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search on Energy Rad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n Airgun Source Excited in Land Reservoir
1
作者 DONG Mingrong FU Liyun +3 位作者 XING Chao YANG Shaodong YANG Jun LI Xiaobin 《Earthquake Research in China》 CSCD 2019年第1期24-36,共13页
The energy radiation process of an airgun seismic source in land reservoir is studied based on the underwater wavelet data collected in the airgun excitation experiments in Binchuan, Yunnan, China. The empirical formu... The energy radiation process of an airgun seismic source in land reservoir is studied based on the underwater wavelet data collected in the airgun excitation experiments in Binchuan, Yunnan, China. The empirical formula for calculating the bubble pulsation period and the maximum radius of the underwater airgun seismic source is obtain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① The energy radiation efficiency is higher vertically than horizontally. ② The vertical bubble energy radiation efficiency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air supply pressure. ③ The vertical energy radiation efficiency of the airgun seismic source is 9.4% when the air supply pressure is 15 MPa. ④ The higher the air supply pressure, the further the propagating distance of the superposition-enhanced pressure wave of an airgun sour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D RESERVOIR Airgun seismic SOURCE Shock wave BUBBLE energy radiation Process
下载PDF
Characteristics of Far-field Seismic Radiated Energy from the Five Earthquakes with MS≥5. 0 in the Earthquake Swarm Sequence of 2013,MS5. 8,Qianguo,Jilin Province,China
2
作者 Meng Lingyuan Han Yanyan Zhou Longquan 《Earthquake Research in China》 CSCD 2016年第1期1-12,共12页
The Qianguo M_S5. 8 earthquake swarm of 2013 occurred in Qianguo,Jilin Province,China. There are five earthquakes with M_S≥5. 0 in the Qianguo earthquake swarm,with magnitudes of M_S5. 5,M_S5. 0,M_S5. 3,M_S5. 8 and M... The Qianguo M_S5. 8 earthquake swarm of 2013 occurred in Qianguo,Jilin Province,China. There are five earthquakes with M_S≥5. 0 in the Qianguo earthquake swarm,with magnitudes of M_S5. 5,M_S5. 0,M_S5. 3,M_S5. 8 and M_S5. 