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生态环境治理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志雄 张久玥 陈红惠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2-178,共7页
生态环境治理能力现代化是生态环境与经济实现协调发展的保障。论文深入研究了我国生态环境治理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通过构建生态环境治理指标体系,以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代理指标,以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和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治理能力现代化是生态环境与经济实现协调发展的保障。论文深入研究了我国生态环境治理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通过构建生态环境治理指标体系,以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代理指标,以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和生态环境治理保障作为中介变量进行实证。研究发现,生态环境治理能够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但具有区域异质性。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和生态环境治理保障具有中介作用。最后建议各地区加大绿色生态环境治理建设、因地制宜开展生态环境治理工作、各部门注重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和完善生态环境治理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治理 经济高质量发展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生态环境质量改善 生态环境治理保障
下载PDF
生态环境科技创新赋能高水平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协同并进
2
作者 刘伟京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24年第3期45-51,共7页
生态环境科技创新是江苏协同推进高水平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利器,在推动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服务高质量发展和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建设走在全国前列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贯彻落实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的部署要求,生态环境科技创新... 生态环境科技创新是江苏协同推进高水平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利器,在推动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服务高质量发展和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建设走在全国前列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贯彻落实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的部署要求,生态环境科技创新面临诸多挑战,既要为传统污染减排和环境质量改善提供系统解决方案,又要为解决新问题提供技术支撑,更要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因此,文章重点从构建科技创新新型举国体制、发挥绿色低碳技术的动能优势、发展环保产业新质生产力等方面,提出生态环境科技创新赋能高水平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协同并进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 科技创新 高水平保护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强化流域治理管理 打造幸福河湖“淮河样板”——淮河流域幸福河湖建设实践与展望 被引量:2
3
作者 杨锋 《水利发展研究》 2024年第1期41-45,共5页
近年来,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依托流域多样化的河湖自然禀赋、通江达海的优越区位条件、底蕴丰厚的文化内涵,以强化河湖长制为主线,狠抓河湖“四乱”清理整治,持续复苏流域河湖生态环境,积极开展幸福河湖建设,推动建成5个国家级示范河湖... 近年来,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依托流域多样化的河湖自然禀赋、通江达海的优越区位条件、底蕴丰厚的文化内涵,以强化河湖长制为主线,狠抓河湖“四乱”清理整治,持续复苏流域河湖生态环境,积极开展幸福河湖建设,推动建成5个国家级示范河湖、70余个流域级和1 000余个省、市级幸福河湖,形成了一批治水效果明显、管护机制完善、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创造了幸福河湖建设的“淮河样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河流域 幸福河湖 河湖长制 复苏河湖生态环境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黄河流域(山东段)生态环境与农业耦合协调和高质量发展提升策略
4
作者 佘丽敏 袁程程 李晓建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9-136,共8页
运用熵权-TOPSIS法、耦合协调度模型评价黄河流域(山东段)23个区县2010年、2015年和2020年的生态环境与农业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水平,并根据评价结果,从规划体系完善、区县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机制体制建设3个方面提出黄河流域(山东段)... 运用熵权-TOPSIS法、耦合协调度模型评价黄河流域(山东段)23个区县2010年、2015年和2020年的生态环境与农业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水平,并根据评价结果,从规划体系完善、区县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机制体制建设3个方面提出黄河流域(山东段)生态环境与农业高质量发展规划提升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评价 农业高质量发展评价 生态规划 农业规划 黄河流域(山东段)
下载PDF
人口高质量发展指数构建与国际评价研究
5
