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层次医学创新人才培养的理论思考和实践举措——基于国家科技奖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王露岚 彭树涛 《复旦教育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4-120,共7页
科技革命带来了医学创新发展新需求,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国家科技奖代表了一定时期内我国科学技术领域取得的重要突破,其权威性高、荣誉性强。本文通过整理2016—2020年医学领域国家科技奖获奖情况,从获奖数量、获奖地区、获奖主体、学... 科技革命带来了医学创新发展新需求,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国家科技奖代表了一定时期内我国科学技术领域取得的重要突破,其权威性高、荣誉性强。本文通过整理2016—2020年医学领域国家科技奖获奖情况,从获奖数量、获奖地区、获奖主体、学科分布和交叉融合等方面对获奖成果进行分析,从而把握我国医学科技创新的现状与问题,以期为健康中国建设培养高层次医学创新人才提供借鉴与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科技奖 医学创新人才培养 医学科技创新 学科交叉
下载PDF
高层次科技人才计划对人才引培影响的调查研究
2
作者 贾清萍 黄星月 陈雅静 《科技广场》 2024年第1期13-18,共6页
实施高层次科技人才计划是实现高端人才引培量质齐升和科技强省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对中部A省科技创新高层次人才的调查,发现高层次科技人才计划对入选人才的科技创新能力、职务职称晋升、个人地位和成长空间等都有显著影响。但高层次... 实施高层次科技人才计划是实现高端人才引培量质齐升和科技强省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对中部A省科技创新高层次人才的调查,发现高层次科技人才计划对入选人才的科技创新能力、职务职称晋升、个人地位和成长空间等都有显著影响。但高层次科技人才计划实施中也存在不足,应从以下方面着手:优化人才遴选程序、放宽人才遴选限制条件;构建科学精准的人才评价机制;构建彰显价值的人才激励制度;营造一流的人才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计划 科技创新 高层次人才 人才引培
下载PDF
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问题与对策探赜
3
作者 杨锐 杨团团 杨朝琨 《成才之路》 2024年第8期5-8,共4页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新时代国家重大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当前我国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存在重视不足、培养方案落实不够、实习基地投入不够等问题,这使得专业学位研究生与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趋同化,未能达到高...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新时代国家重大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当前我国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存在重视不足、培养方案落实不够、实习基地投入不够等问题,这使得专业学位研究生与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趋同化,未能达到高层次应用研究型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单位应采取以下对策提高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转变“重学轻术”观念,重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积极搭建实践基地,落实专硕分类培养方案;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制度保障;做好职业资格认证与专业学位对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学位 硕士研究生 高层次 应用型人才 培养质量
下载PDF
军队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与分析
4
作者 屈婷婷 赵阳 《国防科技》 2024年第5期36-42,共7页
基于对军队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的概念与创新能力考察结构的分析,通过专家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设计适应我军新时期人才发展的军队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调查结果,统计人才评价指标重要性排序并总结其特点规律,为... 基于对军队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的概念与创新能力考察结构的分析,通过专家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设计适应我军新时期人才发展的军队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调查结果,统计人才评价指标重要性排序并总结其特点规律,为军队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的评价、选拔、培养,以及军队人才质量和水平、潜力变化特点与差距评估等提供依据和支撑。通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着力造就军队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有助于提升国防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为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提供根本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队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 创新能力考察结构 评价指标体系
下载PDF
场域视角下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价值属性、目标指向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1
5
作者 朱秋月 《研究生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8-83,共6页
