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现场工程师培养的中国特色高层次学徒制构建
1
作者 雷前虎 崔莉萍 路宝利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2-79,共8页
中国特色高层次学徒制作为现场工程师培养的主要形式,影响并决定着现场工程师的培养成效。然而,当前学界对于现场工程师的研究多集中于对其内涵的诠解,相对忽视了高层次学徒制这一主要培养形式。究其原因,主要源于中国特色高层次学徒制... 中国特色高层次学徒制作为现场工程师培养的主要形式,影响并决定着现场工程师的培养成效。然而,当前学界对于现场工程师的研究多集中于对其内涵的诠解,相对忽视了高层次学徒制这一主要培养形式。究其原因,主要源于中国特色高层次学徒制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很多疑惑尚需进行深入讨论。随着教育本位转移、社会转型、技术迭代,学徒制的教育组织形态、教育内容、教育方式不断发生变革,为构建中国特色学徒制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国内外高层次学徒制探索也不断推动学徒制教育由现代学徒制向高层次学徒制迈进,为构建中国特色学徒制提供了实践基础。构建中国特色高层次学徒制,亟须从教育制度、培养模式、教学方式等维度对其本质内涵进行阐释,加强顶层制度内涵设计,营造良好的外部运行环境,进一步提高现场工程师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场工程师 中国特色学徒制 高层次学徒制 人工智能 高等教育
下载PDF
“双高计划”背景下“都市蔬菜生产”课程改革的实施路径 被引量:1
2
作者 刘继伟 王月英 王璐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69-76,共8页
在“双高计划”背景下,探讨如何对专业群核心课程进行构建与实施,从而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都市蔬菜生产”课程从都市蔬菜就业岗位群出发,结合产业技术发展及企业需求,通过重构课程内容、修订课程标准、创建思政链条、完善课程... 在“双高计划”背景下,探讨如何对专业群核心课程进行构建与实施,从而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都市蔬菜生产”课程从都市蔬菜就业岗位群出发,结合产业技术发展及企业需求,通过重构课程内容、修订课程标准、创建思政链条、完善课程资源、升级教学条件、改进评价方法等方面展开探索,构建了“2条主线,3多评价、4种能力、5个环节”为核心的“2345”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新时代“一懂两爱”的农业工作者,对涉农专业课程改革具有示范作用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高计划” 专业群建设 “都市蔬菜生产”课程
下载PDF
差序格局下高职中外合作办学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3
作者 夏雪 《教育教学论坛》 2024年第18期53-56,共4页
在“十四五”时期教育对外开放的背景下,封闭的高等教育系统已被打破,我国职业院校与国际主体间交流日益紧密,高质量发展成为新时代对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的核心要求。当前教育对外开放政策、职业教育发展规划、社会需求、资源分配等... 在“十四五”时期教育对外开放的背景下,封闭的高等教育系统已被打破,我国职业院校与国际主体间交流日益紧密,高质量发展成为新时代对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的核心要求。当前教育对外开放政策、职业教育发展规划、社会需求、资源分配等多方面的因素共同形成了高职中外合作办学差序格局。通过不同的半径对高职中外合作办学差序格局进行观察与分析,探究高职中外合作办学差序格局形成的动力机制,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探索新时代高职中外合作办学质量提升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中外合作办学 差序格局 高质量发展路径
下载PDF
基于就业导向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创新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田丽娜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12期6-7,11,共3页
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是高职院校打造高水平课程的重要抓手,也是培育强专业、高素养综合型人才的必由之路。首先对高职院校建设高水平专业群的现实意义进行阐述,深入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存在的专业群建设思路不明确、校企合... 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是高职院校打造高水平课程的重要抓手,也是培育强专业、高素养综合型人才的必由之路。首先对高职院校建设高水平专业群的现实意义进行阐述,深入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存在的专业群建设思路不明确、校企合作机制有待加深、专业课程体系指导规划缺乏科学性、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有待加强以及校企师资资源缺乏整合等问题。随后,提出以就业为导向建设高水平专业群,从“明确建设思路”“强化校企合作”“重构课程体系”“创新实训基地”“整合人才资源”五个方面进行突破,助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水平专业群 高职院校 校企合作
下载PDF
“双高计划”助推“职教高地”建设:实践图景与路径选择——基于江西省的分析
5
作者 陶军明 王峥 刘萍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0-108,共9页
