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头状汗腺瘤9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刘宇飞 陈路 +3 位作者 胡余昌 胡友斌 高艳 宋子华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15-219,共5页
目的研究乳头状汗腺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和免疫学表型。方法收集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病理科1995~2009年存档和诊断的9例乳头状汗腺瘤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并对切除的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抗体包括ER、PR、CK(AE1/AE3)、CK5/6、CK7、C... 目的研究乳头状汗腺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和免疫学表型。方法收集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病理科1995~2009年存档和诊断的9例乳头状汗腺瘤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并对切除的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抗体包括ER、PR、CK(AE1/AE3)、CK5/6、CK7、CK20、CK(Low MW)、CK34βE12、EMA、p63、actin、CD10、S-100、Calponin、GCDFP-15和vimentin。结果9例患者平均发病年龄48岁,男女比例1∶8,主要发生于外阴及肛周。临床表现为单发的直径0.5~1.2 cm大小的半球形、孤立的、界限清楚的皮下结节;组织病理可见肿瘤由大小不一的腺泡、腺管和复杂折叠的乳头状结构组成,乳头的轴心为纤维血管。腺腔和乳头结构内衬单层柱状上皮细胞,可见顶浆分泌;在柱状细胞外周见梭形或立方形的肌上皮细胞,肌上皮与内层柱状细胞形成双层排列。免疫组化检测显示:9例肿瘤的内层柱状细胞均表达ER、PR、CK(AE1/AE3)、CK(Low MW)、CK7和EMA,7例表达CK34βE12,所有肿瘤的肌上皮细胞均表达p63、actin、CD10、S-100和Calponin,7例肿瘤的内层柱状细胞与肌上皮同时表达CK5/6,所有的肿瘤细胞均不表达CK20、GCDFP-15和vimentin,但纤维间质均表达vimentin。结论乳头状汗腺瘤是一种少见的皮肤良性肿瘤,临床表现多样,极易误诊。确诊依赖于组织病理检查。完整切除肿物后不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肿瘤 乳头状汗腺瘤 临床病理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肛门乳头状汗腺瘤1例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星星 胡勇 +2 位作者 徐军 章太平 王健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976-978,共3页
患者女,50岁。大便带血伴异物脱出感10余年。专科检查:肛门截石位齿状线11点见一肿块,表面光滑,质韧,无压痛,与周围组织无粘连,活动度尚可。组织病理学检查:低倍镜下,肿瘤由大小不一的腺泡、腺管和复杂折叠的乳头状结构组成,乳头中央含... 患者女,50岁。大便带血伴异物脱出感10余年。专科检查:肛门截石位齿状线11点见一肿块,表面光滑,质韧,无压痛,与周围组织无粘连,活动度尚可。组织病理学检查:低倍镜下,肿瘤由大小不一的腺泡、腺管和复杂折叠的乳头状结构组成,乳头中央含纤维脉管轴心;高倍镜下,腺管和乳头状结构均由内层的单层柱状上皮细胞和外层的肌上皮细胞组成。病理诊断:肛门乳头状汗腺瘤。患者行肿块完整切除,术后随访6个月,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门 乳头状汗腺瘤
下载PDF
乳头状汗腺瘤10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展瑞 赵光明 +3 位作者 钱振华 李艳青 万琳琳 陆夏良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12期902-904,908,共4页
目的探讨乳头状汗腺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对10例乳头状汗腺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和免疫组化表型分析。结果本组女性9例,男性1例,年龄31~65岁,平均44岁,9例位于外阴和肛周,1例位于肩颈部;临床表现为单发丘疹或界限清楚的... 目的探讨乳头状汗腺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对10例乳头状汗腺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和免疫组化表型分析。结果本组女性9例,男性1例,年龄31~65岁,平均44岁,9例位于外阴和肛周,1例位于肩颈部;临床表现为单发丘疹或界限清楚的皮下结节,直径0.5~2 cm;组织学上见肿瘤由大小不一的腺管和相互吻合的乳头状结构组成,被覆双层上皮,内层为高柱状的上皮细胞,可见顶浆分泌,外层为梭形或矮立方的肌上皮细胞。免疫组化显示:所有肿瘤的内层柱状细胞均ER、PR、CK和EMA(+),9例CK34βE12和CK7(+),3例AR和GCDFP-15(+),1例CK20(+),所有肿瘤肌上皮细胞均p63和S-100(+),7例肿瘤双层上皮CK5/6同时(+),Ki-67增值指数从1%~60%不等。结论乳头状汗腺瘤是一种少见的发生于肛周生殖器的皮肤良性肿瘤,个别肿瘤可发生癌变,因临床表现多变,极易误诊,通过组织活检可确诊。肿瘤完整切除后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状汗腺瘤 皮肤 癌变
