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Wave Velocity in Rocks of Dabieshan, China at High Pressure and High Temperature: Constraints for Composition of Lower Crust and Crust-Mantle Recycling 被引量:1
1
作者 Zhao Zhidan Zhou Wenge +2 位作者 Xie Hongsen Guo Jie Xu Zuming(Institute of Geochemistr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Guiyang 550002)Zhang Zeming(Institute of Ge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Geolog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037)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SCIE CAS CSCD 1999年第4期295-298,共4页
P-wave velocities in the rocks of Dabieshan, central China were measured at pressures up to 5.0 GPa and temperatures up to 1 300℃. The ultrahigh pressure eclogites have the highest density and P-wave velocity (Vp) an... P-wave velocities in the rocks of Dabieshan, central China were measured at pressures up to 5.0 GPa and temperatures up to 1 300℃. The ultrahigh pressure eclogites have the highest density and P-wave velocity (Vp) and lower anisotropy. Pressure derivatives of the eclogites range from 0. 22 to 0. 33 km. s-1 GPa-1. Average temperature derivative of the eclogites is - 3. 41×10-4 km. s-1. °C -1. The density and VP of the eclogites imply that there will be two united possibilities related to crust-mantle recycling after the eclogite formed in the deep lithosphere. One is that some eclogites in the deep lithosphere were detached and sunk into deeper mantle due to their denser density. Another is that some eclogites returned to the crust and exposed to the surface.Small amounts (<12%) of eclogites may be still exist in the deep crust beneath Dabieshan based on our calcul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LOGITE P-wave velocity density high pressure high temperature lower crust
下载PDF
Possible seismic reflector in the lower crust: Evidence from fabrics and experiments of seismic velocity on layered gabbro at high temperature and high pressure 被引量:2
2
作者 OUXingong JINZhenmin +1 位作者 JINShuyan H.Kern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3年第9期914-920,共7页
Lattice preferred orientations (LPO) of plagioclase and augite are measured on layered gabbro from the Panxi region, Sichuan Province. The LPO concentration [010] of plagioclase and [100] of augite are perpendicular t... Lattice preferred orientations (LPO) of plagioclase and augite are measured on layered gabbro from the Panxi region, Sichuan Province. The LPO concentration [010] of plagioclase and [100] of augite are perpendicular to the foliation, which indicates a kind of growth fabric associated with crystallizing habits of minerals when the magma is solidifying under the compaction. Calculated