0. In this study,the far-field seismic radiated energ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arthquakes are compared based on the source spectrum and the ground motion spectrum of the earthquake swarm. The ground motion spectrum of the five earthquakes at Changchun seismic station( CN2),which is the national standard station,is first investigated with the recorded ground motions,and then the far-field seismic radiated energy is calculated and combined with the relationships of the source spectrum to describe the variabl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Qianguo earthquake swarm. Research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second earthquake( No. 2) with M_S5. 0 is the key event of the earthquake swarm,which occurred on October 31,the same day following the first M_S5. 5 earthquake( No.1). In fact,the magnitude of event No. 2 decreased compared to event No.1,which did not agree with its large far-field seismic radiated energy. It needs to be pointed out that event No. 2 was the turning point event of the Qianguo earthquake swarm,as being a significant transition before the largest M_S5. 8 earthquak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群序列特征 辐射能量 地震相 MSS 吉林省 远场 强震 中国
下载PDF
中国青藏高原M≥6.0地震的辐射能量测定
3
作者 孔韩东 刘瑞丰 +1 位作者 边银菊 刘伟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42-457,共16页
地震辐射能量主要由高频体波携带,与震源动态特征直接相关,能够有效地弥补地震矩和矩震级对震源动态过程和高频成分描述的不足,为地震应急和灾害评估提供更为全面的参考。本文使用自主研发的地震辐射能量测定软件测定了中国青藏高原自1... 地震辐射能量主要由高频体波携带,与震源动态特征直接相关,能够有效地弥补地震矩和矩震级对震源动态过程和高频成分描述的不足,为地震应急和灾害评估提供更为全面的参考。本文使用自主研发的地震辐射能量测定软件测定了中国青藏高原自1990年以来M≥6.0浅源地震的地震辐射能量,并初步分析了中国青藏高原地区浅源地震的能量释放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利用该软件测定的中国青藏高原地区的34例浅源地震所得的测定结果稳定可靠。在一般情况下,地震的矩震级M_(W)与能量震级M_(e)并不相等,为了更全面地评估地震动效应,不仅需要考虑地震断层错动的静态特征,还需要考虑震源的动态特性。因此,在表示震源特性时,矩震级M_(W)和能量震级M_(e)各有特点,优势互补。(2)改则地震和尼玛地震的能量震级分别为6.47和6.00,地震辐射能量分别为1.26×10^(14) J和0.25×10^(14) J。两次震源位置相近、矩震级相同的地震,所释放的能量相差5倍之多。为了探究改则地震与尼玛地震能量释放差异的原因,我们通过S变换对两次地震的波形进行了时频分析。结果表明,震源动态过程的不同导致了地震辐射能量释放过程的差异。因此能量震级和地震辐射能量等动态震源参数比矩震级更适合描述震源的动态过程和地震的潜在破坏性。(3)结合地震矩资料得到中国青藏高原地区浅源地震的平均能矩比为1.9×10^(-5),是全球浅源地震平均能矩比的1.6倍。能矩比的大小与震源机制有关,走滑型地震的平均能矩比高于倾滑型地震。(4)中国青藏高原浅源地震的能矩比分布存在区域特征,东部和西部平均能矩比分别为2.25×10^(-5)和1.62×10^(-5),东部明显高于西部。能矩比的区域性差异与地质构造背景有关,地震辐射能量能够反映该地区的地质构造状态。同一区域内地震的能矩比也存在差别,中国青藏高原地区浅源地震的能矩比范围为5.03×10^(-6)—4.80×10^(-5),反映了不同断层上发生的地震能量释放过程存在差异。因此,为全面反映地震的震源特性有必要进行能量震级和矩震级的联合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青藏高原 地震辐射能量 能量震级 能矩比 矩震级 动态震源参数
下载PDF
2024年4月3日台湾省花莲县海域7.3级地震的快速产出参数
4
作者 王钦莹 陈鲲 +3 位作者 王永哲 张旭 张喆 王子博 《地震科学进展》 2024年第4期286-291,共6页
