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ravity inversion of deep-crust and mantle interfaces in the Three Gorges area 被引量:1
1
作者 Wang Jian Shen Chongyang +2 位作者 Li Hui Sun Shaoan Xing Lelin 《Geodesy and Geodynamics》 2012年第4期7-17,共11页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heterogeneity of deep-crust and mantle interfaces in the region of the Three Gorges, China, we used the Parker-Oldenburg iterative inversion method to invert existing Bouguer gravity data from...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heterogeneity of deep-crust and mantle interfaces in the region of the Three Gorges, China, we used the Parker-Oldenburg iterative inversion method to invert existing Bouguer gravity data from the Three Gorges area ( 1 : 500000) , a new gravity map of the Three Gorges Dam ( 1 : 200000) , and the results of deep seismic soundings. The inversion results show a Moho depth of 42 km be- tween Badong and Zigui and the depth of the B2 lower-crustal interface beneath the Jianghan Plain and sur- rounding areas at 21 -25 km. The morphology of crustal interfaces and the surface geology present an over- pass structure. The mid-crust beneath the Three Gorges Dam is approximately 9 km thick, which is the thin- nest in the Three Gorges area and may be related to the shallow low-density body near the Huangling anti- cline. The upper crust is seismogenic, and there is a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ismicity and the deep- crust and mantle interfaces. For example, the MS. 1 Zigui earthquake occurred where the gradients of the Moho and the B2 interface are the steepest, showing that deep structure has a very important effect on re- gional seismic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VERSION gravity anomaly deep structure the Three gorges area
下载PDF
高海拔深切峡谷典型季节风参数日变化特征
2
作者 邹云峰 康星辉 +1 位作者 何旭辉 周帅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9-108,120,共11页
