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1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urface flow constructed wetland with composite plant bed for pretreatment of micro-polluted Yellow River raw water in China
1
作者 杨旭 于水利 +3 位作者 严晓菊 赵焱 修春海 张洪洋 《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New Series)》 EI CAS 2008年第3期426-429,共4页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feasibility of pretreating the micro-polluted Yellow River raw water by constructed wetland, an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using a surface flow constructed wetland with composite plant bed. T...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feasibility of pretreating the micro-polluted Yellow River raw water by constructed wetland, an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using a surface flow constructed wetland with composite plant bed. The contamination removal efficiency and their trends in the wetland treatment system were studied under different hydraulic loading rates(HLR). The contamination removal efficiencies were compared according to the seasonal change under optimum HLR. The result shows that in the same season, under different hydraulic loadings ranging from 2 to 6 m3/(m2·d) at the same period, the best HLR is 4 m3/(m2·d) in the experimental system. The average removal rates of COD, TN, ammoniacal nitrogen(NH4+-N), and TP in the constructed wetland are 38.37%, 45.97%, 39.86% and 41.69%, respectively. According to China Standard for Surface Water Resources (GB3838-2002), mean effluent of COD, TN, NH4+-N and TP can nearly reach Grade Ⅲ, GradeⅤ, GradeⅠand GradeⅠ, respectively. Furthermore, treatment efficiency of the system in summer is obvious higher than that in other seasons. The expenditure of constructing the constructed wetland with the average treating capacity of 176 m3/d and lifetime of 20 years is 17075.00 RMB. The average disposal cost is summed up to 0.17 RMB/m3, which shows that the pretreatment of the micro-polluted Yellow River raw water by constructed wetland is feasib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structed wetland composite plant bed surface flow PRETREATMENT micro-polluted yellow river raw water
下载PDF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strip mining of village coal pillar at coal field of the north of the Yellow River in Shandong Province
2