2024年4月3日07时58分(北京时间)在台湾省花莲县海域发生7.3级地震。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在震后启动快速响应,组织相关领域研究人员对此次地震的震源模型、地震辐射能量等进行了估计,同时基于震源模型进行了震动图模拟、同震形变... 2024年4月3日07时58分(北京时间)在台湾省花莲县海域发生7.3级地震。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在震后启动快速响应,组织相关领域研究人员对此次地震的震源模型、地震辐射能量等进行了估计,同时基于震源模型进行了震动图模拟、同震形变场模拟。结果表明,此次地震发生在菲律宾海板块和欧亚板块的边界,以逆冲机制为主,呈现双侧破裂,能量集中在前约35 s内释放;极震区震动烈度可能达Ⅹ度以上,可能的受灾范围近35 000 km^(2);此次地震引起了显著的同震位移,最大水平向位移达到0.52 m、垂直向位移达到1.18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地震 震源模型 地震动强度预测 地震辐射能量 INSAR 同震形变场
下载PDF
A brief discussion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pparent stress and slip-weakening law based on the energy partition criteria
5
作者 Boyan Liu Baoping Shi 《Earthquake Science》 CSCD 2009年第1期63-67,共5页
According to the representation theorem of seismic energy radiation, we know that, at any point on the fault, the instantaneous seismic radiation energy, Es, the seismic moment M0, and the apparent stress σa=μEs /M0... According to the representation theorem of seismic energy radiation, we know that, at any point on the fault, the instantaneous seismic radiation energy, Es, the seismic moment M0, and the apparent stress σa=μEs /M0 (μ is the shear modulus on the fault plane) should be positive values at any time during an earthquake faulting. However, we have noticed that, in recent source parameter inversion scheme for deriving the critical slip-weakening distance, the apparent stress used as a constraint condition on the fault plane could be less than zero or negative value, and the negative part was considered as dissipation energy and incorporated to the fracture energy. Although the mathematical formula in such case has no influence to the final resolution, however, the earthquake dynamic source process violates obviously the basic physical law, which could results in the overestimating of radiated seismic energy. In this study, we have proposed an alternative way to take account of the apparent stress expression based on the earthquake energy partition principle, and at the same time, we have also suggested that an additional constraint regarding to the radiation energy conservation on the fault could be added into the source parameter inversion in order to estimate the critical slip-weakening distance D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parent stress seismic radiation energy fracture energy critical slip-weakening distance
下载PDF
Scaling of Reduced Energy or Apparent Stress and Its Seismological Significance 被引量:1
6
作者 Wu ZhongliangInstitute of Geophysics, China Seismological Bureau, Beijing 100081, China 《Earthquake Research in China》 2002年第1期20-26,共7页