作者 沙勇 周建芳 +1 位作者 张耀宇 许昕 《人口与社会》 2024年第5期1-14,共14页
近半个世纪以来全球和中国的人口形势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运用科学而简明的指标体系评价人口高质量发展状况及趋势有利于全球共同科学应对人口新常态对社会经济产生的巨大影响。在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中,人口高质量发展的基本理论内涵是指人... 近半个世纪以来全球和中国的人口形势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运用科学而简明的指标体系评价人口高质量发展状况及趋势有利于全球共同科学应对人口新常态对社会经济产生的巨大影响。在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中,人口高质量发展的基本理论内涵是指人口总量、素质、结构和分布等要素有力支撑现代化发展和有助于实现人类自身的全面发展。运用专家咨询法和熵权法,从人口现代化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2个维度、5个分维度共选择12个指标构建人口高质量发展指数。实证研究显示人口素质、人口经济发展、人口生活质量、人口宜居环境、全民共享发展的最终权重系数分别为0.398 9、0.299 6、0.102 8、0.130 5和0.068 2。据此对世界有数据可得的国家和地区人口高质量发展情况进行测算,结果爱尔兰得分排名第一,中国排名第四十六。人口高质量发展指数均值由高到低依次为欧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亚洲和非洲。发达国家的人口高质量发展水平普遍高于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研究构建的人口高质量指数与既有相关国际指标具有一定的区分度,体现了人口高质量发展方面中国开放式的自主话语体系。世界人口高质量发展区域失衡与存在差异的关键影响因素仍然是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素质和人口经济发展是我国人口高质量发展的相对优势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高质量发展指数 人口素质 人口经济发展 人口生活质量 人口宜居环境 全民共享发展
下载PDF
我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进展——基于“资源—科技—生态”三大系统视角 被引量:2
6
作者 殷伟 郇晓萌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11,共11页
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我国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资源利用、海洋科技创新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是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内容,学者广泛关注且成果丰硕。从海洋“资源—科技—生态”视角出发,梳理我国海... 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我国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资源利用、海洋科技创新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是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内容,学者广泛关注且成果丰硕。从海洋“资源—科技—生态”视角出发,梳理我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大系统研究脉络,挖掘三大系统间互动作用的内在机理,系统阐述三大系统与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着眼于我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现实需求和存在问题,结合当下国际复杂形势,提出了我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中三大系统的发展建议:一是强化海洋资源利用的前期规划与过程管理;二是注重海洋科技创新在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中的成果转化;三是推进近海生态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战略规划。以期为沿海地区各级政府制定区域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提供理论参考和决策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经济 高质量发展 海洋资源利用 海洋科技创新 海洋生态环境
下载PDF
新时期“四水”新态势及若干重大问题思考
7
作者 姜大川 袁勇 +2 位作者 李原园 张越 林国蓁 《中国水利》 2024年第18期8-13,共6页
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影响下,水灾害、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四水”问题呈现新特点。围绕水资源演变态势与水资源需求、洪水蓄泄关系和防洪保安要求、生态水文过程和生态环境保护治理要求、水安全风险和安全保障要求等方面,深入分析了... 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影响下,水灾害、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四水”问题呈现新特点。围绕水资源演变态势与水资源需求、洪水蓄泄关系和防洪保安要求、生态水文过程和生态环境保护治理要求、水安全风险和安全保障要求等方面,深入分析了“四水”问题新形势新变化。研究提出了新时期“四水”问题应对总体策略:把水安全放在国土空间格局优化中谋划;科学制定“四水”系统治理策略;瞄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大水利工程谋划;突出水安全风险主动应对和防控能力提升。针对新时期治水若干重大问题进行了探讨:从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以水定绿角度,探讨如何建立适水经济社会与国土空间新格局;从供水安全标准、防洪排涝标准、水生态保护修复标准角度,探讨如何形成合理的水安全新标准体系;从水网联网组网、坚强韧性水网角度,探讨如何形成坚强韧性的新型水网体系;从水资源开发利用约束、人类水事行为规范、水需求与利用约束调控角度,探讨如何形成适应水情特点的新行为规范;从“四水”治理协同、措施和工程协同、跨部门政策协同、政府与市场协同角度,探讨如何形成良性可持续治理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安全 水利高质量发展 水网 “四水”问题 新态势 重大问题
下载PDF
环境规制背景下东北地区产业结构发展实证分析及升级对策
8
作者 王婉逾 董大朋 《中国商论》 2024年第5期147-151,共5页
