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2篇文章
< 1 2 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优质高淀粉甘薯新品种齐宁26选育及特性鉴定
1
作者 范建芝 井水华 +6 位作者 王洪芹 冯维清 朱清 郑鹏 周红梅 黄成星 段成鼎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36-38,72,共4页
优质高淀粉甘薯新品种齐宁26是以济薯21为母本通过集团杂交选育而成.筛选试验及品质分析结果显示:该品种薯块平均干物率在平原地区和丘陵地区分别为32.28%和40.39%;薯块呈纺锤形,薯皮红色,薯肉淡黄色,结薯整齐集中,商品性好,食味优,抗... 优质高淀粉甘薯新品种齐宁26是以济薯21为母本通过集团杂交选育而成.筛选试验及品质分析结果显示:该品种薯块平均干物率在平原地区和丘陵地区分别为32.28%和40.39%;薯块呈纺锤形,薯皮红色,薯肉淡黄色,结薯整齐集中,商品性好,食味优,抗根腐病、蔓割病及Ⅰ型薯瘟病,中抗Ⅱ型薯瘟病.齐宁26于2023年获得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证书编号为GPD甘薯(2023)370015,2024年获得植物新品种权,品种权号为CNA202210026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高淀粉 齐宁26 选育
下载PDF
超高压致淀粉结构变化对醋酸酯淀粉合成及产品品质的影响
2
作者 蒲华寅 明欢育 +3 位作者 张冲 郭思敏 曹艳妮 王立霞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254-260,共7页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经不同压力(100、200、300、400、500、600 MPa)超高压预处理后,再合成醋酸酯淀粉。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快速黏度分析、差示扫描量热等技术对比超高压处理淀粉及醋酸酯淀粉的结构性质。结果表明:超高压处...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经不同压力(100、200、300、400、500、600 MPa)超高压预处理后,再合成醋酸酯淀粉。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快速黏度分析、差示扫描量热等技术对比超高压处理淀粉及醋酸酯淀粉的结构性质。结果表明:超高压处理和乙酰化反应对淀粉结构均有一定的影响,表现出淀粉颗粒的膨胀和破裂。超高压预处理后,淀粉相对结晶度及糊化焓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其中400 MPa处理时达到最大,分别为35.4%和11.90 J/g,此时糊化黏度相关参数也最大。当预处理压力为600 MPa时,淀粉完全糊化,颗粒失去原有形态,结晶类型由A型向V型转换。由于超高压预处理导致淀粉结构的改变,醋酸酯淀粉取代度和反应效率明显提高,当压力为500 MPa时达到最大值0.103和81.14%,该最大值的出现可能与淀粉颗粒结构明显破坏但维持颗粒态,增加乙酸酐与颗粒接触机会有关。本研究结果表明,对淀粉原料进行超高压预处理进而调控淀粉结构,有利于提升醋酸酯淀粉的合成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淀粉 超高压 醋酸酯淀粉 特性
下载PDF
高光效甘薯品种浙薯86的选育、产量与品质特征
3
作者 沈升法 项超 +2 位作者 孟羽莎 李兵 吴列洪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69-1480,共12页
塑造理想株型是实现作物产量突破和高光效育种的基础和重要途径。采用半直立、优质双亲——淀粉型品种浙薯20和食用型地方品种岳冬进行杂交选育,以理想株型、高产、优质为主要选择目标,育成高光效品种浙薯86。该品种具有理想株型的形态... 塑造理想株型是实现作物产量突破和高光效育种的基础和重要途径。采用半直立、优质双亲——淀粉型品种浙薯20和食用型地方品种岳冬进行杂交选育,以理想株型、高产、优质为主要选择目标,育成高光效品种浙薯86。该品种具有理想株型的形态特征,短蔓,基部分枝数多,由较多的直立次生分枝构成半直立株型,垄上株高优势明显,形成较高的冠层空间,叶面积指数高,七裂中等深缺刻叶形,叶片较小而厚,上部叶茎叶夹角小,叶势上冲明显,单株结薯数较多,光合效率和经济系数高,表现出优良的早熟性和丰产性。在浙江省和长江中下游甘薯品种区试中,浙薯86每年的鲜薯产量均居所有参试品种之首,鲜薯、薯干和淀粉产量均比对照徐薯22增产30%左右。浙薯86的块根β-淀粉酶活性高,蒸熟后麦芽糖和可溶性糖含量高,食味优,淀粉率较高,且淀粉的峰值黏度、崩解值和回生值高,糊化温度低,适合用于鲜食、薯脯和淀粉加工。浙薯86适应性广,抗蔓割病,中抗黑斑病、根腐病、Ⅱ型薯瘟病,感茎线虫病、Ⅰ型薯瘟病和基腐病。综上,浙薯86是一个优质、高产、多用途的高光效甘薯品种,适宜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种植,不宜在浙东南基腐病重疫区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高光效育种 理想株型 高产 淀粉特性 适应性
