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0篇文章
< 1 2 4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udy on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the Yellow River Basin-Take Rural Development in Zhengzhou, China as an Example
1
作者 BAI Hengrui 《Psychology Research》 2021年第8期357-362,共6页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he Yellow River Basin is a development strategy that China has been vigorously promoting in recent years,and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point to realize the goal of balanced regional developm...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he Yellow River Basin is a development strategy that China has been vigorously promoting in recent years,and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point to realize the goal of balanced regional development and the Chinese dream in the long term.In the context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trategy,Zhengzhou,as a major city in the central region where the Yellow River flows through,has a strong driving effect on the surrounding counties and cities.At the same time,Zhengzhou’s rural modernization process is gradually accelerated,and the poverty alleviation has achieved remarkable results.Therefore,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development background of the Yellow River Basin region,explores the significance of this strategy for the basin region,and takes the rural construction of Zhengzhou as an example to look into the future development pa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ellow river basin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strategy RURAL development in Zhengzhou
下载PDF
Analysis on the green development of urban agglomeration in the Yellow River basin
2
作者 SHAO Shuai 《Ecological Economy》 2020年第3期244-247,共4页
After the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of the Yellow River basin became the national strategy,the new idea of river basin development with urban agglomeration as the main body was clarified.Promo... After the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of the Yellow River basin became the national strategy,the new idea of river basin development with urban agglomeration as the main body was clarified.Promoting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urban clusters in the Yellow River Basin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practice of the concept of harmonious coexistence between man and nature,but also conducive to exploring new paths of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that can be copied and popularized.In the process of promoting development,we should adhere to the principle of overall planning and differentiated development.On the basis of constantly improving cross-regional environmental administrative coordination,strengthening the radiation driving role of central cities,and establishing and improving the cross-regional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mechanism,we should adopt different measures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ecological priority and green development,so as to form a new competitive advantage that is both unified and distinctiv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ellow river basin urban agglomeration green development
下载PDF
Rural Domestic Sewage Treatment Model: Case Study Based on Dongying Section of the Yellow River Basin
3
作者 Shan Zhang Yu Wang Xiujuan Wang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AS 2023年第3期172-184,共13页