作者 XU Nai-zhong TIAN Jin-zhou GAO Chao 《Journal of Coal Science & Engineering(China)》 2012年第3期232-237,共6页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village coal pillar under huge thick loose bed and thin bedrock over high prelatic water level at the north of the Yellow River. The strip mining technology was used to protect the village ho...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village coal pillar under huge thick loose bed and thin bedrock over high prelatic water level at the north of the Yellow River. The strip mining technology was used to protect the village houses. The stratum structure control action of mining subsidence was used to design the mining and pillar width. To further raise resources recovery, we adopted the mutative scheme of mining and pillar width. Observation was carried out while mining. Research shows there is feasibility of the strip mining technology to protecting the village buildings of the village coal pillar under huge thick loose bed and thin bedrock over high prelatic water level at the north of the Yellow River. Finally, subsidence parameters of strip mining were obtained. It is the basic data of the strip mining of the coal field at the north of the Yellow Riv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uge thick loose bed thin bedrock high prelatic water level strip mining coal field yellow river
下载PDF
新时代黄河流域水土保持标准体系建设框架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朱小勇 王晶 +3 位作者 张帆 杜亚娟 李远航 李普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4-119,共6页
为了贯彻落实《黄河保护法》,推动黄河流域水土保持各项工作规范化、标准化,满足黄河流域水土保持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根据《黄河保护法》有关规定,结合新时代黄河流域水土保持工作目标和特点,在全面分析水土保持标准体系建立的... 为了贯彻落实《黄河保护法》,推动黄河流域水土保持各项工作规范化、标准化,满足黄河流域水土保持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根据《黄河保护法》有关规定,结合新时代黄河流域水土保持工作目标和特点,在全面分析水土保持标准体系建立的背景、意义及必要性的基础上,全面梳理现行的水土保持国家标准体系,广泛征集有关省(区)业务人员和专家的意见、建议,组织专家开展专题研究,提出了包括基础类、规划设计类、治理类、淤地坝类、监测类、监管类、信息化类、试验示范类等8类73项标准(其中沿用原有标准48项、建议新增标准25项)的黄河流域水土保持标准体系建设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标准体系 高质量发展 黄河流域
下载PDF
黄河流域“水资源-生态保护-高质量发展”空间均衡性诊断 被引量:2
4
作者 陈艳萍 蒋倩倩 刘晶婕 《水利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20,共7页
为促进黄河流域空间均衡发展,在测算黄河流域9个省区水资源可承载水平、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以及生态保护水平的基础上,分析了各省区内部水资源、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3个子系统间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并分别以水与经济均衡、水与生态均衡、... 为促进黄河流域空间均衡发展,在测算黄河流域9个省区水资源可承载水平、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以及生态保护水平的基础上,分析了各省区内部水资源、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3个子系统间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并分别以水与经济均衡、水与生态均衡、经济与生态均衡为子目标,构建了空间均衡性诊断模型,对黄河流域相邻“省区对”进行了空间均衡性诊断,反向追踪各“省区对”空间不均衡的原因。结果显示:除宁夏、甘肃外,黄河流域其他省区内部3个子系统间均已达到初级或中级协调发展阶段;黄河流域上游和下游的相邻“省区对”分别通过了均衡性判别;宁夏、甘肃、山西和内蒙古4个省区严重影响了省区间的均衡性,抑制了黄河流域整体的空间均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水资源 生态保护 高质量发展 空间均衡 均衡性诊断
下载PDF
黄河下游高效输沙指标及输沙水量研究
5
作者 李小平 田勇 +1 位作者 张翠萍 王方圆 《泥沙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4-41,共8页
