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5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velopment and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high temperature resistant strong adsorption rigid blocking agent
1
作者 Zhe Xu Jin-Sheng Sun +6 位作者 Jing-Ping Liu Kai-He Lv Xiao-Dong Dong Zong-Lun Wang Tai-Feng Zhang Yuan-Wei Sun Zhi-Wen Dai 《Petroleum Science》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4期2650-2662,共13页
As drilling wells continue to move into deep ultra-deep layers,the requirements for temperature resistance of drilling fluid treatments are getting higher and higher.Among them,blocking agent,as one of the key treatme... As drilling wells continue to move into deep ultra-deep layers,the requirements for temperature resistance of drilling fluid treatments are getting higher and higher.Among them,blocking agent,as one of the key treatment agents,has also become a hot spot of research.In this study,a high temperature resistant strong adsorption rigid blocking agent(QW-1)was prepared using KH570 modified silica,acrylamide(AM)and allyltrimethylammonium chloride(TMAAC).QW-1 has good thermal stability,average particle size of 1.46μm,water contact angle of 10.5.,has a strong hydrophilicity,can be well dispersed in water.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when 2 wt%QW-1 was added to recipe A(4 wt%bentonite slurry+0.5 wt%DSP-1(filtration loss depressant)),the API filtration loss decreased from 7.8to 6.4 m L.After aging at 240.C,the API loss of filtration was reduced from 21 to 14 m L,which has certain performance of high temperature loss of filtration.At the same time,it is effective in sealing 80-100mesh and 100-120 mesh sand beds as well as 3 and 5μm ceramic sand discs.Under the same conditions,the blocking performance was superior to silica(5μm)and calcium carbonate(2.6μm).In addition,the mechanism of action of QW-1 was further investigated.The results show that QW-1 with amide and quaternary ammonium groups on the molecular chain can be adsorbed onto the surface of clay particles through hydrogen bonding and electrostatic interaction to form a dense blocking layer,thus preventing further intrusion of drilling fluid into the form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 adsorption Rigid microsphere high temperature resistance blocking performance
下载PDF