Comparison between the NEIC broadband radiated energy catalogue and the Harvard CMT catalogue provides information about apparent stress. In spite of its significant uncertainties and limited reliability, the clues ob... Comparison between the NEIC broadband radiated energy catalogue and the Harvard CMT catalogue provides information about apparent stress. In spite of its significant uncertainties and limited reliability, the clues obtained from this comparison seem interesting in the physics of earthquakes. Scaling of apparent stress provides information about the dynamic friction along an earthquake fault. Relation between reduced energy and seismic moment implies that for strike-slip earthquakes, velocity-dependent friction plays a predominant role, while for non-strike-slip earthquakes, slip-dependent friction is predominant. It is also found that strike-slip events with extremely low apparent stress tend to occur “in single”, which is applied to the prediction of the seismic tendency following the 2001 Qinghai-Xizang (Tibet) border M W7.8 earthquak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带辐射能量 地震矩 视应力 走向滑矩 地震活动性
下载PDF
2022-01-15汤加火山喷发的地震学震级测定 被引量:1
7
作者 石玉燕 张春鹏 +1 位作者 颜启 苗庆杰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09-214,共6页
利用山东地震台网70个宽频带测震台站记录的2022-01-15南太平洋汤加海底火山喷发原始地震波形数据,从时间域和频率域分析火山喷发地震波的记录特征;通过对20 s优势周期面波进行研究,测算该次火山喷发的地震学震级与地震波辐射能量。研... 利用山东地震台网70个宽频带测震台站记录的2022-01-15南太平洋汤加海底火山喷发原始地震波形数据,从时间域和频率域分析火山喷发地震波的记录特征;通过对20 s优势周期面波进行研究,测算该次火山喷发的地震学震级与地震波辐射能量。研究表明,该次汤加火山喷发的面波震级为M_(S)5.674、能量震级为M_(e)5.704,与GFZ测定震级基本一致,比USGS测定震级小0.126。本次汤加火山爆炸指数(VEI)为5级,但本文测定的地震波辐射能量为8.155×10^(12)J,可见火山喷发以地震波辐射方式释放的能量较少,绝大部分能量以超过1000 km/h的冲击波形式穿过大气层迅速释放到空中,这种能量的快速释放会抑制深部应力的挤压与拉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喷发 面波震级 台基校正 时频分析 地震波辐射能量
下载PDF
利用区域地震记录测定地震辐射能量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子博 刘瑞丰 +2 位作者 李赞 孔韩东 胡岩松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26-637,共12页
地震辐射能量作为描述地震大小的物理量,可为地震应急和灾害评估提供重要参考.现有快速测定地震辐射能量的方法多使用远震记录(35°≤Δ<80°),受到几何扩展和频率相关衰减校正方法的限制,利用区域地震记录(5°≤Δ<3... 地震辐射能量作为描述地震大小的物理量,可为地震应急和灾害评估提供重要参考.现有快速测定地震辐射能量的方法多使用远震记录(35°≤Δ<80°),受到几何扩展和频率相关衰减校正方法的限制,利用区域地震记录(5°≤Δ<35°)测定地震辐射能量的难度较大.因此,本文发展了一种利用区域地震记录快速测定地震辐射能量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1)利用该方法可以测定5.0级以上地震的辐射能量,弥补了由于低信噪比和台站分布影响,导致利用远震记录只能稳定测定6.0级以上地震辐射能量的不足;(2)将该方法应用于2009-2021年发生在中国大陆的66次MW>5.0地震,结果显示74%的单台区域能量震级与远震能量震级的偏差在±0.3以内;对于44次MW≥5.5地震,区域结果与远震结果基本一致,86%的事件区域能量震级与远震能量震级的差在±0.2之间;(3)结合地震矩资料,得到中国大陆地区地震的能矩比范围为5.2×10^(-6)~8.1×10^(-5),平均能矩比为2.4×10^(-5);走滑型地震的平均能矩比高于倾滑型地震,能矩比整体分布存在区域特征,西域地块地震的平均能矩比高于青藏地块东部地震,青藏地块西部地震的平均能矩比最低,同一区域内的地震能矩比也存在差别,这表明不同断层上发生的地震能量释放过程存在明显差异;(4)该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以在地震台网的日常工作中测定地震辐射能量,为科学研究、地震应急和地震灾害评估提供新的地震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辐射能量 能矩比 区域地震记录 远震记录 中国大陆
