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3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Remaining Hydrocarbons Controlled by Reservoir Architecture of Distributary Channel with Different Channel Style: S2 Formation of Songliao Basin, China
1
作者 LI Weiqiang YIN Taiju +1 位作者 ZHAO Lun ZHAO Liangdong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S1期129-130,共2页
1 Introduction Reservoir architecture analysis of distributary channel of Daqing oilfield has drawn consistent interest among development geologists and petroleum engineers over the last decade(Lv et al.,1999;Zhou et ... 1 Introduction Reservoir architecture analysis of distributary channel of Daqing oilfield has drawn consistent interest among development geologists and petroleum engineers over the last decade(Lv et al.,1999;Zhou et al.,2008;Zhang e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a 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Remaining Hydrocarbons Controlled by Reservoir Architecture of distributary channel with Different channel Style
下载PDF
Application of Seismic Attribute Analysis Technique in Prediction of Underwater Distributary Channel Sandbody
2
作者 Yongjiang Liu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2017年第3期45-51,共7页
建南地区三叠系须家河组六段(T3x6)为一套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的陆相碎屑岩沉积,具有全区富砂、整体含气、局部富集的特征,具备形成岩性隐蔽性圈闭的有利条件,天然气的局部富集受沉积相带控制。由于该区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横向变化快,... 建南地区三叠系须家河组六段(T3x6)为一套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的陆相碎屑岩沉积,具有全区富砂、整体含气、局部富集的特征,具备形成岩性隐蔽性圈闭的有利条件,天然气的局部富集受沉积相带控制。由于该区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横向变化快,仅依靠钻井揭示的信息难以对其分布规律进行精细描述和分析。从井出发,利用测井相明确单井所处的沉积相带,利用模型正演明确典型的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地震响应特征,结合地震属性分析对建南地区T3x6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发育区进行预测,取得了较好效果,对勘探开发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期刊 石油天然气 中国 期刊评价 学报 研制工作 项目组
下载PDF
A New Understanding of Channel Patterns and Facies Models of the Shallow Lake Delta Facies of Fuyu Oil Reservoir in Songliao Basin,China 被引量:3
3
作者 LI Yanping CHEN Shumin +3 位作者 SONG Yongzhong ZHANG Erhua SHEN Jiagang ZHENG Jianbin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08年第3期596-609,共14页
