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连续视程人工晶状体对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的应用效果及对视觉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张建峰 单武强 王立肖 《海南医学》 CAS 2023年第3期371-376,共6页
目的研究连续视程人工晶状体对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的应用效果及对视觉质量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宝鸡市人民医院眼科收治的50例(74眼)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 目的研究连续视程人工晶状体对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的应用效果及对视觉质量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宝鸡市人民医院眼科收治的50例(74眼)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中12例(23眼)行白内障术后植入双焦点人工晶状体(双焦点组)、13例(21眼)行白内障术后植入单焦点人工晶状体(单焦点组),观察组25例(30眼)行白内障术后植入连续视程人工晶状体。分别于术前及术后3个月采用标准对数视力表对两组患者术眼的远视力、中视力、近视力、最佳矫正近视力、最佳矫正中视力、最佳矫正远视力进行测量,采用美国国立眼科研究所视功能相关的生活质量量表(NEI-VFQ-25)评估视觉相关生活质量,采用双通道视觉质量分析仪欧卡斯(OQAS)Ⅱ客观视觉质量分析系统评估患者客观视觉质量。结果术后3个月,观察组、双焦点组患者的裸眼近视力、最佳矫正近视力分别为0.39±0.07、0.38±0.23及0.31±0.06、0.29±0.17,明显优于单焦点组的0.11±0.12、0.13±0.09;观察组裸眼中视力、最佳矫正中视力分别为0.44±0.12、0.52±0.17,明显优于双焦点组的0.24±0.07、0.25±0.09及单焦点组的0.21±0.05、0.23±0.0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的一般健康状况、总体视觉、近距离工作、远距离工作、色彩分辨能力、眼痛、驾驶、周边视野、社交功能、社会角色限制、独立性、精神健康评分明显高于双焦点组和单焦点组,而双焦点组患者的一般健康状况、总体视觉、近距离工作评分明显高于单焦点组,单焦点组患者的色彩分辨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双焦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的客观散射指数、调制传递函数截止频率、伪调解能力分别为1.94±0.93、32.66±7.92、1.99±0.57,明显高于单焦点组的1.38±0.18、21.32±1.24、1.15±0.14和双焦点组的1.79±0.39、28.28±4.28、1.73±0.26,而双焦点组明显高于单焦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焦点组患者对比度9%的OQAS值、对比度20%的OQAS值分别为0.32±0.06、0.52±0.06,明显高于双焦点组的0.21±0.04、0.41±0.0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植入连续视程人工晶状体后不仅远、中、近视力均可满足,眩光症状不明显,还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客观视觉质量,进而改善患者视觉相关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高度近视 连续视程人工晶状体 单焦点人工晶状体 多焦点人工晶状体 视觉质量
下载PDF
白内障撕囊口控制环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2
作者 廖武 曾广川 +4 位作者 谭振琴 李瑜明 肖琛辉 黄亚玲 刘淑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3年第3期36-40,共5页
目的 评价白内障撕囊口控制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60例(60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与B组,每组30例(30眼)。A组行常规连续环形撕囊白内障超声乳化+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B组在白内障撕囊口... 目的 评价白内障撕囊口控制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60例(60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与B组,每组30例(30眼)。A组行常规连续环形撕囊白内障超声乳化+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B组在白内障撕囊口控制环辅助下行连续环形撕囊白内障超声乳化+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比较两组撕囊口合格率、人工晶状体轻度偏移情况、视力、眼压,以及术中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均顺利完成连续环形撕囊。A组撕囊口合格24眼(80.0%), B组合格30眼(100.0%)。B组撕囊口合格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个月人工晶状体轻度偏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 d、1周视力>0.5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 A组眼压为(14.17±2.47)mm Hg(1 mm Hg=0.133 kPa), B组为(14.60±2.97)mm Hg;术后A组眼压为(15.37±3.59)mm Hg, B组为(15.63±3.05)mm Hg。手术前后两组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两组无一例发生前房出血、虹膜损伤及后囊膜破裂。术后两组无一例发生前房渗出,两组角膜水肿及前房闪辉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角膜水肿均在1周内消退。结论 白内障撕囊口控制环可明显提高撕囊口合格率,有助于手术顺利完成,使人工晶状体处于完美位置,并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连续环形撕囊 撕囊口控制环 超声乳化 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下载PDF
超高度近视白内障不同撕囊口直径下术后人工晶状体稳定性观察 被引量:10
