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0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Engine-Generator Set Control System for Tracked Vehicle Electric Transmission System 被引量:1
1
作者 黄英 黄千 +2 位作者 孙逢春 刘波澜 刘嘉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2007年第3期179-184,共6页
As an energy generating equipment, the engine-generator set supplies power to the electric transmission. Therefore, its control is one of the key technologies of electric vehicles. Based on the discussion about the de... As an energy generating equipment, the engine-generator set supplies power to the electric transmission. Therefore, its control is one of the key technologies of electric vehicles. Based on the discussion about the demands to the engine-generator set in tracked vehicles, the detailed function of engine-generator and the control strategy are determined. The hardware and software of the control system are also developed and tested in a prototype vehicle. The experiment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ntrol system has good reliability and can satisfy the power requirements of vehicles under all operating cond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控制技术 电力传输 汽车发动机 控制理论
下载PDF
Analysis on Thermal Current Field in Powertrain Cabin of Tracked Vehicles With Electric Transmission System Configuration-2 被引量:1
2
作者 张豫南 李瀚飞 +4 位作者 颜南明 尚颖辉 王冬 李源 袁文涛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2007年第1期1-6,共6页
The electric transmission system congfiguration-2 is one of the main electric drives for tracked vehicles. The geometrical model for the power-train cabin is established and the preliminary design for its cooling syst... The electric transmission system congfiguration-2 is one of the main electric drives for tracked vehicles. The geometrical model for the power-train cabin is established and the preliminary design for its cooling system is implemented. The mathematic model is established for thermal current field computation, simulation and analysis in the powertrain cabin. The 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e of the powertrain cabin is optimized. The validity of the cooling system design is proved. The foundation for optimizing the whole electric transmission system configuration is lai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履带车辆 电传动系统 电传系舱室 热流场 结构优化 数学模型
下载PDF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of Electric Drive System Projects of Military Tracked Vehicles
3
作者 廖自力 马晓军 +1 位作者 赵玉慧 臧克茂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2007年第2期81-85,共5页