研究提出黄河下游高效输沙的定义和内涵,依据小浪底水库运用方式和黄河不同时段河道水量的功能定位,将汛期的洪水水量定义为狭义输沙水量,汛期的平水期和非汛期水量的主要功能为满足生态、灌溉、发电等需求,不作为输沙水量。建立了单位... 研究提出黄河下游高效输沙的定义和内涵,依据小浪底水库运用方式和黄河不同时段河道水量的功能定位,将汛期的洪水水量定义为狭义输沙水量,汛期的平水期和非汛期水量的主要功能为满足生态、灌溉、发电等需求,不作为输沙水量。建立了单位输沙水量与排沙比及流量含沙量之间的定量关系,提出了高效输沙流量和含沙量指标的定量计算方法,在现状下游河道过流能力条件下,计算了满足高效输沙要求的流量与含沙量搭配指标。提出了维持下游河道全年一定冲淤水平的利津断面狭义输沙水量计算方法,当进入下游年沙量为3亿t时,维持下游河道全年冲淤平衡的利津断面洪水输沙水量为56.2亿~69.6亿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输沙指标 单位输沙水量 狭义输沙水量 黄河下游
下载PDF
河南省引黄受水区水利高质量发展评价
6
作者 张修宇 郑瑞强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6-111,共6页
为深入探讨河南省引黄受水区水利高质量发展的现状,构建了以水利高质量发展目标、途径、条件为子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SMI-P法进行系统评价,并采用障碍度模型方法识别影响水利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结果表明:2011—2020年河南... 为深入探讨河南省引黄受水区水利高质量发展的现状,构建了以水利高质量发展目标、途径、条件为子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SMI-P法进行系统评价,并采用障碍度模型方法识别影响水利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结果表明:2011—2020年河南省引黄受水区的水利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呈现上升趋势,郑州、开封、洛阳、焦作、许昌、三门峡、周口、济源八市在2020年初步达到较高水平;从发展维度分析,目标、途径、条件3个子系统均呈现优化趋势,其中途径子系统的支撑作用尤为显著;河南省引黄受水区水利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包括人均水资源量、水资源总量、人均GDP、万元GDP废水排放量、人均生活用水量、排水管道密度以及供水综合生产能力等,据此提出了改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高质量发展 评价指标体系 引黄受水区 河南省
下载PDF
黄河流域强制性用水定额研究与思考 被引量:1
7
作者 宋静茹 刘斌 +3 位作者 肖昊珠 程献国 景明 宋常吉 《中国水利》 2024年第5期65-68,共4页
严格用水定额管理,从根本上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是当前缓解黄河流域水资源短缺问题的首要任务。强制性用水定额管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确立的一项基本制度,其核心目标是促进节约用水,强化节水监管,推进新阶段黄河流域节水... 严格用水定额管理,从根本上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是当前缓解黄河流域水资源短缺问题的首要任务。强制性用水定额管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确立的一项基本制度,其核心目标是促进节约用水,强化节水监管,推进新阶段黄河流域节水工作高质量发展。在分析黄河流域现行用水定额管理的基础上,探讨了黄河流域强制性用水定额适用的行业范围,分析了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提出了开展强制性用水定额管理的建议,以期为黄河流域强制性用水定额管理制度的落实落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制性用水定额 黄河流域 高耗水工业和服务业 节水管理
下载PDF
沿黄城市群水资源-经济-生态-社会耦合协调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朱永明 蒋威远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19,42,共7页
鉴于水资源、经济、生态、社会间的关联性显著,城市群对推动区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为了给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参考,从水资源、经济、生态、社会4个维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根据2011—2020年面板数据,采用熵权... 鉴于水资源、经济、生态、社会间的关联性显著,城市群对推动区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为了给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参考,从水资源、经济、生态、社会4个维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根据2011—2020年面板数据,采用熵权法、变异系数法、耦合协调度模型、核密度模型等,分析了沿黄7个城市群水资源-经济-生态-社会耦合协调状况,并基于引力模型探究了各城市群之间耦合协调关联强度。