In the Fuyu Reservoir of Songliao Basin, there occur a series of well-developed peculiar shallow lake delta facies, which can be divided to such three ones as the upper delta plain subfacies, the lower delta plain sub... In the Fuyu Reservoir of Songliao Basin, there occur a series of well-developed peculiar shallow lake delta facies, which can be divided to such three ones as the upper delta plain subfacies, the lower delta plain subfacies, and the delta front subfacies. Among them the upper delta plain subfacies mainly grows proximal distributary channels; the lower delta plain subfacies mainly grows distal ones. The entire Fuyu Reservoir has mainly developed 7 kinds of distributary channel patterns: proximal/ distal meandering type distributary channels, proximal/distal low-sinuosity type distributary channels, proximal/distal straight type distributary channels, and subaqueous distributary channels. Among these patterns, the proximal and distal meandering type distributary channels have bigger thickness of point bar and better sorting and low content of mud; moreover, they are the major reservoirs and occur in the bottom of Quan-4th member. The sandbars of the subaqueous distributary channels have higher mud content, and serve as the poorer reservoirs, and mainly occur in the top of Quan-4th memb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uyu Reservoir shallow lake delta lower delta plain proximal/distal distributary channels
下载PDF
沉积微相在致密砂岩可压裂性分析中的应用——以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延长组7段为例
4
作者 王冠民 祝新怡 +3 位作者 刘海 陈帅 石晓明 胡津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93-905,共13页
沉积特征差异是控制储层非均质性的关键因素之一,利用沉积微相来分析储层的非均质性通常是油气田开发和储层甜点预测的重要手段,也可以尝试用其评价致密砂岩储层的可压裂性。以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延长组7段(长7段)的致密砂岩为研究对... 沉积特征差异是控制储层非均质性的关键因素之一,利用沉积微相来分析储层的非均质性通常是油气田开发和储层甜点预测的重要手段,也可以尝试用其评价致密砂岩储层的可压裂性。以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延长组7段(长7段)的致密砂岩为研究对象,在通过岩芯、测井等资料识别不同沉积微相类型基础上,利用全岩X射线衍射(XRD)分析、铸体薄片观察得到致密砂岩样品的矿物成分和结构参数,并结合岩石力学实验,采用脆性指数和三轴抗压强度的比值来表征岩石的可压裂性。将致密砂岩的沉积微相、成分结构和可压裂性进行对比分析后得到以下认识:长7段致密砂岩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和席状砂2种沉积微相,不同沉积微相之间的矿物成分、结构存在明显差异;与席状砂相比,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的平均粒径更大,分选更好,碳酸盐矿物和黏土矿物含量更低,杂基含量更少;可压裂性指数与砂岩的石英含量、碳酸盐矿物含量、粒度分布标准偏差具有正相关性,与长石含量、平均粒径具有负相关性。灰色关联分析表明碳酸盐矿物含量、粒度分布标准偏差、粒径是影响长7段致密砂岩可压裂性的最主要因素,整体上席状砂的可压裂性指数要高于水下分流河道砂,更易于压裂。由于砂岩颗粒的粒度分布标准偏差、粒径受沉积微相控制,碳酸盐矿物含量受砂岩厚度直接控制、受沉积微相间接控制,故在致密砂岩油气储层压裂的实际工程中可以依据沉积微相差异来判断致密砂岩的可压裂性变化,简化可压裂性的评价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长组 致密砂岩 可压裂性 沉积微相 水下分流河道 席状砂
