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铁开通对区域资本流动的影响
1
作者 姜亚鹏 孙萌 《江苏商论》 2024年第2期94-99,共6页
文章研究发现,高铁开通促进了中国区域资本流动,提高了外省向本省的资本流入规模。中国东、中部地区高铁开通对区域资本流动具有正向影响,但对西部地区却存在较小的负向影响。文章据此提出,各地应因地制宜地推进高铁建设,以高铁建设连... 文章研究发现,高铁开通促进了中国区域资本流动,提高了外省向本省的资本流入规模。中国东、中部地区高铁开通对区域资本流动具有正向影响,但对西部地区却存在较小的负向影响。文章据此提出,各地应因地制宜地推进高铁建设,以高铁建设连通全国各区域,促进要素合理流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建设 区域资本流动 存在性
下载PDF
区域一体化视角下长三角高铁网络结构特征研究
2
作者 穆成林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24-31,共8页
以长三角区域内的40个地级市作为研究单元,从高铁流的视角切入,通过构建40×40的O-D城市间每日高铁运营频次矩阵,利用社会网络的方法,分析长三角区域高铁网络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长三角区域高铁网络流量具有区域核心城市和省会... 以长三角区域内的40个地级市作为研究单元,从高铁流的视角切入,通过构建40×40的O-D城市间每日高铁运营频次矩阵,利用社会网络的方法,分析长三角区域高铁网络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长三角区域高铁网络流量具有区域核心城市和省会城市指向性的特征,整体网络功能较完善,上海和江苏、浙江两省一市形成高铁网络日流量的核心集聚区。上海、杭州、南京在区域高铁网络中承担重要角色,兼具集聚、辐射和桥梁功能,核心节点城市地位突出。无锡、苏州、常州、合肥、镇江,与其他节点通达性较强,也具有一定的中介功能,是区域高铁网络的重要节点。徐州、宁波、嘉兴、温州、芜湖、扬州在区域高铁流网络中具有一定的集聚或辐射作用,是区域高铁网络的次重要节点。总体上,长三角区域高铁网络空间结构呈现出多中心、核心城市地位突出、节点城市等级结构差异明显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化 高铁流 长三角区域 网络结构
下载PDF
高铁开通能否促进技术创新“绿色化”?
3
作者 高洪玮 《南方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6-158,共23页
技术创新“绿色化”是经济社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高铁开通加速了资源要素的流动和重新配置,为绿色创新创造了更为便利的条件。文章以中国高铁开通作为准自然实验,从绿色创新绝对数量和相对数量双重维度出发,基于2003—2019年282个... 技术创新“绿色化”是经济社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高铁开通加速了资源要素的流动和重新配置,为绿色创新创造了更为便利的条件。文章以中国高铁开通作为准自然实验,从绿色创新绝对数量和相对数量双重维度出发,基于2003—2019年282个地级城市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研究了高铁开通对技术创新“绿色化”的影响。研究发现,高铁开通对技术创新“绿色化”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为显著增加了沿线城市的绿色创新数量,但对绿色创新占比无显著影响。机制分析表明,在需求层面,高铁开通促进了沿线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壮大,增大了绿色创新需求;在供给层面,高铁开通加快了沿线地区创新要素的流动,促进了空间知识溢出,改善了绿色创新供给条件,从而促进了绿色创新数量提升。进一步分析发现,高铁开通对旅游城市和非中心城市技术创新“绿色化”的促进作用较非旅游城市和中心城市更为突出;高铁开通优化了沿线地区的绿色创新结构,提升了绿色创新质量;高铁开通对绿色创新数量的影响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文章为政府部门充分认识并发挥高铁开通对技术创新“绿色化”的正向作用,激发主体绿色创新积极性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开通 技术创新“绿色化” 旅游经济发展 创新要素流动
下载PDF
高铁流视角下的环渤海地区城市网络联系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晓扬 韩增林 郭建科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80-590,共11页
