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STUDY ON THE ECOLOGICAL CLIMATES OF SOME FAMOUS TEA GROWING AREAS IN HIGH MOUNTAINOUS REGIONS OF CHINA
1
作者 黄寿波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1991年第2期27-34,共8页
The tea tree [Camellia sinensis (L) Kuntze] is one of the world’s economic crops. It is an especially important crop for southern China. Environmental factors related to the tea yield and quality in some high mountai... The tea tree [Camellia sinensis (L) Kuntze] is one of the world’s economic crops. It is an especially important crop for southern China. Environmental factors related to the tea yield and quality in some high mountain areas of China are identified in this paper. These factors are: geology, topography, climate, hydrology, soil and vegetation. Climatological factors are the most important. Using data collected from meteorological stations which are situated at the summit and the base of high mountains, this paper discusses ecological climatic problems in growing tea in China. The ecological climat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amous tea areas mainly included are as follows: more . amounts of clouds and fog, less percentage of sunshine, abundant rainfall and high relative humidity in the air, temperatures that rise and fall slowly, daily and annual temperature ranges that are smaller, more days that are suitable for tea growing and low wind speeds in the lee-sides and valleys of mountains. All of the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FAMOUS tea GROWING areas high mountainS ECOLOGICAL climate
下载PDF
马边高山茶产业创新发展对策研究
2
作者 柏清怡 陈洋 +3 位作者 王婷 李栏 寇秋云 郭晓黎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4年第1期81-82,85,共3页
马边的高山茶产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利用SWOT分析法,通过深入分析马边县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打造特色茶园区、提高品牌影响力、加大开拓线上市场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创新发展策略,以期为马边高山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 马边的高山茶产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利用SWOT分析法,通过深入分析马边县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打造特色茶园区、提高品牌影响力、加大开拓线上市场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创新发展策略,以期为马边高山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山茶 茶产业 SWOT分析法 马边县
下载PDF
景迈山古茶园与现代有机茶园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於莉军 王桥美 +2 位作者 彭文书 严亮 杨瑞娟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37-247,共11页