3
作者 王于蓝 王敏 +2 位作者 高峰 陶津华 盛耀华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76-78,共3页
目的:比较超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不同撕囊口直径下行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人工晶状体囊袋内稳定性差异。方法:选择双眼超高度近视拟行白内障患者14例,双眼先后均行Phaco+IOL植入术,随机选择一眼作为5mm撕囊口直径观察组,对侧... 目的:比较超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不同撕囊口直径下行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人工晶状体囊袋内稳定性差异。方法:选择双眼超高度近视拟行白内障患者14例,双眼先后均行Phaco+IOL植入术,随机选择一眼作为5mm撕囊口直径观察组,对侧眼作为6mm撕囊口直径观察组,娴熟手术医师完成白内障摘除联合囊袋内人工晶状体植入同型亲水丙烯酸非球面人工晶状体(MCX11),手术经过均顺利,所有入组患者术后次日经Image-pro plus6.0图像分析软件测量确认主要子午线囊口直径与目标撕囊直径不超过±0.2mm。术后1wk;1,3,6mo行散瞳后囊口形态、人工晶状体位置形态观察,屈光状态检查,前房深度测量,观察囊袋内人工晶状体的稳定性。结果:与术后1wk相比,两组术后1mo前囊口直径轻度缩小,两组间无显著差异。5mm组在1-3mo随访期内有轻度远视漂移,6mm组在术后1mo内有轻度远视漂移,1mo后则趋于稳定。屈光变化与前房深度变化同步。5mm组3mo随访期有3眼发生襻缘轻度变形。结论:超高度近视患者采用较小的撕囊口可能引起囊袋-IOL复合体的不均匀收缩或前后移位。术后1mo屈光状态的进行性变化可早期提示人工晶状体稳定性的变化,及时进行干预可减少远期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 连续环形撕囊 人工晶状体
下载PDF
台盼蓝辅助的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过熟期白内障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9
4
作者 张瑞 李长生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2年第5期617-619,共3页
目的:评价台盼蓝辅助的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过熟期白内障的手术要点及临床效果。方法:对56例(58只眼)过熟期白内障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手术中使用台盼蓝辅助染色,观察撕囊过程及术后疗效... 目的:评价台盼蓝辅助的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过熟期白内障的手术要点及临床效果。方法:对56例(58只眼)过熟期白内障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手术中使用台盼蓝辅助染色,观察撕囊过程及术后疗效。结果:58只眼中54只眼完成连续环形撕囊,3只眼行截囊术,57只眼植入人工晶体;1只眼行白内障囊内摘除术,未植入人工晶体。术后视力(矫正)均有提高,术后3 d视力>0.3者48只眼(85.1%),术后7 d视力>0.5者53只眼(91.4%)。结论:台盼蓝辅助的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对于过熟期白内障安全有效,完成连续环形撕囊是手术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熟期白内障 小切口 人工晶体 连续环形撕囊 台盼蓝
下载PDF
高度近视眼白内障手术中的后囊处理 被引量:3
5
作者 鲍永珍 李明武 +1 位作者 梁勇 黎晓新 《眼科学报》 2001年第4期232-234,共3页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眼白内障手术中后囊的处理。方法:高度近视眼白内障患者22例30只眼,平均眼轴长度31.62mm,行3.0mm常规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行后囊连续环形撕囊术12只服,行后囊切开联合前部玻璃体切割术18只眼,未植入人工晶体。结果:所...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眼白内障手术中后囊的处理。方法:高度近视眼白内障患者22例30只眼,平均眼轴长度31.62mm,行3.0mm常规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行后囊连续环形撕囊术12只服,行后囊切开联合前部玻璃体切割术18只眼,未植入人工晶体。结果:所有病例在术后裸眼视力提高,后囊连续环形撕囊组视力≥0.1者100%,其中视力≥0.3者占58.3%;后囊切开联合前部玻璃体切割组视力≥0.1者为88.9%,其中视力≥0.3者占50%。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后囊连续环形撕囊组中未出现并发症;后囊切开联合前部玻璃体切割组一例出现脉络膜脱离,二例3只眼发现视网膜破孔。结论:后囊连续环形撕囊术是减少高度近视患者白内障术后并发症的安全、经济、有效的方法,在未植入人工晶体眼也适用。眼科学报2001;17:232~2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 白内障 后囊连续环形撕囊术 超声乳化
下载PDF
环形撕囊的形状和大小与后发障形成以及术后人工晶体位置的关系 被引量:2
6
作者 景明 翟新玲 《海军医学杂志》 2007年第2期112-114,共3页
目的:研究环形撕囊的形状和大小与后发障形成以及术后人工晶体位置之间的关系。方法:对512例(600只眼)行环形撕囊后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3个月在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患者晶体囊袋结构的变化和人工晶体的位置。结果:A组(410... 目的:研究环形撕囊的形状和大小与后发障形成以及术后人工晶体位置之间的关系。方法:对512例(600只眼)行环形撕囊后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3个月在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患者晶体囊袋结构的变化和人工晶体的位置。结果:A组(410只眼)人工晶体与前囊膜无夹持,B组(126只眼)人工晶体与前囊膜部分夹持,C组(42只眼)人工晶体与前囊膜完全夹持,D组(22只眼)人工晶体与前囊膜虽无夹持但前囊膜环与后囊膜发生紧密粘连。经χ2检验,发现:(1)中心后囊膜发生混浊,C组、D组大于B组(P<0.01),B组大于A组(P<0.01)。(2)人工晶体光学面在眼内的正位率上A组大于C组(P<0.01),C组大于B组和D组(P<0.01)。结论:在排除了患者非手术因素的影响后,白内障超声乳化中环形撕囊位置、形状和大小是术后后囊膜中心混浊的发生率以及人工晶体光学面正位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连续环形撕囊 后发障 人工晶体 正位率
