式创作与旅行游记式写作,过于强调传主的主观“自我”,将真实的传主隐匿在了事件背后;传记影视的叙事手法与传记体形式,过于追求一种“他者”影像,加深了我们对传主虚实间距离的认识。他传异本中的差异叙述,则可以为我们提供一种解读传记中“真实”相对性的立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斯金 真实 自传 传记电影 他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