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状况分析 被引量:52
1
作者 李继霞 公衍文 《检验医学》 CAS 2013年第9期784-788,共5页
目的了解多重耐药菌的临床分布,为减少临床多重耐药菌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分离济南军区总医院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住院患者送检的各类标本,经VITEK-32或VITEK-2 COMPACT 60(2007年11月以后)微生物鉴定系统鉴定并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 目的了解多重耐药菌的临床分布,为减少临床多重耐药菌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分离济南军区总医院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住院患者送检的各类标本,经VITEK-32或VITEK-2 COMPACT 60(2007年11月以后)微生物鉴定系统鉴定并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数据采用WHO-NET 5.4软件统计分析。结果 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呈逐年递增趋势,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感染率最高,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PDR-AB)和广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XDR-PA)感染率上升明显;多重耐药菌主要分布在保健科、神经外科、重症医学科、普外科、血液科等患有基础疾病并长期使用抗菌药物的老年患者、重大外科手术等危重症患者,以及免疫能力低下或免疫抑制的患者;仍以呼吸道感染最多见。结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逐年增多,应加强耐药监测,建立适合我国具体情况的感染控制措施,减低医院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耐药菌 临床分布 感染控制
下载PDF
开封市300例儿童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状况分析
2
作者 谷敬丽 李伯成 房娜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553-553,共1页
目的了解幽门螺旋杆菌在开封市儿童中的感染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开展对相关人群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300例儿童进行血清HP抗体检测,同时对一些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300例儿童HP感染检出率为33.0%,其中3~4岁组为21.7%,5~9... 目的了解幽门螺旋杆菌在开封市儿童中的感染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开展对相关人群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300例儿童进行血清HP抗体检测,同时对一些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300例儿童HP感染检出率为33.0%,其中3~4岁组为21.7%,5~9岁组为32.7%,9~12岁组为38.5%。家庭成员HP感染组儿童感染率为41.8%,无HP感染组儿童感染率为18.0%;日常共同进餐组儿童HP感染检出率为42.5%,分餐进食组儿童HP感染率为19.0%。结论儿童HP感染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HP感染有家庭聚集现象,不良卫生习惯是HP的易感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杆菌 幽门 感染 儿童
下载PDF
血清降钙素原测定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3
作者 饶睿 李毓林 +3 位作者 李松 曹莹 王俐 黄茂 《现代医药卫生》 2018年第22期3470-3472,共3页
目的了解降钙素原(PCT)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8月该院21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表现分为严重感染组36例,局部感染组14例和非感染组160例,分别于入院后、病情变化时检测PCT、血常规、超敏C反应蛋白(... 目的了解降钙素原(PCT)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8月该院21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表现分为严重感染组36例,局部感染组14例和非感染组160例,分别于入院后、病情变化时检测PCT、血常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进行血培养。结果 3组新生儿按PCT水平进行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疾病患儿按PCT水平进行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上呼吸机、CPAP患者中,PCT检验结果优于血常规、hs-CRP和血培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T能大致区分细菌感染与非细菌感染,并有着高于其他同类炎性指标的灵敏度,能早期快速反映病情发展。通过PCT值的动态变化来判断病情与预后,可早期识别和治疗可能发展为脓毒症的高危患儿。同时,PCT可指导新生儿抗菌药物的使用,大大减少抗菌药物的滥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 新生儿 感染性疾病
下载PDF
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联合布地奈德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肺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9
