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5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il Production Optimization by Means of a Combined“Plugging,Profile Control,and Flooding”Treatment:Analysis of Results Obtained Using Computer Tomography an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被引量:1
1
作者 Yanyue Li Changlong Liu +5 位作者 Wenbo Bao Baoqing Xue Peng Lv Nan Wang Hui Li Wenguo Ma 《Fluid Dynamics & Materials Processing》 EI 2022年第3期737-749,共13页
Due to long-term water injection,often oilfields enter the so-called medium and high water cut stage,and it is difficult to achieve good oil recovery and water reduction through standard methods(single profile control... Due to long-term water injection,often oilfields enter the so-called medium and high water cut stage,and it is difficult to achieve good oil recovery and water reduction through standard methods(single profile control and flooding measures).Therefore,in this study,a novel method based on“plugging,profile control,and flooding”being implemented at the same time is proposed.To assess the performances of this approach,physical simulations,computer tomography,an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are us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mbination of a gel plugging agent,a polymer microsphere flooding agent,and a high-efficiency oil displacement agent leads to better results in terms of oil recovery with respect to the situation in which these approaches are used separately(the oil recovery is increased by 15.37%).Computer tomography scan results show that with the combined approach,a larger sweep volume and higher oil washing efficiency are obtained.The remaining oil in the cluster form can be recovered in the middle and low permeability layer,increasing the proportion of the columnar and blind end states of the oil.The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test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mbined“plugging,profile control,and flooding”treatment can also be used to control more effectively the dominant channels of the high permeability layer and further expand the recovery degree of the remaining oil in the pores of different sizes in the middle and low permeability layers.However,for the low permeability layer(permeability difference of 20),the benefits in terms of oil recovery are limi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ugging profile control and flooding”measures computed tomography scan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remaining oil recovery ratio