下载PDF
从水动力学角度看三角洲前缘的沉积特征
5
作者 毛小平 陈修蓉 +2 位作者 李振 李书现 朱启轩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09-524,共16页
三角洲前缘发育过程的深入剖析对沉积环境判断具有重要意义,有必要从水动力学角度深入探讨其形成特点与产生的机制。为此,从水动力学、水槽实验及水下地貌观察等多个角度,研究了河道水体的流速垂向分布、三角洲前缘沉积体发育的特点。... 三角洲前缘发育过程的深入剖析对沉积环境判断具有重要意义,有必要从水动力学角度深入探讨其形成特点与产生的机制。为此,从水动力学、水槽实验及水下地貌观察等多个角度,研究了河道水体的流速垂向分布、三角洲前缘沉积体发育的特点。研究发现,河流流速随深度增加单调降低的现象未被足够重视;中下游河床顺流向地形起伏增大,发育垂直于流向的水下沙波,而垂直于流向的河道断面地形起伏会越来越平缓;河流入海过程中,在水下一般以一条主流河道入海,水下不会出现分叉河道,且原先起伏的河床也会逐步填平补齐,由尖锐的V形或W型转变为U形。得出:三角洲前缘大多呈席状、扇状,而非顺流向带冲刷面的条带状;三角洲前缘亚相不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间湾等微相,在现代三角洲前缘亚相中找不到这些微相,且无水槽实验支持;提出了河道、三角洲沉积的水深—流速共同作用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洲前缘 水下分流河道 沉积过程 水动力学 水槽实验
下载PDF
西湖凹陷花港组浅水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沉积构型 被引量:1
6
作者 杨征 吴胜和 +3 位作者 段冬平 徐振华 熊绮聪 张玉飞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25-544,共20页
渐新统花港组上段是东海陆架盆地西湖凹陷中南部地区的主要产油气层位,但对其沉积体系的认识一直存在争议,砂体构型特征及控制因素的研究也相对匮乏。综合运用岩心、测井及地震等资料,研究渐新统花港组上段沉积环境、沉积微相类型、砂... 渐新统花港组上段是东海陆架盆地西湖凹陷中南部地区的主要产油气层位,但对其沉积体系的认识一直存在争议,砂体构型特征及控制因素的研究也相对匮乏。综合运用岩心、测井及地震等资料,研究渐新统花港组上段沉积环境、沉积微相类型、砂体沉积构型特征及其控制因素。结果表明:西湖凹陷中南部花港组上段以浅水三角洲平原沉积为主,分流河道是最主要的砂体类型。根据弯曲度差异,可将分流河道划分为辫流型(弯曲度1~1.05)、曲流型(弯曲度大于1.15)和辫-曲转换型(弯曲度1.05~1.15)3种类型,其中辫流型分流河道砂体“宽而厚”,平面组合呈交织宽条带状,心滩呈斑点状排列,砂体垂向叠置样式以切叠型为主;曲流型分流河道砂体“窄而薄”,平面样式为单一条带型或分叉-合并型,厚砂以点坝的形式分布在河道边缘,砂体垂向叠置样式以“孤立型”为主;辫-曲转换型分流河道是辫流型和曲流型的过渡类型,河道砂体规模中等,河道内心滩和点坝同时发育。3类分流河道的厚度与宽度呈对数正相关,宽厚比具有辫流型>辫-曲转换型>曲流型的特征。推测古地貌和基准面变化是影响浅水三角洲分流河道构型特征的主要因素,其中古地貌控制了分流河道的河型变化,较陡的地形有利于低弯度辫流型分流河道的形成,而长期基准面上升造成了分流河道规模逐渐下降,中期基准面的上升造成了分流河道砂体叠置样式发生切叠型→叠加型→孤立型的演变。研究成果完善了浅水三角洲的沉积构型知识库,对地下浅水三角洲分流河道储集层的预测及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陆架盆地 西湖凹陷 渐新统 花港组 浅水三角洲 分流河道 沉积构型
下载PDF
川东北五宝场地区侏罗系沙溪庙组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
7
作者 张晓丽 王小娟 +5 位作者 张航 陈沁 关旭 赵正望 王昌勇 谈曜杰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7-98,共12页