The 20<sup>th</sup>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proposed to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urban and rural living environment and build livable and workable villages and beautiful village... The 20<sup>th</sup>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proposed to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urban and rural living environment and build livable and workable villages and beautiful villages. The development and challenges of rural domestic sewage treatment coexist. Based on the field investigation of 15 administrative villages in 3 districts and counties of Dongying City, there is a big gap between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rural domestic sewage treatment and expectations. Investigate rural domestic sewage treatment cases in-depth, and condense four modes of primitive, developmental, mature and advanced in a variety of different rural domestic sewage treatment models for discussion, among which, the village sewage treatment work under the mature mode has achieved remarkable results, and is at the forefront of the current rural domestic sewage treatment. Through the multi-case analysis method, the practical dilemma of sewage treatment in different models of villages is summarized, and the feasible improvement path is explored, which contributes to the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Dongying and the Yellow River Bas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ral Domestic Sewage Human Settlements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he yellow river basin
下载PDF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nd Spatial Aggregation Characteristics Analysis of Culture, Sports, and Tourism Resources in the Yellow River Basin Based on POI Data
4
作者 Ruixiang Liu Xiaofeng Shi 《Open Journal of Applied Sciences》 2022年第5期688-713,共26页
As a priority of China’s reg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y in recent years, promoting the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he Yellow River Basin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tasks to boost the country’s... As a priority of China’s reg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y in recent years, promoting the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he Yellow River Basin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tasks to boost the country’s economy and also the key to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in the central region at this stag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he Yellow River Basin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e, sports, and tourism integration is significant for the regional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economic revitalization. In order to measure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e, sports, and tourism resources in the basin, the study applied the CRITIC model in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the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odel, and the entropy weight TOPSIS analysis model.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hree resources in the basin varies from region to region, among which Shaanxi, Shandong, and Henan provinces have developed outstandingly while western provinces in China haven’t. In addition, this study identified the spatial geographic extent and analyzed the POI (points of interest) of culture, sports, tourism, and mixed resource based on the data analysis to explore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trend of changes in the Yellow River Basin. The study also made sugges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e, sports, and tourism resources in the basin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 based on the developed theoretical model, aiming to promot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he ar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gration of Sports and Tourism Sports Tourism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he yellow river basin
下载PDF
Exploration of the dynamic water resource carrying capacity of the Keriya River Basin on the southern margin of the Taklimakan Desert,China 被引量:3
5
作者 Shuhong Yang Tao Yang 《Regional Sustainability》 2021年第1期73-82,共10页
