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 of leading edge roughness on cavitation inception and development on thin hydrofoil 被引量:2
1
作者 TAO Ran XIAO Ruofu FARHAT Mohamed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921-926,940,共7页
The cavitation incipience and development of water flow over a thin hydrofoil placed in the test section of high-speed cavitation tunnel were investigated.Hydrofoils with smooth and rough leading edge were tested for ... The cavitation incipience and development of water flow over a thin hydrofoil placed in the test section of high-speed cavitation tunnel were investigated.Hydrofoils with smooth and rough leading edge were tested for different upstream velocities and incidence angles.The observations clearly revealed that cavitation incipience is enhanced by roughness at incidence angle below 2°.This is in line with the former reports,according to whose roughness element decreases the wettability and traps a larger amount of gas.As a result,surface nucleation is enhanced with an increased risk of cavitation.Surprisingly,for higher incidence angles(>3°),it was found that cavitation incipience is significantly delayed by roughness while developed cavitation is almost the same for both smooth and rough hydrofoils.This unexpected incipience delay is related to the change in the boundary layer structure due to roughness.It was also reported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f roughness on the dynamic of developed cavitation and shedding of transient cavi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vitation inception surface roughness sheet cavitation cloud cavitation HYDROFOIL
下载PDF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n Cavitating Flow Shedding over an Axisymmetric Blunt Body 被引量:6
2
作者 HU Changli WANG Guoyu HUANG Biao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2期387-393,共7页
Nowadays,most researchers focus on the cavity shedding mechanisms of unsteady cavitating flows over different objects,such as 2D/3D hydrofoils,venturi-type section,axisymmetric bodies with different headforms,and so o... Nowadays,most researchers focus on the cavity shedding mechanisms of unsteady cavitating flows over different objects,such as 2D/3D