川东北地区侏罗系沙溪庙组致密砂岩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利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阴极发光、X射线衍射、孔渗、压汞和包裹体均一温度等分析测试资料,对川东北五宝场地区侏罗系沙溪庙组储层特征进行了研究,并结合地震解释成果分析了储... 川东北地区侏罗系沙溪庙组致密砂岩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利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阴极发光、X射线衍射、孔渗、压汞和包裹体均一温度等分析测试资料,对川东北五宝场地区侏罗系沙溪庙组储层特征进行了研究,并结合地震解释成果分析了储层致密化原因以及优质储层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川东北五宝场地区侏罗系沙溪庙组砂岩储层具有较高的长石和岩屑含量,分选和磨圆一般,结构成熟度和成分成熟度均较低,储层孔隙度大多小于6%,渗透率大多小于1 mD,孔渗相关性及孔隙结构均较差,主要发育裂缝-孔隙型储层。(2)研究区侏罗系沙溪庙组储层处于中成岩阶段A期,钙质胶结作用导致储层局部致密化,埋藏压实作用和浊沸石胶结是导致沙溪庙组砂岩致密化的主要原因,油气在储层致密化前后持续充注。(3)早期绿泥石环边胶结、大气水的淋滤以及构造破裂作用是研究区主要的建设性成岩作用,对原生粒间孔的保存、次生溶孔的形成和提高储层渗透性具有重要意义。(4)沉积微相、成岩作用和构造破裂作用共同控制了优质储层的分布,具早期绿泥石环边胶结、浊沸石弱胶结、长石溶蚀、裂缝发育的水下分流河道是相对优质砂岩储层的主要发育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 水下分流河道 绿泥石环边胶结 压实作用 浊沸石胶结 构造破裂作用 沙溪庙组 侏罗系 五宝场地区 四川盆地
下载PDF
川东北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沉积特征及其演化
8
作者 胡绍吉 张航 +1 位作者 宋东昇 孙海涛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24年第4期15-27,共13页
川东北元坝、通南巴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致密气勘探开发不断获得储量和产量的稳定增长,但相邻的南部地区却鲜有重要突破,其主要原因是勘探程度低,缺少系统、精细的沉积相研究。为此,基于测井识别、录井岩性分析、野外露头考察、钻井岩... 川东北元坝、通南巴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致密气勘探开发不断获得储量和产量的稳定增长,但相邻的南部地区却鲜有重要突破,其主要原因是勘探程度低,缺少系统、精细的沉积相研究。为此,基于测井识别、录井岩性分析、野外露头考察、钻井岩心观察,对川东北地区须家河组沉积特征及其演化开展系统研究。结果表明:(1)川东北地区须家河组为辫状河三角洲平原亚相,可进一步划分为分流河道微相和分流河道间微相,分流河道间微相以发育沼泽沉积为主,沉积物粒度细,主要为泥、页岩,分流河道微相以发育心滩沉积和河道充填沉积为主,沉积物较粗,以中细砂岩为主;(2)须家河组物源主要来自南东方向,沉积相带展布受物源方向控制整体具有呈纺锤状或条带状沿北西—南东向展布的特征;(3)须二段、须四段属于高物源供给辫状河三角洲,在川东北地区以发育分流河道微相为主,心滩沉积大规模发育;须三段、须五段属于低物源供给辫状河三角洲,在川东北地区以发育分流河道间沉积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东北地区 须家河组 辫状河三角洲平原 分流河道微相 沉积演化
下载PDF
基于波形指示反演的储层预测方法及应用
9
作者 么以钰 李婷婷 《能源与环保》 2024年第8期121-127,共7页
由于储层发育的非均质性,单纯根据测井资料刻画出的河道砂体与实际井间砂体的形态符合率较低,砂体连续性及规模都存在不确定性。为了提高储层的预测精度,以大庆长垣南部高台子油田葡一油层组为例,采用基于波形指示反演切片与测井资料结... 由于储层发育的非均质性,单纯根据测井资料刻画出的河道砂体与实际井间砂体的形态符合率较低,砂体连续性及规模都存在不确定性。为了提高储层的预测精度,以大庆长垣南部高台子油田葡一油层组为例,采用基于波形指示反演切片与测井资料结合的方法,优选出了适合研究区的波形指示反演参数,对研究区各小层进行了井震结合沉积微相预测。结果表明,波形指示反演结果具有更好的纵向分辨能力,通过使用优选出的反演参数得到的高精度反演结果,能较好地反映出研究区的储层发育特征。选取与目的层相关性高的波形指示反演方法电阻率反演体,用其反演切片可以预测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的连续性和几何形态,具有更高的井间砂体预测精度,能为提高研究区井间储层预测精度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形指示反演 水下分流河道 砂体刻画 井震结合
下载PDF
Potential evaluation of saline aquifers for the geological storage of carbon dioxide: A case study of saline aquifers in the Qian-5 member in northeastern Ordos Basin
10
作者 Yan Li Peng Li +4 位作者 Hong-jun Qu Gui-wen Wang Xiao-han Sun Chang Ma Tian-xing Yao 《China Geology》 CAS CSCD 2024年第1期12-25,共14页
