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7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behavior of 460 MPa high strength steel I-section columns under cyclic loading 被引量:5
1
作者 Wang Jiaojiao Shi Gang Shi Yongjiu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 SCIE EI CSCD 2014年第4期611-622,共12页
To investigate the seismic behavior of I-section columns made of 460 MPa high strength steel (HSS), six specimens were tested under constant axial load and cyclic horizontal load. The specimens were designed with di... To investigate the seismic behavior of I-section columns made of 460 MPa high strength steel (HSS), six specimens were tested under constant axial load and cyclic horizontal load. The specimens were designed with different width-to-thickness ratios and loaded under different axial load ratios. For each specimen, the failure mode was observed and hysteretic curve was measured. Comparison of different specimens on hysteretic characteristic, energy dissipation capacity and deformation capacity were further investigated. Test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egradation of bearing capacity was due to local buckling of flange and web. Under the same axial load ratio, as width-to-thickness ratio increased, the deformation area of local buckling became smaller. And also, displacement level at both peak load and failure load became smaller. In addition, the full extent of hysteretic curve, energy dissipation capacity, ultimate story drift angle decreased, and capacity degradation occurred more rapidly with the increase of width-to-thickness ratio or axial load ratio. Based on the capacity of story drift angle, limiting values which shall not be exceeded are suggested respectively for flange and web plate of 460 MPa HSS I-section columns when used in SMFs and in IMFs in the case of axial load ratio no more than 0.2. Such values should be smaller when the axial load ratio increa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 strength steel width-to-thickness ratio axial load ratio seismic behavior I-section column
下载PDF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seismic behavior of high strength concrete fi lled double-tube columns 被引量:13
2
作者 Qian Jiaru Li Ningbo +1 位作者 Ji Xiaodong Zhao Zuozhou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 SCIE EI CSCD 2014年第1期47-57,共11页