【目的】研究不同生境茶园茶树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及多样性,识别影响茶树根际土壤微生物的主要驱动因素,为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和茶树病虫害防治之间的关系研究以及土壤微生物的功能和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Illumina-... 【目的】研究不同生境茶园茶树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及多样性,识别影响茶树根际土壤微生物的主要驱动因素,为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和茶树病虫害防治之间的关系研究以及土壤微生物的功能和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Illumina-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古茶园与现代有机茶园根际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组成和多样性进行探究,采用冗余分析对土壤养分与微生物之间关系进行探索。【结果】现代有机茶园根际土壤中阳离子交换量、有机质、腐殖质、氨氮、铵态氮、有效磷和水分高于古茶园,具有显著差异;不同茶园的优势细菌种群均为放线菌门、酸杆菌门和浮霉菌门,真菌种群均为子囊菌门、被孢霉门和担子菌门,除未明确分类地位的属以外,古茶园与现代有机茶园的优势菌属组成非常相似,但是每个菌属在不同茶园中的相对丰度都存在较大差异。冗余分析表明,阳离子交换量、有机质、腐殖质、氨氮和铵态氮是造成茶园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多样性差异的主要环境因子。【结论】现代有机茶园根际土壤养分与物种丰富度显著高于古茶园,不同茶园根际土壤中的优势菌属组成高度相似,但其丰度差异显著,与土壤养分呈现高度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迈山 普洱茶 古茶园 根际微生物 高通量测序 群落结构
下载PDF
不同类型茶园游猎型蜘蛛亚群落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邢树文 梁秀霞 +2 位作者 朱慧 孙延杰 查广才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92-200,221,共10页
以广东潮州市凤凰单丛茶区的高山、中山和低山茶园为研究对象,对茶园游猎型蜘蛛亚群落及其环境因子和管理状况进行调查,采用多样性指标、NMDS排序、perMANOVA检验、SIMPER分析和RDA排序等方法,研究茶园游猎型蜘蛛亚群落特征与环境因子... 以广东潮州市凤凰单丛茶区的高山、中山和低山茶园为研究对象,对茶园游猎型蜘蛛亚群落及其环境因子和管理状况进行调查,采用多样性指标、NMDS排序、perMANOVA检验、SIMPER分析和RDA排序等方法,研究茶园游猎型蜘蛛亚群落特征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高山茶园的物种数和个体数量高,中山茶园次之,低山茶园最低,且差异显著;高山茶园的物种丰富度显著高于其他两个茶园,高山茶园和中山茶园的物种多样性指数显著高于低山茶园,但低山茶园的物种优势性高于其他两个茶园。NMDS排序表明三种茶园游猎型蜘蛛亚群落组成差异明显;SIMPER分析显示,高山茶园与中山茶园的平均相异性较小(28.90%),高山茶园与低山茶园的平均相异性较大(52.13%);多重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三种茶园游猎型蜘蛛亚群落在整体上差异显著(P<0.05)。RDA排序与pRDA分析表明,海拔高度是影响茶园游猎型蜘蛛亚群落组成与分布的主要环境变量因子,其独立贡献率为62.52%;茶树盖度和除草剂是次要环境变量因子, 2个环境变量的独立贡献率分别为9.155%、10.99%,其他环境变量因子对茶园蜘蛛群落组成与结构的影响较小。研究表明,茶园开发过程中保留外围自然生境有利于茶园游猎型蜘蛛亚群落的保护,更好地利用蜘蛛防控害虫,减少农药的使用,实现有机生产,提高茶叶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山茶园 丘陵茶园 游猎型蜘蛛 物种-环境关系 管理措施
下载PDF
邛崃山脉优质茶与地质背景关系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曾其国 彭培好 +2 位作者 罗凡 王云 胡耀文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969-1975,共7页
邛崃山脉优质茶产地的周围出露有中生界白垩系(K)、新生界下第三系名山群及大邑砾岩(E1-2mn、N)和第四系(Q)各地层,各地层的土壤重金属元素迁移到茶叶中的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各元素富集能力由强到弱次序为:Cu>Cd>Zn>Ni>H... 邛崃山脉优质茶产地的周围出露有中生界白垩系(K)、新生界下第三系名山群及大邑砾岩(E1-2mn、N)和第四系(Q)各地层,各地层的土壤重金属元素迁移到茶叶中的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各元素富集能力由强到弱次序为:Cu>Cd>Zn>Ni>Hg>As>Cr>Pb;土壤背景值与四川丘陵地区和成都经济区土壤基准值相比,Cd、Hg、Mo、Pb、Se富集,其余元素与对比区含量水平相近;pH值总体略显酸性,目前适合优质茶叶种植的推广发展。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邛崃山脉优质茶产区环境有恶化的趋势,要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规划土地,要实时监控周边环境,杜绝环境污染引起优质茶种植区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邛崃山脉 优质茶 地质背景