下载PDF
Optimization of the Plugging Agent Dosage for High Temperature Salt Profile Control in Heavy Oil Reservoirs
2
作者 Jiayu Ruan Mingjing Lu +5 位作者 Wei Zhang Yuxi Zhang Yuhui Zhou Jie Gong Fan Wang Yuanxiao Guan 《Fluid Dynamics & Materials Processing》 EI 2023年第2期421-436,共16页
After steam discharge in heavy oil reservoirs,the distribution of temperature,pressure,and permeability in different wells becomes irregular.Flow channels can easily be produced,which affect the sweep efficiency of th... After steam discharge in heavy oil reservoirs,the distribution of temperature,pressure,and permeability in different wells becomes irregular.Flow channels can easily be produced,which affect the sweep efficiency of the oil displacement.Previous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the salting-out plugging method can effectively block these channels in high-temperature reservoirs,improve the suction profile,and increase oil production.In the present study,the optimal dosage of the plugging agent is determined taking into account connection transmissibility and inter-well volumes.Together with the connectivity model,a water flooding simulation model is introduced.Moreover,a non-gradient stochastic disturbance algorithm is used to obtain the optimal plugging agent dosage,which provides the basis for the high-temperature salting-out plugging agent adjustment in the fie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avy oil salting out profile control high temperature plugging agent dosage optimization numerical simulation connectivity model
下载PDF
Combination of Plugging and Acidization Improves Injection Profile
3
作者 赵普春 赵化廷 杨新明 《Petroleum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04年第4期77-87,共11页
Plugging agent treatment and acid stimulation have completely different mechanisms for improving injection profiles. In this paper, a hybrid procedure is introduced to reduce the damage of the plugging agent to low a... Plugging agent treatment and acid stimulation have completely different mechanisms for improving injection profiles. In this paper, a hybrid procedure is introduced to reduce the damage of the plugging agent to low and medium permeability zones and the penetration radius of acid into high permeability zones. The procedure is: First inject plugging agent to block high permeability zones, and then inject acid to remove plugging