The water resource carrying capacity(WRCC)in river basin changes dynamically under climate change,economic development,and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Climate change affects hydrological processes and spatial/temporal d... The water resource carrying capacity(WRCC)in river basin changes dynamically under climate change,economic development,and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Climate change affects hydrological processes and spatial/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water resources;while economic develo-ment and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 can also affect the balance of water resources systems.Under climate change,economic development,and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it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explore the dynamic behavior of WRCC in river basins.This will help to alleviate water resources security issues and build a sustainable water resources system.This study was carried out to evaluate the dynamic WRCC using the"climate,economics,and technology-control objective inversion mode",which used total water consumption,water-use efficiency,and restrained total pollutant control in the water functional area as boundary conditions.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on the Keriya River Basin,a sub-catchment located in southem margin of the Taklimakan Desert.The WRCC in the Keriya River Basin in 2015 was calculated,and the trends in the short term(2020),middle tem(2030),and long term(2050)were predicted.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climate change factors have a positive effect on WRCC in the Keriya River Basin,which leads to an increase in total water resources.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exhibits an overall positive effect,while increasing in water consumption and sewage discharge exhibit a negative effe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imate change economic development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 Water resource carrying capacity Keriya river basin
下载PDF
黄河流域水资源-生态-城市-产业协同演进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宁朝山 李可馨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28,共8页
为考察黄河流域水资源-生态-城市-产业协同的动态演进及其地区差异和来源,基于2016—2020年黄河流域76个主要地级市数据,采用协同度模型、核密度估计和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方法进行实证测度。结果表明:处于初级、中级和良好协同的城... 为考察黄河流域水资源-生态-城市-产业协同的动态演进及其地区差异和来源,基于2016—2020年黄河流域76个主要地级市数据,采用协同度模型、核密度估计和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方法进行实证测度。结果表明:处于初级、中级和良好协同的城市数量分别为30个、33个和13个。各城市协同度水平呈现上升趋势,但城市间绝对差异在扩大,相对差异在缩小;除呼包鄂榆城市群外,其他六大城市群协同度绝对差异均呈扩大趋势。黄河上游和下游内部差异呈下降趋势,中游内部差异呈上升趋势;上游和中游间差异最大,且呈现进一步扩大趋势,上游和下游间差异逐渐缩小。呼包鄂榆城市群群内差异最小,关中城市群群内差异最大;关中城市群与山东半岛城市群群间差异最小,晋中城市群与山东半岛城市群群间差异最大。未来应进一步加强要素协同、区域协同,发挥各地区动态比较优势,因地制宜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深入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发展 水资源 生态环境 地区差异 动态演进 黄河流域
下载PDF
黄河流域“水资源-生态保护-高质量发展”空间均衡性诊断 被引量:1
7
作者 陈艳萍 蒋倩倩 刘晶婕 《水利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20,共7页
为促进黄河流域空间均衡发展,在测算黄河流域9个省区水资源可承载水平、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以及生态保护水平的基础上,分析了各省区内部水资源、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3个子系统间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并分别以水与经济均衡、水与生态均衡、... 为促进黄河流域空间均衡发展,在测算黄河流域9个省区水资源可承载水平、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以及生态保护水平的基础上,分析了各省区内部水资源、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3个子系统间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并分别以水与经济均衡、水与生态均衡、经济与生态均衡为子目标,构建了空间均衡性诊断模型,对黄河流域相邻“省区对”进行了空间均衡性诊断,反向追踪各“省区对”空间不均衡的原因。结果显示:除宁夏、甘肃外,黄河流域其他省区内部3个子系统间均已达到初级或中级协调发展阶段;黄河流域上游和下游的相邻“省区对”分别通过了均衡性判别;宁夏、甘肃、山西和内蒙古4个省区严重影响了省区间的均衡性,抑制了黄河流域整体的空间均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水资源 生态保护 高质量发展 空间均衡 均衡性诊断
下载PDF
砒砂岩区生态治理-生态衍生产业协同发展关键技术与模式
8
作者 姚文艺 王文彪 +2 位作者 申震洲 姚京威 杨才千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0,共10页