为确定高海拔深切峡谷典型季节风特性参数的日变化特征,依托青藏高原某横跨雅鲁藏布江的大跨度桥梁为工程背景,开展桥位风特性现场实测,选取冬季、夏季没有较强天气系统作用的典型时段,统计分析风速、风向、风攻角、风速剖面等平均风参... 为确定高海拔深切峡谷典型季节风特性参数的日变化特征,依托青藏高原某横跨雅鲁藏布江的大跨度桥梁为工程背景,开展桥位风特性现场实测,选取冬季、夏季没有较强天气系统作用的典型时段,统计分析风速、风向、风攻角、风速剖面等平均风参数,采用db8小波提取时变平均风速,通过非平稳风速模型分析紊流强度、积分尺度、紊流功率谱等脉动风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峡谷风场风速、风向均呈现以天为周期的规律波动,风速在凌晨和上午相对较小,不同季节风速起落时间不一致,夏季、冬季风速分别在10:00、12:00开始逐渐增加,在20:00、21:00后开始快速减小,夏季风向基本稳定,冬季风向在15:00存在突变,风攻角与风速、风向显著相关,在冬季先减后增、15:00取最大负值,夏季相反;冬季风速剖面显著变化、夏季趋于平稳,指数律模型不能准确描述峡谷风速的垂直分布规律;夏季紊流强度趋于平稳,冬季先减后增、12:00取最小值,实测横风向、竖向紊流强度与顺风向比值高于规范推荐值;冬季、夏季紊流积分尺度变化趋势相同且与风速变化趋势一致,实测积分尺度远小于规范推荐值;归一化功率谱峰值频率随时间变化先减后增,功率谱可采用统一形式进行描述,并考虑其在频域内分布随季节、时间改变产生的偏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桥梁 风特性 现场实测 深切峡谷 日变化 季节特性
下载PDF
三峡大坝深孔工作闸门流激振动特性研究
3
作者 童广勤 张海龙 +2 位作者 李奇 伍友富 齐文强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18-226,共9页
为深入探究三峡大坝深孔弧形工作闸门运行时的流激振动特性,对其进行了原型观测研究。结果表明:在闸门启闭动态运行时,其动位移极值和加速度极值都相对较小,振动较小;在启门、停门瞬间,闸门的动位移极值和加速度极值都明显增大,振动较大... 为深入探究三峡大坝深孔弧形工作闸门运行时的流激振动特性,对其进行了原型观测研究。结果表明:在闸门启闭动态运行时,其动位移极值和加速度极值都相对较小,振动较小;在启门、停门瞬间,闸门的动位移极值和加速度极值都明显增大,振动较大;当闸门开度在0.6~0.7时,闸门发生了强迫振动;1号、12号深孔弧形闸门在运行时都不同程度受到了流激振动的影响,但都属于微小或中等振动,处于安全范围内。相关成果可供大坝安全运行管理及闸门设计制造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激振动 深孔弧形闸门 时程分析 频谱分析 三峡大坝
下载PDF
长阳页岩气试验井压裂微震检测及特征
4
作者 周鲁 董建辉 +3 位作者 朱建 宋伟 徐玉聪 朱祥峰 《华北地震科学》 2024年第2期73-79,108,共8页
基于三峡地震台网2017年7—8月记录到的长阳地区发生的震群资料,通过PhaseNet进行震相识别、REAL震相关联、HypoInverse绝对定位、HypoDD相对定位等定位流程,构建了长阳页岩气试验井压裂震群的高分辨率地震目录。震群重定位结果表明:地... 基于三峡地震台网2017年7—8月记录到的长阳地区发生的震群资料,通过PhaseNet进行震相识别、REAL震相关联、HypoInverse绝对定位、HypoDD相对定位等定位流程,构建了长阳页岩气试验井压裂震群的高分辨率地震目录。震群重定位结果表明:地震序列整体上沿着地表由南向北呈带状展布;在长阳页岩气试验井水力压裂前后,长阳地区的地震活动性非常低,但在试验井开始压裂期间,整体地震活动性猛增,最大震级可达ML3.4,但震群活动对周边区域地震活动性的影响较小;该震群成因可能为页岩气开采试验井水力压裂导致天阳坪断裂活化产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aseNet 深度神经网络 三峡水库 水力压裂 诱发地震 双差定位
下载PDF
深切峡谷上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地震响应分析
5
作者 冯佳 《公路交通技术》 2024年第3期62-67,共6页
为探究深切峡谷地形对桥梁结构体系且考虑场地效应的抗震问题,以东溪河特大桥为例,根据桥址实际地形建立空间平面应变场地模型以及建立全桥有限元空间动力计算模型,采用线性时程分析法对比在一致激励分析与考虑场地效应的非一致激励下... 为探究深切峡谷地形对桥梁结构体系且考虑场地效应的抗震问题,以东溪河特大桥为例,根据桥址实际地形建立空间平面应变场地模型以及建立全桥有限元空间动力计算模型,采用线性时程分析法对比在一致激励分析与考虑场地效应的非一致激励下结构的地震响应。结果表明:1)场地效应均放大了两岸拱脚位置处的地震动,南岸地震动大于北岸,且场地效应会提升短周期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破坏能力;2)场地效应对增大拱肋上弦管拱脚、1/4拱肋和拱顶的弯矩及拱肋轴力也有一定的放大效果,其规律不明显,此外拱肋竖向位移在场地效应下显著放大;3)场地效应对交接墩和拱上立柱在地震响应下内力和位移响应的放大规律基本一致,但矮墩对场地效应更加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拱桥 深切峡谷 非一致激励 场地效应 抗震分析