下载PDF
超高压力场下不同含量酒精对淀粉结构与理化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于佳佳 王瑞珠 +1 位作者 兰思思 陈恺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55-62,共8页
本研究探讨了不同压力场(200、400、600 MPa)与不同含量酒精(30%~100%)作用下淀粉多尺度结构和理化性能的变化规律,旨为揭示超高压处理过程中溶液极性变化诱导淀粉多尺度结构转变进而调控其理化特性的分子机制。采用扫描电镜、小角X射... 本研究探讨了不同压力场(200、400、600 MPa)与不同含量酒精(30%~100%)作用下淀粉多尺度结构和理化性能的变化规律,旨为揭示超高压处理过程中溶液极性变化诱导淀粉多尺度结构转变进而调控其理化特性的分子机制。采用扫描电镜、小角X射线散射、X射线衍射、快速黏度分析等研究了不同压力场下溶液酒精含量对淀粉颗粒结构、层状结构、结晶结构以及糊化与老化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发现,纯水相中的淀粉颗粒在600 MPa压力时,其颗粒态、层状及结晶结构破坏严重,淀粉糊峰值粘度次递下降;而在含有30%~100%酒精的溶液体系中,淀粉有序化结构向无序化形态的转变受到明显抑制,但其峰值粘度呈现无规律变化趋势。此外,超高压处理过程中溶液的酒精成分还可明显延缓淀粉糊的老化行为,且老化淀粉的结晶度与淀粉糊的回生值呈现较强正相关关系。综上,研究结果将为基于超高压与溶液极性处理定向调控淀粉结构与功能特性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结构 超高压处理 糊化性质 老化性质
下载PDF
采食高淀粉高油日粮奶牛的泌乳性能、乳成分变化及乳腺差异表达基因筛选
5
作者 吴柯 韩印如 +5 位作者 李斌 刘肃然 贾坤 毕研亮 刘德武 郭勇庆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41,共11页
【目的】研究高淀粉高油日粮对奶牛泌乳性能和乳腺组织转录组的影响,探索乳脂下降综合征(Milk fat depression,MFD)的分子机制。【方法】选用8头荷斯坦泌乳奶牛,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处理组(4头/组),采用2×2反转试验设计,分为2期,每期2... 【目的】研究高淀粉高油日粮对奶牛泌乳性能和乳腺组织转录组的影响,探索乳脂下降综合征(Milk fat depression,MFD)的分子机制。【方法】选用8头荷斯坦泌乳奶牛,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处理组(4头/组),采用2×2反转试验设计,分为2期,每期23 d,期间2组对调。每期的前16 d,对照组奶牛饲喂低淀粉低油的基础饲粮,对照组日粮的泌乳净能为6.78 MJ/kg;处理组奶牛在基础饲粮基础上添加266 g/kg(DM基础)细粉碎玉米和46 g/kg(DM基础)大豆油;后7 d 2组奶牛均喂基础饲粮,处理组日粮的泌乳净能为7.66 MJ/kg。分别于每期的第1、4、7、10、13、16、19和22天测定产奶量和乳成分,第16天采集乳腺组织用于检测转录本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第13、16天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和产奶量显著降低(P<0.05);饲喂高淀粉高油饲粮7 d后乳脂率开始降低,其中,第10、13、16和19天的乳脂率和乳脂产量显著降低(P<0.05);第13、16和19天的乳蛋白、乳糖和非脂固形物含量显著提高(P<0.05)。在奶牛乳腺对照组和处理组中共检测到235个显著差异表达的基因,其中,64个上调、171个下调。GO分析表明,差异表达基因主要与炎症反应、α−氨基酸代谢、有机氮化合物代谢、细胞发育、脂质生物合成和脂肪细胞分化等相关;KEGG分析表明,差异表达基因主要与轴突导向、NF-κB信号通路、钙信号通路等相关。结合差异表达基因与泌乳性能的相关性分析,本研究筛选出了部分与脂质调控相关的基因作为研究奶牛MFD状态下脂质代谢的候选基因,包括在乳腺中下调表达的FGFR4、VDR、HTR2B、CCL21和TYRP1。【结论】高淀粉高油饲粮饲喂奶牛降低了干物质采食量、产奶量和乳脂率,提高了乳蛋白、乳糖和非脂固形物含量,下调了奶牛乳腺中脂肪酸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本研究为科学配制日粮和研究MFD的分子机制研究提供了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淀粉 高油 奶牛 乳腺 转录组 泌乳性能 差异表达基因