“职教高地”和“双高计划”在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承担着重要的使命,两者在价值取向、建设内容、实施维度、功能定位等方面高度耦合。以江西省“双高”院校为样本进行分析,梳理出“双高”院校遵循“目标、功能、过程、... “职教高地”和“双高计划”在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承担着重要的使命,两者在价值取向、建设内容、实施维度、功能定位等方面高度耦合。以江西省“双高”院校为样本进行分析,梳理出“双高”院校遵循“目标、功能、过程、结果”四维度的建设逻辑,体现出以红色赋能为特色的高规格定位、以服务发展为重点的高标准引领、以体制机制为重心的高质量改革和以国际合作为突破的高价值溢出的群像特征。助推“职教高地”建设,“双高”院校仍存在引领之困、发展之困及融合之困,需要进一步聚焦类型定位,建设高标准师资队伍;聚焦专业优化,创设区域职教品牌;聚焦产教融合,增强职教适应能力;聚焦改革创新,释放体制机制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高计划 职教创新发展高地 群像特征 类型定位 职教品牌 职教适应能力
下载PDF
高职院校智能制造专业产教融合育人机制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
6
作者 杨天玲 朱蔷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24年第5期157-159,167,共4页
以浙江机电学院智能制造专业群为例,经过多年与多家企业的合作,进行了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探索,不断实践产业和教育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分析了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阐述了实现产教... 以浙江机电学院智能制造专业群为例,经过多年与多家企业的合作,进行了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探索,不断实践产业和教育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分析了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阐述了实现产教融合的路径和策略,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建议,为高职院校推进产教融合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融合 人才培养模式 双层次多方向 课程思政
下载PDF
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背景下中国特色高层次学徒制的推行逻辑与实践路径
7
作者 万瑶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79-86,共8页
我国职业本科教育要实现稳步发展,理论上有必要构建凸显职业本科教育类型特征和本科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现实中也急需深化产教融合的制度设计,由此探索中国特色高层次学徒制便成为一种逻辑必然。面对当前职业本科教育实施高层次学徒制... 我国职业本科教育要实现稳步发展,理论上有必要构建凸显职业本科教育类型特征和本科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现实中也急需深化产教融合的制度设计,由此探索中国特色高层次学徒制便成为一种逻辑必然。面对当前职业本科教育实施高层次学徒制面临的诸多现实困难,需博采众长,从提高职业本科专业供给数量和质量、畅通学徒准入通道、强化组织支撑、优化法律制度环境、提升学徒制标准的层级区分度等方面精准发力,以构建适应我国国情的高层次学徒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本科教育 中国特色高层次学徒制 职业教育
下载PDF
“双高”院校特色办学的内涵释义与路径创生
8
作者 刘晴 《高等职业教育探索》 2024年第3期47-52,80,共7页
借鉴教育过程哲学理论,梳理“双高”院校特色办学内涵:在引领人才培养中凝练校本特色,是类型共性与院校个性的统一;在支撑高质量发展中探寻中国特色,是办学目标与办学实践的统一;在促进国家治理中强化教育特色,是外部驱动与内生动力的... 借鉴教育过程哲学理论,梳理“双高”院校特色办学内涵:在引领人才培养中凝练校本特色,是类型共性与院校个性的统一;在支撑高质量发展中探寻中国特色,是办学目标与办学实践的统一;在促进国家治理中强化教育特色,是外部驱动与内生动力的统一。“双高”院校特色办学的核心在于创新改革,应时代之变,突破传统特色办学的路径依赖;立生态之维,构建特色办学的多元共治格局;厚服务之旨,探索院校特色办学的内生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双高计划” 特色办学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留学生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研究——基于留学生汉语教学视角
9
作者 李明君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6-10,共5页
“双高计划”为高职院校留学生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新要求。当前,高职院校留学生教育距“双高计划”所指向的“高质量”发展尚存一定差距。作为留学生教育的关键课程,汉语教学是影响留学生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目前... “双高计划”为高职院校留学生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新要求。当前,高职院校留学生教育距“双高计划”所指向的“高质量”发展尚存一定差距。作为留学生教育的关键课程,汉语教学是影响留学生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目前,高职院校留学生汉语教学中存在师资队伍专业化水平偏低、生源质量不达标、课程设置忽略职教“底色”等问题。为提高留学生汉语教学水平,提升高职教育国际化水平,应优化师资队伍,提升师资水平;多方联动,提升生源质量;整合资源,重构课程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高计划 高职院校 留学生培养 汉语教学 国际化水平
下载PDF
“双高计划”建设高职院校主要校领导群体特征研究
10
作者 施南奇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5,共5页