下载PDF
多发性乳头状汗腺瘤 被引量:5
4
作者 姚明 华夏 张谊芝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9-100,共2页
报告1例发生于左上肢的多发性乳头状汗腺瘤。患者女,45岁。左上肢线状排列的结节伴瘙痒7年。皮肤科检查见左上肢数个直径2~3 cm淡红色结节,呈线状排列,质地坚实,部分皮损表面破溃、结黄褐色痂。组织病理检查示真皮浅层及中层内肿瘤由... 报告1例发生于左上肢的多发性乳头状汗腺瘤。患者女,45岁。左上肢线状排列的结节伴瘙痒7年。皮肤科检查见左上肢数个直径2~3 cm淡红色结节,呈线状排列,质地坚实,部分皮损表面破溃、结黄褐色痂。组织病理检查示真皮浅层及中层内肿瘤由大小不一的腺管、腺泡、复杂折叠的乳头状结构构成,腺腔和乳头状结构内衬单层柱状上皮,外围见一层小立方形肌上皮细胞,符合乳头状汗腺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状汗腺瘤.多发性
下载PDF
乳头状汗腺腺瘤10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冯真 杨华 +3 位作者 刘坤 梁婷玉 高扬 郭绍文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17年第6期517-520,共4页
目的探讨乳头状汗腺腺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免疫组化、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收集乳头状汗腺腺瘤10例,观察病理学形态及免疫组化表型,通过随访了解预后。结果患者均为女性,平均42岁。肿物直径0.5~1.7 cm。镜下观察肿瘤由囊状、腺管状和... 目的探讨乳头状汗腺腺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免疫组化、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收集乳头状汗腺腺瘤10例,观察病理学形态及免疫组化表型,通过随访了解预后。结果患者均为女性,平均42岁。肿物直径0.5~1.7 cm。镜下观察肿瘤由囊状、腺管状和乳头状结构所构成,上皮由内层柱状上皮和外层肌上皮所构成。免疫组化:标记3例的肿瘤内层柱状上皮CKPan、CAM5.2(+),2例EMA(+),1例ER、PR(+);所有外层肌上皮细胞SMA、P63、S-100(+)。结论乳头状汗腺腺瘤是一种少见的皮肤良性肿瘤,确诊主要依赖病理学检查,肿瘤完整切除后不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状汗腺腺瘤 临床病理 免疫组化
下载PDF
肛门乳头状汗腺瘤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郭一川 郭亚莉 《农垦医学》 2015年第2期136-138,共3页
目的:探讨肛门乳头状汗腺瘤的临床特点、病理形态、免疫组化及预后等。方法:收集我科5例肛门乳头状汗腺瘤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观察病理形态及免疫组化表型,通过随访了解其预后。结果:临床表现患者均为女性,年龄中位数43岁,肿物位于肛... 目的:探讨肛门乳头状汗腺瘤的临床特点、病理形态、免疫组化及预后等。方法:收集我科5例肛门乳头状汗腺瘤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观察病理形态及免疫组化表型,通过随访了解其预后。结果:临床表现患者均为女性,年龄中位数43岁,肿物位于肛门齿状线附近,均行包块切除,随访1年,无复发。病理检查示肿块最大径0.5-1.5cm不等,镜检示瘤组织呈密集的不规则腺管状,部分腺管折叠形成迷路,部分向腔内形成乳头状结构,上皮均由内层分泌性柱状上皮细胞及外层肌上皮细胞构成。病理诊断:肛门乳头状汗腺瘤。免疫表型:5例内层柱状上皮细胞ER、AE1/AE3、CK7阳性,CK20、CEA、Villin阴性,外层肌上皮细胞AE1/AE3、P63阳性。结论:肛门乳头状汗腺瘤非常少见,诊断主要靠常规病理切片确诊,免疫组化标记协助诊断,局部肿物切除为首选,随访1年,无复发,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门 乳头状汗腺瘤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肛门乳头状汗腺瘤8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郭一川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4期245-246,251,共3页
