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土高原典型流域水蚀因子多重分形特征
1
作者 李莹莹 魏舟 +1 位作者 童亚文 张青峰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2-129,共8页
[目的]探索高程、坡度、土地利用、植被覆盖度等水蚀因子的空间内部多重分形特征,进而深刻认识黄土高原水蚀机理。[方法]分别以黄土高原沟壑区和黄土丘陵沟壑区的两个典型流域(长武县王东沟流域与淳化县泥河沟流域,米脂县泉家沟流域与... [目的]探索高程、坡度、土地利用、植被覆盖度等水蚀因子的空间内部多重分形特征,进而深刻认识黄土高原水蚀机理。[方法]分别以黄土高原沟壑区和黄土丘陵沟壑区的两个典型流域(长武县王东沟流域与淳化县泥河沟流域,米脂县泉家沟流域与安塞县纸坊沟流域)为例,利用多重分形方法计算分析了水蚀因子的多重分形谱及其主要参数,探讨了水蚀因子多重分形特征。[结果]地貌相对起伏最大和土地利用空间不均匀程度最高的是王东沟流域,其坡度与土地利用的奇异指数Δα值分别是0.817,0.310,而植被覆盖区域差异最大的是泉家沟流域,其植被覆盖的Δα=1.309;黄土丘陵沟壑区高程的Δf(α)<0,黄土高原沟壑区坡度的Δα与Δf(α)皆大于丘陵沟壑区,即丘陵沟壑区的相对起伏更大,地貌表面更尖锐,土地利用破碎化更严重,植被覆盖区域间复杂程度高。[结论]王东沟流域的地貌相对起伏程度和土地利用破碎化更大,泉家沟流域的植被覆盖复杂程度最高,与实际情况相符,即在区域开展水蚀因子量化进行多重分形特征分析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蚀因子 多重分形 高原沟壑区 丘陵沟壑区 小流域
下载PDF
区域海气耦合模式WON在东南亚低纬高原一次强降水事件模拟中的应用
2
作者 桂术 曹杰 +1 位作者 杨若文 李蕊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82-994,共13页
为改善东南亚低纬高原区(LLHSA)降水模拟的性能,提高降水预报准确性,本文采用大气环流模式WRF(4.2版)和海洋分量模式NEMO(3.4版),用耦合器OASIS3-MCT进行桥接,得到区域海气耦合模式WRF-OASIS-NEMO(WON)。大气和海洋分量模式都配置成相同... 为改善东南亚低纬高原区(LLHSA)降水模拟的性能,提高降水预报准确性,本文采用大气环流模式WRF(4.2版)和海洋分量模式NEMO(3.4版),用耦合器OASIS3-MCT进行桥接,得到区域海气耦合模式WRF-OASIS-NEMO(WON)。大气和海洋分量模式都配置成相同的Arakawa-C网格,水平空间分辨率设为0.25°,耦合频次设置为逐小时,便于模拟海洋和大气环流相耦合的中尺度运动特征。为评估WON模式的模拟性能,选取2020年8月16-18日的强降水过程为例,与单独WRF模式的模拟效果进行比较分析。WON和WRF模式模拟的降水大值区位于高原东北部和中西部地区,平均日降水量约为20 mm·d^(-1),与观测事实基本相符。WON模式改善了WRF模式在高原南部降水偏多而在高原西北部降水偏少的模拟偏差。WON模式改善了降水动力条件的模拟效果,在高原中南部气旋式环流增强,在高原西侧反气旋式环流增强,进而改善了WRF模式在高原南部周围降水偏少,高原西北部降水偏多的模拟偏差。WRF和WON模式均能再现垂直螺旋度的发展特征,即在对流层中低层为正垂直螺旋度发展,而在对流层高层为负垂直螺旋度发展。两个模式在雨带西部400 hPa高度层附近垂直螺旋度模拟偏强,而在600~700 hPa高度层上垂直螺旋度模拟偏弱。WON模式相对于WRF模式的改进区域主要集中在雨带中西部地区。本次强降水的水汽来源包括孟湾的西南水汽输送和中国南海的偏南水汽输送。WRF模式和WON模式均能较好地重现相关水汽通量特征。WRF模式在孟湾北部水汽辐合偏强,而在中国南海水汽向北输送偏弱。WON模式主要改善了WRF模式在中国南海水汽输送偏弱的模拟偏差。WON模式改善降水模拟效果的主要原因是孟湾海表热通量交换导致孟湾中低层大气偏冷偏干,大气对流活动减弱,在孟湾北部形成的低层反气旋偏差改善了本次强降水过程动力条件和水汽条件的模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海气耦合模式 东南亚低纬高原 强降水 垂直螺旋度 大气环流
下载PDF
新发展理念下河南创新载体建设实践与反思
3
作者 文瑞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11期55-59,共5页
创新是新发展理念的重要内容之一,创新载体是实现创新驱动增长的关键支撑力量.近年来,河南创新载体发展在规模和数量层面均实现了较大提升,但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滞后、科技创新投入不足、高端创新人才团队匮乏等问题依然存在.鉴于此,要... 创新是新发展理念的重要内容之一,创新载体是实现创新驱动增长的关键支撑力量.近年来,河南创新载体发展在规模和数量层面均实现了较大提升,但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滞后、科技创新投入不足、高端创新人才团队匮乏等问题依然存在.鉴于此,要加快积聚高端科技创新资源,优化城市创新平台布局,革新创新平台管理模式,以城市全域创新理念为引领,优化城市创新环境,推进管理模式创新,全力构建河南全域创新的城市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载体 创新高地 区域合作