对我国197所“双高计划”建设高职院校(以下简称“双高”院校)正职校领导实证研究发现此群体的基本特征:男性占大多数,平均年龄55岁左右,主要在籍贯所在省或直辖市任职,拥有博士或硕士学位,正高级职称,拥有工学、管理学等学科背景,多数... 对我国197所“双高计划”建设高职院校(以下简称“双高”院校)正职校领导实证研究发现此群体的基本特征:男性占大多数,平均年龄55岁左右,主要在籍贯所在省或直辖市任职,拥有博士或硕士学位,正高级职称,拥有工学、管理学等学科背景,多数由校外单位调任至现职。此群体存在任职流动性较强、持续性不足、渠道较窄和角色同化等现象。为此,建议完善领导选拔任用机制,组建结构合理的校领导团队;打通多领域交流任职的渠道,提高领导群体社会资源获取力;以提升学校综合治理能力和水平,促进“双高”建设可持续健康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高计划”建设 高职院校 校领导 群体特征 治理能力 选任机制
下载PDF
“双高计划”建设终期绩效评价的若干思考:规制逻辑、实施路径与质量保障
11
作者 刘兴凤 向成军 《南方职业教育学刊》 2024年第4期12-18,共7页
高质量开展“双高计划”绩效评价是我国高职教育改革的重大举措,是促进高职院校适应中国产业走向全球产业中高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一项系统工程。分析了绩效评价受到学生学习、人才培养和“职业”规律的规制逻辑,辨析了绩效评... 高质量开展“双高计划”绩效评价是我国高职教育改革的重大举措,是促进高职院校适应中国产业走向全球产业中高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一项系统工程。分析了绩效评价受到学生学习、人才培养和“职业”规律的规制逻辑,辨析了绩效评价任务设置的理论性与价值取向的实践性、绩效评价的共性要求与建设基础的差异性、绩效评价的短期性与人才培养的长期性这三对关系,探讨了从加强党的领导、落实立德树人等七个方面强化举措推进“双高”建设,提出了从多元认同、人才质量、经费投入和政策保障“四要素”健全质量保障体系,从而促进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高计划” 绩效评价 规制逻辑 人才培养 质量保障
下载PDF
“特高高职”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公共体育发展路径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被引量:8
12
作者 时艳 符家庆 +1 位作者 沈小燕 沈竹雅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33-36,共4页
公共体育教育是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特高高职)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公共体育教育为一流人才提供身体素质保证,为"特高高职"建设实现社会赋能提供有效途径,为高校主动适应社会转型提供有力抓手。为适应"特高高... 公共体育教育是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特高高职)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公共体育教育为一流人才提供身体素质保证,为"特高高职"建设实现社会赋能提供有效途径,为高校主动适应社会转型提供有力抓手。为适应"特高高职"建设需要,公共体育教育必须强化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突出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能力、营造院校体育文化氛围、建立体现专业特色的体育课程体系以及提高公共体育教师职业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高职 人才培养 高职院校 公共体育课程
下载PDF
以国家“双高计划”引领高职院校“提质赋能”的路径与举措 被引量:10
13
作者 朱善元 李巨银 +1 位作者 杨海峰 黄陈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44-147,共4页
国家实施“双高计划”引领职业教育类型化发展、高质量发展,是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的又一战略举措。文章紧紧围绕《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核心要义,针对“双高计划”指明的方向和目标任务,对“双高计划”建设高职院校的发展目标和思... 国家实施“双高计划”引领职业教育类型化发展、高质量发展,是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的又一战略举措。文章紧紧围绕《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核心要义,针对“双高计划”指明的方向和目标任务,对“双高计划”建设高职院校的发展目标和思路进行总结分析、科学研判,提出高职院校“提质赋能”的路径与举措,即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统领、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为重点、推进“产教科融合、校企合作”为抓手,通过全力推进“三个回归”、全面加强“四个信息化”,以实现人才培养“增值赋能”“三教改革”“多元办学”的“三大新突破”,全力推进高职院校特色化发展、高水平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高计划” 高职院校 高质量
下载PDF
“双高计划”视域下“三大体系”建设赋能人才培养的路径 被引量:6
14
作者 朱善元 李巨银 +1 位作者 段修军 杨海峰 《中国农业教育》 2020年第3期16-23,共8页
中国特色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核心是要引领高职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为产业高端和高端产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这一目标能否实现,关键在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办学的能力和水平,影响“校企合作、产教融合... 中国特色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核心是要引领高职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为产业高端和高端产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这一目标能否实现,关键在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办学的能力和水平,影响“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向纵深推进的困难和因素很多,在现行体制机制下,解决这一问题需要苦练内功、固本培元。