探索生态治理与生态衍生产业协同发展的关键技术与途径,是促进水土保持生态治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课题。为此,以生态治理难度极大的黄河流域砒砂岩区为研究对象,基于生态经济学、生态产业技术的理论与方法,提出了生态治理-生态衍生产业... 探索生态治理与生态衍生产业协同发展的关键技术与途径,是促进水土保持生态治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课题。为此,以生态治理难度极大的黄河流域砒砂岩区为研究对象,基于生态经济学、生态产业技术的理论与方法,提出了生态治理-生态衍生产业协同发展的基本原理和应遵循的原则,探索了生态治理与生态衍生产业协同发展的关键技术与模式,并开展了示范应用。1)生态治理-生态衍生产业协同发展的原理是行为互驱动、效应互补偿,应遵循的原则是“双律适应、适地适生、三方意愿”;2)鉴于砒砂岩覆土区、覆沙区、裸露区生态环境有明显差异,分别构建了小流域生态治理-生态衍生产业协同发展的综合治理措施体系和模式,以坡顶、坡面和沟道为水土保持措施配置的3个地貌单元,选择兼具水土保持功能和饲用、药用、食用等经济开发价值的作物进行生物措施配置,配合注浆固结、抗蚀促生、砒砂岩改性等新的工程技术措施进行生态治理;3)研发了物理-化学-生物综合改良砒砂岩土壤、砒砂岩复配风沙土+生物改良提质、灌草优化平茬及饲料加工、煤矸石改性资源化利用、高陡边坡抗蚀+控渗+植生固稳、生态果园建植等关键技术;4)基于砒砂岩覆沙区“土壤改良固沙+”(如土壤改良固沙+经济林种植、土壤改良固沙+梭梭草套种甘草等)生态治理模式的实践与示范,探索实施了“政府支持,科技支撑,企业产业化+公益性投资,农牧民市场化参与”的多元投资、多方参与、共同受益运行机制与模式。通过灌草平茬饲料加工、土壤改良、经济作物种植等产业化中试,以及矿区回填区生态恢复、小流域生态治理-生态衍生产业协同发展示范性实践,表明脆弱生态区治理中发展生态衍生产业具有广阔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生态治理 衍生产业 生态经济 协同发展 砒砂岩区 黄河流域
下载PDF
黄河流域城市高质量发展空间关联及障碍因子分析
9
作者 张晓昱 王飞雪 刘璐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2-98,共7页
基于新发展理念,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计算黄河流域61个地级市2010年、2013年、2016年和2019年的高质量发展水平综合得分,并运用自然间断点法、空间自相关和障碍度模型,分析黄河流域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时空演变规律、空间关联... 基于新发展理念,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计算黄河流域61个地级市2010年、2013年、2016年和2019年的高质量发展水平综合得分,并运用自然间断点法、空间自相关和障碍度模型,分析黄河流域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时空演变规律、空间关联性和障碍因子。结果表明:(1)黄河流域整体高质量发展水平不断提升。根据高质量发展水平将城市分为四大类,其中高水平城市主要为省会和中心城市,较高水平城市分布在中心城市周围,较低水平城市由下游向中上游扩散,低水平城市集聚在中上游。(2)黄河流域总体空间关联性较弱,局部存在集聚效应,东部高值区被高值区包围的高高集聚较明显,西部低值区被低值区包围的低低集聚较明显。(3)黄河流域城市高质量发展障碍因子主要包括入境旅游人数、外资依存度、万人专利申请量、外贸依存度和万人在校生数。基于此,提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黄河流域 熵值法 空间自相关 障碍因子
下载PDF
新时代黄河流域水土保持标准体系建设框架研究
10
作者 朱小勇 王晶 +3 位作者 张帆 杜亚娟 李远航 李普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4-119,共6页
为了贯彻落实《黄河保护法》,推动黄河流域水土保持各项工作规范化、标准化,满足黄河流域水土保持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根据《黄河保护法》有关规定,结合新时代黄河流域水土保持工作目标和特点,在全面分析水土保持标准体系建立的... 为了贯彻落实《黄河保护法》,推动黄河流域水土保持各项工作规范化、标准化,满足黄河流域水土保持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根据《黄河保护法》有关规定,结合新时代黄河流域水土保持工作目标和特点,在全面分析水土保持标准体系建立的背景、意义及必要性的基础上,全面梳理现行的水土保持国家标准体系,广泛征集有关省(区)业务人员和专家的意见、建议,组织专家开展专题研究,提出了包括基础类、规划设计类、治理类、淤地坝类、监测类、监管类、信息化类、试验示范类等8类73项标准(其中沿用原有标准48项、建议新增标准25项)的黄河流域水土保持标准体系建设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标准体系 高质量发展 黄河流域
下载PDF
黄河流域绿色高质量发展与绿色技术创新的动态关联分析
11
作者 王林珠 孙艺欣 徐德义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7-54,共8页
以黄河流域各省份2011—2020年的数据为研究样本,构建绿色高质量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全局主成分—熵权法对绿色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标进行测度,并采用聚类分析和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PVAR)系统考察黄河流域绿色技术创新与绿色高质量发... 以黄河流域各省份2011—2020年的数据为研究样本,构建绿色高质量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全局主成分—熵权法对绿色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标进行测度,并采用聚类分析和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PVAR)系统考察黄河流域绿色技术创新与绿色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动态关联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2011—2020年,黄河流域各省份的绿色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不同地区的绿色高质量发展水平差异显著。(2)黄河流域的绿色技术创新与绿色高质量发展之间相互影响,各个省份绿色技术创新和绿色高质量发展水平一一对应。(3)黄河流域的绿色技术创新和绿色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明显的双向促进关系,且影响效果显著,即绿色高质量发展有助于绿色技术创新的提升,绿色技术创新能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绿色技术创新 绿色高质量发展 PVAR模型 动态关系
下载PDF
黄河流域生态承载力及人地关系可持续发展——基于异速生长模型的研究
12
作者 张永芳 周斌 +1 位作者 李蛟 张跃胜 《西北人口》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2-126,共15页
厘清黄河流域人口与土地异速生长关系的空间分异特征与时空变化趋势对协调黄河流域人地关系,提高黄河流域生态承载力有重要借鉴意义。文章引入生物学异速生长模型对黄河流域生态承载力的人地协调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第一,黄河流域... 厘清黄河流域人口与土地异速生长关系的空间分异特征与时空变化趋势对协调黄河流域人地关系,提高黄河流域生态承载力有重要借鉴意义。文章引入生物学异速生长模型对黄河流域生态承载力的人地协调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第一,黄河流域城市主要以正异速二级,土地明显扩张类型为主,其在黄河流域上中下游占比分别为44.45%、52.94%和84.61%。第二,以2015年为分界点,黄河流域异速生长系数有显著的阶段性转换特征。2015年前黄河流域异速生长系数总体呈现下降趋势,2015年后则小幅提升。从2013年开始,黄河上游异速生长类型由正异速转为负异速,黄河中下游一直为正异速生长。第三,黄河上中下游异速生长系数的全局莫兰指数均为负数,异速生长系数呈现高低集聚分布态势。第四,从影响土地和人口数量变化的因素上看,工业化水平、金融发展对土地扩张和人口增长均有正向促进作用,政府干预可促进人口增长,但教育资源不足成为抑制人口增长的重要因素。从而得到以下政策启示:在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的基础上,上中下游城市群均应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对城市建设用地进行资源配置,进一步提高城市建设用地的利用效率,积极推进土地的二次开发和利用,优化城市土地的利用结构,积极发挥城市集聚效应,合理规划城市增长边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生态承载力 人地协调 异速生长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黄河流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格局演化、地区差异及收敛性分析
