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ongitudinal train dynamics of electric multiple units under rescue 被引量:3
1
作者 Wei Shan Lai Wei Kai Chen 《Journal of Modern Transportation》 2017年第4期250-260,共11页
Once operating trains are disabled on the railway lines,an efficient manner is to utilize the train for train rescue.Owning to the different train and coupler types,it is difficult to formulate uniform regulations for... Once operating trains are disabled on the railway lines,an efficient manner is to utilize the train for train rescue.Owning to the different train and coupler types,it is difficult to formulate uniform regulations for train to train rescue.In this paper,the longitudinal train dynamics of electric multiple units under rescue were analyzed by field and laboratory tests.The angling behavior of the brakinginduced coupler under compressed in-train forces was analyzed.A dynamic model for the train and draft gear system was developed considering accurate boundary limitations and braking characteristics.The safety indices and their limits for the coupled rescue train were defined.Thedynamic evaluations of different train to train rescue scenarios were analyzed.It is indicated that the coupler vertical rotation occurs during the emergency braking applied by the assisting train.The vertical force components of intrain forces lead to the carbody pitch behavior and even cause local destructions to the coupler system.The carbody pitch motion can arise the inference of in-train devices.Based on the safety evaluation of train and coupler system,the regulations for typical train to train rescue scenarios were formul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ctric multiple units train rescue Coupler and draft gear BRAKING Coupler angling behavior
下载PDF
Analysis of torque transmitting behavior and wheel slip prevention control during regenerative braking for high speed EMU trains 被引量:4
2
作者 Kun Xu Guo-Qing Xu Chun-Hua Zheng 《Acta Mechanica Sinica》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2期244-251,共8页
The wheel-rail adhesion control for regenerative braking systems of high speed electric multiple unit trains is crucial to maintaining the stability,improving the adhesion utilization,and achieving deep energy recover... The wheel-rail adhesion control for regenerative braking systems of high speed electric multiple unit trains is crucial to maintaining the stability,improving the adhesion utilization,and achieving deep energy recovery.There remain technical challenges mainly because of the nonlinear,uncertain,and varying features of wheel-rail contact conditions.This research analyzes the torque transmitting behavior during regenerative braking,and proposes a novel methodology to