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4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ol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Quality and Safety in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of China's Agriculture 被引量:1
1
作者 Xuan WANG Shengcai JI +4 位作者 Linping ZHAO Azhen NIE Xuefeng ZHAO Mengyu LI Songtao JIA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21年第11期7-10,共4页
The quality and safet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human health.They als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enhancing the competitiveness of China’s agricultural products market,shaping the brand value of... The quality and safet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human health.They als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enhancing the competitiveness of China’s agricultural products market,shaping the brand valu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and promoting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At present,there are still a series of problems in the quality and safet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Relevant departments of the state should strengthen guidance and supervision,improve the quality and safety awareness and management level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producers,and encourage producers to participate in the product certification and process certifica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In addition,it is necessary to take effective control measure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ertification requirements,to evaluate their effectiveness,so a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safet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and promote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China’s agricul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ricultural products Quality and safety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Certifica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下载PDF
Maize-soybean strip intercropping: Achieved a balance between high productivity and sustainability 被引量:49
2
作者 DU Jun-bo HAN Tian-fu +8 位作者 GAI Jun-yi YONG Tai-wen SUN Xin WANG Xiao-chun YANG Feng LIU Jiang SHU Kai LIU Wei-guo YANG Wen-yu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4期747-754,共8页
Intercropping is one of the most vital practice to improve land utilization rate in China that has limited arable land resource. However, the traditional intercropping systems have many disadvantages including illogic... Intercropping is one of the most vital practice to improve land utilization rate in China that has limited arable land resource. However, the traditional intercropping systems have many disadvantages including illogical field lay-out of crops, low economic value, and labor deficiency, which cannot balance the crop production and agricultural sustainability. In view of this, we developed a novel soybean strip intercropping model using maize as the partner, the regular maize-soybean strip intercropping mainly popularized in northern China and maize-soybean relay-strip intercropping principally extended in southwestern China. Compared to the traditional maize-soybean intercropping systems, the main innovation of field lay-out style in our present intercropping systems is that the distance of two adjacent maize rows are shrunk as a narrow strip, and a strip called wide strip between two adjacent narrow strips is expanded reserving for the growth of two or three rows of soybean plants. The distance between outer rows of maize and soybean strips are expanded enough for light use efficiency improvement and tractors working in the soybean strips. Importantly, optimal cultivar screening and increase of plant