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valuation and Selection of High Biomass Rice (<i>Oryza sativa L.</i>) for Drought Tolerance 被引量:2
1
作者 Aditi Kondhia Rodante Escleto Tabien Amir Ibrahim 《American Journal of Plant Sciences》 2015年第12期1962-1972,共11页
Biomass production is important in increasing yield not only for food but also for bio-fuel production that depends on high dry matter. Due to climate change, occurrence of drought may be prevalent and this affects bo... Biomass production is important in increasing yield not only for food but also for bio-fuel production that depends on high dry matter. Due to climate change, occurrence of drought may be prevalent and this affects both grain and biomass yields in crops including rice. The objectives of this study were to determine the performance of selected high biomass breeding rice lines to different levels of drought and use several drought tolerance indices to identify best genotypes that could be grown in unfavorable water stressed areas. A rainfed and flooded trial was conducted to evaluate 20 selected breeding lines for biomass production and ten entries from the same set were grown in the greenhouse at three different field capacities (FC, 50%, 75%, 100%). Most of the genotypes performed well under non-stressed conditions (flooded and 100% FC) but some genotypes performed well in water stressed condition. The plants had lower plant height, tiller plant-1, and total biomass at maturity under rainfed conditions and their flowering was delayed compared to flooded conditions. In the greenhouse, water stress slowed the rate of increase in height, and produced lower shoot and root weight, percent dry matter (% DM) and total biomass. However, drought enhanced the rate of tiller production. Two genotypes were found to more tolerant to drought stress and could be used for cultivation under water stress condition to get optimum biomass yields. These genotypes can be identified using drought tolerance indices, particularly stress tolerance index (STI), geometric mean productivity (GMP), mean productivity (MP) and harmonic mean (HARM), as these have a similar ability to separate drought sensitive and tolerant genotypes. Genetic and molecular analyses, and detailed characterization of these genotypes will help understand their inheritance pattern and the number of genes controlling the traits and determine specific leaves and root traits important in developing high biomass ri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 BIOMASS rice water Stress Selection Indices