新时代,高质量的绿色经济发展是我国核心追求的发展方式,但过去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给我国带来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最终导致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矛盾日益凸显。在发展初期计划经济体制下,东北三省成为关乎国家经济... 新时代,高质量的绿色经济发展是我国核心追求的发展方式,但过去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给我国带来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最终导致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矛盾日益凸显。在发展初期计划经济体制下,东北三省成为关乎国家经济命脉的重化工业聚集地,这也为东北地区产业结构同质化和生态环境污染埋下隐患。2023年是东北振兴战略实施20周年,文章在环境规制背景下对东北地区产业结构的发展现状从合理化和高级化两个角度分别进行实证分析,其中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采用泰尔指数衡量,而高级化程度采用产业结构高级化变化值测算,并基于研究结果提出打造绿色可持续发展的东北地区产业结构和创新东北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对策建议,以期为东北全面振兴提供参考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规制 东北地区 产业结构 绿色经济 生态环境 高质量绿色经济发展
下载PDF
河流伦理建构中的八个理论和实践问题探讨
9
作者 张云昌 丁洋 赵进勇 《中国水利》 2024年第16期7-11,共5页
河流伦理是河流哲学,其自然科学基础和实践基础是河流生态学。从八个方面进行了探讨:深化对水、河流、湖泊的认识,建构河流伦理知识体系;深化对当前水利工作主要矛盾的认识,充分发挥水利部门在解决“四水”问题中的基础性作用;深化水工... 河流伦理是河流哲学,其自然科学基础和实践基础是河流生态学。从八个方面进行了探讨:深化对水、河流、湖泊的认识,建构河流伦理知识体系;深化对当前水利工作主要矛盾的认识,充分发挥水利部门在解决“四水”问题中的基础性作用;深化水工程对水生态影响的认识,调整完善水利工程布局;深化对水工程使用寿命问题的认识,高质量高水平建设管理水工程;深化对生态调度工作的认识,推进江河湖库的精细化调度;深化对河流生态系统复杂性的认识,用生态的方法修复河流生态;深化对水旱灾害的认识,对洪灾旱灾进行分级管理;深化对发展改革紧迫性的认识,推进水利工作管理体制机制的改革。提出推动河流伦理落实落地的建议,推进实现水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伦理 河流生态学 水利高质量发展 复苏河湖生态环境
下载PDF
黄河流域农业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研究
10
作者 孙培蕾 焦小玲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21,共7页
通过探究黄河流域农业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关系,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参考依据,以黄河流域九省(区)为研究对象,基于2012—2020年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度、空间自相关及空间计量模型研究农业高质量... 通过探究黄河流域农业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关系,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参考依据,以黄河流域九省(区)为研究对象,基于2012—2020年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度、空间自相关及空间计量模型研究农业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特征,考察分析二者耦合协调度的时空格局演变与驱动因素。结果显示:黄河流域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与生态环境水平均呈上升态势,前者的区域格局以“上下游高,中游低”为主,后者的区域格局以“中下游高,上游低”为主;二者耦合协调度整体处于较低水平,下游的耦合协调度高于中上游,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效应;科技创新、农产品贸易对本省(区)农业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水平具有显著作用,环境规制、科技创新与农产品贸易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但各因素的空间影响程度不同。应因地制宜制定发展战略,加强区域间协同合作,正确发挥政府和市场的作用,全方位促进耦合协调度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高质量发展 生态环境 耦合协调度 驱动因素 黄河流域
下载PDF
基于生态与经济耦合的旅游地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测度研究--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黄山区为例
11
作者 王群 廖圣美 范习平 《旅游论坛》 2024年第7期11-20,共10页
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科学、客观地测度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有利于指导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文章通过使用遥感生态指数衡量生态环境质量,基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建立... 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科学、客观地测度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有利于指导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文章通过使用遥感生态指数衡量生态环境质量,基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建立综合评价函数,并引入耦合协调模型,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黄山区为例,对2005-2020年黄山区生态-经济耦合协调度及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黄山区遥感生态指数从0.661上升至0.786,生态环境质量整体呈上升态势,其中正相关的绿度和湿度指标大幅上升,负相关的热度和干度指标有所下降。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从0.206上升至0.711,呈现快速增长趋势,黄山区经济发展稳步提高。黄山区生态环境质量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度从0.608上升至0.865,经历了初级协调、中级协调和良好协调3个阶段,呈稳步增长态势。根据耦合协调度结果,黄山区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从中级水平逐步提升至较高水平。但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阶段,黄山区生态文明建设仍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环境质量 经济高质量发展 旅游地 黄山区
