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ossible Impact of the Boreal Spring Antarctic Oscillation on the North American Summer Monsoon 被引量:11
1
作者 Sun Jian-Qi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 Letters》 2010年第4期232-236,共5页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boreal spring(April?May) Antarctic Oscillation(AAO) and the North American summer monsoon(NASM)(July?September) for the period of 1979?2008.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se ...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boreal spring(April?May) Antarctic Oscillation(AAO) and the North American summer monsoon(NASM)(July?September) for the period of 1979?2008.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se two systems are closely related.When the spring AAO was stronger than normal,the NASM tended to be weaker,and there was less rainfall over the monsoon region.The opposite NASM situation corresponded to a weaker spring AAO.Further analysis explored the possible mechanism for the delayed impact of the boreal spring AAO on the NASM.It was found that the tropical Atlantic 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two phenomena.The variability of the boreal spring AAO can produce anomalous SSTs over the tropical Atlantic.These SST anomalies can persist from spring to summer and can influence the Bermuda High,affecting water vapor transportation to the monsoon region.Through these processes,the boreal spring AAO exerts a significantly delayed impact on the amount of NASM precipitation.Thus,information about the boreal spring AAO is valuable for the prediction of the NAS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tarctic Oscillation North American summer monsoon tropical atlantic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prediction Bermuda high
下载PDF
基于分位数回归的大西洋中部公海大眼金枪鱼栖息环境综合指数 被引量:17
2
作者 宋利明 高攀峰 +1 位作者 周应祺 张禹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98-804,共7页
2001年7月4日-10月27日,中国水产总公司所属的3艘大洋性超低温金枪鱼延绳钓渔船对大西洋中部公海海域进行金枪鱼渔业调查。本文根据所获得的渔场环境、作业参数、渔获统计等数据,应用分位数回归分析方法分别对有关水层(60 m为一层)及总... 2001年7月4日-10月27日,中国水产总公司所属的3艘大洋性超低温金枪鱼延绳钓渔船对大西洋中部公海海域进行金枪鱼渔业调查。本文根据所获得的渔场环境、作业参数、渔获统计等数据,应用分位数回归分析方法分别对有关水层(60 m为一层)及总渔获率与温度、盐度和相对流速等环境因素的关系并考虑其不同的影响权重及交互作用建立了数值模型,根据该模型计算大眼金枪鱼的栖息环境综合指数(HEH),利用Marine Explore 4.0软件绘制大眼金枪鱼HEII指数等值线分布图。结果显示:(1)180~240 m水层中,中部海区的HEII_(D_(ij))指数分布较高(高于0.6),其他海区分布较低(小于0.6);(2)240~300 m水层中,6°N以南的海区HEII_(D_(ij))分布较高(高于0.6),以北的海区分布较低(10°N以北,29°W以西除外);(3)300~360 m水层中,仅东南部-部分海区(3°N以南,22°W以东)HEII_(D_(ij))较低(低于0.4),其他大部分海区分布较高(高于0.5);(4)6°N以南的大部分海区(?)指数分布较高(高于0.6),仅在部分较小海区(5°N,22°W、3°N,17°~18°W的附近)内(?)指数分布低于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眼金枪鱼 栖息环境综合指数 分位数回归 大西洋中部公海