结果显示:(1)沿黄城市群水资源-经济-生态-社会耦合协调度整体呈上升趋势,但研究时段末耦合协调等级仍普遍较低,山东半岛城市群属初级协调、兰西城市群和宁夏沿黄城市群属濒临失调、其他城市群属勉强协调;(2)各城市群水资源-经济-生态-社会耦合协调度存在较大差异,呈现下游城市群>中游城市群>上游城市群的格局,且部分城市群呈现两极化或多极化态势;(3)沿黄城市群多数城市间耦合协调关联性较弱,只有少数城市间存在轻度及以上关联,跨城市群城市间存在关联的多为轻度关联、少数为高度关联;(4)山东半岛城市群耦合协调度相对较高但不足以带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各城市群中心城市耦合协调度也相对较高但不足以带动沿黄城市群协调发展。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各城市群根据自身发展优势错位发展、加强城市群之间的合作与联系、充分发挥山东半岛城市群的优良港口优势和中原城市群的“中继站”作用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经济 生态 社会 耦合协调 高质量发展 沿黄城市群
下载PDF
黄河流域水-能源-生态系统协同增效战略体系构建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迟妍妍 王夏晖 +5 位作者 刘斯洋 张丽苹 王晶晶 付乐 许开鹏 王金南 《环境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23,共13页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重大战略加快推进实施,流域水资源、能源、生态安全作为战略实施的核心要素、基础动力和约束性要求,三者形成互为基础、相互依存、彼此促进的有机整体.本文构建了水-能源-生态系统协同增效概念模型,评...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重大战略加快推进实施,流域水资源、能源、生态安全作为战略实施的核心要素、基础动力和约束性要求,三者形成互为基础、相互依存、彼此促进的有机整体.本文构建了水-能源-生态系统协同增效概念模型,评估了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生态系统质量、碳排放并揭示了其驱动因素,系统分析了黄河流域水-能源-生态系统之间的纽带关系,构建了黄河流域水-能源-生态系统协同增效战略体系.结果表明:(1)2021年黄河流域水资源严重超载,除青海省和四川省以外,其他7个省区水资源开发潜力很小;同时流域生态系统敏感脆弱、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极度、重度敏感区域面积占比共计52%,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极重要、较重要区域面积占比共计63.2%.2005-2021年黄河流域CO_(2)排放量上升,但排放强度总体下降,青海省、甘肃省和山西省CO_(2)排放强度下降明显.(2)自然生态本底脆弱、天然河川径流量减少、供水量平稳但耗水量增加、用水结构不合理、上游用水效率不高、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是导致黄河流域生态系统敏感、水资源超载、碳排放量增加的主要驱动因素.(3)黄河流域水-能源-生态系统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具体表现在流域水量减少直接影响生态系统质量,干流人工化导致河流生态系统受损,水资源过度开发利用引发生态环境问题,忽略水资源承载的生态治理引发新问题,煤炭开采加剧水资源短缺造成生态恶化,能源利用效率较低不利于污染物和CO_(2)协同减排等方面.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以“刚性约束”为核心综合调控水资源、以“以水定绿”为核心实施一体保护修复、以“清洁低碳”为核心加快能源多元转型、以“联动增效”为核心推进流域协同治理、以“工程引领”为核心推动协同目标实现等对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水-能源-生态系统 协同增效 生态保护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黄河流域主要城市供排水特征及问题解析
10
作者 李劢 孙永利 +4 位作者 张维 申世峰 李鹤男 刘茜 张玮嘉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共7页
围绕黄河流域城镇供、排水处理行业家底不清的实际问题,为应对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实际需求,通过构建指标体系、收集基础数据、归纳与总结,系统分析黄河流域供、排水特征。结果表明:2017-2021年,黄河流域用水人口呈缓慢上升的趋势,年... 围绕黄河流域城镇供、排水处理行业家底不清的实际问题,为应对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实际需求,通过构建指标体系、收集基础数据、归纳与总结,系统分析黄河流域供、排水特征。结果表明:2017-2021年,黄河流域用水人口呈缓慢上升的趋势,年平均增长率为3.80%,流域供水压力大;截至2021年底,黄河流域各省区公共供水总漏损水量共计5.90亿m^(3),共有41座城市漏损水量与公共供水总量比值高于9%,城市公共管网漏损水量高;2022年,黄河流域各省区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平均值为71.8%。其中,四川省和青海省的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分别为64.2%和53.9%,流域内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水平不一。