下载PDF
高海拔深切峡谷桥址风场特性实测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邹云峰 康星辉 +2 位作者 周帅 何旭辉 汪震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9-78,92,共11页
结合某深切峡谷大跨度桥梁桥址区测风塔长期的风观测数据,统计分析桥址区风场的平均风特性,以风速超过8 m/s为强风标准,分析强风样本的脉动风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深切峡谷地形对风场特征存在显著影响,风特性参数呈各向异性分布,最大风... 结合某深切峡谷大跨度桥梁桥址区测风塔长期的风观测数据,统计分析桥址区风场的平均风特性,以风速超过8 m/s为强风标准,分析强风样本的脉动风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深切峡谷地形对风场特征存在显著影响,风特性参数呈各向异性分布,最大风速与极大风速对应风向集中分布在峡谷轴线附近,各观测高度主风向均为SSE方向,强风攻角以负为主,风速、风攻角与风向具有显著相关性;风速垂直分布规律不再准确符合指数律模型,风剖面指数随风速增大而减小,与风向具有显著相关性,拟合风剖面指数的均值为0.09;顺风向、横风向与竖向紊流强度分别为0.17、0.12、0.27,竖向紊流强度偏高,采用线性与非线性模型均能较好地拟合紊流强度与阵风因子的关系;紊流积分尺度高于规范推荐值,随风速的增大而增大;实测功率谱与理论谱吻合程度欠佳,竖向功率谱偏高,脉动风速功率谱在惯性子区不满足各向同性假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桥梁 风特性 现场实测 深切峡谷 强风 相关性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水-气界面CO_(2)、CH_(4)扩散通量预测及影响因素分析——以三峡水库为例 被引量:3
7
作者 欧阳常悦 秦宇 +1 位作者 刘臻 梁越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49-459,共11页
传统的水-气界面温室气体通量的监测方法具有诸多局限,对其影响因素的分析也大多基于数学统计层面。对此,本研究提供了一种较为新颖的研究和分析方法——基于机器学习的数据预测和分析。本研究采用2种经典机器学习算法——随机森林(RF)... 传统的水-气界面温室气体通量的监测方法具有诸多局限,对其影响因素的分析也大多基于数学统计层面。对此,本研究提供了一种较为新颖的研究和分析方法——基于机器学习的数据预测和分析。本研究采用2种经典机器学习算法——随机森林(RF)和支持向量机(SVM)和2种深度学习算法——卷积神经网络(CNN)和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LSTM),通过环境因素预测水库水-气界面CO_(2)和CH_(4)扩散通量。此外,采用RF中的特征重要性评估和经典算法决策树(DT),对环境因素和水库温室气体扩散通量的关系进行了全新角度的数据挖掘和分析。结果表明:深度学习算法的预测效果均较好,经典机器学习算法中RF预测效果显著优于SVM。LSTM和RF分别产生了最优的CO_(2)扩散通量和CH_(4)扩散通量的预测精度,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0.424 mmol/(m^(2)·h)和0.140μmol/(m^(2)·h),预测值与实测值的R2分别为0.960和0.758。RF的特征重要性评估表明沉积物因子和营养因子均为影响CO_(2)和CH_(4)扩散通量的关键因子,气候因子和水环境因子相较次之。采用决策树描绘决定CO_(2)扩散通量源和汇的环境因子的极限阈值,决策树对所有样本的分类准确性高达100%,且其结果还表明低浓度的溶解无机碳和碱性条件有利于水体成为CO_(2)汇。因此,使用机器学习算法预测和分析水库水-气界面温室气体通量的潜力巨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深度学习 温室气体通量 预测 三峡水库