4
作者 祝国强 熊国江 《现代医院》 2018年第10期1509-1510,1514,共3页
目的探讨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联合布地奈德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并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10月—2017年10月因COPD急性加重期并肺炎于我院就诊的79例患者纳入研究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39例采用布地奈德... 目的探讨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联合布地奈德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并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10月—2017年10月因COPD急性加重期并肺炎于我院就诊的79例患者纳入研究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39例采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40例联合支气管镜肺泡灌洗,7天为一疗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二氧化碳分压(PaCO_2)低于对照组,氧分压(PaO_2)更高(P <0. 05);观察组总有效率95. 00%(38/40),高于对照组的76. 92%(30/39),P <0. 05。结论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联合布地奈德液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并肺炎临床效果,可有效改善炎性指标,促进血气恢复,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PD急性加重期 肺部感染 布地奈德 支气管镜肺泡灌洗 炎性指标
下载PDF
手足口病早期合并细菌感染患儿应用血清IL-6、IL-10、CRP和PCT水平检测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5
作者 王辉 赖芳 黄冬胜 《现代医院》 2018年第8期1232-1234,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IL-6、IL-10、CRP和PCT水平检测对手足口病早期合并细菌感染患儿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早期足口病患儿90例为观察组,并根据患儿是否合并细菌感染分为单纯组51例和感染组39例,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儿童50例为对照组,比较3组... 目的探讨血清IL-6、IL-10、CRP和PCT水平检测对手足口病早期合并细菌感染患儿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早期足口病患儿90例为观察组,并根据患儿是否合并细菌感染分为单纯组51例和感染组39例,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儿童50例为对照组,比较3组间IL-6、IL-10、CRP和PCT水平差异。结果观察组患儿IL-6、IL-10、CRP以及PC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患儿CRP以及PCT水平明显高于单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和单纯组IL-6、IL-10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6、IL-10水平在鉴别手足口病是否合并细菌感染方面的意义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而联合CRP和PCT检测可为临床鉴别早期手足口患儿是否合并细菌感染提供可靠的实验室依据,利于临床早期用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6 IL-10 CRP PCT水 手足口病 细菌感染
下载PDF
皮肤原位再生医疗技术治愈1例高龄深度烧伤伴感染报告
6
作者 陈方凯 李晓辉 +1 位作者 陈丽仙 龚海粟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12年第1期27-29,共3页
为了探讨皮肤原位再生医疗技术在高龄深度烧伤伴感染创面的疗效,我们对1例86岁深度烧伤创面采用早期"焦痂薄化术"处理,对感染的皮肤、软组织进行清创,运用湿润烧伤膏治疗。对创面深部残余肉芽组织进行培育,加强营养支持和基... 为了探讨皮肤原位再生医疗技术在高龄深度烧伤伴感染创面的疗效,我们对1例86岁深度烧伤创面采用早期"焦痂薄化术"处理,对感染的皮肤、软组织进行清创,运用湿润烧伤膏治疗。对创面深部残余肉芽组织进行培育,加强营养支持和基础病的治疗,重视并发症的处理。在条件许可的确情况下,于床边行"自体创缘皮簇内植术"治疗。经过以上措施的综合治疗,创面完全自愈,无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原位再生 老龄烧伤 感染 治疗
下载PDF
灾害脆弱度分析风险管理在重症医学科感染防控管理中的效果探讨
7
作者 李媛媛 《中国卫生产业》 2018年第7期132-133,共2页
目的探析在重症医学科感染防控管理中应用灾害脆弱度分析风险管理获取的效果。方法在该院ICU感染防控管理中实施灾害脆弱度分析风险管理前后的ICU患者中,各随机选取148例作为研究对象。利用HVA风险评估法对ICU院感相关事件实施评估,并... 目的探析在重症医学科感染防控管理中应用灾害脆弱度分析风险管理获取的效果。方法在该院ICU感染防控管理中实施灾害脆弱度分析风险管理前后的ICU患者中,各随机选取148例作为研究对象。利用HVA风险评估法对ICU院感相关事件实施评估,并从中选取重点改善项目,并对各危险因子的相对威胁度进行评估,并依据"二八原则"实施选择性干预。对该院干预前后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评价灾害脆弱度分析风险管理的应用价值。结果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ICU发生耐碳青霉烯鲍式不动菌、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细胞菌、VAP感染率、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的感染发生率均显著降低,且与干预前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症医学科感染防控管理中应用灾害脆弱度分析风险管理,可有效提高防控工作水平,作用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医学科 感染防控管理 灾害脆弱度分析风险管理 风险评估