seismic velocities based on LPO data of minerals give rise to rather strong anisotropy 5.81% and 5.54% for compressional seismic wave (Vp) and shear seismic wave (Vs), respectively. The experiments at high temperature and high pressure show that the P-wave velocity of layered gabbro is 6.44-6.97 km/s with the maximum Vp anisotropy 5.22% and the Poisson's ratio is between 0.28-0.31. According to the comparison of fabrics with seismic velocities of layered gabbro, it is uggested that the large-scale layered intrusive body or the similar layered geological body may exist in the lower crust of this area. Such a layered intrusive body which has strong seismic anisotropy may be the seismic reflector in the lower cru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反射体 地震速率 分层辉长石 高温高压实验 下层地壳 格子首选方向 各向异性 地球物理勘探
原文传递
Crust-mantle structure feature and the seismic activity of the main tectonic units in the North Tanlu fault zone 被引量:2
3
作者 牛雪 卢造勋 +2 位作者 姜德录 雷清清 石盛昌 《Acta Seism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CSCD 2000年第2期159-165,共7页
Using recent data of geoscience transaction in Northeast China, the author analyses and studies the crust-upper mantle structure feature of the North Tanlu fault zone. The result shows the crust-mantle structure are o... Using recent data of geoscience transaction in Northeast China, the author analyses and studies the crust-upper mantle structure feature of the North Tanlu fault zone. The result shows the crust-mantle structure are obvious difference at both sides of the North Tanlu fault zone. The fault activity and segmentation are closely related with abruptly change zone of the crust-upper mantle structure. There is a clear mirror imag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big geomorphic shape and asthenosphere undulate, the former restricts tectonic stability and tectonic style of dif- ferent crustal units. The significantly strengthening seismicity of north set and south set in the North Tanlu fault zone just correspond to the low-velocity and high conductivity layer of crust-upper mantle. In the North Tanlu fault zone, the main controlling structure of the mid-strong seismic generally consists of the active fault sectors, whose crust-mantle structure is more complicated in rigidity massi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rth Tanlu fsult zone crust-upper mantle structure low velocity-high conductivity layer seismicity
下载PDF
Characteristics of head wave in multi-layered half-space
4
作者 张坚 张海明 陈晓非 《Acta Seism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CSCD 2002年第6期585-594,共10页