detect the wheel-rail adhesion stability.Then,applications to the wheel slip prevention during braking are investigated,and the optimal slip ratio control scheme is proposed,which is based on a novel optimal reference generation of the slip ratio and a robust sliding mode control.The proposed methodology achieves the optimal braking performancewithoutthewheel-railcontactinformation.Numerical simulation results for uncertain slippery rails verify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methodolo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 speed electric multiple unit(EMU) train Regenerative braking Wheel-rail adhesion Optimal slip ratio
下载PDF
High-Speed EMU TCMS Design and LCC Technology Research 被引量:2
3
作者 Hongwei Zhao Zhiping Huang Ying Mei 《Engineering》 SCIE EI 2017年第1期122-129,共8页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high-speed electrical multiple unit (EMO) life cycle, including the design, manufacturing, testing, and maintenance stages. It also presents the train control and monitoring system (TCMS)...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high-speed electrical multiple unit (EMO) life cycle, including the design, manufacturing, testing, and maintenance stages. It also presents the train control and monitoring system (TCMS) software development platform, the TCMS testing and verification bench, the EMU driving simulation platform, and the EMU remote data transmittal and maintenance platform. All these platforms and benches combined together make up the EMU life cycle cost (LCC) system. Each platform facilitates EMU LCC management and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ctrical multiple unit train control and monitoring system train communication network Life cycle cost Development platform Testing bench Simulation Remote data transmittal
下载PDF
车端侧滚减振装置对高速双层动车组动力学性能的影响分析
4
作者 王昕 代亮成 +4 位作者 杨东晓 罗贇 池茂儒 郭兆团 曾鹏程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42-751,共10页
双层动车组设置较大的二系横向阻尼来抑制一次蛇行引起的共振,而较大的二系横向阻尼会使车辆的横向平稳性变差。针对某型高速双层动车组横向平稳性差的问题,基于车端侧滚减振装置的工作原理建立了车端侧滚减振装置在车体滚摆和摇头运动... 双层动车组设置较大的二系横向阻尼来抑制一次蛇行引起的共振,而较大的二系横向阻尼会使车辆的横向平稳性变差。针对某型高速双层动车组横向平稳性差的问题,基于车端侧滚减振装置的工作原理建立了车端侧滚减振装置在车体滚摆和摇头运动状态下的数学模型,并将AMEsim软件中建立的减振器仿真模型与台架试验进行验证。最后通过建立车端侧滚减振装置与被试车辆的联合仿真模型,在不改变车辆现有悬挂参数的基础上对车端侧滚减振装置的关键参数进行优化选取。仿真结果表明,车端侧滚减振装置可以在不影响车辆垂向平稳性、保证曲线运行安全性的前提下有效改善双层动车组的横向平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双层动车组 车端侧滚减振装置 横向平稳性 参数优化
下载PDF
考虑运行图抽线调整的城际铁路动车周转计划编制
5
作者 杜鹏 张路瑶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8-159,184,共13页