To study the seismic behavior of high strength concrete fi lled double-tube(CFDT) columns,each consisting of an external square steel tube and an internal circular steel tube,quasi-static tests on eight CFDT column sp... To study the seismic behavior of high strength concrete fi lled double-tube(CFDT) columns,each consisting of an external square steel tube and an internal circular steel tube,quasi-static tests on eight CFDT column specimens were conducted.The test variables included the width-to-thickness ratio(β1) and the area ratio(β2) of the square steel tube,the wall thickness of the circular steel tube,and the axial force(or the axial force ratio) applied to the CFDT columns.The test results indicate that for CFDT columns with a square steel tube with β1 of 50.1 and 24.5,local buckling of the specimen was found at a drift ratio of 1/150 and 1/50,respectively.The lateral force-displacement hysteretic loops of all specimens were plump and stable.Reducing the width-to-thickness ratio of the square steel tube,increasing its area ratio,or increasing the wall thickness of the internal circular steel tube,led to an increased fl exural strength and deformation capacity of the specimens.Increasing the design value of the axial force ratio from 0.8 to 1.0 may increase the fl exural strength of the specimens,while it may also decrease the ultimate deformation capacity of the specimen with β1 of 5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 strength concrete fi lled double-tube(CFDT)column seismic behavior area ratio of the square steel tube width-to-thickness ratio of the square steel tube axial force ratio quasi-static test
下载PDF
塔河油田稠油井生产测井技术应用效果评价
3
作者 柳志翔 《石化技术》 CAS 2024年第5期47-49,共3页
通过对比塔河油田不同稠油井测量产液剖面时的稀稠比、测量时机、仪器组合,分析成败原因,最终总结出一套适合稠油井的生产测井施工优化方案,并在两口井的施工中实施,均取得合格生产测井数据。
关键词 稠油 高黏度 产液剖面 稀稠比
下载PDF
日钢高炉高铝矿冶炼的优化措施
4
作者 罗力 张强 常凯 《炼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3-38,共6页
日钢高炉高铝矿冶炼过程中,面临烧结矿的软熔性能变化大,炉渣熔化温度及黏度上升等问题。为此,采取一系列优化措施:①不同矿种优化搭配,烧结矿加块矿,槽下高、低碱度烧结矿块矿混匀,改善炉料软熔性能;②在厚焦层基础上探索合适矿层厚度... 日钢高炉高铝矿冶炼过程中,面临烧结矿的软熔性能变化大,炉渣熔化温度及黏度上升等问题。为此,采取一系列优化措施:①不同矿种优化搭配,烧结矿加块矿,槽下高、低碱度烧结矿块矿混匀,改善炉料软熔性能;②在厚焦层基础上探索合适矿层厚度,适当减薄矿层,炉腰矿层厚度维持在0.35m左右,以利于改善矿石熔化性,增强炉况抗波动能力;③提镁降钙,优化渣相,二元碱度控制在1.25,(MgO)<15%,镁铝比维持在0.75左右,保证炉渣的流动性和稳定性。采用以上措施后,日钢高炉炉况顺行,抗波动能力增强,燃料消耗长期维持在较低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 高铝矿 软熔性能 矿层厚度 镁铝比
下载PDF
侧向冲击下高强圆钢管动力响应及参数分析
5
作者 张伟达 李方慧 +3 位作者 范佳红 刘端宣 迟昊淞 张德华 《低温建筑技术》 2024年第8期146-150,共5页
文中对高强圆钢管在侧向冲击载荷作用下的整体和局部变形以及冲击力结果进行分析,探讨钢管在不同径厚比、冲击位置和冲击高度条件下的动力响应特性,以此研究其对钢管动力响应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冲击高度和径厚比是影响钢管冲击力峰值... 文中对高强圆钢管在侧向冲击载荷作用下的整体和局部变形以及冲击力结果进行分析,探讨钢管在不同径厚比、冲击位置和冲击高度条件下的动力响应特性,以此研究其对钢管动力响应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冲击高度和径厚比是影响钢管冲击力峰值和跨中变形的重要因素,冲击高度越大,冲击力峰值及跨中变形都越大,径厚比越大,冲击力峰值越小,跨中变形越大。分析结果为抗冲击结构设计和防护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圆钢管 动力响应 冲击力峰值 径厚比
下载PDF
