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view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quid Aerospace Fuel Composition and Thei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被引量:10
1
作者 Xiaoyu Wang Tinghao Jia +4 位作者 Lun Pan Qing Liu Yunming Fang Ji-Jun Zou Xiangwen Zhang 《Transactions of Tianjin University》 EI CAS 2021年第2期87-109,共23页
The development of advanced air transportation has raised new demands for high-performance liquid hydrocarbon fuels.However,the measurement of fuel properties is time-consuming,cost-intensive,and limited to the operat... The development of advanced air transportation has raised new demands for high-performance liquid hydrocarbon fuels.However,the measurement of fuel properties is time-consuming,cost-intensive,and limited to the operating conditions.Th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aerospace fuels are directly infl uenced by chemical composition.Thus,a thorough investigation should be conducted on the inherent relationship between fuel properties and composition for the design and synthesis of high-grade fuels and the prediction of fuel properties in the future.This work summarized the eff ects of fuel composition and hydrocarbon molecular structure on the fuel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including density,net heat of combustion(NHOC),low-temperature fl uidity(viscosity and freezing point),fl ash point,and thermal-oxidative stability.Several correlations and predictions of fuel properties from chemical composition were reviewed.Additionally,we correlated the fuel properties with hydrogen/carbon molar ratios(n H/C)and molecular weight(M).The results from the least-square method implicate that the coupling of H/C molar ratio and M is suitable for the estimation of density,NHOC,viscosity and eff ectiveness for the design,manufacture,and evaluation of aviation hydrocarbon fue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quid hydrocarbon fuel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COMPOSITION Molecular structure fuel properties correlation
下载PDF
纤维素生物质与废塑料共催化热解制取富烃液体燃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马中青 丁紫霞 +4 位作者 李逍然 朱亮 岑珂慧 黄明 陈登宇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38-451,共14页
生物质能是国际公认的零碳可再生能源,其高效利用成为缓解能源与环境危机的关键,并对中国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纤维素生物质与废塑料的共催化热解技术,不仅能制备高附加值的富烃液体燃料,还可达到“以废治废... 生物质能是国际公认的零碳可再生能源,其高效利用成为缓解能源与环境危机的关键,并对中国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纤维素生物质与废塑料的共催化热解技术,不仅能制备高附加值的富烃液体燃料,还可达到“以废治废”的目的,进而实现生物质与废塑料的高效资源化利用。本工作从生物质与废塑料高值化利用的角度出发,对生物质和废塑料共催化热解制备富烃液体燃料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介绍了纤维素生物质和废塑料的基础化学特性差异,论述了废塑料种类、催化剂种类、物料和催化剂比例、催化热解温度等因素对生物质和废塑料共催化热解生物油产率和品质的影响,阐述了生物质和废塑料单独催化热解过程中的化学反应机理,并揭示了共催化热解过程中的协同反应机理,展望了该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为生物质与废塑料的高附加值利用提供参考与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塑料 共催化热解 催化剂 富烃液体燃料