下载PDF
泉州市打造区域创新高地对策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少雄 《全球科技经济瞭望》 2023年第1期43-48,共6页
为加快打造泉州市区域创新高地,系统分析了泉州市创新现状、存在的短板、差距原因,提出优化科技创新空间布局、优化区域综合创新生态体系、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发展、优化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5个方面的对策建议,以... 为加快打造泉州市区域创新高地,系统分析了泉州市创新现状、存在的短板、差距原因,提出优化科技创新空间布局、优化区域综合创新生态体系、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发展、优化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5个方面的对策建议,以缩小泉州市与其他发达城市间的创新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泉州市 区域创新高地 科技创新 对策研究
下载PDF
藏西南高海拔地区青稞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 被引量:1
5
作者 洛桑次仁 巴桑玉珍 +1 位作者 顿珠加布 旺姆 《农业展望》 2023年第7期87-91,共5页
藏西南频繁的干旱和短期的强降雨使农业条件成为问题,使具有抗寒、抗旱、耐瘠薄等特点的青稞(裸大麦)成为该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因而青稞产业在该地区农业经济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基于项目组2018—2020年在藏西南高海拔典型代表区... 藏西南频繁的干旱和短期的强降雨使农业条件成为问题,使具有抗寒、抗旱、耐瘠薄等特点的青稞(裸大麦)成为该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因而青稞产业在该地区农业经济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基于项目组2018—2020年在藏西南高海拔典型代表区——聂拉木县琐作乡实施的“高海拔边境地区青稞绿色增产增效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项目”及在该地区进一步实施的“西藏高海拔地区青稞优良品种示范与推广”项目相关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结合藏西南高海拔地区青稞产业发展实际,梳理当前藏西南青稞产业发展状况,指出了当前藏西南高海拔地区青稞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其发展制约因素,并以藏西南地区青稞产业协调发展为目标,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西南 青稞产业 高海拔地区 品种
下载PDF
南方丘陵区不同坡地利用方式土壤水分动态 被引量:28
6
作者 黄志刚 欧阳志云 +3 位作者 李锋瑞 郑华 王效科 王中建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136-3146,共11页
土壤水分异质性的存在对各种水文过程和土壤形成过程均有显著的影响,了解土壤水分的异质性对理解和预测土壤水分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应用时域反射仪(TDR)土壤水分定位监测方法,研究了南方丘陵区不同坡地利用方式土壤水分动态及其影响因... 土壤水分异质性的存在对各种水文过程和土壤形成过程均有显著的影响,了解土壤水分的异质性对理解和预测土壤水分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应用时域反射仪(TDR)土壤水分定位监测方法,研究了南方丘陵区不同坡地利用方式土壤水分动态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3种坡地利用方式土壤水分变化具有明显的季节特征,杜仲人工林土壤蓄水量最高,荒山草坡次之,坡耕地最低。植物非生长季节土壤含水量均值高于生长季节,生长季节土壤水分消耗大于补给,非生长季节土壤水分补给大于消耗;干季和湿季两个时段3种坡地利用方式土壤含水量垂直变化趋势具有相似性,其土壤含水量差异不显著。3种坡地利用方式土壤蓄水量与太阳辐射量和大气温度表现为负相关性,与降雨量、大气相对湿度和饱和水气压差表现为正相关性,降雨量是其最直接的影响因子,其次是温度。雨季单次降雨后土壤蓄水量与雨后干旱天数存在显著的线性负相关性(P<0.05),土壤水分损失率与干旱天数存在双曲函数关系(P<0.05),随着干旱天数的增加,土壤水分损失率趋于平缓。雨季单次降雨后持续干旱条件下3种坡地利用方式土壤剖面含水量呈递减的变化趋势,杜仲人工林土壤水分损失率系数最高,荒山草坡次之,坡耕地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丘陵区 坡地利用方式 垂直变化 土壤含水量 时空异质性