在区域协调发展大背景下,高铁流作为构建区域均衡发展、区域高质量发展和城市群一体化体系的重要载体,其主导的区域联系特征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和前沿。基于2010年、2015年和2020年3个时间断面的高铁频次数据,从网络密度、网络中心性、... 在区域协调发展大背景下,高铁流作为构建区域均衡发展、区域高质量发展和城市群一体化体系的重要载体,其主导的区域联系特征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和前沿。基于2010年、2015年和2020年3个时间断面的高铁频次数据,从网络密度、网络中心性、网络效率等角度,探究环渤海地区城市网络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环渤海地区城市联系深度和广度迅速提升,2020年联系量较2010年约增长了6倍,网络集聚性呈先集中后扩散态势;城市群尺度网络规模从大到小依次为京津冀、山东半岛和辽中南城市群,网络均衡性和集聚性特征存在时空差异。(2)环渤海地区城市网络通达性提高,节点城市控制和可达能力增强;城市群尺度节点功能在空间上表现为沿“廊道”向两侧递减分布格局,由轴线联系向面状扩散转变。(3)网络效率依托高铁流的扩散效应和联系紧密程度的提升。环渤海地区,网络效率呈波动上升趋势,网络层级性趋于扁平,传输性和网络连通效率尚待提高。城市群层面,辽中南城市群在网络层级性上趋于扁平,网络效率降低但处于较高水平;京津冀城市群在网络层级性上趋于立体,网络效率虽有提升但仍处于较低水平;山东半岛城市群网络层级性增强,网络效率降低但处于最高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流 复杂网络分析 节点功能 网络效率 集聚性 层级性
下载PDF
站城融合背景下高速铁路综合枢纽短时客流预测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周浪雅 王亦乐 +2 位作者 谢余晨 杨静 宫薇薇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7,共7页
站城融合背景下,短时客流预测是高铁综合枢纽运营组织、协同管理、应急反应的重要依据。通过分析客流相互影响机理,提出高速铁路综合枢纽铁路系统、周边土地利用与城轨系统间的客流拓扑关系;以枢纽站周边各类兴趣点数量表征土地利用特征... 站城融合背景下,短时客流预测是高铁综合枢纽运营组织、协同管理、应急反应的重要依据。通过分析客流相互影响机理,提出高速铁路综合枢纽铁路系统、周边土地利用与城轨系统间的客流拓扑关系;以枢纽站周边各类兴趣点数量表征土地利用特征,采用岭回归方法推算高速铁路综合枢纽周边土地吸引客流;基于铁路进站客流、枢纽周边土地吸引客流与城轨出站客流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提出基于图注意力网络的客流预测模型,同时引入多头注意力机制,自适应获取不同日期不同时段下铁路进站客流和土地吸引客流的权重,实现高速铁路综合枢纽城轨出站客流的精确预测。为验证模型有效性,以北京南高速铁路综合枢纽为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与SVR、LSTM和GCN等预测模型相比,其预测精度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时客流预测 图注意力网络 高速铁路综合枢纽 站城融合 土地利用
下载PDF
高铁开通、人才流动对区域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被引量:21
6
作者 谭志雄 邱云淑 +1 位作者 李后建 韩经纬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28-139,共12页
高铁开通能够加速高素质人才流动,促进知识积累,增加创新产出。该研究借助空间双重差分法,运用2007—2019年长江经济带10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高铁开通对区域创新水平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高铁开通对长江经济带沿... 高铁开通能够加速高素质人才流动,促进知识积累,增加创新产出。该研究借助空间双重差分法,运用2007—2019年长江经济带10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高铁开通对区域创新水平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高铁开通对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创新水平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所引致的空间溢出效应明显促进了相邻城市的创新水平;同时,高铁开通通过加速高素质人才自由流动,带来地区间的相互学习、模仿与竞争,从而提升长江经济带城市创新能力。进一步研究发现:高铁开通能够通过加速人才流动促进大城市创新水平提升,但对中小城市创新水平的提升没有显著影响;高铁开通对中部城市创新水平没有显著影响,但能显著促进东部城市和西部城市的创新发展,且高铁开通对东部城市创新水平的正向作用远高于西部城市;人才流动是高铁开通影响东西部城市创新水平的重要传导机制,且该机制在解释高铁开通促进西部城市创新水平提升中作用更大。上述结论表明:未开通高铁城市应因地制宜加快高铁网络建设,充分发挥高铁对区域创新的重要推动作用;西部开通高铁城市要建立健全人才流动机制,重视人才引进培养,全面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欠发达城市应加强与周边区域开通高铁的中心城市、大城市的协同发展,充分利用中心城市、大城市创新的空间溢出效应,提高本地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创新 高铁开通 人才流动 空间双重差分法
下载PDF
高铁时代的中国区域发展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陆军 《学术前沿》 CSSCI 2016年第2期21-30,共10页