下载PDF
绿色优质节水抗旱稻新组合‘旱优640'的选育及制繁种技术
2
作者 高欢 李梦臣 +5 位作者 赵洪阳 王飞名 刘毅 张剑锋 罗星星 张安宁 《上海农业学报》 2024年第4期27-30,共4页
‘旱优640‘是以沪旱5A为母本、旱恢1640为父本,由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选育而成的绿色、优质、节水、适应性广的抗旱新品种。2021年通过上海市审定(沪审稻2021009)。本文详细介绍了‘旱优640’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繁种与制种技术... ‘旱优640‘是以沪旱5A为母本、旱恢1640为父本,由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选育而成的绿色、优质、节水、适应性广的抗旱新品种。2021年通过上海市审定(沪审稻2021009)。本文详细介绍了‘旱优640’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繁种与制种技术,为‘旱优640’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旱优640 节水抗旱稻 优质 选育
下载PDF
冷水灌溉对水稻扬花期遭受短时高温危害的缓解效果
3
作者 刘奇华 孙召文 +1 位作者 尹秀波 郑崇珂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2024年第11期1382-1390,共9页
以灌溉水的温度处理(冷水初始温度20.0℃、常温水初始温度27.7℃)为主区,以气温处理(高温38.0℃、自然气温32.0℃)为副区,进行裂区实验设计,开展田间实验,探索高温与自然气温下水稻体温的变化特征及冷水灌溉和常温水灌溉对水稻剑叶、穗... 以灌溉水的温度处理(冷水初始温度20.0℃、常温水初始温度27.7℃)为主区,以气温处理(高温38.0℃、自然气温32.0℃)为副区,进行裂区实验设计,开展田间实验,探索高温与自然气温下水稻体温的变化特征及冷水灌溉和常温水灌溉对水稻剑叶、穗及节间温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与自然气温相比,高温条件下水稻剑叶、穗及节间温度分别显著提高5.9℃、5.7℃和0.9℃。高温条件下使用两种温度的水灌溉时,冷水灌溉(LHT)处理的水温升高更快、升温幅度更大,10:00-15:00升温幅度达6.0℃;而常温水灌溉的水温变化缓慢,从10:00的27.7℃升至15:00的30.0℃,升温仅2.3℃。可见,高温条件下灌溉冷水比常温水吸收更多的热量。因此,高温条件下,与常温水灌溉处理相比,冷水灌溉处理使水稻剑叶、穗及节间温度显著降低了1.5℃、1.3℃和1.6℃,增大了气-叶温差、气-穗温差及气-节间温差。高温条件下,冷水灌溉能有效降低水稻体温,起到良好的避热效果,因此可以考虑作为缓解高温热害的一种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水灌溉 水稻 扬花期 短时高温 缓解效果
下载PDF
不同灌溉方式对水稻生育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5
4
作者 金学泳 商文楠 +2 位作者 曹海峰 张俊宝 孙涛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5年第8期125-128,共4页
试验设A(浅湿干)、B(浅水)、C(浅深浅)三个不同灌溉方式处理,进行了处理间需水量、叶面蒸腾、棵间蒸发、渗透量的测定和生育期及生物学特性、分蘖消长、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以及产量米质构成因素等的调查,研究了不同灌溉方式对水稻... 试验设A(浅湿干)、B(浅水)、C(浅深浅)三个不同灌溉方式处理,进行了处理间需水量、叶面蒸腾、棵间蒸发、渗透量的测定和生育期及生物学特性、分蘖消长、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以及产量米质构成因素等的调查,研究了不同灌溉方式对水稻生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处理间的需水量动态除叶面蒸腾出现A(浅湿干210.0mm)>B(浅水204.5mm)>C(浅深浅200.7mm)差异不明显的变化趋势外,需水量、棵间蒸发、田间渗漏、灌溉量均呈现A(浅湿干)<B(浅水)<C(浅深浅)趋势,说明种植水稻在进一步节水上有很大的潜力;②处理间的生育期及积温有随田间灌水量的增加而略有延长的趋势,株高有随之增高的明显趋势,抗倒、抗病性为A(浅湿干)>B(浅水)>C(浅深浅);③处理间分蘖消长基本相同,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均呈A(浅湿干)>B(浅水)>C(浅深浅)的趋势;④处理间的产量构成因素只有结实率和千粒重有差异,并均呈A(浅湿干)>B(浅水)>C(浅深浅)趋势。