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塔吉克斯坦某难处理金精矿低温二段焙烧预处理试验研究
1
作者 宫嘉辰 赵景富 +1 位作者 姜超 刘妍 《中国有色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0-36,共7页
高砷高硫金精矿中的金矿物被毒砂(As_(2)O_(3))和黄铁矿(FeS_(2))包裹,直接氰化浸出浸出率较低,其预处理工艺一直是研究关注的热点。本文以塔吉克斯坦高砷高硫金精矿为研究对象,在热重分析和热力学分析的基础上采用二段焙烧法进行预处理... 高砷高硫金精矿中的金矿物被毒砂(As_(2)O_(3))和黄铁矿(FeS_(2))包裹,直接氰化浸出浸出率较低,其预处理工艺一直是研究关注的热点。本文以塔吉克斯坦高砷高硫金精矿为研究对象,在热重分析和热力学分析的基础上采用二段焙烧法进行预处理,脱除大部分砷、硫、有机碳等有害杂质,并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试验考察了添加剂及焙烧温度、时间对金精矿中碳、硫、砷脱除率的影响,并在最终焙烧产物物相分析基础上进行了焙烧-氰化浸出验证试验,得到以下主要结论。一段焙烧采用弱氧焙烧气氛焙烧脱砷,不需使用添加剂,较优工艺参数为焙烧温度500~550℃、焙烧时间2 h;二段焙烧采用富氧气氛焙烧脱硫,较优工艺参数为焙烧温度650~700℃、时间2 h;在上述较优工艺参数下的焙烧-氰化浸出的碳脱除率、硫脱除率和砷脱除率分别为91.16%、96.93%和92.52%,金浸出率达到95.30%。该结果相对于直接氰化浸出,金浸出率提高了20%,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资源的高值化利用,为难处理金精矿高效提金提供了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吉克斯坦 难处理金精矿 高砷高硫金精矿 预处理工艺 低温焙烧 热分解
下载PDF
径向温度导热材料对高温高压合成宝石级金刚石的影响
2
作者 范祖华 周念 +1 位作者 李仁德 刘威 《超硬材料工程》 CAS 2024年第5期57-61,共5页
利用高温高压法合成宝石级金刚石时,其内部的径向温度场对其晶体粒度和晶体净度有重要影响。在常规合成结构基础上,选用不同径向温度导热材料以调节径向温度场进行高温高压宝石级金刚石的合成,研究了不同径向温度导热材料做为径向温度... 利用高温高压法合成宝石级金刚石时,其内部的径向温度场对其晶体粒度和晶体净度有重要影响。在常规合成结构基础上,选用不同径向温度导热材料以调节径向温度场进行高温高压宝石级金刚石的合成,研究了不同径向温度导热材料做为径向温度场调节材料时对晶体粒度和晶体净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以高纯石墨片做为径向温度导热材料时,径向温度场平衡打破,为调节促进作用;以金属铁片做为径向温度导热材料时,径向温度场平衡同样打破,但为调节抑制作用。当高纯石墨片厚度为2.00mm时,其径向温度场的调节促进作用最为明显,合成的晶体粒度差异值在0.50ct以内,晶体净度A料占比达71.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高压法 宝石级金刚石 径向温度 导热材料 高纯石墨片
下载PDF
热水解对初沉污泥高温厌氧消化产气性能的影响研究
3
作者 张雪 王恒 《化工管理》 2024年第11期145-148,共4页
厌氧消化是目前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泥的主要方式,传统污泥厌氧消化有机物转化率和产气性能都较低,采用热水解结合高温厌氧消化进行小试试验,考察热水解工艺对初沉污泥高温厌氧消化产气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热水解后初沉污泥最大... 厌氧消化是目前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泥的主要方式,传统污泥厌氧消化有机物转化率和产气性能都较低,采用热水解结合高温厌氧消化进行小试试验,考察热水解工艺对初沉污泥高温厌氧消化产气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热水解后初沉污泥最大粒径、平均粒径和中值粒径分别是处理前的0.49倍、0.55倍和0.51倍,污泥中可以被厌氧微生物分解的有机物含量明显提升,COD溶出率达到27.1%。热水解处理之后的初沉污泥相较于处理之前单位VS总产气量提高了21.93%,有机物转化率提高了4.93%,热水解工艺有效提高了初沉污泥高温厌氧消化的产气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沉污泥 热水解 高温厌氧消化 厌氧消化产气量
下载PDF
Mixing processes and patterns of fluids in alkane-CO_(2)-water systems under high temperature and high pressure——Microscopic visual physical thermal simulations and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s
4
作者 Guanghui YUAN Shuqi WU +3 位作者 Yingchang CAO Zihao JIN Keyu LIU Yanzhong WANG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7期1622-1646,共25页