density achieved a high yield of both the two crops in the intercropping systems and increased land equivalent ratio as high as 2.2. Annually alternative rotation of the adjacent maize-and soybean-strips increased the grain yield of next seasonal maize, improved the absorption of nitrogen, phosphorus, and potasium of maize, while prevented the continuous cropping obstacles. Extra soybean production was obtained without affecting maize yield in our strip intercropping systems, which balanced the high crop production and agricultural sustaina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IZE SOYBEAN strip intercropping high production agricultural sustainability
下载PDF
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与大国粮食安全保障——兼论“靠什么种粮”“怎样种粮”“谁来种粮” 被引量:4
3
作者 王可山 刘华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0-82,共13页
农业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领域,大国粮食安全保障需要通过生产力的跃升解决未来“靠什么种粮”“怎样种粮”“谁来种粮”问题。必须基于大国农业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的实际状况,结合农业产业特性和粮食安全保障的要求,重构农... 农业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领域,大国粮食安全保障需要通过生产力的跃升解决未来“靠什么种粮”“怎样种粮”“谁来种粮”问题。必须基于大国农业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的实际状况,结合农业产业特性和粮食安全保障的要求,重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动农业新质生产力形成和发展。新时代大国粮食安全仍面临诸多挑战,对耕地和种子、关键核心技术和科技创新能力、农业劳动者的知识和技能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确保大国粮食安全需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以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补齐发展中的短板,促进农业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发生质的跃升,推动形成农业新质生产力以构建保障大国粮食安全的长效机制。为此,要不断深化、拓展和提升农业劳动对象,以机械化、数字化、智能化对农业劳动资料进行适宜性、革命性改造,打通农业发展的堵点卡点,让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成为解决“靠什么种粮”“怎样种粮”“谁来种粮”问题的关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农业新质生产力 粮食安全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以新质生产力引领现代化大农业发展 被引量:15
4
作者 魏后凯 吴广昊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1,共11页
现代化大农业是以系统、全局的大农业观为指导,对传统小农经济进行现代化改造的先进农业发展模式,具有多维生产空间、多种农业功能和多元实践模式,其基本特征是以现代化大产业为核心架构,以绿色高效为根本属性,以强带动能力为突出作用... 现代化大农业是以系统、全局的大农业观为指导,对传统小农经济进行现代化改造的先进农业发展模式,具有多维生产空间、多种农业功能和多元实践模式,其基本特征是以现代化大产业为核心架构,以绿色高效为根本属性,以强带动能力为突出作用。发展现代化大农业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主攻方向,也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途径。新质生产力对现代化大农业发展具有引领作用,为现代化大农业发展明确了着力点,提供了内在支撑,开辟了新起点、新机遇和新路径。实践中,新质生产力能够有效拓展农业生产空间及功能,弥合农业科技短板,推动农业形成大产业格局,促进农业绿色低碳转型,由此引领、支撑并推动现代化大农业发展。以新质生产力引领现代化大农业发展,需要加快构建与之相适应的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现代化大农业产业体系,强化与之相配套的现代化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型农业人才队伍建设,推动与之相协调的体制机制适应性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大农业 新质生产力 农业农村现代化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农业新质生产力:理论内涵、现实基础及提升路径 被引量:13
5
作者 张海鹏 王智晨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38,共11页
新质生产力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动力。农业新质生产力既具有新质生产力一般特征,又兼具不平衡性、开发与保护的二重性、资源禀赋的先决性及创新主体多元性等特殊性。我国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具有一定基础,但要素错配、生产关系失调、... 新质生产力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动力。农业新质生产力既具有新质生产力一般特征,又兼具不平衡性、开发与保护的二重性、资源禀赋的先决性及创新主体多元性等特殊性。我国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具有一定基础,但要素错配、生产关系失调、人力资本不足、资源环境约束、观念冲突束缚等因素对提升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形成挑战。加快农业绿色转型、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畅通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坚持技术研发与应用并重、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完善新质人才培养环节,有助于激发农业新质生产力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新质生产力 高质量发展 乡村振兴 “大农业观”
下载PDF
湖南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刘军 陈雯 +5 位作者 苏东林 祝琪雅 宗锦涛 张孝岳 莫惠 魏琴琴 《农业展望》 2024年第1期31-40,共10页