下载PDF
生物质预处理催化热解制备液体燃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苏盼盼 王学涛 +2 位作者 邢利利 李浩杰 刘梦杰 《综合智慧能源》 CAS 2024年第3期1-11,共11页
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生物质催化热解制备液体燃料技术成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能源利用方式。生物质直接热解生成的生物油成分复杂、热值低、含氧量高、酸性强,制约了生物油的应用。从热解机理、生物质预处理、催... 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生物质催化热解制备液体燃料技术成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能源利用方式。生物质直接热解生成的生物油成分复杂、热值低、含氧量高、酸性强,制约了生物油的应用。从热解机理、生物质预处理、催化剂和预处理和催化耦合技术等方面综述了影响生物油品质的主要因素。指出预处理技术普遍存在时间长的缺点,使用催化剂会导致生物油产率的降低,而预处理和催化耦合技术有望突破这2项技术难点;生物质快速热解定向制备富烃生物油、催化剂的选择与优化、预处理和催化耦合技术将是生物质快速热解制备高品质液体燃料的主要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 生物质 催化热解 催化剂 液体燃料 预处理 富烃生物油
下载PDF
示差折光检测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中间馏分芳烃含量的不确定度分析
4
作者 韩若楠 韩博 凌凤香 《当代化工》 CAS 2024年第4期1003-1008,共6页
采用示差折光检测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中间馏分芳烃含量,使用不确定度评估方法来建立数学模型,对不确定性来源进行分析,计算各个不确定度分量的结果,然后评估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评定结果表明,标准溶液配制过程产生的不... 采用示差折光检测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中间馏分芳烃含量,使用不确定度评估方法来建立数学模型,对不确定性来源进行分析,计算各个不确定度分量的结果,然后评估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评定结果表明,标准溶液配制过程产生的不确定度分量最大,其中以质量称量过程中的不确定度最大,其次是定容和标准物质纯度引入的不确定度;标准曲线拟合引入的不确定度次之。此外,值得关注的还有数值修约和测量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取置信区间为95%,包含因子k=2,总多环芳烃质量分数测定结果为10.4%±1.1%,总芳烃质量分数测定结果为23.9%±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确定度 芳烃 柴油 示差折光检测器 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高触变性高密度凝胶碳氢燃料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10
5
作者 鄂秀天凤 潘伦 +1 位作者 张香文 邹吉军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01-508,I0007,共9页
采用有机凝胶剂(Gn)和气相二氧化硅(SiO2)分别与HD-01、HD-03、HD-03-I、QC 四种纯液体高密度燃料制备了相应的凝胶碳氢燃料,研究了所需凝胶剂Gn 和SiO2的最小添加量,测定了凝胶碳氢燃料的密度、黏度、热值等基础物理性质。考察了其热... 采用有机凝胶剂(Gn)和气相二氧化硅(SiO2)分别与HD-01、HD-03、HD-03-I、QC 四种纯液体高密度燃料制备了相应的凝胶碳氢燃料,研究了所需凝胶剂Gn 和SiO2的最小添加量,测定了凝胶碳氢燃料的密度、黏度、热值等基础物理性质。考察了其热稳定性、离心稳定性、长期存储挥发性等稳定性能,以及流变性能。结果表明,至少添加6% SiO2才能使纯液体高密度燃料形成凝胶碳氢燃料,而Gn 最小添加量不大于1%,且Gn 对燃料本身的密度和热值几乎没有影响;Gn 凝胶碳氢燃料在-40 ℃低温保存、长期室温存储或高速离心后无液体渗出现象;Gn 凝胶碳氢燃料的黏度随剪切速率增加而明显下降,接近纯液体燃料黏度;通过扫描电镜发现Gn 凝胶剂在燃料中可自组装形成三维纤维网状结构,搅拌或高温(150 ℃)可破坏该结构,静置或降温又可恢复,使得Gn 凝胶碳氢燃料具有明显优于SiO2凝胶燃料的流变性和触变性,更利于管道运输和雾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高密度燃料 凝胶碳氢燃料 稳定性 剪切流变性
