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ardiovascular Complications of Large Hiatal Hernias: Expanding the Indications for Robotic Surgical Anatomic and Physiologic Repair: A Review
1
作者 Farid Gharagozloo Mark Meyer Robert Poston 《World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Surgery》 2022年第3期39-69,共31页
Background: Historically, the pathophysiology of Hiatal Hernias (HH) has not been fully understood. As a result, the surgical therapy of HH has focused primarily on gastrointestinal symptoms and Gastroesophageal Reflu... Background: Historically, the pathophysiology of Hiatal Hernias (HH) has not been fully understood. As a result, the surgical therapy of HH has focused primarily on gastrointestinal symptoms and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GERD). This treatment strategy has been associated with poor relief of symptoms and poor long-term outcomes. In fact, until recently, most patients with HH have been watched and referred for surgery as a last resort. Recent experience has shown that a large (giant) Hiatal Hernia (GHH) is a common problem known to impact adjacent organs such as the hearts and lungs. Those referred for surgical repair often complain of dyspnea, which is erroneously attributed to pulmonary compression or aspiration, but has been shown to be from tamponade caused from compression of the heart by herniated abdominal contents.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present understanding of GHH, the cardiac complications which result from GHH, and the most advanced robotic minimally invasive surgical approach to the anatomic and physiologic repair of GHH. Methods: In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we evaluated patients undergoing RRHH with at least a 2-year follow-up. All patients undergoing elective (RRHH) were identified preoperatively and enrolled prospectively in this study. Preoperative characteristics, medical comorbidities, and clinical information were all recorded prospectively and recorded into a secure surgical outcomes database. All patients received the previously validated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GERD-HRQL) questionnaire preoperatively and at postoperative time points of 1 month, 1 year, and 2 years. Patients routinely had a barium swallow postoperatively before discharge but did not undergo a barium swallow, an endoscopy, or a CT scan study at the 1-month time point unless indicated by symptoms. At 6 months, 1 year, and yearly intervals thereafter, all patients received an endoscopy study to ascertain the presence of a recurrence, regardless of symptoms. Recurrence was defined as over 2 cm or 10% of the stomach above the diaphragm detected by CT, esophagogram or endoscopy. In addition, an extensive search was conducted using Pub Med in order to extract references to the cardiovascular complications of HH. Results: 423 patients underwent RRHH. With a long-term follow-up,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ecrease in the Median Symptom Severity Score from 42.0 preoperatively, to 3.0 postoperatively. Recurrence was seen in 5 patients (5/423) for a recurrence rate of 1.1%. Conclusion: This experience has been the basis of two important realizations: 1) all patients with GHH have at least some degrees of clinically relevant compression of the inferior vena cava and the left atrium which causes tamponade and cardiogenic dyspnea which completely resolves after successful surgical repair;and 2) primary care providers and gastroenterologists who usually treat patients for GHH repair rarely recognize cardiac compression and tamponade as the cause of the shortness of breath and gradual increase in dyspnea on exertion and progressive fatigability in these patients.