Various types of geofluids exist in deep and ultra-deep layers in petroliferous basins.The geofluids are much more active under high-temperature and high-pressure(HTHP)conditions,but their properties are unclear.We si... Various types of geofluids exist in deep and ultra-deep layers in petroliferous basins.The geofluids are much more active under high-temperature and high-pressure(HTHP)conditions,but their properties are unclear.We simulated the mixing of different fluids in CH_(4)/C_(3)H_(8)/C_(6)H_(14)/C_(8)H_(18)-water systems and C_(6)H_(14)/C_(8)H_(18)-CO_(2)-H_(2)O systems at temperatures of 25℃ to 425℃ and pressures of 5 MPa to 105 MPa,using an in-situ micron quartz capillary tube thermal simulation system and molecular dynamics numerical simulation software.The mixing processes,patterns,and mechanisms of various fluids were analyzed at microscale under increasing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condition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iscibility of fluids in the different alkane-H_(2)O and alkane-CO_(2)-H_(2)O systems is not instantaneous,but the miscibility degree between different fluid phases increases as the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rise during the experiments.The physical thermal experiments(PTEs)show that the mixing process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initial miscibility,segmented dynamic miscibility,and complete miscibility.The molecular dynamics numerical simulations(MDNSs)indicate that the mixing process of fluids in the alkane-H_(2)O and alkane CO_(2)-H_(2)O systems can be divided into seven and eight stages,respectively.The carbon number affects the miscibility of alkanes and water,and the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required to reach the same miscibility stage with water increase with the carbon number(C_(3)H_(8),C_(6)H_(14),CH_(4),C_(8)H_(18)).CO_(2) has a critical bridge role in the miscibility of alkanes and water,and its presence significantly reduces the temperatures required to reach the initial,dynamic,and complete miscibility of alkanes and water.The results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analyzing and understanding the miscibility of geofluids in deep and ultra-deep HTHP syst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 temperature high pressure(hthp) Alkane-H_(2)O-CO_(2)system Mixing of geofluids In-situ visualization thermal experiments Molecular dynamics numerical simulation