同时,碾米品质的各项指标有A处理(浅湿干)>B处理(浅水)>C处理(浅深浅)的趋势,而直链淀粉、胶稠度、蛋白质和味度值等指标则未表现出规律性变化趋势;⑤处理A(浅湿干)由于田面“水层期”较少,能明显减少棵间蒸发和渗漏,有较明显的节水效应和增产效应,并且米质不受大的影响,是最佳的高产节水灌溉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生长速度 产量表现 灌溉方式 需水量 叶面蒸腾 棵间蒸发 渗透量 节水效应 增产效应
下载PDF
基于UPLC-Q-TOF-MS和多元统计分析樟帮米泔水漂白术漂制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动态变化研究
5
作者 杨丹阳 张安然 +6 位作者 陈雨迅 于欢 吴晓莹 朱盈徽 肖小林 龚千锋 叶培培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1-157,I0027,共8页
目的研究樟帮米泔水漂白术漂制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动态变化,为白术漂制工艺的合理制定及炮制机制的阐释提供参考。方法以白术生品及其5个不同漂制阶段的漂制品(第1、2阶段漂制品分别为生品用9倍量米泔水各漂12、24 h;第3-5阶段漂制品分别... 目的研究樟帮米泔水漂白术漂制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动态变化,为白术漂制工艺的合理制定及炮制机制的阐释提供参考。方法以白术生品及其5个不同漂制阶段的漂制品(第1、2阶段漂制品分别为生品用9倍量米泔水各漂12、24 h;第3-5阶段漂制品分别为生品先用9倍量米泔水漂24 h,再用9倍量清水各漂12、24、48 h,漂洗温度均为26℃)为研究对象,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UPLC-Q-TOF-MS)检测其化学成分,以0.1%甲酸水溶液(A)-乙腈(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0-5 min,5%-30%B;5-14 min,30%-60%B;14-23 min,60%-70%B;23-31 min,70%-95%B;31-32 min,95%-5%B;32-35 min,5%B),柱温40℃,进样量2μL,流速0.3 mL·min^(-1);运用电喷雾离子源(ESI),在正离子模式下进行扫描并采集质谱数据,扫描范围m/z 50-1250;利用PeakView 1.2进行数据分析,结合对照品、chemicalbook数据库及相关文献对白术生品及其5个不同漂制阶段漂制品的化学成分进行鉴定;质谱数据通过MarkerView1.2软件归一化处理后应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找出差异化合物,分析差异化合物的相对含量随漂制时间不同的变化规律。结果从白术生品及其5个不同漂制阶段漂制品中共鉴别出55个化学成分,包含白术内酯Ⅰ、Ⅱ、Ⅲ等在内的40个共有成分。其中,从白术生品、第1-5阶段漂制品中分别鉴别出了53、47、49、49、44、46个成分。与白术生品比较,漂制过程中新增了vitexin和dihydrosyrindine 2个成分,未检测到聚-L-组氨酸、尿苷等9个成分,而9-hydroxy-7-oxo-7H-furo[3,2-g]chromen-4-ylβ-D-glucopyranoside、4-octylbenzoic acid等4个成分在漂制过程中呈消失-出现的变化趋势。多元统计分析筛选出18个差异化合物,其中白术内酯Ⅰ、Ⅱ、Ⅲ这3个差异化合物的相对含量随着漂制时间的延长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且都是生品中为最低,第3阶段漂制品中为最高。结论漂制辅料(清水和米泔水)和漂制时间是白术漂制过程中化学成分产生动态变化的主要原因。漂白术饮片若以白术内酯Ⅰ、Ⅱ、Ⅲ为指标性成分和药效成分,则白术合理的漂制工艺为:白术生品先用9倍量米泔水漂24 h,再用9倍量清水漂12 h。该实验可为樟帮特色米泔水漂白术炮制科学内涵的阐释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术 米泔水 漂制过程 化学成分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法 多元统计分析
下载PDF
不同水分管理下优质稻花后植株碳氮流转与籽粒生长及品质的相关性 被引量:1
6