Modelling of temperature and strain rate dependent behaviour of pearlitic steel in block braked railway wheels
2
作者 Ali Esmaeili Johan Ahlstrom +2 位作者 Magnus Ekh Dimitrios Nikas Tore Vernersson 《Railway Engineering Science》 2021年第4期362-378,共17页
Block braked railway wheels are subjected to thermal and rolling contact loading.The thermal loading results in high temperatures and thermal stresses which cause slow time dependent processes such as creep,relaxation... Block braked railway wheels are subjected to thermal and rolling contact loading.The thermal loading results in high temperatures and thermal stresses which cause slow time dependent processes such as creep,relaxation and static recovery of the wheel material.At the same time,the rolling contact loading implies a very fast mechanical load application.This paper is focused on material modeling of pearlitic steel for a wide range of loading rates at elevated temperatures.The starting point is a viscoplasticity model including nonlinear isotropic and kinematic hardening.The Delobelle overstress function is employed to capture strain rate dependent response of the material.The model also includes static recovery of the hardening to capture slower viscous(diffusion dominated)behaviour of the material.Experiments for the pearlitic wheel steel ER7 in terms of cyclic strain-controlled uniaxial tests with hold-time,uniaxial ratchetting tests including rapid cycles and biaxial cyclic tests with tension/compression and torsion are used to calibrate the material model.These experiments were performed under isothermal condition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In the ratchetting tests,higher loading rates are obtained and these have been used to calibrate the high strain rate response of the viscoplasticity model.The paper is concluded with a numerical example of a block braked wheel where the importance of accounting for the viscoplasticity in modelling is highligh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ock braking high temperatures Pearlitic steel Railway wheels VISCOPLASTICITY
下载PDF
华南中生代陆内成矿作用 被引量:3
3
作者 胡瑞忠 高伟 +3 位作者 付山岭 苏文超 彭建堂 毕献武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6-238,共13页