针对现有城际铁路动车组周转计划编制方法未考虑运行线客座率分布,导致抽线调整时难以单独停运低客座率车次而不影响高客座率车次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适用于运行图抽线调整的动车组周转计划优化编制方法。以最小化动车组使用数量及交路... 针对现有城际铁路动车组周转计划编制方法未考虑运行线客座率分布,导致抽线调整时难以单独停运低客座率车次而不影响高客座率车次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适用于运行图抽线调整的动车组周转计划优化编制方法。以最小化动车组使用数量及交路中运行线客座率差异为目标,考虑满足一级修等约束条件,构建非线性整数规划模型;通过线性化处理并结合Hierholzer's算法筛选合格解的方式,高效求解模型。案例分析表明:相较于只考虑动车组使用数量的传统方法,该模型在不增加动车组使用数量的情况下,可以显著降低各交路中运行线客座率的差异。优化后的交路中运行线客座率极差提高了68.67%,交路中运行线客座率方差之和降低至对比方案的66.27%。抽线调整时,采用优化方案能够更精确地优先取消低客座率运行线,有效保留高客座率运行线。在抽线条数分别设定为1,2,3的情况下,优化方案停开的运行线中,客座率低于60%的运行线的占比均保持在77%以上,而对比方案中该比例均未超过45%;优化方案中被取消车次的平均客座率比对比方案分别降低了4.48%、5.88%和6.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运输 动车组 非线性规划模型 动车组周转计划 客座率 运行图调整
下载PDF
高速动车组空气弹簧内部流场分析及其对动力学特性的影响
6
作者 戚壮 姜磊 +3 位作者 刘鹏飞 申永军 苗新添 顾晓辉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19-27,36,共10页
空气弹簧作为高速动车组二系悬挂中的重要元件,直接影响了车辆的运行品质,如何建立更加贴近实际的空气弹簧模型逐渐成为车辆动力学分析的重点。基于流体力学理论对空气弹簧内部气体方程进行了推导,依据动网格理论建立了空气弹簧流体力... 空气弹簧作为高速动车组二系悬挂中的重要元件,直接影响了车辆的运行品质,如何建立更加贴近实际的空气弹簧模型逐渐成为车辆动力学分析的重点。基于流体力学理论对空气弹簧内部气体方程进行了推导,依据动网格理论建立了空气弹簧流体力学模型,并通过台架试验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探索了空气弹簧系统内部湍流的计算方法,研究了空气弹簧不同载荷下的刚度特性,进一步分析了空气弹簧的动态特性。研究空气弹簧系统结构参数对垂向特性的影响,通过对管路不同结构参数下Helmholtz共振频率的计算,得出当空气弹簧激振频率与Helmholtz共振频率相同时,会增大空气弹簧阻尼系数。不同连接管路直径下,频率在1.0~5.0 Hz内,随着频率的增大,动刚度明显增大,当频率大于5.0 Hz之后,动刚度逐渐减小并趋于水平;频率在0.5~5.0 Hz内,连接管路直径越小,阻尼系数越大且具有一定滞后性,当频率大于10.0 Hz之后,阻尼系数趋近于0。不同连接管路长度下,频率在1.0~7.0 Hz内,频率越大动刚度越大,当频率大于7.0 Hz之后,随着频率的增加,动刚度逐渐减小并趋于稳定;频率在1.0~9.0 Hz内,连接管路长度越短,空气弹簧阻尼系数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弹簧 流场分析 高速动车组 动力学特性
下载PDF
动车组关键铸钢件质量控制 被引量:1
7
作者 朱正锋 曹健峰 曹松 《铸造》 CAS 2024年第3期410-414,共5页
介绍了动车组关键铸钢件材料技术指标、表面质量以及内部质量要求。结合部分关键铸钢件超标磁痕缺陷、渣气孔缺陷以及侵入性气孔缺陷的防治过程,阐述了保证铸件质量的工艺举措。
关键词 动车组 铸钢件 铸件质量
下载PDF
高速动车组进出隧道前照灯自动开关装置研究
8
作者 郑勇 陈燕萍 王玉辉 《科技创新与生产力》 2024年第6期121-123,127,共4页
本文针对山区高速铁路昼间行驶隧道多,高速动车组进出隧道需要司机频繁开关前照灯而造成很大的负担和一定的劳动强度等问题,研制出高速动车组进出隧道前照灯自动开关装置,光敏电阻传感器根据隧道内外光照强度不同,单片机自动控制高速动... 本文针对山区高速铁路昼间行驶隧道多,高速动车组进出隧道需要司机频繁开关前照灯而造成很大的负担和一定的劳动强度等问题,研制出高速动车组进出隧道前照灯自动开关装置,光敏电阻传感器根据隧道内外光照强度不同,单片机自动控制高速动车组前照灯开启或关闭,减轻动车组驾驶员的工作强度,达到高铁运输安全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主体 创新活力 创新创业大赛 激发机制
下载PDF
中国动车组车次号编码改进方案研究
9
作者 徐培娟 阎致远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8-23,共6页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不断发展,现行动车组车次编码混乱、容量受限及难辨识等问题日益明显,急需对其进行改进。总结并分析国外铁路旅客列车车次编码方案,借鉴航空编码规则,针对我国现行动车组车次编码方案和高速铁路发展趋势,重点考虑了...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不断发展,现行动车组车次编码混乱、容量受限及难辨识等问题日益明显,急需对其进行改进。总结并分析国外铁路旅客列车车次编码方案,借鉴航空编码规则,针对我国现行动车组车次编码方案和高速铁路发展趋势,重点考虑了车次编码容量、车次运营管理精细度、乘客识记方便程度以及车次文化内涵等因素,提出近期和远期两个阶段的动车组车次编码改进方案。在近期方案中,跨局列车采用“原字母+K+数字”的表达方式,管内列车采用“原字母+N+数字”的表达方式,进一步明确了不同速度等级和运行区域列车车次的概念,增加了开行列车的辨识度,改进后编码容量是现有动车组编码的1.5倍。在远期方案中,取消“D”字头车次编码,划分为“C”字头管内城际列车、“S”字头管内市郊列车、“G”字头跨局高速动车组列车和“W”字头跨局卧铺动车组列车,增加运营公司汉字代码,采用“首字母+运营等级+数字+运营公司代码”的编码方式,改进后车次编码容量是现有车次编码的54倍。此外,在车票购买网站及车票上标注运营列车名称并以不同颜色区分,增加客用车票二维码,进一步丰富列车车次文化内涵,展现不同车次地域特色,同时能在国内、国际上对我国的列车产品及铁路发展情况进行良好宣传。本研究综合考虑旅客列车运行中的多种因素,全方位优化动车组车次编码,为中国高速铁路车次编码改进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次编码 动车组列车 划分准则 编码容量 辨识度 文化内涵