湖南农产品加工业实现了持续平稳较快发展,已发展成为湖南省三大万亿产业之一,但加工业依然存在大而不强、产业链不长且不完整等问题,高质量发展面临诸多挑战。为此,应按照全产业链发展思维,以结构调整优化与转型升级为主线,以延链补链... 湖南农产品加工业实现了持续平稳较快发展,已发展成为湖南省三大万亿产业之一,但加工业依然存在大而不强、产业链不长且不完整等问题,高质量发展面临诸多挑战。为此,应按照全产业链发展思维,以结构调整优化与转型升级为主线,以延链补链强链为目标,构建农产品加工业全产业链“63”一体化发展体系,即大力实施“厚植产业发展基础”“做强产业发展主体”“做大总量做优质量”“做强产业发展支撑”“健全质量保障体系”“提升精准管理服务能力”等六大战略重点,提出“强化组织领导与部门统筹”“强化考核评估与实施监督”“构建协同发展机制”等三大战略保障措施,打造层次分明且功能齐全的现代农产品加工业体系,助力建设全国知名的一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高地,加快促进湖南省农产品加工业的高质量发展,为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乡村振兴提供重要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加工业 高质量发展 一体化支撑体系 全产业链 湖南
下载PDF
农地流转提升了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吗? 被引量:3
7
作者 匡远配 张昊鹏 《世界农业》 CSSCI 2024年第2期59-71,共13页
在2006-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基础上,本文通过SBM-GML超效率模型测算中国各省份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工具变量模型等方法,实证分析农地流转和农业绿色TFP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分析其影响路径机制。研究发... 在2006-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基础上,本文通过SBM-GML超效率模型测算中国各省份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工具变量模型等方法,实证分析农地流转和农业绿色TFP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分析其影响路径机制。研究发现,中国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能够持续增长的主要原因在于技术进步。而农地流转能够推动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则是得益于技术效率改进。从异质性分析来看,农地流转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促进作用最显著的是东部地区和非粮食主产区,但在西部地区却正好相反。因此,中国应当加快推进农地流转工作进展,促进农业生产和经营管理模式变革,加快研发、推广和应用农业绿色生产技术,构建区域协作互助机制促进地区交流,进而促进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流转 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农业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高标准农田建设参与对农民种粮收益的影响——基于农业新质生产力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3
8
作者 张应良 龚燕玲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0-124,共15页
基于全国10省1032份农户的微观调查数据,使用内生转换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参与对农民种粮收益的影响。研究发现:(1)高标准农田建设参与显著提升农民种粮收益,且平均处理效应表明,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可使农民种粮收益提高2.... 基于全国10省1032份农户的微观调查数据,使用内生转换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参与对农民种粮收益的影响。研究发现:(1)高标准农田建设参与显著提升农民种粮收益,且平均处理效应表明,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可使农民种粮收益提高2.77%。(2)异质性分析表明,相较于小农户,规模户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能够提升种粮收益;高标准农田建设参与不仅促进兼业农户增加种粮收益,而且促进纯农户增加种粮收益;相较于非粮食主产区,粮食主产区农户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种粮收益提升效果更明显。(3)机制分析表明,高标准农田建设参与通过提升农业新质生产力水平,从而提高农民种粮收益。据此,鼓励农民积极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工作,制定出台农户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差异化政策,同时加快培育和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以实现农民种粮收益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标准农田建设 农民种粮收益 农业新质生产力 内生转换回归模型
下载PDF
民勤县特色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9
作者 李红霞 汤瑛芳 +2 位作者 乔德华 李珂璟 赵有彪 《寒旱农业科学》 2024年第10期894-901,共8页
民勤县立足优质肉羊、蜜瓜、茴香、特色果蔬以及肉苁蓉、锁阳、枸杞、甘草等食药两用沙生中药材资源禀赋优势,用工业化的思维和理念谋划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在全面推动加工业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针对目前存在农产品加工业层次... 民勤县立足优质肉羊、蜜瓜、茴香、特色果蔬以及肉苁蓉、锁阳、枸杞、甘草等食药两用沙生中药材资源禀赋优势,用工业化的思维和理念谋划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在全面推动加工业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针对目前存在农产品加工业层次较低、规模较小、链条较短,运营模式比较传统、管理技术人才匮乏、企业经营成本较高等问题,我们通过全面系统研究,用工业化的思维和理念精心谋划民勤县特色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以“锻长板、扬优势、强弱项、补短板”为关键措施,通过“建链、延链、补链、强链”培育竞争优势,做优做强果蔬产业、聚力发展羊肉加工产业、培育壮大沙生中药材产业、稳步提升“土特产”食品加工业,通过打造绿色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改造提升传统农产品加工产业、强化农产品加工链主企业培育、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完善产业支撑服务体系等一系列措施,构建民勤县特色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加工业 特色农产品 高质量发展 民勤县
下载PDF
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发展阻滞与实践路径
10
作者 郭晓鸣 吕卓凡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8-45,共8页