下载PDF
淮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中生态环保的法治完善路径
12
作者 丁国峰 吴依哲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24-133,共10页
淮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与流域生态环保密切相关,需要良好生态环境给予支撑。虽然淮河流域生态环保已基本实现有法可依,但其生态环境质量仍有待提升。现行淮河流域生态环保法治仍存在立法滞后、立法偏差、治理体制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无法满... 淮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与流域生态环保密切相关,需要良好生态环境给予支撑。虽然淮河流域生态环保已基本实现有法可依,但其生态环境质量仍有待提升。现行淮河流域生态环保法治仍存在立法滞后、立法偏差、治理体制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无法满足淮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需求。完善淮河流域生态环保法治建设是实现淮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前提与保障,符合生态文明理念与保障人权的基本思想,也能很好地满足淮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特殊性需求。针对淮河流域生态环保法治不健全的现状及其内在原因,应当加快构建以淮河流域专门立法为核心的法治体系,以体制化改革强化淮河流域生态环保治理措施,完善生态补偿、公众参与等生态环保配套制度,实现淮河流域生态与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河流域 高质量发展 生态环境 法治保障
下载PDF
新建吕东沟钒矿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研究
13
作者 冯彦虎 《中国钼业》 2024年第1期57-64,共8页
在坚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恢复并举”的原则基础上,以陕西省山阳县新建吕东沟钒矿的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为背景,开展了新建吕东沟钒矿生态环境恢复治理项目研究,进而提出了通过生物、工程、信息化和管理等措施为主的生态环境保... 在坚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恢复并举”的原则基础上,以陕西省山阳县新建吕东沟钒矿的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为背景,开展了新建吕东沟钒矿生态环境恢复治理项目研究,进而提出了通过生物、工程、信息化和管理等措施为主的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通过科学、有序、合理的开发利用矿山资源,对开采造成的生态破坏失衡予以最大限度的恢复治理,为矿产资源开发与社会经济的协同高质量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东沟钒矿 生态环境恢复治理 工程管理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的时空演化
14
作者 张芷若 肖喜萌 《科技和产业》 2024年第7期172-178,共7页
为探究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寻找影响两者协调关系的因素,运用综合指数评价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黄河流域9省区2008—2021年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发展水平及耦合协调关系的时空变化,并结合障碍度模型... 为探究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寻找影响两者协调关系的因素,运用综合指数评价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黄河流域9省区2008—2021年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发展水平及耦合协调关系的时空变化,并结合障碍度模型进一步探讨耦合协调度的障碍因素。结果表明: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数均呈现上升的趋势;二者的耦合协调度在时间上呈上升趋势,但增长幅度不大,在空间上主要表现为空间分布不均且省区耦合协调度差异明显的特点;工业污染治理投资额成为影响全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的主要障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高质量发展 生态环境 耦合协调 障碍因素 黄河流域
下载PDF
环境科技创新与环境产业创新高质量协同发展路径研究——以“中国环境谷”为例
15
作者 王界 夏建东 +2 位作者 李尧飞 孙睿 邓杰义 《中国科技产业》 2024年第8期56-59,共4页
科技创新是产业创新的战略支撑,产业创新是科技创新的驱动力。坚持“四个面向”推进科技高质量发展,须加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协同与共振发展。本文以安徽省节能环保战略新兴产业集群之一“中国环境谷”的发展为例,剖析了环境领域科... 科技创新是产业创新的战略支撑,产业创新是科技创新的驱动力。坚持“四个面向”推进科技高质量发展,须加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协同与共振发展。本文以安徽省节能环保战略新兴产业集群之一“中国环境谷”的发展为例,剖析了环境领域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协同发展的思路,提出了“科技创新推动-管理创新引领-产业创新落地”的发展体系,探索给出深层次推进我国战新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 科技创新 产业集群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为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夯实人才根基:理念与进路
16
作者 王文浩 徐梦瑶 《决策与信息》 2024年第8期14-22,共9页