目的探讨肛门乳头状汗腺瘤的临床特点、病理形态、免疫组化及预后。方法收集8例肛门乳头状汗腺瘤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观察病理形态及免疫组化表型,通过随访了解预后。结果患者均为女性,中位年龄43岁。肿物位于肛门齿状线附近,均行包块... 目的探讨肛门乳头状汗腺瘤的临床特点、病理形态、免疫组化及预后。方法收集8例肛门乳头状汗腺瘤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观察病理形态及免疫组化表型,通过随访了解预后。结果患者均为女性,中位年龄43岁。肿物位于肛门齿状线附近,均行包块切除,随访1年无复发。肿块最大径0.5~1.5 cm不等,镜下瘤组织呈密集的不规则腺管状,部分腺管折叠形成迷路,部分向腔内形成乳头状结构,上皮均由内层分泌性柱状上皮细胞及外层肌上皮细胞构成。免疫组化:8例内层柱状上皮细胞ER、广谱CK和CK7(+),CK20、CEA和villin(-);外层肌上皮细胞CK和p63(+)。结论肛门乳头状汗腺瘤非常少见,诊断主要靠病理确诊,免疫组化标记协助诊断,局部肿物切除为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门 乳头状汗腺瘤 临床病理 免疫组化
下载PDF
肛门乳头状汗腺瘤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范宜娟 杨滢瑜 +1 位作者 陈荣 汤芃芃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6年第23期3769-3771,共3页
目的:研究肛门乳头状汗腺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华山医院宝山分院病理科2001年-2014年病理诊断为肛门乳头状汗腺瘤资料,采用常规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进行分析。免疫组织化学抗体包括:HCK、EMA、ER、PR、CK7、S100、Calpo... 目的:研究肛门乳头状汗腺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华山医院宝山分院病理科2001年-2014年病理诊断为肛门乳头状汗腺瘤资料,采用常规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进行分析。免疫组织化学抗体包括:HCK、EMA、ER、PR、CK7、S100、Calponin、p63、CD10、SMA、MSA、GCDPF-15及CK20。结果:4例肛门乳头状汗腺瘤均为女性,平均年龄47岁。临床表现为直径0.5~1.5厘米大小的皮下肿物;病理巨检为灰白色、质地较硬的类圆形肿物;镜下见肿瘤位于真皮内,肿瘤边缘为纤维及玻璃样间质,界清,与表皮不相连,肿瘤图像类似于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为迂回曲折、复杂折叠的乳头结构组成,乳头纤细,中央为血管纤维间质,乳头表面双层细胞结构排列,内层为单层柱状上皮,外层为单层立方肌上皮细胞。4病例细胞形态均比较均一。1例细胞增生活跃伴轻度不典型增生。免疫组化显示为:内层柱状上皮表达ER、PR、HCK、CK7、EMA,外层肌上皮表达p63、CD10、S100、Calponin、MSA、SMA。结论:肛门乳头状汗腺瘤多发于女性,是比较少见的皮肤良性肿瘤,临床表现为痔疮出血、肛瘘等,容易误诊。预后佳,随访显示肿瘤未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门 乳头状汗腺瘤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女阴乳头状汗腺腺瘤1例并文献复习
9
作者 汤庄力 张燕飞 +3 位作者 冯义国 童丹玉 王晓鹏 肖生祥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012-1013,1017,共3页
患者女,39岁,会阴部无痛性单发结节1周余。皮肤科情况:会阴部可见一黄豆大小皮色结节,无触痛、粘连,活动度佳。表面皮肤无红肿、糜烂、渗液等。皮损组织病理示:肿瘤位于真皮浅层至中层,周围可见完整包膜与上皮相分隔,未见向周围浸润生长... 患者女,39岁,会阴部无痛性单发结节1周余。皮肤科情况:会阴部可见一黄豆大小皮色结节,无触痛、粘连,活动度佳。表面皮肤无红肿、糜烂、渗液等。皮损组织病理示:肿瘤位于真皮浅层至中层,周围可见完整包膜与上皮相分隔,未见向周围浸润生长,瘤体内呈条索状及网篮状,可见多数乳头折叠突入管腔内。瘤细胞未见核分裂相或异型性,瘤组织及周围组织未见炎细胞浸润。临床结合病理诊断为女阴乳头状汗腺腺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状汗腺腺瘤 病理 文献回顾
下载PDF
外阴乳头状汗腺瘤1例
10
作者 扎珍 索朗曲宗 +3 位作者 王倩 张韡 白央 慈仁央吉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435-1436,共2页
患者女,53岁,外阴淡红色结节半年,增大1周。皮肤科情况:右侧外阴阴蒂旁单发直径约0.5 cm的淡红色结节,质韧,触痛明显。皮损组织病理示:肿瘤位于真皮内,呈单发的结节,境界清晰,无包膜,与表皮不相连,在整体上呈迷宫样模式,向内形成乳头状... 患者女,53岁,外阴淡红色结节半年,增大1周。皮肤科情况:右侧外阴阴蒂旁单发直径约0.5 cm的淡红色结节,质韧,触痛明显。皮损组织病理示:肿瘤位于真皮内,呈单发的结节,境界清晰,无包膜,与表皮不相连,在整体上呈迷宫样模式,向内形成乳头状突起。瘤体内有较多乳头状突起,腔面衬一层柱状细胞,可见顶浆分泌现象。诊断:外阴乳头状汗腺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状汗腺瘤 外阴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