陆内成矿机制是全球性科学难题。华南陆块中生代成矿大爆发,成矿作用远离活动大陆边缘,形成西部金锑铅锌低温成矿省和东部钨锡多金属高温成矿省,是研究陆内成矿的理想场所。因为空间上的分离,两个成矿省长期被认为是互为独立的体系。研... 陆内成矿机制是全球性科学难题。华南陆块中生代成矿大爆发,成矿作用远离活动大陆边缘,形成西部金锑铅锌低温成矿省和东部钨锡多金属高温成矿省,是研究陆内成矿的理想场所。因为空间上的分离,两个成矿省长期被认为是互为独立的体系。研究发现,西部低温成矿(230~200 Ma、160~130 Ma)与东部高温成矿时代一致并显示类似的地球化学指纹,印支期陆内造山和燕山期软流圈上涌是其共有成矿驱动机制,两个成矿省是具有成因联系的整体,共同构成面状展布的巨型多金属陆内成矿区;成矿后华南从西向东剥蚀程度的增强控制了目前近地表矿西部低温、东部高温的空间分布格局,低温成矿省东部区域的深部可能存在高温钨锡多金属矿床。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定位于陆内岩石圈先存薄弱区、陆壳供给矿源、高低温矿并重、成矿面状展布从而明显区别于板块边缘成矿机制的华南陆内成矿新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陆块 高温成矿省 低温成矿省 陆内成矿机制
下载PDF
双块式无砟轨道端梁区高温拱曲影响因素及控制技术
4
作者 赵虎 杨怀志 +2 位作者 代冲 谭诗宇 洪剑 《路基工程》 2024年第2期138-142,共5页
针对高速铁路双块式无砟轨道线路路基段两头端梁区附近道床板上拱问题,采用有限元方法,研究不同温度组合、路基段长度及端梁桩土约束刚度对道床板上拱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道床板的温度变形是引起上拱的主因,但支承层的变形扰动及其与... 针对高速铁路双块式无砟轨道线路路基段两头端梁区附近道床板上拱问题,采用有限元方法,研究不同温度组合、路基段长度及端梁桩土约束刚度对道床板上拱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道床板的温度变形是引起上拱的主因,但支承层的变形扰动及其与道床板的温度变形组合效应不可忽视;随着路基段长度的增加,上拱幅值增加趋势明显;端梁的桩土约束对上拱的影响较为复杂,在中间某一特定约束刚度时上拱达到峰值,而当约束刚度无论变大或变小,上拱都呈现变小的趋势;断开支承层对控制高温上拱变形效果不显著,断开道床板则效果显著,但需协调考虑对应区段的钢轨受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双块式无砟轨道 过渡段 温度 变形控制 约束刚度
下载PDF
我国南方两次低温雨雪天气成因对比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吕春艳 李旭 +2 位作者 陈军 刘艺朦 冉光镜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24年第1期96-104,共9页
2018年末和2021年末我国南方分别发生了一次大范围的低温雨雪天气,通过对比分析两次低温雨雪天气成因,结果表明:两次过程期间,对流层中层中高纬阻塞流场显著,阻高位于贝加尔湖西侧,脊前偏北气流在下游横槽后部堆积,使得西伯利亚高压强... 2018年末和2021年末我国南方分别发生了一次大范围的低温雨雪天气,通过对比分析两次低温雨雪天气成因,结果表明:两次过程期间,对流层中层中高纬阻塞流场显著,阻高位于贝加尔湖西侧,脊前偏北气流在下游横槽后部堆积,使得西伯利亚高压强度增强。东传的Rossby波在阻高区域发生能量频散,利于阻高减弱、崩溃,横槽转竖引导槽后冷空气南下,导致地面强烈降温,同时在西伯利亚高压东侧和南侧,低频风温度平流是造成强降温的主要原因。低纬南支槽活跃,向北的暖湿空气与中高纬南下的冷空气汇合,造成我国南方大范围的低温雨雪、冻雨天气。与2018年过程相比,2021年过程持续时间较短,降水范围小,关键区域降温幅度更大,是因为2021年过程期间Rossby波能量频散更快,阻高维持时间较短,冷空气从中高纬地区直接南下侵袭我国,而2018年冷空气在贝加尔湖附近发生堆积、西折,向南渗透时势力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雨雪 阻塞高压 西伯利亚高压 ROSSBY波
下载PDF
海上高温高盐油藏深部堵水用高强度凝胶体系的制备及性能
6
作者 林昊昕 何宏 +3 位作者 张雪硕 王晨 徐国瑞 常振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619-1624,共6页
制备了一种由非离子聚合物聚丙烯酰胺(PAM)、酚醛树脂交联剂、促凝剂氯化铵和硫脲组成的凝胶堵剂体系,考察了各组分含量、温度和矿化度等对凝胶体系的成胶情况的影响,评价了凝胶体系在多孔介质中注入、运移和选择性封堵能力。实验结果表... 制备了一种由非离子聚合物聚丙烯酰胺(PAM)、酚醛树脂交联剂、促凝剂氯化铵和硫脲组成的凝胶堵剂体系,考察了各组分含量、温度和矿化度等对凝胶体系的成胶情况的影响,评价了凝胶体系在多孔介质中注入、运移和选择性封堵能力。实验结果表明,聚合物凝胶体系最优配方为:0.4%(w)PAM+0.4%(w)交联剂+0.3%(w)促凝剂。聚合物凝胶体系在不同矿化度模拟地层水中老化90 d后,脱水率为5.4%,具有良好的抗盐性和热稳定性。聚合物凝胶体系对高渗岩心封堵率均高于97.0%,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封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油藏 高温高盐 凝胶堵剂 深部堵水 性能评价