In this article, we analyze 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head wave in multi-layered half-space media models with high-velocity layer or low-velocity layer, and the model with a continuous transition-zone between the... In this article, we analyze 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head wave in multi-layered half-space media models with high-velocity layer or low-velocity layer, and the model with a continuous transition-zone between the crust and the mantle by using synthetic seismogram.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head wave are sensitive to the thickness and velocity of the high-velocity layer. There is obvious diffraction phenomenon of seismic wave if the thickness of high-velocity layer is very small compar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 wavelength. In this case, the high-velocity layer cannot shield the head wave propagating along the upper interface of the media below it, and the amplitude of this head wave is proportional to the thickness or the velocity of the high-velocity layer. When the thickness of high-velocity layer is nearly identical to the characteristic wavelength of seismic wave, the wave phases reflected from the bottom of the high-velocity layer and the head wave phase may have very close arrival and weaken each other because of destructive interference. As to low-velocity layer, the amplitude of the head wave is weak and decreases with the velocity of this layer. It is also found that if a continuous transition-zone between the crust and the mantle is introduced, we can get a strong apparent head wave phase in synthetic seismogram and the amplitude of this phase increases with the thickness or velocity gradient of the transition-zo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ynthetic seismogram head wave high-velocity layer low-velocity layer transition-zone be-tween crust and mantle
下载PDF
滇西南地区地壳S波速度结构反演及强震孕震环境分析
5
作者 杨建文 金明培 +2 位作者 叶泵 茶文剑 张天继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43-555,共13页
基于滇西南地区31个宽频带地震台站记录的远震三分量波形数据,提取径向P波接收函数,以“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地区地壳剪切波速模型”为初始模型,进行精细化结构反演(垂向精度达2km级),并采用Bootstrap重采样技术进行统计和评估,获取了各... 基于滇西南地区31个宽频带地震台站记录的远震三分量波形数据,提取径向P波接收函数,以“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地区地壳剪切波速模型”为初始模型,进行精细化结构反演(垂向精度达2km级),并采用Bootstrap重采样技术进行统计和评估,获取了各台站下方的S波速度结构,结合地壳厚度、泊松比分布,对滇西南地区的地壳深部结构及强震孕震环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研究区地壳S波速度分布在横向和垂向上均存在明显的非均匀特性。在中上地壳0~20km深度范围内存在明显且连续的低速层,平均厚度约15km,最大厚度达20km。在中下地壳20~28km深度范围内局部区域存在明显的低速层(厚度约8km),主要分布在普文断裂北端至阿墨江断裂中部区域(23°N附近),另外,在红河断裂附近和澜沧江断裂北部的局部区域也有分布;②从孕震环境来看,景谷M_(S)6.6和M_(S)5.8、墨江M_(S)5.9地震均发生在中上地壳低速层内,老挝M_(S)6.0地震发生在高、低速度的过渡区域。滇西南地区新生破裂带较为发育,地震波速的减小可能与地壳断裂或微裂隙中有流体的存在有关,研究区NW向新生破裂带的存在以及流体的长期作用,为带内高应变的突然释放提供了条件。另外,4个地震均发生在泊松比变化的高梯度带上,且地震发生处地壳厚度变化均较大。地壳厚度、泊松比变化剧烈的地区,地壳物质组成差异明显,壳内应变易于积累,有利于强震的诱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西南 S波速度 中下地壳低速层 泊松比高梯度带 孕震环境