hydrofoils,venturi-type section,axisymmetric bodies with different headforms,and so on.But few of them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ces of cavity shedding modality under different cavitation numbers in unsteady cavitating flows over the same object.In the present study,two kinds of shedding patterns are investigated experimentally.A high speed camera system is used to observe the cavitating flows over an axisymmetric blunt body and the velocity fields are measured by a 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PIV)technique in a water tunnel for different cavitation conditions.The U-type cavitating vortex shedding is observed in unsteady cavitating flows.When the cavitation number is 0.7,there is a large scale cavity rolling up and shedding,which cause the instability and dramatic fluctuation of the flows,while at cavitation number of 0.6,the detached cavities can be conjunct with the attached part to induce the break-off behavior again at the tail of the attached cavity,as a result,the final shedding is in the form of small scale cavity and keeps a relatively steady flow field.It is also found that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re-entrant flow and the attached cavit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unsteady cavity shedding modality.When the attached cavity scale is insufficient to overcome the re-entrant flow,it deserves the large cavity rolling up and shedding just as that at cavitation number of 0.7.Otherwise,the re-entrant flow is defeated by large enough cavity to induce the cavity-combined process and small scale cavity vortexes shedding just as that of the cavitation number of0.6.This research shows the details of two different cavity shedding modalities which is worthful and meaningful for the further study of unsteady cavit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vity shedding unsteady cavitating flows high-speed video camera PIV re-entrant flow
下载PDF
沙土比对混凝土试件空蚀影响的试验研究
3
作者 董志勇 徐瀚冉 +1 位作者 李丹 袁雨晨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23-429,共7页