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present understanding of GHH, the cardiac complications which result from GHH and the most advanced robotic minimally invasive surgical approach to the anatomic and physiologic repair of GH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atal hernia GERD Paraesophageal hernia Robotic Surgery Laparoscopic repair NISSEN Belsey Gastroesophageal Valvuloplasty
下载PDF
Laparoscopic repair of giant hiatal hernia:analysis of 25 cases
2
作者 赵宏志 《外科研究与新技术》 2011年第3期163-163,共1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feasibility of laparoscopic repair of giant hiatal hernia. Methods From January 2008 to August 2010,25 consecutive patients with giant hiatal hernia underwent ...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feasibility of laparoscopic repair of giant hiatal hernia. Methods From January 2008 to August 2010,25 consecutive patients with giant hiatal hernia underwent laparoscopic repair. Crural closure was performed by means of two or three interrupted nonabsorbable sutures plus a tailored PTFE / ePTFE composite mesh. It was patched across the defect and secured to each crura with staples. Laparoscopic fundoplication was performed concomitantly in 16 cases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c conditions of patients. Para-operative clinical paramet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paroscopic repair of giant hiatal hernia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儿童食管裂孔疝手术单中心经验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海金 黄海金 +4 位作者 俞柯阳 彭威 陈枫 曾林山 曾勇 《临床外科杂志》 2023年第5期415-418,共4页
目的总结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治疗儿童食管裂孔疝单中心病例治疗经验。方法2022年2月~2023年2月期间收治的食管裂孔疝患儿6例,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治疗,6例患儿均采取裂孔修补+Nissen胃底折叠抗反流手术。观察病人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 目的总结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治疗儿童食管裂孔疝单中心病例治疗经验。方法2022年2月~2023年2月期间收治的食管裂孔疝患儿6例,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治疗,6例患儿均采取裂孔修补+Nissen胃底折叠抗反流手术。观察病人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随访观察术后恢复情况,如呕吐、吞咽困难、反流复发等。结果所有患儿均顺利进行了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术中出血(10±5)ml,手术时间(150±30)分钟,肠胃功能恢复时间(12±4)小时,术后住院时间(5±2)天。所有患儿均未发生切口感染,术中、术后均未输血。术后随访2~13个月,术后并发食管狭窄致吞咽困难1例,造影发现术后出现了食管下段狭窄,于术后5天进行球囊扩张1次,吞咽恢复正常,现术后随访12个月,患儿食管狭窄症状明显消失。1例术后胃食管反流,使用了止酸药物治疗,反流症状在2周内消失,停止用药。无复发疝、气胀综合征和二次手术患儿。无食管穿孔、迷走神经损伤、气胸、感染等并发症,无入住ICU,无死亡。结论儿童机器人辅助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和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的效果相似,但对需要精细解剖及减少复杂病例复发可能更具优势;掌握手术技巧,可能会对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有利;机器人手术学习曲线可更短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 食管裂孔疝修补术 Nissen胃底折叠 学习曲线
下载PDF
腹腔镜疝修补术联合Nissen胃底折叠术治疗食管裂孔疝合并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临床效果观察
4