The electric drive system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projects for tracked vehicles are analyzed.For the two most typical projects,the parameters of power,torque and rotating speed and others of drive motor are figur... The electric drive system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projects for tracked vehicles are analyzed.For the two most typical projects,the parameters of power,torque and rotating speed and others of drive motor are figured out under the condition of satisfying adequate steering performance of the tracked vehicles.General opinions on the two projects are brought forward and conclusions are draw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工程 轨道 装甲车 汽车工程
下载PDF
Structural Analysis and Improved Design of the Gearbox Casing of a Certain Type of Tracked Vehicle
4
作者 ZHANG Xue-sheng JIA Xiao-ping CHEN Ya-ning YU Kui-lo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lant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2011年第4期200-207,共8页
Loads on a gearbox casing of a certain type of tracked vehicle were calculated according to the engine's full load characteristic curve and the worst load condition where the gearbox operated while the tracked vehicl... Loads on a gearbox casing of a certain type of tracked vehicle were calculated according to the engine's full load characteristic curve and the worst load condition where the gearbox operated while the tracked vehicle was running, and then stiffness and strength of the casing were analyzed by means of Patran/Nastran software. After a- nalysis, it was found that the casing satisfied the Mises ' yield condition; however, the stress distribution was hetero- geneous, and stresses near the bearing saddle bores of the casing were higher while those in other regions were much less than the allowable stress. For this reason, thicknesses of the casing wall on bearing assembling holes needed in- creasing, while those in other places can decrease. After much structural improving and re-analysis, the optimal casing design was found, and its weight decreased by 5% ; the casing still satisfied the Mises yield criterion and the stress distribution was more homogeneo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ARBOX tracked vehicle structural analysis engine's full load characteristic curve
下载PDF
基于ArcGISEngine的高速公路车辆轨迹查询与回放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2
5
作者 顾倩文 曾献辉 沈振一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63-868,共6页
针对高速公路全程监控系统中车辆流水数据的多源异构特点,提出了采用同步复制技术将各监控子系统的车辆流水数据汇总至监控中心,利用数据同步复制技术形成车辆完整轨迹数据库.采用C#开发语言,结合ArcGIS Engine技术,开发出基于VS 2012... 针对高速公路全程监控系统中车辆流水数据的多源异构特点,提出了采用同步复制技术将各监控子系统的车辆流水数据汇总至监控中心,利用数据同步复制技术形成车辆完整轨迹数据库.采用C#开发语言,结合ArcGIS Engine技术,开发出基于VS 2012平台的车辆轨迹查询与回放系统,实现了实时查询车辆的行车路线,并在地图上动态回放各个时段的车辆运行轨迹.经实际项目测试验证了该系统在交通管理中有很好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 多源异构 ARCGIS enginE 同步复制 轨迹回放
下载PDF