下载PDF
大庆油田海外多类型油藏高效开发配套技术
7
作者 樊晓东 王树立 +5 位作者 肖洪伟 郭晓博 何欣 樊自立 关恒 魏淑燕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3-192,共10页
针对大庆油田海外多种类型油藏开发面临的挑战和技术需求,梳理近5 a大庆油田海外油藏开发形成的技术成果,系统总结已形成的适合海外多种类型油藏的特色高效开发技术。大庆油田经过近5 a来的海外油藏开发实践,将成熟油藏开发技术与海外... 针对大庆油田海外多种类型油藏开发面临的挑战和技术需求,梳理近5 a大庆油田海外油藏开发形成的技术成果,系统总结已形成的适合海外多种类型油藏的特色高效开发技术。大庆油田经过近5 a来的海外油藏开发实践,将成熟油藏开发技术与海外油藏特征相结合,依靠已有优势技术创新驱动,形成了3项海外特色开发技术:一是以油藏精细描述和“优、分、调”立体开发调整为核心的复杂断块砂岩油藏有效开发技术;二是以化学剂研制及性能评价和化学驱试验方案优化为核心的高温高盐砂岩油藏化学驱提高采收率配套技术;三是以碳酸盐岩油藏测井精细评价、高渗透层识别和注水开发为核心的孔隙型碳酸盐岩油藏开发配套技术。海外油藏开发实践证明,大庆油田针对海外多类型油藏的高效开发配套技术,有力支撑了中国石油权益区块的高效开发,提升了大庆油田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断块砂岩油藏 高温高盐砂岩油藏 孔隙型碳酸盐岩油藏 高效开发技术 海外油藏开发 大庆油田
下载PDF
平流层NAM事件中阻塞高压发生及其调制地面温度异常型的统计特征
8
作者 李亚飞 任荣彩 +1 位作者 虞越越 CAI Ming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75-892,共18页
本文利用1979~2020年ERA5逐日再分析数据,分析了在平流层北半球环状模(NAM)正负事件中,阻塞高压(简称阻高)发生及其调制地面温度异常型的统计特征。结果表明,北半球的四个阻高系统分别趋于在NAM事件的不同阶段发生,其中格陵兰阻高(GB)... 本文利用1979~2020年ERA5逐日再分析数据,分析了在平流层北半球环状模(NAM)正负事件中,阻塞高压(简称阻高)发生及其调制地面温度异常型的统计特征。结果表明,北半球的四个阻高系统分别趋于在NAM事件的不同阶段发生,其中格陵兰阻高(GB)和北太平洋阻高(NPB)更趋于出现在正NAM事件的发展阶段和负NAM事件的衰减阶段,乌拉尔山阻高(UB)多出现在正NAM事件的衰减阶段和负NAM事件的发展阶段,而大西洋–欧洲阻高(AEB)则多发生在正、负NAM事件的衰减阶段。尽管NAM事件过程中有阻高发生的天数远少于无阻高发生的天数,但阻高的存在对平流层NAM影响下的地面温度异常空间型有显著的调制作用,特别是在正NAM事件中,GB的出现可导致欧亚大陆从整体偏暖或北暖—南冷型变为北冷—南暖型,同时导致北美大陆从整体偏冷或北冷—南暖型变为北暖—南冷型;此外在负NAM事件衰减阶段出现的UB,不仅可导致欧亚大陆的北冷—南暖型反转为北暖—南冷型,亦可使北美大陆由北暖—南冷型转为南暖—北冷型。相比之下,AEB和NPB两阻高发生时地面温度异常型多由平流层NAM的影响所主导,即阻高的调制作用并不显著。在NAM影响以及各阻高的协同作用下,从正NAM事件峰值至负NAM事件发展阶段,整个中纬度地区欧亚大陆偏冷、北美偏暖;从负NAM事件衰减阶段至正NAM事件的初始阶段则相反;两大陆地区的温度异常多呈中—高纬南北反位相变化特征。本文进一步通过蒙特卡洛随机取样检验,证实了上述关于阻高调制地面温度异常型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流层北半球环状模 阻塞高压 地面温度异常 调制
下载PDF
高温气冷堆核级氦气隔离阀在关闭工况下的流场及受力规律研究
9
作者 杨济远 刘平 +3 位作者 杨强强 汤晓刚 金志江 钱锦远 《化工机械》 CAS 2024年第5期681-688,共8页
基于FLUENT软件对3种氦气隔离阀进行流体阻断性能试验仿真模拟,分析了3种氦气隔离阀在氦气介质下实现关闭的可能性。分析不同隔离阀的流场和受力情况,发现在关闭过程中会出现压力波动以及不稳定湍流现象。最后,通过3种阀门的横向对比得... 基于FLUENT软件对3种氦气隔离阀进行流体阻断性能试验仿真模拟,分析了3种氦气隔离阀在氦气介质下实现关闭的可能性。分析不同隔离阀的流场和受力情况,发现在关闭过程中会出现压力波动以及不稳定湍流现象。最后,通过3种阀门的横向对比得到了DN 65氦气球阀在阻断流体流动方面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氦气隔离阀 高温气冷堆 流体阻断性能试验 关闭工况 数值模拟
下载PDF
INFLUENCE OF THE SURFACE AIR TEMPERATURE OVER ASIAN-PACIFIC REGION ON THE SUMMERTIME NORTHEASTERN ASIAN BLOCKING HIGH 被引量:1
10
作者 曹杰 董慧林 姚平 《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 SCIE 2004年第4期455-466,共12页