下载PDF
三峡水库坝前深水清淤疏浚技术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任实 胡兴娥 +2 位作者 邢龙 吕超楠 高宇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4-28,共5页
水库泥沙淤积问题普遍存在于全球水库中,影响防洪、发电、航运、水资源利用等水库功能的正常发挥,尤其是坝前泥沙淤积,可能会堵塞电站进水口和泄流底孔,严重影响水库发电效益和泄洪安全。对于大型水库而言,坝前水深一般在100 m以上,高... 水库泥沙淤积问题普遍存在于全球水库中,影响防洪、发电、航运、水资源利用等水库功能的正常发挥,尤其是坝前泥沙淤积,可能会堵塞电站进水口和泄流底孔,严重影响水库发电效益和泄洪安全。对于大型水库而言,坝前水深一般在100 m以上,高效安全地进行坝前深水清淤疏浚是有效控制水库泥沙淤积、保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一种重要途径。研究了气动力式深水清淤技术,并在三峡水库坝前深水环境进行了清淤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气动力式清淤技术可在百米级的深水环境中安全高效运行,清淤成本可控。研究成果可为大型水库清淤疏浚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清淤 气动力式 水库淤积 清淤成本 三峡水库
下载PDF
深切峡谷大倾角长距离轨道运输关键技术研究
9
作者 肖浩 高宁波 +3 位作者 黄剑 易飞 范晨阳 纪晓宇 《施工技术(中英文)》 CAS 2023年第20期86-89,97,共5页
依托川藏铁路雅安至林芝段某桥隧工程,针对项目施工地段典型的深切峡谷地形特点,提出一种大倾角长距离轨道运输方案,避免了峡谷地带施工场地少的不利因素,同时克服了修建临时运输公路造价高、环境影响大的缺点,实现了工程用混凝土、钢... 依托川藏铁路雅安至林芝段某桥隧工程,针对项目施工地段典型的深切峡谷地形特点,提出一种大倾角长距离轨道运输方案,避免了峡谷地带施工场地少的不利因素,同时克服了修建临时运输公路造价高、环境影响大的缺点,实现了工程用混凝土、钢材等大宗原材料的高效运输。通过总体设计及施工方案比选,大倾角长距离轨道运输方案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具备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隧工程 深切峡谷地形 混凝土 轨道运输
下载PDF
长江三峡库区崩塌滑坡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1
10
作者 杨达源 李徐生 +1 位作者 冯立梅 姜洪涛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02年第2期173-178,共6页
长江三峡库区岸坡有 1 3 4处大型的崩塌滑坡堆积体 ,其成因与长江三峡干流的深切作用有关 ,陡直岸坡部分发生张裂 ,随后有裂块的崩滑。崩塌滑坡运动是能量的释放 ,并趋于稳定。建库后 ,最危险的是蠕动中的裂块 ,要注重部分滑移面的固结 ... 长江三峡库区岸坡有 1 3 4处大型的崩塌滑坡堆积体 ,其成因与长江三峡干流的深切作用有关 ,陡直岸坡部分发生张裂 ,随后有裂块的崩滑。崩塌滑坡运动是能量的释放 ,并趋于稳定。建库后 ,最危险的是蠕动中的裂块 ,要注重部分滑移面的固结 ,其次是清理库水位高程岸坡上的不稳定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 三峡库区 裂块 崩塌滑块 陡直岩坡 深切作用
下载PDF
坝陵河大桥桥位深切峡谷风剖面实测研究 被引量:29
11
作者 朱乐东 任鹏杰 +2 位作者 陈伟 周成 王继全 《实验流体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5-21,共7页
