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1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 of yttrium and manganese addition on catalytic soot combustion activity and anti-high-temperature stability of CeO_(2) catalyst
1
作者 Yi Zhu Xingyu Liu +6 位作者 Wei Shi Jia Li Changbing Ye Ruimei Fang Huifeng Zhu Shanhu Chen Li Lan 《Journal of Rare Earths》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2期334-344,I0004,共12页
In order to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the addition of yttrium and manganese on the soot combustion performance and high temperature stability of CeO_(2) catalyst,a series of Y/Mn-modified CeO_(2) catalysts were prepare... In order to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the addition of yttrium and manganese on the soot combustion performance and high temperature stability of CeO_(2) catalyst,a series of Y/Mn-modified CeO_(2) catalysts were prepared.The effects of structural properties,textural properties,oxygen vacancies,Ce^(3+),surface adsorbed oxygen species,reduction properties and desorption properties of oxygen species on the activity were analyzed by various characterization methods.The results of the activity test show that the addition of manganese is beneficial to enhancement of the activity,while the addition of yttrium increases the amount of reactive oxygen species,but decreases the activity.After aging at 700℃,the activity of the CeMn catalyst decreases most sharply,while the catalytic activity of the CeY catalyst can be maintained to a certain extent.Interestingly,the addition of yttrium and manganese at the same time can stabilize the activity.The fundamental reason is that yttrium and manganese move to the surface of the solid solution after aging,which increases the reduction performance of the catalyst,thus contributing to the increase of activity.Although the activity of CeYMn catalyst decreases after aging at 800℃,it is still higher than that of other catalysts aged at 7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O_(2)catalyst Soot catalytic combustion Diesel pollution control Rare earths high temperature stability low temperature reduction performance
原文传递
应用于半导体激光器的高精度温控系统设计
2
作者 叶茂 杜恩斯 +1 位作者 王秋玮 赵毅强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7-77,共11页