作者 唐兴明 李刚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3年第12期112-115,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疝修补术(TAPP)联合Nissen胃底折叠术在食管裂孔疝(HH)合并胃食管反流病(GERD)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0月我院收治的79例HH合并GER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9)和观察组(n=40)。两... 目的探讨腹腔镜疝修补术(TAPP)联合Nissen胃底折叠术在食管裂孔疝(HH)合并胃食管反流病(GERD)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0月我院收治的79例HH合并GER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9)和观察组(n=40)。两组均行TAPP治疗,对照组联合Toupet胃底折叠术治疗,观察组联合Nissen胃底折叠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情况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反流次数、长反流次数均少于对照组,酸反流时间百分比低于对照组;食管残余压平均值、食管下括约肌静息平均值高于对照组,食管松弛率均低于对照组;GERD-HRQL评分(8.89±1.13)分、GERDQ评分(4.13±0.42)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APP联合Nissen胃底折叠术治疗HH合并GERD效果更佳,可良好对抗反流,维持食管压力,缓解疾病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裂孔疝 胃食管反流病 腹腔镜疝修补术 NISSEN胃底折叠术
下载PDF
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联合W-H胃底折叠术在老年食管裂孔疝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5
作者 黄柏彬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3年第15期117-120,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食管裂孔疝患者经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W-H胃底折叠术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8年5月—2022年2月收治的116例老年食管裂孔疝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8例.对照组采用腹腔镜食管裂孔... 目的探讨老年食管裂孔疝患者经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W-H胃底折叠术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8年5月—2022年2月收治的116例老年食管裂孔疝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8例.对照组采用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联合W-H胃底折叠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手术前后反流症状改善效果,记录吞咽困难、腹泻、排气增多及腹胀的总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为(1.26±0.63)d,短于对照组的(3.25±1.06)d,术中出血量为(32.11±7.58)mL,少于对照组的(76.37±18.95)m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反酸、反食、烧灼及胸痛症状评分对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反酸、反食、烧灼及组间胸痛症状评分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吞咽困难、腹泻、排气增多、腹胀总发生率对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食管裂孔疝患者通过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联合W-H胃底折叠术治疗,术后恢复时间较短,利于改善反流症状,虽存在吞咽困难等症状,但均可自行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裂孔疝 老年人 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 W-H胃底折叠术 反流症状
下载PDF
经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被引量:11
6
作者 王素娟 赵鹏 +1 位作者 高晓增 闫小燕 《护士进修杂志》 2012年第23期2205-2206,共2页
食管裂孔疝也称膈肌裂孔疝,多见于45岁以上的患者,手术是根治食管裂孔疝的有效方法,传统的手术方法为经胸或经腹手术[1]。经胸手术切口大、心肺干扰重,只能完成修复食管裂孔。实施胃底折叠术对呼吸功能影响大,经腹手术操作十分困... 食管裂孔疝也称膈肌裂孔疝,多见于45岁以上的患者,手术是根治食管裂孔疝的有效方法,传统的手术方法为经胸或经腹手术[1]。经胸手术切口大、心肺干扰重,只能完成修复食管裂孔。实施胃底折叠术对呼吸功能影响大,经腹手术操作十分困难。近年来,应用腹腔镜修补食管裂孔疝在欧美发达国家已被广泛运用,手术技术一日益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食管裂孔疝修补术 护理
下载PDF
预见性护理在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修补联合部分胃底折叠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7
作者 赵建琴 赵丽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8期96-99,共4页
目的探讨在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修补联合部分胃底折叠术后实施预见性护理程序对其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拟行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修补术患者70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35例。2组患者均实施常规护理... 目的探讨在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修补联合部分胃底折叠术后实施预见性护理程序对其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拟行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修补术患者70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35例。2组患者均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预见性护理程序。对比分析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前后自我管理技能评分及生存质量评分情况。结果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护理后,试验组自我护理、一般知识、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等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评分(P<0.05);试验组躯体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预见性护理程序可有效降低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修补联合部分胃底折叠术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预后效果及生活质量均有显著提升,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见性护理程序 食管裂孔疝修补术 并发症 腹腔镜