下载PDF
热带大西洋公海金枪鱼延绳钓渔获物上钩率的分析 被引量:15
3
作者 戴小杰 项忆军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81-85,共5页
报道 1 994年 1 1月至 1 996年 1 0月 (4~ 7月除外 )金丰 2号延绳钓船在中部大西洋公海 (0 9°N~ 0 5°S ,1 8°W~ 34°W )钓捕渔获物和各月经济鱼种上钩率的状况。经过鉴定共有 2 7种鱼类和一种海龟。在 2月的北纬... 报道 1 994年 1 1月至 1 996年 1 0月 (4~ 7月除外 )金丰 2号延绳钓船在中部大西洋公海 (0 9°N~ 0 5°S ,1 8°W~ 34°W )钓捕渔获物和各月经济鱼种上钩率的状况。经过鉴定共有 2 7种鱼类和一种海龟。在 2月的北纬渔场和 1 2月上半月在南纬西部渔场 (0 1°S~ 0 5°S ,2 4°W以西 ) ,大眼金枪鱼的上钩率达到高峰值 ,均大于 8‰ ,其它期间在钓捕海域上钩率在 2‰~ 8‰之间 ;在 1 1月、1 2月的北纬渔场和 1 2月上半月在南纬西部渔场 ,黄鳍金枪鱼的上钩率均大于 4‰ ,而在南纬中部渔场 (0 1°S~ 0 5°S ,2 4°W~ 1 8°W )黄鳍金枪鱼的上钩率最低 ,小于 1‰ ;箭鱼的上钩率在钓捕海域大体在 2‰以下 ,其它低经济价值的鱼上钩率几乎都小于 1‰。本文探讨了影响上钩率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西洋公海 延绳钓 渔获物种类 上钩率 金枪鱼
下载PDF
北半球夏季Hadley环流的主导模态及其变率 被引量:12
4
作者 冯然 李建平 王金成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01-216,共16页
本文分析了1948~2007年北半球夏季Hadley环流的主导模态及其变率,结果表明:北半球夏季Hadley环流变率的主导模态包括两个赤道非对称模态,其主体分别位于北半球(简称为AMN)和南半球(简称AMS)和一个赤道准对称的模态(简称QSM),AMN和AMS主... 本文分析了1948~2007年北半球夏季Hadley环流的主导模态及其变率,结果表明:北半球夏季Hadley环流变率的主导模态包括两个赤道非对称模态,其主体分别位于北半球(简称为AMN)和南半球(简称AMS)和一个赤道准对称的模态(简称QSM),AMN和AMS主要表征Hadley环流的年代际变率部分,而QSM主要表征Hadley环流的年际变率部分。AMN的时间系数呈现明显的减弱趋势,AMS的时间系数则表现为明显的增强趋势,两个模态的年代际变率表明:北半球夏季Hadley环流发生了显著的年代际转型,在1970年代以前呈现"北强南弱"型,之后转变为"南强北弱"型。印度洋—西太平洋暖池和热带大西洋赤道带海温的异常增暖以及由热带大西洋和印度洋海温非均匀增暖形成的减弱的北半球大尺度经向海温梯度和加强的南半球大尺度经向海温梯度可能是导致上述Hadley环流变率的重要影响因子。不同于两个非对称模态,QSM模态的变率主要与热带东太平洋的海温以及Ni^no3.4指数有明显的线性关系,说明ENSO对夏季Hadley环流的影响主要是在年际尺度上。对Hadley环流年代际转型的进一步分析发现,其越赤道部分的减弱与东半球热带季风区经向越赤道环流的减弱有密切联系。相关和合成分析的结果显示,南海季风、南亚东区季风以及西非季风的强弱与越赤道环流异常有显著相关,热带季风在这些区域的减弱趋势很可能共同受到北半球夏季Hadley环流年代际转型中越赤道环流减弱的影响。然而,南亚西区季风与经向环流没有明显相关,同时也未呈现显著的年代际趋势,这一结果从环流的角度验证了Li and Zeng(2002)将南亚季风区划分为东区和西区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DLEY环流 热带海温 热带季风 印度洋—西太平洋暖池 ENSO 热带大西洋 主导模态
下载PDF
2008年西南大西洋公海阿根廷滑柔鱼产量分布与表温关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张洪亮 徐汉祥 +2 位作者 朱文斌 徐开达 林珊民 《渔业现代化》 2008年第6期56-60,共5页
根据舟山新吉利远洋渔业有限公司与宁波远洋渔业公司共4艘调查船的调查资料,结合表温数据,对2008年西南大西洋公海阿根廷滑柔鱼产量分布与表温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008年的主汛期为3—5月,作业渔场主要在45°-47°S、... 根据舟山新吉利远洋渔业有限公司与宁波远洋渔业公司共4艘调查船的调查资料,结合表温数据,对2008年西南大西洋公海阿根廷滑柔鱼产量分布与表温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008年的主汛期为3—5月,作业渔场主要在45°-47°S、60°W以西、阿根廷专属经济区线以东海域。作业渔场的产量分布与表温存在一定的关系,1-6月份的适宜表温为6.0~14.0℃,其月间变化总体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与2000年、2003年相比,2008年的主要作业渔场明显偏南,这主要与其表温较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大西洋 公海 阿根廷滑柔鱼 产量 表温