建议流域各地区政府应高度重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拓展再生水利用领域和规模,同时应全面加强城市供水管道的智能监管,进一步降低管网漏损,以缓解流域供水压力。对于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低的城市应加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规划、合理推进雨污分流改造工程、注重污水收集管网的检测和维护,鼓励有条件的城市开展“清水”入流污水管网的影响以及清退的可行性研究,为提升污水处理系统运行能效提供基础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高质量发展 供水设施 污水设施
下载PDF
季节性高浑浊度原水的处理研究
11
作者 花昱 王旭晨 苏宇亮 《供水技术》 2024年第5期39-42,共4页
西江流域在每年5月-8月间,上游的强降水导致下游原水浑浊度上升,对下游水司的生产造成影响。通过静态混凝搅拌试验,研究了聚合氯化铝铁(PAFC)和聚合硫酸铁(PFS)2种絮凝剂和高锰酸钾复合盐(PPC)助凝剂对高浊度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P... 西江流域在每年5月-8月间,上游的强降水导致下游原水浑浊度上升,对下游水司的生产造成影响。通过静态混凝搅拌试验,研究了聚合氯化铝铁(PAFC)和聚合硫酸铁(PFS)2种絮凝剂和高锰酸钾复合盐(PPC)助凝剂对高浊度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PAFC对中高浊度原水的处理效果较好,原水浑浊度200 NTU以下,建议投加量为10~20 mg/L;PFS对中高浊度原水的处理效果同PAFC相当,对更高浊度原水的处理更有优势,原水浑浊度达到500 NTU,单独投加PFS 80 mg/L或复合投加PFS 40 mg/L、PPC 0.5 mg/L,处理后的剩余浊度可以满足滤前水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浊度原水 净水剂 助凝剂 高锰酸钾复合盐
下载PDF
水资源税协同推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评价及对策研究
12
作者 周秀红 吴娜娜 胡菲菲 《市场周刊》 2024年第24期132-135,共4页
为探究水资源税协同推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文章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发展5个维度构建评价体系,采用熵权TOPSIS法客观赋权,评价2012—2022年黄河流域水资源税试点的7个省区高质量发展的指标。评价结果表明:实施水资源税的黄河流... 为探究水资源税协同推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文章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发展5个维度构建评价体系,采用熵权TOPSIS法客观赋权,评价2012—2022年黄河流域水资源税试点的7个省区高质量发展的指标。评价结果表明:实施水资源税的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水平偏低,各分维度地区水平存在差异。文章建议应科学构建水资源压力指标,优化税率机制,加强政策协调,充分发挥税收杠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税 黄河流域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水资源约束下河套灌区农业高质量发展路径探究
13
作者 郭玉伟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7期123-126,共4页
内蒙古河套灌区地处黄河中上游干旱区域,农业灌溉依赖从黄河引水,黄河水资源对其农业发展水平有较大影响。为探究水资源约束下河套灌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该文通过分析巴彦淖尔市河套灌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现状,厘清现有水资源对灌区... 内蒙古河套灌区地处黄河中上游干旱区域,农业灌溉依赖从黄河引水,黄河水资源对其农业发展水平有较大影响。为探究水资源约束下河套灌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该文通过分析巴彦淖尔市河套灌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现状,厘清现有水资源对灌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限制机理,进而探讨河套灌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可能路径。结果显示,目前河套灌区农业高质量发展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着诸如用水结构不合理、农业退水水质差等问题。因此要在水资源约束下实现河套灌区农业的高质量发展,可以通过加强沿黄地区生态环境治理、推进灌溉技术升级、加快盐碱地治理和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综合素质等途径,走“以水而定、量水而行”的农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水资源约束 农业高质量发展 农业用水 河套灌区