下载PDF
不同秸秆覆盖模式下农田土壤水温效应研究 被引量:32
7
作者 蔡太义 陈志超 +4 位作者 黄会娟 黄耀威 张合兵 刘昌华 贾志宽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396-1404,共9页
为探明不同秸秆覆盖模式下农田土壤温度和水分的效应问题,于2007—2010年在陕西合阳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旱农试验站,以不覆盖为对照(CK),设置3个水平秸秆覆盖量(4500、9000、13500kg·hm-2)在全年覆盖方式(QSM)下(分别以S1、S2和S3表... 为探明不同秸秆覆盖模式下农田土壤温度和水分的效应问题,于2007—2010年在陕西合阳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旱农试验站,以不覆盖为对照(CK),设置3个水平秸秆覆盖量(4500、9000、13500kg·hm-2)在全年覆盖方式(QSM)下(分别以S1、S2和S3表示)和生育期覆盖方式(SSM)下(分别以S4、S5和S6表示)的定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覆盖处理在0~25cm土层的降温效应,表现为随覆盖量的增加而增大,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减小。在0~15cm土层"低温效应"在全生育期内表现出前期大、后期小的变化趋势。0~5cm土层不同处理的地温日变化在早上6:00最低,与CK差异最小;中午14:00最高,与CK差异最大;晚上20:00介于前两者之间。QSM方式下,S1、S2和S3处理与CK相比,3个年度休闲期的0~200cm土壤贮水量分别增加7.6、10.8、12.3mm;生育期内0~20cm土层土壤含水率分别高出3.9%、8.5%和11.8%。SSM下各覆盖量处理土壤温度和水分的运移规律与QSM方式相似,但均弱于后者。从水温效应综合来看,QSM覆盖方式整体优于SSM方式,尤以S2处理综合表现较优。故在渭北旱塬或其他同类生态区进行玉米整秸秆覆盖时,推荐选择QSM方式,且以9000kg·hm-2覆盖量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覆盖模式 土壤温度 土壤水分 渭北旱塬
下载PDF
高寒半干旱区农田施肥效应及对降水生产潜力开发的影响 被引量:14
8
作者 王殿武 文宏达 +2 位作者 刘树庆 谢建治 高如泰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2期60-65,共6页
有机无机肥配施表明 ,土壤酶活性增强 ,土壤有机碳、易氧化碳、重组碳增加 ,土壤腐殖质品质和活性改善 ,原土复合量、阳离子交换量 ( CEC)、速效养分增加 ,结构改良 ,且具有显著的增产效果 ,坡梁栗钙土莜麦产量比对照提高 2 2 3 .6%~ 3... 有机无机肥配施表明 ,土壤酶活性增强 ,土壤有机碳、易氧化碳、重组碳增加 ,土壤腐殖质品质和活性改善 ,原土复合量、阳离子交换量 ( CEC)、速效养分增加 ,结构改良 ,且具有显著的增产效果 ,坡梁栗钙土莜麦产量比对照提高 2 2 3 .6%~ 3 90 .3 % ,降水利用效率和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 4 .4 1~ 8.2 3和 3 .50~6.66kg· mm- 1 · hm- 2 ;旱滩草甸栗钙土春小麦较对照增产 71 .5%~ 98.5% ,降水利用效率和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 3 .67~ 5.0 5和 2 .71~ 3 .73 kg· mm- 1· hm- 2。本区由于热量不足 ,麦类作物光合潜力降低1 4 .9%~ 4 5.0 % ,降水不足使光温潜力降低 4 .3 %~ 56.0 %。有机无机肥配施使莜麦降水潜力开发度提高 2 4 .6~ 3 9.5个百分点 ,使春小麦降水潜力开发度提高 1 7.4~ 3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效应 降水生产潜力 土壤肥力 作物产量 旱田
下载PDF
黄土高塬沟壑区综合治理试验示范成果评述与高质量发展研究展望——以陕西省长武县王东沟小流域30a多治理实践为例 被引量:7
9
作者 郭胜利 姬洪飞 +1 位作者 郝明德 高长青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18-324,共7页