下载PDF
西南大西洋公海阿根廷滑柔鱼产量时空分布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张洪亮 徐汉祥 +2 位作者 朱文斌 徐开达 林珊民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4期390-394,共5页
根据舟山新吉利远洋渔业有限公司2艘探捕船2007年与2008年的探捕资料,结合表温数据,对西南大西洋公海阿根廷滑柔鱼产量的时空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西南大西洋公海阿根廷滑柔鱼的渔期为1~6月,其中3~5月为高产期。渔场主要在45... 根据舟山新吉利远洋渔业有限公司2艘探捕船2007年与2008年的探捕资料,结合表温数据,对西南大西洋公海阿根廷滑柔鱼产量的时空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西南大西洋公海阿根廷滑柔鱼的渔期为1~6月,其中3~5月为高产期。渔场主要在45°~47°S、60°~61°W海域。产量重心位置总体呈较强的季节性分布,即两年的1~3月为一类,而4~6月另成一类。渔场表温升高是2008年产量重心南移的主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大西洋 公海 阿根廷滑柔鱼 产量重心 空间距离聚类法
下载PDF
热带三大洋海表温度和云水关系的初探
7
作者 刘秦玉 秦婷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45-350,共6页
热带太平洋、大西洋和热带印度洋是全球海洋-大气相互作用最显著的海域。为了探讨热带三大洋局地海洋-大气相互作用中的某些特征,利用新的卫星遥感资料对热带三大洋的云水和海表温度(SST)异常变化进行了统计相关分析。研究发现:在赤道... 热带太平洋、大西洋和热带印度洋是全球海洋-大气相互作用最显著的海域。为了探讨热带三大洋局地海洋-大气相互作用中的某些特征,利用新的卫星遥感资料对热带三大洋的云水和海表温度(SST)异常变化进行了统计相关分析。研究发现:在赤道太平洋和赤道大西洋云水和SST二者在超前或滞后5周内都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表明3个赤道海域云水和SST之间具有明显的相互作用正反馈机制;在热带西印度洋SST异常超前CLW异常一周时,正相关系数最大,SST的变化导致云水的变化;而在以较冷海水为下垫面的赤道外东北太平洋,东南太平洋以及赤道外的南大西洋海域,二者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云水的变化会引起SST的变化。位于菲律宾以东的热带西北太平洋区,云水量的变化引起SST的变化;而赤道东印度洋暖池区即存在云水量的增加(减少)引起SST降低(升高)的现象,也存在SST降低(升高)引起云水量的减少(增加)的现象。以上结果将为进一步理解海洋-大气相互作用,在数值模式中正确设计海洋-大气边界层参数化方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表面温度 云水 热带太平洋 热带印度洋 热带大西洋
下载PDF
El Nino衰减年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季节内变化 被引量:7
8
作者 段欣妤 薛峰 郑飞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364-1376,共13页
本文分析了El Nino衰减年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副高)的季节内变化,发现其季节内变化存在两种模态,一种是6~8月的一致偏西,另一种是6~7月偏西,而8月逆转为偏东,其中偏西模态的异常要远大于偏东模态。对偏西模态而言,由于热带北大西洋... 本文分析了El Nino衰减年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副高)的季节内变化,发现其季节内变化存在两种模态,一种是6~8月的一致偏西,另一种是6~7月偏西,而8月逆转为偏东,其中偏西模态的异常要远大于偏东模态。对偏西模态而言,由于热带北大西洋海温正异常的强迫影响,激发出一个从北大西洋经过欧亚大陆高纬度到东亚的遥相关,抑制了暖池地区的对流,东亚地区位势高度增加,从而导致副高加强西伸。在偏东模态下,热带印度洋海温异常演变与偏西模态类似,但强度偏低,同时热带北大西洋海温正异常在4月达到峰值后衰减,导致两大洋对8月暖池地区对流的抑制作用减弱。此外,由于6~7月暖池海温持续升高,在局地海气相互作用下,8月暖池对流发展,位势高度场降低,从而造成副高减弱东退。因此,副高8月异常主要取决于热带北大西洋海温异常。在预测El Nino衰减年副高异常变化时,要综合考虑两大洋海温异常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热带高压 季节内变化 El Nino 热带印度洋 热带北大西洋
下载PDF
“海上丝绸之路”框架下ABNJ海洋治理国际合作机制——以东北大西洋和马尾藻海模式为借鉴
9
作者 杨帆 《战略决策研究》 2019年第1期82-102,104,共22页