下载PDF
南海东北陆缘的地壳速度结构及其构造意义:来自广角地震剖面的约束 被引量:1
6
作者 赵俐红 刘欣悦 +5 位作者 支鹏遥 刘晨光 李官保 郑彦鹏 贺恩远 王星月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766-1779,共14页
南海东北部深部地壳结构蕴含着南海陆缘伸展张裂过程的重要信息。在南海东北陆缘布设的一条广角地震测线(DP13)沿NW-SE方向依次穿过东沙隆起和台西南盆地。本文利用射线追踪和正演走时拟合软件RayInvr构建地壳纵波速度结构,模型表明:沉... 南海东北部深部地壳结构蕴含着南海陆缘伸展张裂过程的重要信息。在南海东北陆缘布设的一条广角地震测线(DP13)沿NW-SE方向依次穿过东沙隆起和台西南盆地。本文利用射线追踪和正演走时拟合软件RayInvr构建地壳纵波速度结构,模型表明:沉积层速度1.6~4.6 km/s,厚度0.5~3.8 km,横向分布不均匀,沉积基底起伏剧烈;莫霍面埋藏深度由陆架区的25.5 km急剧减小到陆坡下方的13 km,随后向下陆坡远端增深至16 km;陆架处东沙隆起下方地壳厚度从~25 km减薄到~21 km,下陆坡远端地壳厚约10~13 km,地壳拉张因子分别为1.3~1.5和2.6~3.1,表现为轻微和中等减薄;陆坡区台西南盆地内地壳厚度从17 km急剧减薄至7~8 km,地壳拉张因子高达4.6,呈超伸展减薄;地壳厚度由陆向海非单调减薄,地壳伸展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性;陆架-上陆坡和下陆坡下地壳底部发现两个相对孤立的不连续高速体,速度分别为7.0~7.5 km/s和7.0~7.3 km/s,厚度分别3~5 km和1~3 km,前者位于古太平洋俯冲带前缘,几乎与南海东北部高磁异常重叠,推测由中生代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后退相关的残余岩浆物质组成,后者则与张裂后期岩浆底侵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东北陆缘 地壳结构 地壳减薄 下地壳高速体
下载PDF
中朝地台东北缘地区的地震层析成像 被引量:54
7
作者 卢造勋 蒋秀琴 +7 位作者 潘科 白云 姜德录 肖立萍 刘建华 刘福田 陈辉 何建坤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38-351,T004,共15页
根据中朝地台东北缘地区 (东经 1 1 7°0 0′— 1 2 6°0 0′ ,北纬 36°0 0′— 44°0 0′) 1 980— 1 997年的 380 0 0余条P波走时数据 ,利用正交投影法重建了该区地壳和上地幔的三维速度结构 .通过分析及同人工地震... 根据中朝地台东北缘地区 (东经 1 1 7°0 0′— 1 2 6°0 0′ ,北纬 36°0 0′— 44°0 0′) 1 980— 1 997年的 380 0 0余条P波走时数据 ,利用正交投影法重建了该区地壳和上地幔的三维速度结构 .通过分析及同人工地震测深剖面的详细对比 ,证明了成像结果的可靠性 .结果表明 :中朝地台东北缘地区地壳上地幔介质存在显著的横向不均匀性 ,直至 1 2 0km深度处依然明显 ;地壳上部的速度图像清楚地反映了不同岩石单元的分布与该区不同性质的基岩分布基本吻合 ;从上、中地壳的速度图像中发现了研究区存在海城、朝阳、义县、丹东南、唐山等几个低速异常区(即速度逆反层区 ) ,其中海城、唐山、朝阳等地区的壳内低速层已由深地震测深资料所证实 ;研究区陆地发生的几次强震均发生于壳内低速层上方的高速脆性介质内 ,而渤海发生的强震 ,此现象不明显 ,但都发生于横向介质速度显著突变的位置 ;在地壳不同深度上发现了普兰店至山海关横跨渤海的北西向低速异常带 ;地震层析二维速度图像与深地震测深资料的对比表明 ,研究区利用地震层析成像技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壳 地幔 中朝地台 横向不均匀性 壳内低速层 地震层析成像
下载PDF
青藏高原地壳与上地幔成层速度结构与深部层间物质的运移轨迹 被引量:42
8
作者 滕吉文 阮小敏 +2 位作者 张永谦 胡国泽 闫亚芬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4077-4100,共24页
在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挤压作用下,促使深部物质重新分异、调整和运移,并导致了地壳的短缩增厚,而且造成了高原的整体隆升和深部壳、幔物质的侧向流展。基于青藏高原腹地和周边地域地壳与上地幔的成层速度结构,特别是其特异层序... 在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挤压作用下,促使深部物质重新分异、调整和运移,并导致了地壳的短缩增厚,而且造成了高原的整体隆升和深部壳、幔物质的侧向流展。基于青藏高原腹地和周边地域地壳与上地幔的成层速度结构,特别是其特异层序的展布研究表明,青藏高原地壳巨厚,但岩石圈却相对较薄;地壳中于深20±5km处存在一低速层,层速度为5.7±0.1km/s,厚度为8±2km;上地幔软流圈顶部深度为110±10km;下地壳与上地幔盖层物质以地壳低速层为上滑移面,以岩石圈漂曳的上地幔软流圈顶面为下滑移面,在印度洋板块N-NNE向力源作用下在同步运移,即形成了青藏高原腹地和周边地域特异的大陆地球动力学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幔结构 地壳低速层 上地幔软流层 下地壳与上地幔盖层同步运移 青藏高原