5A06-O铝镁合金差温拉深成形性能研究
6
作者 梁怡航 王会廷 +2 位作者 杨金顺 高鹏博 严文超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5-61,共7页
采用单向热拉伸试验测定了5A06-O铝镁合金在150~275℃温热条件下的流变应力曲线及厚向异性系数;通过差温拉深试验研究了5A06-O铝镁合金在温热条件下的极限拉深能力。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材料在3个方向的厚向异性系数先增大后减小,... 采用单向热拉伸试验测定了5A06-O铝镁合金在150~275℃温热条件下的流变应力曲线及厚向异性系数;通过差温拉深试验研究了5A06-O铝镁合金在温热条件下的极限拉深能力。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材料在3个方向的厚向异性系数先增大后减小,并在250℃达到最大值;极限拉深比并不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单调增大,在250℃达到最大值2.588,然而随着温度的继续升高,极限拉深比反而下降;250℃成形的拉深件有着最低的减薄率与增厚率,壁厚分布最为均匀;随着温度的升高,拉深速度对成形性能的影响愈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A06-O铝镁合金 高温拉伸 厚向异性系数 极限拉深比 拉深速度
下载PDF
武汉某超高层纯剪力墙结构的墙厚能效比研究
7
作者 马俊 李艳梅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4年第7期55-57,共3页
超高层纯剪力墙结构,其墙厚的选取一直是结构设计的重点和难点。论文结合国家节能减排的政策理念,创新地提出了结构墙厚设计的能效比概念,根据剪力墙结构的受力特点,详细介绍了能效比的指标选取及结果分析。
关键词 超高层 纯剪力墙结构 墙厚设计 能效比
下载PDF
H型钢楔形薄壁构件的局部屈曲性能分析 被引量:14
8
作者 杨娜 支旭东 沈世钊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11-15,共5页
用三维退化曲壳元离散H型钢楔形薄壁构件 ,对其进行了考虑双重非线性的全过程分析 ,提出了评价H型钢楔形薄壁构件局部屈曲性能的特征荷载。考察了平均腹板宽厚比、楔率等参数对H型钢楔形薄壁构件屈曲后强度的影响 。
关键词 H型钢楔形薄壁构件 局部屈曲 全过程分析 特征荷载 平均腹板宽厚比 楔率
下载PDF
Q460高强度钢材工形压弯构件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8
9
作者 施刚 邓椿森 +3 位作者 班慧勇 陈以一 石永久 王元清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53-61,共9页
为研究高强度钢材工形压弯构件的抗震性能,对6个Q460钢材工形压弯试件进行低周往复荷载试验研究,分析板件宽厚比、轴压比等因素对试件的破坏形态、耗能能力和抗震性能的影响,给出截面Np-Mp理论曲线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Q460... 为研究高强度钢材工形压弯构件的抗震性能,对6个Q460钢材工形压弯试件进行低周往复荷载试验研究,分析板件宽厚比、轴压比等因素对试件的破坏形态、耗能能力和抗震性能的影响,给出截面Np-Mp理论曲线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Q460高强度钢材工形压弯构件具有很好的耗能能力和抗震性能,可以应用于抗震钢框架;且当翼缘和腹板宽厚比超限时,承载力退化仍然较慢,极限层间位移角明显大于1/50,表现出良好的抗震性能和极限承载能力;采用极限分析方法求得的Np-Mp曲线计算Q460钢材工形压弯构件平面内稳定承载力是偏于安全的。建议Q460钢材工形截面压弯构件的翼缘宽厚比限值为9,腹板宽厚比限值为33;同时建议抗震规范中钢柱的板件宽厚比限值应与轴压比相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度钢材 工形压弯构件 滞回性能 抗震 宽厚比
下载PDF
16MnR钢在不同条件下的疲劳裂纹扩展规律 被引量:33
10
作者 熊缨 陈冰冰 +1 位作者 郑三龙 高增梁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849-855,共7页
采用压力容器用16MnR热轧钢不同缺口尺寸、不同厚度的紧凑拉伸(CT)试样,进行了不同温度、不同应力比条件的一系列疲劳裂纹扩展实验,得到了相应实验条件下的疲劳裂纹扩展速率.讨论了高温环境、缺口半径、应力比及试样厚度对疲劳裂纹扩展... 采用压力容器用16MnR热轧钢不同缺口尺寸、不同厚度的紧凑拉伸(CT)试样,进行了不同温度、不同应力比条件的一系列疲劳裂纹扩展实验,得到了相应实验条件下的疲劳裂纹扩展速率.讨论了高温环境、缺口半径、应力比及试样厚度对疲劳裂纹扩展行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16MnR钢在环境温度为150和300℃时的疲劳裂纹扩展速率比25和425℃时低,300℃时疲劳裂纹扩展速率最低,300℃以上时随温度的升高裂纹扩展速率增大;缺口半径的大小对初期疲劳裂纹扩展有较大的影响;应力比对16MnR钢的疲劳裂纹扩展行为没有影响;疲劳裂纹扩展速率随试样厚度的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6MNR钢 疲劳裂纹扩展速率 高温 缺口尺寸 应力比 试样厚度
下载PDF
超薄壁大径厚比筒体旋压鼓形失稳机理与规律 被引量:15
11