下载PDF
黄浦江原水及水处理过程中内分泌干扰物状况调查 被引量:46
14
作者 马晓雁 高乃云 +3 位作者 李青松 徐斌 乐林生 吴今明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9期1-4,共4页
采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多种内分泌干扰物,加标回收试验表明对其回收率为70%~110.7%,相对标准偏差〈15%。原水中主要的检出物有酞酸乙酯、酞酸丁酯、双酚A、壬基酚、阿特拉津、西玛津和扑草净,其最高浓度分别为0.71... 采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多种内分泌干扰物,加标回收试验表明对其回收率为70%~110.7%,相对标准偏差〈15%。原水中主要的检出物有酞酸乙酯、酞酸丁酯、双酚A、壬基酚、阿特拉津、西玛津和扑草净,其最高浓度分别为0.71、17.70、3.52、1.38、0.54、0.73和0.65μg/L。分析了某水厂各处理单元出水中几种内分泌干扰物的含量,在沉后水和出厂水中分别检出了较高浓度的肽酸酯类物质、壬基酚、双酚A以及阿特拉津、西玛津、扑草净等。连续4个月的分析调查表明,KMnO4预氧化、预氯化以及常规处理工艺对原水中痕量内分泌干扰物的去除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给水处理 黄浦江原水 内分泌干扰物 固相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黄河下游高含沙洪水过程一维水沙耦合数学模型 被引量:18
15
作者 夏军强 张晓雷 +1 位作者 邓珊珊 李洁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86-697,共12页
采用浑水控制方程,建立了基于耦合解法的一维非恒定非均匀沙数学模型,用于模拟高含沙洪水演进时的河床冲淤过程。然后采用黄河下游游荡段1977年7—8月实测高含沙洪水资料对该模型进行率定,基于水沙耦合解法的各水文断面流量、总含沙量... 采用浑水控制方程,建立了基于耦合解法的一维非恒定非均匀沙数学模型,用于模拟高含沙洪水演进时的河床冲淤过程。然后采用黄河下游游荡段1977年7—8月实测高含沙洪水资料对该模型进行率定,基于水沙耦合解法的各水文断面流量、总含沙量及分组含沙量的计算过程与实测过程符合更好,计算的沿程最高水位及累计河段冲淤量与实测值也较为符合。最后还采用2004年8月高含沙洪水资料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模型率定及验证计算结果表明,采用一维水沙耦合模型计算高含沙洪水过程,能取得较高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沙洪水 洪水演进 河床冲淤 浑水控制方程 耦合解法 黄河下游
下载PDF
河南省黄河冲积平原水源性高碘甲状腺肿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27
16
作者 王羽 郑合明 +5 位作者 王传刚 李小烽 罗君 柯庚寅 杜正旺 杨金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31-233,共3页
目的掌握河南省水源性高碘地区分布和高碘甲状腺肿流行情况,更好地落实防治措施。方法以乡为单位进行全省外环境水碘基线调查;对全省原碘缺乏病非病区进行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结果发现位于豫东黄河冲积平原的18个县(市、区)水碘较高,在... 目的掌握河南省水源性高碘地区分布和高碘甲状腺肿流行情况,更好地落实防治措施。方法以乡为单位进行全省外环境水碘基线调查;对全省原碘缺乏病非病区进行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结果发现位于豫东黄河冲积平原的18个县(市、区)水碘较高,在测定的5 023份水样中,水碘值在150 μg/L以上的占47.6%;高碘水源呈片状分布,呈乡与乡、县与县连在一起;高碘地区和适碘地区并存。碘的摄入量与甲状腺肿的流行存在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学龄儿童的甲状腺肿大率随水碘的升高而升高。结论河南省豫东黄河冲积平原18个县(市、区)所辖的164个乡为水源性高碘地区和高碘病区,存在高碘甲状腺肿的地方性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 黄河冲积平原 水源性高碘 甲状腺肿 流行病学 调查
下载PDF
长江水源水厂低温低浊期排泥水直接回用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周华 陈卫 +1 位作者 孙敏 付永华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93-96,共4页
通过小试研究了长江水源水厂低温、低浊期排泥水直接回用对混凝效果和沉后水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排泥水回用可明显降低混凝后絮体表面的ζ电位的绝对值、改善混凝效果。澄清池排泥水和滤池反冲洗水回用比分别为2%~4%和6%~10%时,可... 通过小试研究了长江水源水厂低温、低浊期排泥水直接回用对混凝效果和沉后水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排泥水回用可明显降低混凝后絮体表面的ζ电位的绝对值、改善混凝效果。澄清池排泥水和滤池反冲洗水回用比分别为2%~4%和6%~10%时,可分别节约混凝剂16%~28%和5%~10%;澄清池排泥水回用比不宜超过3%,此时沉后水DOC含量和细菌总数分别上升不超过7%和15%、总铝含量下降30%以上;滤池反冲洗水回用比不宜超过6%,此时沉后水DOC和总铝含量下降0~4%和0~40%、细菌总数上升不超过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水源 低温低浊 排泥水 回用 安全性