下载PDF
后囊连续环形撕囊在防治儿童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后囊混浊中的作用 被引量:2
7
作者 屠永芳 《眼科新进展》 CAS 2002年第2期123-124,共2页
目的 探讨后囊连续环形撕囊在预防儿童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后囊混浊中的作用。方法 对 2 9例 2 9眼儿童白内障在植入人工晶状体后行一期后囊环形撕囊 ,术后随访 3个月~ 2 a。结果 术后随访显示 2 7眼获得视轴透明区 ,眼底可见 ... 目的 探讨后囊连续环形撕囊在预防儿童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后囊混浊中的作用。方法 对 2 9例 2 9眼儿童白内障在植入人工晶状体后行一期后囊环形撕囊 ,术后随访 3个月~ 2 a。结果 术后随访显示 2 7眼获得视轴透明区 ,眼底可见 ,矫正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 一期后囊连续环形撕囊是预防儿童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后囊混浊的可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环形撕囊 白内障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后囊混浊 儿童
下载PDF
白内障手术中后囊膜连续环形撕囊术的应用 被引量:6
8
作者 王明举 刘麟娟 +1 位作者 袁红 周开遗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0-121,共2页
目的 :探讨Ⅰ期后囊膜连续环形撕囊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30 7例 393眼行白内障囊外摘除或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且在术中同时进行后囊膜连续环形撕囊术。其中白内障囊外摘除术 12 2眼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 2 7... 目的 :探讨Ⅰ期后囊膜连续环形撕囊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30 7例 393眼行白内障囊外摘除或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且在术中同时进行后囊膜连续环形撕囊术。其中白内障囊外摘除术 12 2眼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 2 71眼。随访 2~ 36月。结果 :视力在 1 0以上者 12 6眼占 32 % ,0 5~ 0 9者 170眼占 43 % ,0 1~ 0 4者 85眼占 2 2 % ,0 1以下者 12眼占 3 % ,新生膜 14眼 ,发生率 3 6 %。新生膜切开术 2眼 ,切开率 0 5 %。手术主要并发症有玻璃体内脱出。结论 :Ⅰ期后囊膜连续环形撕囊术是降低后囊膜混浊的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应用 后囊膜连续环形撕囊术 后囊膜混浊 人工晶状体
原文传递
1140眼后囊膜连续环形撕囊术的临床体会 被引量:1
9
作者 袁红 刘麟娟 王明举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136-1137,共2页
目的总结1140眼Ⅰ期后囊膜连续环形撕囊术的临床经验。方法884例1140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或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同时进行后囊膜连续环形撕囊术。其中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861眼,白内障囊外摘除术279眼。随访1m-91m。结... 目的总结1140眼Ⅰ期后囊膜连续环形撕囊术的临床经验。方法884例1140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或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同时进行后囊膜连续环形撕囊术。其中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861眼,白内障囊外摘除术279眼。随访1m-91m。结果视力在1.0以上者309眼占27.1%,0.5-0.9者586眼占51.4%,0.1-0.4者225眼占19.7%,0.1以下者2O眼占1.8%。新生膜52眼,发生率4.6%。行新生膜切开术9眼,切开率0.8%。手术主要并发症有玻璃体内脱出。结论Ⅰ期后囊膜连续环形撕囊术是降低白内障手术后后囊膜混浊的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因其可能的并发症和对操作的较高要求,临床应用须谨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囊膜连续环形撕囊术 后囊膜混浊 人工晶状体
原文传递
后囊连续环形撕囊术对外伤性白内障的应用效果
10
作者 石东风 《中国实用医刊》 2016年第23期99-100,共2页
目的探讨后囊连续环形撕囊术对外伤性白内障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2月外伤性白内障患者54例(54眼),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白内障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组采用白内障摘出联合后囊环形撕囊及... 目的探讨后囊连续环形撕囊术对外伤性白内障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2月外伤性白内障患者54例(54眼),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白内障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组采用白内障摘出联合后囊环形撕囊及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3个月,对照组视力〉0.5者17眼(62.96%),治疗组视力〉0.5者21眼(77.78%),治疗组视力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伤性白内障采用后囊连续环形撕囊术能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囊连续环形撕囊术 外伤性白内障 人工晶体植入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