agent damage from the low and medium permeability zones and stimulate them. To perform this procedure successfully, three kinds of plugging agents, namely strong strength plugging agent for the wells with fractures or high permeability streaks, weak gel for those with thick layer in which serious heterogeneity exists, temporary plugging agent for those in which the absorption ability of high permeability zones needs maintaining, were screened out for use in different reservoirs. Several acid systems were evaluated to be compatible with the three kinds of plugging agents. The objectives of this paper are:(1)To show the screen results about the compatible plugging agent and acid; 2 To show how to optimize the operation process;(3)To tell some experience gained ( ) from the oilfield applications of this technique. From Jan. 2001 to Dec. 2002, 46 operations using this procedure were carried out in Weicheng and Mazhai Oilfields of SINOPEC. Results show that the average benefit/cost ratio is over 3.5. Experience acquired from these applications was summarized in the pap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file control plugging and acid inject profile IMPROVE TECHNIQUE
下载PDF
胜利油田GF84区块CCUS气窜封堵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王涛 张星 +3 位作者 马坤玉 韦雪 唐培忠 张代森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8-134,共7页
胜利油田GF84区块为低渗透油藏,采出程度较低,CO_(2)驱是提高该区块采收率的有效措施之一。在前期开发中注采井之间已形成明显的气窜通道,现阶段亟需进行气窜封堵,提高CO_(2)驱波及系数,实现均衡驱替。通过分析GF84区块气窜特征与开发矛... 胜利油田GF84区块为低渗透油藏,采出程度较低,CO_(2)驱是提高该区块采收率的有效措施之一。在前期开发中注采井之间已形成明显的气窜通道,现阶段亟需进行气窜封堵,提高CO_(2)驱波及系数,实现均衡驱替。通过分析GF84区块气窜特征与开发矛盾,将气窜类型划分为“裂缝型气窜”和“基质型气窜”,并制定了“裂缝封堵”和“基质调剖”的治理策略。在明确气窜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室内实验研发了硅盐树脂堵剂、CO_(2)气溶性发泡剂和高温冻胶堵剂,并形成了“硅盐树脂裂缝封堵+CO_(2)气溶性发泡剂、高温冻胶基质调剖”化学封堵分级调控技术。结果表明,该技术在GF84区块成功应用4口井,其中硅盐树脂裂缝封堵2口井,CO_(2)气溶性发泡剂基质调剖2口井,措施有效率100%,有效期在0.5 a以上。研究成果可为低渗透油田CO_(2)驱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藏 CO_(2)驱 气窜 裂缝封堵 基质调剖 胜利油田
下载PDF
乳化沥青提高原油采收率研究进展
5
作者 张贵才 王磊 +3 位作者 胡俊杰 王翔 蒋平 裴海华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0-166,共7页
乳化沥青具有注入性能好、封堵强度高等优点,作为一种选择性堵剂在油田提高采收率领域比其他化学剂体系更具应用潜力。本文总结了国内乳化沥青堵水体系的开发历程及现场选择性堵水的应用效果。通过调研近年来国内外文献,概述了乳化沥青... 乳化沥青具有注入性能好、封堵强度高等优点,作为一种选择性堵剂在油田提高采收率领域比其他化学剂体系更具应用潜力。本文总结了国内乳化沥青堵水体系的开发历程及现场选择性堵水的应用效果。通过调研近年来国内外文献,概述了乳化沥青堵水的作用机理,一种是作为乳液的作用机理,主要是乳液颗粒被变形捕获产生贾敏效应和乳液液滴的机械滞留使水的流动阻力增大;另一种是其分散相也就是乳液破乳后沥青的作用机理,主要是沥青黏附在岩壁上起到的堵水作用。同时,总结了乳化沥青稳定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温度、水相中的电解质浓度和pH值以及分散相中的沥青质,并且论述了各因素影响乳化沥青稳定性的作用机理。最后,详细叙述了乳化沥青应用于油田调剖堵水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研究表明乳化沥青不仅具有优异的封堵效果,还具有独特的封堵选择性。此外,乳化沥青还能与CO_(2)吞吐、泡沫调驱组成复合增产技术进行现场应用,并且指出了乳化沥青应用于调剖堵水领域存在的问题与未来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化沥青 选择性堵剂 调剖堵水 提高采收率 综述