下载PDF
雅万高铁动车组车载数据实时传输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
10
作者 杨春辉 程凯 +1 位作者 李超旭 张惟皎 《铁路计算机应用》 2024年第5期52-56,共5页
针对雅加达—万隆高速铁路(简称:雅万高铁)的车载数据尚未实现实时传输和应用,不利于开展动车组故障诊断及分析的情况,文章基于KCIC400AF型动车组车载无线传输装置的工作原理,设计了车载数据实时传输架构。通过采用车地无线传输安全机... 针对雅加达—万隆高速铁路(简称:雅万高铁)的车载数据尚未实现实时传输和应用,不利于开展动车组故障诊断及分析的情况,文章基于KCIC400AF型动车组车载无线传输装置的工作原理,设计了车载数据实时传输架构。通过采用车地无线传输安全机制、分布式大数据实时处理和分级多维监控等关键技术,实现动车组车载数据的实时传输,满足安全性与可靠性要求;根据动车组运用维修业务场景,分析车载数据在实时监控与故障处置、参数关联与运营维护决策等方面的应用,提高雅万高铁运营安全保障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万高铁 动车组 车载数据 实时传输 数据分析
下载PDF
双动力高速动车组动力包框架仿真及试验研究
11
作者 宋清林 林建华 +3 位作者 李文勇 类延磊 杨化龙 朱丹 《机车电传动》 2024年第1期46-57,共12页
文章介绍了双动力高速动车组动力包的结构特点,利用HyperMesh软件建立动力包框架有限元模型;根据EN 12663-1标准确定动力包框架的静强度和疲劳强度工况;根据Von Mises应力评估动力包框架结构的静强度;根据DVS 1612标准评估动力包框架的... 文章介绍了双动力高速动车组动力包的结构特点,利用HyperMesh软件建立动力包框架有限元模型;根据EN 12663-1标准确定动力包框架的静强度和疲劳强度工况;根据Von Mises应力评估动力包框架结构的静强度;根据DVS 1612标准评估动力包框架的焊接疲劳强度。利用ANSYS软件,对动力包框架进行自由模态分析;根据双层隔振理论建立动力包动力学模型;根据ISO 10816-6标准,计算动力包的振动烈度;根据ISO 8528-9标准,对动力包框架进行振动试验。通过对动力包框架的仿真分析和振动试验,结果表明,动力包框架能够满足相关标准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动车组 动力包 静强度 疲劳强度 模态分析 隔振效率 振动烈度
下载PDF
高速动车组明线交会对空调机组冷凝器性能的影响
12
作者 苏慈 张英利 +2 位作者 易青慧 王凯 王豪华 《制冷与空调》 2024年第10期16-22,35,共8页
针对高速动车组明线交会时的空气压力波对司机室和客室车顶空调机组冷凝器性能的影响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不同交会速度下空调机组冷凝器进、出风口表面压力分布及其对空调机组冷凝器散热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冷凝器进出风口压差随高速动... 针对高速动车组明线交会时的空气压力波对司机室和客室车顶空调机组冷凝器性能的影响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不同交会速度下空调机组冷凝器进、出风口表面压力分布及其对空调机组冷凝器散热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冷凝器进出风口压差随高速动车组交会速度的提升不断增大,交会过程对头车空调机组冷凝器进出风口压差的影响较大,尾车次之,中间车最小;交会速度200km/h以上时,司机室空调机组冷凝风量均不满足要求,冷凝器散热效果较差,而客室空调机组冷凝器散热效果在不同交会速度下均能满足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动车组 空调机组 冷凝器 压力 换热
下载PDF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friction stir welding technology in high speed EMU manufacturing 被引量:4
13
作者 Liu Jie 《China Welding》 EI CAS 2018年第4期57-62,共6页
The application status of friction stir welding technology is introduced,and the application research of advanced FSW technology in the manufacture of high-speed electric multiple unit aluminum alloy body is analyzed,... The application status of friction stir welding technology is introduced,and the application research of advanced FSW technology in the manufacture of high-speed electric multiple unit aluminum alloy body is analyzed,including the application of traditional friction stir welding technology to a combination of a lap joint and butt joint,and butt joint of large thick plate by both sides