在小型循环式水洞中试验研究了沙土比对混凝土试件空蚀影响的机理。首先,在循环式水洞内筒中配制11种沙土比(0%,10%,20%,30%,40%,50%,60%,70%,80%,90%,100%)试样,用红外测沙仪测定相同沙土比的3种不同含沙量(2,12,30 kg/m 3)的挟沙水样... 在小型循环式水洞中试验研究了沙土比对混凝土试件空蚀影响的机理。首先,在循环式水洞内筒中配制11种沙土比(0%,10%,20%,30%,40%,50%,60%,70%,80%,90%,100%)试样,用红外测沙仪测定相同沙土比的3种不同含沙量(2,12,30 kg/m 3)的挟沙水样,用压力传感器和压力数据采集系统实时采集水洞文丘里工作段空化区和空蚀区的压力;然后,制作了水灰比为0.4、灰砂比为1.5,7 d龄期强度f cu,k=17.8 MPa的混凝土试件,将其安放在水洞文丘里工作段混凝土试件盒中进行4 h的空蚀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沙土比的增大对空化和空蚀破坏均具有促进作用;消失空化数随沙土比的增加而增加,对空化发生具有抑制作用;相同沙土比时,混凝土试件的空蚀量随着含沙量的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土比 高速水流 空化空蚀 混凝土试件 消失空化数
下载PDF
水电站泄洪洞体型设计及免空蚀特性分析--以涔天河水库扩建工程为例
4
作者 姜伯乐 詹双桥 +1 位作者 王振华 王显峰 《长江技术经济》 2023年第6期87-92,共6页
对国内部分泄洪洞工程体型布置型式和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表明在泄洪洞内低佛氏数小底坡部位设置掺气设施应慎重,应开展专项研究,以确保其能形成完整稳定的掺气空腔,避免掺气设施自身成为空化源。在不设置掺气设施的条件下,通过严... 对国内部分泄洪洞工程体型布置型式和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表明在泄洪洞内低佛氏数小底坡部位设置掺气设施应慎重,应开展专项研究,以确保其能形成完整稳定的掺气空腔,避免掺气设施自身成为空化源。在不设置掺气设施的条件下,通过严格控制工程的施工不平整度,可以使得水流流速在30m/s左右条件下的溢流面减免空化。研究成果在涔天河水库扩建工程2#泄洪洞的设计体型的比选中得到成功应用,可为其它类似工程的泄洪洞体型确定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泄洪洞 免空蚀 涔天河水库 高速水流
下载PDF
轴流泵小流量工况条件下叶顶泄漏空化特性 被引量:20
5
作者 张德胜 吴苏青 +3 位作者 施卫东 潘大志 王海宇 李通通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68-75,共8页
为了研究轴流泵小流量工况下叶顶泄漏涡的空化问题,该文以TJ04-ZL-02轴流泵水力模型为研究对象,基于修正的空化模型和SST k-ω湍流模型,分析了叶顶间隙泄漏涡的空化特性。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叶顶间隙内泄漏流在工作面拐角处产生分离涡空... 为了研究轴流泵小流量工况下叶顶泄漏涡的空化问题,该文以TJ04-ZL-02轴流泵水力模型为研究对象,基于修正的空化模型和SST k-ω湍流模型,分析了叶顶间隙泄漏涡的空化特性。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叶顶间隙内泄漏流在工作面拐角处产生分离涡空化,其与叶顶泄漏涡空化共同构成轴流泵的初生空化;在同一空化数下,不同叶片弦长系数的截面空化情况不同,随着弦长系数的增加,叶顶泄漏涡的空化区域和空泡体积分数逐渐增大。随着空化数减小,叶顶泄漏涡的卷吸区也出现空泡团,并与涡带连成一片形成空泡云。在小流量工况下,叶顶区工作面和背面压差较大,间隙轴向速度均出现矢量负值。高速摄影试验结果表明,在小流量工况下,随着空化数的降低,空化现象率先出现间隙内部,接着空化程度不断增加,泄漏涡导致的空泡急剧增加,形成的空泡云在叶片尾部区域发生爆破。当空化数为σ=0.187-0.232时,空泡布满了叶片背面,且叶顶区的空泡在轴向厚度增大,且在叶片后缘出现了明显的空泡脱落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流 空化 试验 叶顶泄漏涡 小流量工况 高速摄影
下载PDF
轴流泵叶轮叶顶区空化特性试验分析 被引量:14
6
作者 张德胜 石磊 +2 位作者 陈健 潘强 施卫东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585-1592,共8页
为了研究叶顶区空化特性,以某一模型轴流泵为研究对象,利用高速摄影试验,探讨不同叶片数下泵的水力性能和空化性能、不同流量下的叶顶泄漏涡轨迹、不同空化数下的叶顶空化形态以及叶顶区空化发展瞬态特性.试验结果表明,适当增加叶片数,... 为了研究叶顶区空化特性,以某一模型轴流泵为研究对象,利用高速摄影试验,探讨不同叶片数下泵的水力性能和空化性能、不同流量下的叶顶泄漏涡轨迹、不同空化数下的叶顶空化形态以及叶顶区空化发展瞬态特性.试验结果表明,适当增加叶片数,泵的水力性能和空化性会更好;在小流量工况下,叶顶更易发生空化初生;随着流量的增大,叶顶泄漏涡轨迹与叶片吸力面的夹角逐渐减小,同时泄漏涡初生点逐渐向叶顶尾缘移动;在叶顶三角形云状空化尾缘产生云状空化涡,受到叶顶泄漏涡的卷吸,与叶顶泄漏涡涡带尾缘脱落的空化涡相互作用混合,沿着几乎垂直叶片的方向向相邻叶片的压力面移动,造成了流道的堵塞,降低了泵的水力性能.垂直云状空化涡堵塞流道,引起叶顶区流量减小,造成叶顶间隙空化减少以及与叶顶区相连的三角形云状空化的宽度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流泵 高速摄影 叶顶泄漏涡空化 垂直云状空化涡 三角形云状空化