国家管辖权外海域的海洋治理需要各国在合作的基础上进行,构建海洋治理国际合作机制是当前国际社会关注的重点。东北大西洋和马尾藻海地区均因地制宜构建了符合本地区特点、满足当地需求的国际合作机制,这两种合作机制非常具有代表性,... 国家管辖权外海域的海洋治理需要各国在合作的基础上进行,构建海洋治理国际合作机制是当前国际社会关注的重点。东北大西洋和马尾藻海地区均因地制宜构建了符合本地区特点、满足当地需求的国际合作机制,这两种合作机制非常具有代表性,均就如何在不同国际部门间展开跨部门国际合作规定了一系列措施,为其他地区解决相似问题提供了指南。中国正在逐步推进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涉及大面积的国家管辖范围外海域,为了更好的参与国际海洋治理,中国需要借鉴现有的成功经验,从而更顺利的参与国际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海保护区 国际合作机制 区域海洋治理 OSPAR公约 《汉密尔顿宣言》 海上丝绸之路
下载PDF
北半球热带中太平洋与印度洋海表温度梯度对夏季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生成频数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方珂 余锦华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2-51,共10页
基于1951-2018年哈德里中心海温资料、美国气象环境预报中心和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再分析资料和第四代欧洲中心汉堡模式,针对1994年、2018年等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TC)生成异常多的年份,研究了引起TC增加的海表温度异常(SSTA)模态及其... 基于1951-2018年哈德里中心海温资料、美国气象环境预报中心和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再分析资料和第四代欧洲中心汉堡模式,针对1994年、2018年等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TC)生成异常多的年份,研究了引起TC增加的海表温度异常(SSTA)模态及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北半球热带中太平洋增暖与印度洋变冷是夏季西北太平洋TC生成频数增加的主要原因,北大西洋负三极型式SSTA促使TC生成的进一步增加。热带中太平洋增暖与印度洋冷却在菲律宾以东激发出西风异常和气旋性环流异常。北大西洋负三极型式SSTA在我国南海、菲律宾至东南沿岸激发出气旋性环流异常。前者在西北太平洋中部,后者在南海产生有利于TC生成的局地环境。1994年和2018年夏季热带中太平洋出现暖SSTA、印度洋为冷SSTA、北大西洋呈现负三极型式SSTA,西北太平洋TC生成频数极端增多。近30年来,当出现热带中太平洋增暖和印度洋冷却时,北大西洋表现出比1989年以前更强的负三极型式SSTA,使西北太平洋TC生成频数和北半球热带印度洋–太平洋SSTA梯度的线性相关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气旋生成频数 印度洋–太平洋海表温度异常梯度 北大西洋三极型式海表温度异常
下载PDF
全球热带海洋海表温度场异常对北极海冰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迪 孙启振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42-54,共13页
本文利用1951−2021年哈德莱中心提供的海冰和海温最新资料以及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气候预报中心提供的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探讨了北极海冰70余年的长期变化特征,进而研究了其快速减少与热带海温场异常变化之间的联系,揭示了... 本文利用1951−2021年哈德莱中心提供的海冰和海温最新资料以及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气候预报中心提供的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探讨了北极海冰70余年的长期变化特征,进而研究了其快速减少与热带海温场异常变化之间的联系,揭示了在全球热带海洋海温场变化与北极海冰之间存在密切联系的事实。结果表明,北极海冰异常变化最显著区域出现在格陵兰海、卡拉海和巴伦支海。热带不同海区对北极海冰的影响存在明显时滞时间和强度差异,热带大西洋的影响相比偏早,印度洋次之,太平洋偏晚。热带大西洋、印度洋和中东太平洋海温异常影响北极海冰的最佳时间分别是后者滞后26个月、30个月和34个月,全球热带海洋影响北极海冰的时滞时间为33个月。印度洋SST对北极海冰的影响程度最强,其次是太平洋,最弱是大西洋。全球热带海洋对北极海冰的影响过程中,热带东太平洋和印度洋起主导作用。当全球热带海洋SST出现正(负)距平时,北极海冰会出现偏少(多)的趋势,而AO、PNA、NAO对北极海冰变化起重要作用,是热带海洋与北极海冰相系数的重要“纽带”。而AO、PNA和NAO不仅受热带海洋SST的影响,同时也受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DO和大西洋多年代际AMO的影响,这一研究为未来北极海冰快速减少和全球气候变暖机理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极海冰 热带海洋 海温异常 北极涛动 太平洋–北美遥相关 北大西洋涛动