下载PDF
莫匹罗星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感染创面游离植皮治疗中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汪洋 谭加 +2 位作者 张小红 陶宏军 包义明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CAS 2018年第2期117-122,共6页
目的探讨莫匹罗星、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b-bFGF)在感染创面游离植皮治疗中联合应用后对各自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行断层皮片封闭感染创面手术的患者1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各40例:(1)油纱组,术... 目的探讨莫匹罗星、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b-bFGF)在感染创面游离植皮治疗中联合应用后对各自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行断层皮片封闭感染创面手术的患者1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各40例:(1)油纱组,术中直接将游离皮片覆盖于创面,用0.9%氯化钠溶液浸湿的无菌绷带固定皮片;(2)莫匹罗星组,受皮区涂抹莫匹罗星后将游离皮片覆盖创面,用浸湿莫匹罗星绷带固定皮片;(3)rb-bFGF组,受皮区喷洒rb-bFGF后将游离皮片覆盖创面,浸湿rb-bFGF绷带固定皮片;(4)莫匹罗星+rb-bFGF组,受皮区涂抹莫匹罗星和rbbFGF混合液,将游离皮片覆盖创面,用浸湿莫匹罗星和rb-bFGF绷带固定皮片。观察术后第4、8、12天换药情况,评估移植皮片存活率、创面细菌清除率、创面愈合时间及愈合率。结果术后第4天,莫匹罗星+rb-bFGF组油纱组皮片存活率为(96.69±3.38)%,分别高于油纱组、莫匹罗星组、rbbFGF组[(82.17±6.48)%、(92.09±4.91)%、(93.22±4.6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570、4.875、3.850,P值均小于0.05)。术后第4天,莫匹罗星+rb-bFGF组细菌清除率为87.50%(5/40),与莫匹罗星组[85.00%(6/4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1,P=0.745),分别高于油纱组[40.00%(24/40)]和rb-bFGF组[47.50%(21/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9.53、14.59,P值均小于0.05);术后第8天,莫匹罗星+rb-bFGF组细菌清除率为92.50%(3/40),和莫匹罗星组[95.00%(2/4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P=0.640),分别高于油纱组[72.50%(11/40)]、rb-bFGF组[75.00%(10/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54、4.50,P=0.020、0.030);术后第12天,莫匹罗星+rb-bFGF组细菌清除率为100%(0/40),和莫匹罗星组[100%(0/40)]相等,分别高于油纱组[95.00%(2/40)]、rb-bFGF组[92.50%(3/4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2.05、3.12,P=0.150、0.080)。术后第8天,rb-bFGF组创面愈合率为5.00%(2/40),与莫匹罗星+rbbFGF组[12.50%(5/4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24,P<0.05);术后第12天,油沙组愈合率为67.50%(27/40),分别与莫匹罗星组[72.50%(29/40)]、rb-bFGF组[77.5%(31/40)]、莫匹罗星+rb-bFGF组[97.5%(39/4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2.40,P=0.006)。莫匹罗星+rb-bFGF组平均创面愈合时间为(10.45±1.58)d,分别短于油纱组[(13.30±2.45)d]、莫匹罗星组[(12.57±1.87)d]、rb-bFGF组[(12.10±1.91)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175、-5.491、-4.211,P值均小于0.05)。结论莫匹罗星、rb-bFGF混合后能提高感染创面游离植皮的成活率、局部抗感染能力、加速创面愈合,各自临床药效没有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莫匹罗星 感染 皮片移植
原文传递
Toll样受体4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张丽峰 何春水 《国际免疫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4-78,共5页