作者 胡钧铭 江立庚 +3 位作者 徐世宏 韦善清 梁和 董登峰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07-515,570,共10页
以桂华占、八桂香为材料,在干湿交替灌溉、亏缺灌溉、淹水灌溉3种水分条件下,研究优质稻花后植株碳氮流转与籽粒生长及品质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水分管理下,桂华占和八桂香花后碳氮流转与籽粒的生长间存在密切相关。主要表现在:(1)... 以桂华占、八桂香为材料,在干湿交替灌溉、亏缺灌溉、淹水灌溉3种水分条件下,研究优质稻花后植株碳氮流转与籽粒生长及品质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水分管理下,桂华占和八桂香花后碳氮流转与籽粒的生长间存在密切相关。主要表现在:(1)茎鞘和叶片干物质转运对籽粒干物质积累的贡献率为16.86%~25.68%,花后茎叶干物质运转速度和运转率与籽粒起始灌浆势呈显著甚至极显著正相关;籽粒最大灌浆速率、活跃灌浆期、持续灌浆时间与叶片干物质运转速度和运转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茎鞘干物质运转速度和运转率呈极显著负相关;(2)茎鞘碳同化物转运对籽粒的产量和淀粉产量的贡献率则为干湿交替灌溉>亏缺灌溉>淹水灌溉;但叶片碳同化物转运对籽粒的产量和淀粉产量的贡献率则为淹水灌溉>亏缺灌溉>干湿交替灌溉;茎叶可溶性糖积累量的减少和籽粒直链淀粉含量和积累量增加是同步的,且茎叶可溶性糖积累量快速递减期(花后3~12d)与直链淀粉含量和积累量快速递增期(花后6~12d)同步;(3)茎鞘和叶片氮素转运对籽粒氮素积累的贡献率为44.05%~117.66%,叶片总氮转运对籽粒氮素积累的贡献率大于茎鞘,茎鞘和叶片氮同化物对籽粒氮素的贡献率以淹水灌溉处理的最大,亏缺灌溉处理的次之,干湿交替灌溉处理的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稻 水分胁迫 碳氮同化物 流转 籽粒生长 品质 相关性 同步性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稻米和稻田水土中多菌灵残留 被引量:6
7
作者 刘双双 杨仁斌 +1 位作者 傅强 陈海平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12年第5期49-52,共4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稻米和稻田水土中的多菌灵残留,用稀盐酸溶液提取,经液液分配净化,外标法定量。多菌灵的峰面积与进样质量在0.15 ng~220 ng范围内呈线性相关,在稻田水、土壤和稻米中的最低检出质量比分别为0.01 mg/kg、0.01 mg...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稻米和稻田水土中的多菌灵残留,用稀盐酸溶液提取,经液液分配净化,外标法定量。多菌灵的峰面积与进样质量在0.15 ng~220 ng范围内呈线性相关,在稻田水、土壤和稻米中的最低检出质量比分别为0.01 mg/kg、0.01 mg/kg和0.02 mg/kg。3个质量水平的加标回收试验结果表明,多菌灵在稻田水样中的平均回收率为87.1%~93.0%,RSD为3.3%~3.8%;在土壤中的平均回收率为84.8%~91.9%,RSD为1.4%~4.1%;在稻米中的平均回收率为83.9%~89.6%,RSD为1.8%~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菌灵 高效液相色谱法 稻米 水质 土壤
下载PDF
不同静电场对水稻种子萌发吸水和幼苗根系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15
8
作者 朱冬雪 窦家本 刘平 《贵州农业科学》 CAS 1997年第3期38-40,共3页
高压静电场处理水稻种子能促进萌发吸水和提高幼苗的根系活力,静电场处理水稻幼苗同样也能提高根系活力。当植株上端为正电极处理时,静电场对根系活力的作用随电场强度增大而增大;当上端为负电极处理时,其作用效果相反。通过最优回... 高压静电场处理水稻种子能促进萌发吸水和提高幼苗的根系活力,静电场处理水稻幼苗同样也能提高根系活力。当植株上端为正电极处理时,静电场对根系活力的作用随电场强度增大而增大;当上端为负电极处理时,其作用效果相反。通过最优回归设计试验结果分析,对根系活力作用的最佳处理为:电场强度1.5KV/cm,时间1.2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场 水稻 种子吸水 根系活力
下载PDF
方便米粉高温高湿干燥过程水分的扩散特性 被引量:16
9
作者 赵思明 刘友明 +1 位作者 熊善柏 谭汝成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85-288,共4页