文章依据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十几年来办学历程,从国家示范性(骨干)校到江苏省高水平学校建设,构建并运行了“科技创新、科技服务和校企合作”三大体系,形成了“增值赋能”人才培养方案与成果,与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十项重大任务中的“打造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提升校企合作水平、提升服务发展水平”是一脉相承、环环相扣的,是推动“双高计划”建设、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增值赋能”“三教”改革和校企合作取得新突破的重要途径与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高计划 高职院校 三大体系 人才培养 增值赋能
下载PDF
区域产业转型升级下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专业建设探析 被引量:15
15
作者 杨芬 冯峰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24-128,共5页
产业转型升级是我国经济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和基本趋势。区域经济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也会加快,朝着高端化、智能化、特色化、集群化、融合化和国际化方向发展。区域经济产业转型升级本质是工艺、技术升级背景下传统产业的转型和新兴产... 产业转型升级是我国经济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和基本趋势。区域经济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也会加快,朝着高端化、智能化、特色化、集群化、融合化和国际化方向发展。区域经济产业转型升级本质是工艺、技术升级背景下传统产业的转型和新兴产业的出现。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参与者和有力贡献者,而专业是连接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与区域经济的重要载体。产业转型升级将对区域内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发展产生明显影响,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专业建设必须积极主动快速做出反应。然而,在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专业建设中,仍存在与区域产业转型升级不相适应的地方,体现为专业实力落后于区域产业转型升级要求、专业设置滞后于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方向、专业规模超过区域产业转型升级需求。因此,对标区域产业转型升级,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要保持其发展的相对优势和特色,增强服务区域经济的能力,发力进行专业建设,合理进行专业设置,适当控制专业规模,着力壮大专业师资,建强建优特色专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 产业转型升级 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 专业建设
下载PDF
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专业群建设绩效第三方评价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陈超群 胡伏湘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6期77-80,共4页
开展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专业群建设绩效第三方评价是落实我国职业教育相关政策与法律法规的具体体现,是推动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是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绩效评判的最佳方式。我国高水平高职专业群建设绩效评价中虽初步引入... 开展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专业群建设绩效第三方评价是落实我国职业教育相关政策与法律法规的具体体现,是推动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是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绩效评判的最佳方式。我国高水平高职专业群建设绩效评价中虽初步引入了第三方评价,但仍以第一方与第二方评价为主,第三方评价的顶层设计有待加强,第三方评价指标较为缺乏,基于此提出我国高水平高职专业群建设绩效第三方评价的路径,即做好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绩效第三方评价的顶层设计、完善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绩效第三方评价的指标体系、确立第三方评价机构的法律地位、利用信息化手段强化第三方评价结果的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专业群 绩效评价 第三方评价
下载PDF
立足区域和行业的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以无锡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被引量:19
17
作者 朱爱胜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20-24,共5页