面向半导体激光器温控系统的高精度、高速与高集成化的需求,设计了一款高精度、快速响应、高集成化、低成本的数模混合架构温控系统。该系统以FPGA为控制核心,硬件部分包括由三线制惠斯通电桥、仪表放大器、模数转换器组成的温度信号采... 面向半导体激光器温控系统的高精度、高速与高集成化的需求,设计了一款高精度、快速响应、高集成化、低成本的数模混合架构温控系统。该系统以FPGA为控制核心,硬件部分包括由三线制惠斯通电桥、仪表放大器、模数转换器组成的温度信号采集与调理模块,全桥降压电路驱动模块,热电制冷器模块等。针对热敏电阻和电桥的非线性误差,提出了一种可变控温零点的温度信号调理方法,该方法基于迭代与多目标最优化算法,提高了控温精度,同时降低了仪表放大器与模数转换器的指标要求,从而降低了系统成本。针对温度滞后大、延迟高的特点,控温策略采用了抗饱和积分的PID(AWPID)自动控制方法,从而降低超调,加快收敛速度。测试结果表明,该温控系统在-45~75℃的温度范围内,实现了±0.02℃的控温精度,相较于固定控温零点的温控系统最大0.1951℃的控温精度提高了89.7%。与传统PID控制算法相比,AWPID控制算法将超调从9.13%降低到1.5%,将稳定时间从41 s降低到30 s。稳定性测试表明,该温控系统能够在长时间内保持±0.02℃的控温精度,满足稳定性要求。该系统具有高精度、快速响应、高集成化、低成本的特点,为半导体激光器的复杂应用场景提供了高精度的温度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激光器 高精度温度控制 可变控温零点 最优化算法 抗饱和积分PID
下载PDF
TMCP工艺下Q390钢板厚度、温度场与组织演变的关系
3
作者 礼宾 王泽彬 +2 位作者 兰亮云 程旭 崔丽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26-130,共5页
采用TMCP工艺制备三种不同厚度的Q390热轧钢板,基于冷却温度场有限元分析揭示了厚度对组织演变和硬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相同冷却条件下,40 mm厚热轧钢板厚度方向组织存在明显差异,即边部以贝氏体为主,而心部为铁素体和珠光体,对... 采用TMCP工艺制备三种不同厚度的Q390热轧钢板,基于冷却温度场有限元分析揭示了厚度对组织演变和硬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相同冷却条件下,40 mm厚热轧钢板厚度方向组织存在明显差异,即边部以贝氏体为主,而心部为铁素体和珠光体,对应显微硬度差值约40 HV;13、20 mm厚热轧钢板厚度方向组织较为均匀,以贝氏体为主,显微硬度分布也相对均匀。温度场有限元分析表明厚板(40 mm)试样的心部组织铁素体+珠光体主要形成于空冷阶段;而对于其他厚度钢板,在水冷阶段,心部和边部获得较为一致的终冷温度和冷速,且均在贝氏体相变温度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390低合金高强钢 热机械控制工艺(TMCP) 显微组织 温度场 硬度
下载PDF
煤矿氧气检测高精度VCSEL驱动及温控电路设计
4
作者 于庆 张华乾 郭清华 《矿业安全与环保》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3-160,共8页
为解决当前常用煤矿氧气检测仪器易受交叉气体干扰且功耗大的问题,基于GD32F303RCT6微控制器和ADN8834热电冷却控制器,设计了一种软启动开关电路控制的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Vertical-cavity Surface-emitting Laser,VCSEL)高精度驱动及... 为解决当前常用煤矿氧气检测仪器易受交叉气体干扰且功耗大的问题,基于GD32F303RCT6微控制器和ADN8834热电冷却控制器,设计了一种软启动开关电路控制的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Vertical-cavity Surface-emitting Laser,VCSEL)高精度驱动及温控电路。驱动电路中,高频正弦波信号和低频锯齿波信号叠加的二进制数据由微控制器产生,经信号发生电路、电压电流转换电路转化成VCSEL高精度驱动电流信号;温控电路中,设计基于比例积分微分(Proportional Integral Differential,PID)补偿电路和数模转换控制器(Digital to Analog Converter,DAC)目标温度控制电路实现激光器温度自动调节。测试结果表明:驱动电路的电流输出区间为0.680~1.360 mA;锯齿波频率误差小于0.5%,正弦波频率误差小于0.1%;氧气吸收峰扫描精度高达0.07 pm,对应电流扫描精度为0.12μA;温控电路的温度控制精度为±0.012℃。满足了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Tunable Diode Laser Absorption Spectroscopy,TDLAS)煤矿氧气检测应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 氧气检测 VCSEL 高精度驱动及温控电路 PID补偿电路 DAC目标温度控制电路
下载PDF
基于ADRC的高精度红外热成像仪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5