The well-developed coal electricity generation and coal chemical industries have led to huge carbon dioxide(CO_(2))emissions in the northeastern Ordos Basin.The geological storage of CO_(2) in saline aquifers is an ef... The well-developed coal electricity generation and coal chemical industries have led to huge carbon dioxide(CO_(2))emissions in the northeastern Ordos Basin.The geological storage of CO_(2) in saline aquifers is an effective backup way to achieve carbon neutrality.In this case,the potential of saline aquifers for CO_(2) storage serves as a critical basis for subsequent geological storage project.This study calculated the technical control capacities of CO_(2) of the saline aquifers in the fifth member of the Shiqianfeng Formation(the Qian-5 member)based on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logging and the drilling and core data from more than 200 wells in the northeastern Ordos Basin,as well as the sedimentary facies,formation lithology,and saline aquifer development patterns of the Qian-5 member.The results show that(1)the reservoirs of saline aquifers in the Qian-5 member,which comprise distributary channel sand bodies of deltaic plains,feature low porosities and permeabilities;(2)The study area hosts three NNE-directed saline aquifer zones,where saline aquifers generally have a single-layer thickness of 3‒8 m and a cumulative thickness of 8‒24 m;(3)The saline aquifers of the Qian-5 member have a total technical control capacity of CO_(2) of 119.25×10^(6) t.With the largest scale and the highest technical control capacity(accounting for 61%of the total technical control capacity),the Jinjie-Yulin saline aquifer zone is an important prospect area for the geological storage of CO_(2) in the saline aquifers of the Qian-5 member in the study ar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bon burial Carbon neutral CO_(2) storage in saline aquifer distributary channel sand body Potential evaluation Technical control capacity CO_(2)geological storage engineering Ordos Basin
下载PDF
鄂尔多斯华池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8油层组沉积相特征
11
作者 樊其志 廖纪佳 +2 位作者 何贵平 王守志 陈艺娴 《四川地质学报》 2024年第3期462-471,共10页