Synthesis analysis and 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 (SVD) methods were used to study the impact of surface air temperature (SAT) over Asian-Pacific region on the summertime northeastern Asian blocking high (NABH) with... Synthesis analysis and 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 (SVD) methods were used to study the impact of surface air temperature (SAT) over Asian-Pacific region on the summertime northeastern Asian blocking high (NABH) with NCEP/NCAR Reanalysis Data.The results showed that 500 hPa geopotential height and SAT fields over Asian-Pacific region shared the similar pattern of East Asian Pacific (EAP) wave train;there was steady remote respons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AP wave train in summer and the '+-+' pattern of tropical SAT in zonal direction from former winter to summer;there were two relative negative(positive) Walker circulations over the tropical Indian Ocean and Pacific when being more(less) summertime NABH. The influence of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anomaly (SSTA) on the summertime NABH was possibly as follows.The special distribution of SSTA in tropical zonal direction continuously forced the tropical convection and zonal circulation from former winter to summer,and led them to act anomaly.Finally the abnormal conditions were transported to middle-high latitudes through EAP wave train and yielded the advantageous or disadvantageous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background for the summertime NAB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mmertime northeastern Asian blocking high (NABH) surface air temperature (SAT) synthesis analysis SVD analysis East Asian Pacific wave train
原文传递
亚热带高密度城市“凉爽街区”设计策略——以南华西历史街区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钟杞铷 冯碧茵 +4 位作者 方灿 李文婕 郑新杰 张涛 吴家庆 《城市建筑》 2024年第3期34-37,共4页
在全球气温日益升高和城市高密度集聚建设的背景下,亚热带高密度城市街区的高温问题影响到了市民的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文章以南华西历史街区为例,基于城市四要素,即绿化、水体、街道、建筑,提出对街区进行精细化的“绣花... 在全球气温日益升高和城市高密度集聚建设的背景下,亚热带高密度城市街区的高温问题影响到了市民的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文章以南华西历史街区为例,基于城市四要素,即绿化、水体、街道、建筑,提出对街区进行精细化的“绣花功夫”式微改造策略:优化建成区与蓝绿空间的布局与形式,增强街区韧性;优化街道形状与布局,改善街区中重要线性公共活动空间的热环境;优化建筑物群体的布局与形式,增设冷巷、架空空间、天井空间等,增加立面透风度,研究提出了亚热带高密度街区中应对高温问题的凉爽街区设计策略,可为我国亚热带高密度城市街区的气候适应性微改造与建设凉爽街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高温 凉爽街区 亚热带高密度城市街区 绣花功夫