Adaptive coordinated control of engine speed and battery charging voltage 被引量:3
6
作者 Jiangyan ZHANG Xiaohong JIAO 《控制理论与应用(英文版)》 EI 2008年第1期69-73,共5页
In this paper, the control problem of auxiliary power unit (APU) for hybrid electric vehicles is investigated. An adaptive controller is provided to achieve the coordinated control between the engine speed and the b... In this paper, the control problem of auxiliary power unit (APU) for hybrid electric vehicles is investigated. An adaptive controller is provided to achieve the coordinated control between the engine speed and the battery charging voltage. The proposed adaptive coordinated control laws for the throttle angle of the engine and the voltage of the power-converter can guarantee not only the asymptotic tracking performance of the engine speed and the regulation of the battery charging voltage, but also the robust stability of the closed loop system under external load changes. Simulation results are given to verify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adaptive controll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brid electric vehicles Auxiliary power units engine speed Adaptive coordinated control Asymptotic tracking
下载PDF
智能汽车轨迹跟踪多目标显式模型预测控制 被引量:1
7
作者 赵树恩 王盛 冷姚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84-794,815,共12页
针对现有智能汽车轨迹跟踪控制算法难以同时保证跟踪精确性、横向稳定性、舒适性以及控制实时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目标优化和显式模型预测控制理论的轨迹跟踪控制策略(MO-EMPC)。首先,建立考虑跟踪精确性、横向稳定性、舒适性的... 针对现有智能汽车轨迹跟踪控制算法难以同时保证跟踪精确性、横向稳定性、舒适性以及控制实时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目标优化和显式模型预测控制理论的轨迹跟踪控制策略(MO-EMPC)。首先,建立考虑跟踪精确性、横向稳定性、舒适性的多目标函数及约束。然后,针对传统MPC控制实时性低的问题,设计基于EMPC的多目标优化轨迹跟踪控制器,通过引入多参数二次规划(MPQP)理论,将反复在线优化求解过程转化为等价的分段仿射系统(PPWA),离线计算得到最优显式控制律以供实时控制调用,减少在线运算时间。最后,基于CarSim/Simlink联合仿真方法,将所设计控制器的轨迹跟踪多目标优化效果与MPC控制效果进行对比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轨迹跟踪策略在保证良好的跟踪精度前提下,横向稳定性、舒适性方面的表现更优于MPC控制器,且算法在线运行速度提高56.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工程 轨迹跟踪 多目标优化 智能车辆 显式模型预测控制
下载PDF
一种组合动力飞行器模态转换过程轨迹优化与控制方案
8
作者 刘凯 张永亮 聂聆聪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43-451,共9页
为应对组合动力飞行器涡轮/冲压发动机模态转换过程中容易出现的推力陷阱问题,开展了组合动力飞行器模态转换阶段飞行/推进一体化保护控制研究。该研究利用组合动力爬升段飞行轨迹优化方法,解决模态转换过程中组合发动机总推力无法满足... 为应对组合动力飞行器涡轮/冲压发动机模态转换过程中容易出现的推力陷阱问题,开展了组合动力飞行器模态转换阶段飞行/推进一体化保护控制研究。该研究利用组合动力爬升段飞行轨迹优化方法,解决模态转换过程中组合发动机总推力无法满足平飞加速需求的推力陷阱问题。结合轨迹线性化控制方法,完成了宽速域飞行器/发动机一体化轨迹跟踪控制设计,利用迎角、油门等变量的协同调节实现轨迹跟踪控制。仿真结果表明,轨迹优化策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克服模态转换过程中的推力不足问题,一体化轨迹线性化控制方法可以有效实现爬升轨迹跟踪,避免模态转换过程对组合动力飞行器飞行任务造成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速域飞行器 涡轮/冲压发动机 飞行/推进一体化控制 轨迹优化 轨迹跟踪控制
下载PDF
差动转向无人车轨迹跟踪和车身姿态控制研究
9
作者 田杰 潘新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2-120,共9页