下载PDF
汤记高山茶和平地茶品质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8
6
作者 杨勇 杨贤强 洪高洁 《茶叶》 2004年第2期91-92,97,共3页
测定比较了汤记高山茶与平地茶的滋味成分的含量 ,采用 SDE法提取了高山茶与平地茶的香气 ,气相色谱—质谱分析二者香气在组成和含量上的差别。结果表明 ,高山茶与平地茶的滋味成分茶多酚、咖啡碱和水浸出物含量相差不大 ,但高山茶氨基... 测定比较了汤记高山茶与平地茶的滋味成分的含量 ,采用 SDE法提取了高山茶与平地茶的香气 ,气相色谱—质谱分析二者香气在组成和含量上的差别。结果表明 ,高山茶与平地茶的滋味成分茶多酚、咖啡碱和水浸出物含量相差不大 ,但高山茶氨基酸含量较高 ,酚氨比较小 ;高山茶的香精油总量比平地茶的高 34.5 % ,但高山茶和平地茶之间香气组分差异小 ,而在香气组分的相对含量上差异较大 ,高山茶中庚醛及雪松醇的峰度较大 ,这可能是形成高山茶香气馥郁的主要原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汤记高山茶 平地茶 品质 香气 含量测定 SDE法
下载PDF
寿宁高山茶的创新与发展 被引量:3
7
作者 王振康 钟凤莲 《中国茶叶加工》 2019年第2期64-67,共4页
文章从品牌创新、茶树品种改植换种、加工工艺创新、销售模式创新等方面阐述了寿宁高山茶的创新与发展。同时,针对当前寿宁高山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茶叶科技服务体系、茶叶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市场和营销体系建设等建议,以期提升寿... 文章从品牌创新、茶树品种改植换种、加工工艺创新、销售模式创新等方面阐述了寿宁高山茶的创新与发展。同时,针对当前寿宁高山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茶叶科技服务体系、茶叶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市场和营销体系建设等建议,以期提升寿宁高山茶品牌知名度,促进农业增效与农民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寿宁高山茶 品牌 创新 发展
下载PDF
湖南武陵山区卷曲形优质绿茶综合加工技术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黄怀生 郑红发 +1 位作者 李赛君 黄仲先 《湖南农业科学》 2011年第2期98-100,103,共4页
对武陵山区优质绿茶生产区的卷曲形优质绿茶生产加工技术进行综合研究,结果表明,鲜叶摊放8 h,含水量70%左右,茶叶香气及品质较佳;多毫品种以加工成卷曲形品质优于直条形,茸毛较少品种加工成直条形品质优于卷曲形;茸毛较少的品种采用机... 对武陵山区优质绿茶生产区的卷曲形优质绿茶生产加工技术进行综合研究,结果表明,鲜叶摊放8 h,含水量70%左右,茶叶香气及品质较佳;多毫品种以加工成卷曲形品质优于直条形,茸毛较少品种加工成直条形品质优于卷曲形;茸毛较少的品种采用机械加工品质佳,且效率高。后加工以水分控制在6%左右,采用普通避光包装,温度以控制在5℃左右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陵山区 优质绿茶 加工
下载PDF
关系视角下台湾高山茶产业在大陆的嵌入过程及机理——以漳平市永福镇为例 被引量:5
9
作者 李锋 韦素琼 游小珺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26-1038,共13页
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的嵌入性理论和关系经济地理学理论,以永福镇台资高山茶产业为例,采用实地调研和深度访谈法,通过构建关系视角下的产业嵌入性分析框架,分析台湾高山茶产业在大陆的嵌入过程及机理,结果显示:1)永福镇台资高山茶企业的嵌... 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的嵌入性理论和关系经济地理学理论,以永福镇台资高山茶产业为例,采用实地调研和深度访谈法,通过构建关系视角下的产业嵌入性分析框架,分析台湾高山茶产业在大陆的嵌入过程及机理,结果显示:1)永福镇台资高山茶企业的嵌入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可分为社会嵌入、网络嵌入和地域嵌入3个方面。2)行动者—制度、行动者网络—组织间网络、地方—全球三重关系交织于永福镇台资高山茶企业的嵌入过程中,并深刻地影响着企业的嵌入过程与结果。此外,研究还发现:地方政府及中介机构在促进企业发展和网络重组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此,建议地方政府重视本土配套企业的培育与成长,同时应进一步鼓励企业间的交流,促进网络融合,不断提升台资高山茶企业的“嵌入”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入 关系视角 台资企业 高山茶 茶产业 永福镇
下载PDF