下载PDF
单元双块式无砟轨道翘曲变形特征的试验研究
12
作者 赵磊 蒋典佑 施成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053-4064,共12页
为解决无砟轨道应用过程中波长与板长相近的周期性不平顺问题,探明单元双块式无砟轨道周期性变形特征,厘清道床板翘曲变形与温度梯度的相关关系,基于双块式无砟轨道温度及温度变形现场试验,根据试验实测数据研究双块式无砟轨道温度场时... 为解决无砟轨道应用过程中波长与板长相近的周期性不平顺问题,探明单元双块式无砟轨道周期性变形特征,厘清道床板翘曲变形与温度梯度的相关关系,基于双块式无砟轨道温度及温度变形现场试验,根据试验实测数据研究双块式无砟轨道温度场时变规律以及空间分布特征,分析温度梯度与道床板翘曲变形之间的相关关系。建立双块式无砟轨道多层结构体系有限元模型,研究温度梯度对道床板翘曲变形和轨面周期性不平顺的影响规律,并分析温度梯度作用下无砟轨道周期性变形的特征,最终提出合理的控制措施。研究结果表明:双块式无砟轨道结构温度及温度变形均具有明显的日周期性变化特征,轨道结构温度在距离道床板表面0.16 m范围内变化活跃;道床板竖向位移量与温度梯度值呈正相关关系,实测最大正、负温度梯度+55/−33℃/m作用下,板角竖向位移量为−0.47/0.64 mm,板中竖向位移为−0.15/0.27 mm,正温度梯度最值时刻板中竖向位移量较板角低约68.1%,负温度梯度最值时刻板中较板角低约57.8%;仿真分析表明,正温度梯度下钢轨与道床板呈板中高、板端低的周期性变形趋势,负温度梯度下钢轨与道床板变形与之相反;当温度梯度为90℃/m和−45℃/m时,钢轨垂向变形差分别为0.58 mm和0.26 mm,道床板侧边垂向变形差分别为1.01 mm和0.55 mm。研究成果可为控制目前广泛存在的无砟轨道周期性变形问题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双块式无砟轨道 温度梯度 周期性变形 现场试验
下载PDF
华北中东部高温地热能成因机制
13
作者 康凤新 张保建 +9 位作者 崔洋 姚松 史猛 秦鹏 隋海波 郑婷婷 李嘉龙 杨海涛 李传磊 刘春伟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1-51,共21页
中国已发现的150℃以上的高温地热资源及其成因机制研究集中分布在地中海-喜马拉雅地热带的西藏南部和云南、四川西部,环太平洋地热带的中国台湾省。近年来,华北中东部高温地热资源探测取得突破:2019年在河北省马头营3965 m深钻获了151... 中国已发现的150℃以上的高温地热资源及其成因机制研究集中分布在地中海-喜马拉雅地热带的西藏南部和云南、四川西部,环太平洋地热带的中国台湾省。近年来,华北中东部高温地热资源探测取得突破:2019年在河北省马头营3965 m深钻获了151℃的高温花岗岩干热岩体,2020年在山西省天镇县1586 m深钻获167℃的高温片麻岩裂隙热储地热流体,2023年在山东省东营市桩西地区4283 m深钻获167.5℃的高温碳酸盐岩岩溶热储;因此,亟需对华北中东部高温地热资源成因机制进行系统研究。本文以上述高温地热田为例,分析华北克拉通破坏、壳幔热物质上涌对地壳浅部高温热异常作用的动力学过程,结合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和钻探成果,阐明深部地球动力地质作用对地球浅部高温地温场的塑造和高温热异常制约机制,揭示深部高温热源机制及其上涌通道,形成深部高温热源及其上涌通道和热能聚集构造部位识别技术;阐释典型地段高温地热资源成因机制及其对华北中东部高温地热探测的示范意义。(1)在印欧板块碰撞的远场效应和西太平洋板块俯冲回撤作用下,华北克拉通破坏造成岩石圈减薄、软流圈上涌和热侵蚀、伸展断陷盆地及深大走滑断裂发育等深部地球动力作用,是幔源热物质上涌至地壳浅部的主要驱动力。(2)高导低速体、地球化学证据和高温地热资源分布形成了良好的对应关系,认为幔源热物质向上侵入引起了浅层热异常,为高温地热形成提供了稳定热源;岩石圈构造薄弱带如板块边缘带和切入岩石圈的深大走滑断裂构成了幔源热物质向上侵入的主要通道。(3)凹凸相间的构造格局和地下水流场主导了地壳浅部的热量分布,在浅部岩石热导率差异驱动形成的“热折射”效应下,热流由凹陷区向凸起区聚集,形成古潜山高温热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地球动力 幔源热 上涌通道 聚热 高温热储 华北板块
下载PDF
文昌区块高温深层探井测试-压裂技术与实践
14
作者 韩成 马磊 +2 位作者 徐靖 许发宾 邓文彪 《海洋石油》 CAS 2024年第4期36-40,共5页
