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源博物“双馆”的在地性设计
1
作者 徐达明 《建设科技》 2023年第12期75-77,84,共4页
建筑的在地性是对全球化的现代主义建筑的反思和辩证批判。在地性的建筑设计强调深度发掘地方场所特质,充分考虑地方环境、历史、文脉、技术等,采用传承与创新相结合的方式表达地域文化属性。本文以河源博物“双馆”项目为例,充分结合... 建筑的在地性是对全球化的现代主义建筑的反思和辩证批判。在地性的建筑设计强调深度发掘地方场所特质,充分考虑地方环境、历史、文脉、技术等,采用传承与创新相结合的方式表达地域文化属性。本文以河源博物“双馆”项目为例,充分结合其所在的龟峰山、龟峰塔、龟峰公园的自然环境特点,阐释项目作为文化建筑的在地性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地性 设计策略 自然拟态 隐喻 隐于环境
下载PDF
“言”外之“意”——论教科书中的隐性课程 被引量:3
2
作者 刘丽群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7年第5期14-18,共5页
教科书文本有双重意义结构,一是语言文字表面的意义世界,它是有目的的、预先设计好的内容,也是按计划、有组织地来进行实施的,是典型的显性课程;二是语言文字背后的意义世界,它内隐和镶嵌在文本之中,但其"意"却在文本之外,它... 教科书文本有双重意义结构,一是语言文字表面的意义世界,它是有目的的、预先设计好的内容,也是按计划、有组织地来进行实施的,是典型的显性课程;二是语言文字背后的意义世界,它内隐和镶嵌在文本之中,但其"意"却在文本之外,它是教科书显性文本背后的隐性课程,通常借助于隐喻来产生"意义",隐性课程就是一个隐藏在教科书背后的"意义场"。这要求我们在教科书编写过程中,应把关注的焦点从教科书语言转向教科书话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科书 隐性课程 隐喻 话语
下载PDF
论王安石议政咏物诗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唐 《北方论丛》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71-74,共4页
议政诗是王安石诗歌成就的重要方面。其中, 以咏物诗议政是他经常采用的艺术方式之一。前人有寓意的咏物诗, 多寄托人生感慨、生活际遇或自身品格等; 王安石则把咏物直接而广泛地带入议政领域, 既拓展了咏物诗的艺术功能, 又丰富了议政... 议政诗是王安石诗歌成就的重要方面。其中, 以咏物诗议政是他经常采用的艺术方式之一。前人有寓意的咏物诗, 多寄托人生感慨、生活际遇或自身品格等; 王安石则把咏物直接而广泛地带入议政领域, 既拓展了咏物诗的艺术功能, 又丰富了议政诗的艺术手段。其主要手法, 一是“说开去”, 即抓住所咏之物与所议之政可相联系的特点, 由说物引申到议政, 其“联系”又可分为直接型与间接型两类。二是暗喻, 即诗的文面只是咏物, 不露议政, 但由于诗中物的特点、此物与他们的关系、对物的主观感受等条件的限定,“物理”自然与某种“政理”暗合, 在联想的艺术机制作用下, 暗中形成议政的语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诗议政 咏物诗 暗喻
下载PDF
隐喻性思维:认知视阈下的隐性课程 被引量:1
4
作者 周莉莉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2期86-90,共5页
随着课程与知识观念的更新,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思辨能力是现代课程的重心之一。根据认知科学的研究,思辨能力来源于隐喻性思维,它需要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中,潜移默化地形成,需要隐性课程的参与。隐性课程应该顺应隐喻性思维的发生机制,引导... 随着课程与知识观念的更新,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思辨能力是现代课程的重心之一。根据认知科学的研究,思辨能力来源于隐喻性思维,它需要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中,潜移默化地形成,需要隐性课程的参与。隐性课程应该顺应隐喻性思维的发生机制,引导学生以自身的经验和知识为基础去开拓思维,并为他们创造平等对话的文化氛围和"闲暇"的思考空间,这能够更好地促进课程与知识的有机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性课程 隐喻性思维 文化氛围 思辨能力
下载PDF
《红楼梦》“草蛇灰线”之隐笔探微 被引量:2
5
作者 李馨 《新余高专学报》 2011年第4期87-89,共3页
"草蛇灰线"是中国小说艺术中一个独特的创造,经由曹雪芹的意匠经营,将之发挥到一个超迈往古的神奇境地。结合《红楼梦》评点史料,梳理"草蛇灰线"在书中的作用,可将《红楼梦》之"草蛇灰线"分为隐线、隐喻... "草蛇灰线"是中国小说艺术中一个独特的创造,经由曹雪芹的意匠经营,将之发挥到一个超迈往古的神奇境地。结合《红楼梦》评点史料,梳理"草蛇灰线"在书中的作用,可将《红楼梦》之"草蛇灰线"分为隐线、隐喻、隐设三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偻梦》 草蛇灰线 隐线 隐喻 隐示
下载PDF
论中俄当代小说历史叙事中的“食之味”
6
作者 张琼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76-84,共9页
在多部中俄当代小说中,"吃"或者"食"常作为细致描写、深刻隐喻的代表,被用于展现时代或社会状况,揭示人性与之相应的复杂变化。首先,"食"是人类生存需求的底线,比起精神需求,它更能反映个体生存的困境及... 在多部中俄当代小说中,"吃"或者"食"常作为细致描写、深刻隐喻的代表,被用于展现时代或社会状况,揭示人性与之相应的复杂变化。首先,"食"是人类生存需求的底线,比起精神需求,它更能反映个体生存的困境及其历史成因。其次,一切个体的精神蒙难都展现在"吃"的不易之中。当代小说普遍以微观的个人辐射宏观的历史,期待打破意识形态规制下的统一叙事。再次,作者处于社会责任感和主流价值认同的撕扯中,"食之味"这样的隐藏文本往往比直白的批驳更具力量。这些旨在制造隐晦的文体修辞其实是作者让苦难叙事突破批判困境、更加逼近事实的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俄当代小说 历史叙事 隐喻 隐藏文本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