作者 董荣伟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024年第7期162-168,175,共8页
为了可以更加精准地控制红外热成像仪温度,设计一种基于ADRC的高精度红外热成像仪温度控制系统;由系统供电模块、探测器驱动模块、模数转换模块、视距估算模块、视频信号处理模块、外部存储模块、以太网传输模块和温度控制模块组成温度... 为了可以更加精准地控制红外热成像仪温度,设计一种基于ADRC的高精度红外热成像仪温度控制系统;由系统供电模块、探测器驱动模块、模数转换模块、视距估算模块、视频信号处理模块、外部存储模块、以太网传输模块和温度控制模块组成温度控制系统;利用自抗扰控制设计一种单轴控制器,将由时延带来的不确定性建模作为系统综合扰动的一部分,对扩张状态观测器以及总和扰动展开估计,同时在前馈通道对其展开补偿,消除时延对控制器产生的影响,将控制器应用于红外热成像仪温度控制中,获取高精度的红外热成像仪温度控制结果;通过实验分析证明,设计系统的帧频、响应波段、启动时间、供电范围和功耗测试结果分别为55 Hz、11μm、3.4 s、12 VDC和0.56 W,具有良好的红外热成像仪温度控制性能,可以满足提取高质量的红外图像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RC 高精度 红外热成像仪 温度控制系统
下载PDF
基于STM32的低功耗高精度智能体温无线检测系统
6
作者 吴广文 秦立炫 邢凯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103-108,共6页
文章设计了以STM32L051C8T6单片机为核心的低功耗高精度智能体温无线检测系统,实现了高精度的体温监测、人性化智能语音播报、稳定的无线传输、低功耗电源管理等功能。该系统传输稳定,抗干扰能力强,续航持久,低辐射,为父母照顾生病发烧... 文章设计了以STM32L051C8T6单片机为核心的低功耗高精度智能体温无线检测系统,实现了高精度的体温监测、人性化智能语音播报、稳定的无线传输、低功耗电源管理等功能。该系统传输稳定,抗干扰能力强,续航持久,低辐射,为父母照顾生病发烧的婴幼儿提供了便利。本系统落实科技改变生活,顺应时代发展,解决千万父母的疑难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m32L051C8T6 低功耗 高精度体温监测 无线传输 智能语音播报
下载PDF
基于相位补偿的过热汽温自抗扰控制
7
作者 范永胜 陈卓 +3 位作者 郝勇生 苏志刚 魏洪轩 赵刚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4-261,共8页
随着可再生能源接入电网比例的逐步增大,热力发电厂需要应对更加频繁、更大范围的负荷变化,给电厂的高阶大惯性过热汽温过程的控制带来严峻的挑战。为此,文中针对一类高阶大惯性过热汽温过程,提出一种基于相位补偿的自抗扰控制(phase co... 随着可再生能源接入电网比例的逐步增大,热力发电厂需要应对更加频繁、更大范围的负荷变化,给电厂的高阶大惯性过热汽温过程的控制带来严峻的挑战。为此,文中针对一类高阶大惯性过热汽温过程,提出一种基于相位补偿的自抗扰控制(phase compensation based 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PC-ADRC)方法。首先,阐述过热汽温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控制难点。然后,采用低频近似法详细推导相位补偿(phase compensation,PC)网络模型,提出采用PC网络对模型动态特性进行补偿,得到等效降阶模型的简化思路。为便于工程应用,给出PC-ADRC系统的简单实现方法和等效模型分析。最后,对PC-ADRC系统的稳定性和鲁棒性进行研究。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PC-ADRC系统能有效提升高阶过程控制系统的鲁棒性和快速响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热汽温 火力发电 基于相位补偿的自抗扰控制(PC-ADRC) 高阶过程 低频近似 鲁棒性
下载PDF
抗高温低密度水泥浆体系研究与应用
8
作者 肖振华 丁志伟 +2 位作者 周琛洋 张华 张顺平 《当代化工研究》 CAS 2024年第7期108-110,共3页
为解决低密度水泥浆高温强度低、减轻材料承压能力不高、低密度水泥浆配浆困难等难题,研制了低密度增强材料DRA-2S、优选了耐压105 MPa的高性能空心玻璃微珠、聚羧酸分散剂DRS-2S及其他配套抗高温水泥外加剂,开发了抗高温低密度固井水... 为解决低密度水泥浆高温强度低、减轻材料承压能力不高、低密度水泥浆配浆困难等难题,研制了低密度增强材料DRA-2S、优选了耐压105 MPa的高性能空心玻璃微珠、聚羧酸分散剂DRS-2S及其他配套抗高温水泥外加剂,开发了抗高温低密度固井水泥浆体系。研究结果表明,该水泥浆能够满足循环温度150℃、井底静止温度180℃、耐压105 MPa的固井要求,顶部127℃静胶凝13.3 h起强度,24 h抗压强度12.4 MPa。开发的抗高温低密度水泥浆在西南油气田高温探井ZJ2井Ф127 mm尾管固井成功应用,固井质量合格率96.7%,为西南油气田高温易漏失复杂深井勘探开发提供了固井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密度 高温深井 精细控压 尾管固井 油基钻井液