针对分布式驱动无人车转向时车身在离心力作用下外倾,引起内侧车轮载荷减小,严重时会导致差动转向失效乃至车辆侧翻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差动转向无人车的轨迹跟踪和车身姿态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可通过差动转向实现无人车轨迹跟踪,同时通... 针对分布式驱动无人车转向时车身在离心力作用下外倾,引起内侧车轮载荷减小,严重时会导致差动转向失效乃至车辆侧翻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差动转向无人车的轨迹跟踪和车身姿态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可通过差动转向实现无人车轨迹跟踪,同时通过主动悬架实现转向时车身主动内倾来保证差动转向有效性,提高了无人车的操纵稳定性。建立考虑侧倾因素的车辆模型及参考模型,通过分数阶单点预瞄驾驶员模型得到了参考模型跟踪期望路径所需的参考前轮转角;基于此,设计了H_(∞)鲁棒控制器,通过控制差动转向无人车的横摆角速度和车身内倾角,分别跟踪参考模型提供的参考值,得到了所需的差动力矩及左右侧主动悬架控制力。研究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分数阶单点预瞄驾驶员模型和H_(∞)鲁棒控制器能有效保证差动转向无人车实现轨迹跟踪,同时实现了车身姿态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工程 分布式驱动无人车 轨迹跟踪控制 车身姿态控制 差动转向 主动悬架 H∞鲁棒控制
下载PDF
基于SSA-BP神经网络的车-轨-桥系统随机振动分析
10
作者 何旭辉 赵永帅 蔡陈之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225-3236,共12页
轨道及桥梁结构参数随机性对车-轨-桥耦合系统的振动影响不能忽略。基于代理模型研究轨道-桥梁间3层弹簧刚度和弹簧阻尼以及桥梁刚度和阻尼的随机性对竖向车-轨-桥耦合系统动力响应的影响。首先,基于经典的车-轨-桥耦合系统力学模型(没... 轨道及桥梁结构参数随机性对车-轨-桥耦合系统的振动影响不能忽略。基于代理模型研究轨道-桥梁间3层弹簧刚度和弹簧阻尼以及桥梁刚度和阻尼的随机性对竖向车-轨-桥耦合系统动力响应的影响。首先,基于经典的车-轨-桥耦合系统力学模型(没有考虑桥墩),采用Monte-Carlo生成2 000个样本集,作为代理模型的训练集。然后,对比SSA-BP(麻雀优化BP算法)与传统BP神经网络、GA-BP神经网络(遗传优化BP算法)对车辆和桥梁响应的预测精度,同时探讨样本数量以及Levenberg-Marquardt和Bayesian Regulation训练算法对SSA-BP神经网络预测精度的影响。最后,假定各随机参数概率分布规律服从高斯型正态分布,所有随机参数变异系数均分为0.05、0.10、0.15、0.20、0.25等5个级别,采用所提出的SSA-BP神经网络研究轨道及桥梁的刚度和阻尼变化对车辆和桥梁响应极值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经典的车-轨-桥耦合系统力学模型相比,所提出的代理模型具有更高的计算效率;SSA-BP模型对车辆和桥梁响应的预测精度高于GA-BP模型,GA-BP模型的预测精度高于传统的BP模型;SSA-BP模型采用Levenberg-Marquardt训练算法对车辆和桥梁响应的预测精度优于Bayesian Regulation训练算法的预测精度;道砟和桥梁之间弹簧刚度的随机变化对桥梁随机振动响应尤为明显;钢轨和轨枕之间弹簧刚度的随机性对车体响应的影响不可忽视,而桥梁刚度和阻尼随机性对车体的影响可不考虑。研究成果可为车轨桥系统随机振动响应预测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车轨桥系统 SSA-BP 随机振动 代理模型
下载PDF
车载用户界面功能卡片位置和展开方式对搜索和操作绩效的影响研究
11
作者 乔歆新 何晴 李雅婷 《人类工效学》 2024年第3期7-11,共5页
目的针对车载交互界面,探索更符合驾驶人查看和操作的功能卡片摆放位置及展开方式。方法实验采用2(功能卡片位置:卡片在左侧/卡片在下方)×2(展开方式:窗口展开/全屏展开)的被试者内实验设计,运用眼动仪对16名被试采集相关眼动追踪... 目的针对车载交互界面,探索更符合驾驶人查看和操作的功能卡片摆放位置及展开方式。方法实验采用2(功能卡片位置:卡片在左侧/卡片在下方)×2(展开方式:窗口展开/全屏展开)的被试者内实验设计,运用眼动仪对16名被试采集相关眼动追踪数据,因变量为任务完成时间、平均注视持续时间、点击次数、注视次数、总注视时间。结果发现功能卡片位置、功能卡片位置和展开方式的交互作用对驾驶人视觉搜索和操作行为均无显著影响,但展开方式则对驾驶人视觉搜索和操作行为的完成时间有显著影响(方案一和方案二:P<0.001^(***),方案三和方案四:P<0.005^(***)),全屏展开方式能够显著降低任务完成时间。结论研究结果表明,车载交互界面中的功能卡片为全屏展开时,能显著地提高用户搜索和操作效率,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认知负荷避免分心,该研究结果能够为车载交互界面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智能网联 车辆设计 驾驶行为 车载信息系统 人机交互 眼动追踪 界面设计 可用性
下载PDF
车辆循环动载下高速铁路路基累积变形预测研究
12
作者 李正 徐磊 +4 位作者 王卫东 杜香刚 余志武 刘鹏飞 曾志平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45-1456,共12页