为解决文昌区块深部高温低渗地层测试-压裂作业面临的施工压力高、压裂液易降解、储层保护要求高等难题,通过优化测试压裂一体化管柱结构,保障测试作业和压裂作业时管柱安全,优选合适支撑剂及优化压裂排量、砂量等施工参数,降低高温高... 为解决文昌区块深部高温低渗地层测试-压裂作业面临的施工压力高、压裂液易降解、储层保护要求高等难题,通过优化测试压裂一体化管柱结构,保障测试作业和压裂作业时管柱安全,优选合适支撑剂及优化压裂排量、砂量等施工参数,降低高温高压井压裂作业风险的同时实现最优的压裂效果,优化压裂液体系高温剪切性能、破胶性能及提高储层保护效果,形成一套适用于文昌深部地层测试-压裂技术。该技术在文昌区块一口地层深度超过4 200 m、井底温度最高接近170℃的探井中成功实施测试-压裂作业,既达到测试地层的目的,也得到了压裂地层的效果,可为同类作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昌区块 高温 深层探井 测试 压裂
下载PDF
苯梯嵌段硅氧烷橡胶耐高温性能的模拟与试验
15
作者 杨瑞宁 王瑞欣 +1 位作者 窦鹏 徐婧 《化学研究》 CAS 2024年第2期153-159,共7页
通过将老化试验和分子动力学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聚二甲基-甲基苯基-聚苯基倍半硅氧烷橡胶链段结构与其耐高温性能的影响关系。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表明,D_(0.3)D^(Ph)_(0.6)T^(Ph)_(0.1)结构的苯梯嵌段硅橡胶体系位阻效应最大,在67... 通过将老化试验和分子动力学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聚二甲基-甲基苯基-聚苯基倍半硅氧烷橡胶链段结构与其耐高温性能的影响关系。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表明,D_(0.3)D^(Ph)_(0.6)T^(Ph)_(0.1)结构的苯梯嵌段硅橡胶体系位阻效应最大,在675 K的条件下,苯基链段Si-O解离能更高,自由体积分数更小,具有更高的热稳定性(其中D代表二甲基硅氧烷链节(Me_(2)SiO),D^(Ph)代表甲基苯硅氧烷链节(Me(Ph)SiO),Т^(Ph)代表苯基倍半硅氧烷链节(PhSiO_(1.5)),x、y与z分别代表各链段在嵌段共聚硅橡胶中的摩尔分数)。675 K高温老化实验结果表明,D_(0.3)D^(Ph)_(0.6)T^(Ph)_(0.1)体系的结构最稳定,并且质量保持性,力学性能和橡胶弹性最好。本研究结果对新型耐高温硅氧烷橡胶的研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梯嵌段硅氧烷橡胶 分子模拟 耐高温性能 力学性能
下载PDF
超高温高压完井组块密封的研制
16
作者 陈同骁 《橡塑技术与装备》 CAS 2024年第5期41-46,共6页
组块密封作为完井工程中的保持井筒完整性、实现井下资源分层开采的重要工具,其工作的可靠性与稳定性不言而喻。在超高温高压油气田中,对于组块密封的耐温性、耐压性要求更高,该方面研究在国内少有涉及。本文通过新型耐高温气密材料的... 组块密封作为完井工程中的保持井筒完整性、实现井下资源分层开采的重要工具,其工作的可靠性与稳定性不言而喻。在超高温高压油气田中,对于组块密封的耐温性、耐压性要求更高,该方面研究在国内少有涉及。本文通过新型耐高温气密材料的开发、组块密封结构设计,结合结构仿真与试验,研制形成多个尺寸系列耐温204℃、耐压10000 psi的完井组块密封工具,为我国超高温高压油气田开发提供了国产化工具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温高压 油气田 完井工具 组块密封
下载PDF
2024年2月我国中东部两次持续性低温雨雪冰冻过程的环流异常特征分析
17
作者 张博 张芳华 《暴雨灾害》 2024年第4期384-394,共11页
2024年1月31日-2月6日和2月19-25日我国中东部地区先后发生两次持续性低温雨雪冰冻过程,均表现为降水范围广持续时间长、降水量极端、降水相态复杂、气温显著偏低等特征,春运出行受到其较大影响。采用国家站气象观测资料和NCEP/NCAR再... 2024年1月31日-2月6日和2月19-25日我国中东部地区先后发生两次持续性低温雨雪冰冻过程,均表现为降水范围广持续时间长、降水量极端、降水相态复杂、气温显著偏低等特征,春运出行受到其较大影响。采用国家站气象观测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这两次过程的大尺度环流异常特征进行分析,试图揭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以下简称副高)北抬原因及强冷空气活动的平流层前兆信号。结果表明:(1)我国大陆上空500 hPa“西低东高”环流形势有利于中东部地区出现持续性降水。2024年1月31日-2月6日(以下简称过程I)乌拉尔山附近并无明显的阻塞系统;2月19-25日(以下简称过程Ⅱ)在贝加尔湖以北地区有阻塞高压发展维持。两次过程副高较常年同期偏北、显著偏强,与南支槽共同作用有利于暖湿气流向我国中东部地区输送,低层冷空气南下、暖湿空气沿低层冷垫爬升,为大范围雨雪天气提供重要的动力抬升和温度层结条件。(2)过程I主要的水汽来源是孟加拉湾北部的偏西风输送,过程Ⅱ来自西北太平洋的水汽输送贡献更大,且江南地区整层水汽辐合强于过程I。(3)副高偏北的原因可能是受到来自西非至北欧一带对流层中高层Rossby波能量在中纬度和副热带地区向下游传播的影响。(4)发生在2月第3候前后的平流层极涡下传可作为过程Ⅱ寒潮活动的前兆信号,平流层极涡下传超前于对流层,可为冬季我国冷空气过程提供预报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雨雪冰冻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阻塞高压 平流层极涡 ROSSBY波