下载PDF
超高压处理对“和尚头”小麦淀粉结构和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晓萌 陈金凤 +3 位作者 李建刚 陈瑞喜 周治屹 张盛贵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8-143,共6页
该文以西北特产的旱地“和尚头”小麦粉为材料,采用超高压处理对小麦淀粉进行改性,并研究改性淀粉的结构和特性。实验结果表明,与原淀粉相比,100~400 MPa处理下,小颗粒淀粉所占的比重增加(P<0.05),随着处理压力的增加,淀粉颗粒膨胀... 该文以西北特产的旱地“和尚头”小麦粉为材料,采用超高压处理对小麦淀粉进行改性,并研究改性淀粉的结构和特性。实验结果表明,与原淀粉相比,100~400 MPa处理下,小颗粒淀粉所占的比重增加(P<0.05),随着处理压力的增加,淀粉颗粒膨胀和聚集,粒径变大;400 MPa处理下的溶解度和膨胀度分别比原淀粉降低了27.32%和8.84%;100 MPa压力处理后,淀粉的T_(O)、T_(P)、T_(C)及ΔH均显著下降(P<0.05),处理压力达到400 MPa以上,检测不到热力学相关数据,表明此条件下小麦淀粉可能完全凝胶化。综上,压力超过400 MPa时,改性淀粉的结构和特性变化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压处理 小麦淀粉 改性 淀粉结构 淀粉特性
下载PDF
酶解-动态高压微射流制备纳米淀粉及对其结构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黄佳卉 赵雷 +1 位作者 朱杰 张书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7-133,共7页
为探究蜡质玉米淀粉(WMS)经普鲁兰酶协同动态超高压微射流技术(P-DHPM)制备纳米淀粉后对其结构及性质的变化规律,本文探讨了处理前后淀粉微观结构、结晶结构、分子结构、粒径、分子量及热性能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随着酶解时间的增加,... 为探究蜡质玉米淀粉(WMS)经普鲁兰酶协同动态超高压微射流技术(P-DHPM)制备纳米淀粉后对其结构及性质的变化规律,本文探讨了处理前后淀粉微观结构、结晶结构、分子结构、粒径、分子量及热性能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随着酶解时间的增加,淀粉圆球形颗粒变碎片状、结晶结构逐渐消失、淀粉短程有序性增加、分子量显著(P<0.05)减小;同时,淀粉糊化峰值温度由71.23℃降低至55.81℃,糊化焓值(ΔH)显著(P<0.05)减小至4.68 J/g;酶解淀粉进一步经微射流处理后,粒径降低至纳米级,淀粉颗粒变成更加无规则的小碎片,糊化峰值温度(T_p)降低至55.37℃,糊化焓值(ΔH)增大至14.13 J/g。通过酶解-微射流技术处理WMS淀粉,可制备得到粒径可控且具有短程有序的纳米尺寸淀粉颗粒,提供了一种环境友好、操作简单的制备方法,同时为继续探讨其在淀粉纳米乳液及淀粉基活性包装材料中的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解 动态超高压微射流 纳米淀粉 结构 热学性能
下载PDF
高支化修饰木薯淀粉及产物的理化性质研究
8
作者 吴昆蓉 李才明 +3 位作者 李兆丰 张宇飞顾正彪 班宵逢 孔昊存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1-30,共10页