13
作者 马中东 周桐桐 +1 位作者 宋丽丽 高建刚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21,共11页
基于2010-2020年黄河流域73个地市面板数据,通过AHP-熵值法测算各地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综合运用标准差椭圆、Dagum基尼系数及β收敛模型考察流域内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格局演化、地区差异及其空间收敛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黄河... 基于2010-2020年黄河流域73个地市面板数据,通过AHP-熵值法测算各地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综合运用标准差椭圆、Dagum基尼系数及β收敛模型考察流域内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格局演化、地区差异及其空间收敛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黄河流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呈波动上升趋势,但存在显著的空间非均衡性,始终保持“下强上弱”的空间分布格局.2)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心向西南方向偏移,并表现为东西向集聚、南北向扩散趋势.3)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总体差异略有增加,组间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4)流域整体及上、下游地区支持条件β收敛和绝对β收敛机制,但不同地区的收敛速度和影响因素存在差异.基于实证结果,从提升黄河流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缩小地区差距、促进区域差异化发展等方面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空间格局演化 地区差异 空间收敛特征 黄河流域
下载PDF
金融支持对黄河流域工业绿色发展的影响研究
14
作者 王海杰 孙冬阳 +1 位作者 杨铭 王巍 《创新科技》 2024年第3期41-49,共9页
在金融支持理论的基础上,响应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号召,探究金融支持对黄河流域工业绿色发展的影响机制。基于黄河流域省级面板数据,构建黄河流域工业绿色发展指数,将金融支持细分为金融结构与金融效率两个维度,运用基准面板模型... 在金融支持理论的基础上,响应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号召,探究金融支持对黄河流域工业绿色发展的影响机制。基于黄河流域省级面板数据,构建黄河流域工业绿色发展指数,将金融支持细分为金融结构与金融效率两个维度,运用基准面板模型与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其对黄河流域工业绿色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金融结构和金融效率均能正向影响黄河流域工业的绿色化发展;优化金融结构和提升金融效率,有助于实现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金融支持 金融结构 金融效率 工业绿色发展
下载PDF
西北地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研究--以黄河流域宁夏段为例
15
作者 徐成立 柳庆 田静 《山东体育科技》 2024年第2期1-5,共5页
体育公共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是我国体育事业重要的战略目标,其先行区的建设是满足人们多样化的体育需求,促进地区发展,推动我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有力保障。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对宁夏地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高质量发... 体育公共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是我国体育事业重要的战略目标,其先行区的建设是满足人们多样化的体育需求,促进地区发展,推动我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有力保障。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对宁夏地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的目标定位及现实基础等进行研究,分析宁夏地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动态建设过程中的困境与实践路径。研究认为,宁夏地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体制不完善,机制不健全;提供社会服务的场地设施资源保障脆弱、体育社会组织和体育人才资源保障不足及体育服务资金投入的渠道不广泛;在协同发展层面表现出供给形式单一,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不能良性互动形成协同发展的格局。基于此,提出要完善体育公共服务运行机制,加强整体规划与标准化建设;保障体育公共服务供给需求,提升供给效率与均等化发展;丰富体育公共服务组织形式,推进载体创新与智慧化升级的具体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黄河流域 体育公共服务 先行区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沿黄城市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时空演变分析
16
作者 王嘉嘉 张轲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20,28,共6页
为丰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研究,并为沿黄城市经济发展提供对策建议,分别构建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以60个沿黄地级市为样本单元,采用熵值法对指标赋权并计算2010—2020年沿黄各市生态保护指数、高质量发展指数,... 