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础。但目前关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还不是很清楚。普遍认为免疫应答,包括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Toll受体4(TLR4)是抗原相关分子模式(PAMP)受体,... 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础。但目前关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还不是很清楚。普遍认为免疫应答,包括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Toll受体4(TLR4)是抗原相关分子模式(PAMP)受体,在识别微生物感染、激发先天性免疫反应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来发现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发展的各个阶段均发挥了重要作用,虽然目前确切的证据还缺乏,但是越来越多的调查发现,病原体感染引起的分子和细胞的改变表明炎症具有这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炎症 感染 TOLL样受体4 先天免疫
原文传递
腹直肌厚度与腹腔深度在结肠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手术部位感染中的预测价值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颂 王萌 +3 位作者 王峰 陆晓峰 管文贤 郑黎明 《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第3期211-214,共4页
目的手术部位感染(SSI)是胃肠外科手术最常见的术后并发症之一,显著延长此类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经济与社会负担。因此,早期预测SSI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腹部生理学特征(包括皮下脂肪厚度、腹直肌厚度与腹腔深度)与结肠... 目的手术部位感染(SSI)是胃肠外科手术最常见的术后并发症之一,显著延长此类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经济与社会负担。因此,早期预测SSI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腹部生理学特征(包括皮下脂肪厚度、腹直肌厚度与腹腔深度)与结肠癌根治性切除术后SSI的相关性及其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募集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行择期结肠癌根治性切除术的所有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出现SSI,将所有入选患者分为SSI组与非SSI组。利用"倾向评分匹配法"筛选得到基线特征一致的两组患者。所有数据分析均在Graph Pad Prism 7.0与SPSS 23.0中完成。比较两组间一般特征、术前与术中临床数据以及腹部生理学特征,连续变量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使用独立t检验;分类变量以频数(%)表示,组间比较使用检验卡方检验。将具有统计学差异的变量代入logistic回归方程,并利用接收者操作特征曲线(ROC)计算其临床预测价值。结果共计纳入374例入选患者,利用"倾向评分匹配法"分别得到55例基线特征匹配的两组患者,两组间的性别、年龄、BMI、既往手术史、吸烟史、基础疾病、切口等级、ASA评分、肿瘤部位、肿瘤病理分期均无差异。SSI组术前白蛋白显著低于非SSI组[(36.6±3.9)g/L比(39.2±3.6)g/L,P=0.002)],两组间术前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C反应蛋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手术时间、吻合方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SSI组腹直肌厚度[(9.4±2.7)mm比(8.1±2.1)mm,P=0.014)]、腹腔深度[(82.3±23.6)mm比(71.7±23.8)mm,P=0.029)]均高于非SSI组,而皮下脂肪厚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进一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腹直肌厚度与腹腔深度乘积"是SSI的显著危险因素(OR=1.007,P<0.001)。ROC分析显示:"腹直肌厚度与腹腔深度乘积"具备较好的临床预测价值(AUC=0.83,敏感度=55.8%,特异度=95.3%)。结论腹直肌厚度与腹腔深度与结肠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手术部位感染显著相关,两者乘积能够较好预测此类患者术后SSI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结肠切除术 外科伤口感染 腹直肌 腹腔
原文传递
支气管扩张感染患者行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联合依替米星治疗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4
11
作者 王建 王紫汀 +1 位作者 朱莉 蒋晨成 《中国病案》 2018年第8期96-98,共3页
目的探讨支气管扩张感染患者行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联合依替米星治疗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01月至2017年06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支气管扩张感染患者9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哌拉西... 目的探讨支气管扩张感染患者行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联合依替米星治疗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01月至2017年06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支气管扩张感染患者9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依替米星治疗。