科技人才队伍是发展新质生产力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科技强国的重要战略资源。面对生产力质态跃升的现实状况和科技人才构成的复杂情形,发展新质生产力与建设科技人才队伍成为时代的必然选择。人才生态环境理论认为,人才集聚及其能效发... 科技人才队伍是发展新质生产力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科技强国的重要战略资源。面对生产力质态跃升的现实状况和科技人才构成的复杂情形,发展新质生产力与建设科技人才队伍成为时代的必然选择。人才生态环境理论认为,人才集聚及其能效发挥与人才生态环境密切相关。夯实新质生产力的人才支撑,关键在于构建良好的科技人才生态环境。既要坚持政治引领、党管人才的原则,健全科技人才的组织体系和社会化工作网络;又要加强对科技人才的价值引导,弘扬科学家精神,促进国际人才交流与科技合作;也要加大对科技人才事业发展的方向性指引,创新科研体制机制,打造世界一流科研高地;还要为广大科技人才做好后勤保障,优化统筹管理和再教育措施,大力培养科技创新的后备人才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人才生态环境 高质量发展 科教兴国战略 人才强国战略 科技人才 科技创新
下载PDF
基于区域生态系统高质量发展的生态环境规划设计探析
17
作者 邱寒 辛玉婷 +2 位作者 周审言 周璐瑶 杨云栋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4年第18期77-79,共3页
生态环境规划设计直接影响着区域生态系统的安全,所以新时期各地区应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持续提升生态环境规划设计水平,从而为区域生态系统质量的稳步提升赋能。文章以此为出发点,概述了区域生态系统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内涵及发展现状,... 生态环境规划设计直接影响着区域生态系统的安全,所以新时期各地区应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持续提升生态环境规划设计水平,从而为区域生态系统质量的稳步提升赋能。文章以此为出发点,概述了区域生态系统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内涵及发展现状,结合某省区域生态系统,剖析了实践中出现的新需求,并在此基础上分别从统筹规划、技术赋能、产业支撑三个层面,提出了几点有利于促进其实践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生态系统 高质量发展 生态环境 规划设计
下载PDF
城市高品质住宅小区规划设计思考
18
作者 殷腾 《工程技术研究》 2024年第1期178-180,共3页
文章以城市高品质住宅小区为对象,分析了高品质住宅小区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其中,生态环境单调、活动空间有限、服务设施不全、住宅形式单一四类问题比较突出。以问题为导向,阐述了具体的规划设计改进措施,旨在营造宜居的住宅小区,使小... 文章以城市高品质住宅小区为对象,分析了高品质住宅小区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其中,生态环境单调、活动空间有限、服务设施不全、住宅形式单一四类问题比较突出。以问题为导向,阐述了具体的规划设计改进措施,旨在营造宜居的住宅小区,使小区的环境功能与社会功能相统一,建造满足人们高品质生活需求的住宅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品质住宅小区 规划设计 生态环境
下载PDF
长江流域三水协同调控关键技术应用展望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万顺 王浩 周奉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13,23,共7页
长江流域三水统筹协同共治是支撑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当前长江流域干流水生态环境质量全面转好,但是仍存在支流和局部区域水资源调控复杂、水环境污染频发、水生态风险突出等多重问题。在长江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亟需从水... 长江流域三水统筹协同共治是支撑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当前长江流域干流水生态环境质量全面转好,但是仍存在支流和局部区域水资源调控复杂、水环境污染频发、水生态风险突出等多重问题。在长江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亟需从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统筹视角出发,破解三水融合协同共治与精准调控难题。深入分析了长江流域三水存在的问题及协同调控面临的挑战,提出了三水协同调控作用机制剖析、调控手段策略以及智慧化建设等三水协同调控关键技术体系的创新和应用。以期支撑流域三水量、质、效同步提升,推动实现长江流域“高颜值”生态环境和“高质量”经济协同发展的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 长江流域 三水协同共治 靶向精准调控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河南省黄河流域城镇化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探析
20
作者 徐永清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18-25,共8页
运用熵权法,从空间和时序两个维度对2010—2022年河南省黄河流域的8个地市城镇化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度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12年来城镇化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均稳定提升;(2)城镇化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阶段... 运用熵权法,从空间和时序两个维度对2010—2022年河南省黄河流域的8个地市城镇化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度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12年来城镇化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均稳定提升;(2)城镇化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阶段呈现出“拮抗—磨合—协调”的显著提升,且磨合时间长,从2018年就进入二者“协调发展”阶段;(3)除了省会郑州2010年就进入城镇化高质量与生态环境的“同步发展”状态,其他地市则存在着“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滞后”的显著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高质量发展 生态环境发展 耦合协调度指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