下载PDF
空化形成机理和比尺效应 被引量:18
7
作者 杨庆 张建民 +1 位作者 戴光清 王海云 《水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6-59,共4页
高速水流容易发生空化,为进一步研究空化的形成机理和影响因素。对空化形成机理和液体粘性、表面张力、气核状况等影响因素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综合分析。水流空化试验中存在比尺效应,指出并建立了空化比尺效应的经验公式。对空化机理... 高速水流容易发生空化,为进一步研究空化的形成机理和影响因素。对空化形成机理和液体粘性、表面张力、气核状况等影响因素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综合分析。水流空化试验中存在比尺效应,指出并建立了空化比尺效应的经验公式。对空化机理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化 比尺效应 初生空化数 高速水流
下载PDF
不同空化数下轴流泵叶顶间隙区空化特性 被引量:11
8
作者 张德胜 王海宇 +2 位作者 施卫东 邵佩佩 潘大志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5-121,共7页
基于修正的SST k-ω湍流模型和空化模型,对叶顶间隙为0.5 mm轴流泵模型进行了数值计算,分析了不同空化数下叶顶区不同圆柱截面的空化面积、叶轮出口轴向速度以及叶顶区空泡体积分数等特性。数值计算与高速摄影试验结果表明,数值模拟方... 基于修正的SST k-ω湍流模型和空化模型,对叶顶间隙为0.5 mm轴流泵模型进行了数值计算,分析了不同空化数下叶顶区不同圆柱截面的空化面积、叶轮出口轴向速度以及叶顶区空泡体积分数等特性。数值计算与高速摄影试验结果表明,数值模拟方法准确预测了轴流泵NPSH曲线和叶顶区空化流场;轴流泵初生空化出现在叶顶区,其空化类型主要包括刮起涡空化、泄漏流空化、卷吸区空化及叶顶泄漏涡空化;在空化数为0.451时,叶顶泄漏涡具有明显的涡带空化特性,随着空化数的逐渐降低,叶顶泄漏涡卷吸区的空化范围逐渐扩展,并与泄漏流空化区连成一片,且空泡云扩展到整个叶片吸力面;在间隙泄漏流作用下,叶轮出口轴向速度在靠近间隙区域逐渐降低,并随着空化数减小,轴面速度进一步下降;在不同空化数下,叶片吸力面圆周截面空化面积系数从轮毂到轮缘先增大,在叶片中部达到最大值,然后迅速减小,在叶顶区由于受到间隙效应的影响,叶顶区空化面积迅速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流泵 空化 叶顶泄漏涡 轴面速度 高速摄影
下载PDF
轴流泵叶顶区的空化流场与叶片载荷分布特性 被引量:14
9
作者 张德胜 潘大志 +3 位作者 施卫东 邵佩佩 王海宇 李通通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01-507,共7页
针对轴流泵叶顶区空化流气液混合区域密度变化,以SST k-ω湍流模型为基础,对湍流黏度项进行了修正。基于输运方程的完全空化模型对轴流泵NPSH曲线、空化特性及其叶片载荷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分析,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修... 针对轴流泵叶顶区空化流气液混合区域密度变化,以SST k-ω湍流模型为基础,对湍流黏度项进行了修正。基于输运方程的完全空化模型对轴流泵NPSH曲线、空化特性及其叶片载荷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分析,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修正的SST k-ω湍流模型和空化模型较准确地预测了叶顶区空化流,临界空化数预测误差为7.79%。通过高速摄影实验观测到轴流泵的初生空化为刮起涡空化、间隙附着空化和涡带区空化,空化区域也随着空化数的降低而不断扩大,直至在叶片后缘脱落和爆破,爆破位置也不断向叶片中部移动;叶片吸力面的低压区主要集中在叶顶翼型间隔角为-13°^+13°的区域;在叶轮叶顶间隙的3%区域,随着半径系数增大,叶片压力面压力逐渐减小,叶片载荷不断降低,且越接近间隙边缘,叶片载荷降低越明显,从机理上找到了空化诱导轴流泵性能下降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流泵 空化 叶片载荷 数值模拟 高速摄影