用相控阵声雷达风廓线仪对坝陵河大桥桥址处深切峡谷中风剖面进行了实地观测,结果表明:在地形复杂的山区深切峡谷中,平均风剖面受峡谷地形影响较大,形态有时显得较为复杂而不规则,呈现锯齿形、正切变形或逆切变形等多样化。在峡谷的上半... 用相控阵声雷达风廓线仪对坝陵河大桥桥址处深切峡谷中风剖面进行了实地观测,结果表明:在地形复杂的山区深切峡谷中,平均风剖面受峡谷地形影响较大,形态有时显得较为复杂而不规则,呈现锯齿形、正切变形或逆切变形等多样化。在峡谷的上半部,平均风速较大时其剖面相对较为规则,但不符合规范中描述平坦地貌平均风速剖面的幂函数形式,而具有e指数函数的变化规律。此外,统计显示,风向角在低空范围内受峡谷地形的影响要比在高空范围内严重,其在低空范围的变化幅度也要比在高空范围的变化幅度大。风迎角的散布范围和绝对值大小均随高度的增加呈减小的趋势。观测得到的峡谷湍流度大于平坦地貌湍流度的规范推荐值,同时峡谷湍流度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并且这种随机性随高度的增加而变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切峡谷 平均风速剖面 湍流度剖面 现场实测 声雷达
下载PDF
高海拔高温差深切峡谷桥址区日常大风成因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李永乐 张明金 +3 位作者 徐昕宇 陶齐宇 朱乐东 宋丽莉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35-941,共7页
为探讨高海拔高温差深切峡谷桥址区日常大风的成因,采用CAW600-RT型四要素自动气象站、手持风速仪及便携式温度计,对大渡河大桥桥址区风特性进行实测,分析了桥位处平均风速与温度、日照及地形地貌等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大渡河大桥位于高... 为探讨高海拔高温差深切峡谷桥址区日常大风的成因,采用CAW600-RT型四要素自动气象站、手持风速仪及便携式温度计,对大渡河大桥桥址区风特性进行实测,分析了桥位处平均风速与温度、日照及地形地貌等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大渡河大桥位于高海拔高温差深切峡谷内,桥址区几乎每天下午起风,平均风速常达10 m/s以上;根据成因,桥位处的大风可分为2类,一类受大尺度大气环流影响,另一类受小尺度范围内热力驱动而产生日常大风,并受局部地形及随时间变化的日照的影响;桥位处日常大风出现的频率较高,虽不控制桥梁的设计基准风速,但影响桥梁的耐久性和行车舒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切峡谷 桥址区 日常大风 现场实测 成因分析
下载PDF
三峡地区壳幔深部界面重力反演 被引量:4
13
作者 汪健 申重阳 +2 位作者 李辉 孙少安 邢乐林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0-83,158,共14页
为了更精细了解长江三峡地区壳幔深部界面起伏特征,对最新获得的三峡坝区1∶20万完全布格重力异常图与以往三峡地区1∶50万完全布格重力异常图进行拼接,结合人工地震测深、层析成像结果等数据,利用Parker-Oldenburg位场迭代方法对壳幔... 为了更精细了解长江三峡地区壳幔深部界面起伏特征,对最新获得的三峡坝区1∶20万完全布格重力异常图与以往三峡地区1∶50万完全布格重力异常图进行拼接,结合人工地震测深、层析成像结果等数据,利用Parker-Oldenburg位场迭代方法对壳幔主要界面进行了反演研究.主要新认识有:巴东—秭归莫霍面深度为42km左右,江汉平原及周边中地壳界面深度为21—25km;深部界面总形态与地表地质构造呈立交桥式结构;三峡大坝处于研究区中地壳最薄处,仅为9km,这可能与黄陵隆起中部存在浅层低密度体有关;三峡地区地震大多发生在本区上地壳内,与壳幔深部界面的起伏变化密切相关,如秭归MS5.1地震发生在莫霍面中地壳界面隆陷梯变最大部位,说明深部作用对区域构造地震活动具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演 重力异常 深部构造 长江三峡
下载PDF
三峡水库引水工程秦巴段工程地质条件研究 被引量:22
14
作者 吴树仁 张永双 +3 位作者 韩金良 石菊松 何锋 谭成轩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87-494,共8页