process,also introduces bobbin-tool friction stir welding to a butt joint and three-dimensional space curved friction stir welding to T-joint. At the same time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of new FSW technology derived from traditional FSW technology in rail vehicl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s put forward. As the fast developing of critical technology used on railway vehicles,quick applying advanced welding technology will affect products quality,manufacturing cost and production cycle time directly,and it certainly will be one of the approaches to develop markets by all the railway vehicles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iction stir welding high speed electric multiple unit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下载PDF
车底数最小化的动车组交路计划优化 被引量:1
14
作者 林柏梁 沈姚铭 +2 位作者 钟文健 王振宇 郭倩倩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10-221,共12页
基于现场生产需求,研究动车组交路计划优化问题。首先,界定动车组交路定义,分别以交路数最少、列车接续时间最短和车底数最少作为优化方向,分析3种目标下交路计划优化的不同效果,以及动车组交路计划的限制条件;然后,以所有动车组交路所... 基于现场生产需求,研究动车组交路计划优化问题。首先,界定动车组交路定义,分别以交路数最少、列车接续时间最短和车底数最少作为优化方向,分析3种目标下交路计划优化的不同效果,以及动车组交路计划的限制条件;然后,以所有动车组交路所需车底数最少为主要目标、以交路总时间最短为次要目标,考虑列车接续和动车组检修等约束条件,构建车底数最小化的动车组交路计划优化模型;最后,对整数非线性规划模型进行线性化处理,并依托上海局实际列车数据,对模型开展案例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可灵活转换优化目标,具有较好的灵活性和通用性;相比人工交路计划,该模型得到的优化计划减少车底数1列,缩短交路总时间420min;通过模型参数的灵敏度分析验证不同优化目标间的分歧性,并得出3条交路计划优化建议分别是,在保障动车组设备安全的前提下延长检修周期、提高车站作业效率并缩短动车组在站停留时间和压缩检修作业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车组 交路计划 车底 整数非线性规划 灵敏度分析
下载PDF
基于工业以太网的动车组列车通信网络设计 被引量:3
15
作者 任祥臣 石磊 《铁路计算机应用》 2023年第8期43-51,共9页
动车组列车通信网络(TCN,Train Communication Network)为动车组列车运行控制、多车重联控制、车辆维护及旅客服务等提供公用通信服务,实现列车信息传输和共享。我国现有的动车组TCN采用基于IEC 61375标准的绞线式列车总线(WTB,Wire Tra... 动车组列车通信网络(TCN,Train Communication Network)为动车组列车运行控制、多车重联控制、车辆维护及旅客服务等提供公用通信服务,实现列车信息传输和共享。我国现有的动车组TCN采用基于IEC 61375标准的绞线式列车总线(WTB,Wire Train Bus)+多功能车辆总线(MVB,Multifunction Vehicle Bus)技术,数据传输带宽有限,且部分通信线路无冗余,难以满足动车组技术升级过程中不断增长的列车数据传输需求。面向动车组TCN的各类数据传输要求,研究将工业以太网技术应用于动车组列车通信网络,利用工业以太网的特性和优势,实现对既有动车组TCN技术的替代升级。测试结果表明,采用该动车组列车通信网络,动车组所有子系统设备的通信状态和通信质量测试结果均满足评定标准,满足列车控制与管理要求,系统运行稳定,符合设计要求。该动车组列车通信网络已在复兴号系列动车组和上海、贵阳等城市的城际、城铁车辆上广泛应用,传输速率高,稳定性强,设备维护便捷,有助于快速提升轨道交通列车维修及旅客服务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车组 列车通信网络 工业以太网 替代升级 全冗余设计 数据传输隔离
下载PDF
双层动车组列车风特性研究
16
作者 王业腾 张超 +1 位作者 白夜 孙振旭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4064-4071,共8页
列车行驶过程中会诱导周围空气流动形成列车风,较大强度列车风会危及行人和轨道旁工作人员的安全,甚至会卷起附近的货物和杂物。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不同行驶速度的五编组双层车厢动车组周围的流场结构和列车风。结果表明:列车风主... 列车行驶过程中会诱导周围空气流动形成列车风,较大强度列车风会危及行人和轨道旁工作人员的安全,甚至会卷起附近的货物和杂物。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不同行驶速度的五编组双层车厢动车组周围的流场结构和列车风。结果表明:列车风主要由尾流区域涡脱落诱导产生,头车流线型区域、转向架等附属结构和地面效应对诱导列车风也有重要作用。列车周围靠近地面的区域受到附属结构和地面效应直接影响,列车风强度大于远离地面的区域。依据TSI 130—2014,行驶速度在200 km/h及以下速度级的双层车厢动车组符合列车风风速的安全标准,行驶速度250 km/h及以下速度级的双层车厢动车组符合车头压力脉冲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动车组 空气动力学 列车风 流场结构