下载PDF
食管裂孔疝的腹腔镜治疗进展 被引量:5
8
作者 赵凯 李朝霞 +1 位作者 黄涛 尔启东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6年第14期2178-2183,共6页
食管裂孔疝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可分为Ⅰ型、Ⅱ型、Ⅲ型和Ⅳ型.早期的食管裂孔疝手术治疗方式为开胸、开腹手术,手术创伤大,术后患者心、肺等脏器并发症的发生率高,随着手术技术的提高和手术器械的发展,腹腔镜治... 食管裂孔疝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可分为Ⅰ型、Ⅱ型、Ⅲ型和Ⅳ型.早期的食管裂孔疝手术治疗方式为开胸、开腹手术,手术创伤大,术后患者心、肺等脏器并发症的发生率高,随着手术技术的提高和手术器械的发展,腹腔镜治疗食管裂孔疝已成为外科治疗的新趋势,同传统的开胸、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治疗食管裂孔疝的优势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目前,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和胃底折叠抗反流术已成为外科手术治疗的主要方式.本文对食管裂孔疝的腹腔镜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裂孔疝 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 腹腔镜胃底折叠术
下载PDF
腹腔镜袖状胃切除联合食管裂孔疝修补术治疗肥胖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近期疗效 被引量:3
9
作者 艾克拜尔·艾力 赛米·赛麦提 +5 位作者 皮尔地瓦斯 李义亮 伊比提哈尔 李赞林 阿巴伯克力 克力木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21年第3期172-176,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袖状胃切除(LSG)联合食管裂孔疝修补术(HHR)治疗肥胖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3月至2019年5月接受LSG+HHR治疗的23例肥胖合并OSAS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1例,女12例,平均(38.... 目的:探讨腹腔镜袖状胃切除(LSG)联合食管裂孔疝修补术(HHR)治疗肥胖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3月至2019年5月接受LSG+HHR治疗的23例肥胖合并OSAS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1例,女12例,平均(38.13±11.84)岁,体质量指数平均(37.84±4.03)kg/m^(2);记录术前、术后6个月患者体重、BMI、胃食管反流病调查量表评分、24 h pH检测及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最低血氧饱和度等指标。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手术前后临床指标,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分析数据间的相关性。结果:术后6个月,患者体重由术前的(100.78±9.11)kg降至(80.74±7.74)kg;BMI由术前的(37.84±4.03)kg/m^(2)降至(28.98±2.36)kg/m^(2);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由术前的(34.04±13.8)降至(5.67±3.35);最低血氧饱和度由术前的(72.3±4.19)提至(85.97±5.27),OSAS轻度、中度、重度组胃食管反流病阳性率分别为33.33%(2/6)、37.5%(3/8)与66.6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体重、酸反流及睡眠呼吸相关指标均明显改善。结论:LSG+HHR治疗肥胖合并OSAS的效果较好,可达到抗反流、减重及改善OSAS等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症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袖状胃切除术 腹腔镜检查 食管裂孔疝修补术
下载PDF
无张力疝修补技术在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臧宇 李晨 田文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7期687-690,共4页
目的探究腹腔镜食管裂孔无张力疝修补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2014年10月在解放军总医院普通外科接受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的7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 74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85~185(107.3±5.6)... 目的探究腹腔镜食管裂孔无张力疝修补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2014年10月在解放军总医院普通外科接受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的7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 74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85~185(107.3±5.6)min,术中出血量30~120(67.2±7.5)ml。术后住院3~9 d。所有手术均放置食管裂孔疝专用补片予修补并加固食管裂孔,术后随访期间未发生补片引起的并发症。74例患者随访3~53(31.0±2.1)个月。66例(89%)术后主要症状得到缓解,8例患者术后仍有术前不适症状,烧心反酸2例、胸骨后疼痛4例、恶心呕吐1例、吞咽困难2例。术后3个月复查上消化道钡剂检查,无复发情况。结论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无张力修补术具备安全性、微创性、有效性和可行性的优势,具有进一步发展和推广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无张力修补 食管裂孔疝
下载PDF
腹腔镜抗反流手术在基层医院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方平 刘纪炎 +2 位作者 严富国 石余 丁杭良 《中国内镜杂志》 2018年第11期28-31,共4页