作者 李新和 何霞辉 +2 位作者 邓锐 刘燕平 秦清源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9-104,共6页
运用有限元软件MSC.Marc模拟超薄壁大径厚比筒体减薄旋压加载过程,研究载荷、工模配合间隙、工件直径及厚度对旋压鼓形失稳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载荷、配合间隙和工件直径越大、壁厚越小,越容易产生鼓形失稳缺陷。以哈氏合金C276为毛... 运用有限元软件MSC.Marc模拟超薄壁大径厚比筒体减薄旋压加载过程,研究载荷、工模配合间隙、工件直径及厚度对旋压鼓形失稳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载荷、配合间隙和工件直径越大、壁厚越小,越容易产生鼓形失稳缺陷。以哈氏合金C276为毛坯材料,进行直径为561.5mm、厚度为0.42mm筒体的减薄旋压实验,实验结果与仿真分析吻合;在深入分析超薄壁大径厚比筒体旋压的力流特性和约束特性,探讨旋压鼓形的形成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了间隙率和锁模环的概念及其对旋压过程的影响,并提出了鼓形失稳的调控措施,为超薄壁大径厚比回转件的整体减薄旋压成形提供理论指导和工艺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薄旋压 鼓形失稳 大径厚比 间隙率 锁模环
下载PDF
比压对大高径比挤压铸造ZA27合金杯形铸件的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荣德 于惠舒 +2 位作者 李晨希 白彦华 于宝义 《铸造》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45-248,共4页
研究了挤压铸造比压对大高径比(M=7)ZA27合金杯形铸件组织与不同部位性能的影响。随着比压的增大,ZA27合金杯形铸件的显微组织中α-Al枝晶发生破碎,枝晶逐渐细化,性能显著提高。
关键词 大高径比 挤压铸造 比压 ZA27合金
下载PDF
高密度电法在水电站选址覆盖层厚度探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3
作者 江玉乐 张朝霞 黄鑫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CAS CSCD 2008年第3期235-238,171,共4页
高密度电阻率法是以人工向地下施加外电场,然后通过探测场的参数变化获得电性局部差异,从而认识被测目标的一种勘探手段。该方法可利用覆盖层与下部基岩存在的电性差异来测定覆盖层的厚度。由于其效率高、探测深和精确的地电剖面成像,... 高密度电阻率法是以人工向地下施加外电场,然后通过探测场的参数变化获得电性局部差异,从而认识被测目标的一种勘探手段。该方法可利用覆盖层与下部基岩存在的电性差异来测定覆盖层的厚度。由于其效率高、探测深和精确的地电剖面成像,已成为在水文和工程地质勘察中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这里简要阐述了高密度电阻率法发展过程、勘探原理、野外工作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到水电站选址覆盖层厚度探测中,获得了测区部位的视电阻率二维成像图。结合测区地形地质条件、地球物理特征,通过对视电阻率二维成像图异常形态,高低阻等特征的分析,推断出了地下覆盖层厚度,为水电站选址建设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电阻率法 视电阻率 覆盖层厚度 异常
下载PDF
大宽厚比Q420角钢轴压构件稳定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邢海军 李茂华 +2 位作者 杨靖波 吴静 张祥禄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3-26,共4页
通过对75根大宽厚比Q420高强度等边角钢的轴压试验,研究了该类构件的稳定性能,总结了其失稳变形特征,并将其稳定承载力与我国电力行业标准的设计值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两端铰接的Q420高强度等边角钢中长柱呈弯扭失稳,短柱呈局部屈曲... 通过对75根大宽厚比Q420高强度等边角钢的轴压试验,研究了该类构件的稳定性能,总结了其失稳变形特征,并将其稳定承载力与我国电力行业标准的设计值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两端铰接的Q420高强度等边角钢中长柱呈弯扭失稳,短柱呈局部屈曲;轴压柱的稳定设计折减系数的试验值高于规范计算值,并与构件的长细比有直接关系,针对这一关系提出了修正公式。试验结果说明Q420高强度等边角钢的屈曲强度比普通强度角钢提高很多。研究成果为高强度角钢轴压构件的稳定设计提供了前提条件,并为已有设计方法的修正提供了建议和依据,有利于我国Q420高强度角钢在输电铁塔结构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铁塔 Q420高强度角钢 大宽厚比 稳定性能 试验研究 规范对比
下载PDF
波折腹板工形构件翼缘稳定性能研究 被引量:20
15
作者 郭彦林 张庆林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2007年第4期64-69,共6页