评估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记录比较两组患炎症指标、肺功能,以及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症肺功能各指标PEF、FEV1以及FEV1/FVC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两组患者ESR、WBC、中性粒百分比、CRP等指标得到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ESR、WBC、中性粒百分比、CRP等指标改善更显著,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症肺功能各指标PEF、FEV1以及FEV1/FVC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明显差异,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扩张感染患者行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联合依替米星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炎症状态以及肺功能,显著提高治疗有效率,药物安全性高,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扩张 感染 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 依替米星 临床效果 安全性
原文传递
心血管植入电子装置感染患者心理状况与生活质量的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黎明 刘晶 +5 位作者 吴建桐 贾含 赵东阳 商璐 姜琳 李学斌 《中华心脏与心律电子杂志》 2017年第1期25-27,共3页
目的了解心血管植入电子装置(CIED)感染患者的生活质量,探讨焦虑、抑郁等心理状况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2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住院的CIED感染患者120例,应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抑郁自评量表(SDS... 目的了解心血管植入电子装置(CIED)感染患者的生活质量,探讨焦虑、抑郁等心理状况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2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住院的CIED感染患者120例,应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生活质量、心理状况进行调查,并对其中10位患者进行访谈。结果 CIED感染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低于正常人群,焦虑、抑郁、感染时间、学历是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结论 CIED感染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低于正常人群,焦虑抑郁状况、感染时间及学历是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植入电子装置 感染 焦虑 抑郁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人免疫缺陷病毒对不同黏膜上皮细胞系的感染能力的研究
13
作者 李悦 赵辉 +5 位作者 杜军 全宇 邢辉 陈启民 邵一鸣 杨贵波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577-581,共5页
目的研究人免疫缺陷病毒(HIV-1)对不同黏膜上皮细胞系的感染能力。方法用实验室株HIV-1 SF33和2株原代HIV-1(02010561,02010141)分别感染Caco-2、T-84和HeLa3株黏膜上皮细胞和MT-4细胞。接种病毒后间隔3~4d采集培养上清检测P24并... 目的研究人免疫缺陷病毒(HIV-1)对不同黏膜上皮细胞系的感染能力。方法用实验室株HIV-1 SF33和2株原代HIV-1(02010561,02010141)分别感染Caco-2、T-84和HeLa3株黏膜上皮细胞和MT-4细胞。接种病毒后间隔3~4d采集培养上清检测P24并用实时定量RT-PCR检测病毒载量;采集细胞提取DNA并用PCR法检测感染细胞中病毒DNA和整合入细胞基因组内的病毒DNA。结果所用3株病毒都可以产毒性地感染阳性对照细胞MT-4,对整合病毒DNA的PCR检测发现它们均能够整合到MT-4细胞基因组内;实验室适应株HIV-1 SF33虽然能够感染所有3株上皮细胞,但它不能整合入Caco-2细胞的基因组中;虽然2株原代分离病毒均能感染T-84细胞,但只有HIV-1 02020141能够整合入T-84细胞的基因组中,原代分离病毒HIV-1 02010561能够感染HeLa细胞,但不能整合到其基因组中。结论虽然HIV-1的实验室毒株和原代分离毒株都可能感染黏膜上皮细胞,但它们在黏膜上皮细胞中建立稳定产毒性感染(感染并产生病毒)的能力因细胞和毒株不同而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免疫缺陷病毒 黏膜上皮细胞 感染 整合
原文传递
KPC—Kp感染或定植的高危因素及治疗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吴亮 应佳微 +4 位作者 蒋镇宏 雷澍 吴建浓 冯丹丹 王灵聪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148-1152,共5页
产肺炎克雷伯菌碳青霉烯酶的肺炎克雷伯菌(KPC-Kp)引起了全球性公共卫生危机,而其感染的严重程度与住院患者高病死率相关。因此,积极探索KPC—Kp的预防方法及相应治疗策略迫在眉睫。通过总结KPC—Kp定植或感染的高危因素及治疗进展... 产肺炎克雷伯菌碳青霉烯酶的肺炎克雷伯菌(KPC-Kp)引起了全球性公共卫生危机,而其感染的严重程度与住院患者高病死率相关。因此,积极探索KPC—Kp的预防方法及相应治疗策略迫在眉睫。通过总结KPC—Kp定植或感染的高危因素及治疗进展,探讨其预防措施及治疗方案,为临床防治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肺炎克雷伯菌碳青霉烯酶肺炎克雷伯菌 感染 定植 高危因素 抗菌药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