高速铁路路基在车辆荷载反复作用下不可避免地产生累积变形,影响铁路轨道-路基结构服役性能和车辆运行品质。为探明高铁路基在循环车辆动载下的累积变形空间分布特性和长期发展规律,建立车致路基累积变形预测模型,其主要由2个子模块组成... 高速铁路路基在车辆荷载反复作用下不可避免地产生累积变形,影响铁路轨道-路基结构服役性能和车辆运行品质。为探明高铁路基在循环车辆动载下的累积变形空间分布特性和长期发展规律,建立车致路基累积变形预测模型,其主要由2个子模块组成:1)基于多体动力学和有限单元法建立的高速铁路车辆-轨道-路基耦合时变动力学模型;2)基于建立的车辆-轨道-路基动力相互作用模型,引入路基累积变形预测模型,利用循环跳跃的方式预测不同车辆荷载累积次数下路基的累积变形及其空间分布规律。2个模块的交互方面,在每次循环跳跃后,将路基累积变形空间映射至轨道,形成轨面附加几何不平顺,并同步更新迭代系统动力矩阵,建立了车致路基累积变形与系统动力响应之间的关联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计算模型可较好地揭示路基土体累积变形在循环车辆动载下的演化规律;采用循环跳跃的方法可更为真实准确地预测路基的累积变形,其计算的路基累积变形最大值为2.6069 mm,而未采用循环跳跃方法计算出的累积变形最大值则为1.7 mm,低估了34.8%。路基累积变形在前期发展较快,后期由于土体被不断夯实,累积变形的演化呈现减缓趋势,累积变形速率从1次加载0.035 mm减小到1次加载小于10^(-6)mm;在路基具有初始不均匀变形的区域内,路基累积变形的幅值大于路基没有初始不均匀变形的区域;路基的累积变形对系统的垂向动力响应的影响显著,动力响应表现为增大的趋势;对于系统的横向振动,累积变形的影响较小。本文提出的方法和研究结果可为高速铁路路基不均匀累积变形控制和预测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道工程 车辆-轨道-路基动力相互作用 路基累积变形 空间几何映射 时变动力系统
下载PDF
基于MPC的自动驾驶汽车轨迹跟踪控制 被引量:2
13
作者 谢宪毅 金立生 +2 位作者 杜军彪 胡涛 马祥生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0-26,共7页
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自动驾驶汽车轨迹跟踪控制方法。首先,建立了由车辆轨迹跟踪侧向偏差、横摆角偏差与车辆质心侧偏角、横摆角速度构成的自动驾驶汽车轨迹跟踪误差状态空间方程;其次,构建了考虑轨迹跟踪精度和前轮转角... 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自动驾驶汽车轨迹跟踪控制方法。首先,建立了由车辆轨迹跟踪侧向偏差、横摆角偏差与车辆质心侧偏角、横摆角速度构成的自动驾驶汽车轨迹跟踪误差状态空间方程;其次,构建了考虑轨迹跟踪精度和前轮转角变化率的目标函数;然后,设计了包括汽车前轮转角极限值与前轮转角变化率的汽车转向系统执行机构物理约束条件,并采用二次规划方法求解实现轨迹跟踪控制的前轮转角;并进行变质量和变侧偏刚度鲁棒性验证。最后,通过仿真试验、硬件在环试验与实车测试对文中提出轨迹跟踪控制算法进行验证。仿真测试结果表明,相比于LQR轨迹跟踪控制器,文中提出的MPC轨迹跟踪控制器的峰值横向误差7.4%,并且对于质心侧偏角的控制效果更好。硬件在环试验结果表明,在高速高附着工况下文中所提方法具有良好的轨迹跟踪精度和车辆稳定性。实车测试结果表明文中所提方法能够在低速工况下实现单移线、双移线的自动驾驶汽车轨迹跟踪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工程 模型预测控制 轨迹跟踪控制 硬件在环 实车测试
下载PDF
考虑变论域模糊转角补偿和网络时滞的智能车辆路径跟踪控制
14
作者 章杰 林华 +2 位作者 高建杰 周星星 周军超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3-113,共11页
在智能车辆路径跟踪控制系统中,网络时滞会直接影响控制器的控制性能,降低车辆行驶稳定性。同时,智能车辆路径跟踪控制通常未考虑未来道路曲率和期望车速信息,导致控制精度较差。为提高智能车辆在路径跟踪时的稳定性和控制精度,针对存... 在智能车辆路径跟踪控制系统中,网络时滞会直接影响控制器的控制性能,降低车辆行驶稳定性。同时,智能车辆路径跟踪控制通常未考虑未来道路曲率和期望车速信息,导致控制精度较差。为提高智能车辆在路径跟踪时的稳定性和控制精度,针对存在网络时滞的智能车辆路径跟踪控制系统,设计了含有时滞控制的状态反馈控制器,并提出了基于变论域模糊控制的前馈转角补偿控制器设计方法。首先,运用Frenet坐标系原理完成了智能车辆运动学和三自由度动力学建模,同时针对系统存在的时变参数,采用T-S模糊方法进行模型线性化;其次,针对控制器输入端存在的网络传输时滞,设计了包含时滞控制的H∞状态反馈控制器;最后,为提高转向控制精度,以车速和道路曲率为输入,设计了变论域模糊控制进行前馈转角补偿。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控制方法,通过对传输时滞进行控制,并加入变论域前馈模糊转角补偿,能够提高车辆在时滞存在条件下的路径跟踪控制稳定性和控制精度,实现较好的路径跟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工程 路径跟踪控制 时滞 鲁棒控制 变论域 模糊控制
下载PDF
智能商用汽车防侧翻轨迹跟踪集成控制器设计
15
作者 冯樱 乔宝山 +1 位作者 袁显举 邓召文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2-129,138,共9页
针对智能商用汽车重心高、惯性大,在曲线行驶时易发生侧翻的特点,设计了一种能预测、控制防侧翻轨迹的跟踪集成控制器。基于模型预测控制原理的主动转向系统对车辆轨迹进行跟踪控制,利用模型预测控制的预测功能对车辆侧倾运动状态进行监... 针对智能商用汽车重心高、惯性大,在曲线行驶时易发生侧翻的特点,设计了一种能预测、控制防侧翻轨迹的跟踪集成控制器。基于模型预测控制原理的主动转向系统对车辆轨迹进行跟踪控制,利用模型预测控制的预测功能对车辆侧倾运动状态进行监测;以等效横向载荷转移率作为触发信号,若其小于阈值,防侧翻主动悬架控制不起作用;反之,则会启动主动悬架控制以防止侧翻发生;利用MATLAB/Simulink和Trucksim软件对车辆的典型工况进行联合仿真模拟。研究结果表明:该防侧翻轨迹跟踪系统能保证车辆的跟随精度,可有效地避免侧翻事故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工程 智能商用汽车 模型预测控制 防侧翻轨迹跟踪 集成控制