鄂尔多斯盆地华池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8油层组勘探潜力巨大,但由于对沉积特征缺乏系统的认识,可能会影响后期的油气勘探开发。基于岩心观察、粒度分析和常规测井相分析,对华池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8油层组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1)沉... 鄂尔多斯盆地华池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8油层组勘探潜力巨大,但由于对沉积特征缺乏系统的认识,可能会影响后期的油气勘探开发。基于岩心观察、粒度分析和常规测井相分析,对华池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8油层组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1)沉积相类型是辫状河三角洲,属于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发育有水下分流河道、分流间湾、河口坝、远砂坝和席状砂5种沉积微相。(2)纵向上长81河道砂体发育情况好于长82,横向上南西—北东方向上的河道砂体发育情况和横向连片性均好于西北—东南方向上的河道砂体。(3)在平面上发育南西—北东向的水下分流河道,长82—长81沉积微相的变化反映了物源持续推进,水下分流河道范围继续拓宽,且分布范围变广的物源进积过程。(4)基于不同微相物性对比和沉积相纵向、横向、平面研究,得出优势相为水下分流河道和分流间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分流河道 分流间湾 长8油层组 华池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西湖凹陷中南部花港组浅水三角洲辫流型-曲流型分流河道沉积特征
12
作者 徐东浩 秦兰芝 +2 位作者 李帅 俞伟哲 王宇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3期26-35,共10页
西湖凹陷中央洼陷带中南部花港组上段是重要的构造-岩性油气藏勘探层系,研究区以浅水三角洲沉积为主,但纵向和平面上砂体相类型和规模存在较大差异。通过对花港组古水体、古地貌、古气候等沉积背景的分析,认为花港组SQ3层序发育浅水三... 西湖凹陷中央洼陷带中南部花港组上段是重要的构造-岩性油气藏勘探层系,研究区以浅水三角洲沉积为主,但纵向和平面上砂体相类型和规模存在较大差异。通过对花港组古水体、古地貌、古气候等沉积背景的分析,认为花港组SQ3层序发育浅水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沉积,并且受中期基准面、微古地貌、物源供给等因素控制,平原分流河道呈现出辫流型和曲流型特征。研究结果表明:①中期基准面上升期和下降期,东北侧物源供给为主,西北侧物源补充,可容纳空间较小,地貌低势区以辫流型分流河道为主,粒度粗、发育多期冲刷面和滞留砾石、心滩砂体,测井相以箱形为主,横剖面呈现厚而宽的槽状;②中期基准面转换期,西北侧物源供给为主,东北侧物源供给减弱,可容纳空间较大,地貌低势区以曲流型分流河道为主,粒度细,冲刷面见撕裂泥砾,测井相以钟形为主,横剖面呈现不对称透镜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湖凹陷中南部 花港组 浅水三角洲平原 辫流型-曲流型分流河道
下载PDF
二连盆地巴音都兰凹陷B51井区白垩系阿四段扇三角洲前缘沉积特征
13
作者 周洪锋 吴海红 +4 位作者 杨禹希 向红英 高吉宏 贺昊文 赵旭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5-97,共13页
在岩心观察和粒度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录井、测井、地震等资料,对二连盆地巴音都兰凹陷B51井区下白垩统阿四段扇三角洲前缘沉积特征、分布规律与发育模式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巴音都兰凹陷B51井区阿四段发育砂砾岩相、砂岩相、粉... 在岩心观察和粒度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录井、测井、地震等资料,对二连盆地巴音都兰凹陷B51井区下白垩统阿四段扇三角洲前缘沉积特征、分布规律与发育模式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巴音都兰凹陷B51井区阿四段发育砂砾岩相、砂岩相、粉砂岩相、泥岩相等四大类,可进一步划分为13个小类,粒度概率累计曲线表现为悬浮一段式、低斜两段式、高斜两段式、滚动-跳跃-悬浮三段式4种类型,具有箱形、钟形、漏斗形、指形、平直形5种测井相标志,发育前积、丘状、杂乱状、亚平行状4种地震相。(2)研究区阿四段扇三角洲前缘发育水下分流主河道、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水下分流间湾、席状砂和远砂坝6种沉积微相,纵向上可分为Ⅰ,Ⅱ,Ⅲ共3个砂组,Ⅱ砂组和Ⅲ砂组沉积时期,扇三角洲前缘砂体分布广泛,水下分流主河道和水下分流河道发育;Ⅰ砂组沉积时期,湖盆范围最大,砂体变细、变薄。(3)研究区阿四段自下而上表现为水进沉积序列,发育退积型扇三角洲前缘,预测B51-71井区和B51-74井区发育的水下分流主河道和水下分流河道为利储集相带,B51-19井区发育的河口坝为较有利的储集相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扇三角洲前缘 沉积特征 水进-退积旋回 粒度概率累计曲线 测井相标志 地震相 水下分流河道 河口坝 阿四段 白垩系 巴音都兰凹陷 二连盆地