下载PDF
谱比法反演震源谱拐角频率的改进研究
9
作者 夏晨 利学 +1 位作者 周卓群 戚承志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54-961,990,共9页
由于地震波的信噪比,传播路径效应,震源机制差异和震源过程等因素的影响,传统的谱比法反演的拐角频率结果不精确,离散性大。以谱比法为基础,引入Bootstrap重采样法,KolmogorovSmirnov检验以及谱比趋势检验的筛选方法,对谱比法的反演结... 由于地震波的信噪比,传播路径效应,震源机制差异和震源过程等因素的影响,传统的谱比法反演的拐角频率结果不精确,离散性大。以谱比法为基础,引入Bootstrap重采样法,KolmogorovSmirnov检验以及谱比趋势检验的筛选方法,对谱比法的反演结果进行精度评定和筛选,提高谱比法反演的拐角频率精度。将此方法应用于汶川地震余震的拐角频率、地震辐射能量、辐射效率以及能矩比等震源参数反演,建立拐角频率与地震矩之间的对应关系,验证谱比法以及三种筛选方法的可靠性。汶川地震余震震源参数反演结果表明,汶川地震余震的拐角频率与地震矩对应关系M0∝fc-3.295±0.25存在与自相似关系M0∝fc-3偏离现象。在地震释放能量方面,存在能矩比随地震矩增大而增大,以及大地震的辐射效率大于小地震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谱比法 BOOTSTRAP方法 拐角频率 地震矩 地震辐射能量 能矩比
下载PDF
震源机制对地震辐射能量估计的影响
10
作者 谢紫藤 刘瑞丰 +3 位作者 王子博 李赞 孔韩东 胡岩松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97-608,共12页
利用国家地震台网和全球地震台网的宽频带远震P波波形数据,通过测定2014—2019年间国内M_(W)≥6.0和国外M_(W)≥6.5共105次浅源地震的辐射能量和能量震级,研究了震源机制解对辐射能量估计的影响。结果表明:①震源机制不同导致地震能量... 利用国家地震台网和全球地震台网的宽频带远震P波波形数据,通过测定2014—2019年间国内M_(W)≥6.0和国外M_(W)≥6.5共105次浅源地震的辐射能量和能量震级,研究了震源机制解对辐射能量估计的影响。结果表明:①震源机制不同导致地震能量辐射差异较大,其中走滑型地震对辐射能量的影响最大,对能量震级的平均影响因子为0.34,正断型地震对能量震级的平均影响因子为0.08,逆断型地震对能量震级的影响最小,平均影响因子为0.05;②不同震源机制类型地震的差震级ΔM也不同,走滑型地震的ΔM为0.31,正断型地震的ΔM为0.21,逆断型地震的ΔM为0.08,这表明走滑型地震辐射能量的效率较高,正断型次之,逆断型最低;③根据鲁甸地震的测定结果分析可知,当能矩比与慢度参数均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时,即使该地震震级较小,也存在造成严重破坏的概率;④能量震级Me和矩震级M_(W)分别反映了震源的动态和静态属性,二者的联合测定对地震灾害合理评估和地震应急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辐射能量 能量震级 震源机制 矩震级 鲁甸地震
下载PDF
地震视应力在中国大陆西部强震趋势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11
作者 易志刚 宋茉 +1 位作者 杨选辉 张彬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10-120,共11页
以中国大陆西部(20^o~50^oN,73^o~105^oE)为例,以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月报目录为基础,参照美国哈佛大学(CMT)逐个筛选出1990年1月1日至2005年12月31日中国大陆191个地震作为样本,对用哈佛大学提供的地震矩和震级能量公式计算的... 以中国大陆西部(20^o~50^oN,73^o~105^oE)为例,以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月报目录为基础,参照美国哈佛大学(CMT)逐个筛选出1990年1月1日至2005年12月31日中国大陆191个地震作为样本,对用哈佛大学提供的地震矩和震级能量公式计算的视应力值σapp1与完全由震级经验公式估算出的地震矩和地震辐射能量计算出的视应力值σapp2。