下载PDF
极端环境下恒温晶体振荡器的传热过程仿真
9
作者 李纪康 彭慧丽 +1 位作者 于德江 郑振荣 《宇航计测技术》 CSCD 2024年第1期76-82,共7页
晶体是恒温晶体振荡器的核心部件,需要保持温度恒定不变,外部环境温度的巨大变化必将影响晶振输出频率信号的稳定性。根据恒温晶体振荡器的工作状态和机制,建立其在稳态下传热过程的数学模型,探究晶体在高低温环境下的热稳定性,重点分... 晶体是恒温晶体振荡器的核心部件,需要保持温度恒定不变,外部环境温度的巨大变化必将影响晶振输出频率信号的稳定性。根据恒温晶体振荡器的工作状态和机制,建立其在稳态下传热过程的数学模型,探究晶体在高低温环境下的热稳定性,重点分析不同环境温度下功率管输出功率对晶体温度的影响,并利用恒温晶体振荡器实际运行过程中的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通过仿真得到的数据与实测数据基本一致,当环境温度分别为-40℃、25℃和70℃时,要使稳定后的晶体温度恒定为85℃,相应功率管稳定后的输出功率应为3.95 W、1.42 W和0.74 W。通过调节功率管的输出功率来使晶体在极端环境下达到预设温度并保持恒定,进而使晶振有较高的频率稳定度和较低的相位噪声水平,保证高精度的时钟信号输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温晶体振荡器 传热性能 仿真分析 高低温环境
下载PDF
高精度半导体激光器温控电路的设计与实现
10
作者 马腾 张振国 +2 位作者 李明山 庄铭今 柯常军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9-25,共7页
半导体激光器对于工作温度有着及其严格的要求,半导体激光器的阈值电流、输出光功率和波长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产生剧烈变化。为保证半导体激光器的正常工作,设计了一种以单片机为控制核心的温度控制电路,其中包括由电流源和仪表放大芯... 半导体激光器对于工作温度有着及其严格的要求,半导体激光器的阈值电流、输出光功率和波长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产生剧烈变化。为保证半导体激光器的正常工作,设计了一种以单片机为控制核心的温度控制电路,其中包括由电流源和仪表放大芯片组成的温度采集电路和由功率芯片组成的热电制冷器(TEC)驱动电路。通过比例-积分-微分(PID)算法输出两路不同占空比的脉冲宽度调制信号对TEC驱动电路进行控制,并提出降低脉冲宽度调制信号频率来提高TEC驱动电路输出电压调制精度的方法提升电路控温性能。搭建了基于STM32F103CBT6的半导体激光器温度控制电路,验证实验方法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当环境温度在20℃~50℃时,该电路可实现其在设定温度±0.01℃范围内的稳定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控制 闭环控制系统 高精度 高稳定性
下载PDF
一种采用激光修调的高精度带隙基准电压源
11
作者 韩前磊 王成皓 +1 位作者 钟道鸿 杨伟伟 《半导体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06-911,共6页
基于Brokaw带隙基准模型设计了一种高精度、低温漂的基准电压源。采用金属薄膜电阻的低温漂特性降低基准电压的温漂系数,并通过后期的激光修调实现基准电压的高精度输出;采用p型基区电阻的正温漂特性,引入一个正温度系数的二阶电压分量... 基于Brokaw带隙基准模型设计了一种高精度、低温漂的基准电压源。采用金属薄膜电阻的低温漂特性降低基准电压的温漂系数,并通过后期的激光修调实现基准电压的高精度输出;采用p型基区电阻的正温漂特性,引入一个正温度系数的二阶电压分量,实现带隙基准电压的二阶曲率补偿,进一步减小输出基准电压的温漂系数。采用双极型工艺完成设计,对电路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5~36 V的电源电压范围内可稳定输出2.5 V、3 V的基准电压,输出电压温漂为2.17×10^(-6)/℃,输出电压误差绝对值为0.15 mV,线性调整率为2.85μV/V,输出短路电流为44.35 mA,静态电流为0.68 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隙基准 高精度 低温漂 激光修调 曲率补偿
下载PDF
模块化智能变电站精准送风系统能效管理优化策略
12
作者 尹康 黄昕颖 +2 位作者 李丽 钟婷婷 斯扬华 《高技术通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2-319,共8页