木薯淀粉在食品工业中应用广泛,但通常需要经过改性才可用于食品中。相较于传统的改性手段,酶法改性因环保安全、副产物少、产物得率高等优点成为淀粉领域的研究热点。采用来源于极端嗜热菌Rhodothermus obamensis STB05(R.obamensis ST... 木薯淀粉在食品工业中应用广泛,但通常需要经过改性才可用于食品中。相较于传统的改性手段,酶法改性因环保安全、副产物少、产物得率高等优点成为淀粉领域的研究热点。采用来源于极端嗜热菌Rhodothermus obamensis STB05(R.obamensis STB05)的淀粉分支酶(GBE)对木薯淀粉进行高支化修饰,并分析了高支化修饰对木薯淀粉分子结构、稳定性及体外消化性能等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酶添加量为100 U/g、反应时间为12 h的条件下对木薯淀粉进行改性,所得产物中α-1,6糖苷键摩尔分数达到7.85%,比天然木薯淀粉增加152.41%;木薯淀粉分子中长链比例降低,短链比例上升,平均链长降低。木薯淀粉糊液的稳定性研究表明,经高支化修饰后,木薯淀粉糊的溶解度、凝沉性、透明度稳定性及冻融稳定性等性质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且体外消化性能提高。该研究结果为木薯淀粉生物改性及其工业化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淀粉 高支化修饰 分子结构 稳定性 消化性能
下载PDF
OSA改性高直链玉米淀粉复合疏水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9
作者 吴建国 洪雁 +4 位作者 顾正彪 程力 李兆丰 李才明 班宵逢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3-28,共6页
选用辛烯基琥珀酸酐(OSA)对高直链玉米淀粉(HACS)进行酯化处理,制备了3种不同改性程度的OSA淀粉(OS⁃3、OS⁃6、OS⁃9)。以3种OSA淀粉为原料,明胶为复配大分子,制备了3种OSA改性高直链玉米淀粉复合膜(OS⁃3/GEL、OS⁃6/GEL、OS⁃9/GEL),考察... 选用辛烯基琥珀酸酐(OSA)对高直链玉米淀粉(HACS)进行酯化处理,制备了3种不同改性程度的OSA淀粉(OS⁃3、OS⁃6、OS⁃9)。以3种OSA淀粉为原料,明胶为复配大分子,制备了3种OSA改性高直链玉米淀粉复合膜(OS⁃3/GEL、OS⁃6/GEL、OS⁃9/GEL),考察了复合膜的透光性、水溶性、吸湿性、水蒸气透过率及表面疏水性。结果表明,相比原淀粉复合膜,OSA改性高直链玉米淀粉复合膜各项性能均得到改善。其中OS⁃6/GEL的性能表现最佳,透光率达到87.72%,水溶性下降了24.5%,吸湿性下降了29.6%,水蒸气透过率下降了30.35%,表面最大静态接触角达到124.6°,动态接触角在3 min后仍达到100°以上;OSA改性降低了原淀粉的结晶度,提高了成膜组分间的相容性;OSA基团的引入使得淀粉与明胶分子中羟基作用减弱,二者间产生更为强烈的氢键作用。OSA改性改善了原淀粉复合膜的疏水性能,适量OSA基团引入制备得到的OS⁃6/GEL性能最佳,成膜表现出优异的疏水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直链玉米淀粉 辛烯基琥珀酸酐 淀粉复合膜 疏水性
下载PDF
超高压处理对高直链和蜡质玉米淀粉复配体系的影响研究
10
作者 曹正文 胡荣 +2 位作者 罗盛豪 郑炯 张甫生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284-293,共10页
不同直链/支链淀粉复配以及非热加工处理是改变淀粉理化性质的有效手段。为探讨超高压处理对高直链玉米淀粉和蜡质玉米淀粉复配体系的影响,该文以不同比例复配淀粉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超高压(600 MPa/30 min)处理前后其理化性质和结构变... 不同直链/支链淀粉复配以及非热加工处理是改变淀粉理化性质的有效手段。为探讨超高压处理对高直链玉米淀粉和蜡质玉米淀粉复配体系的影响,该文以不同比例复配淀粉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超高压(600 MPa/30 min)处理前后其理化性质和结构变化。结果显示,随着蜡质玉米淀粉比例的增加,复配淀粉溶解度、黏度、假塑性增加;超高压处理使复配淀粉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增加;超高压处理后高直链淀粉与蜡质淀粉复配比例为0∶5和2∶3时,其糊化温度分别降低了15.82℃和17.62℃;超高压处理后复配淀粉的相对结晶度、短程有序性降低,其中蜡质玉米淀粉颗粒破损严重,但高直链玉米淀粉颗粒较完整;体外消化结果表明超高压处理降低抗消化淀粉含量,显著提升了慢消化淀粉含量。因此,将不同直链淀粉含量的玉米淀粉复配并加以超高压处理,可作为一种淀粉物理改性的方式,其在淀粉基凝胶领域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直链玉米淀粉 蜡质玉米淀粉 复配 超高压处理 结构 理化性质
下载PDF
中高温大曲发酵中小麦籽粒营养组分的动态变化分析
11
作者 周会娴 熊琴琴 +6 位作者 刘志勇 王松涛 李令 张连全 蒲至恩 陈国跃 李伟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48-55,共8页