进行了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对1970年以来中国大陆7级以上强震的震例总结,对地震视应力异常区与强震发生地区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结合钻孔应力、应变学科在年度预测中对中国大陆西部强震发生地区的预测情况进行了尺值评分。结果表明:①当震级上限固定时,σapp1与σapp2的差值序列之方差,表现出随着震级下限增大而增大的特征。在3.5≤Ms≤6.0区间内,以圳与σapp2拟合程度较好。②地震视应力异常区的变化与迁移可能是构造大区应力、应变场中显著应力变化区的变化与迁移的反映,具有图像直观、量化、预测区间有限等优点,可用于强震发生地区的预测,尺值约为0.35。并对强震发生地区趋势预测的总体思路进行了有意义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应力 地震场 地震辐射能量 中国大陆
下载PDF
唐山4.8级地震前后视应力变化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赫 刘双庆 +5 位作者 刘文兵 王熠熙 尚先旗 谭毅培 胡培元 高也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19-1025,共7页
2012年5月28日唐山发生MS4.8地震,之后宝坻发生MS4.0和MS3.5地震,这三次地震是近十年来首都圈地区较显著的事件。本文利用首都圈数字化地震台网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唐山地区ML≥2.5地震的宽频带数字地震波资料计算地震视应力。首先采... 2012年5月28日唐山发生MS4.8地震,之后宝坻发生MS4.0和MS3.5地震,这三次地震是近十年来首都圈地区较显著的事件。本文利用首都圈数字化地震台网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唐山地区ML≥2.5地震的宽频带数字地震波资料计算地震视应力。首先采用傅里叶变换获得地震观测谱,扣除仪器响应后进行非弹性衰减和几何扩散校正,几何扩散采用Gail提出的震中距分段模型,用随频率变化的Q值来表示非弹性衰减;然后在Brune圆盘模型下利用遗传算法求出一组fC(拐角频率)和Ω0(零频极限),使得理论震源谱和校正的观测谱残差最小;通过零频极限求得地震矩M0,通过有限仪器带宽补偿并加上积分已校正的观测谱求得辐射能量ES;最后即可求出视应力。计算结果表明:MS4.8地震视应力表现出震前趋势上升,震时达到峰值,震后趋势下降的变化特点,可以较清晰地反映出区域应力场的演化过程,故可作为地震趋势判断的依据之一;MS4.8地震前后地震视应力与震级表现出一定的正相关,随着震级增大视应力也增大,但MS4.8地震前视应力值总体上大于震后视应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山4.8级地震 视应力 数字地震台网 辐射能量 地震矩
下载PDF
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7.1级地震序列中小地震辐射能量的估计 被引量:12
13
作者 华卫 陈章立 郑斯华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17,共10页
本文利用震后架设的4个流动台站和震源区周围3个固定台站记录到的青海玉树7.1级地震序列波形资料,资料时间截止到2010年5月19日.经过传播路径效应和场地响应校正后,估算了玉树地震序列中80个中小地震的辐射能量.比较了辐射能量估计中不... 本文利用震后架设的4个流动台站和震源区周围3个固定台站记录到的青海玉树7.1级地震序列波形资料,资料时间截止到2010年5月19日.经过传播路径效应和场地响应校正后,估算了玉树地震序列中80个中小地震的辐射能量.比较了辐射能量估计中不同方法之间结果存在的差异性,首次考虑了由于仪器频带宽度的限制而造成的中小地震辐射能量的低估与补偿问题,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分别采用Andrews方法、震源实际谱方法(区分能量补偿前和后二种情况)和根据理论模型并将积分上限外推到所计算地震拐角频率的10倍的方法(理论谱方法)计算出的中小地震辐射能量4种结果基本上位于同一个量级水平之上,表明结果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这其中,Andrews方法得到的辐射能量最低,理论谱方法得到的结果最高,而由实际谱方法得到的地震辐射能量介于两者之间.(2)由古登堡经验公式得到的地震辐射能量远高于上述4种方法计算出的结果,能够达到理论谱方法结果的4倍,而且随震级的增大,由它带来的辐射能量的高估趋势更加明显.(3)由于没有考虑地震能量的补偿,Andrews方法得到的地震辐射量明显偏低.用两种不同方法进行地震辐射能量补偿后得到的结果比较接近,但考虑到仪器频带上限值设定的复杂性,认为由理论谱方法计算中小地震的辐射能量更加合适.(4)经过能量补偿后地震辐射能量要高于未作能量补偿的结果,能量补偿带来的辐射能量增加的作用对于小地震更加明显.在本文研究范围之内,不同方法得到的折合能量均明显存在随地震矩的增大而增大的现象,反映出玉树余震序列中大震地震辐射效率高于小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辐射能量 能量补偿 玉树地震序列 中小地震
下载PDF
黏弹性固体中地下爆炸辐射地震波能量的演化 被引量:2
14