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是我国顺应时代特点的重大战略选择。在农业先天禀赋差、科技含量低、体系不健全以及国际竞争压力渐增等因素交织叠加的背景下,以数字文明带动传统一次产业整体性跃升,便成为我国农业发展提升的根本性内容。在这方面... 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是我国顺应时代特点的重大战略选择。在农业先天禀赋差、科技含量低、体系不健全以及国际竞争压力渐增等因素交织叠加的背景下,以数字文明带动传统一次产业整体性跃升,便成为我国农业发展提升的根本性内容。在这方面,数字技术在农业领域的渗透相融将引发农业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等农业生产力诸要素及其各类组合发生系统性优化,进而形成农业新质生产力,并呈现出高科技、高效能、不同于工业新质生产力的鲜明特征。然而,由于历史矛盾和现实因素的复合影响,我国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将面临农业研发推广存在困难、以小农为主的经营方式有效需求不足以及基础生产条件支撑力不够等方面的阻滞。据此,必须有针对性地探寻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实践路径,加快建立并完善有利于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以推动农业现代化提质增效以及数字化动能持久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新质生产力 高质量发展 现代农业 数字化转型
下载PDF
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新质生产力与粮食增产
11
作者 张志新 高鸣涛 张秀杰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29,共13页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我国粮食增产的基本保障,而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是高标准农田建设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关键所在。文章基于2005—2022年我国30个样本省份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DID)和中介效应模型,探究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对...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我国粮食增产的基本保障,而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是高标准农田建设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关键所在。文章基于2005—2022年我国30个样本省份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DID)和中介效应模型,探究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对粮食增产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考察。结果表明:高标准农田建设能够显著促进粮食增产;农业新质生产力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与粮食增产之间存在中介作用,其中农业科技生产力作用最大,农业绿色生产力次之,农业数字生产力作用最小;高标准农田建设在粮食主产区、北方地区能够显著促进粮食增产,并对水稻、小麦作物有明显的增产效果。鉴于此,应继续完善高标准农田建设政策,加大粮食主产区和水稻、小麦种植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同时加快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为我国粮食增产夯实“耕”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标准农田 农业新质生产力 农业强国 粮食安全 乡村振兴 科技生产力 绿色生产力 双重差分模型
下载PDF
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碳排放约束下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
12
作者 李艳 赵田田 +1 位作者 舒泰一 魏雨欣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829-1842,共14页
提高碳排放约束下农业生产效率是推动我国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数字经济发展通过优化农业资源配置,促进农业绿色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本研究利用2011—2021年我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不包括香港地区、澳门地区、台湾地... 提高碳排放约束下农业生产效率是推动我国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数字经济发展通过优化农业资源配置,促进农业绿色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本研究利用2011—2021年我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不包括香港地区、澳门地区、台湾地区和西藏)的面板数据测度区域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与碳排放约束下农业生产效率。从产业结构视角出发,研究数字经济发展通过促进农村三产融合进而影响碳排放约束下农业生产效率的作用机制。将农村人力资本和农业科技创新作为调节变量,分析在其调节作用下,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碳排放约束下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1)总体而言,数字经济发展提高了我国碳排放约束下的农业生产效率,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讨论后结论依然显著。2)中介效应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发展能够通过促进农村三产融合提高碳排放约束下的农业生产效率,其中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农业产业链延伸和农业多功能拓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3)农业科技创新进步和农村人力资本水平提高强化了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碳约束下农业生产效率的促进作用。4)在我国农村三产融合非试点区、东部地区和粮食主产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碳排放约束下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效果更为显著。本研究从数字经济视角为提高我国碳排放约束下农业生产效率和助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碳排放 农业生产效率 农村三产融合 农业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农村数字化能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吗?