下载PDF
南海北部陆缘东部的地壳结构 被引量:105
9
作者 姚伯初 曾维军 +1 位作者 陈艺中 张锡林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27-35,共9页
本文利用中、美联合调查南海海洋地质项目所采集的双船地震扩展排列剖面资料,研究了南海北部陆缘的地壳结构.其特征为:从陆架到深海平原,地壳呈阶梯状减薄,地壳厚度分别为26—28km,23—24km,13—15km,以及南... 本文利用中、美联合调查南海海洋地质项目所采集的双船地震扩展排列剖面资料,研究了南海北部陆缘的地壳结构.其特征为:从陆架到深海平原,地壳呈阶梯状减薄,地壳厚度分别为26—28km,23—24km,13—15km,以及南海洋盆中5—7km厚的洋壳,反映了地壳在新生代早期是幕式拉张的.地壳底部存在高速地壳层,地震波速度为7.1—7.4km/s.它是在地壳被拉张后,上地幔熔融物质上涌到地壳底部冷却而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陆缘 地壳构造
下载PDF
南海北部磁场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8
10
作者 吴招才 高金耀 +2 位作者 赵俐红 张涛 杨春国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62-169,共8页
根据南海北部的地磁场数据及其化极异常特征,该区由北向南可分为复杂异常区、高磁异常区、陆坡磁异常平静区(磁静区)和海盆磁条带区四大构造特征区。其中,磁静区可为内磁静区1、内磁静区2和外磁静区三部分。该区磁性基底反演结果表明,... 根据南海北部的地磁场数据及其化极异常特征,该区由北向南可分为复杂异常区、高磁异常区、陆坡磁异常平静区(磁静区)和海盆磁条带区四大构造特征区。其中,磁静区可为内磁静区1、内磁静区2和外磁静区三部分。该区磁性基底反演结果表明,外磁静区磁性基底深度为6—7km,介于内磁静区(8—10km)和海盆区(4—5km)之间,可能是前新生代残留古洋壳。外磁静区和下地壳高速层相对应,指示其可能是在裂前或裂间由底侵作用形成的。陆架坡折带附近的F2断裂是内磁静区的北侧边界,指示了南海北部陆壳向过渡壳的转变分界;位于下陆坡与海盆的交界处的F4断裂为外磁静区的南侧边界,F3断裂可能指示了洋陆分界线的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北部 磁场特征 断裂 磁静区 下地壳高速层
下载PDF
南海东北部下地壳高速层的成因探讨 被引量:14
11
作者 刘安 武国忠 吴世敏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09-616,共8页
通过对南海北部大陆边缘地壳结构分析,指出南海东北部存在下地壳高速层,大致分布在112°E~120°E,19°N~22°N的陆坡和拉张程度大的陆架地区,呈NEE向延伸,在海底地震仪剖面上最大的厚度有8km,向南海海盆方向减薄。通... 通过对南海北部大陆边缘地壳结构分析,指出南海东北部存在下地壳高速层,大致分布在112°E~120°E,19°N~22°N的陆坡和拉张程度大的陆架地区,呈NEE向延伸,在海底地震仪剖面上最大的厚度有8km,向南海海盆方向减薄。通过对比综合分析认为,高速层物质组成是底侵作用形成的熔岩垫,由于伸展作用,南海海底扩张(30Ma)前后底侵作用形成了熔岩垫,并促使南海北部大陆边缘地壳抬升,导致区域性抬升剥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下地壳高速层 熔岩垫
下载PDF
被动大陆边缘伸展–破裂过程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12
作者 孙珍 刘思青 +2 位作者 庞雄 姜建群 毛爽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6,共16页
深地震探测、大洋钻探及野外露头观测等技术方法的联合运用,极大地推动了对大陆边缘地质过程的认识。目前对大陆边缘,尤其是对被动大陆边缘的结构、演化和发育机制的认识,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文章从基本的概念和分类开始,综述... 深地震探测、大洋钻探及野外露头观测等技术方法的联合运用,极大地推动了对大陆边缘地质过程的认识。目前对大陆边缘,尤其是对被动大陆边缘的结构、演化和发育机制的认识,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文章从基本的概念和分类开始,综述了全球已探测到的几种主要大陆边缘类型的盆地结构、深地壳?岩石圈结构、圈层速度、沉降特点和破裂方式的研究进展,讨论了被动大陆边缘的发育和演化的机制。综合已有研究进展,指出富岩浆型和贫岩浆型陆缘在裂前和裂陷期具有相似的岩石组成和裂陷结构特征,只是在破裂前后由于岩浆量的不同而发生了结构的分异。贫岩浆型陆缘中的全岩石圈断裂型、上地壳过渡型、下地壳剥露型、上地幔剥露型,甚至下地壳+上地幔剥露的组合类型陆缘,是被动陆缘在张裂期由于岩石圈各层流变结构等因素的差异发生分异演化的结果。贫岩浆型陆缘下地壳高速体主要来源于地幔蛇纹岩化,而富岩浆型陆缘则主要来源于高温地幔熔融产生的底侵或侵入,局部可能继承了前张裂期的高速变质岩体。上述大陆边缘研究成果为研究南海的结构和演化提供了很好的对比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大陆边缘 富岩浆型 贫岩浆型 下地壳高速体 分异演化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地壳深部构造特征及油气勘探新领域 被引量:30
13
作者 张景廉 石兰亭 +2 位作者 陈启林 张虎权 卫平生 《岩性油气藏》 CSCD 2008年第2期29-36,共8页