下载PDF
PDM复合混凝剂用于低温低浊水源水处理的研究——低浊度宁波姚江水处理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跃军 赵晓蕾 +3 位作者 李潇潇 印东凯 吴晓莉 苏功建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696-700,705,共6页
该文报道了用特征黏度系列化的有机阳离子高分子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与无机混凝剂复合物对宁波低浊度姚江水的脱浊处理研究过程。通过混凝烧杯实验,考察了无机混凝剂的种类及其与PDM的复合配比对低浊度姚江水脱浊效果的影响... 该文报道了用特征黏度系列化的有机阳离子高分子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与无机混凝剂复合物对宁波低浊度姚江水的脱浊处理研究过程。通过混凝烧杯实验,考察了无机混凝剂的种类及其与PDM的复合配比对低浊度姚江水脱浊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低浊度姚江水,要达到1.0—1.2NTU的沉淀出水余浊,硫酸铝(AS)需5mg/L左右的投加量,聚合硫酸铁(PFS)需8mg/L左右的投加量,而聚合氯化铝(PAC)的投加量在10mg/L左右;PDM对无机混凝剂强化混凝脱浊效果明显,无机混凝剂与PDM的复合配比越低,复合混凝剂混凝脱浊效果越好,在达到水厂沉淀出水浊度标准的前提下,AS/PDM复合药剂能比单独使用AS减少20%As投加量;PFS/PDM复合药剂能比单独使用PFS减少30%~40%PFS投加量;PAC/PDM复合药剂能比单独使用PAC减少30%-50%PAC投加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姚江 低浊度 原水 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 复合混凝剂 强化混凝 脱浊 水处理剂
下载PDF
不同人工湿地对微污染原水处理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17
19
作者 修春海 于水利 李玲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3期64-66,71,共4页
采用人工湿地预处理微污染黄河原水,分别研究了推流式潜流人工湿地、往复式潜流人工湿地、芦苇床表流人工湿地、蒲草床表流人工湿地对总氮和COD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推流式人工湿地和往复式人工湿地对总氮和硝态氮的去除效果无明显差别... 采用人工湿地预处理微污染黄河原水,分别研究了推流式潜流人工湿地、往复式潜流人工湿地、芦苇床表流人工湿地、蒲草床表流人工湿地对总氮和COD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推流式人工湿地和往复式人工湿地对总氮和硝态氮的去除效果无明显差别,但去除率要低于表流人工湿地。蒲草床表流人工湿地对总氮和硝态氮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4.33和76.32,去除效果好于芦苇床表流人工湿地。各人工湿地对COD的去除率在30~65之间,不同人工湿地对COD的去除效果差别不明显。人工湿地处理微污染黄河原水的效果明显,出水水质可满足城市供水水源水质标准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污染源 黄河 原水 人工湿地 潜流 表流 水质 城市供水
下载PDF
无机-有机复合混凝剂处理夏季引黄水库水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王萌萌 高宝玉 +4 位作者 曹百川 王栋 张贵州 魏绍山 胡欣欣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42-248,共7页
合成了具有不同Fe(Al)/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DAAC)质量比的无机-有机复合混凝剂PFC-PDMDAAC和PAC-PDMDAAC,并对夏季引黄水库水进行混凝处理.考察了复合比例、投药量、pH值和投加方式对浊度、有机物和叶绿素-a的去除效果;并通... 合成了具有不同Fe(Al)/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DAAC)质量比的无机-有机复合混凝剂PFC-PDMDAAC和PAC-PDMDAAC,并对夏季引黄水库水进行混凝处理.考察了复合比例、投药量、pH值和投加方式对浊度、有机物和叶绿素-a的去除效果;并通过混凝过程中形成絮体的Zeta电位的变化分析了2种混凝剂的混凝机理.结果表明,无机-有机复合混凝剂处理夏季引黄水库水的效果好于2种单独成分的复配使用;复合比例对PFC-PDMDAAC和PAC-PDMDAAC处理夏季引黄水库水的效果影响较大,Fe(Al)/PDMDAAC质量比为4:1,投药量为4mg/L时混凝效果最好;与无机混凝剂相比,复合混凝剂的最佳pH值范围较广,可在5.0~8.0的pH值范围内取得良好的混凝效果;2种混凝剂相比,PAC-PDMDAAC对浊度和叶绿素-a的去除效果较好,而PFC-PDMDAAC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氯化铁 聚合氯化铝 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 复合混凝剂 夏季引黄水库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