13
作者 成德宁 黄诗琪 《农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8-51,共14页
近年来,数字技术广泛渗透到农村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农村数字化趋势日益明显。应用数字技术提升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被视为转变我国农业增长方式、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然而,农村数字化能否提高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农村数字... 近年来,数字技术广泛渗透到农村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农村数字化趋势日益明显。应用数字技术提升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被视为转变我国农业增长方式、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然而,农村数字化能否提高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农村数字化如何影响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基于对2013-2019年我国30个省份农村数字化水平和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实证检验了农村数字化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农业技术进步、农业技术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农村数字化对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显著正向影响,这种影响在粮食产销平衡区、粮食主产区、粮食主销区依次减弱。农村数字化促进了农业技术效率的提升,但对农业技术进步的影响不显著。为了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在农业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我国应多方面加快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加强农业设施和农机装备的数字化改造,促进区域农村数字化的平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数字化 全要素生产率 农业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新发展格局下培育农业领域新质生产力的路径探索
14
作者 徐秀丽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5-62,共8页
培育农业领域新质生产力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性举措,新发展格局从构建安全可控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提升全球农业治理话语权三个维度为培育农业领域新质生产力提供了强大驱动力。培育农业领域新质生产... 培育农业领域新质生产力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性举措,新发展格局从构建安全可控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提升全球农业治理话语权三个维度为培育农业领域新质生产力提供了强大驱动力。培育农业领域新质生产力既面临政策红利加速释放、发展基础不断夯实、发展动能持续增强等发展机遇,也面临国际环境不确定、农业培育复杂、农业短板突出等诸多挑战。未来要坚持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立足农业的特殊属性并遵循演进的基本逻辑,强调新质生产力和新型生产关系的协同发展,注重在因地制宜发展基础上的系统集成四个方面培育农业领域新质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农业 新发展格局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实现农产品电商“优质优价”的挑战及对策研究
15
作者 邹波 慎淑慧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22,共8页
电商平台的强渗透性和广覆盖性,使电商经济变得异常火爆。但农产品在进入电商流量经济后,销售的产品逐渐模糊了自身价值,农产品电商价格逐渐偏离了实体市场农产品价格。农产品电商在推动农业科学种养、农村产业融合和农民增收等方面带... 电商平台的强渗透性和广覆盖性,使电商经济变得异常火爆。但农产品在进入电商流量经济后,销售的产品逐渐模糊了自身价值,农产品电商价格逐渐偏离了实体市场农产品价格。农产品电商在推动农业科学种养、农村产业融合和农民增收等方面带来积极作用。通过探讨2022年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和阿里研究院联合公布的“农产品数字化百强县”典型县区的案例,对农产品电商优质优价给三农所带来的积极影响进行阐述。结合学者们对农产品定价、售价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现阶段中国农产品电商“低价上行”现象较为普遍,且存在多平台竞争、谷贱伤农、无品牌经营等问题。为进一步推进农产品电商、农业电商“优质优价”发展,提出了推行分流机制、加强种养指导、关注产品细分、保护品牌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电商 “优质优价” 品牌保护
下载PDF
RCEP视角下辽宁省农产品出口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
16
作者 王丽娜 周冠桐 《对外经贸实务》 2024年第4期84-89,共6页
RCEP生效为辽宁省农产品出口贸易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极大地拓展了贸易空间。RCEP协定生效后,区域内90%以上的货物贸易将在十年内最终实现零关税,这将释放出新的经济增长潜力。辽宁省农产品出口高质量发展可以创新农产品贸易模式,通过线... RCEP生效为辽宁省农产品出口贸易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极大地拓展了贸易空间。RCEP协定生效后,区域内90%以上的货物贸易将在十年内最终实现零关税,这将释放出新的经济增长潜力。辽宁省农产品出口高质量发展可以创新农产品贸易模式,通过线上、线下协力,帮助农产品贸易模式向数字化转型,带动农产品产业链融合发展,促进辽宁省农产品对外贸易的高质量发展。近年来,辽宁省各级政府部门、行业商(协)会积极引导农产品出口高质量发展,使辽宁省农产品出口水平有了显著的提升,但仍然面临农产品推广渠道狭窄、跨境一体化物流服务不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不统一、品牌效应缺乏等问题。文章从农产品品牌和产业集群建设、构建农产品特色物流体系、统一农产品质量标准、开拓RCEP市场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政策建议,助力辽宁省农产品出口实现持续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CEP 农产品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品牌化+数字化”双轮驱动模式下的农业绿色转型实践及其价值——芜湖大米案例研究
17
作者 耿言虎 王少康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34-46,共13页