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中,'高水平'目标的内涵是特色化的高水平、动态化的高水平、全员化的高水平、国际化的高水平。高职院校肩负着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使命,需要坚持立德树人,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发挥特色优... 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中,'高水平'目标的内涵是特色化的高水平、动态化的高水平、全员化的高水平、国际化的高水平。高职院校肩负着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使命,需要坚持立德树人,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发挥特色优势,服务区域行业发展需求;深化产教融合,打造协同创新服务平台;强化师资力量,建设卓越双师型教师队伍;突出服务能力,提升学校社会影响力;参与国际教育服务分工,提升国际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 区域 行业 办学特色
下载PDF
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意蕴、困境及对策 被引量:15
18
作者 胡茂波 游子欢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1-16,共6页
"双高计划"是引领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具有助推中国特色职教模式形成、引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技术走向、积聚中国职业教育国际竞争力、凸显技术技能人才教育前景的独特意蕴。但由于普职同等价值的认知尚未深入... "双高计划"是引领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具有助推中国特色职教模式形成、引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技术走向、积聚中国职业教育国际竞争力、凸显技术技能人才教育前景的独特意蕴。但由于普职同等价值的认知尚未深入人心、教育过程公平需要实现周期、德艺双馨的人才培养观尚未融入育人实践、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命运共同体还未形成,导致科学组建特色专业集群路径尚需探索,优质教学资源生态系统、精益求精的工匠文化氛围、技术技能人才个体和谐发展的基础缺失。面对上述困境,需要兼顾长期性与系统性建设专业群、资源配置围绕职业教育价值生成、坚持德育贯穿培养过程的育人观、完善校企育人主体一体化的政策法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高计划 高等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 实践困境
下载PDF
以创新性研究引领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 被引量:10
19
作者 周建松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10,共5页
从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所要完成的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等建设内涵看,研究尤其是创新性研究工作必须加强。当前,高职教育发展存在三大研究掣肘:未能有效回答为什么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未能深入研究高等职业教育究竟... 从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所要完成的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等建设内涵看,研究尤其是创新性研究工作必须加强。当前,高职教育发展存在三大研究掣肘:未能有效回答为什么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未能深入研究高等职业教育究竟是什么,未能形成专注于高职教育的系统研究力量。全面引领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需扎实开展关于高职类型特色研究、关于高职多元办学研究、关于高职内涵建设研究、关于高职制度标准研究、关于高职提质增效研究等五类创新性研究,进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范式。如此,才能为我国高职教育真正实现办学格局转变、类型特色打造、制度标准建设、话语体系构建奠定基础,推动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走向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性研究 高职教育 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 话语体系
下载PDF
“双高计划”背景下中国特色学徒制建设路径探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炳烛 刘长春 张红蕊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4期47-53,110,共8页
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既是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关键举措,也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有效途径。“双高计划”背景下中国特色学徒制建设能够有效提高人才的供需适配度、降低企业的用工成本、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但是在学徒制建设过... 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既是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关键举措,也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有效途径。“双高计划”背景下中国特色学徒制建设能够有效提高人才的供需适配度、降低企业的用工成本、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但是在学徒制建设过程中存在制度执行壁垒、师资队伍缺乏、权益保障欠缺、评价体系不健全等问题。从科学的管理体系、人才本位的培养体系、学徒制标准化发展体系和企业激励机制体系等四个方面探索了中国特色学徒制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学徒制 高等职业教育 双高计划 价值逻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