场域视角下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从本质上看涵括研究价值属性、应用价值属性和劳动价值属性,其三重属性契合新质态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发展样态。朝向高层次一流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策应教育高质量发展和推动创新... 场域视角下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从本质上看涵括研究价值属性、应用价值属性和劳动价值属性,其三重属性契合新质态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发展样态。朝向高层次一流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策应教育高质量发展和推动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路向。基于场域理论的延展,着眼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现实诉求,提出其发展路径:超越认识的理论场域,从固化走向多元建构跨域融合的理论视野;遵循创新的研究场域,从适应转向引领夯实专业学位研究生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聚焦社会服务的应用场域,从个体走向融合打造嵌入式的能力培育路径;回归体现本真的劳动场域,从传统迈入当代重塑其之于人的价值和使命;营造科学有效的治理场域,从管理转向治理提升多元化治理效能。多措并举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育人质量,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域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新质生产力
下载PDF
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提高理工科研究生科研能力的路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张飞龙 马永红 张凤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5-115,共11页
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是培养高水平科技人才的重要方式。通过对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理工科研究生的质性研究发现,项目情境预设了科研能力提高的可能性,为理工科研究生科研能力训练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与资源保障。在参与项目过程中,理工... 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是培养高水平科技人才的重要方式。通过对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理工科研究生的质性研究发现,项目情境预设了科研能力提高的可能性,为理工科研究生科研能力训练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与资源保障。在参与项目过程中,理工科研究生科研能力从内源性和外源性两方面有实质性提高,同时报国情怀、持之以恒、忘我专注等价值观得到强化,这反过来为科研能力注入新的内生动力,项目情境、参与过程、价值追求之间形成良性互动,从而实现相互促进、动态提升的效果。据此,加强理工科研究生有组织地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把好育人“生命线”,保护“自由空间”,注重“全面发展”,不仅有助于推动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更有助于培养大批党和国家需要的高水平科技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重大科技项目 理工科研究生科研能力 高水平科技人才
下载PDF
高层次青年海归科技人才发展状况及政策优化研究——以上海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薛琪薪 《上海城市管理》 2024年第4期11-20,共10页
在全球科创中心城市建设背景下,高层次青年海归科技人才的引领作用更加凸显。基于2022年上海市青年科技人才专项调研和访谈数据,筛选其中的高层次海归科技人才并对他们的价值观念、事业发展、生活适应等方面的问题进行研究。调研发现,... 在全球科创中心城市建设背景下,高层次青年海归科技人才的引领作用更加凸显。基于2022年上海市青年科技人才专项调研和访谈数据,筛选其中的高层次海归科技人才并对他们的价值观念、事业发展、生活适应等方面的问题进行研究。调研发现,高层次青年海归科技人才在价值观念上积极向上,在事业发展上信心充足,在生活适应上融入城市,取得了较好的发展成绩;但在科研资助、平台支持、科技攻关等人才政策方面还存在改进空间,在人才激励、人才评价、学习交流等工作机制方面仍需完善,在工作生活平衡、家庭住房、子女教育等人才服务方面还需提升。最后据此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科创中心城市 高层次人才 海归科技人才 发展状况 人才政策
下载PDF
生存分析视角下我国高水平科技人才成长路径探究
8
作者 王晓怡 陈杰惠 《科技智囊》 2024年第11期34-42,共9页
[研究目的]两院院士作为我国高水平科技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引领中国科技强国战略的实施提供重要智力支持。探究影响我国高水平科技人才成长的关键因素,特别是两院院士的职业发展路径,对深入推进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世界重... [研究目的]两院院士作为我国高水平科技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引领中国科技强国战略的实施提供重要智力支持。探究影响我国高水平科技人才成长的关键因素,特别是两院院士的职业发展路径,对深入推进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研究方法]以1980—2023年8月间获评的1720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为研究对象,并对其履历信息进行编码,采用生存分析法研究高水平科技人才成长过程中各因子的影响效果。[研究结论]Kaplan-Meier分析表明,博士学位和国外学习/工作经历对于高水平科技人才在长江学者阶段的职业成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首次工作所属单位性质为高校或科研院所对于高水平科技人才在“杰青”阶段的职业成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Cox分析结果表明,教育连续性对杰青阶段的职业成长具有显著影响,在长江学者阶段,年龄和拥有专利数量对职业成长具有显著影响。研究结论为理解我国高水平科技人才成长过程中的关键因素提供了实证支持,并对相关政策制定和人才培养策略提供了启发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水平科技人才 履历分析 成长路径 生存分析 Cox比例风险回归
下载PDF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宫雪璐 《成才之路》 2024年第11期1-4,共4页