下载PDF
碳氢燃料的蒸气压与气-液平衡测定 被引量:12
6
作者 方文军 雷群芳 林瑞森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5期539-544,共6页
采用拟静态沸点计法测定两种碳氢燃料在11种不同配比下的泡点蒸气压和平衡温度,用Antoine方程关联了蒸气压与温度的关系,精度良好,同时计算了气化焓和气化熵.在假设两种燃料组成"假二元"体系的基础上,进行了气-液平衡计算,给... 采用拟静态沸点计法测定两种碳氢燃料在11种不同配比下的泡点蒸气压和平衡温度,用Antoine方程关联了蒸气压与温度的关系,精度良好,同时计算了气化焓和气化熵.在假设两种燃料组成"假二元"体系的基础上,进行了气-液平衡计算,给出了T-x,y和p-x,y相图.为吸热型碳氢燃料的研制和有关模拟计算、过程优化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氢燃料 蒸气压 气-液平衡 平衡温度 气化焓 气化熵 拟静态沸点计法 石油化工
下载PDF
我国石油替代燃料发展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马敬昆 蒋庆哲 +2 位作者 宋昭峥 柯明 王瑾瑜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11,共6页
石油替代燃料包括天然气和气态烃以及一些二次能源,如生物质能(乙醇、生物柴油)和煤基燃料(煤制油)、氢能等,开发石油替代燃料并使之形成一个新兴的能源产业是解决石油资源枯竭的主要方法之一。分别阐述了各种石油替代燃料的开发现状、... 石油替代燃料包括天然气和气态烃以及一些二次能源,如生物质能(乙醇、生物柴油)和煤基燃料(煤制油)、氢能等,开发石油替代燃料并使之形成一个新兴的能源产业是解决石油资源枯竭的主要方法之一。分别阐述了各种石油替代燃料的开发现状、存在问题和开发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替代燃料 天然气 气态烃 生物质能源 煤基燃料 氢能
下载PDF
高密度合成烃类燃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8
作者 王贞 卫豪 +1 位作者 贺芳 卫宏远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1-46,共6页
概述了高密度合成烃类燃料的研究及应用发展情况,分别从原料、合成路线、性能特征等方面对多环烃类燃料和高张力笼状烃类燃料进行了较详细的阐述,并介绍了课题组在此领域的研究进展,对中国高密度烃类燃料的发展提出了展望和建议。
关键词 液体烃类燃料 高密度燃料 合成燃料
下载PDF
高能液体推进剂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 被引量:7
9
作者 杜宗罡 史雪梅 符全军 《火箭推进》 CAS 2005年第3期30-34,49,共6页
高能液体推进剂的发展有四个方面:金属化凝胶推进剂、高密度吸热型碳氢燃料推进剂、纳米材料液体推进剂、添加含能材料的液体推进剂。本文围绕高能液体推进剂的发展方向,综合论述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分析,并提出了我国技术发... 高能液体推进剂的发展有四个方面:金属化凝胶推进剂、高密度吸热型碳氢燃料推进剂、纳米材料液体推进剂、添加含能材料的液体推进剂。本文围绕高能液体推进剂的发展方向,综合论述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分析,并提出了我国技术发展的初步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能液体推进剂 金属化凝胶 吸热型碳氢燃料 添加纳米材料 添加含能材料
下载PDF
燃料馏分油气-液相平衡常数的测定与关联 被引量:5
10
作者 方文军 雷群芳 林瑞森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71-275,共5页
实沸点蒸馏原油获得燃料馏分油。采用拟静态法测定不同沸程的22种燃料馏分油在系列温度下的泡点蒸气压,用Antoine方程关联蒸气压与温度的关系。在泡点压力分别为10kPa、30kPa、50kPa、80kPa和101 325kPa时,按虚拟组分处理法计算了燃料... 实沸点蒸馏原油获得燃料馏分油。采用拟静态法测定不同沸程的22种燃料馏分油在系列温度下的泡点蒸气压,用Antoine方程关联蒸气压与温度的关系。在泡点压力分别为10kPa、30kPa、50kPa、80kPa和101 325kPa时,按虚拟组分处理法计算了燃料宽馏分油中各虚拟组分的气 液相平衡常数,关联了气 液相平衡常数与虚拟组分的沸点以及相平衡温度、压力的关系,得到的表达式可以计算常压沸点范围在348 15K至623 15K间燃料宽馏分油的气 液相平衡常数,经180个数据点回归检验,平均误差为4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氢燃料 馏分 泡点 蒸气压 拟静态法 气-液相平衡常数
下载PDF
液态碳氢燃料燃烧特性的研究现状和展望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博 张海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09-1116,共8页
