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生产工艺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17
1
作者 陈斌 董海胜 +3 位作者 臧鹏 于燕波 旷剑梅 刘同方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8,共8页
临床病人是营养不良的易发人群,而营养不良是引起临床治疗并发症及康复速度延缓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以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为重要组成部分的临床营养支持,在临床救治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相比普通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对配方... 临床病人是营养不良的易发人群,而营养不良是引起临床治疗并发症及康复速度延缓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以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为重要组成部分的临床营养支持,在临床救治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相比普通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对配方组成的稳定性、成分混合的均匀性有更加严苛的要求,因此其生产工艺较复杂。分析了现有不同剂型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生产工艺的研究现状,阐述了分散相粒度、比表面积对复杂液体剂型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稳定性的影响,并对膜乳化、超高压均质、喷雾冷冻干燥等技术在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生产工艺中的应用前景做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 生产工艺 膜乳化 超高压均质 分散
下载PDF
香茅醇亚微乳的处方工艺优化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杨佳佳 李婉蓉 +8 位作者 彭剑青 肖婷 吴林菁 周雪 杨增秋 姜丰 丁杨 沈祥春 陶玲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1704-1710,共7页
目的:优化香茅醇亚微乳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香茅醇亚微乳中的香茅醇含量;采用高速剪切分散-高压均质法制备香茅醇亚微乳,以离心稳定常数(ke)、粒径为指标,对其处方及工艺进行优化并进行验证;测定所得制剂的载药量... 目的:优化香茅醇亚微乳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香茅醇亚微乳中的香茅醇含量;采用高速剪切分散-高压均质法制备香茅醇亚微乳,以离心稳定常数(ke)、粒径为指标,对其处方及工艺进行优化并进行验证;测定所得制剂的载药量的包封率。结果:香茅醇检测质量浓度的线性范围为4~64μg/mL(R2=0.9999);精密度、稳定性(24 h)、重复性试验的RSD均小于3%;加样回收率为97.64%~101.97%(RSD=2.28%,n=3)、97.71%~99.50%(RSD=1.29%,n=3)、96.87%~101.48%(RSD=2.86%,n=3)。最优处方为大豆油+中链甘油三酯(1∶1,g/g)总质量3.75 g,1.2%大豆磷脂0.6 g,胆固醇0.06 g,香茅醇1.25 g,0.6%油酸钠0.3 g,15-羟基硬脂酸聚乙二醇酯0.75 g,泊洛沙姆1880.75 g,加水至50 mL。最优工艺为于4℃下以13000 r/min高速剪切5 min制得初乳后,经稀盐酸调pH至7,再以600 Bar高压均质5 min。按最优处方及工艺制备的3批香茅醇亚微乳的平均粒径为(91.05±0.26)nm,多分散系数为(0.20±0.01),Zeta电位为(-30.86±0.39)mV,ke值为9.23,香茅醇的平均含量为(100.21±0.01)%;载药量为(2.4817±0.0007)mg/mL,包封率为(99.27±0.03)%。结论:优化所得处方及工艺稳定、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茅醇 亚微乳 高速剪切分散-高压均质法 处方 工艺 优化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
下载PDF
高速分散均质技术制备无渣型聚合氯化铝 被引量:2
3
作者 左选凤 蒋银峰 +1 位作者 居银栋 蒋浩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8-71,77,共5页
以苯乙酮废酸、含铝废渣及工业废碱为原料,利用高速分散均质技术制备新型无渣聚合氯化铝(ESM-PAC),探究了底物初始温度、分散转速、分散时间及工业废碱流量4个因素对ESM-PAC产品中聚合铝含量及聚合率的影响,并初步评价了ESM型聚氯化铝... 以苯乙酮废酸、含铝废渣及工业废碱为原料,利用高速分散均质技术制备新型无渣聚合氯化铝(ESM-PAC),探究了底物初始温度、分散转速、分散时间及工业废碱流量4个因素对ESM-PAC产品中聚合铝含量及聚合率的影响,并初步评价了ESM型聚氯化铝的混凝沉淀效果。结果表明,高速分散均质技术制备新型无渣聚氯化铝的优化工艺条件为:底物初始温度40℃,分散转速12 kr/min、分散时间2 h、工业废碱体积流量50 L/h,且新型ESM-PAC更具流动性与分散性,COD及浊度去除率较传统市售PAC高5~10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渣型聚合氯化铝 苯乙酮废酸 含铝废渣 工业废碱 高速分散均质技术
下载PDF
钼合金纳米喷雾掺杂工艺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冯鹏发 杨秦莉 +2 位作者 党晓明 席莎 赵虎 《稀有金属》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7-63,共7页
开发出一种钼合金纳米喷雾掺杂工艺及其过程控制方法;采用传统固-液掺杂工艺和纳米喷雾掺杂工艺分别制备出Mo-La合金丝材和板材,并测试其室温力学性能和使用性能;采用透射电镜(TEM)和经典弥散强化理论,分析了纳米掺杂钼合金强韧化机制... 开发出一种钼合金纳米喷雾掺杂工艺及其过程控制方法;采用传统固-液掺杂工艺和纳米喷雾掺杂工艺分别制备出Mo-La合金丝材和板材,并测试其室温力学性能和使用性能;采用透射电镜(TEM)和经典弥散强化理论,分析了纳米掺杂钼合金强韧化机制。结果表明,按照1∶20的纳米粉末与去离子水的最大固液质量比、经过30 min搅拌制备的纳米悬浮液在在线搅拌装置和空气压力作用下,通过适当结构的喷头喷淋到Mo O2粉末中,可实现钼合金的纳米掺杂;液体介质中纳米粉末离散稳定性检测方法和钼合金粉末中掺杂元素微观均匀性检测方法可对纳米喷雾掺杂工艺的制备过程实现实时控制;在相同成分下,纳米喷雾掺杂工艺制备的Mo-La合金丝、板材的综合力学性能和使用寿命均比固-液掺杂工艺提高50%以上。TEM照片和Fisher理论分析结果表明,纳米喷雾掺杂工艺实现了第二相粒子以纳米尺度均匀分布,第二相粒子的尺寸、数量和分布均匀程度远优于固-液掺杂工艺,从而保证了其有效发挥弥散强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喷雾掺杂 弥散强化 微观均匀性 纳米粒子悬浮液 钼合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