为丰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研究,并为沿黄城市经济发展提供对策建议,分别构建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以60个沿黄地级市为样本单元,采用熵值法对指标赋权并计算2010—2020年沿黄各市生态保护指数、高质量发展指数,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计算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度、协调度并划分协调等级,计算相对发展度以判断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类型,分析沿黄城市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动态演变情况,结果表明:2010—2020年沿黄城市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协调度大都稳中有升、少数城市呈下降趋势,2020年协调等级整体上还较低,尚有37个城市处于失调状态,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任重道远;从空间上看,沿黄城市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协调度总体上呈现下游>中游>上游的格局,研究时段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协调度平均值大小排序前十位的城市多为沿海城市或省会城市、后十位的城市多为各省(区)的边缘城市,地理位置、资源禀赋、政策扶持程度和经济发展模式等对耦合协调度有重要影响;2020年沿黄城市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类型为生态保护滞后型的城市有31个、为均衡型的城市有5个、为生态保护领先型的城市有24个,表明沿黄城市生态保护整体上滞后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保护 高质量发展 耦合度 协调度 沿黄城市 黄河流域
下载PDF
可持续发展目标6视角下黄河流域城市群水足迹时空演变及驱动因素
17
作者 杨屹 杨凤仪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53-863,共11页
本研究以黄河流域5座国家级城市群为研究对象,探索性地采用水足迹及其相关评价指标构建面向可持续发展目标6的水资源利用水平评价框架。在描述2010―2019年城市群水足迹时空演变特征的基础上分别建立流域整体、上中游和下游城市群的空... 本研究以黄河流域5座国家级城市群为研究对象,探索性地采用水足迹及其相关评价指标构建面向可持续发展目标6的水资源利用水平评价框架。在描述2010―2019年城市群水足迹时空演变特征的基础上分别建立流域整体、上中游和下游城市群的空间计量模型,探讨驱动水足迹变化的因素。结果表明,城市群水足迹及相关指标均有所下降,自上游至下游呈梯级分布格局,上中游和下游城市群水足迹表现出两极分化的集聚状态,整体向“低−低”集聚跃迁。驱动因素在不同城市群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性和空间交互效应。为此,提出强化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提升城市群水资源生态系统韧性、根据不同城市群的比较优势实施差异性水资源系统治理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目标 城市群 黄河流域 水足迹 驱动因素
下载PDF
黄河流域乡村集群的空间协同发展路径——以黄河滨州段为例
18
作者 赵亮 黄仲 +2 位作者 卞士雷 苏丙震 张宇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1-128,共8页
立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国家战略在山东的地域性实践背景,基于对黄河流域乡村集群的空间协同发展路径研究,阐释乡村集群的概念并归纳沿黄乡村集群特征,从黄河流域乡村的发展壁垒入手,将乡村集群类型划分为城乡融... 立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国家战略在山东的地域性实践背景,基于对黄河流域乡村集群的空间协同发展路径研究,阐释乡村集群的概念并归纳沿黄乡村集群特征,从黄河流域乡村的发展壁垒入手,将乡村集群类型划分为城乡融合型、带状集聚型、组团提升型等3种集群空间模式,提出统筹体系架构与空间优化两层面的协同路径。随后,以《滨州市黄河沿岸国土空间规划》为例,以229个村庄为样本,构建由城乡融合示范区、特色集聚段、门户提升段构成的“一区三段”乡村集群空间格局,提出“尺度嵌合、显隐结合、城乡融合”的空间协同路径,以及空间多尺度的分类传导和规划多嵌套的分级传导体系,以期为黄河流域乡村高质量发展提供可参考的路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乡村集群 空间协同 发展路径 滨州市
下载PDF
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评价体系构建与实证——以河南省黄河流域传统村落为例
19
作者 翟海国 《地域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7-122,共6页
以乡村地域系统理论为指导,结合大量调研工作实践,将传统村落视为由传统建筑、历史文化、资源环境、社会经济4个要素所构成的复杂乡村地域系统。在此基础上,遵循评价体系构建原则,参考层次分析法、五级记分法等方法,构建了包括4项准则... 以乡村地域系统理论为指导,结合大量调研工作实践,将传统村落视为由传统建筑、历史文化、资源环境、社会经济4个要素所构成的复杂乡村地域系统。在此基础上,遵循评价体系构建原则,参考层次分析法、五级记分法等方法,构建了包括4项准则和25个评价指标的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评价体系,对河南省黄河流域15个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现状进行了评价检验,对部分传统村落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评价体系具有数据易得、计算简便等特点,并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和良好的效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保护与发展 评价体系 实证检验 黄河流域 河南省
下载PDF
黄河流域降碳-减污-扩绿-增长耦合协调的动态演进及其影响因素
20
作者 崔新蕾 王艳融 马艳茹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75-287,共13页
[目的]探究黄河流域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性及其影响因素,为全流域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基于耦合协调模型、Dagum基尼系数、马尔科夫链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研究分析了2009—2020年黄河流域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的... [目的]探究黄河流域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性及其影响因素,为全流域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基于耦合协调模型、Dagum基尼系数、马尔科夫链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研究分析了2009—2020年黄河流域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的时空耦合动态演进及其影响因子。[结果](1)黄河流域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的耦合协调度总体呈现波动中上升趋势,耦合协调度值空间上呈现下游地区最大,中游地区次之,上游地区最小。(2)上游地区耦合协调度水平的地区内差距明显高于中下游地区,地区间差距由大到小依次为上游与下游>上游与中游>中游与下游,地区差距主要来源于地区内差距和超变密度差距。(3)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系统的耦合协调度状态之间流动性较低,具有维持原有状态的稳定性,且短时间内难以实现跨越式的发展演进。(4)产业结构优化能够有效促进黄河流域耦合协调发展,政府干预对大部分省区耦合协调发展促进作用明显,市场需求与技术成果有效结合才能更进一步促进黄河流域耦合协调度的提升。[结论]黄河流域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的时空耦合整体呈上升趋势,影响此系统耦合协调度的因素较为复杂,未来应从优化产业结构、加强技术成果转化等方面,促进黄河流域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碳—减污—扩绿—增长 时空耦合 黄河流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