为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给我国产业升级培养更多综合能力强、专业能力强的优秀人才,对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分析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内涵及认知误区,以厘清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与其他职业教育... 为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给我国产业升级培养更多综合能力强、专业能力强的优秀人才,对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分析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内涵及认知误区,以厘清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与其他职业教育模式的本质区别,分析其人才培养特点,并从职业教育的本质及产业转型的技术发展两个方面分析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内在逻辑,然后结合教学实践提出构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策略,即以更新人才培养观念为前提,优化学科建设路径,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从而构建更加符合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特点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出更高层次的技术技能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科层次 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技术应用型人才 培养逻辑 培养策略
下载PDF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药学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与展望
10
作者 高明宇 侯雪莲 严中平 《高等药学教育研究》 2024年第1期1-5,43,共6页
生物医药产业作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对药学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高等药学教育培养符合产业需求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作用日益凸显。沈阳药科大学的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通过构建产教科教融合、协同培养模式,聚焦产业创新... 生物医药产业作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对药学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高等药学教育培养符合产业需求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作用日益凸显。沈阳药科大学的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通过构建产教科教融合、协同培养模式,聚焦产业创新实践需求、建立双导师培养体系、打造优质教学资源、搭建创新交流平台,为生物医药产业转型升级培养了大量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未来,药学教育将持续推动药学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改革、积极探索药学博士专业学位教育、建立健全多元主体协同培养机制,以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助力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重大需求 高层次应用型 药学硕士专业学位 药学博士专业学位
下载PDF
基于大语言模型的新质生产力内涵特征挖掘研究
11
作者 余云龙 白冰 +2 位作者 陈仕吉 邱均平 丁敬达 《现代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6-26,共11页
[目的/意义]揭示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与结构,深刻理解新质生产力的内涵要义。[方法/过程]首先,依据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讲话和论述,凝练新质生产力核心内涵;其次,运用百度文心一言大语言模型ERNIE-bot 4.0对新质生产力相... [目的/意义]揭示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与结构,深刻理解新质生产力的内涵要义。[方法/过程]首先,依据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讲话和论述,凝练新质生产力核心内涵;其次,运用百度文心一言大语言模型ERNIE-bot 4.0对新质生产力相关论文进行关键词提取;第三,运用随机块模型对关键词共现矩阵的结构对等性进行分析,并运用知识图谱技术对关键词共现网络和组合网络进行可视化分析,揭示新质生产力内涵特征的研究重点;最后,探讨新质生产力核心内涵的层次结构。[结果/结论]新质生产力相关研究紧紧围绕习近平新质生产力理论的核心内涵展开。文献全文本关键词共现网络存在核心—边缘结构,处于核心位置的关键词为学术界重点关注的新质生产力内涵特征。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占据共词网络的核心位置,是新质生产力的首要内涵,是学术界研究的核心。数字技术、数据要素、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人才培养和绿色发展等关键词位于共词网络的次核心位置。结合词频和组合关系网络分析结果可知,数字技术和数据要素是新质生产力重要内涵,是学术界研究的焦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代表新质生产力主要内涵,是学术界研究的重点内容;人才资源和绿色发展是新质生产力核心内涵的重要外延,是学术界研究的主要内容。此外,新质生产力的研究内容非常广泛,比如处于边缘位置的治理体系、对外开放等代表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的顶层设计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水平创新 数智技术 人才体系 低碳发展 全文本分析
下载PDF
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与新兴技术发展同步并进培养模式探索
12
作者 张旭东 彭光彬 邓永生 《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 2024年第3期27-30,共4页