目的研究腹腔镜胃底折叠术联合食管裂孔疝(HH)修补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合并HH在基层医院应用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月共56例行腹腔镜胃底折叠术联合HH修补术治疗的GERD合并HH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目的研究腹腔镜胃底折叠术联合食管裂孔疝(HH)修补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合并HH在基层医院应用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月共56例行腹腔镜胃底折叠术联合HH修补术治疗的GERD合并HH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剖腹,手术时间56~180 min,平均(68.4±3.6)min,术中出血量30~200 ml,平均(40.3±5.6)ml,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所有患者术后密切随访6~24个月;术后半年GERD-Q量表评分和De Meester评分较术前均明显降低(P <0.05),食管下括约肌(LES)静息压较术前明显升高(P <0.05);术后1或2年随访48例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6例症状明显减轻、2例无效,上消化道X线钡餐检查无HH复发及消化道梗阻。结论在基层医院,腹腔镜胃底折叠术联合HH修补术治疗GERD合并HH是安全有效的,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病 腹腔镜 胃底折叠术 食管裂孔疝修补术
下载PDF
腹腔镜治疗成人食管裂孔疝手术适应证的选择(附20例报告) 被引量:4
12
作者 柯文杰 王勇 +2 位作者 段鑫 罗文 石念 《腹部外科》 2017年第5期390-393,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修补术治疗食管裂孔疝的适应证,总结相关临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市中心医院疝与腹壁外科自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20例食管裂孔疝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20例病人均行腹腔镜疝修补治疗,临床症状好转出院... 目的探讨腹腔镜修补术治疗食管裂孔疝的适应证,总结相关临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市中心医院疝与腹壁外科自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20例食管裂孔疝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20例病人均行腹腔镜疝修补治疗,临床症状好转出院,其中14例行补片修补,6例行单纯缝合修补。手术时间为40~120 min,平均手术时间为75 min;失血量为10~50 ml,平均为25 ml;住院时间为3~8 d,平均为4.5 d;术后无严重并发症。术后1个月复查上消化道钡餐检查均显示疝囊复位良好。术后随访1年半,未见症状复现及疝复发。结论合理选择手术适应证是腹腔镜治疗食管裂孔疝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裂孔疝 腹腔镜修补 适应证
下载PDF
腹腔镜疝修补术联合Nissen胃底折叠术治疗食管裂孔疝的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丁海涛 韩智君 +2 位作者 曹杰 迪米拉 帕尔哈提.阿布都热衣木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18年第2期113-118,共6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疝修补术联合Nissen胃底折叠术治疗食管裂孔疝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本院收治的157例食管裂孔疝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前瞻性、对照原则,将157例病人随机分到A组(n=75例)和B组(n=82例),两组病人均... 目的探讨腹腔镜疝修补术联合Nissen胃底折叠术治疗食管裂孔疝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本院收治的157例食管裂孔疝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前瞻性、对照原则,将157例病人随机分到A组(n=75例)和B组(n=82例),两组病人均予以腹腔镜疝修补术,同时A组加以Nissen胃底折叠术治疗,B组加以Toupet胃底折叠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病人的手术情况、食管反流情况及食管压力。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并发症情况及复发情况比较,结果均显示无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前,A组、B组患者的24 h内反流次数、反流时间、长反流次数、酸反流时间百分比、食管下括约肌压力、食管残余压、食管松弛率及无效吞咽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手术后6个月,A组、B组患者的24 h内反流次数、反流时间、长反流次数、酸反流时间百分比、食管下括约肌压力、食管残余压、食管松弛率及无效吞咽情况均明显优于手术前,且A组明显优于B组(均为P<0.05)。结论腹腔镜疝修补术联合Nissen胃底折叠术在抗反流效果、抑制术后吞咽困难发生、提高食管下括约肌压力方面的效果均明显优于Toupet胃底折叠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裂孔疝 腹腔镜检查 NISSEN胃底折叠术 Toupet胃底折叠术 疝修补术
下载PDF
经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14