对方便米粉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干燥的水分扩散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方便米粉干燥的水分扩散系数为 (1.5~ 3.8)× 10 -11m2 /s。在较高相对湿度 (6 0 % )下 ,水分扩散系数随含水量下降而减小。在较低相对湿度 (2 7% )下 ,水分... 对方便米粉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干燥的水分扩散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方便米粉干燥的水分扩散系数为 (1.5~ 3.8)× 10 -11m2 /s。在较高相对湿度 (6 0 % )下 ,水分扩散系数随含水量下降而减小。在较低相对湿度 (2 7% )下 ,水分扩散系数随含水量下降而增大。相对湿度对干燥过程的平均水分扩散系数的影响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 ,在相对湿度为 4 0 %左右时 ,扩散系数最低。方便米粉的干燥能为 2 10 0 0~ 2 4 0 0 0kJ/kmol。随相对湿度的增加 ,干燥能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当相对湿度在 35 %~ 4 0 %时 ,干燥能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便米粉 干燥过程 水分 扩散特性 相对湿度 含水量
下载PDF
超级稻扬粳4227机插秧壮秧培育技术 被引量:1
10
作者 蒋敏 李爱宏 +5 位作者 张小祥 吴政 潘存红 肖宁 李育红 黄年生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6-89,共4页
应用高吸水种衣剂种子包衣,研究其在扬粳4227机插秧上的应用效果,分析不同药种比种子包衣处理对水稻秧苗出苗率、成苗率、秧苗素质及秧苗根系形态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药种比包衣(1∶30)处理出苗率、成苗率分别比不包衣处理高出3.9... 应用高吸水种衣剂种子包衣,研究其在扬粳4227机插秧上的应用效果,分析不同药种比种子包衣处理对水稻秧苗出苗率、成苗率、秧苗素质及秧苗根系形态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药种比包衣(1∶30)处理出苗率、成苗率分别比不包衣处理高出3.93个百分点和7.35个百分点;且壮秧率大幅度提高,秧苗素质明显增强;同时还起到了适当增强秧龄弹性,延长适栽期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粳4227 机插秧 高吸水种衣剂 壮秧
下载PDF
高水分稻谷低温储藏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庞文渌 《粮食加工》 2007年第1期78-80,85,共4页
在浅圆仓进行高水分稻谷储藏实验的基本操作程序为:新粮入仓→机械通风→压盖保冷环流熏蒸谷物冷却机械通风。实验结果表明将粮温控制在20℃以下是可行的,且费用低于为安全储藏而进行的烘干费用。
关键词 高水分稻谷 低温储藏 自然低温 谷物冷却 保鲜储藏
下载PDF
四川冬水田区杂交稻抛秧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熊洪 徐富贤 +4 位作者 洪松 冉茂林 熊远俸 雷达 刘代银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3期55-60,共6页
本文根据目前四川省农村劳动力结构的变化和青壮年劳力短缺的实际,研究了冬水田区杂交稻抛秧栽培的育秧方式、本田技术等。肯定了冬水田区杂交稻抛栽的可行性,并提出了中苗秧的标准和相应的高产技术,可供指导该项技术在省内推广。
关键词 抛秧栽培 高产技术 杂交稻 冬水田区 四川
下载PDF
节水灌溉下水稻高产优质的生理基础 被引量:5
13
作者 彭世彰 李寿声 吴子敬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3年第1期55-61,共7页
根据"河海大学、济宁市水利局麦仁店试验站"多年灌溉试验资料,针对水稻控制灌溉技术节水增产的新特点.从土壤中水、肥、气、热等主要因素的协调状态、水稻自身调节机能和适应能力等作物生理的变化以及水稻根系发育、地上部较... 根据"河海大学、济宁市水利局麦仁店试验站"多年灌溉试验资料,针对水稻控制灌溉技术节水增产的新特点.从土壤中水、肥、气、热等主要因素的协调状态、水稻自身调节机能和适应能力等作物生理的变化以及水稻根系发育、地上部较理想株型形成等方面,分析了节水灌溉条件下水稻高产优质的生理基础,闸述了水稻生长发育的新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灌溉 生理生态 机理
下载PDF
高温和肥水调控对川东南杂交水稻结实率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徐富贤 张林 +5 位作者 熊洪 周兴兵 朱永川 蒋鹏 刘茂 郭晓艺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4-46,共3页