中国已全面进入高铁时代,高速铁路在可达性、交通距离和时间成本方面的巨大潜在优势,必然对中国城市与区域发展的模式、形态与格局产生持续的系统性影响。研究表明,高铁对中国的区域格局、人口流动、第三产业和旅游发展已然产生了系统... 中国已全面进入高铁时代,高速铁路在可达性、交通距离和时间成本方面的巨大潜在优势,必然对中国城市与区域发展的模式、形态与格局产生持续的系统性影响。研究表明,高铁对中国的区域格局、人口流动、第三产业和旅游发展已然产生了系统性的重要影响。总体上,高铁的引导、促进、辐射、联动、重组等正面机制与作用日益凸显。随着中国"四纵四横"主要高铁网的规划与建设不断加快,高铁对中国城市与区域发展的全面重塑工程也将越发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空间格局 人口流动 第三产业 旅游业
下载PDF
电控柴油机用大流量高速电磁阀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张敬国 陈兵 +1 位作者 汪志刚 崔可润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52-256,共5页
介绍了自行开发研制的柴油机中压共轨液力增压电控燃油喷射系统及为该系统所需而开发研制的二位三通大流量高速电磁阀,较详细地介绍和分析了利用该电磁阀专用性能测试装置进行的电磁阀性能试验研究结果。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影响电磁阀性... 介绍了自行开发研制的柴油机中压共轨液力增压电控燃油喷射系统及为该系统所需而开发研制的二位三通大流量高速电磁阀,较详细地介绍和分析了利用该电磁阀专用性能测试装置进行的电磁阀性能试验研究结果。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影响电磁阀性能的各项参数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参数的选取、相互的匹配调整,最终应以试验研究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燃油喷射系统 电子控制 电磁阀 性能测试
下载PDF
高铁开通对企业跨区域投资的影响——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微观证据 被引量:2
9
作者 刘成昆 李敬阳 曹清峰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96-102,共7页
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充分发挥中国在高铁这一新型基础设施上的优势来促进国内区域间资本流动是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内在要求。本文搜集整理了2005~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层面详细的跨区域投资数据,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 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充分发挥中国在高铁这一新型基础设施上的优势来促进国内区域间资本流动是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内在要求。本文搜集整理了2005~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层面详细的跨区域投资数据,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高铁开通对企业跨区域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高铁开通显著提高了企业跨区域投资强度,这种影响效应因企业所属的行业类型、产权性质、区位特征等因素的差异而有所不同。此外,机制检验表明,高铁开通主要通过投资分散化效应、同伴效应、空间扩散效应提高了企业跨区域投资强度。因此,要充分发挥高铁在促进资本要素跨区域流动、进而畅通国内大循环中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 上市公司 资本流动 跨区域投资 双重差分模型 异质性分析
下载PDF
150tBOF-LF-VD-CC流程无铝脱氧工艺高速轨钢冶炼过程的夹杂物行为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平 李笑英 +1 位作者 智建国 陈爱梅 《特殊钢》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1-53,共3页
时速350 km高速钢轨要求钢中全氧含量T[0]≤20×10^(-6),非金属夹杂物B、C、D类≤1.0级。国内在重轨钢冶炼中,通常采用无铝脱氧工艺,即采用SiCaBa合金强化脱氧,形成了低熔点的Mn-Al-Si-Ba-Ca多元型氧化物夹杂,该类夹杂物在精炼中全... 时速350 km高速钢轨要求钢中全氧含量T[0]≤20×10^(-6),非金属夹杂物B、C、D类≤1.0级。国内在重轨钢冶炼中,通常采用无铝脱氧工艺,即采用SiCaBa合金强化脱氧,形成了低熔点的Mn-Al-Si-Ba-Ca多元型氧化物夹杂,该类夹杂物在精炼中全部排出钢液。研究了铁水预处理脱硫-150 t顶底复吹转炉-LF-VD-280 mm×380mm连铸流程冶炼钢轨钢U71MnG时的夹杂物行为,包括无铝脱氧工艺钢轨钢中氧化物夹杂的组成及特征,转炉终点[C]对钢水氧活度的影响以及LF精炼渣碱度和VD后期软吹氩搅拌对钢氧含量和夹杂物的影响。结果得出,钢轨头部的≤20μm氧化物夹杂为精炼时二次脱氧产物,通过控制转炉终点[C]>0.15%,控制精炼渣碱度(CaO)/(SiO_2)=2.5~3,∑(FeO+MnO)≤1.0%可有效降低钢轨钢中氧化物的数量和尺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0 t BOF-LF-VD-CC流程高速钢轨钢无铝脱氧夹杂物