下载PDF
新型低界面张力纳米微球调驱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6
作者 陈世军 潘智杰 +2 位作者 杨继刚 吕伟 李谦定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2-69,共8页
聚丙烯酰胺纳米微球调驱剂作为一种新型的纳米驱油材料,在油田提高采收率方面取得了广泛应用。但是,目前使用的聚丙烯酰胺纳米微球功能主要以封堵为主,存在单体固含量低、水溶液吸水膨胀速度过快、驱油和降低表界面张力功能较差等问题... 聚丙烯酰胺纳米微球调驱剂作为一种新型的纳米驱油材料,在油田提高采收率方面取得了广泛应用。但是,目前使用的聚丙烯酰胺纳米微球功能主要以封堵为主,存在单体固含量低、水溶液吸水膨胀速度过快、驱油和降低表界面张力功能较差等问题。利用反相乳液聚合法,以白油为油相,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丙烯酰胺(AM)混合单体为水相,油酸/双子聚醚/OP-10混合表面活性剂为乳化剂,根据三元相图确定油相/乳化剂/水相三相的最佳配比(质量分数)为33.93%/24.87%/41.2%,以甲叉双丙烯酰胺(MBA)作为交联剂,在35℃利用氧化-还原剂聚合获得了既具有封堵功能,又具有超低表界面张力、高洗油效率的新型纳米微球调驱剂。工艺优化实验确定最佳的合成条件为单体配比m(AM)∶m(AMPS)为8∶1,交联剂质量分数为0.1%,氧化-还原剂质量分数为0.3%,搅拌速度为450 r/min。对聚合物纳米微球进行表征和性能评价,结果表明,其固含量为20.1%,粒径为54 nm,纳米微球封堵率可达95.1%,用其0.2%的水溶液测得界面张力为0.332 mN/m,洗油效率高达89.13%,为实施油田调驱提供了一种新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纳米微球 反相乳液聚合 调驱 封堵率 洗油效率
下载PDF
耐高温水基微球调驱剂性能评价
7
作者 李翔 徐谦 +3 位作者 徐国瑞 刘丰钢 郐婧文 周泾泾 《精细石油化工》 CAS 2024年第4期10-15,共6页
评价了一种耐高温水基微球调驱剂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耐温水基微球调驱剂注入不同渗透率岩心的阻力系数均小于等于5,注入性好;浓度为4 000 mg/L的耐温水基微球调驱剂在岩心中的有效封堵渗透率范围最大,封堵率最高超过90%;该水... 评价了一种耐高温水基微球调驱剂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耐温水基微球调驱剂注入不同渗透率岩心的阻力系数均小于等于5,注入性好;浓度为4 000 mg/L的耐温水基微球调驱剂在岩心中的有效封堵渗透率范围最大,封堵率最高超过90%;该水基微球调驱剂在150℃下有效封堵时间45 d左右,耐温性良好;该耐温水基微球调驱剂可提高渤海油田非均质储层原油采收率15.41%~17.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温水基微球 深部调驱 性能评价 封堵性能
下载PDF
堵水调剖在低效水驱油藏中的发展与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王达 《化工设计通讯》 CAS 2024年第5期33-38,54,共7页
目前油田存在含水较高的现象,为了保障石油开发开采能力,加快对油田化学堵水调剖技术的研究十分重要。首先调研了国内油田应用的堵水调剖技术与各类堵水调剖剂的性能、作用机理研究以及在油田的应用现状,重点介绍了化学堵水调剖剂,然后... 目前油田存在含水较高的现象,为了保障石油开发开采能力,加快对油田化学堵水调剖技术的研究十分重要。首先调研了国内油田应用的堵水调剖技术与各类堵水调剖剂的性能、作用机理研究以及在油田的应用现状,重点介绍了化学堵水调剖剂,然后进行实际应用。通过油藏的地质特征、高渗透层的窜流特征,开展井组筛选标准、堵剂优选、方案优化的深入研究,在现场试验取得良好增油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水驱控制程度和采出程度,为低效注水开发区块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堵水调剖 注采矛盾 水驱油藏 注水有效率 采收率
下载PDF
大庆油田聚驱后油层无碱中相自适应堵调驱实验
9
作者 韩培慧 曹瑞波 +2 位作者 姜国庆 陈文林 韩旭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7-156,共10页