[目的]研究黄土高塬沟壑区典型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成效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时期面临的问题,旨在为该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经验.[方法]以陕西省长武县王东沟小流域综合治理试验示范研究实践为例,基于1986年以来的监测和研究资料,... [目的]研究黄土高塬沟壑区典型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成效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时期面临的问题,旨在为该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经验.[方法]以陕西省长武县王东沟小流域综合治理试验示范研究实践为例,基于1986年以来的监测和研究资料,总结分析了该流域30 a多来不同时段在生态环境、土地生产力和农民经济收入等方面的变化.[结果]王东沟小流域综合治理过程存在明显的阶段性.①综合治理阶段(1986-1995).以提高土地生产力为突破口,重点提高粮食产量和人均经济收入.同时从塬面到沟道综合整治水土流失,合理开发利用土地.②生态保护阶段(1996-2005).更新与升级粮果管理措施,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进一步稳定和提高了土地生产力.③高质量发展试验示范研究阶段(2006-2019).以王东沟小流域为试点,从发展绿色高效技术的角度进行研究和示范,探索适合小流域内涵式高质量绿色发展的技术体系,为黄土高塬沟壑区的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结论]为实现黄土高塬沟壑区的高质量发展,必须在生态文明理念指引下,重点研究流域生态管理和技术创新体制和机制建设,在总体控制水土流失基础上,保障人居环境的生态性,社会经济系统发展的可持续性以及流域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和谐与完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塬沟壑区 水土流失 小流域综合治理 高质量发展 生态文明 王东沟小流域
下载PDF
论开发区转型升级与区域发展开放高地的培育——基于江苏的实践 被引量:14
10
作者 安礼伟 张二震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1-17,32,共8页
开发区在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中扮演了关键角色,成为外商投资的密集区、新兴产业的聚集区和集约化发展的新城区。根据十八大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培育带动区域发展的开放高地的精神,适应内外部环境的新变化,促进开发区转型升级,实... 开发区在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中扮演了关键角色,成为外商投资的密集区、新兴产业的聚集区和集约化发展的新城区。根据十八大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培育带动区域发展的开放高地的精神,适应内外部环境的新变化,促进开发区转型升级,实现开发区从"集聚功能"向"创新功能"转变,是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的关键。基于江苏实践的研究,本文认为,从"集聚产业"向"集聚要素,培育产业"、从外向型"出口平台"向"内外兼顾,注重内需"、从"产业园区"向"产城融合"、从"成本优势"向"创新优势"转型,是开发区新一轮转型升级的方向,也是形成新型区域开放发展高地的必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发区 区域发展开放高地 转型升级
下载PDF
生态约束下云南高原湖滨城镇村土地集约利用模式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洪 袁磊 张静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0-105,共6页
以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为例,围绕云南九大高原湖泊的生态保护与恢复,从城镇村土地集约利用角度出发,基于九大高原湖泊流域自然社会经济特点,将其划分为3种城镇村土地集约利用类型,并提出了生态约束下高原湖滨城镇村土地集约利用模式应具... 以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为例,围绕云南九大高原湖泊的生态保护与恢复,从城镇村土地集约利用角度出发,基于九大高原湖泊流域自然社会经济特点,将其划分为3种城镇村土地集约利用类型,并提出了生态约束下高原湖滨城镇村土地集约利用模式应具备的条件、控制指标和总体模式构想。在此基础上,分别构建了滇池生态约束下城镇村链动型,洱海生态约束下城镇村优化型,抚仙湖、杞麓湖、星云湖、异龙湖、阳宗海生态约束下镇村主导型和泸沽湖、程海生态约束下乡村主导型四类城镇村土地集约利用模式,并对其具体模式设计进行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约束 土地集约利用 模式 高原湖滨 云南省