高山茶文化产业园景观规划研究--以常宁塔山玉泉湾茶文化产业园为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廖炜 龙岳林 +1 位作者 杨凯钦 朱智超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15-18,共4页
该文以常宁塔山玉泉湾茶文化产业园作为案例,基于高山适宜茶叶生长和开展生态文化旅游的自然环境优势,将乡村生态旅游和茶文化旅游有机结合,探讨高山茶文化产业园的景观规划。
关键词 高山茶文化产业园 景观规划 生态旅游 茶文化旅游
下载PDF
茶园景观的视觉经营管理——以永福台湾农民创业园为例 被引量:3
11
作者 许佳玲 赖嘉妤 +4 位作者 李从治 唐秀华 马添姿 潘滢 潘辉 《东南园艺》 2017年第2期16-24,共9页
著名茶乡漳平永福的地理环境与阿里山的极为相似,享有"大陆阿里山"的美称,发展高山茶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及人文优势,故而成为漳平台湾农民创业园核心区,也是个体台商在大陆投资最密集的乡镇之一和大陆最大的台湾高山茶生... 著名茶乡漳平永福的地理环境与阿里山的极为相似,享有"大陆阿里山"的美称,发展高山茶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及人文优势,故而成为漳平台湾农民创业园核心区,也是个体台商在大陆投资最密集的乡镇之一和大陆最大的台湾高山茶生产基地。随着乡村旅游的不断发展,生态观光茶园备受青睐。本研究结合永福台湾农民创业园的实景现状,进行景观美质评估,并初步归纳创建休闲茶园的意见,在视觉上创新,在体验上改进,为发展乡村旅游新方式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福 高山茶 茶园景观 视觉分析
下载PDF
泸州高山绿茶提取物的品质评价及提取工艺优化 被引量:2
12
作者 郑紫星 张裕沛 +2 位作者 李雅欣 杨雪琴 杜俊蓉 《当代化工》 CAS 2021年第4期848-853,872,共7页
目的对5种泸州高山绿茶进行品质评价后,选择综合品质最佳的茶,优化其提取物提取工艺。方法用乙醇溶液分别浸提5种泸州高山绿茶后,福林酚法检测提取液中茶多酚含量,苯酚-硫酸法检测提取液中茶多糖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提取液中茶氨酸... 目的对5种泸州高山绿茶进行品质评价后,选择综合品质最佳的茶,优化其提取物提取工艺。方法用乙醇溶液分别浸提5种泸州高山绿茶后,福林酚法检测提取液中茶多酚含量,苯酚-硫酸法检测提取液中茶多糖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提取液中茶氨酸含量,对其进行品质评价。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结合生产实际综合考虑优化出最佳提取物提取工艺。结果与分析通过方法学验证,提取物中3种成分的检测方法均稳定可靠。经工艺提取后,5种茶提取物中茶多酚质量分数为18.90~22.48mg·mL^(-1),茶多糖质量分数为4.26~5.58 mg·mL^(-1),茶氨酸质量分数为0.42~1.19 mg·mL^(-1),其中古蔺产花茶提取物综合品质为最佳,将优化其提取工艺。乙醇浓度60%,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80 min,料液比1∶30(g·mL^(-1))为其最佳提取工艺,古蔺产花茶提取物中茶多酚质量分数为24.51mg·mL^(-1),茶多糖质量分数为5.85mg·mL^(-1),茶氨酸质量分数为1.12 mg·mL^(-1)。结论古蔺产花茶的综合品质为最佳,经优化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可用于古蔺产花茶中茶多酚、茶多糖和茶氨酸等成分的联合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泸州高山绿茶 品质评价 茶多酚 茶多糖 茶氨酸 正交试验
下载PDF
湘西自治州武陵山区高山茶园病虫害发生特点及其绿色防控技术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绍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21期149-151,共3页
从技术角度分析了湘西自治州武陵山区高山茶园病虫害的基本发生特点,阐述了相应的绿色防控技术措施,为在适应高山茶园茶叶种植环境的基础上探索出相对有效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高山茶园 病虫害发生特点 绿色防控技术 武陵山区
下载PDF
色谱质谱技术结合主成分分析鉴别庐山云雾茶真伪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晔 徐春晖 王远兴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62-274,共13页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庐山云雾茶水溶性成分,建立庐山云雾茶水溶性成分指纹图谱,并对共有峰相对峰面积进行主成分分析。其中庐山云雾茶液相指纹图谱有38个共有峰,样品与对照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在0.93以上,经主成分分析得到3个主成分,累计...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庐山云雾茶水溶性成分,建立庐山云雾茶水溶性成分指纹图谱,并对共有峰相对峰面积进行主成分分析。