大庆油田聚驱后弱碱复合驱扩大现场试验取得了聚驱后进一步提高采收率13.5百分点的较好效果,但体系中碱的存在导致管线、泵产生腐蚀、结垢和采出液出现严重乳化破乳难等问题。同时,由于优势渗流通道的存在,流度控制难,致使体系中聚合物... 大庆油田聚驱后弱碱复合驱扩大现场试验取得了聚驱后进一步提高采收率13.5百分点的较好效果,但体系中碱的存在导致管线、泵产生腐蚀、结垢和采出液出现严重乳化破乳难等问题。同时,由于优势渗流通道的存在,流度控制难,致使体系中聚合物质量浓度高达2500 mg/L。为解决上述问题并实现更大幅度提高采收率,需研发出适用于大庆油田聚驱后油层的高效中相微乳液驱油体系。通过对表面活性剂溶液的界面张力进行测量,初步筛选出能够达到超低界面张力的表面活性剂产品,然后进行中相微乳液体系水溶性评价,并开展了较为完善的油水相态评价,进一步确定中相微乳液体系的最佳盐度(盐的质量分数)及其与油水比的关系,从而研发出无碱中相微乳液配方,并加入预交联颗粒凝胶(PPG)组成无碱中相自适应堵调驱体系。岩心驱替实验结果表明,该体系聚驱后可进一步提高采收率23.3百分点,比常规弱碱复合驱多提高采收率10.1百分点,降低聚合物用量28%。研究成果为大幅提高大庆油田聚驱后油层的采收率提供了理论及实验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驱后油层 相行为测试 中相微乳液 预交联颗粒凝胶(PPG) 自适应堵调驱
下载PDF
不同熟化程度的聚合物在多孔介质中的渗流规律及驱油性能 被引量:1
10
作者 元福卿 宋倩 +1 位作者 季岩峰 李海涛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8-295,共8页
聚合物在注入地层过程中受到的物理、化学降解严重,黏度损失大。为了减少聚合物注入过程产生的黏度损失,提出不完全熟化聚合物驱油技术。在70℃下,通过改变机械搅拌器的搅拌时间,制得具有不同黏度和熟化程度为60%~100%的聚合物体系;基... 聚合物在注入地层过程中受到的物理、化学降解严重,黏度损失大。为了减少聚合物注入过程产生的黏度损失,提出不完全熟化聚合物驱油技术。在70℃下,通过改变机械搅拌器的搅拌时间,制得具有不同黏度和熟化程度为60%~100%的聚合物体系;基于宏观和微观模型对不同熟化程度聚合物在多孔介质中的渗流规律及驱油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完全熟化聚合物,不完全熟化聚合物体系具有更好的黏弹性,可更好地动用残余油、提高微观驱油效率;不完全熟化聚合物体系可以建立更高的阻力系数和残余阻力系数,经多孔介质剪切后可以保留更高的有效驱替黏度;聚合物熟化程度过低不利于聚合物进入油藏深部,60%熟化程度聚合物体系堵塞主要发生在靠近填砂管注入端0—1/5处,而80%和100%熟化程度聚合物体系堵塞主要发生在靠近填砂管注入端1/5—2/5处;相对于水驱,60%、80%及100%熟化程度聚合物宏观驱油的采收率增幅分别为26.2百分点、29.0百分点和23.3百分点,微观驱油的采收率增幅分别为37.3百分点、44.9百分点和36.0百分点。对于非均质油藏,由于不完全熟化聚合物残留的未溶解胶团颗粒具有良好的封堵调驱性能,提高了低渗透层的吸液量,扩大了波及体积,从而提高了低渗透层的采收率。研究结果可为不完全熟化聚合物驱油现场试验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驱 熟化程度 渗流特性 封堵 调驱 提高采收率
下载PDF
一种高温高矿化度复合冻胶的研制与应用
11
作者 李勇 唐昌强 +2 位作者 雷兵 罗庆 高金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4-190,共7页
为了解决高温高矿化度油藏深部调驱问题,以丙烯酰胺(AM)、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和N,N-二甲基丙烯酰胺(DMAA)为原料合成共聚物PASD,并以酚醛树脂作为交联剂、硫脲作为稳定剂,添加增强剂MZQ制备得到复合冻胶体系。通过红外光谱... 为了解决高温高矿化度油藏深部调驱问题,以丙烯酰胺(AM)、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和N,N-二甲基丙烯酰胺(DMAA)为原料合成共聚物PASD,并以酚醛树脂作为交联剂、硫脲作为稳定剂,添加增强剂MZQ制备得到复合冻胶体系。通过红外光谱仪、扫描电镜、岩心流变仪等对冻胶体系进行应用研究,考察了共聚物PASD、交联剂、稳定剂、增强剂加量的影响,确定复合冻胶体系的最佳配方;在150℃、矿化度为25.198×10^(4) mg·L^(-1)下条件下应用,其冻胶强度为Ⅰ级,抗老化脱水性能良好,有效耐温脱水时间超过180d;冻胶封堵能力超过93%,具有良好的封堵性能以及抗盐耐温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高矿化度 调剖堵水 冻胶体系
下载PDF
纳米颗粒调剖剂的制备、表征及其聚集封堵特性
12
作者 邵明鲁 左姜 +3 位作者 常爱莲 孙天宇 张厚叶 浮历沛 《常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3期26-33,共8页