该研究利用离子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研究了中高温大曲不同发酵时期小麦营养成分的变化及其与微生物群落演替间关系。结果表明,曲皮和曲心分别消耗了直链淀粉含量的39.08%和49.12%,支链淀粉含量的84.43%和81.35%,A型淀粉粒的6.41%... 该研究利用离子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研究了中高温大曲不同发酵时期小麦营养成分的变化及其与微生物群落演替间关系。结果表明,曲皮和曲心分别消耗了直链淀粉含量的39.08%和49.12%,支链淀粉含量的84.43%和81.35%,A型淀粉粒的6.41%和26.92%,B型淀粉粒的66.67%和83.33%。麦谷蛋白含量从8 mg/g降为4.73 mg/g(曲皮)和3.53 mg/g(曲心)。黄酮含量从0.08 mg/g增加到0.12 mg/g(曲皮)和0.29 mg/g(曲心)。纤维素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但曲心后期有平缓上升;阿拉伯糖和蔗糖含量增加,葡萄糖含量降低。曲心游离氨基酸含量增加幅度高于曲皮,其中谷氨酸含量最高。冗余分析表明18个品质指标与9个细菌属和11个真菌属的相对丰度显著相关(P<0.05),其中直链淀粉含量与叶杆菌属(Phyllobacterium),葡萄糖、果糖、支链淀粉含量与醋酸单胞菌属(Acetobacter)、双杆菌属(Undibacterium)、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均显著正相关。因此,具有高支链淀粉和高葡萄糖含量的小麦品种可能更适用于制曲。该研究结果为探究大曲质量控制、小麦品质与大曲品质间关系,以及选育专用型原料(小麦)品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高温大曲 淀粉 蛋白质 黄酮 葡萄糖 氨基酸 冗余分析
下载PDF
淀粉类粘合剂对高纤维饲料冷制粒颗粒质量的影响
12
作者 郑仕文 陈金朋 +4 位作者 胥蕾 付胜勇 成文韬 杨海明 王志跃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34-41,共8页
冷制粒的高纤维颗粒饲料对部分家禽具有降低饲料成本,促进肠道健康的作用,但高粗纤维颗粒饲料的冷制粒生产常存在颗粒质量不佳的问题。本试验旨在通过评价不同种类和配制比例的淀粉类粘结剂对部分家禽高纤维饲料冷制粒的颗粒质量的影响... 冷制粒的高纤维颗粒饲料对部分家禽具有降低饲料成本,促进肠道健康的作用,但高粗纤维颗粒饲料的冷制粒生产常存在颗粒质量不佳的问题。本试验旨在通过评价不同种类和配制比例的淀粉类粘结剂对部分家禽高纤维饲料冷制粒的颗粒质量的影响,筛选提高颗粒质量的粘结剂和应用水平。试验分为10个处理,对照组为通过稻壳配制粗纤维含量为8.0%的高纤维基础饲粮;试验组9个,采用3×3双因素设计,因素一为粘结剂,分别为高筋面粉、预糊化淀粉、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因素二为粘结剂水平,用粘结剂分别替代基础饲粮重量的1.5%、3%、4.5%。结果表明:(1)阴干3 h后,随着粘合剂种类的变化(高筋面粉~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颗粒饲料的稳定性极显著提高(P <0.01),硬度极显著降低(P <0.01)。(2)阴干24 h后,随着粘合剂种类的变化(高筋面粉~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颗粒饲料的硬度极显著提高(P <0.01)。(3)阴干3 h和24 h后,随着粘合剂使用水平的提高(1.5%~4.5%),颗粒饲料的各项指标均无显著改善(P> 0.05)。在高纤维饲料中使用1.5%的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作为粘合剂,阴干24 h,可使高纤维饲料获得最佳冷制粒颗粒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制粒 颗粒饲料 颗粒质量 高纤维 粘合剂 淀粉
下载PDF
高温胁迫下水稻胚乳磷酸化与泛素化蛋白质组学联合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庞悦涵 应逸宁 +1 位作者 徐非非 包劲松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2-392,共11页