下载PDF
浅水三角洲沉积模式 被引量:171
14
作者 张昌民 尹太举 +1 位作者 朱永进 柯兰梅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33-944,共12页
浅水湖盆三角洲与一般三角洲具有明显的差异,为弄清浅水三角洲的沉积特征和砂体分布规律,以现代沉积、地震属性反演和密井网区解剖,确定了两种特征截然不同的浅水湖盆三角洲,即枝状的分流河道型三角洲和连片的分流砂坝型三角洲(现代洞... 浅水湖盆三角洲与一般三角洲具有明显的差异,为弄清浅水三角洲的沉积特征和砂体分布规律,以现代沉积、地震属性反演和密井网区解剖,确定了两种特征截然不同的浅水湖盆三角洲,即枝状的分流河道型三角洲和连片的分流砂坝型三角洲(现代洞庭湖和鄱阳湖、尕斯N1—N21油田、BZ28和BZ26区块三维地震属性)。枝状三角洲骨架砂体发育的主体为天然堤,三角洲呈现出明显的树枝状,各朵体分散、朵体间不连接或通过决口水道连接。三角洲整体上不具备广阔的平原相带,呈现出窄条状的特征。分流砂坝型三角洲发育的主体是分流砂坝,砂呈现朵状、坨状,朵体发育集中,基本上呈现片状分布,在各朵体之间部位会发育分流间湾沉积,但常常因朵体增长而被填充,最终常表现为浅水沼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水湖盆三角洲 沉积模式 分流砂坝 分支河道 砂体形态
下载PDF
复合分流河道砂体内部单河道划分——以萨北油田北二西区萨Ⅱ1+2b小层为例 被引量:47
15
作者 周银邦 吴胜和 +3 位作者 岳大力 刘志鹏 刘江丽 钟欣欣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8,共5页
以萨北油田北二西区萨Ⅱ1+2b小层为例,在现代沉积和露头的指导下,利用密井网资料,建立了研究区复合分流河道砂体内部单河道的同层不同期和同层同期2种模式。基于分流河道砂体规模,按照高程差异、河间砂体、废弃河道以及河道砂体厚—薄... 以萨北油田北二西区萨Ⅱ1+2b小层为例,在现代沉积和露头的指导下,利用密井网资料,建立了研究区复合分流河道砂体内部单河道的同层不同期和同层同期2种模式。基于分流河道砂体规模,按照高程差异、河间砂体、废弃河道以及河道砂体厚—薄—厚特征等4种单河道识别标志,在三维视窗内对连井剖面进行多角度观察和分析,识别单河道边界,在研究区北东方向识别出4条单河道,单河道宽度约为250~450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构型 单河道 点坝 废弃河道 分流河道 萨北油田
下载PDF
分流河道类型划分与储层构型界面研究 被引量:28
16
作者 温立峰 吴胜和 +2 位作者 岳大力 李艳平 张保国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6-29,共4页
由于受构造、气候、可容空间和沉积速率等方面影响,使得三角洲平原沉积类型多样,沉积体的内部结构也十分复杂。因此,在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分流河道分类方案,从成因上将分流河道分为弯曲状、网状、树枝状、丛... 由于受构造、气候、可容空间和沉积速率等方面影响,使得三角洲平原沉积类型多样,沉积体的内部结构也十分复杂。因此,在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分流河道分类方案,从成因上将分流河道分为弯曲状、网状、树枝状、丛聚式、潮枝状和潮网状分流河道。同时,还对不同类型分流河道的储层构型界面的划分进行了系统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流河道 储层构型界面 建筑结构要素 分流河道砂体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三角洲沉积及演化 被引量:435
17
作者 武富礼 李文厚 +1 位作者 李玉宏 席胜利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307-315,共9页
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广泛发育曲流河三角洲沉积 ,其总体沉积特征为 :沉积体系及相带发育完整 ;成分成熟度及结构成熟度较高 ;发育各种沉积构造、动植物化石及生物遗迹构造。曲流河三角洲平原的分流河道具有复杂分支与决口历史 ,... 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广泛发育曲流河三角洲沉积 ,其总体沉积特征为 :沉积体系及相带发育完整 ;成分成熟度及结构成熟度较高 ;发育各种沉积构造、动植物化石及生物遗迹构造。曲流河三角洲平原的分流河道具有复杂分支与决口历史 ,因此常呈交织状 ,受分流河道冲蚀作用的影响 ,河口坝不发育。曲流河三角洲主要形成于湖盆坳陷回返期。通过对岩相组合、骨架砂体的几何形态及盆地古地理背景的综合分析 ,认为延长组的环境演化反映了浅水台地型三角洲逐渐转变为陆上平原的过程。曲流河三角洲可形成良好的储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曲流河三角洲 分流河道 上三叠统 延长组 油气储集体 沉积学