综述了国内外液态碳氢燃料燃烧特性相关的实验、化学机理研究现状,着重介绍了火焰传播特性、熄灭特性、着火特性和产物特性的实验方法和化学动力学模型。液态碳氢燃料的燃烧特性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含碳原子数... 综述了国内外液态碳氢燃料燃烧特性相关的实验、化学机理研究现状,着重介绍了火焰传播特性、熄灭特性、着火特性和产物特性的实验方法和化学动力学模型。液态碳氢燃料的燃烧特性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含碳原子数12(即C12)以下的碳氢燃料,并且基本在常压条件下开展,而加压实验及作为航空煤油和柴油主要成分的C12以上碳氢燃料的研究甚少。高碳数碳氢燃料的燃烧机理比碳数较低的碳氢燃料更加复杂,不能简单地从小分子碳氢燃料的研究结果进行外推。因此,未来需要加强加压条件下的液体碳氢燃料和C12以上高碳数碳氢燃料燃烧特性的研究。与此同时,需要深入开展相关化学反应机理模型和简化机理的研究,以便更准确地预测燃料的燃烧性质和促进燃烧数值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态燃料 碳氢燃料 燃烧特性 文献综述
下载PDF
高密度烃燃料冰点的DSC法测定 被引量:4
12
作者 田雨 王洋 胡少强 《化学推进剂与高分子材料》 CAS 2008年第4期52-54,共3页
介绍了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定高密度烃燃料冰点的原理和方法,并对测试中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讨论。结果表明,当高密度烃燃料冰点在-80℃以下时,该方法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和再现性,可作为高密度烃等低冰点燃料的常规检测方法。
关键词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高密度烃燃料 冰点 液体推进剂
下载PDF
合成气制烃的催化过程和催化剂发展动态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定珠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10-17,共8页
本文中首先对合成气制烃催化过程和催化剂的发展史作了简单回顾,介绍了F—T合成反应特征、催化剂组分和效应以及合成工艺。在此基础上对1980年以来国内外,特别是国内研究和开发的、重要的、有代表性的合成气直接制取低碳烯烃、液体燃料... 本文中首先对合成气制烃催化过程和催化剂的发展史作了简单回顾,介绍了F—T合成反应特征、催化剂组分和效应以及合成工艺。在此基础上对1980年以来国内外,特别是国内研究和开发的、重要的、有代表性的合成气直接制取低碳烯烃、液体燃料、异构烷烃和液化石油气的催化体系作了较详细的介绍。最后展望了今后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气 转化 催化剂 液体燃料
下载PDF
液体碳氢燃料基纳米流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鲁统洁 韦伟 +1 位作者 陈克海 金凤 《化学推进剂与高分子材料》 CAS 2017年第5期20-28,共9页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液体碳氢燃料纳米流体的研究情况,纳米流体具有独特的理化性能,用于液体碳氢燃料中可促进燃料裂解、提高燃料能量水平,同时还可改善液体碳氢燃料的点火和燃烧性能。指出纳米流体在提升液体碳氢燃料性能方面具有...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液体碳氢燃料纳米流体的研究情况,纳米流体具有独特的理化性能,用于液体碳氢燃料中可促进燃料裂解、提高燃料能量水平,同时还可改善液体碳氢燃料的点火和燃烧性能。指出纳米流体在提升液体碳氢燃料性能方面具有极大的潜力,将燃料制成纳米流体是拓展液体碳氢燃料应用范围的重要技术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碳氢燃料 纳米流体 热沉 燃烧
下载PDF
茚/双环戊二烯合成茚满基降冰片烯反应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韩红 《济宁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46-50,共5页
现代高技术的发展对燃料的密度和体积热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双环戊二烯和茚为原料合成了高密度液体碳氢燃料四环[7.4.0.02,7.13,6]十四烷的加氢前体茚满基降冰片烯,研究了双环戊二烯和茚的加成反应过程,考察了温度、物料比和反应时间... 现代高技术的发展对燃料的密度和体积热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双环戊二烯和茚为原料合成了高密度液体碳氢燃料四环[7.4.0.02,7.13,6]十四烷的加氢前体茚满基降冰片烯,研究了双环戊二烯和茚的加成反应过程,考察了温度、物料比和反应时间对加成反应的影响.当反应温度为180℃,n(茚):n(双环戊二烯)=2.2,反应时间为3h,茚满基降冰片烯收率为60.8%,选择性8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液体碳氢燃料 Diels-Alder加成 茚满基降冰片烯
下载PDF
高密度液体碳氢燃料的合成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韩红 《济宁学院学报》 2012年第6期39-42,共4页
高密度液体碳氢燃料具有较高的密度和体积热值,是提高飞行器性能的关键之一.总结了双环戊二烯基高密度液体碳氢燃料的合成研究进展,分析了提高燃料性能的途径.