水稻胚乳的代谢依赖于多个翻译后修饰信号网络的精确调控,包括磷酸化和泛素化修饰。本研究通过磷酸化与泛素化蛋白质组学的联合分析,发现水稻胚乳中有143个蛋白质同时具有磷酸化和泛素化位点,这为研究磷酸化和泛素化修饰之间的串扰机制... 水稻胚乳的代谢依赖于多个翻译后修饰信号网络的精确调控,包括磷酸化和泛素化修饰。本研究通过磷酸化与泛素化蛋白质组学的联合分析,发现水稻胚乳中有143个蛋白质同时具有磷酸化和泛素化位点,这为研究磷酸化和泛素化修饰之间的串扰机制提供了组学基础。一方面,磷酸化修饰通过影响泛素-蛋白酶体系统中的关键蛋白来调控泛素化修饰;另一方面,泛素化修饰通过影响蛋白激酶和蛋白磷酸酶来间接调控植物体内的磷酸化信号网络。高温胁迫下,磷酸化和泛素化修饰协同调控酚类化合物的合成通路,并最终影响酚类化合物清除活性氧的能力以及植物在逆境中的抗性。多种淀粉代谢相关酶同时具有磷酸化和泛素化修饰,并且有18对具有不同修饰类型的位点出现在同一蛋白质的相邻位置,揭示了不同修饰之间的串扰机制以及高温胁迫中磷酸化与泛素化修饰对淀粉代谢的协同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胚乳 高温胁迫 磷酸化 泛素化 淀粉生物合成
下载PDF
高直链玉米淀粉与面筋蛋白比例对复合面条加工适应性的影响
14
作者 于子轩 樊铭聪 +2 位作者 李言 王立 钱海峰 《粮油食品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1-68,共8页
为探究高直链玉米淀粉(HAMS)、面筋蛋白和燕麦麸皮粉用于面条产品的加工适应性,将燕麦麸皮粉与不同比例(2∶2、3∶2、4∶2、5∶2)的HAMS与面筋蛋白混合并制备复合面条,分析其面团热机械学特性、面团动态流变学特性、面条食用品质和面条... 为探究高直链玉米淀粉(HAMS)、面筋蛋白和燕麦麸皮粉用于面条产品的加工适应性,将燕麦麸皮粉与不同比例(2∶2、3∶2、4∶2、5∶2)的HAMS与面筋蛋白混合并制备复合面条,分析其面团热机械学特性、面团动态流变学特性、面条食用品质和面条微观结构等。结果表明,随着HAMS比例增加,复合面团的吸水率显著降低(P<0.05),面团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缩短;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增加,损耗角正切(Tanδ)降低且均小于1,蠕变恢复率先增加后降低。随着HAMS比例增加,复合面条L值增加,a值和b值降低,蒸煮吸水率和蒸煮损失率降低,蒸煮后硬度、弹性和咀嚼性降低。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LSM)结果显示,当HAMS与面筋蛋白比例超过4∶2时,HAMS颗粒能够更均匀地嵌在面筋网络中,使面筋网络形成更致密的结构,进而提升面条加工特性。本研究为功能性复合面条加工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直链玉米淀粉 面筋蛋白 面条 加工适应性 食用品质 微观结构
下载PDF
淀粉-枸杞复合物的制备及其稳定性研究
15
作者 李淑敏 郭晋彪 +5 位作者 于金芝 周雅频 张蕾 何希宏 郝利民 张黎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6-192,共7页
为了探讨淀粉(CS)与枸杞(LB)在高速剪切过程中形成淀粉-枸杞复合物(CS-LB)的可能性及客体分子的稳定性,本文考察了高速剪切时间、转速及LB/CS质量比对CS-LB中枸杞色素(LP)质量分数及稳定性的影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 为了探讨淀粉(CS)与枸杞(LB)在高速剪切过程中形成淀粉-枸杞复合物(CS-LB)的可能性及客体分子的稳定性,本文考察了高速剪切时间、转速及LB/CS质量比对CS-LB中枸杞色素(LP)质量分数及稳定性的影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及热重分析(TGA)对所形成的复合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高速剪切时间为1.5 h,转速为12000 r/min,LB与CS的质量比为3:1时,每克产物中LP的含量为0.99±0.03 mg。SEM结果显示产物呈现团聚状;XRD结果显示高速剪切处理破坏了淀粉颗粒的结晶域,转为无定形结构,CS与LB各组分间相互作用使得CS-LP的晶型转变为V型;FT-IR结果显示3421 cm^(-1)处的吸收峰发生变化,可知CS和LB中的活性物质通过氢键结合;TGA结果显示该产物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600℃时复合物的质量保留率为36%,由此说明高速剪切处理能够较好地制备CS-LB,通过对复合物的稳定性研究发现该复合物可有效降低温度,氧气和光照对客体分子稳定性的影响,延长客体分子的保存期限,使其更好地发挥相关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 淀粉 高速剪切法
下载PDF
淀粉及其改性产品对东鞍山细粒赤铁矿聚团——磁选的影响
16