下载PDF
河控三角洲前缘沉积体系定量研究——以鄱阳湖三角洲为例 被引量:33
18
作者 段冬平 侯加根 +2 位作者 刘钰铭 王成刚 高建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70-277,共8页
通过现代三角洲沉积的卫星照片可以获取并分析水下分流河道与河口坝的定量数据及其平面分布规律,丰富与完善储层地质知识库。以鄱阳湖三角洲为主要为研究对象,结合Wax Lake Delta现代沉积的卫星照片,对典型的朵状河控三角洲前缘水下分... 通过现代三角洲沉积的卫星照片可以获取并分析水下分流河道与河口坝的定量数据及其平面分布规律,丰富与完善储层地质知识库。以鄱阳湖三角洲为主要为研究对象,结合Wax Lake Delta现代沉积的卫星照片,对典型的朵状河控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与河口坝的平面分布特征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定性及定量研究。结果表明水下分流河道的分叉角度近50°,向湖盆方向宽度变窄(宽度降低0.72倍)、数量变多,呈发散叶脉状;单一的河口坝呈三角状和狭长心滩状,其中三角状河口坝发育在三角洲前缘下部,狭长心滩状河口坝位于三角洲前缘中上部,并且河口坝长度与宽度之间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研究结果可以有效指导相似地下储层的精细微相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洲前缘 分流河道 河口坝 鄱阳湖三角洲
下载PDF
扶余油田扶余油层的浅水三角洲沉积特征及模式 被引量:33
19
作者 张庆国 鲍志东 +2 位作者 郭雅君 孙继武 何莹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7,14,共5页
扶余油田扶余油层缺乏沉积、储层等基础地质的系统研究,通过岩心、测井等资料综合分析,研究了扶余油层沉积特征、沉积微相及沉积演化.结果表明:松辽盆地南部扶余油层沉积时期,基底稳定缓慢沉降,盆地地形平缓,在湖平面扩张及浅水背景下... 扶余油田扶余油层缺乏沉积、储层等基础地质的系统研究,通过岩心、测井等资料综合分析,研究了扶余油层沉积特征、沉积微相及沉积演化.结果表明:松辽盆地南部扶余油层沉积时期,基底稳定缓慢沉降,盆地地形平缓,在湖平面扩张及浅水背景下河流入湖形成浅水三角洲.三角洲平原分支河道通过填积和频繁的分叉改道,向湖泊中心方向长距离推进,在三角洲前缘的浅水区域发育了大量水下分支河道.分支河道与水下分支河道砂体相互切割、叠加,一般单体河道平均宽为200~600 m,河道砂体平均厚为3~8 m.浅水三角洲与传统三角洲模式最大不同之处,是平面上浅水三角洲平原与宽展的三角洲前缘间平缓相接,没有传统的三角洲三层结构.在较强水动力作用下及整体水进背景下,形成了枝状浅水三角洲沉积模式.沉积特征及沉积微相研究为剩余油寻找及进一步生产调整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余油层 浅水三角洲 沉积微相 沉积模式 分支河道 水下分支河道
下载PDF
松辽盆地北部浅水三角洲前缘砂体类型、特征与沉积动力学过程分析 被引量:72
20
作者 楼章华 袁笛 金爱民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2004年第2期211-215,共5页
通过充分利用开发检查全井段的取芯资料,结合开发井的水动力资料,系统总结出地形、河流与湖泊大小、气候变化和湖面升降对浅水三角洲前缘沉积环境的影响,分析了浅水三角洲的沉积动力学过程.浅水三角洲前缘平坦、开阔.三角洲平原上的分... 通过充分利用开发检查全井段的取芯资料,结合开发井的水动力资料,系统总结出地形、河流与湖泊大小、气候变化和湖面升降对浅水三角洲前缘沉积环境的影响,分析了浅水三角洲的沉积动力学过程.浅水三角洲前缘平坦、开阔.三角洲平原上的分流河道向湖泊中心方向长距离推进,在三角洲前缘的浅水区发育很有特色的水下分流河道,且在湖面频繁波动过程中,河流、波浪和沿岸流的冲刷作用对沉积物的分布起到重要作用,导致以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为主的三角洲前缘砂体不同程度的席状化.随着气候变得潮湿,湖面相对稳定,季节性、周期性湖面波动的频率、幅度也减小,水动力对三角洲前缘砂体的改造和席状化强度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浅水三角洲 水下分流河道 湖平面升降 砂体席状化 沉积动力学 砂体类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