针对现有模块化智能变电站中智能控制柜内部环境控制不均衡、存在局部温度超出设备安全运行范围且较少考虑能效的问题,提出一种模块化智能变电站精准送风系统能效管理优化策略。首先建立空调系统热交换和管道系统空气流量数学模型,在此... 针对现有模块化智能变电站中智能控制柜内部环境控制不均衡、存在局部温度超出设备安全运行范围且较少考虑能效的问题,提出一种模块化智能变电站精准送风系统能效管理优化策略。首先建立空调系统热交换和管道系统空气流量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以控制系统运行能耗最低为目标函数,提出了精准送风系统能效管理优化方法。采用高效的求解器CPLEX求解,得到能耗最低的控制策略。并通过ANSYS Icepak进行稳态过程分析,验证了系统运行的稳定性。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实现对智能控制柜内部环境的精准控制,达到了系统绿色低碳运行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智能变电站 精准送风系统 温湿度控制 能效管理 稳态过程分析
下载PDF
电子控制模块对高原环境适应性的研究
13
作者 詹旭 端家荣 +5 位作者 迟强 吴臣 张亮 平措尼玛 刘小宝 李昕 《爆破器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42,共5页
针对高原环境下数码电子雷管作用可靠性较差的问题,利用52 kPa、-40~15℃的低气压、高低温循环试验研究了低气压、高低温循环条件对A(钽电容)、B(电解电容)、C(电解电容)、D(钽电容)及E(钽电容)5种类型电子控制模块的影响;测试了5种发... 针对高原环境下数码电子雷管作用可靠性较差的问题,利用52 kPa、-40~15℃的低气压、高低温循环试验研究了低气压、高低温循环条件对A(钽电容)、B(电解电容)、C(电解电容)、D(钽电容)及E(钽电容)5种类型电子控制模块的影响;测试了5种发火电容在发火流程各阶段电压的变化;通过铅板法测试了5种电子雷管在经历低气压、高低温循环试验后的发火威力。结果显示:52 kPa、-40~15℃的低气压、高低温循环条件对A、B、D、E模块没有影响,C模块出现电容充电不满情况;对雷管威力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码电子雷管 发火电容 电子控制模块 低气压 高低温循环
下载PDF
冗余电源自动电流均衡控制策略
14
作者 迟康伟 谢素霞 +1 位作者 黄松 王锦浩 《电子科技》 2024年第5期38-46,共9页
冗余电源常用于需要不间断操作以及高可靠性的系统,当其作为N+1备份电源同时向设备供电时,还需考虑并联均流问题。针对无源冗余电源损耗大以及不能实现电流均衡的问题,文中采用了有源冗余的设计方案,设计了一个两路直流电压并联输入的1+... 冗余电源常用于需要不间断操作以及高可靠性的系统,当其作为N+1备份电源同时向设备供电时,还需考虑并联均流问题。针对无源冗余电源损耗大以及不能实现电流均衡的问题,文中采用了有源冗余的设计方案,设计了一个两路直流电压并联输入的1+1冗余供电系统。该系统采用兆易创新GD32E103为主控芯片,通过改变MOSFET(Metal-Oxide Semiconductor Field Effect Transistor)的导通电阻,采用PI(Proportional Integral)控制实现两路冗余电源输出电流的自动均衡。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有源冗余设计方案能达到自动电流均衡的目的。在正常工作时,两路电流的最大误差小于0.1 A,均流精度满足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冗余电源 场效应晶体管 比例积分控制 自动电流均衡 低功耗 高精度 微控制器 脉冲宽度调制 低电压
下载PDF
一种高精度外热流模拟控制系统设计与研究
15
作者 王国防 刘家林 +3 位作者 孙成恺 刘海静 张静 董德胜 《真空》 CAS 2024年第4期65-70,共6页
针对传统空间外热流模拟控制系统功能设计单一,无法快速满足复杂试验要求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大功率电源的高精度、低成本、多用途外热流模拟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参数自整定PID控制器,通过MATLAB数值仿真和试验调试,验证了系统设计... 针对传统空间外热流模拟控制系统功能设计单一,无法快速满足复杂试验要求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大功率电源的高精度、低成本、多用途外热流模拟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参数自整定PID控制器,通过MATLAB数值仿真和试验调试,验证了系统设计的可行性和可靠性。结果表明:在不同加热结构及工况条件下,控制系统响应速度较快,超调量小,稳定性和鲁棒性好,取得了良好的控制效果。该系统已成功应用于空间热真空环境模拟试验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热流模拟 温度控制 自整定PID 高精度
下载PDF
多源低碳能源梯级利用在孙庄采矿公司的应用与研究
16
作者 王爱民 《煤炭与化工》 CAS 2024年第4期132-134,156,共4页