下载PDF
履带车辆液压悬架抗俯仰互联模式研究
16
作者 刘刚 陈天宇 +1 位作者 张宝徕 张弘扬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7-134,共8页
针对独立悬架式履带车辆在俯仰工况下减振性能较差的问题,提出利用油管将车身同侧不同轴的减振器进行互联的方案。首先,提出俯仰工况下的3种互联模式,模式1、模式2、模式3分别为第1及第2轴减振器互联、第1及第6轴减振器互联、第2及第6... 针对独立悬架式履带车辆在俯仰工况下减振性能较差的问题,提出利用油管将车身同侧不同轴的减振器进行互联的方案。首先,提出俯仰工况下的3种互联模式,模式1、模式2、模式3分别为第1及第2轴减振器互联、第1及第6轴减振器互联、第2及第6轴减振器互联;其次,建立1/2履带车辆减振器机-液-热模型;然后,根据谐波叠加法利用MATLAB和RecurDyn编译E级路面模型;最后,利用AMESim和RecurDyn搭建液压互联悬架模型和整车动力学模型的机-液-热联合仿真平台,与装有独立悬架的履带车辆进行E级路面下的抗俯仰性能进行对比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安装3种模式的液压互联悬架履带车辆降低了车身俯仰角均方根值,降幅分别为3.97%、5.96%、3.53%,模式2的车身俯仰角最大值相较于独立悬架降低了0.010 4 rad,降幅为14.11%,抗俯仰性能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工程 履带车辆 互联模式 机-液-热模型 液压互联悬架 抗俯仰性能
下载PDF
Sustainable transit vehicle tracking service,using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 services and emergi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A review
17
作者 Ricardo Salazar-Cabrera álvaro Pachón de la Cruz Juan Manuel Madrid Molina 《Journal of Traffic and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English Edition)》 CSCD 2020年第6期729-747,共19页
The most salient problems of transit vehicle service in Latin American intermediate cities include:the high number of passengers involved in traffic accidents;traffic congestion caused by transit vehicles,and pollutio... The most salient problems of transit vehicle service in Latin American intermediate cities include:the high number of passengers involved in traffic accidents;traffic congestion caused by transit vehicles,and pollution generated by these vehicles,which increases in high congestion scenarios.To improve upon this situation,a research was conducted on the transit vehicle tracking service,which is a basic service for implementing mobility solutions for the aforementioned problems,the most relevant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service for the context of Latin American intermediate cities were identified,and an implementation was proposed.This paper presents the four stages of the study:(a)a review of the state-of-the-art of services or systems related to vehicle tracking,includ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ies,implemented sustainability approaches,usage of special algorithms for efficiency improvement,and the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ITS)architecture used as a basis;(b)the process of identifying releva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ervice for a given context;(c)proposal of an ITS architecture for this service in an intermediate city,its requirements and the