下载PDF
电控柴油机用大流量高速电磁阀测试装置研制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敬国 陈兵 +1 位作者 汪志刚 崔可润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78-181,共4页
介绍了电控柴油机用二位三通大流量高速电磁阀性能测试装置 ,对装置的构成、工作原理、台架单元。
关键词 电控柴油机 电子控制 大流量高速电磁阀 测试装置
下载PDF
仿真技术在高铁车站疏散性能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马清源 王晨 +1 位作者 陆键 张文丹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3-177,共5页
介绍Pathfinder用于高铁车站疏散性能评估的一般流程及其关键点。以国内某高铁车站为例建立疏散模型,定量评估7种疏散方案下车站的疏散能力,得出最优方案。将Pathfinder模拟结果与其他仿真软件的模拟结果对比,并对车站的重要疏散节点处... 介绍Pathfinder用于高铁车站疏散性能评估的一般流程及其关键点。以国内某高铁车站为例建立疏散模型,定量评估7种疏散方案下车站的疏散能力,得出最优方案。将Pathfinder模拟结果与其他仿真软件的模拟结果对比,并对车站的重要疏散节点处行人的疏散过程进行调查统计,验证其准确性。提出合理的客流组织建议,以辅助车站的应急决策和组织管理。为提高仿真结果的可靠性,应将参数标定、结论验证作为研究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散仿真 高铁车站 客流组织 疏散能力 最优方案 结论验证
下载PDF
计及电能质量约束的高铁负荷接入主网规划 被引量:3
13
作者 胡畔 陈红坤 +1 位作者 朱晓航 宋梦琼 《电力电容器与无功补偿》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6-52,共7页
由于大量工程项目规划阶段未预先考虑可能引起的电能质量问题,非线性污染性负荷的大规模接入易引起系统严重的电能质量问题。本文从铁路部门及电网的利益主体出发,以双方电能质量指标为约束条件,考虑主网变电站间隔投资成本,提出了一种... 由于大量工程项目规划阶段未预先考虑可能引起的电能质量问题,非线性污染性负荷的大规模接入易引起系统严重的电能质量问题。本文从铁路部门及电网的利益主体出发,以双方电能质量指标为约束条件,考虑主网变电站间隔投资成本,提出了一种在规划阶段适用于主网的高铁负荷接入方法。结合高铁牵引负荷的功率不确定概率模型,利用蒙特卡洛法及直流潮流法,建立了高铁负荷概率潮流分析模型。针对高铁负荷特性,以双方电能质量指标为约束条件,建立了以投资费用最小为目标的高铁接入电网机会规划约束模型,并采用线性递减粒子群算法对该模型进行求解。最后,以贵州某实际高铁建设工程对该线路接入电网规划方案进行了实例研究。仿真结果表明,某些供电距离较短、短路容量较大的110 k V变电站能够满足高铁供电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负荷 主电网规划 电能质量约束 概率潮流分析 机会约束模型
下载PDF
基于高铁余票数据的客流分析模型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韦胜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17年第7期120-122,125,共4页
针对高铁余票的时间性和相对性两个特点,提出在特定时间点上利用相邻高铁站点间余票量不受其他高铁站点购票影响的特点,建立了高铁站点的上下净客流量分析模型。重点阐述了模型实现的5个关键技术:余票抓取规则、大数据量处理、异步访问... 针对高铁余票的时间性和相对性两个特点,提出在特定时间点上利用相邻高铁站点间余票量不受其他高铁站点购票影响的特点,建立了高铁站点的上下净客流量分析模型。重点阐述了模型实现的5个关键技术:余票抓取规则、大数据量处理、异步访问控制、系统容错机制以及数据读取分析。最后,以常州市的几个高铁站为例做具体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 余票 大数据 净客流量
下载PDF
高铁路网下长三角城市群经济联系格局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刚 岳悦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5期54-61,共8页