邯郸市孙庄采矿公司通过设置现有太阳能系统、煤矿压风机余热回收系统和空气源热泵系统、综合自动化控制平台的优先投入使用级别,实现耦合串联多源低碳能源梯级利用,完成3套系统的高效配合,满足全矿冬季供暖和澡堂恒温供水需求。本文从... 邯郸市孙庄采矿公司通过设置现有太阳能系统、煤矿压风机余热回收系统和空气源热泵系统、综合自动化控制平台的优先投入使用级别,实现耦合串联多源低碳能源梯级利用,完成3套系统的高效配合,满足全矿冬季供暖和澡堂恒温供水需求。本文从设备组成、工作原理、技术创新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设计了一套集冬季供暖、热能利用和洗浴供水平衡的新型综合循环系统,实现了低碳能源高效利用,拓宽了余热资源利用渠道,替代了原有洗浴系统燃气锅炉和电锅炉,减少了天然气和电力能源消耗,降低了碳排放量,对“双碳”目标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热回收 自动控制 分级利用 恒温供水 低碳排放 高效节能
下载PDF
一种32MHz低温漂高精度张弛型振荡器的设计
17
作者 梁国辉 《集成电路应用》 2024年第6期6-7,共2页
阐述基于0.18μmCMOS工艺设计的一种低温漂张弛型振荡器。该张弛型振荡器在使用平均周期反馈控制的基础上采用金属薄膜电阻和金属-绝缘体-金属电容作为振荡单元,可以实现温度从-40~125℃变化时1%的频率漂移。
关键词 张弛型振荡器 高精度 低温漂 金属薄膜电阻
下载PDF
柳钢正火高强度船板EH36的研制开发
18
作者 吴明哲 王立群 +1 位作者 林木 覃凤鸣 《河南冶金》 2024年第1期8-11,43,共5页
通过采用合理的成分体系、Nb+V+Ti微合金化设计,严格二阶段控制轧制,合理的正火工艺制度,实现了正火高强高韧低温系列产品的开发,扩展了柳钢船板品种系列,为沿海防城港基地3800 mm中厚板机组的产品开发提供了设计依据。
关键词 高强度船板 EH36 控制轧制 正火 低温韧性
下载PDF
航天器高精度控温系统设计的稳定性条件 被引量:3
19
作者 耿利寅 孟恒辉 +3 位作者 张传强 彭方汉 童叶龙 韩东阳 《航天器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5-121,共7页
航天器热控设计中普遍采用时间离散型控温系统,其自身稳定性将影响控温效果,尤其是高精度控温系统的稳定性更直接影响控温精度指标的达成。文章以某典型航天器高精度主动控温系统为研究对象,首先建立融合其热物理模型和控制算法的统一... 航天器热控设计中普遍采用时间离散型控温系统,其自身稳定性将影响控温效果,尤其是高精度控温系统的稳定性更直接影响控温精度指标的达成。文章以某典型航天器高精度主动控温系统为研究对象,首先建立融合其热物理模型和控制算法的统一控温系统模型,并结合航天器热控领域的工程实际,通过合理简化实现了模型的线性化;然后基于上述线性化模型,对离散控温系统的稳定性进行研究,应用数学分析及经典控制理论方法对航天器热控设计中实际采用的基于比例和PI算法的控温系统进行理论求解,获得了保持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最后采用仿真分析的方法验证了上述约束条件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器热控 高精度控温 温度稳定性 统一模型 PI控温
下载PDF
高模量沥青混凝土制备工艺与PR.M的最优掺量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余建强 王海飙 +2 位作者 孙明刚 王心智 柳斌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75-182,共8页
通过选择3种不同粗细集料比例的高模量沥青混凝土(High Modulus Asphalt Concrete,HMAC)级配类型,分别从高温、低温和水稳等方面对级配情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粗集料增加有助于形成骨架结构从而增强高温性能、冻融稳定性,减少车辙破坏... 通过选择3种不同粗细集料比例的高模量沥青混凝土(High Modulus Asphalt Concrete,HMAC)级配类型,分别从高温、低温和水稳等方面对级配情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粗集料增加有助于形成骨架结构从而增强高温性能、冻融稳定性,减少车辙破坏和水损害;细集料的增加形成的绞结作用越强,能量消耗越大,表现出较高的破坏应变。结合室内混合料实验,从试件拌和方法、外掺剂干拌时间、拌和温度、拌和时间来确定施工拌和的施工工艺。采用干法作为拌和方式,其中混合料的拌和时间为石料与高模量剂干拌30 s,加入沥青拌和90 s,加入矿粉后拌和60 s,HMAC混合料拌和温度设定为175℃。故综合选择AC-20-Ⅱ级配进行施工建设,同时分析高模量剂的掺量(PR.M)对混合料的高低温、水稳性能的影响,确定了当掺量为0.5%时,沥青混合料的性能是最优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模量沥青混凝土 高低温性能 最优掺量 试件制作控制指标 水稳定性 典型级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