作者 卢强 丁洋 +3 位作者 刘赟哲 唐仕英 郭志昀 王占江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51-59,共9页
地下爆炸与介质的能量耦合和介质中的波传播机制是理解地下爆炸源物理的重要基础。为研究地下爆炸辐射地震波能量的传播衰减规律,分析了黏弹性介质中地下爆炸地震波能量的组成。基于无限介质中黏弹性球面波理论,给出了速度、位移、应力... 地下爆炸与介质的能量耦合和介质中的波传播机制是理解地下爆炸源物理的重要基础。为研究地下爆炸辐射地震波能量的传播衰减规律,分析了黏弹性介质中地下爆炸地震波能量的组成。基于无限介质中黏弹性球面波理论,给出了速度、位移、应力、应变等物理量Laplace域的理论解。利用Laplace数值逆求解方法,建立了黏弹性介质中地下爆炸辐射地震波场的计算方法。以干黄土作为典型黏弹性材料,计算给出了地震波能量的传播特征,分析了地下爆炸辐射能量的传播衰减规律。结果表明:(1)在黏弹性介质中,某球面处流入的能量随半径增加而逐渐降低。在理想弹性介质中,某球面处流入的能量在几倍弹性半径外即可稳定到某一定值;(2)在某一固定的有限观测区域内,当观测时间足够长时,势能和耗散能均趋于某一定值,辐射动能趋于零;(3)当有限的观测区域能容纳一个完整波长的地震波时,地震波辐射动能的稳态值随波传播距离的增大而减小,总体上可以用指数函数和幂函数进行分段拟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爆炸 球面波 黏弹性 地震波能量 辐射动能
下载PDF
M_s8.0汶川地震断层的应力状态以及对余震危险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博研 史保平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002-1009,共8页
利用中国地震局在汶川地震前后对四川盆地以及龙门山断裂进行的水压致裂绝对应力测量数据、近断层强震记录、以及由美国USGS公布的包括地震矩和地震波能量等在内的远场震源参数解,从简单断层模型出发,应用地震能量分配原理和库仑摩擦准... 利用中国地震局在汶川地震前后对四川盆地以及龙门山断裂进行的水压致裂绝对应力测量数据、近断层强震记录、以及由美国USGS公布的包括地震矩和地震波能量等在内的远场震源参数解,从简单断层模型出发,应用地震能量分配原理和库仑摩擦准则,初步估算和判断了2008年Ms8.0汶川地震断层破裂过程和震源参数,以及滑移弱化模型下应力变化(静态应力降的大小)对断层内部余震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主震而言,地震辐射效率和地震效率上限值分别约为37%和14%,平均滑移弱化距离D_c约为0.5 m,破裂能约为1.29×10^(16)J,松弛功约为1.13×10^(16)J.主断层内所贮存的黏弹性松弛功的大小与主震的地震波辐射能相当,假设主震在应变能变化中的松弛功全部用于一个余震的触发,且主断层上的余震发生与主震一样遵从相同的断层破裂机制:即能量分配准则,那么汶川地震余震释放的全部能量相当于一个M_s6.9级的地震.由此可推断汶川地震主断层上不会发生M_s6.9级以上的余震,而主震后更多较小震级的余震可能持续几十年甚至上百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上调 地震波辐射能 破裂能 松弛功
下载PDF
由宽频带辐射能量目录和地震矩目录给出的视应力及其地震学意义 被引量:50
16
作者 吴忠良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8-15,共8页
对NEIC宽频带地震辐射能量目录和哈佛矩心矩张量 (CMT)目录的比较 ,给出关于视应力的一些可能是有意义的结果。尽管目前的结果误差仍很大 ,可靠性也是有限的 ,但这种比较所提供的线索却颇值得注意。视应力的计算给出关于地震断层面上非... 对NEIC宽频带地震辐射能量目录和哈佛矩心矩张量 (CMT)目录的比较 ,给出关于视应力的一些可能是有意义的结果。尽管目前的结果误差仍很大 ,可靠性也是有限的 ,但这种比较所提供的线索却颇值得注意。视应力的计算给出关于地震断层面上非线性动摩擦函数的线索 ,能量 地震矩之比随地震大小的变化表明 ,在BK模型框架下 ,对于走滑型地震 ,依赖于滑动速度的摩擦似乎占主要地位 ;而对于非走滑型地震 ,依赖于位移的摩擦似乎占主要地位。主震和余震的能量 地震矩之比的比较表明 ,对于走滑型地震 ,余震的视应力平均地说来低于主震的视应力 ;而对于非走滑型地震 ,余震的视应力既有高于主震的也有低于主震的 ,这对于障碍体和凹凸体模式的讨论及模型中地震破裂停止条件的设置可能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频带辐射能量 地震矩 视应力 地震学 余震 走滑型地震
下载PDF
云南强震能量释放的时空特征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秦嘉政 钱晓东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07-312,共6页