随着新兴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对于高端应用型人才的技术技能水平与综合素质要求持续拔高。为适应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加快培养熟练掌握新技术的高端技能人才,已显得愈发紧迫与重要。职业本科院校作为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必须... 随着新兴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对于高端应用型人才的技术技能水平与综合素质要求持续拔高。为适应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加快培养熟练掌握新技术的高端技能人才,已显得愈发紧迫与重要。职业本科院校作为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必须积极发挥办学育人职能,在转变培养模式、规划培养路径、优化培养保障等方面加强研究、主动作为,着力破解新兴产业人才的现实难题,努力实现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与新兴技术发展同步并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兴技术 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 人才培养
下载PDF
高等教育赋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工作机理、风险解构与实施路径
13
作者 陈亮 袁满 陈泽寅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6-37,共12页
科技创新中心作为区域或国际创新要素频繁交融与可持续发展的轴心地带,离不开高等教育的人力资源与智力支持。高等教育以自主知识体系为起点,以人才培养实践为中介,以主动服务社会发展为终点,形成赋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耦合逻辑。高等... 科技创新中心作为区域或国际创新要素频繁交融与可持续发展的轴心地带,离不开高等教育的人力资源与智力支持。高等教育以自主知识体系为起点,以人才培养实践为中介,以主动服务社会发展为终点,形成赋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耦合逻辑。高等教育基于跨学科知识体系的发展基础,多主体协同育人的发展智慧,组织跨界合作的发展框架,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部署的善治系统,勾勒出其赋能科技创新中心的机理。在实践中,面对教条主义办学体制、优绩主义教育模式、知识社会不确定风险等限制,我国应搭建超学科创新联结框架,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科技创新中心;构筑战略人才力量孵化器,持续打造有组织创新高地;淬炼多螺旋知识生产链,颠覆式创新科教融汇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中心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高等教育 新质生产力 拔尖创新人才
下载PDF
核电安全领域全日制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探索
14
作者 贺敏 吴震 +1 位作者 解玉建 侯钢领 《教育教学论坛》 2024年第24期162-165,共4页
为保障我国核电行业的安全发展,亟须培养核电安全领域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需要针对核电安全领域全日制专业硕士探索出一种科学合理的培养模式,培养既具备核电安全基础知识和技能,又有实践经验和创新能力的高级人才。分析核电安全领域对... 为保障我国核电行业的安全发展,亟须培养核电安全领域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需要针对核电安全领域全日制专业硕士探索出一种科学合理的培养模式,培养既具备核电安全基础知识和技能,又有实践经验和创新能力的高级人才。分析核电安全领域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特点,阐明了专业硕士培养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安全工程与核电学科交叉培养新模式。研究成果可以满足国际核电行业安全发展的人才培养需求,也有利于拓展安全工程和核能工程传统专业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安全 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全日制专业硕士 培养模式
下载PDF
我国高层次复合应用型法治人才培养的困境与出路——以非法学法硕专业学位教育为分析对象
15
作者 廖永安 訾培玉 《法学教育研究》 2024年第3期181-196,共16页
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对法治等各方面工作提出了新要求。高层次法治人才培养与供给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确保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本保障。非法学法硕专业学位以培养高层次复合应用型法治人才为目标,理应成为该类人... 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对法治等各方面工作提出了新要求。高层次法治人才培养与供给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确保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本保障。非法学法硕专业学位以培养高层次复合应用型法治人才为目标,理应成为该类人才供给的重要渠道。但囿于非法学法硕专业学位教育陷入同质化、粗放化以及师资结构单一化等困境,无法满足培养学生复合知识和实践技能的要求,进一步加剧了高素质法治人才的供需矛盾。新文科建设致力于通过多学科交叉提升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与高层次复合应用型法治人才的培养理念高度契合,可以为打破横亘在各学科以及高校和实务部门间的体制性壁垒注入新动能。应当依托培养模式精细化等举措,推动非法学法硕专业学位教育供给侧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高层次复合应用型法治人才 非法学法硕 新文科建设
下载PDF
深化实验教学改革培养高层次化学人才 被引量:11
16
作者 刘光斌 黄忠 +2 位作者 黄长干 温世和 余丽萍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6年第2期204-207,共4页
介绍了江西农业大学理学院基础化学实验室以2002级应化专业学生为培养对象,以培养具有“基础扎实、知识面广、能力强、素质高”的跨世纪优秀化学人才为目标,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和方法,改善实验条件。
关键词 实验教学 高层次人才 应用化学
下载PDF