在系统调查研究三峡引水工程秦—巴段区域地壳稳定性、活动断裂、工程地质条件和重大工程地质问题的基础上,根据三峡引水工程秦巴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及其差异性,初步将其分为六个工程地质区段,即:Ⅰ—四川盆地沉积岩区、Ⅱ—大巴山南麓... 在系统调查研究三峡引水工程秦—巴段区域地壳稳定性、活动断裂、工程地质条件和重大工程地质问题的基础上,根据三峡引水工程秦巴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及其差异性,初步将其分为六个工程地质区段,即:Ⅰ—四川盆地沉积岩区、Ⅱ—大巴山南麓弧形断褶区、Ⅲ—大巴山断裂较密集的岩溶发育区、Ⅳ—南秦岭断裂较少发育的中轻变质岩区、Ⅴ—秦岭造山带断裂密集发育的高变质岩区、Ⅵ—渭河盆地第四系堆积区。总体评价:Ⅰ和Ⅵ段工程地质条件较好,Ⅲ和Ⅴ段条件较差,重大工程地质问题较多。其中,主要的工程地质问题是岩爆、大变形和突水,特别是秦岭主峰附近可能发生强岩爆、大巴山区可能引发大规模岩溶突水值得高度重视。从区域地质环境、地壳稳定性、线路工程地质条件和主要工程地质问题等因素综合分析3条比选线路的差异,初步认为秦巴段三条输水线路以中线相对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引水工程 工程地质条件 深埋隧道 岩爆 突水
下载PDF
三峡库区奉节—云阳的低阶地与地壳运动、河谷深槽与古洪水的新解释 被引量:11
15
作者 张年学 李晓 李守定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86-699,共14页
前人对三峡工程库区地壳运动与阶地类型的研究结果认为是间歇性抬升和基座阶地.文章从滑坡研究入手,对奉节白衣庵滑坡前沿深切古河湾中保存良好阶地的第四纪不同岩性沉积物的沉积关系、沉积年代、沉积气候等进行了重点研究;对云阳宝塔-... 前人对三峡工程库区地壳运动与阶地类型的研究结果认为是间歇性抬升和基座阶地.文章从滑坡研究入手,对奉节白衣庵滑坡前沿深切古河湾中保存良好阶地的第四纪不同岩性沉积物的沉积关系、沉积年代、沉积气候等进行了重点研究;对云阳宝塔-鸡扒子滑坡及其附近的汤溪河口阶地与类型、阶(台)地沉积关系、沉积年代与成因、岩性等进行了对比分析;另外,对奉节白衣庵和云阳宝塔-鸡扒子两滑坡与河谷发育、深切河槽的发育关系、形成时代进行了讨论;同时还对旧县坪、故陵滑坡的发生年龄与其上阶地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峡区西云阳-奉节一带T1和T2阶地均为内叠(嵌入)阶地,地壳运动在最近50万年期间有4次上升,3次下降,在总体呈上升的背景下,近12万年期间升降幅度较前降低,频度则增加.此外,还讨论了与地壳运动、阶地形成有关的滑坡与河谷发育关系,发现深切河槽的形成时间是30万年前的MIS 9早中期;白衣庵、宝塔、旧县坪等大滑坡均是河谷深槽形成后发生的;证实'40~30kaB.P.的高温大降水'时期是古洪水发生期外,还存在更早期的古洪水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壳运动 低阶地 深槽 古洪水 新解释 三峡库区
下载PDF
长江三峡深槽沉积的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杨达源 李徐生 +4 位作者 任黎秀 张建新 葛兆帅 王爱军 陈可锋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01-505,i001,共6页
文章研究长江三峡两个基岩深槽沉积岩砾的岩性组成与粒度特征 ,深槽底部的砾石成分以深槽基岩崩落蚀余物质为主 ,深槽的中上部则以长江底流搬运沉积物为主。14 C测年数据显示 ,深槽的发育在 3.5万年以前 ,以侵蚀深切为主 ,没有留下蚀余... 文章研究长江三峡两个基岩深槽沉积岩砾的岩性组成与粒度特征 ,深槽底部的砾石成分以深槽基岩崩落蚀余物质为主 ,深槽的中上部则以长江底流搬运沉积物为主。14 C测年数据显示 ,深槽的发育在 3.5万年以前 ,以侵蚀深切为主 ,没有留下蚀余堆积 ;3.5万年以后 ,仍以侵蚀为主 ,但已有蚀余为主的岩块堆积 ;大约 2 .4万年以来 ,逐渐有缓慢的冲积砾石堆积 ;至葛洲坝建成以后 ,该地发育了比较稳定的冲积砾石层和砂层。看来大约 35kaB .P .前后 ,该地水动力强度发生过重大变化 ,与施雅风等关于 3~ 4万年前长江上游多雨期研究成果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流作用 深槽沉积物 长江三峡
下载PDF
三峡水利枢纽泄洪深孔的泥沙磨损问题探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孙双科 周胜 时启燧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73-78,共6页
本研究利用黄河刘家峡泄水道遭受泥沙磨损的运行资料 ,通过类比分析 ,对三峡泄洪深孔泥沙磨损程度进行了初步的定量预测 ,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及建议 .