下载PDF
二维空泡流的脉动性态研究 被引量:21
10
作者 何友声 刘桦 赵岗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7,共7页
采用高速摄影技术对定常来流中NACA4412翼的不稳定的空泡流形态特征进行了水洞试验研究.试验结果揭示了由于空泡形态断裂而产生的低频脉动现象.这一现象在跨空泡流(Trans-cavitatingflow)情况下尤为明... 采用高速摄影技术对定常来流中NACA4412翼的不稳定的空泡流形态特征进行了水洞试验研究.试验结果揭示了由于空泡形态断裂而产生的低频脉动现象.这一现象在跨空泡流(Trans-cavitatingflow)情况下尤为明显,常使空泡长度和厚度在大幅范围内拟周期地变动,其频率特性比较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泡流 跨空泡流 脉动 空泡断裂 高速摄影
下载PDF
基于PANS模型的轴流泵叶顶空化特性 被引量:8
11
作者 石磊 张德胜 +3 位作者 陈健 耿琳琳 刘俊龙 施卫东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584-590,625,共8页
以某一等比例缩放模型为研究对象,采用一种局部时均化模型(PANS)和Zwart空化模型,对额定工况某一特定汽蚀余量下的轴流泵叶顶空化流进行了数值模拟,并与高速摄影试验进行了对比.探讨了叶顶区不同的空化类型和泄漏涡系,找到了叶顶泄漏... 以某一等比例缩放模型为研究对象,采用一种局部时均化模型(PANS)和Zwart空化模型,对额定工况某一特定汽蚀余量下的轴流泵叶顶空化流进行了数值模拟,并与高速摄影试验进行了对比.探讨了叶顶区不同的空化类型和泄漏涡系,找到了叶顶泄漏涡最易发生空化的位置,分析了不同叶片弦长系数截面空化流场.研究结果表明,模拟得到的空化性能曲线与试验值吻合较好,最大误差为5.8%;利用旋涡强度方法,得出了叶顶泄漏涡涡心在弦长系数为0.30-0.35时,有最大旋涡强度系数和最小压力系数,表明此处是最易于发生空化的位置;叶顶空化的形成及发展通常伴随着涡结构的演变,泄漏涡在向相邻叶片的压力面运动时,由于与壁面的相互作用,会诱导反向旋转的旋涡,而在叶片出口处,也会形成脱离涡和诱导涡,脱离涡会向相邻叶片的压力面运动,造成相邻叶片压力面的载荷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流泵 叶顶空化 PANS模型 叶顶泄漏涡 高速摄影
下载PDF
绕水翼云状空化流动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敏弟 王国玉 +3 位作者 董子桥 李向宾 张博 高德明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1-74,共4页
采用高速全流场显示技术分别观测了绕超空化水翼和Clark-Y型水翼的云状空化。结果表明:绕超空化水翼和Clark-Y型水翼的云状空化具有相同的变化过程,即:生成、成长、膨胀、脱落和消失溃灭五种状态,两种空化云流动都具有明显的脱落周期和... 采用高速全流场显示技术分别观测了绕超空化水翼和Clark-Y型水翼的云状空化。结果表明:绕超空化水翼和Clark-Y型水翼的云状空化具有相同的变化过程,即:生成、成长、膨胀、脱落和消失溃灭五种状态,两种空化云流动都具有明显的脱落周期和脱落轨迹。在翼型尾部存在的反方向射流,致使空化旋涡脱落;尽管模型尺度、来流速度和空化数基本相同,但由于超空化水翼与Clark-Y型水翼断面形状不同,使翼型尾部的反方向射流强度不同,故与来流相互作用强度不同,导致绕两种水翼的空化云脱落周期不同。在本文实验条件下,绕超空化水翼空化云和Clark-Y型水翼空化云的脱落频率分别为13.5 Hz和19 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全流场显示技术 水翼 空化云
下载PDF
基于流场数值模拟的高速磁力泵汽蚀性能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孔繁余 张洪利 +1 位作者 高翠兰 刘建瑞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89-93,共5页
为了改善高速磁力泵的抗汽蚀性能,在泵吸入口处设置导流栅。建立了吸入口设置导流栅和未设置导流栅的两种模型,采用Fluent软件对高速磁力泵内流场进行数值模拟,给出了各自内部压力分布以及粒子流动迹线图。通过两组数据的比较,得到了内... 为了改善高速磁力泵的抗汽蚀性能,在泵吸入口处设置导流栅。建立了吸入口设置导流栅和未设置导流栅的两种模型,采用Fluent软件对高速磁力泵内流场进行数值模拟,给出了各自内部压力分布以及粒子流动迹线图。通过两组数据的比较,得到了内部流场的主要特征,模拟表明高速磁力泵吸入口设置轴向可变位导流栅可以有效提高抗汽蚀性能。数值模拟与高速磁力泵真机的试验对比表明,两者几乎一致,为高速磁力泵的改进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磁力泵 导流栅 流场 数值模拟 汽蚀性能