介绍了利用矩能比估算地震波辐射能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云南地区1900~2004年M≥5.0强震的地震波辐射能量释放的时空分布,认为:①统计期间的能量释放在时间和空间分布上具有明显的非均匀性,前65 a的能量释放为22%,后40 a为78%,且... 介绍了利用矩能比估算地震波辐射能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云南地区1900~2004年M≥5.0强震的地震波辐射能量释放的时空分布,认为:①统计期间的能量释放在时间和空间分布上具有明显的非均匀性,前65 a的能量释放为22%,后40 a为78%,且约87%的能量释放集中在云南7个主要地震带,其余地区仅占13%左右;②云南地区强震活跃期和平静期累计释放能量的统计结果显示,5个平静期期间的累计释放能量折合震级均在6.8~7.2级之间.云南进入第5个平静期已接近10 a,期间累计释放能量折合成震级约为6.8级,与前4个平静期的时间间隔和能量释放相当,表明云南地区进入新一轮强震活跃期的危险性正在逐渐增大,云南东部地区可能是强震发生的危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震活动 地震波辐射能 能量释放 时间变化 空间分布 云南地区
下载PDF
2016年新西兰M_S8.0地震震源及强地面运动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臧阳 孟令媛 周龙泉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2,共12页
2016年11月13日新西兰发生MS8.0地震,该地震造成2人死亡,20多人受伤,仅10余栋房屋严重受损,致灾特征较轻.本文针对新西兰MS8.0地震的震源参数特征,对该地震的震源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地震的地震波辐射能量和视应力均偏低,震源破... 2016年11月13日新西兰发生MS8.0地震,该地震造成2人死亡,20多人受伤,仅10余栋房屋严重受损,致灾特征较轻.本文针对新西兰MS8.0地震的震源参数特征,对该地震的震源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地震的地震波辐射能量和视应力均偏低,震源破裂过程为应力上调模式,发震断层破裂相对充分,余震相对丰富.结合新一代衰减关系(NGA)的分析结果显示,该地震的强地面运动峰值加速度(PGA)观测记录整体偏低,与基于震源参数对该地震PGA的理论估算结果较为一致.进一步选取10km范围内6个台站的强震观测记录进行比较研究,初步认为影响该地震近断层区域PGA高值的因素主要是断层破裂面上最大滑动集中区的位置,而非主震的初始破裂位置.综合研究表明,新西兰MS8.0地震的强地面运动主要受到应力上调模式和最大滑动集中区位置的影响,致灾特征较轻则可能源于峰值加速度偏低和地表破坏较大地区的人口相对稀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西兰地震 地震波辐射能量 视应力 NGA 强地面运动观测数据
下载PDF
福建仙游5.0地震前后小地震视应力变化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蔡杏辉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84-986,1006,共4页
分析2011-01~2013-11福建数字台网记录到的73个福建仙游地震,给出仙游2013-09-04 ML5.0地震前后小地震视应力变化情况,得到该区的视应力水平,并讨论主震前后的视应力演化特征以及视应力与震级和深度的关系。
关键词 仙游地震 视应力 地震矩 地震波辐射能
下载PDF
2010年墨西哥BajaM_W7.2地震与中国玉树M_W6.9地震强地震动特征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孟令媛 史保平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9,共19页
2010年4月4日墨西哥Baja地区发生MW7.2地震,2人遇难;同年4月14日中国青海省南部玉树地区发生MW6.9地震,截至2010年4月25日,已造成2220人遇难.有报道指出,玉树地震矩震级小于Baja地震,人员伤亡却远大于后者,主要原因在于玉树地区抗震设... 2010年4月4日墨西哥Baja地区发生MW7.2地震,2人遇难;同年4月14日中国青海省南部玉树地区发生MW6.9地震,截至2010年4月25日,已造成2220人遇难.有报道指出,玉树地震矩震级小于Baja地震,人员伤亡却远大于后者,主要原因在于玉树地区抗震设防标准低、建筑物抗震性能差.地震造成破坏程度的大小并非仅仅取决于矩震级的大小,而同时与其释放的地震波辐射能及发震后造成的强地面运动的大小有关.玉树地震释放的地震波辐射能约相当于Baja地震的10倍,目前玉树地震尚无实测的强震记录.针对玉树地震和Baja地震建立动态复合震源模型,分别模拟基岩上及浅层速度结构(V30,地下30m平均剪切波速)下近断层区域的强地面运动.结果表明,基岩上及V30下玉树地震近断层区域强地面运动整体约相当于Baja地震的2倍.因此,玉树地震造成发震区域内建筑物损毁程度及人员伤亡情况均严重于Baja地震,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其地震波辐射能大,且强地面运动较强.本文中所应用的动态复合震源模型,在地震矩守恒和地震波辐射能守恒的条件约束下,可以作为地震发生后补充强地面运动数据的有效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树地震 Baja地震 矩震级 地震波辐射能 强地面运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