下载PDF
热带大西洋公海金枪鱼延绳钓海龟兼捕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庄之栋 戴小杰 许柳雄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6-72,共7页
根据2007—2010年间2次科学观察员对热带大西洋公海海域(05°37′N~14°59′N,29°00′W~40°54′W)金枪鱼延绳钓渔业的调查,共投钩236次(d),兼捕到棱皮龟和太平洋丽龟2种共23尾,其中死亡8尾,兼捕率为0.03461尾/千钩(... 根据2007—2010年间2次科学观察员对热带大西洋公海海域(05°37′N~14°59′N,29°00′W~40°54′W)金枪鱼延绳钓渔业的调查,共投钩236次(d),兼捕到棱皮龟和太平洋丽龟2种共23尾,其中死亡8尾,兼捕率为0.03461尾/千钩(0.09746尾/次),上钩后死亡率为34.8%。兼捕海龟的位置范围为06°N~12°N,29°W~38°W。从海龟的钓获部位看,喙部占43.5%;前肢占26.1%;躯干占8.7%;喉部占8.7%;被主绳缠绕占13.0%。此外分析了不同钩深与兼捕海龟数量之间的关系,探讨了影响兼捕率和上钩后死亡率的因素,提出相关保护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龟 兼捕 热带大西洋公海 延绳钓
原文传递
热带大西洋公海锯鳞四鳍旗鱼生物学与钓捕深度研究
13
作者 吴峰 戴小杰 +1 位作者 高春霞 庄之栋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8-84,共7页
根据2007年—2010年间两个航次的调查采集的热带大西洋公海海域(05°37′N^14°59′N,29°00′W^40°54′W)金枪鱼延绳钓兼捕的锯鳞四鳍旗鱼(Tetrapturus pfluegeri)渔业和生物学数据,研究了锯鳞四鳍旗鱼的长度组成、... 根据2007年—2010年间两个航次的调查采集的热带大西洋公海海域(05°37′N^14°59′N,29°00′W^40°54′W)金枪鱼延绳钓兼捕的锯鳞四鳍旗鱼(Tetrapturus pfluegeri)渔业和生物学数据,研究了锯鳞四鳍旗鱼的长度组成、各长度之间和长度重量之间关系、性比、性腺成熟度及性腺指数。研究表明,锯鳞四鳍旗鱼的兼捕率为0.06170尾/千钩,雌雄下颌叉长(LJFL)分布不存在显著差异(K-S test,P>0.05)。雌雄锯鳞四鳍旗鱼下颌叉长(LJFL)与下颌体长(LJPCL)、下颌全长(LJTL)的关系呈线性显著相关(t-test,P<0.01),关系方程分别为:LJPCL=0.9065LJFL+4.5299;LJTL=1.0606LJFL+10.303。锯鳞四鳍旗鱼下颌叉长(LJFL)与体重的关系呈对数线性显著(t-test,P<0.01),关系方程为:RW=5.9162×10^(-6) LJFL2.9292。雌雄锯鳞四鳍旗鱼性比为1:1.33,雌性锯鳞四鳍旗鱼性腺成熟度以Ⅴ期占优势,平均性腺指数为1.11;雄性锯鳞四鳍旗鱼性腺成熟度以Ⅰ期占优势,平均性腺指数为0.16。兼捕的锯鳞四鳍旗鱼中有70%是在300m以上水层钓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大西洋公海 金枪鱼延绳钓 锯鳞四鳍旗鱼 生物学 钓捕深度
原文传递
热带大西洋金枪鱼延绳钓渔业中海龟的兼捕与保护 被引量:1
14
作者 邢侃 戴小杰 吴峰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26-734,共9页
海龟处于海洋生态结构的顶端,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稳定性起到了重要的调控作用。根据2009—2019年科学观察员对热带大西洋公海海域(15°S~15°N,15°W~45°W)金枪鱼延绳钓渔业的调查数据,分析海龟兼捕现象。结果发... 海龟处于海洋生态结构的顶端,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稳定性起到了重要的调控作用。根据2009—2019年科学观察员对热带大西洋公海海域(15°S~15°N,15°W~45°W)金枪鱼延绳钓渔业的调查数据,分析海龟兼捕现象。结果发现:共误捕到蠵龟(Caretta caretta)、大西洋丽龟(Lepidochelys kempii)和棱皮龟(Dermochelys coriacea)等3种累计108只,其中死亡32只。年兼捕率范围为0.0016~0.0693只/千钩,直接咬钩和被支绳缠绕是兼捕的主要方式;兼捕时间上存在一定季节性差异,高兼捕率(bycatch per unit effort,BPUE)发生在10月到翌年5月;赤道以北兼捕率年际间出现波动,但总体变化幅度不大,赤道以南兼捕率年际差异较大,2009—2013年间未发现海龟兼捕,但自2013年后南纬BPUE增长趋势明显,于2015年达到最大值,随后BPUE逐渐降低,2019年到达最小值;海龟兼捕易受到月相强度的影响,往往在满月或接近满月的环境下兼捕现象明显增多;某些特定温度区间会出现不同种类海龟的兼捕,棱皮龟在水温24~26℃时兼捕更易发生,丽龟兼捕则在26~27℃间更为集中。此外,还探究了近年来中国船队海龟兼捕存活率提高的原因,建议今后为有效降低热带大西洋金枪鱼延绳钓渔业中海龟兼捕,应根据作业海域、目标鱼种和环境因子的不同适时调整相关养护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龟 兼捕 金枪鱼延绳钓 热带大西洋 保护对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