suggested technologies;and(d)development of experiments for validating usage of the key suggested technologies.The review allowed to identify the main service characteristics,with regard to vehicle positioning technologies,the recommend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long range,LoRa),energy consumption considerations,and us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to calculate waiting time of users at bus stops.Finally,an ITS architecture for the city of Popayan(Colombian city)considering the aforementioned characteristics is proposed,and the experiments related to the use of these technologies are described in deta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 Transit vehicle ITS architecture trackING Long range
原文传递
基于改进YOLOv5和Deep SORT的桥梁车辆识别及跟踪研究
18
作者 赵智勇 《市政技术》 2024年第12期174-181,共8页
掌握真实的车辆荷载情况对桥梁设计及智能管养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和深度学习,建立了一种用于桥梁上多车检测和跟踪的算法。首先,收集交通监控视频建立了多种类型车辆的外观特征数据库。其次,建立了多车检测算法,并... 掌握真实的车辆荷载情况对桥梁设计及智能管养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和深度学习,建立了一种用于桥梁上多车检测和跟踪的算法。首先,收集交通监控视频建立了多种类型车辆的外观特征数据库。其次,建立了多车检测算法,并在所搭建的数据库上对其进行训练和测试。随后,将性能最佳的检测算法与跟踪算法相结合,进而完成桥梁上多车目标的连续跟踪。最后,依托某跨海大桥的交通监控视频对所提方法进行了验证,并评估了算法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多车检测和跟踪算法的检测准确率较高,跟踪效果较好,在视频序列中稳定性较好,可成功完成桥梁上多车的连续跟踪任务。研究成果可为后续桥梁设计及智能化管养提供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计算机视觉 车辆荷载 目标检测 目标跟踪
下载PDF
GCY-450型轨道工程车停放制动失效分析及预防措施
19
作者 程兵 刘洋 +1 位作者 陈伟嘉 俞正宽 《铁道技术监督》 2024年第6期44-49,共6页
针对GCY-450型轨道工程车停放制动时出现的溜逸问题,在介绍停放制动和单元制动器的工作原理基础上,从换向阀故障、减压阀压力值偏低等方面,分析轨道工程车停放制动失效原因,确定是由于减压阀压力值低于标准值导致停放制动失效。针对失... 针对GCY-450型轨道工程车停放制动时出现的溜逸问题,在介绍停放制动和单元制动器的工作原理基础上,从换向阀故障、减压阀压力值偏低等方面,分析轨道工程车停放制动失效原因,确定是由于减压阀压力值低于标准值导致停放制动失效。针对失效原因,提出在维护保养中增加减压阀压力值检查,以及定期校验压力开关、减压阀和压力表等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轨道工程车 单元制动器 停放制动 失效分析 减压阀
下载PDF
钢轨扣件失效对列车动态脱轨的影响 被引量:45
20
作者 肖新标 金学松 温泽峰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15,共6页
建立了非对称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分析轨道扣件失效对车辆动态脱轨的影响,考虑离散轨枕支承对车辆/轨道耦合作用的影响,通过假设轨道系统刚度沿纵向分布发生突变来模拟扣件组失效状态,推导了考虑钢轨横向和垂向以及扭转运动的轮轨... 建立了非对称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分析轨道扣件失效对车辆动态脱轨的影响,考虑离散轨枕支承对车辆/轨道耦合作用的影响,通过假设轨道系统刚度沿纵向分布发生突变来模拟扣件组失效状态,推导了考虑钢轨横向和垂向以及扭转运动的轮轨滚动接触蠕滑率计算公式,利用Hertz法向接触理论和沈氏蠕滑理论计算轮轨法向力及轮轨滚动接触蠕滑力,采用新型显式积分法求解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系统运动方程,通过数值分析计算,得到轮轨横垂向力之比、轮重减载率、脱轨危险状态的持续时间和轮对踏面上轮轨接触点位置的变化。连续5个钢轨扣件不同程度失效对列车动态脱轨的影响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如果失效因子从0.8增大到1.0,即钢轨扣件经历从接近完全松脱到完全松脱,钢轨扣件失效对列车动态脱轨影响呈指数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道工程 列车 轨道 动态脱轨 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 失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