柴达木盆地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已探明三大油气区:西南尕斯库勒一带的第三系油气区,北部冷湖、鱼卡、南八仙一带的侏罗系油气区以及东部三湖地区的第四系天然气区。但未来的油气勘探领域在哪里,这是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盆地榴辉岩、镁... 柴达木盆地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已探明三大油气区:西南尕斯库勒一带的第三系油气区,北部冷湖、鱼卡、南八仙一带的侏罗系油气区以及东部三湖地区的第四系天然气区。但未来的油气勘探领域在哪里,这是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盆地榴辉岩、镁铁—超镁铁岩的发现和盆地边缘大量金矿的分布,以及盆地中膏盐、白云岩、伊利石、锶矿床等的存在则表明了盆地广泛存在地幔流体活动。地震测深结果显示:柴达木盆地中地壳广泛发育低速-高导层,这是无机油气的发生器。分析中地壳低速-高导层与深大断裂分布关系,大断裂与不整合面、浅层断裂及储集层的配套关系,对寻找大油气田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研究表明,柴西地区深部花岗岩及其风化壳是未来石油勘探的重点,而盆地东部三湖地区深部则是寻找大气田的有利靶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地壳 低速-高导层 地幔流体 无机油气 油气勘探方向 柴达木盆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深部地壳构造特征与油气成藏 被引量:15
14
作者 张景廉 石兰亭 +3 位作者 卫平生 张虎权 陈启林 李扬鉴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72-278,共7页
根据鄂尔多斯盆地基底性质、基底断裂带分布、盆地巨厚白云岩分布,以及膏盐(特别是钾盐)和大量金属热液矿物,认为盆地曾有地幔流体的强烈活动。对鄂尔多斯盆地及西缘盆地(银川盆地、六盘山盆地)的深部地壳结构的研究表明,尽管鄂尔多斯... 根据鄂尔多斯盆地基底性质、基底断裂带分布、盆地巨厚白云岩分布,以及膏盐(特别是钾盐)和大量金属热液矿物,认为盆地曾有地幔流体的强烈活动。对鄂尔多斯盆地及西缘盆地(银川盆地、六盘山盆地)的深部地壳结构的研究表明,尽管鄂尔多斯盆地深部没有中地壳低速层,但银川盆地、六盘山盆地中地壳广泛发育低速高导层。地幔流体在银川盆地的中地壳低速高导层发生费托合成生成天然气;而在六盘山盆地的中地壳低速高导层发生费托合成生成石油。中生代晚期发生了强大的构造挤压推覆作用,中生界石油沥青的稀土元素分配模式、古生界天然气的碳、氢同位素特征均表明有地幔流体的参与。根据这一模式推测,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生物礁(白云岩为储集层,膏盐为盖层)是未来寻找大气田的主要靶区;盆地北部伊盟隆起的东胜地区深部中地壳有低速高导层,因此东胜砂岩铀矿下部可能有大油气田。最近,伊盟隆起中元古界钻遇天然气,表明了盆地北部基岩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油气成藏 地幔流体 中地壳 低速高导层 费托合成 勘探靶区
下载PDF
跨南海西南次海盆OBS、多道地震与重力联合调查 被引量:7
15
作者 汪俊 邱燕 +4 位作者 阎贫 DELESCLUSE M 王彦林 PUBELLIER M 聂鑫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1-90,共10页
对跨南海西南次海盆及两侧陆缘的一条1050km长的、包括海底地震(OBS)、长排列多道地震和重磁在内的综合地球物理探测剖面(CFT)进行了构造成像和研究。在多道地震成像基础上建立了CFT剖面初始速度模型,进而通过初至波层析成像方法反演了... 对跨南海西南次海盆及两侧陆缘的一条1050km长的、包括海底地震(OBS)、长排列多道地震和重磁在内的综合地球物理探测剖面(CFT)进行了构造成像和研究。在多道地震成像基础上建立了CFT剖面初始速度模型,进而通过初至波层析成像方法反演了CFT剖面的速度结构模型,在重力异常资料的约束下建立了CFT剖面的综合地壳结构模型。讨论了沿CFT剖面出现的下地壳高速体、龙门海山的低密度物质等地质问题。结果表明,下地壳高速层在北部陆坡、西南海盆和南部南沙地块均有分布,厚度在0~4km之间,可能与陆缘下地壳物质和地幔物质熔融混合,以及深海盆海底扩张期间构造拉伸导致地幔蛇纹岩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西南海盆 海底广角地震 长排列多道地震 层析成像 下地壳高速体 龙门海山
下载PDF
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下地壳地球物理异常及成因 被引量:5
16
作者 赵继龙 袁晏明 +1 位作者 李德威 郝爽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3-18,29,共7页
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下地壳普遍发育电性高导层、波速低速层和热流密度值异常区。下地壳电性结构和速度结构明显具有纵向分层和横向分块的特点,其热流密度值具有明显的南北条带性和东西分块性。下地壳高导层、低速层和热流密度值异常区... 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下地壳普遍发育电性高导层、波速低速层和热流密度值异常区。下地壳电性结构和速度结构明显具有纵向分层和横向分块的特点,其热流密度值具有明显的南北条带性和东西分块性。下地壳高导层、低速层和热流密度值异常区与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各构造单元有一定的匹配性,异常区的形成与青藏高原和周边盆地耦合过程中下地壳岩石的热软化以及韧性流动有关。下地壳层流是下地壳岩石热软化和韧性流动的结果,青藏高原的隆升是层流作用的表现,目前层流作用的动力来源于恒河盆地下地壳,层流方向由恒河盆地流入青藏高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下地壳 高导层 低速层 热流密度值异常 韧性流动