原文传递
提高污泥含固率对高温厌氧消化互营产甲烷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朱俊兆 卓杨 +4 位作者 华飞虎 周梦雨 王雪娜 刘金洋 韩芸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4697-4707,共11页
以常规含固率(2%)剩余污泥高温厌氧消化排泥为接种污泥,分析接种污泥在不同氨浓度下厌氧消化各步骤的动力学速率变化,并以热水解预处理的高含固污泥(10%)为基质进行连续试验,探讨高温厌氧消化条件下基质由常规含固率快速切换至高含固率... 以常规含固率(2%)剩余污泥高温厌氧消化排泥为接种污泥,分析接种污泥在不同氨浓度下厌氧消化各步骤的动力学速率变化,并以热水解预处理的高含固污泥(10%)为基质进行连续试验,探讨高温厌氧消化条件下基质由常规含固率快速切换至高含固率的产甲烷性能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氨浓度上升,接种污泥对乙酸、丙酸、丁酸和热水解污泥的比产甲烷活性均有所下降,但其氢利用速率和互营乙酸氧化速率未受到显著影响.高温厌氧消化基质含固率由2%切换至10%连续运行试验结果表明,在有机负荷高达14g COD/(L·d)时,虽然系统COD去除率不足(27.99±3.66)%,且存在VFAs积累(10.41±2.25)g COD/L,但pH值仍可稳定在(7.74±0.09),说明该切换策略具有可行性.稳定运行系统中产氢产乙酸和互营乙酸氧化功能菌属以Coprothermobacter(15.29%)、Anaerobaculum(8.89%)、Tepidimicrobium(17.99%)和Syntrophomonas(1.60%)为主,切换后乙酸营养型产甲烷菌Methanothrix被淘汰,而参与互营乙酸氧化过程的Methanosarcina和Methanothermobacter相对丰度显著提高,说明体系通过构建互营乙酸氧化产甲烷途径来抵御高温高氨的环境胁迫.因此,以常规含固率高温厌氧消化污泥作为接种泥是实现由常规含固率切换至高含固热水解-高温厌氧消化的有效策略,并且接种污泥的互营乙酸氧化活性是切换成功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固污泥 高温厌氧消化 热水解预处理 互营乙酸氧化 氨抑制
下载PDF
Comparison of mesophilic and thermophilic anaerobic digestions of thermal hydrolysis pretreated swine manure: Process performance,microbial communities and energy balance 被引量:2
6
作者 Xiaohui Liu Changmin Lee Jae Young Kim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4期222-233,共12页
Anaerobic digestion (AD) of swine manure (SM) commonly shows low biogas output and unsatisfactory economic performance. In this study, thermophilic AD (TAD, 50±1℃) was combined with thermal hydrolysis pretreatme... Anaerobic digestion (AD) of swine manure (SM) commonly shows low biogas output and unsatisfactory economic performance. In this study, thermophilic AD (TAD, 50±1℃) was combined with thermal hydrolysis pretreatment (THP, 170℃/10 bar), to investigate its potential for maximizing biogas yield, securing successful digestion and microbial diversity, as well as improving energy balance. Four lab-scale continuously stirred tank reactors were operated for 300 days and compared with each other, i.e., reactor 1 (raw SM fed in mesophilic AD:RSM-MAD), reactor 2 (THP-treated SM fed in MAD:TSM-MAD), reactor 3 (RSM-TAD),and reactor 4 (TSM-TA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P was efficient to increase methane production of SM, TSM-TAD mode led to the highest methane yield (129.8±40.5 mL-CH_(4)/gVS/day) among the tests (p <0.05). Although TAD was more likely to induce free ammonia (> 700 mg/L) or volatile fatty acids (> 6000 