下载PDF
长大坡道下高速车辆车轮滚动接触疲劳与磨耗仿真
17
作者 周橙 郑静 +3 位作者 乔青峰 邹晓龙 陈佳明 陶功权 《机车电传动》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8-25,共8页
文章建立车轮滚动接触疲劳预测模型和磨耗预测模型,分析长大坡道条件下坡度和车速对动车组车轮滚动接触疲劳和磨耗的影响。车轮滚动接触疲劳预测模型由车辆动力学模型和损伤函数组成,车轮磨耗预测模型包括车辆动力学模型、轮轨局部接触... 文章建立车轮滚动接触疲劳预测模型和磨耗预测模型,分析长大坡道条件下坡度和车速对动车组车轮滚动接触疲劳和磨耗的影响。车轮滚动接触疲劳预测模型由车辆动力学模型和损伤函数组成,车轮磨耗预测模型包括车辆动力学模型、轮轨局部接触模型、磨耗模型、平滑与更新策略,并基于现场实测车轮磨耗结果对车轮磨耗预测模型进行修正和验证。结果表明:下坡线路是导致车轮滚动接触疲劳的主要工况,并且车速越高或下坡坡度越大,车轮越容易萌生滚动接触疲劳;车辆直线运行时疲劳裂纹萌生位置基本在距离名义滚动圆外侧6~9 mm内,疲劳裂纹萌生角度基本在−10~10°。无论是上坡还是下坡,坡度越大,车轮磨耗越大,30‰坡度的上坡工况车轮磨耗面积约是−30‰坡度的下坡工况的1.85倍。在相同坡度条件下,对于上坡工况,车轮磨耗随着车速的增大而增大,而对于下坡工况,车速对车轮磨耗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大坡道 动车组 车轮滚动接触疲劳 车轮磨耗预测 磨耗模型 高速铁路
下载PDF
高速动车组避雷器电气击穿故障研究与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马德彪 杨建明 +2 位作者 徐玉峰 吴荣平 徐俊 《电气开关》 2023年第1期97-100,106,共5页
动车组车顶避雷器是抑制动车组车顶过电压的重要设备。近年来发生的多起动车组避雷器过电压开裂故障,给高铁动车组的安全运行带来了隐患,并造成了经济损失。根据避雷器结构及工作原理,分析高速动车组避雷器电气击穿故障机理,并提出改进... 动车组车顶避雷器是抑制动车组车顶过电压的重要设备。近年来发生的多起动车组避雷器过电压开裂故障,给高铁动车组的安全运行带来了隐患,并造成了经济损失。根据避雷器结构及工作原理,分析高速动车组避雷器电气击穿故障机理,并提出改进建议,保障动车组避雷器安全可靠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动车组 避雷器 电气击穿 过电压
下载PDF
高铁物流基地场段平面布置应用研究
19
作者 于鸿飞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7-74,93,共9页
目前我国高铁快运局限于客运动车组捎带载货模式,不能适应货运量增加后的规模化运输需求,随着速度350 km/h高速货运动车组的下线,这一矛盾更加突出。在总结我国高铁快运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从目标货物品类、运载设施特性、运输组织模式等... 目前我国高铁快运局限于客运动车组捎带载货模式,不能适应货运量增加后的规模化运输需求,随着速度350 km/h高速货运动车组的下线,这一矛盾更加突出。在总结我国高铁快运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从目标货物品类、运载设施特性、运输组织模式等方面,分析高速货运动车组的运输特点,探讨适用于高速货运动车组列车办理货运业务的作业场所,并对高铁物流基地进行功能分区,从铁路装卸场、外围接驳区和高铁快运集装箱转运中心3个部分入手,研究铁路作业核心区的平面布置形式,并对其中机械设备配置、铁路装卸线有效长度和主要站场设备的布置进行研究。分析京沪高速铁路辅助通道潍坊北高铁物流基地设计方案,为后续高铁物流基地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物流基地 高铁快运 货运动车组 作业流程 平面布置
下载PDF
高速动车组受电弓区域车顶结构降噪优化试验数据分析与仿真
20
作者 余永革 王成涛 +2 位作者 高阳 马常付 吴洪霞 《铁路计算机应用》 2023年第10期51-58,共8页
当前我国高速动车组列车运行速度超过350 km/h,受电弓区域车顶结构产生的噪声已成为车厢内最大噪声源,影响乘客乘坐体验。文章采用试验数据分析与仿真方法,对CRH380B型和CR400BF型动车组受电弓区域车顶结构进行全路径降噪优化措施试验研... 当前我国高速动车组列车运行速度超过350 km/h,受电弓区域车顶结构产生的噪声已成为车厢内最大噪声源,影响乘客乘坐体验。文章采用试验数据分析与仿真方法,对CRH380B型和CR400BF型动车组受电弓区域车顶结构进行全路径降噪优化措施试验研究,包括顶板型材阻尼处理优化、车顶内饰板声辐射控制与结构优化、车体顶板组合结构吸声/隔声材料优化处理、顶板结构全路径结构传声控制优化;在考虑受电弓区域和转向架区域联合声振激励的前提下,采用FE-SEA法,基于优化后车顶结构的细节特征,建立整车车厢内噪声仿真模型,定量评估车顶结构各项降噪优化措施对车厢内噪声的改善效果。仿真结果表明:车顶结构降噪优化设计可使CRH380B型动车组受电弓区域下方车厢内噪声降低3 dB,使CR400BF型动车组进一步降低1 dB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动车组 受电弓 车顶结构 减振降噪 试验数据分析 计算机仿真 车厢内声学特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