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集聚效应的现状与提升战略研究——基于山东省的调研数据 被引量:10
17
作者 杨明海 李倩倩 袁洪娟 《经济与管理评论》 2015年第4期129-134,共6页
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升级促使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在频繁流动中呈现出集聚态势,进而形成科技创新人才的集聚效应。如何科学地评价人才集聚效应是引进、激励和集聚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的关键。相关研究文献显示,经济与规模效应、创新效应、... 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升级促使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在频繁流动中呈现出集聚态势,进而形成科技创新人才的集聚效应。如何科学地评价人才集聚效应是引进、激励和集聚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的关键。相关研究文献显示,经济与规模效应、创新效应、人才成长效应三个指标反映了人才集聚的效应状态,通过调研数据能够分析山东省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集聚效应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可以相应地实施引进战略、成果转化战略和成长保障战略,以提升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的集聚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 人才集聚效应 提升战略
下载PDF
新农科高层次复合应用型农业硕士培养:意义旨趣、问题研判与路径选择 被引量:8
18
作者 王杜春 时玉坤 韩文灏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4-109,共6页
培养高层次复合应用型农业硕士既是新农科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主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路径。高层次复合应用型农业硕士既强调扎实的专业基础与跨领域的知识结构,也重视提升综合实践能力与复杂问题解决能力,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 培养高层次复合应用型农业硕士既是新农科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主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路径。高层次复合应用型农业硕士既强调扎实的专业基础与跨领域的知识结构,也重视提升综合实践能力与复杂问题解决能力,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与较强的创新创业精神。在当前的培养实践中,存在复合应用型目标不够明确、跨领域培养机制不够健全、学硕与专硕趋于同质化培养、质量保障与监督体系不够完善等问题,使得农业硕士知识结构有待优化、综合实践能力有所缺失、人才培养质量参差不齐。未来要针对问题优化路径,从明晰专业培养目标、完善跨领域培养机制、建设优良实践基地、健全质量保障机制、深化课程思政建设等五个方面着手,提升高层次复合应用型农业硕士的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科 高层次复合应用型人才 农业硕士 人才培养 研究生教育
下载PDF
科技人才分类评价改革能否促进高校科研水平的高质量发展——基于9所高校改革试点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10
19
作者 李红锦 李胜会 许林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14-123,179,共11页
本文以2014年9月对中国9所211高校首次推行科技人才分类评价试点改革作为准自然实验,通过构建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PSM-DID)模型,对科技人才分类评价改革政策的效果进行评估,并进一步研究政策效果的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科技人才... 本文以2014年9月对中国9所211高校首次推行科技人才分类评价试点改革作为准自然实验,通过构建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PSM-DID)模型,对科技人才分类评价改革政策的效果进行评估,并进一步研究政策效果的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科技人才分类评价试点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可以促进高校科研水平提升,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前科技评价体系中“重数量、轻质量”等问题,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提高人力资源效率和科研经费利用效率来促进科研水平的高质量发展,但存在一定的时滞效应;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这些结论依然成立。本文结论为中国高校全面持续深入推进科技人才分类评价改革提供了可靠的经验证据和重要的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人才分类评价 高校科研水平 高质量发展 PSM-DID模型
下载PDF
高层次科技人才创新能力识别及团队构建 被引量:11
20
作者 杨锴 赵希男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41-150,共10页
为了实现快速发展而短期内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往往效果不佳,当前研究对此现象缺乏有效解释。为了解决该问题,首先从个体角度出发,运用凯利方格访谈技术识别出高层次科技人才创新能力要素;其次根据竞优思想,构建个体优势判别模型、群体... 为了实现快速发展而短期内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往往效果不佳,当前研究对此现象缺乏有效解释。为了解决该问题,首先从个体角度出发,运用凯利方格访谈技术识别出高层次科技人才创新能力要素;其次根据竞优思想,构建个体优势判别模型、群体聚类模型和团队成员选择方法。研究发现,在充分发挥个体优势基础上,群体优势模式和个体之间的互补优势可弥补创新团队成员之间的不足。在个体方面,个体优势差异带来彼此之间的异质性,判别出在大一统指标下的个体优势,从而提升个人创新能力;在群体层面,个体优势差异带来不同的创新能力聚类,突出模式中优势的发挥,有利于识别出创新群体;在团队层面,个体优势差异构成个人与群体之间的创新能力匹配,创新团队的能力优势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次科技人才 创新能力 优势识别 团队构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