下载PDF
轴流泵叶轮内空化的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吴光焱 杨敏官 康灿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2229-2232,共4页
基于混合流体的连续性方程、时均雷诺N-S动量方程,并补充RNGk-ε-kg湍流模型和完整空化模型,对轴流泵叶轮内的空化进行数值模拟。从模拟结果可以得到轴流泵叶轮内空化发生的位置和空化发生时空泡体积分数分布情况。用高速数码摄像机进... 基于混合流体的连续性方程、时均雷诺N-S动量方程,并补充RNGk-ε-kg湍流模型和完整空化模型,对轴流泵叶轮内的空化进行数值模拟。从模拟结果可以得到轴流泵叶轮内空化发生的位置和空化发生时空泡体积分数分布情况。用高速数码摄像机进行叶轮内的空化拍摄实验,并将实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进而论证数值计算的准确性。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揭示了轴流泵叶轮内的空化情况,为叶轮内空化的深入研究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流泵 空化实验 高速数码相机 空化数值模拟
下载PDF
绕空化器回转体非定常通气空化流动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复峰 王国玉 +2 位作者 黄彪 胡常莉 刘涛涛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33-339,共7页
为了研究绕回转体通气空化流场特性,以带空化器回转体为研究对象,采用实验的方法运用全流场流动显示技术获得了不同条件下的空泡形态、流场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傅汝德数下,空泡形态随通气率的增大而增大,从最初的游离空泡发展成... 为了研究绕回转体通气空化流场特性,以带空化器回转体为研究对象,采用实验的方法运用全流场流动显示技术获得了不同条件下的空泡形态、流场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傅汝德数下,空泡形态随通气率的增大而增大,从最初的游离空泡发展成超空泡,在超空化阶段的显著特点是在主流区和超空化区之间存在着光滑而清晰的分界面,空泡的稳定性增强;在相同通气率下,空泡形态随傅汝德数的增大而减小,由于空泡界面的滑移速度增大,通入的定量气体来不及聚积成大的空泡而被高速来流带到流场的下游,使得泄气量加大;通气空化流场呈现非定常特性,其反向射流的推进速度随通气率的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力学 通气空化 回转体 高速全流场流动显示技术
下载PDF
泄槽底部掺气坎后水流掺气浓度分布模型试验 被引量:6
16
作者 马关博 徐一民 +1 位作者 乔梁 荣岩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2-16,共5页
针对泄槽底部掺气坎后的掺气浓度分布规律较为复杂、研究成果较少的问题,为了更清楚地探究泄槽底部掺气坎后上游直段、反弧段及下游直段水流掺气浓度分布规律,采用含有反弧段的泄槽进行模型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上游直段、反弧段及... 针对泄槽底部掺气坎后的掺气浓度分布规律较为复杂、研究成果较少的问题,为了更清楚地探究泄槽底部掺气坎后上游直段、反弧段及下游直段水流掺气浓度分布规律,采用含有反弧段的泄槽进行模型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上游直段、反弧段及下游直段水流中不同水深处掺气浓度的沿程变化规律是不相同的;其他条件不变时,水流掺气浓度随掺气坎高度的增加而增大,随反弧段反弧半径的减小而减小;掺气坎高度和反弧半径对掺气设施的有效保护范围有一定的影响,适当提高掺气坎的高度和反弧段的半径对增大掺气设施的有效保护长度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泄槽 掺气坎 反弧段 高速水流 空蚀 掺气浓度 高坝
下载PDF
高速射弹小角度入水弹道特性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肖海燕 罗松 +1 位作者 朱珠 于勇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84-791,共8页