mg/L) accumulation compared with MAD in start-up phase, TSM-TAD treatment mode behaved a sustainable digestion process in a long-term operation. For TSM-TAD scenario, higher Shannon–Weaver (3.873) and lower Simpson index (0.061) indicated this mode ensured and enlarged the diversity of bacteria communities. Phylum Bathyarchaeota was dominant (59.3%-90.0%) in archaea community,followed by Euryarchaeota in the four reactors. RSM-MAD treatment mode achieved the highest energy output (4.65 GJ/day), TSM-TAD was less effective (-17.38 GJ/day) due to increased energy demands. Thus improving the energetic efficiency of THP units is recommende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SM-TAD treatment mod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rmal hydrolysis pretreatment Digestion temperature Process performances Microbial communities Energy balance
原文传递
煤中微量元素测定的样品预处理方法解析
7
作者 富坤 《煤质技术》 2023年第3期78-83,共6页
微量元素在煤炭燃烧过程中会迁移至环境中从而造成危害,样品预处理是准确测定煤中微量元素含量的重要环节,需针对煤中不同微量元素的不同检测方法而合理选取适当的预处理方法,其对方法灵敏度、测定结果的准确性与稳定性及分析效率均有... 微量元素在煤炭燃烧过程中会迁移至环境中从而造成危害,样品预处理是准确测定煤中微量元素含量的重要环节,需针对煤中不同微量元素的不同检测方法而合理选取适当的预处理方法,其对方法灵敏度、测定结果的准确性与稳定性及分析效率均有重要的影响。介绍煤中15种微量元素测定的预处理方法及其特点,重点阐述湿消解法、氧弹分解燃烧法、烧结半熔法、高温燃烧水解法和灰化法等样品预处理方法。现有国家标准中的样品预处理方法基本满足目前煤中微量元素测定需求,以微波消解、固体进样技术为代表的煤样预处理方式近年来为实现煤中多种微量元素同时测定提供技术支撑。随着各种先进检测仪器和检测技术迅速发展,样品预处理技术朝着自动化、智能化、微量化、在线化、信息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元素 样品预处理 灰化法 湿消解法 氧弹燃烧分解 烧结半熔法 高温燃烧水解法 固体进样技术
下载PDF
新型耐特高温抗水解型聚合物驱油性能 被引量:15
8
作者 徐辉 宋敏 +2 位作者 孙秀芝 何冬月 李海涛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1-106,共6页
胜利油区特高温油藏温度为95~120℃,目前已有的驱油用聚合物在该温度下放置30 d后水解度约为100%,黏度仅为1 mPa·s,驱油性能大幅降低,无法满足此类油藏聚合物驱要求。为了改善聚合物在特高温条件下的热稳定性和驱油性能,通过引入A... 胜利油区特高温油藏温度为95~120℃,目前已有的驱油用聚合物在该温度下放置30 d后水解度约为100%,黏度仅为1 mPa·s,驱油性能大幅降低,无法满足此类油藏聚合物驱要求。为了改善聚合物在特高温条件下的热稳定性和驱油性能,通过引入AMPS单体和耐特高温的N-乙烯基吡咯烷酮单体,优选了新型耐特高温抗水解型聚合物,研究了聚合物在特高温油藏下的增黏性能、流变性能、注入性能及驱油性能,重点研究了聚合物在120℃下的水解度和黏度热稳定性。结果表明,与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常规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相比,耐特高温抗水解型聚合物初始黏度提高1倍以上,黏弹性能大幅增加,且具有良好的注入性和驱油效果,120℃下放置30 d后水解度仍为0,黏度不变,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有望应用在胜利油区特高温油藏,突破化学驱提高采收率温度界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温油藏 抗水解型聚合物 热稳定性 黏弹性能 驱油性能
下载PDF
预处理条件对高含固污泥热水解有机物组分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韩芸 王晓飞 +2 位作者 卓杨 曹玉芹 钟晨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527-1532,共6页