基于高速铁路网络的最短旅行时间数据,运用修正的引力模型和 ArcGIS软件,对长三角城市群内高铁路网结构、交通流的空间特征、城市间经济联系强度、城市群流总量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高铁网络下的长三角城市群内部可达性较高,交通流的空... 基于高速铁路网络的最短旅行时间数据,运用修正的引力模型和 ArcGIS软件,对长三角城市群内高铁路网结构、交通流的空间特征、城市间经济联系强度、城市群流总量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高铁网络下的长三角城市群内部可达性较高,交通流的空间分布趋于均衡;受高铁网络影响,长三角城市群内部经济联系强度差异较大,发展方向呈多样性,内部联结度较强,集群优势不断显现,网络结构趋于稳定;在地理分布上,26个城市的可达性与对外经济联系总量存在耦合,区域交通中心和区域经济联系中心基本重合,高铁边缘区发展缓慢,面临进一步被弱化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路网 长三角城市群 通达性 交通流 经济联系
下载PDF
异质性交通网络密度、劳动力流动与全要素生产率
16
作者 赵星 王林辉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5-107,共13页
当前研究主要关注单一类型交通基础设施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却普遍忽视不同类型和等级交通网络密度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差异性作用以及劳动力流动在影响全要素生产率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基于2000-2018年中国30个省市区面板数据,检验不同... 当前研究主要关注单一类型交通基础设施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却普遍忽视不同类型和等级交通网络密度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差异性作用以及劳动力流动在影响全要素生产率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基于2000-2018年中国30个省市区面板数据,检验不同性质交通网络密度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以及劳动力流动的影响,结果发现,不同类型和等级交通网络密度的提高对全要素生产率均表现出显著正向作用,其中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的作用尤为突出,且同一性质交通网络体系的作用强度随等级降低呈下降趋势;异质性交通网络之间存在互补性,随着交通网络密度的增加,互补性逐渐减弱;异质性交通网络密度通过劳动力流动特别是研发人员流动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在不同类型和等级交通网络中的作用差异明显,作用强度随交通网络等级的降低呈下降趋势。鉴于此,地方政府未来应大力发展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建设,在已经开通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的城市进一步提高其网络密度。与此同时,重点关注研发人员流动在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通过制定相应的人才激励和优惠政策,提高福利待遇和科研经费,吸引研发人员流入,并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取消或放松人才落户限制,全面解决人才户籍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高速公路 研发人员流动 普通劳动力流动 全要素生产率
下载PDF
长江三角洲高铁日常通勤行为特征研究--以沪杭、宁杭、杭甬线为例 被引量:26
17
作者 武前波 陶娇娇 +1 位作者 吴康 赵渺希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90-97,122,共9页
以杭州为核心,上海、南京、宁波为节点,基于长江三角洲南翼地区高铁核心站点的千份问卷调查,揭示出该地区的跨城流动日常通勤行为特征。研究发现,在长三角跨城流动的出行者特征方面,乘坐沪杭、宁杭、杭甬沿线高铁的群体,呈现出中青年、... 以杭州为核心,上海、南京、宁波为节点,基于长江三角洲南翼地区高铁核心站点的千份问卷调查,揭示出该地区的跨城流动日常通勤行为特征。研究发现,在长三角跨城流动的出行者特征方面,乘坐沪杭、宁杭、杭甬沿线高铁的群体,呈现出中青年、白领职业、高学历、商务出行为主的社会特征,出行频率集中在每个月1~4次,以商务、旅游出行为主。在长三角跨城流动的空间分布上,上海、南京、杭州、宁波等主城区均属于跨城流动强度密集区,郊县区则是分散稀疏区,沪杭、宁杭、杭甬城市核心区间的点到点联系十分密切,4个核心城市中县市级别的高铁站点设置,强化了跨城密集区和分散区的流动联系。在长三角跨城流动的功能联系方面,工作、休闲、居住基本活动均不跨城的行为特征比较突出,而休闲活动引发的跨城流动最为普遍,上海、南京属于主要的工作地点转移点,杭州则是主要的居住和休闲活动热点城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跨城流动 日常通勤 长三角地区
下载PDF
交通发展、要素流动与企业创新——基于高铁开通准自然实验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49
18
作者 陈婧 方军雄 秦璇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0-34,共15页