下载PDF
基于QUEST树的高寒湿地植被覆盖类型遥感分类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邹文涛 张怀清 +2 位作者 鞠洪波 刘华 孙华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38-144,共7页
以青海省索加-曲麻河自然保护区高寒湿地密集分布区为例,进行三江源高寒湿地植被覆盖类型遥感分类方法研究。基于SPOT5影像融合后的4个波段数据和融合影像主成分分析后第一主成分PCA1,以PCA1作为数据源计算的8个纹理特征,用数字高程模型... 以青海省索加-曲麻河自然保护区高寒湿地密集分布区为例,进行三江源高寒湿地植被覆盖类型遥感分类方法研究。基于SPOT5影像融合后的4个波段数据和融合影像主成分分析后第一主成分PCA1,以PCA1作为数据源计算的8个纹理特征,用数字高程模型DEM和其他辅助数据构成的数据集,选用QUEST算法,对数据集进行数据挖掘,构建决策树模型对影像进行分类。分类结果表明:9×9窗口下的纹理特征均值、方差和信息熵是进行高寒湿地植被覆盖类型分类的有效纹理特征量。QUEST决策树分类方法所得分类结果精度可达84.19%,kappa系数为0.826 1。相对于传统的最大似然法监督分类所得结果,总体精度提高17.29%,总体kappa系数提高0.191 2,提高幅度近30%。所得分类结果中,矮嵩草草甸、矮嵩草+藏嵩草沼泽化草甸、杉叶藻草本沼泽、藏嵩草沼泽化草甸和藏嵩草+矮嵩草草甸等植被覆盖类型的分类精度较高,生产者精度分别可达:95.83%,95.45%,95.00%,94.74%和91.67%;用户精度分别为100%,91.30%,82.61%,78.26%和95.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源 高寒湿地 植被覆盖类型 纹理特征 QUEST算法 决策树
下载PDF
陕西黄土台塬区土地生态风险时空差异性评价 被引量:11
13
作者 马彩虹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16-220,共5页
基于RS和GIS支持,采用土地转移流和土地生态风险强度指数,对陕西黄土台塬区的土地利用变化动态及其结构性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1990—2010年陕西各台塬区的建设用地均有所增长、耕地除宝鸡台塬区和西安台塬区增长外,其他台塬区... 基于RS和GIS支持,采用土地转移流和土地生态风险强度指数,对陕西黄土台塬区的土地利用变化动态及其结构性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1990—2010年陕西各台塬区的建设用地均有所增长、耕地除宝鸡台塬区和西安台塬区增长外,其他台塬区均减少,生态用地则刚性减少。(2)研究时段内土地利用的生态风险指数表现出"高—低—高"的发展过程,1995年是一个拐点。(3)市域尺度上,宝鸡台塬区和西安台塬区土地利用的结构性风险自1995年以来有较大幅度的攀升,2005年后临近"高等"生态风险。(4)县域尺度上,除了白水县和永寿县的生态风险降低外,其他区县均有所增大,各区县生态风险的差异性也进一步扩大。1990年、2000年、2010年土地结构风险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0.43%,10.57%,10.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土地转移流 土地生态风险 陕西黄土台塬区
下载PDF
黄土高原沟壑区生态环境建设与农业持续发展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郝明德 党廷辉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7-70,共4页
在黄土高原沟壑区的典型代表地区—王东沟小流域,根据高原沟壑区水土流失特点,开展生态环境建设和塬、坡、沟综合治理,林草覆盖率达45%,建成塬面农田防护林体系(占5%)、沟坡经济林体系(占15%)、沟谷水土保持防护林体系(占20%),草类占5%... 在黄土高原沟壑区的典型代表地区—王东沟小流域,根据高原沟壑区水土流失特点,开展生态环境建设和塬、坡、沟综合治理,林草覆盖率达45%,建成塬面农田防护林体系(占5%)、沟坡经济林体系(占15%)、沟谷水土保持防护林体系(占20%),草类占5%,林草配比合理。塬面以方田林网、道路网络和涝池群构成排蓄体系,基本作到水不下塬;平整沟坡土地、增加植被覆盖度,减少坡面径流,使水不带沙;沟谷用柳谷坊群分段拦蓄,作到泥不出沟。完成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由历史上以粮食种植业为主的一元结构发展到粮、果、工副三元产业结构阶段,有25%的农民专门从事果业生产、销售及第三产业;粮食产量15年平均4170kg/hm2,处同类地区上等水平;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86年建立试验示范区时的230元上升至2001年的2523元;土壤侵蚀模数连续11年稳定在800t/km2·a-1以下,探索出高原沟壑区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可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沟壑区 生态环境建设 农业 持续发展 水土流失治理