研究高速射弹小角度入水过程中的空化现象和弹体运动规律.计算采用VOF多相流模型捕捉空泡界面,采用Schnerr and Sauer空化模型模拟空化现象,弹体运动通过6自由度方程与重叠网格技术进行求解.计算分析了弹体小角度入水过程中的弹道特性... 研究高速射弹小角度入水过程中的空化现象和弹体运动规律.计算采用VOF多相流模型捕捉空泡界面,采用Schnerr and Sauer空化模型模拟空化现象,弹体运动通过6自由度方程与重叠网格技术进行求解.计算分析了弹体小角度入水过程中的弹道特性、空泡的演化规律及射弹的流体动力特性,初步探索了高速射弹的小角度入水时产生的弹跳现象.研究表明:此高速运动的旋转射弹在小角度入水时,弹体轨迹和姿态容易发生很大的变化,空泡形态不对称,弹体大面积沾湿导致弹体受到很大的流体动力和力矩,弹体运动失稳产生弹跳翻转现象.分析表明,弹体小角度入水容易沾湿,沾湿对流体动力及其运动姿态有着极大的影响,弹体的不对称沾湿是超空泡射弹失稳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射弹 小角度入水 多相流 空化
下载PDF
基于DCMFBM模型的轴流泵叶顶区云状空化脱落预测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德胜 石磊 +2 位作者 陈健 耿琳琳 刘俊龙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2-28,共7页
为了深入研究轴流泵叶顶区云状空化非定常脱落过程,应用二次开发技术将基于密度修正的RNG k-ε湍流模型的滤波器模型(Density correction method filter based model,DCMFBM))嵌入商业软件ANSYS CFX中进行数值模拟,并将模拟的结果与高... 为了深入研究轴流泵叶顶区云状空化非定常脱落过程,应用二次开发技术将基于密度修正的RNG k-ε湍流模型的滤波器模型(Density correction method filter based model,DCMFBM))嵌入商业软件ANSYS CFX中进行数值模拟,并将模拟的结果与高速摄影试验作对比。数值模拟结果表明,DCMFBM模型能够成功地预测叶顶区云状空化尾缘空穴的周期性脱落过程,与试验值吻合较好。随着叶片的转动,脱落的空穴向相邻叶片的压力面运动,运动过程中的破裂消失不仅影响了相邻叶片压力面载荷分布,同时会影响自身叶片吸力面载荷分布;由于轮毂与叶片的相互作用,形成了从轮毂到轮缘的径向射流,径向射流在运动到靠近叶顶区时,会冲击叶顶区空穴表面,造成叶顶区空穴的脱落,同时径向射流最终被叶顶泄漏涡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流泵 云状空化 非定常脱落 DCMFBM湍流模型 高速摄影
下载PDF
掺气减蚀保护作用的新概念 被引量:22
19
作者 陈先朴 西汝泽 +1 位作者 邵东超 梁斌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70-74,共5页
利用针式掺气流速仪测量原型和模型掺气浓度场、流速场,气泡尺寸及其概率分布的研究成果表明,原型水流韦伯数高,形成微小气泡的能力比模型强,气泡上浮慢,接近底部的小尺寸气泡概率及掺气浓度比模型大。初步研究认为:0 2mm或0 5mm以下的... 利用针式掺气流速仪测量原型和模型掺气浓度场、流速场,气泡尺寸及其概率分布的研究成果表明,原型水流韦伯数高,形成微小气泡的能力比模型强,气泡上浮慢,接近底部的小尺寸气泡概率及掺气浓度比模型大。初步研究认为:0 2mm或0 5mm以下的微小气泡在掺气减蚀中起着主要作用,可能只要很小掺气浓度即可达到掺气减蚀的效果。因此以小尺寸气泡的掺气浓度,作为判断掺气减蚀保护作用的指标将更为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水流 掺气减蚀 掺气浓度 针式掺气流速仪 气泡尺寸 气泡概率分布
下载PDF
高速诱导轮三维非定常湍流数值模拟 被引量:10
20
作者 许友谊 奚伟永 杨敏官 《排灌机械》 2008年第3期59-63,共5页
基于N-S方程和滑移网格技术,利用FLUENT软件对诱导轮内部流场进行了全三维非定常湍流数值模拟,获得了诱导轮内部的速度分布、静压分布以及流体压力脉动特征等重要的流动信息.描述了诱导轮进口及轮缘间隙处的回流现象,解释了回流现象发... 基于N-S方程和滑移网格技术,利用FLUENT软件对诱导轮内部流场进行了全三维非定常湍流数值模拟,获得了诱导轮内部的速度分布、静压分布以及流体压力脉动特征等重要的流动信息.描述了诱导轮进口及轮缘间隙处的回流现象,解释了回流现象发生的原因,即轮缘处叶片压力面和吸力面存在压差;分析了回流引起的进口低压区对诱导轮汽蚀性能恶化的过程;采用快速傅立叶变换处理监测点的压力脉动数据,发现流体压力脉动中的主导频率成分约为转频的Z次谐波,所以可避免流体脉动诱发的机械谐振.模拟结果为高速诱导轮的改进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诱导轮 非定常湍流 数值模拟 汽蚀 回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