作者 张爽 李文博 +1 位作者 程绍凯 周立波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3-88,共6页
针对东鞍山强磁选抛尾存在粒度小于20μm的微细粒铁矿物流失的问题,研究了不同种类淀粉及其改性产品对微细粒赤铁矿的选择性聚团效果,通过团聚—磁选试验确定了适宜的团聚药剂和用量,借助偏光显微镜和红外光谱等手段检测了药剂与赤铁矿... 针对东鞍山强磁选抛尾存在粒度小于20μm的微细粒铁矿物流失的问题,研究了不同种类淀粉及其改性产品对微细粒赤铁矿的选择性聚团效果,通过团聚—磁选试验确定了适宜的团聚药剂和用量,借助偏光显微镜和红外光谱等手段检测了药剂与赤铁矿和石英作用前后的形貌特征,最后通过研究高分子药剂的作用机理,论述了药剂的选择性和团聚效果。结果表明:在药剂用量为200 g/t时,交联玉米淀粉的选矿指标优于其他几种药剂,团聚药剂的加入能实现微细粒赤铁矿的选择性聚团,使铁精矿回收率提高2.13~3.94个百分点,选矿效率提高2.77~3.46个百分点,但由于赤铁矿被团聚后呈不规则絮状,在较大的聚团中会夹杂少量石英,导致磁选精矿铁品位略微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细粒赤铁矿 淀粉及其改性产品 选择性团聚 强磁选 FTIR
下载PDF
制备工艺对高直链玉米淀粉—硬脂酸复合物性质的影响
17
作者 张雯 刘步瑜 +2 位作者 吴卫成 袁高峰 张治国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5-33,共9页
[目的]优化高抗性淀粉(RS)含量的淀粉—脂质复合物制备工艺,探究工艺参数对复合物抗消化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设计研究了高直链玉米淀粉(HA)预处理及其与硬脂酸(SA)络合过程中温度和时间参数对复合物RS含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优化高抗性淀粉(RS)含量的淀粉—脂质复合物制备工艺,探究工艺参数对复合物抗消化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设计研究了高直链玉米淀粉(HA)预处理及其与硬脂酸(SA)络合过程中温度和时间参数对复合物RS含量的影响,分析最优工艺制备的HA-SA复合物的理化性质、抗消化性及水合特性。[结果]在糊化温区继续升高预处理温度、延长预处理时间、络合温度高于75℃均导致RS含量显著降低(P<0.05);HA-SA复合物最优制备工艺为:HA经85℃的退火温度预处理12 h后,在75℃与SA络合90 min;所制备的HA-SA具有V型晶体特征、完整的淀粉颗粒,为Ⅰ型淀粉—脂质复合物;与HA相比,其热稳定性、抗消化性显著升高,但膨胀力显著降低(P<0.05)。[结论]退火温度预处理和适宜的络合温度有利于HA-SA中RS组分的形成;预处理过程中加热强度的增加使淀粉过度糊化,阻碍了直链淀粉与脂质的络合,络合过程中过高的温度也导致复合物中RS组分的解离,使RS含量降低;退火预处理使HA保留了完整的颗粒结构,是HA-SA抗消化性高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直链玉米淀粉 硬脂酸 淀粉—脂质复合物 热稳定性 抗消化性
下载PDF
长期定位条件下氮肥对小麦面粉及面条品质的影响
18
作者 姚海坡 姚艳荣 +5 位作者 班进福 张经廷 韩江伟 吕丽华 董志强 贾秀领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5-174,共10页
为了探索河北省优质专用面条小麦的适宜氮肥用量。在3年定位试验的基础上,于2019—2021年采用施氮量×品种二因子裂区设计方法,施氮量为主区(氮用量分别为0、60、120、180、240和300 kg/hm^(2)),品种为副区(冀麦738和济麦22),研究... 为了探索河北省优质专用面条小麦的适宜氮肥用量。在3年定位试验的基础上,于2019—2021年采用施氮量×品种二因子裂区设计方法,施氮量为主区(氮用量分别为0、60、120、180、240和300 kg/hm^(2)),品种为副区(冀麦738和济麦22),研究了施氮量对小麦面粉品质、淀粉糊化特性以及面条性状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可显著提高小麦产量、面粉及面条品质。面条总评分与面粉的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淀指数、吸水率、稳定时间、拉伸面积、延展度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施氮量达180 kg/hm^(2)以上时,面粉大多品质指标得到改善,面团弹性较好。面条总评分与面粉糊化特性指标均呈正相关,但相关性均未达显著水平,低谷黏度、最终黏度和回升值冀麦738为施氮量120 kg/hm^(2)左右表现较优,而济麦22对氮肥不敏感,同样峰值黏度和糊化温度对氮肥也不敏感。