下载PDF
秸秆覆盖对高海拔寒区土壤温度和春青稞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6
15
作者 时学双 李法虎 +3 位作者 普布多吉 高建新 李永峰 曲珍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51-160,共10页
为探明秸秆覆盖对高海拔寒区农田土壤温度和作物生长的影响,对春青稞进行了田间小区试验研究。秸秆覆盖量设置为0(CK)、5 000(M1)、10 000(M2)、15 000 kg/hm2(M3),共4个处理。试验结果显示,地表秸秆覆盖可显著调节土壤温度。... 为探明秸秆覆盖对高海拔寒区农田土壤温度和作物生长的影响,对春青稞进行了田间小区试验研究。秸秆覆盖量设置为0(CK)、5 000(M1)、10 000(M2)、15 000 kg/hm2(M3),共4个处理。试验结果显示,地表秸秆覆盖可显著调节土壤温度。与CK处理相比,秸秆覆盖可降低春青稞苗期日均土壤温度2.8~3.9℃,而提高其他生育期土壤温度0.4~1.8℃。秸秆覆盖显著降低了春青稞苗期和拔节期株高(2.29%~16.53%)和干物质量(3.98%~25.93%),增大了灌浆期和成熟期的株高(3.12%~10.31%)和干物质量(2.17%~18.26%)。秸秆覆盖显著减小了0~20 cm土层的根密度,增大了其他深度的根密度。秸秆覆盖显著增大了春青稞千粒质量(4.65%~13.95%)和籽粒产量(4.30%~13.50%),但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穗长和穗粒数。整体而言,秸秆覆盖量(M1~M3)对土壤温度的影响不显著而对春青稞生长参数(除穗长和穗粒数外)的影响显著。秸秆覆盖有利于春青稞幼苗的茁壮生长及其籽粒产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青稞 高海拔寒区 秸秆覆盖 土壤温度 籽粒产量
下载PDF
陕西渭北旱原苹果种植区划与产业发展战略 被引量:2
16
作者 曹裕 程科 +1 位作者 王学春 李军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6-50,共5页
通过生产典型调研、统计数据分析与ArcGIS数据处理,得出渭北旱原苹果业发展成就与存在问题,突出表现为果园土壤干燥化严重,水利设施发展不足,种植区域布局不够明确,品种结构不合理,果品加工贮销企业规模小,果业产业化水平偏低,苹果产业... 通过生产典型调研、统计数据分析与ArcGIS数据处理,得出渭北旱原苹果业发展成就与存在问题,突出表现为果园土壤干燥化严重,水利设施发展不足,种植区域布局不够明确,品种结构不合理,果品加工贮销企业规模小,果业产业化水平偏低,苹果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尚不健全等问题。在现有地形、植被、气象等资料的基础上提出将渭北旱原苹果种植区可分为西部山地沟壑中晚熟苹果区(Ⅰ区)、中部残原沟壑中晚熟苹果区(Ⅱ区)、北部高原沟壑晚熟苹果区(Ⅲ区)和东部台原沟壑中晚熟苹果区(Ⅳ区)等4个功能区域。在功能划分的基础上,"十二五"期间渭北旱原苹果产业发展战略措施概况为:优化生产布局、调整品种结构,扩大绿色果品基地规模,高海拔地区以晚熟品种苹果为主,低海拔地区重点发展中早熟及加工鲜食兼用品种;通过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加强新技术推广力度,推进"果畜"结合,培育加工和贮销龙头企业,组建专业合作组织,开拓国内国际销售市场等手段建立市场化长效机制,提升苹果产业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产业 区域布局 发展战略 渭北旱原
下载PDF
基于概率指数模型的区域滑坡危险性评价 被引量:14
17
作者 李家存 李京 Jasmi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471-1475,共5页