以城市污水处理厂含固率为10%的剩余污泥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不同热水解预处理条件对水解效率及有机物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热水解温度和时间对剩余污泥水解有显著影响,COD及VSS水解率在热水解温度为160℃、时间为120 min时达到44.1%及46... 以城市污水处理厂含固率为10%的剩余污泥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不同热水解预处理条件对水解效率及有机物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热水解温度和时间对剩余污泥水解有显著影响,COD及VSS水解率在热水解温度为160℃、时间为120 min时达到44.1%及46.9%。剩余污泥水解液的主要基团为COO—、NH3+、NH2+、O—H、CH3、CH2,芳香族物质可随着热水解温度和时间的进一步增加逐渐被水解。在160~180℃、60~90 min的热水解条件下,污泥中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基团吸收峰峰面积最小且有机物水解效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高含固污泥 热水解预处理 有机物 红外光谱
下载PDF
酸碱、热及碱热联合预处理对剩余污泥水解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刚 陈思远 +3 位作者 高彩琪 李晓莹 董姗燕 刘祖文 《江西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3期61-66,共6页
通过采用酸碱、热及碱热联合预处理技术,比较3种方法对剩余污泥水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酸碱、热及碱热联合处理均能有效增强剩余污泥的水解性能,其中碱热联合预处理可以更好地促进污泥水解效果。在pH=13、温度为90℃时,SCOD是未处理... 通过采用酸碱、热及碱热联合预处理技术,比较3种方法对剩余污泥水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酸碱、热及碱热联合处理均能有效增强剩余污泥的水解性能,其中碱热联合预处理可以更好地促进污泥水解效果。在pH=13、温度为90℃时,SCOD是未处理前的44倍,分别是单独酸碱预处理和热预处理时SCOD最大值的1.98倍和1.15倍;在pH=13、温度为100℃时,TSS/SCOD的最小值为0.57,而酸碱预处理和低热预处理时的最小值分别为1.95和2.05,表明碱热联合预处理可以有效促进污泥中TSS向SCOD的转变。碱热联合预处理会降低水解液中NH4+-N、TN和TP的含量,有利于后续的厌氧发酵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污泥 酸碱处理 热处理 碱热联合处理 水解性能
下载PDF
低有机质污泥高温热处理对高温厌氧消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玉兰 余传戴 +3 位作者 林鸿 胡凡莹 孙启元 刘常青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4-70,共7页
目前我国市政污水处理厂构筑物中的污泥多为低有机质污泥.为提高其产气性能,对低有机质污泥进行高温预处理,在此基础上进行批式高温厌氧发酵实验,探索了高温热处理污泥对高温厌氧消化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污泥含固率是影响产甲烷的... 目前我国市政污水处理厂构筑物中的污泥多为低有机质污泥.为提高其产气性能,对低有机质污泥进行高温预处理,在此基础上进行批式高温厌氧发酵实验,探索了高温热处理污泥对高温厌氧消化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污泥含固率是影响产甲烷的主要因素,热处理温度和时间对产甲烷的影响较小.含固率为6%时,最大甲烷含量和累积产甲烷量分别达到67.09%和135.98 mL·(g·VS)^(-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有机质 污泥 高温热水解 厌氧发酵
下载PDF
高温水解溶剂热法合成纳米TiO_2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唐培松 陈海锋 徐敏虹 《材料导报(纳米与新材料专辑)》 EI CAS 2011年第1期68-69,80,共3页
以钛酸丁酯为前驱体,在丙酮、吡啶和乙醇的混合溶剂中,采用高温水解溶剂热法合成了纳米TiO_2粉体。XRD和TEM分析结果表明,纳米TiO_2的平均晶粒尺寸约为11nm,分散性好,是纯单相锐钛矿型。经不同温度煅烧处理后可知,当煅烧温度低于等于80... 以钛酸丁酯为前驱体,在丙酮、吡啶和乙醇的混合溶剂中,采用高温水解溶剂热法合成了纳米TiO_2粉体。XRD和TEM分析结果表明,纳米TiO_2的平均晶粒尺寸约为11nm,分散性好,是纯单相锐钛矿型。经不同温度煅烧处理后可知,当煅烧温度低于等于800℃时,该纳米TiO_2都能保持单一的锐钛矿相,具有高的热稳定性;当煅烧温度低于等于600℃时,煅烧温度对该纳米TiO_2光催化性能的影响较小,都具有优良的光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水解溶剂热法 纳米TIO2 热稳定性 光催化
下载PDF