研究提出了分散注入-原位聚集封堵的思路,以苯乙烯和丙烯酰胺为聚合单体,研制出一种表面含有酰胺基团且具有核壳非均质结构的纳米颗粒调剖剂,通过向油藏中注入粒径远小于油藏孔喉尺寸的纳米颗粒,将分散于地层水中的纳米颗粒移至油藏深部... 研究提出了分散注入-原位聚集封堵的思路,以苯乙烯和丙烯酰胺为聚合单体,研制出一种表面含有酰胺基团且具有核壳非均质结构的纳米颗粒调剖剂,通过向油藏中注入粒径远小于油藏孔喉尺寸的纳米颗粒,将分散于地层水中的纳米颗粒移至油藏深部后,与预先注入到地层中的调控剂相接触,聚集成与水窜通道尺寸相匹配的颗粒簇,实现对水窜通道的封堵。制备的纳米颗粒热分解温度可达300℃以上,能够适用于高温油藏,并且纳米颗粒膨胀倍数小于2.0,可有效避免膨胀倍数过大导致的运移过程中剪切破碎的问题。封堵实验表明,纳米颗粒注入性良好,注入压力与注水时几乎无差别,纳米颗粒与预先注入的聚集调控剂混合后聚集成颗粒簇调剖剂,能够对岩芯孔喉进行有效封堵,在0.1μm 2岩芯中,纳米颗粒聚集堵率大于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调剖 纳米颗粒调剖剂 颗粒簇 封堵性能
下载PDF
微生物调剖技术的工程应用进展
13
作者 张航 杨骁跃 +2 位作者 阳凯文 张思迪 王玉婷 《山东化工》 CAS 2024年第17期123-125,共3页
注水开发目前是我国多数油田主要的开发方式。由于地层的非均质性导致注入水易沿着高渗透带发生窜流,降低吸水剖面,严重影响注水开发效果。常见的化学调剖剂通常有工艺复杂、稳定性差、污染严重和成本高等不足。近年来微生物提高采收率... 注水开发目前是我国多数油田主要的开发方式。由于地层的非均质性导致注入水易沿着高渗透带发生窜流,降低吸水剖面,严重影响注水开发效果。常见的化学调剖剂通常有工艺复杂、稳定性差、污染严重和成本高等不足。近年来微生物提高采收率技术在国外迅速发展,逐渐受到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总结微生物调剖技术机理并综述了国内外微生物调剖技术的发展现状,最后提出未来微生物调剖技术应用的挑战与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水开发 堵水 微生物调剖 提高采收率
下载PDF
高含水储层化学调剖堵水用纳米聚合物微球的研制与应用
14
作者 曹晓莉 《化学工程师》 CAS 2024年第10期53-56,19,共5页
为有效提高低渗透油藏高含水储层注水开发的效率,提高油井采收率,以苯乙烯St、对苯乙烯磺酸钠SSA、复合乳化剂FR-1、引发剂AIBA和阻聚剂ZJ-702为原料,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备出了一种适合高含水储层化学调剖堵水提高采收率用的新型纳米聚合... 为有效提高低渗透油藏高含水储层注水开发的效率,提高油井采收率,以苯乙烯St、对苯乙烯磺酸钠SSA、复合乳化剂FR-1、引发剂AIBA和阻聚剂ZJ-702为原料,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备出了一种适合高含水储层化学调剖堵水提高采收率用的新型纳米聚合物微球JHQ-1,并对其膨胀性能和驱油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JHQ-1具有较强的耐温抗盐性能,当盐水矿化度达到10×10^(4)mg·L^(-1)时,在90℃条件下老化16h后的膨胀倍数仍能达到37.2。JHQ-1的驱油效果较好,当注入JHQ-1的质量浓度为3000mg·L^(-1)、注入量为0.5PV时,岩芯的采收率增幅可达20%以上。新型纳米聚合物微球JHQ-1在目标高含水油田调剖堵水施工中取得了良好的现场应用效果,3口采油井措施后的日产油量均明显增大,而含水率则明显降低,施工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藏 高含水储层 纳米聚合物微球 化学调剖堵水 提高采收率
下载PDF
聚合物微球的粒径影响因素及封堵特性 被引量:98
15
作者 王涛 肖建洪 +2 位作者 孙焕泉 曹正权 宋岱峰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80-82,共3页
为了更好地推广和应用新型聚合物微球逐级深部调剖技术,对该技术的主体聚合物微球的粒径影响因素及封堵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适量的NaCl有助于微球的溶胀,Ca2+和Mg2+的存在会抑制聚合物微球的溶胀;总矿化度越高,微球膨胀速度越慢;... 为了更好地推广和应用新型聚合物微球逐级深部调剖技术,对该技术的主体聚合物微球的粒径影响因素及封堵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适量的NaCl有助于微球的溶胀,Ca2+和Mg2+的存在会抑制聚合物微球的溶胀;总矿化度越高,微球膨胀速度越慢;温度越高,微球体系的膨胀速度越快;膨胀15d、粒径为4μm的微球对渗透度为400×10-3μm2的岩心的封堵效果最好。用膨胀15d的微球对不同渗透率填砂岩心进行封堵实验,结果表明封堵效率与渗透率成反比;对高渗透岩心,提高聚合物微球浓度对封堵效率影响甚微。微球膨胀粒径的大小决定着封堵机理,也是决定封堵效果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微球 深部调剖 粒径 膨胀 封堵效率
下载PDF
多段塞复合凝胶调驱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0
16
作者 李之燕 王学民 +2 位作者 陈美华 吴国会 冈丽荣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5-37,共3页