以5个杂交中稻组合为材料,在智能人工气候室条件下,研究了极端高温对杂交中稻结实率的影响与肥水调控效果。结果表明,孕穗期和抽穗期日均温33℃以上对结实率的影响显著,38℃以上时结实率急剧下降,抽穗期遇38℃高温,参试品种的结实率均在... 以5个杂交中稻组合为材料,在智能人工气候室条件下,研究了极端高温对杂交中稻结实率的影响与肥水调控效果。结果表明,孕穗期和抽穗期日均温33℃以上对结实率的影响显著,38℃以上时结实率急剧下降,抽穗期遇38℃高温,参试品种的结实率均在10%以下;孕穗期受高温影响明显比抽穗期小,33℃条件下,孕穗期高温产量损失在10%以内,抽穗期高温产量损失65%左右,38℃条件下孕穗期和抽穗期高温产量损失分别在80%和90%左右。在高温条件下,植株叶绿素含量和土壤相对持水量与结实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提高植株的营养水平和稻田保持浅水层,有显著的缓解高温造成的产量损失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高温 杂交水稻 肥水调控 产量损失
下载PDF
移栽水稻高产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生理生化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5
作者 陈婷婷 杨建昌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3-110,共8页
水资源匮乏威胁水稻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为了应对水资源紧缺和增加粮食产量,农业科学家开发了各种节水灌溉技术和生产体系。本文综述了当前移栽水稻生产上主要应用的节水灌溉技术并从水稻生长、激素、蔗糖-淀粉代谢途径关键酶... 水资源匮乏威胁水稻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为了应对水资源紧缺和增加粮食产量,农业科学家开发了各种节水灌溉技术和生产体系。本文综述了当前移栽水稻生产上主要应用的节水灌溉技术并从水稻生长、激素、蔗糖-淀粉代谢途径关键酶活性等方面阐述了其生理生化机制,提出水稻高产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存在的问题与研究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节水灌溉 高产高效 生理生化机理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稻田中丙草胺残留 被引量:5
16
作者 罗俊凯 黄雪 +2 位作者 杨丽华 廖晔颉 龚道新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14年第1期32-34,共3页
用二氯甲烷提取稻田水和水稻植株样品中的丙草胺,稻田土壤样品用二氯甲烷-甲醇混合溶剂(体积比为9∶1)提取,再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方法在0.02 mg/L^2.00 mg/L的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 8;稻田水、土壤,水稻植株中丙草胺的检... 用二氯甲烷提取稻田水和水稻植株样品中的丙草胺,稻田土壤样品用二氯甲烷-甲醇混合溶剂(体积比为9∶1)提取,再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方法在0.02 mg/L^2.00 mg/L的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 8;稻田水、土壤,水稻植株中丙草胺的检出限分别为0.001 mg/L、0.005 mg/kg、0.01 mg/kg;对稻田水、土壤和水稻植株分别做3个浓度水平的加标回收试验,重复5次,平均回收率在75.5%~84.7%之间,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0%~1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草胺 高效液相色谱法 水质 土壤 水稻
下载PDF
浙江省发展水稻节水高效栽培技术的探讨 被引量:31
17
作者 程旺大 赵国平 +1 位作者 王岳钧 张国平 《农业现代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197-200,共4页
阐述了浙江省发展水稻节水高效栽培技术的必要性及其重要意义 ;从水稻节水高效栽培技术的内涵、生理生态基础和技术体系的配置原则等角度 ,分析了其节水的理论依据与节水高效潜力 ;并联系浙江省实际 。
关键词 水稻 节水高效栽培 生理生态 配置原则 浙江
下载PDF
节水灌溉水稻高产优质成因分析 被引量:66
18