交通发展对于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至关重要,创新则是经济增长最为持久的动力。本文利用高铁开通的外生冲击检验交通条件变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高铁开通能够显著促进当地企业的创新投资。进一步地,这种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高融... 交通发展对于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至关重要,创新则是经济增长最为持久的动力。本文利用高铁开通的外生冲击检验交通条件变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高铁开通能够显著促进当地企业的创新投资。进一步地,这种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高融资约束、高科技行业及民营企业当中。同时,主要的影响渠道包括技术人才的流动、信息环境的改善和融资约束的缓解等。这表明,交通改善有助于加快区域创新要素流动,促进企业创新的投入产出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开通 要素流动 创新投资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高铁开通对制造业绿色转型的影响 被引量:13
19
作者 高洪玮 吴滨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18-127,共10页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之一。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引领在于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而制造业的绿色转型则是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重要环节。该研究基于2003—2019年长江经济带107个地级城市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和...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之一。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引领在于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而制造业的绿色转型则是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重要环节。该研究基于2003—2019年长江经济带107个地级城市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研究了长江经济带高铁开通对制造业绿色转型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高铁开通显著促进了沿线城市制造业的绿色转型,这种影响在平行趋势检验、安慰剂检验、工具变量回归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其次,这种影响在不同地区城市、不同层级城市以及沿江和非沿江城市间具有显著的异质性,高铁开通对西部长江上游城市群、直辖市和省会城市以及非沿江城市制造业绿色转型的促进作用更为突出。此外,长江经济带高铁开通可以通过加快人力资本和研发资本要素的流动促进制造业绿色转型;而高铁开通对铁路货运能力的释放尚不显著,绿色物流在高铁开通促进制造业绿色转型中的中介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基于该研究结果提出建议:稳步推进长江经济带高铁建设,加快既有线路改造,助力制造业绿色转型;坚持落实系统观念,加快运输结构调整力度,促进绿色物流发展,助推制造业绿色转型;加强政策引导,积极探索区域联动机制,实现高铁均衡促进不同地区和不同类型城市制造业的绿色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高铁 制造业绿色转型 要素流动 绿色物流
下载PDF
基于时间占用网络流预推的高铁枢纽站多态通过能力推算系统 被引量:1
20
作者 寇玮华 曾向阳 +2 位作者 侯茂林 宋旺中 范军 《铁道技术标准(中英文)》 2022年第3期6-11,共6页
按照高铁枢纽站站场基本布局,将站场图抽象为站场网络图。基于动车组列车咽喉通过时间基本相同的特点计算咽喉时间占用,构建咽喉能力计算方法及推算过程。按照动车组列车进出到发线通过咽喉区方式以及到发线停留时间不同,将到发线接发... 按照高铁枢纽站站场基本布局,将站场图抽象为站场网络图。基于动车组列车咽喉通过时间基本相同的特点计算咽喉时间占用,构建咽喉能力计算方法及推算过程。按照动车组列车进出到发线通过咽喉区方式以及到发线停留时间不同,将到发线接发的动车组列车归类为多品种流形成多品种流网络,据此计算到发线时间占用及接发能力。在遵从咽喉与到发线、咽喉与咽喉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关系以及行车进路规则基础上,针对动车组列车车流进出到发线通过咽喉区先后顺序的不同方式,设计网络图流预推算法。为了推算出多态通过能力,设计开发了高铁枢纽站多态理论通过能力推算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枢纽站 通过能力 时间占用 多品种流网络 流预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