CO2加压高温液态水预处理向日葵秆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孟姣 贾冠兰 +1 位作者 孟嘉峪 陈继程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5期39-43,共5页
以向日葵秆为原料,采用高温液态水进行预处理以提高后续纤维素酶水解糖收率。考察了温度、时间和加压方式对还原糖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原料经预处理后,酶解糖收率增加明显。原料经200℃、20 min预处理后,总糖收率达83.0%;与N2相比,CO... 以向日葵秆为原料,采用高温液态水进行预处理以提高后续纤维素酶水解糖收率。考察了温度、时间和加压方式对还原糖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原料经预处理后,酶解糖收率增加明显。原料经200℃、20 min预处理后,总糖收率达83.0%;与N2相比,CO2加压高温液态水低温短时间处理具有催化效果。最后,通过XRD和SEM表征方法,对预处理前后向日葵秆微观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液态水 预处理 糖收率 CO2
下载PDF
低温水热预处理对高蛋白小球藻N分布和藻渣热解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袁松 黄艳琴 +4 位作者 刘华财 袁洪友 庄修政 阴秀丽 吴创之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9-52,共14页
利用水热釜研究了低温水热预处理过程中高蛋白小球藻的水热降解特性,考察了125-200℃各相产物产率、元素组成、能量回收率和关键元素C、N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大量的C、N元素富集在水相中,且提高温度(>175℃)有利于脱氨反应进而提... 利用水热釜研究了低温水热预处理过程中高蛋白小球藻的水热降解特性,考察了125-200℃各相产物产率、元素组成、能量回收率和关键元素C、N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大量的C、N元素富集在水相中,且提高温度(>175℃)有利于脱氨反应进而提高水相中NH3的相对含量。随着预处理温度升高,N在油相产物中分布逐渐增加且在175℃后快速增加;固相产率及能量回收率逐渐降低,但同时其N/C和O/C也降低,表明水热预处理是一个提质过程。借助FT-IR、XPS、TG-FTIR-MS和Py-GC-MS对比分析了原料和藻渣的官能团结构和热降解特性。结果表明,水热预处理过程改变了C、N不同官能团的相对含量,与原料相比,藻渣中C-C相对含量增加,而C-N、C-O等相对含量降低;除了蛋白质-N和季胺类-N,预处理后藻渣中出现了少量吡啶-N。固体藻渣官能团组分含量和结构变化降低了热失重过程NH3和HCN的释放、及快速热解产物中含N杂环化合物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蛋白小球藻 低温水热预处理 官能团结构 热降解特性
下载PDF
高温热水解对高含固污泥中磷的形态转化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周思琦 戴晓虎 +2 位作者 戴翎翎 彭信子 刘志刚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391-1396,共6页
通过正交实验、单因素温度影响实验,利用SMT磷分级提取法研究了高温热水解后高含固污泥中磷的形态转化.结果表明,120℃~160℃的高温热水解可以将高含固污泥中14.80%以上的有机磷转化为无机磷,影响因素对无机磷/总磷的影响大小顺序为:热... 通过正交实验、单因素温度影响实验,利用SMT磷分级提取法研究了高温热水解后高含固污泥中磷的形态转化.结果表明,120℃~160℃的高温热水解可以将高含固污泥中14.80%以上的有机磷转化为无机磷,影响因素对无机磷/总磷的影响大小顺序为:热水解温度>热水解时间>氧化剂含量>pH值,随着温度的升高,高含固污泥中无机磷/总磷也从79.13%增加至95.87%;当热水解温度为160℃、时间为40min时,高含固污泥中无机磷含量由原泥的18.30mg/g增至20.49mg/g,无机磷/总磷由80.83%增至96.97%.结果为实现污泥中磷的回收利用奠定基础,同时为"高温热水解+高含固厌氧消化"工艺的优化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热水解 磷形态 高含固污泥 无机磷 总磷
下载PDF
高温热水解预处理技术用于污泥减量化及资源化的应用 被引量:8
16
作者 唐霞 肖先念 +1 位作者 李碧清 崔静 《净水技术》 CAS 2015年第3期93-95,共3页
该文介绍了高温热水解预处理技术应用于广州市四间污水厂污泥,通过运行调试得到最佳工艺参数。在最优工况下,各厂污泥有机质降解率均达40%以上,水解后污泥经板框压滤脱水含水率稳定在40%以下,污泥残渣用于制作植草砖。
关键词 高温热水解 预处理技术 市政污泥 减量化 资源化利用
下载PDF
酸洗废酸液的热化学再生技术评价 被引量:9
17
作者 张振林 杨绿 王海林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05-610,共6页