下载PDF
汶川大地震与中地壳低速、高导层的成因关系初探 被引量:14
17
作者 张景廉 杜乐天 +1 位作者 张虎权 石兰亭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05-412,共8页
四川汶川大地震给人们留下诸多困惑:大地震究竟是如何发生的,大地震能否避免?本文根据松潘—甘孜褶皱带的深部地壳构造特征表明:松潘—甘孜褶皱带的茂县(1933年)、松潘—平武(1976年)、汶川(2008年)大地震震源深度与中地壳低速、高导层... 四川汶川大地震给人们留下诸多困惑:大地震究竟是如何发生的,大地震能否避免?本文根据松潘—甘孜褶皱带的深部地壳构造特征表明:松潘—甘孜褶皱带的茂县(1933年)、松潘—平武(1976年)、汶川(2008年)大地震震源深度与中地壳低速、高导层深度大体一致,可能成因上相关。历史上一些大地震如银川地震、海原地震、渭南地震、海城地震、唐山地震等也均与中地壳低速、高导层有关,这一切均可能与地球排气作用有关。而通过地震、森林大火、油气资源的一体化勘查,可查明地震可能发生的区域。通过油气的勘查、开发、排放,可有效减少地震发生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成因 震源 中地壳低速高导层 壳幔韧性剪切带 地球排气作用 汶川大地震
下载PDF
垂向非均匀介质中首波特征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坚 张海明 陈晓非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59-568,共10页
利用合成理论地震图方法研究了存在高速层或低速层的地壳模型及壳-幔过渡带模型中首波等震相的动力学特征,指出首波的特征对于高速层的结构变化比较敏感.当高速层厚度与特征波长相比较小时,地震波的衍射现象明显,这种情况下高速层不能... 利用合成理论地震图方法研究了存在高速层或低速层的地壳模型及壳-幔过渡带模型中首波等震相的动力学特征,指出首波的特征对于高速层的结构变化比较敏感.当高速层厚度与特征波长相比较小时,地震波的衍射现象明显,这种情况下高速层不能屏蔽在其下面一层的上界面传播的首波,且该首波震相的强度随高速层厚度或速度的增加而递减;当高速层厚度与特征波长相当时,高速层底面的反射波震相与首波震相到时接近,会因互相干涉而减弱;对于低速层,首波震相强度较弱且随低速层速度的减小而递减;在壳-幔间断处引入一定厚度和速度变化范围的过渡带,可以得到更加明显的视首波震相,强度随过渡带厚度或速度变化范围的增加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向非均匀介质 理论地震图 首波 高速层 低速层 壳-幔过渡带
下载PDF
松辽盆地深部地壳构造特征与无机油气生成模式 被引量:15
19
作者 卫平生 张景廉 +1 位作者 张虎权 石兰亭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507-1513,共7页
松辽盆地中地壳有一低速—高导层(也称塑性层),中地壳的塑性层与松辽盆地的成因以及盆山耦合系统有关.盆地地幔流体活动有下列表现:(1)高热流、高地温场;(2)深大断裂与火山岩喷溢;(3)碱交代作用(如钠长石化、伊利石化);(4)Mg2+交代作用... 松辽盆地中地壳有一低速—高导层(也称塑性层),中地壳的塑性层与松辽盆地的成因以及盆山耦合系统有关.盆地地幔流体活动有下列表现:(1)高热流、高地温场;(2)深大断裂与火山岩喷溢;(3)碱交代作用(如钠长石化、伊利石化);(4)Mg2+交代作用(如白云石化)等等.地球化学省与地球化学急变带控制了大油气田的分布并显示了盆地发生的壳—幔相互作用.中地壳的低速—高导层不是岩浆岩,而是一充满地幔流体的地质体,它们富含氢、碱金属(K+、Na+)、卤素(F-、Cl-)、碳(甲烷、CO、CO2)、氮、硫等.在中地壳的温度压力条件下,在Fe、Ni等催化剂的参与下,H2与CO(CO2)可发生费—托合成烃的反应.实验表明:这个反应不仅可生成气态烃还可生成液态烃,并将发生碳同位素分馏作用.松辽盆地的U形运移模型受到质疑.按照石油无机生成的模型,松辽盆地的深部将会有更多的石油与天然气,庆深气田的发现便是一个明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地壳 低速—高导层 地幔流体 费—托合成 石油的无机成因 松辽盆地
下载PDF
大陆下地壳地球物理异常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10
20
作者 李德威 王家映 《地质科技情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1-15,20,共6页
下地壳反射层 (或反射下地壳 )、下地壳低速层和低阻层等一系列惊人发现唤醒我们必须重新认识大陆岩石圈 ,研究大陆下地壳。大陆下地壳中的地震反射层、低速层和下地壳低阻层相互伴生 ,在中、新生代伸展构造区和年轻造山带等活动构造区... 下地壳反射层 (或反射下地壳 )、下地壳低速层和低阻层等一系列惊人发现唤醒我们必须重新认识大陆岩石圈 ,研究大陆下地壳。大陆下地壳中的地震反射层、低速层和下地壳低阻层相互伴生 ,在中、新生代伸展构造区和年轻造山带等活动构造区带的发育程度远远高于前寒武纪地盾和克拉通等稳定构造单元 ,其成因可能与层流构造及其相关的热活动、韧性剪切、岩浆作用、部分熔融、变质反应等有关 ,并随着大陆地壳构造 -热演化而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陆下地壳 地震反射 低速层 低阻层 韧性流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