面条总评分与面条质构指标最大拉力、拉伸面积和拉伸距离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生熟面片的亮度L*值和黄度b*值相关性不显著,冀麦738施氮量大多在180~240 kg/hm^(2)之间、济麦22在180 kg/hm^(2)条件下面条质构指标及亮度较佳。面条总评分与面团的最大拉伸阻力呈负相关,因此中筋小麦品种济麦22更适宜做面条,而中强筋品种冀麦738面粉品质较高,但筋力过大,造成面条感官变差,评分降低。综合考虑小麦产量、面团品质、淀粉糊化特性、面条性状等指标,优质面条小麦较适宜的施氮量为180 kg/hm^(2)左右,此研究结果为河北省优质小麦高产提质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氮量 优质小麦 面粉品质 淀粉糊化特性 面条评分
下载PDF
超高压对湿粉条腐败菌的杀菌效果及品质变化 被引量:1
19
作者 毕秀芳 陈燕 +1 位作者 焦文成 王晓琼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7-133,共7页
实验研究了不同超高压条件对湿粉条中腐败霉菌黑曲霉(Aspergillus 305.01和Aspergillus 305.02)杀菌效果以及对粉条蒸煮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处理压力升高和时间延长,超高压对黑曲霉的杀菌效果增强。经400 MPa/10 min的超高压... 实验研究了不同超高压条件对湿粉条中腐败霉菌黑曲霉(Aspergillus 305.01和Aspergillus 305.02)杀菌效果以及对粉条蒸煮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处理压力升高和时间延长,超高压对黑曲霉的杀菌效果增强。经400 MPa/10 min的超高压处理后,粉条的Aspergillus 305.01与Aspergillus 305.02均下降了6.01个对数值;与未处理菌悬液相比,Aspergillus 305.01和Aspergillus 305.02的核酸吸光值分别从0.03和0.04增加至0.56和0.48、蛋白质吸光值分别从0.04和0.08增加至0.70和0.44、电导率分别从0.04 mS/cm和0.06 mS/cm增加至0.12 mS/cm和0.20 mS/cm。在400 MPa处理下,提高超高压处理时间,电导率、核酸损失和蛋白质损失增多,表明超高压是通过改变细胞膜的部分功能,引起胞内核酸、蛋白质和电解质等物质流出,从而导致细胞死亡。此外,随着处理时间增加,粉条的煮沸损失、膨润度增大,而断条率变化不显著。综合超高压对湿粉条的杀菌效果和蒸煮特性的影响,400 MPa处理10 min是湿粉条杀菌的较优条件,为超高压改善湿粉条的杀菌效果和品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压 湿粉条 黑曲霉 蒸煮特性
下载PDF
反复/连续湿热制备淀粉-脂质复合物及其性质分析
20
作者 封永婷 许美娟 +3 位作者 赵晓冬 杨佩瑜 邹建 周彬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13-320,共8页
为了解决目前制备淀粉-脂质复合物存在的复合率低、工艺复杂、产生工业废液污染物等问题,本研究利用反复/连续交替湿热技术制备高复合率的高直链玉米淀粉-大豆卵磷脂复合物,并对优化的复合物进行结构、理化和预测血糖指数的测定。结果表... 为了解决目前制备淀粉-脂质复合物存在的复合率低、工艺复杂、产生工业废液污染物等问题,本研究利用反复/连续交替湿热技术制备高复合率的高直链玉米淀粉-大豆卵磷脂复合物,并对优化的复合物进行结构、理化和预测血糖指数的测定。结果表明,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确定最高复合率条件为:湿热处理温度140℃,连续湿热处理时间4 h,反复湿热处理6次,交替周期为2周期,得到复合率最大(59.05%)的淀粉-卵磷脂复合物。傅里叶红外光谱测定表明大豆卵磷脂特有的2个吸收峰(2710 cm-1和2680 cm-1)在复合物中未出现,验证了此改性技术成功地将大豆卵磷脂复合在淀粉的螺旋空腔中,通过X-射线衍射图谱观察到复合物在衍射角20°时衍射峰强度明显增加。此外,复合物冻融稳定性明显提升,预测血糖指数显著降低。结论:反复/连续交替湿热技术作为一种绿色安全、操作简单的物理改性技术,提高了淀粉-卵磷脂复合物的复合率,并显著降低了淀粉的预测血糖指数,为淀粉复合物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直链玉米淀粉 卵磷脂 复合物 湿热处理 预测血糖指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