关键词 高密度液体碳氢燃料 双环戊二烯 合成 复配
下载PDF
合成气制烃的催化过程和催化剂发展动态
17
作者 王定珠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25-34,共10页
本文中首先对合成气制烃催化过程和催化剂的发展史作了简单回顾,介绍了F—T合成反应特征、催化剂组分和效应以及合成工艺。在此基础上对1980年以来国内外,特别是国内研究和开发的、重要的、有代表性的合成气直接制取低碳烯烃、液体燃料... 本文中首先对合成气制烃催化过程和催化剂的发展史作了简单回顾,介绍了F—T合成反应特征、催化剂组分和效应以及合成工艺。在此基础上对1980年以来国内外,特别是国内研究和开发的、重要的、有代表性的合成气直接制取低碳烯烃、液体燃料、异构烷烃和液化石油气的催化体系作了较详细的介绍。最后展望了今后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气 催化 催化剂
下载PDF
高能碳氢燃料绿色合成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余锐 刘显龙 +3 位作者 史成香 潘伦 张香文 邹吉军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167-1176,共10页
高能量密度碳氢燃料是重要的航天航空动力源,其主要发展方向是高能化和绿色化,尤其是在低碳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下,发展高能碳氢燃料的绿色合成工艺已成为必然。本文总结了高能碳氢燃料合成技术绿色化的研究进展,包括:通过改进合成路线... 高能量密度碳氢燃料是重要的航天航空动力源,其主要发展方向是高能化和绿色化,尤其是在低碳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下,发展高能碳氢燃料的绿色合成工艺已成为必然。本文总结了高能碳氢燃料合成技术绿色化的研究进展,包括:通过改进合成路线或者使用固体酸、离子液体等绿色催化剂,对经典高能燃料JP‑10(挂式四氢双环戊二烯)、金刚烷传统合成工艺进行绿色化改进;从合成原料绿色化的角度,以萜烯和木质纤维素及其衍生物为原料合成生物基高能绿色燃料,研发生物基RJ‑4(桥式和挂式四氢二甲基双环戊二烯混合物)和JP‑10等替代燃料;从合成工艺绿色化的角度,采用光催化技术实现张力结构燃料和多环结构燃料的绿色合成。最后对国内外该领域阶段性的成果进行了总结,并展望了高能碳氢燃料绿色合成工艺的发展方向和面临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能碳氢燃料 绿色合成工艺 液体燃料 化学推进剂
下载PDF
生物质气化制取合成气及选择性费托合成烃类燃料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0
19
作者 卓叶欣 朱玲君 王树荣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569-1576,共8页
文章简要介绍了生物质气化技术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了气化反应器、生物质原料和气化条件等因素对生物质气化产物组分与特性的影响,以及对焦油含量和气化效率的影响。气化剂的选择和催化剂的使用也是调控生物质气化气组成的重要手段。文章... 文章简要介绍了生物质气化技术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了气化反应器、生物质原料和气化条件等因素对生物质气化产物组分与特性的影响,以及对焦油含量和气化效率的影响。气化剂的选择和催化剂的使用也是调控生物质气化气组成的重要手段。文章还阐述了合成气制取烃类燃料的直接合成路径,并从催化剂载体与助剂选择的角度概述了合成气经费托合成反应路径直接合成清洁环保的液体烃类燃料的相关研究。生物质合成气可通过费托合成反应路径直接制取烃类燃料,但传统费托合成催化剂限制了烃类燃料的选择性。结合加氢活性金属与酸性载体的双功能催化剂在合成气费托合成反应中表现出优良的烃类燃料合成性能,而助剂的添加能够调节分子筛载体与金属之间产生的强相互作用,增强双功能催化剂的费托合成反应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气化 液体烃类燃料 选择性费托合成 分子筛载体 金属助剂
下载PDF
航空替代燃料低温点火关键物质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臧雪静 周冠宇 杨晓奕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19-1025,共7页
液体燃料低温条件下挥发的燃油组分对于点火启动有显著影响。通过对航空煤油RP-3和煤基费托F-T燃料低温条件气相组分分析,得到了-40℃到15℃燃料挥发组分及含量分布规律,确定低温条件发动机点火关键物质并进行点火边界测试及分析。通过... 液体燃料低温条件下挥发的燃油组分对于点火启动有显著影响。通过对航空煤油RP-3和煤基费托F-T燃料低温条件气相组分分析,得到了-40℃到15℃燃料挥发组分及含量分布规律,确定低温条件发动机点火关键物质并进行点火边界测试及分析。通过加入轻烃物质煤基费托燃料点火性能有显著提高作用,其改善顺序为环烷烃最优,其次是支链烷烃,直链烷烃。对航空替代燃料应用于发动机低温冷启动及高空再点火过程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代燃料 轻烃组分 低温点火 蒸气压 液体燃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