其中庐山云雾茶液相指纹图谱有38个共有峰,样品与对照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在0.93以上,经主成分分析得到3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81.7%。该方法的庐山云雾茶真伪判别率达100%。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庐山云雾茶挥发性成分,共鉴定出38种挥发性成分,并对共有峰相对峰面积进行主成分分析。经主成分分析得到3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83.8%。该方法庐山云雾茶真伪判别率达100%。本试验为庐山云雾茶真伪识别提供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庐山云雾茶 高效液相色谱技术(HPLC) 气-质联用技术(GC-MS) 主成分分析 真伪识别
下载PDF
闽西高山茶经济圈建设与发展探析
15
作者 周杰 魏志勇 +2 位作者 郑雅莉 吴忆源 林畅 《台湾农业探索》 2018年第5期58-61,共4页
【目的/意义】构建闽西高山茶经济圈,可化解高山茶供求之间的矛盾,带动西部山区脱贫致富。【方法/过程】通过问卷调查、数据收集、对比研究及资料整合分析等途径,探析建设高山茶经济圈的产业基础、优势特色及存在的问题。【结果/结论】... 【目的/意义】构建闽西高山茶经济圈,可化解高山茶供求之间的矛盾,带动西部山区脱贫致富。【方法/过程】通过问卷调查、数据收集、对比研究及资料整合分析等途径,探析建设高山茶经济圈的产业基础、优势特色及存在的问题。【结果/结论】提出开发休闲观光茶园、宣传养生旅游专线、打造茶叶品牌、推出生态茶、构建稳定的销售网络等在新经济常态下福建高山茶产业的发展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山茶 休闲观光茶园 永福镇
下载PDF
长汀县高山区茶叶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被引量:2
16
作者 吴华成 《福建农业科技》 2016年第7期42-44,共3页
从茶园基地建设、品种选择、茶苗优选、适时定植、施肥技术、病虫害防治、茶树修剪及茶叶采摘等方面总结长汀县高山区茶叶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关键词 高山区 茶叶 品质 栽培技术 长汀县
下载PDF
基于高效液相色谱的景迈山晒青毛茶指纹图谱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伍旭东 车涛 +2 位作者 陈保 刘新月 吕生 《现代食品》 2018年第16期119-123,共5页
本文主要采取试验分析的方式,将景迈古茶山晒青毛茶中的没食子酸(GA)、表没食子儿茶素(EGC)、咖啡碱、儿茶素、表儿茶素(EC)、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GCG)、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茶叶碱作为主要... 本文主要采取试验分析的方式,将景迈古茶山晒青毛茶中的没食子酸(GA)、表没食子儿茶素(EGC)、咖啡碱、儿茶素、表儿茶素(EC)、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GCG)、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茶叶碱作为主要对象,构建了景迈古茶山晒青毛茶的标准图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迈山 青毛茶 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大境瑶族乡高山茶园建设实践与探讨
18
作者 郭春雨 黄敏周 +2 位作者 周如鹍 邓慧群 韦静峰 《广西农学报》 2021年第1期22-24,共3页
发挥高山资源优势,发展特色茶产业,对助力贫困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总结瑶乡高山茶园建设实践经验,阐述高山茶园规划、茶树品种选择、茶树种植、幼龄茶园管理、茶叶采摘、病虫害防治等技术,为广西高寒山区茶园高效种... 发挥高山资源优势,发展特色茶产业,对助力贫困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总结瑶乡高山茶园建设实践经验,阐述高山茶园规划、茶树品种选择、茶树种植、幼龄茶园管理、茶叶采摘、病虫害防治等技术,为广西高寒山区茶园高效种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山茶园 规划 种植 管理 技术
下载PDF
浅谈高山乌龙茶感官审评技术
19
作者 熊添福 《东南园艺》 2015年第5期60-62,共3页
文中从干看外形和湿评内质2个部分入手,阐述高山乌龙茶感官审评方法和要领。
关键词 高山 乌龙茶 感官 审评
下载PDF
崎岭乡高海拨山区琯溪蜜柚改种白芽奇兰茶的探讨
20
作者 叶贤明 《东南园艺》 2018年第2期51-53,共3页
本文对平和县崎岭乡高海拨山区农业生产现状、柚茶混种的问题及改种茶叶优势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技术措施。
关键词 高海拔 山区 琯溪蜜柚 白芽奇兰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