针对大港油田地层中大孔道普遍存在、封堵难度大的情况,进行了水井深部调驱技术的深化研究与应用。在已开发的预交联凝胶颗粒、地下交联凝胶、橡胶颗粒等调驱剂的基础上,研究应用了多段塞复合凝胶调驱体系,提高了对地层中大孔道的封堵强... 针对大港油田地层中大孔道普遍存在、封堵难度大的情况,进行了水井深部调驱技术的深化研究与应用。在已开发的预交联凝胶颗粒、地下交联凝胶、橡胶颗粒等调驱剂的基础上,研究应用了多段塞复合凝胶调驱体系,提高了对地层中大孔道的封堵强度,取得了较好的治理效果。2001年以来应用以多段塞复合凝胶体系为主体的工艺实施深部调驱193井次,有效率81.3%,累计增油17.53×104t。为注水开发油田的后期挖潜探索了有效途径,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驱技术 应用 段塞 复合凝胶体系 注水开发油田 2001年 大港油田 凝胶颗粒 交联凝胶 橡胶颗粒 封堵强度 调驱体系 治理效果 深部调驱 大孔道 预交联 调驱剂 有效率 地层 地下 增油 挖潜
下载PDF
新型聚合物微球逐级深部调剖技术 被引量:139
17
作者 孙焕泉 王涛 +1 位作者 肖建洪 陈辉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7-79,共3页
由于现有调剖堵水材料在进行油田深部调剖时存在不足,根据理想的深部调剖材料所应该具备的性能,提出了新型聚合物微球结构的设计思路。对所合成的新型材料进行了实验评价,研究了微球水化前后的粒径和形态的变化,结果表明,其初始粒径为... 由于现有调剖堵水材料在进行油田深部调剖时存在不足,根据理想的深部调剖材料所应该具备的性能,提出了新型聚合物微球结构的设计思路。对所合成的新型材料进行了实验评价,研究了微球水化前后的粒径和形态的变化,结果表明,其初始粒径为几十纳米,在室温下水化30d后粒径膨胀为几微米;研究了聚合物微球在人造岩心和填油砂模拟岩心管中的封堵性能,结果表明,聚合物微球在岩心中具有封堵、突破、深入、再封堵的逐级封堵和逐级调剖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微球 深部调剖 提高采收率 膨胀 封堵
下载PDF
多相泡沫体系调驱试验 被引量:27
18
作者 李宾飞 李兆敏 +4 位作者 刘祖鹏 赵磊 李松岩 林日亿 王冠华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3-98,共6页
通过复配泡沫和聚合物冻胶微球形成多相泡沫体系,进行多相泡沫体系在多孔介质中的流动试验。显微图像显示,聚合物携带的聚合物冻胶微球具有良好的圆球度和分散性,分布在多相泡沫的液膜和plateau边界处。试验结果表明:聚合物冻胶微球能... 通过复配泡沫和聚合物冻胶微球形成多相泡沫体系,进行多相泡沫体系在多孔介质中的流动试验。显微图像显示,聚合物携带的聚合物冻胶微球具有良好的圆球度和分散性,分布在多相泡沫的液膜和plateau边界处。试验结果表明:聚合物冻胶微球能在岩心中不断封堵和运移,使注入压力和阻力系数增加,后续水驱仍有较高的残余阻力系数;多相泡沫体系封堵岩心时,压差曲线出现明显的上下波动,多相泡沫封堵受聚合物冻胶微球运移的影响;并联双管试验中泡沫和多相泡沫体系在岩心管中的分布状态不同,多相泡沫体系具有更好的调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 冻胶微球 泡沫 多相泡沫体系 封堵能力 调剖
下载PDF
纳米材料在油田堵水调剖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8
19
作者 彭宝亮 罗健辉 +2 位作者 王平美 丁彬 王贝贝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52-556,共5页
纳米材料可改善堵水调剖剂的性能,在油田堵水调剖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简要介绍了纳米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特点,概述了纳米材料在油田堵水调剖方面的研究与应用进展,讨论了纳米材料在调控凝胶成胶时间、改善堵水调剖剂稳定性与力学... 纳米材料可改善堵水调剖剂的性能,在油田堵水调剖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简要介绍了纳米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特点,概述了纳米材料在油田堵水调剖方面的研究与应用进展,讨论了纳米材料在调控凝胶成胶时间、改善堵水调剖剂稳定性与力学性能、提高乳液和泡沫稳定性方面的作用,展望了纳米复合材料在高温深井油藏、特高渗大孔道油藏、低渗透油藏堵水调剖中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材料 堵水调剖 综述
下载PDF
乳状液体系在驱油和调剖堵水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6
20
作者 史胜龙 汪庐山 +2 位作者 靳彦欣 王涛 王业飞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41-145,共5页
综述了近年来乳状液体系在驱油和调剖堵水中,包括乳状液驱油、自发乳化驱油、微乳液驱油、乳状液调剖、乳化稠油堵水等相关技术,同时分析了乳状液体系在三次采油中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乳状液体系 驱油 调剖 堵水 综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