下载PDF
连续刚构-钢管混凝土拱桥0号块水化热及有限元模拟分析
18
作者 白秀峰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2024年第6期87-93,共7页
为了研究单箱双室箱梁浇筑时的混凝土水化热分布,以某新建高速铁路高墩大跨连续刚构-钢管混凝土拱桥为研究背景,建立了该桥0号块实体有限元模型,并考虑了温度对混凝土水化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混凝土的水化反应速率加快... 为了研究单箱双室箱梁浇筑时的混凝土水化热分布,以某新建高速铁路高墩大跨连续刚构-钢管混凝土拱桥为研究背景,建立了该桥0号块实体有限元模型,并考虑了温度对混凝土水化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混凝土的水化反应速率加快,强度增长速率提高;混凝土水化过程中的温度变化规律总体表现为先呈抛物线式上升,再保持高温持平状态,最后温度缓慢降低;0号块箱梁在夏季高温施工时,通过合理控制入模温度、适当增加粉煤灰掺量和延长养护时间可有效抑制温度裂缝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桥梁 混凝土水化热 数值模拟 0号块 单箱双室箱梁 高温施工
下载PDF
我国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期间阻塞高压异常特征分析 被引量:30
19
作者 李艳 王式功 +2 位作者 金荣花 王金艳 李江萍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4-101,共8页
利用NCEP/NCAR 2.5°×2.5°再分析资料和PV-θ阻高指数,分析了2008年初我国南方发生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结果表明,欧亚大陆3个关键区的阻塞高压(简称阻高)在此次灾害发生的环流背景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并存在异常特征。... 利用NCEP/NCAR 2.5°×2.5°再分析资料和PV-θ阻高指数,分析了2008年初我国南方发生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结果表明,欧亚大陆3个关键区的阻塞高压(简称阻高)在此次灾害发生的环流背景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并存在异常特征。与1950—2008年历史同期相比,2008年初乌拉尔山和贝加尔湖阻高发生的日数显著偏多,而鄂霍茨克海地区无阻高发生;乌拉尔山阻高的强度偏强,而贝加尔湖阻高的强度则偏弱;乌拉尔山地区最大PV-θ阻高指数发生的位置比大多数年份偏东,而贝加尔湖地区最大PV-θ阻高指数发生的位置比大多数年份偏西,这种位置的异常特征说明此次我国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期间欧亚大陆关键区阻高在位置上很集中。3个关键区的阻高在发生日数、强度以及位置上异常特征的共同配置,使得分裂出的小槽活动偏多,造成冷空气活动频繁并不断南下补给,加之此时的异常环流特征,共同造成这次低温雨雪冰冻灾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我国南方 低温雨雪冰冻 阻塞高压 PV-θ阻高指数
下载PDF
高温调剖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20
作者 刘清华 裴海华 +3 位作者 王洋 蒋平 王中武 李海涛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45-149,共5页
开采稠油的主要方法为蒸汽驱和蒸汽吞吐,但在蒸汽开采过程中,存在蒸汽超覆和汽窜的问题,从而影响蒸汽开发效果。针对该问题,介绍了国内外高温调剖剂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颗粒型堵剂、高温冻胶堵剂、高温泡沫堵剂和其他高温堵剂。综述了... 开采稠油的主要方法为蒸汽驱和蒸汽吞吐,但在蒸汽开采过程中,存在蒸汽超覆和汽窜的问题,从而影响蒸汽开发效果。针对该问题,介绍了国内外高温调剖剂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颗粒型堵剂、高温冻胶堵剂、高温泡沫堵剂和其他高温堵剂。综述了各种堵剂的优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汽驱 高温 调剖剂 堵剂 综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