作者 韩茂娟 《大医生》 2017年第4期135-136,共2页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应用在经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新汶矿业集团莱芜中心医院行经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治疗的100例食管裂孔疝患者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予以对照组常规护理,予以观察组护理干预,比...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应用在经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新汶矿业集团莱芜中心医院行经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治疗的100例食管裂孔疝患者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予以对照组常规护理,予以观察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8%,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8%,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护理干预应用在经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围手术期护理中,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减患者的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干预 经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 围手术期 效果
下载PDF
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联合不同抗反流术式治疗食管裂孔疝合并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比较 被引量:18
15
作者 彭延春 刘祥尧 赵司卫 《中国内镜杂志》 2019年第4期11-18,共8页
目的探讨并比较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联合不同抗反流术式治疗食管裂孔疝(HH)合并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行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联合抗反流术治疗的HH合并GERD患者67例的病例资料。根据... 目的探讨并比较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联合不同抗反流术式治疗食管裂孔疝(HH)合并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行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联合抗反流术治疗的HH合并GERD患者67例的病例资料。根据抗反流术式的方法分为3组,其中29例采用腹腔镜Nissen胃底折叠术(Nissen组),18例行腹腔镜Toupet胃底折叠术(Toupet组),20例行腹腔镜Dor胃底折叠术(Dor组)。比较3组手术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术后随访1年,观察手术前后胃镜、高分辨率食管测压及24 h食管pH监测结果,发放GERD-Q症状评分评估患者GERD症状,使用GERD相关生命质量量表(GERD-HROL),记录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手术失效率及复发率。结果 3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及术后第1年胃镜检查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oupet组术后1年食管下括约肌(LES)静息呼吸平均值低于Nissen组和Dor组,反流时间、反流次数、无效吞咽高于Nissen组和Do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Nissen组和Dor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术后1年LES静息压最小值、24 h pH阻抗监测、DeMeester评分、GERD-Q症状评分和GERD-HROL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无效率及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联合3种胃底折叠术治疗HH合并GERD均可起到抗反流的效果,但Nissen和Dor手术在改善LES静息呼吸压力值、反流和无效吞咽方面的效果优于Toupet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裂孔疝 胃食管反流 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 胃底折叠术 手术效果
下载PDF
腹腔镜下行食管裂孔疝修补联合胃底折叠术对食管裂孔疝合并胃食管反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虞向阳 何艳舫 +3 位作者 赵鹏 张国志 王长友 孙蕊 《中国医药》 2016年第1期67-71,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行食管裂孔疝修补联合胃底折叠术对食管裂孔疝合并胃食管反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食管裂孔疝合并胃食管反流患者7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行食管裂孔疝修补联合胃底折叠术对食管裂孔疝合并胃食管反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食管裂孔疝合并胃食管反流患者7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行常规开腹手术,观察组于腹腔镜下行食管裂孔疝修补联合胃底折叠术。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治疗前后的反流性疾病问卷(RDQ)各症状评分和消化病生存质量指数(GLQI)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76±10)min比(95±12)min、(28±10)ml比(77±21)ml、(1.2±0.4)d比(3.6±1.0)d、(6.1±1.6)d比(11.9±2.4)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RDQ各症状评分[胸痛:(4.73±2.31)分比(4.82±2.53)分,烧心:(6.13±2.43)分比(6.02±1.93)分,反酸:(4.29±2.12)分比(4.36±2.31)分,反食:(5.02±2.17)分比(5.13±2.62)分]和GLQI评分比较[自觉症状:(48.4±9.1)分比(49.0±8.9)分,生理功能状态:(15.3±5.1)分比(15.4±53)分,精神、心理状态:(12.3±4.2)分比(12.1±3.6)分,生活、社会状态:(8.9±2.5)分比(8.7±2.6)分,总评分:(84.5±12.5)分比(84.8±12.8)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2组患者RDQ各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GLQI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观察组患者的RDQ各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胸痛:(1.04±0.22)分比(2.43±1.04)分,烧心:(1.44±0.62)分比(3.23±1.24)分,反酸:(1.25±0.57)分比(2.52±1.32)分,反食:(1.35±0.74)分比(2.68±1.01)分],GLQ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自觉症状:(65.7±6.6)分比(55.2±5.2)分,生理功能状态:(20.6±3.6)分比(18.1±2.3)分,精神、心理状态:(18.1±2.7)分比(16.0±3.2)分,生活、社会状态:(12.4±1.7)分比(10.6±2.1)分,总评分:(115.2±94)分比(98.7±10.