关键词 泥沙磨损 含沙量 抗磨材料 泄洪深孔
下载PDF
深钻孔套芯应力解除法的测量技术和实例 被引量:21
18
作者 刘允芳 尹健民 刘元坤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6,共6页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深钻孔套芯应力解除测量法,为工程提供了大量的不可缺少的地应力实测资料,其中测量深度突破300 m的有3次。在阐述这种地应力测量方法的测试技术以后,详细地介绍了第一次测深突破300 m的三峡工程船闸区的测量...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深钻孔套芯应力解除测量法,为工程提供了大量的不可缺少的地应力实测资料,其中测量深度突破300 m的有3次。在阐述这种地应力测量方法的测试技术以后,详细地介绍了第一次测深突破300 m的三峡工程船闸区的测量成果,并重点剖析了该地区的地应力场,同时简单地介绍了另2次测深突破300 m测量成果的工程应用。用此法得到的测量成果被三峡船闸区其它钻孔的测量成果所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应力测量 套芯应力解除测量法 深钻孔 测量技术 三峡工程船闸区
下载PDF
三峡工程泄洪建筑物泄洪消能问题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戴会超 杨文俊 《水力发电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8-55,共8页
三峡大坝在运行期和施工导流期要求的泄洪能力分别达100 000m3/s和70 000m3/s,设有永久泄洪深孔23个、表孔22个,导流底孔22个。大坝采取深孔、表孔、导流底孔三层孔口相间布置缩短了泄洪前沿,解决了枢纽大泄流能力的世界级难题。深孔是... 三峡大坝在运行期和施工导流期要求的泄洪能力分别达100 000m3/s和70 000m3/s,设有永久泄洪深孔23个、表孔22个,导流底孔22个。大坝采取深孔、表孔、导流底孔三层孔口相间布置缩短了泄洪前沿,解决了枢纽大泄流能力的世界级难题。深孔是三峡水利枢纽主要的泄洪建筑物,千年一遇以下洪水主要由深孔宣泄,而且还担负三期导流及围堰发电期间度汛泄洪任务。深孔具有数量多、尺寸大、水头高、水位变幅大、运用时间长和操作频繁等特点。通过对四种深孔布置方案的论证及试验研究,三峡工程最终选用短有压管接明渠泄槽跌坎掺气型式。表孔堰顶上游坝面及进口侧采用1/4椭圆曲线,堰面下游接1∶0.7的斜坡段,再接R=30m反弧段,并采用长隔墩布置方案。通过对底孔短有压管和长有压管两种布置方案进行了深入的试验研究和论证比较,三峡工程最终采用长有压管布置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学 表孔 底孔 深孔 泄洪 方案 三峡工程
下载PDF
三峡水利枢纽泄洪调度运行水力学试验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车清权 郭红民 陈辉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4,共4页
三峡水利枢纽泄洪运行具有水头高、洪水流量大、泄洪设施多等特点。如何对泄洪设施进行合理调度运用,确保枢纽建筑物及下游设施安全,是三峡工程枢纽运行重要研究课题。通过水工模型研究了三峡枢纽泄洪调度方案,提出了对深孔、表孔泄洪... 三峡水利枢纽泄洪运行具有水头高、洪水流量大、泄洪设施多等特点。如何对泄洪设施进行合理调度运用,确保枢纽建筑物及下游设施安全,是三峡工程枢纽运行重要研究课题。通过水工模型研究了三峡枢纽泄洪调度方案,提出了对深孔、表孔泄洪调度优化方案,即各孔按均匀、间隔、对称的原则开启闸门。试验结果表明:泄洪坝段下游主流流速分布更趋均匀;防冲墙边冲刷大有改善,冲刷最低高程高于该处30 m建基面高程。优化方案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工程 泄洪 深孔 表孔 坝下冲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