现代农业导致了严重的双重负外部性——环境问题和食品安全问题,农业高质量发展与绿色转型迫在眉睫。以芜湖大米品牌的绿色化实践为例,探讨了在农业品牌化和数字化双轮驱动下,农业绿色转型何以可能以及有何实践价值。基于此研究,得出结... 现代农业导致了严重的双重负外部性——环境问题和食品安全问题,农业高质量发展与绿色转型迫在眉睫。以芜湖大米品牌的绿色化实践为例,探讨了在农业品牌化和数字化双轮驱动下,农业绿色转型何以可能以及有何实践价值。基于此研究,得出结论:“品牌化+数字化”推动农业绿色转型的内在逻辑在于从农业生产者层面克服了其面临的动力困境、规范困境、技术困境和市场困境;品牌嵌绿、数字增绿是“品牌化+数字化”双轮驱动农业绿色转型的重要实践经验,也是以农业高质量发展推进农业环境负外部性治理的重要手段;农业生产从“肥药跑步机”到“品质跑步机”的动力转型为农业绿色转型增添了动能。得到政策启示:打造以“创农业品牌”为目标的产业共同体是具有操作性的农业绿色转型运作模式,“以品牌化促数字化”是推动农业绿色转型的可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牌化 数字化 绿色转型 品质跑步机 农业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基于双重机器学习模型
18
作者 玛依拉·米吉提 谢雨欣 《调研世界》 CSSCI 2024年第6期15-26,共12页
本文基于2010—2021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设定双重机器学习模型,验证了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作用机制及异质性特征。研究发现: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对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该作用是通过专业化效应和... 本文基于2010—2021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设定双重机器学习模型,验证了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作用机制及异质性特征。研究发现: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对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该作用是通过专业化效应和规模效应实现的,采取多种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旧成立;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对创新、协调、绿色、开放维度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其发展成果全民共享的目标尚未实现;对东部地区、粮食主销区和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更显著。根据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应继续推进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模式创新和“数智化”转型,使其更好地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试点政策 农业高质量发展 数字化 双重机器学习模型
下载PDF
以科技创新加快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19
作者 张成甦 万劲波 《创新科技》 2024年第5期10-19,共10页
以科技创新培育和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加速建成农业强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需要。首先,探讨了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内涵要义和主要特征,认为农业新质... 以科技创新培育和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加速建成农业强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需要。首先,探讨了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内涵要义和主要特征,认为农业新质生产力是由科技创新驱动引领、以农业产业体系为强力支撑、以满足广大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主要目标、促使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先进生产力;其次,厘清了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三重逻辑”,从农业科技创新水平和创新能力、新型农业人才供给现状、三产融合和农业竞争力水平等方面分析了当前我国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所面临的主要挑战;再次,梳理了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目标和思路,明确了提升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产能、推动农业发展绿色转型、强化农业基础理论支撑和技术源头供给、加快产出一批原创性战略性农业科技创新成果、深化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等重点任务;最后,从加速农业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的创建与融合,构建包含农业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完整生态的角度,提出加快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 农业新质生产力 农业高质量发展 农业强国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与农业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研究
20
作者 宋德军 丁鑫 《现代农业》 2024年第5期26-37,46,共13页
文章基于2014—2022年我国30个省区市(除西藏自治区、港澳台地区外)的面板数据,构建新质生产力与农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得出新质生产力水平与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计算得出新质生产力与农业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进一... 文章基于2014—2022年我国30个省区市(除西藏自治区、港澳台地区外)的面板数据,构建新质生产力与农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得出新质生产力水平与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计算得出新质生产力与农业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进一步运用核密度估计、莫兰指数、泰尔指数分析出新质生产力与农业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水平的时空演化特征和区域差异性,运用障碍度模型对2个子系统进行障碍因子诊断并分析。结果显示,新质生产力水平整体稳中向好,呈东高西低格局;东、中、西部地区的新质生产力与农业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水平呈现由高到低的阶梯分布,空间相关性显著。分析得出,四大区域的耦合协调度的差异主要来源于区域内差异,且该差异呈加深趋势。基于此,提出因地制宜提升新质生产力、发挥发达地区的辐射作用以及加强农业基础研究的建议,为促进我国新质生产力与农业高质量耦合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农业高质量发展 耦合协调度 空间相关性 区域差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