介绍了Lurgi流化床工艺、Ruthner喷雾焙烧工艺、Pori工艺和Pyromars工艺4种酸洗废酸液的热化学再生工艺,从能耗水平、副产物、再生酸纯净度以及环境影响方面对其进行了评价,并总结了该工艺技术领域的改进与创新。指出:基于Pori工艺改进... 介绍了Lurgi流化床工艺、Ruthner喷雾焙烧工艺、Pori工艺和Pyromars工艺4种酸洗废酸液的热化学再生工艺,从能耗水平、副产物、再生酸纯净度以及环境影响方面对其进行了评价,并总结了该工艺技术领域的改进与创新。指出:基于Pori工艺改进的热水解工艺在能耗方面表现出较大的优势,但其稳定性、可靠性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实践检验;而对于以燃烧方式供热的Lurgi或Ruthner工艺,更加节能减排的富氧或纯氧燃烧技术是可以尝试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洗 废酸液 热化学再生 高温水解 热水解
下载PDF
硅烷偶联剂研究现状 被引量:10
18
作者 崔廷昌 赖奂汶 《数码设计》 2017年第4期214-220,共7页
本文首先介绍了传统的金属防腐的方式因为环保问题需要进行技术革新和改良,硅烷偶联剂的出现使得这个问题的解决变成现实。根据硅烷偶联剂的不同特性,配合其他的缓蚀剂或钝化剂完全可以实现表面处理剂的环保化。有利于不同金属的表面防... 本文首先介绍了传统的金属防腐的方式因为环保问题需要进行技术革新和改良,硅烷偶联剂的出现使得这个问题的解决变成现实。根据硅烷偶联剂的不同特性,配合其他的缓蚀剂或钝化剂完全可以实现表面处理剂的环保化。有利于不同金属的表面防护。以硅烷偶联剂的结构特点为基础,介绍了硅烷偶联剂的作用机理,及其中的Y基团对聚合物的反应的选择性。总结了硅烷偶联剂主要应用的五大领域。文章着眼于硅烷偶联剂在金属表面处理中应用的这一领域,就其应用的新进展展开。在金属表面的预处理上,使用硅烷偶联剂处理后的Q235钢材能够得到有效的保护,对使用的配比、使用条件、测试结果做了汇总;在镀锌钢板上,收集了四种应用不同比例、不同添加物的硅烷偶联剂处理后,对基材性能和耐蚀性等均有明显改善的方案;也介绍了五种使用硅烷偶联剂和不同的添加物在功能性涂层中的应用及其应用后的测试效果和表现。在硅烷偶联剂的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文章介绍了通过对硅烷偶联剂的结构改性,改善其性能,以期解决上述的问题。同时展望了硅烷偶联剂未来的研发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烷偶联剂 表面处理剂 预处理 结构改性 水溶液稳定性 热稳定性 耐高温性
下载PDF
高温液相水耦合湿磨预处理酶水解玉米秸秆的研究
19
作者 刘启予 李文志 李自红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290-1294,共5页
以酶水解玉米秸秆获得高葡萄糖收率为目标,通过实验研究高温液相水耦合湿法打磨预处理技术对葡萄糖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将200℃,40 min条件下高温液相水预处理的玉米秸秆再湿磨预处理,经15 FPU/g的纤维素酶水解得到的葡萄糖收率高... 以酶水解玉米秸秆获得高葡萄糖收率为目标,通过实验研究高温液相水耦合湿法打磨预处理技术对葡萄糖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将200℃,40 min条件下高温液相水预处理的玉米秸秆再湿磨预处理,经15 FPU/g的纤维素酶水解得到的葡萄糖收率高达83.1%。同时,以5 FPU/g的纤维素酶处理时湿磨效果更为明显,葡萄糖收率由湿磨前的58.4%上升至湿磨后的7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液相水 湿法打磨 预处理 酶水解
下载PDF
海上高温高压井套管应力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治衡 刘海龙 +2 位作者 王文 张羽臣 张磊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1期129-132,共4页
套管损坏是影响海上高温高压井开发效益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准确求解井筒温度场的基础上,考虑地层非均匀地应力、地层高压与热应力的影响,计算套管-水泥环-地层系统耦合热应力状态,分析水泥环、套管性能参数等对套管损坏的影响。结果表明... 套管损坏是影响海上高温高压井开发效益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准确求解井筒温度场的基础上,考虑地层非均匀地应力、地层高压与热应力的影响,计算套管-水泥环-地层系统耦合热应力状态,分析水泥环、套管性能参数等对套管损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离套管中心径向距离的增加,Mises应力逐渐降低、径向应力呈现"增-减"变化趋势、周向应力呈现"跳跃式"变化,综合确定套管内壁处套管损坏风险最高;考虑高温高压时,套管Mises应力更高,套损风险增大;随着圆周角的变化,Mises应力、剪应力最大值出现于圆周角45°、周向应力最大值出现于圆周角0°;随套管、水泥环弹性模量与热膨胀系数的增大,套管Mises应力逐渐增大。研究成果对于海上高温高压井的套管损坏分析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高压 套管 耦合 非均匀地应力 热应力 应力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