作者 彭世彰 郝树荣 +2 位作者 刘庆 刘勇 徐宁红 《灌溉排水》 CSCD 2000年第3期3-7,共5页
分析了宁夏引黄灌区控灌条件下水稻各生育阶段根系、茎杆、叶片、分蘖等生态指标和土壤肥力、土壤水分等土壤理化状况及水稻产量构成因素、稻米品质、水稻发病及倒伏指标。结果表明 :控灌水稻有显著的节水增产效果 ,水稻单产 1 0 3 98kg... 分析了宁夏引黄灌区控灌条件下水稻各生育阶段根系、茎杆、叶片、分蘖等生态指标和土壤肥力、土壤水分等土壤理化状况及水稻产量构成因素、稻米品质、水稻发病及倒伏指标。结果表明 :控灌水稻有显著的节水增产效果 ,水稻单产 1 0 3 98kg/hm2 ,增产幅度为 5.3 %,节约灌溉用水量 70 57.5m3/hm2 ,节水幅度达3 8.8%。稻米品质也相应提高 ,控灌水稻粗蛋白含量提高 0 .2 1 %,整精米率提高 1 .59%,垩白度和垩白率降低1 .1 2 %和 0 .2 9%。同时抗病虫害和抗倒伏能力提高 ,病株率降低 1 9.8%,病叶率降低 1 5.4 %,倒伏率降低1 8.3 %。控灌通过稻田水分的合理调控 ,改善了稻田根层土壤性状 ,促进了根系的生长发育 ,有效地协调了茎、蘖、叶、穗、粒的生长 ,形成较合理的群体结构和较理想的株型 ,茎杆粗壮抗倒伏 ,蘖叶早生快发 ,有效分蘖率高 ,叶面积指数增减过程合理 ,穗大 ,实粒多 ,千粒重高 ,品质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水灌溉 水稻 稻米品质 产量构成
下载PDF
川东南冬水田杂交中稻进一步高产的栽培策略 被引量:29
19
作者 徐富贤 熊洪 +2 位作者 朱永川 杨大金 王贵雄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04-1009,共6页
以18个杂交中稻组合为材料,研究了川东南冬水田杂交中稻进一步高产的策略及其栽培技术。结果表明,根据该地区日照条件差的生态特点,采用稀植足肥促进扩"库"增"源"的高产栽培策略,即通过超稀植降低苗峰,改善群体光照条件,提高成穗率... 以18个杂交中稻组合为材料,研究了川东南冬水田杂交中稻进一步高产的策略及其栽培技术。结果表明,根据该地区日照条件差的生态特点,采用稀植足肥促进扩"库"增"源"的高产栽培策略,即通过超稀植降低苗峰,改善群体光照条件,提高成穗率,适当降低有效穗数,大幅度提高每穗着粒数,在保持高产适宜叶面积指数条件下扩大库容量;增施氮肥补充光合源,保证在高粒叶比情况下有较好的籽粒充实度。核心技术是栽秧9.0万穴hm^-2、施氮210 kg。2004年、2005年生产示范分别比传统高产栽培技术增产11.86%-18.31%和14.32%-17.76%,其中超高产田验收产量高达10.81-11.05 t·hm^-2,创该生态区杂交中稻高产历史纪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水田 杂交中稻 高产 栽培策略
下载PDF
超高产杂交稻不同生育期的光合色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 被引量:46
20
作者 王强 张其德 +2 位作者 卢从明 匡廷云 李成荃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47-651,共5页
较为系统地研究了两个超高产杂交稻‘两优培九’、‘华安 3号’和多年来大面积推广的常规杂交稻‘汕优6 3’不同生育期的光合色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 ,在苗期 ,3个杂交稻的单位叶面积的叶绿素 (Chl)含量差别不大 ... 较为系统地研究了两个超高产杂交稻‘两优培九’、‘华安 3号’和多年来大面积推广的常规杂交稻‘汕优6 3’不同生育期的光合色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 ,在苗期 ,3个杂交稻的单位叶面积的叶绿素 (Chl)含量差别不大 ,类胡萝卜素 (Car)的含量以‘汕优 6 3’为最高。然而 ,随着发育阶段的推进 ,到分蘖期 ,尤其是抽穗期剑叶的单位叶面积Chl和Car含量 ,两个超高产杂交稻高于‘汕优 6 3’。从苗期到抽穗期 ,超高产杂交稻‘两优培九’和‘华安 3号’的净光合速率 (Pn)都比‘汕优 6 3’高 ,而在苗期的午间强光条件下和分蘖期的早晨以及抽穗期的早晚相对弱光条件下其Pn的差别尤为显著。在苗期 ,‘汕优 6 3’的水分利用效率 (WUE)略高于‘两优培九’和‘华安 3号’ ;到分蘖期和抽穗期 ,在上午 10时之前和下午 14时以后的时间段 ,则是两个超高产杂交稻明显高于‘汕优 6 3’。这些结果说明 ,超高产杂交稻‘两优培九’和‘华安 3号’不仅有较高的Pn和较强的抗光抑制能力 ,而且还能充分利用早晨和傍晚较弱的光强进行光合作用 ,这些是它们之所以高产的重要生理基础。此外 ,超高产杂交稻在生长发育的中后期 (分蘖期和抽穗期 )具有较高的WUE ,有利于节约农业用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产杂交稻 生育期 光合色素含量 净光合速率 水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