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出现吞咽困难4例、腹部胀气3例及切口感染2例,而观察组患者仅出现吞咽困难2例,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5.6%(2/36)比25.0%(9/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行食管裂孔疝修补联合胃底折叠术治疗食管裂孔疝合并胃食管反流,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胃肠道功能及胃反流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及降低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裂孔 胃食管反流 食管裂孔疝修补术 胃底折叠术
下载PDF
巨大混合型食管裂孔疝一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吕剑 杨玉清 +1 位作者 丁凯 王芳泽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2906-2907,共2页
食管裂孔疝多见于中老年人,主要与肥胖、便秘、腹腔积液、咳嗽以及其他慢性疾病引起腹腔压力长期增高有关。最常见的食管裂孔疝为滑动型食管裂孔疝,占85%左右。混合型食管裂孔疝最少见,约占5%。本文报道了1例巨大混合型食管裂孔疝,患者... 食管裂孔疝多见于中老年人,主要与肥胖、便秘、腹腔积液、咳嗽以及其他慢性疾病引起腹腔压力长期增高有关。最常见的食管裂孔疝为滑动型食管裂孔疝,占85%左右。混合型食管裂孔疝最少见,约占5%。本文报道了1例巨大混合型食管裂孔疝,患者除胃食管结合部自腹腔滑入后纵隔外,胃底、胃体小弯部、小肠及其系膜均伴随裂孔的增大而上移。由于疝入的内容物较多,出现肺萎缩和心脏移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裂孔 食管裂孔疝修补术 胃底折叠术 病例报告
下载PDF
巨大食管裂孔疝的微创外科治疗 被引量:4
18
作者 胡志伟 汪忠镐 吴继敏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4期7-15,共9页
食管裂孔疝,特别是巨大食管裂孔疝,在解剖学特征和临床表现方面与常见的滑动性食管裂孔疝有较大差别,多数巨大食管裂孔疝可行积极手术治疗。随着巨大食管裂孔疝修复方法的不断改进,手术的可接受性大大提高,如何准确把握手术时机、提高... 食管裂孔疝,特别是巨大食管裂孔疝,在解剖学特征和临床表现方面与常见的滑动性食管裂孔疝有较大差别,多数巨大食管裂孔疝可行积极手术治疗。随着巨大食管裂孔疝修复方法的不断改进,手术的可接受性大大提高,如何准确把握手术时机、提高手术安全性、控制和预防胃食管反流病、避免术后吞咽困难等并发症、降低术后解剖学复发是临床医生关注的重点。本文就巨大食管裂孔疝的微创外科治疗进行综述,为临床医生提供治疗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大食管裂孔疝 腹腔镜手术 食管旁疝修补 胃底折叠
下载PDF
浅析微创手术治疗食管裂孔疝修补术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周建松 王树军 +1 位作者 周安传 刘艳想 《中国医药导刊》 2014年第2期334-334,336,共2页
目的:探讨和总结微创手术治疗食管裂孔疝修补术患者的最佳术士方法的临床疗效和经验。方法:目前以微创手术治疗为临床治疗首选,多采用通过腹腔镜应用补片进行食管裂孔疝修补和部分胃底折叠术。现抽取我院普外科对2012年8月-2013年9月... 目的:探讨和总结微创手术治疗食管裂孔疝修补术患者的最佳术士方法的临床疗效和经验。方法:目前以微创手术治疗为临床治疗首选,多采用通过腹腔镜应用补片进行食管裂孔疝修补和部分胃底折叠术。现抽取我院普外科对2012年8月-2013年9月来我院就诊的15例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通过腹腔镜应用补片进行食管裂孔疝修补和部分胃底折叠术对患者进行治疗,15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术后住院3-5天,术后1-2个月来院复查临床症状消失,术后8-10个月电话回访未出现复发,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结论:通过腹腔镜应用补片进行食管裂孔疝修补和部分胃底折叠术对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医者学习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手术 腹腔镜 食管裂孔疝修补术 胃底折叠术
下载PDF
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修补术后预见性护理程序的应用 被引量:8
20
作者 龙胜娟 《临床医学工程》 2015年第9期1231-1232,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修补术后实施预见性护理程序的效果。方法选取于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来我院行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修补术的新生儿25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125)和观察组(n=125),对照组行常规护理,...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修补术后实施预见性护理程序的效果。方法选取于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来我院行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修补术的新生儿25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125)和观察组(n=125),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程序,观察对比两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成功率为100%。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1.20%,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8.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修补术后实施预见性护理程序,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食管裂孔疝修补术 预见性 护理程序 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