影响滑坡的因子很多,区域滑坡危险性因子的确定是治理滑坡的关键。以马来西亚金马仑高原作为研究区,选取岩性、地形、地貌、道路、土地利用等环境因子,在GIS平台上运用双变量统计方法,分析了滑坡与各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根据滑坡面积密... 影响滑坡的因子很多,区域滑坡危险性因子的确定是治理滑坡的关键。以马来西亚金马仑高原作为研究区,选取岩性、地形、地貌、道路、土地利用等环境因子,在GIS平台上运用双变量统计方法,分析了滑坡与各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根据滑坡面积密度建立了概率指数评价模型,进行了研究区滑坡危险性评价,结果表明,此模型具有较好的评价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率指数评价模型 滑坡危险性评价 金马仑高原 GIS
下载PDF
模拟高原进气压力时EQ6100汽油机燃烧室湍流场特性的研究
18
作者 吴承雄 朱隆碧 +2 位作者 徐学军 慕小青 周德刚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67-72,共6页
介绍了应用LDV(激光多普勒测速仪)对EQ6100汽油机分别在平原和模拟高原进气压力时燃烧室内湍流场的测量结果,讨论了燃烧室内平均速度和湍流强度的分布和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模拟高原进气压力时,压缩上止点附近燃烧室内的湍流强... 介绍了应用LDV(激光多普勒测速仪)对EQ6100汽油机分别在平原和模拟高原进气压力时燃烧室内湍流场的测量结果,讨论了燃烧室内平均速度和湍流强度的分布和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模拟高原进气压力时,压缩上止点附近燃烧室内的湍流强度比在平原进气压力时明显下降。这是影响在高海拔地区运行的汽油机燃烧过程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地区 燃烧室 湍流场 汽油机
下载PDF
广西打造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高地的思路 被引量:2
19
作者 高歌 《东南亚纵横》 CSSCI 2010年第2期7-9,共3页
广西打造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高地,除了自身积极加大与东盟的合作外,更重要的是要打造促进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的平台。以沿海、沿边和沿江可以打造三大合作板块,以服务贸易带动货物贸易和投资合作可以打造十大专项的合作板块,一起形成国... 广西打造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高地,除了自身积极加大与东盟的合作外,更重要的是要打造促进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的平台。以沿海、沿边和沿江可以打造三大合作板块,以服务贸易带动货物贸易和投资合作可以打造十大专项的合作板块,一起形成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高地。工作重点是将"南宁渠道"上升到"南宁思想",把西江经济带打造为新的区域合作平台以及加大与越南的合作,为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打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国际区域合作 新高地
下载PDF
论构筑陕西省区域人才资源高地的战略对策 被引量:1
20
作者 曹蓉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2-46,共5页
人才资源是以其创造性劳动为经济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做出较大贡献的优秀群体。研究构筑陕西省区域人才资源高地是时代的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成功进行西部大开发的保证,也是促进陕西省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在分析... 人才资源是以其创造性劳动为经济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做出较大贡献的优秀群体。研究构筑陕西省区域人才资源高地是时代的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成功进行西部大开发的保证,也是促进陕西省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在分析陕西省人才资源开发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通过强化人才意识、加大政府人力资本开发的投入、构筑完整的教育培训体系、营造良好的人才环境以及建设服务型政府等措施构筑陕西省区域人才资源高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省 区域 人才资源高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