提出了研究波折腹板工形构件翼缘稳定性能的合理简化模型,探讨了翼缘弹性屈曲应力与翼缘名义宽厚比、腹板波形的关系;基于翼缘屈曲时可能出现的2种屈曲模态,分别解释了其发生机理并给出了相应的临界荷载计算公式;提出了2种屈曲模态的判... 提出了研究波折腹板工形构件翼缘稳定性能的合理简化模型,探讨了翼缘弹性屈曲应力与翼缘名义宽厚比、腹板波形的关系;基于翼缘屈曲时可能出现的2种屈曲模态,分别解释了其发生机理并给出了相应的临界荷载计算公式;提出了2种屈曲模态的判断依据,通过一系列弹塑性分析考察了不同屈曲模态下构件承载力随宽厚比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屈曲模态Ⅰ对构件的翼缘稳定十分不利,应尽量避免。基于屈曲模态Ⅱ的屈曲应力,提出可用于工程设计的合理宽厚比限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折腹板 屈曲模态 翼缘宽厚比 弹性屈曲应力 极限承载力
下载PDF
型钢高性能混凝土十字形异形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李凯文 刘国华 +1 位作者 万鑫 张波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14,22,共8页
型钢高性能混凝土(SSRC)异形柱结构是一种新型组合结构。本文对4个不同轴压比、配钢率、加载方向的实腹式型钢高性能混凝土异形柱进行了低周反复加载试验,通过观测试件各阶段开裂变形及破坏形态并分析破坏机理,得到其荷载-位移滞回曲线... 型钢高性能混凝土(SSRC)异形柱结构是一种新型组合结构。本文对4个不同轴压比、配钢率、加载方向的实腹式型钢高性能混凝土异形柱进行了低周反复加载试验,通过观测试件各阶段开裂变形及破坏形态并分析破坏机理,得到其荷载-位移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刚度退化、强度衰减、耗能能力及位移延性。分析位移延性系数,得到影响延性的主要因素。通过试验实施及相关理论计算得到了相关结论,SSRC十字形异形柱试件在剪跨比为3.25时发生弯曲破坏形态,轴压比、配钢率及不同加载方向3个方面对试件抗震性能有不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字形异形柱 高性能混凝土 实腹式型钢 轴压比 配钢率 抗震性能
下载PDF
底层大采高综放全厚开采20m特厚中硬煤层的物理模拟研究 被引量:54
17
作者 康天合 柴肇云 +3 位作者 李义宝 葛耀勇 张会斌 刘瑞荣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065-1072,共8页
根据酸刺沟煤矿6–1#煤层的赋存条件,运用1∶30的大比例物理模拟试验,研究底层4.5m大采高综放全厚开采20m特厚煤层顶煤和顶板垮落特征、采空区垮落矸石的碎胀特性和堆积角、支架的工作阻力、煤炭回收率以及煤壁前方支承压力作用特征等... 根据酸刺沟煤矿6–1#煤层的赋存条件,运用1∶30的大比例物理模拟试验,研究底层4.5m大采高综放全厚开采20m特厚煤层顶煤和顶板垮落特征、采空区垮落矸石的碎胀特性和堆积角、支架的工作阻力、煤炭回收率以及煤壁前方支承压力作用特征等。研究结果表明:(1)底层大采高综放全厚开采20m特厚中硬煤层,在技术上是可行的。(2)根据顶煤、顶板垮落特征,工作面的开采过程可分为初采阶段、过渡阶段和正常放煤阶段。在初采与过渡阶段,煤炭回收率n随工作面推进距离L的增加呈对数规律提高。(3)进入正常放煤后,顶煤放出率可以达到70%,工作面采出率可以达到75%。顶煤放出率随顶板岩梁的垮落呈周期性变化。(4)在支架后方会出现大厚度顶煤悬伸,顶板周期性垮落时会发生大高度切顶现象,要求支架有足够的抵抗顶煤、顶板断裂产生的向后旋转作用力。(5)为确保安全和顶煤及时垮落,应实施预爆破或预注水弱化顶煤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矿工程 底层大采高 20m特厚中硬煤层 矿压特征 煤炭回收率
下载PDF
卷云消光后向散射比的激光雷达测量 被引量:6
18
作者 史博 聂淼 +1 位作者 麻晓敏 陶宗明 《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 CAS 2012年第1期1-5,共5页
高层卷云对天气和气候有着重要的影响,其消光后向散射比是它的一个重要光学特性。假设卷云上方和下方没有气溶胶,只有大气分子,由激光雷达信号就可反演出卷云的透过率和光学厚度,进而算出卷云的消光后向散射比。对美国汉普顿大学的532 n... 高层卷云对天气和气候有着重要的影响,其消光后向散射比是它的一个重要光学特性。假设卷云上方和下方没有气溶胶,只有大气分子,由激光雷达信号就可反演出卷云的透过率和光学厚度,进而算出卷云的消光后向散射比。对美国汉普顿大学的532 nm通道激光雷达测量的卷云数据进行了分析,数据采集期间从2007年1月至10月,共选取了光学厚度在0.08~1.5之间的798组卷云数据。计算结果表明:卷云高度主要分布在7~13.5 km之间;卷云消光后向散射比平均值为21.4 sr,月季特征并不很明显,概率分布呈现出正态分布特征;光学厚度的概率分布函数说明大部分为薄卷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卷云 消光后向散射比 激光雷达 光学厚度
下载PDF
轧后控冷的高碳钢盘条表面氧化铁皮组织的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胡微 任勇 +2 位作者 程晓茹 王煜 付松岳 《上海金属》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6-30,35,共6页
模拟高碳钢线材轧后斯太尔摩冷却过程表面氧化铁皮的生成情况,采用扫描电镜观察铁皮的微观形貌,分析不同的加热温度和冷却工艺对铁皮微观组织及Fe O和Fe3O4层厚比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及延长高温氧化时间,Fe O... 模拟高碳钢线材轧后斯太尔摩冷却过程表面氧化铁皮的生成情况,采用扫描电镜观察铁皮的微观形貌,分析不同的加热温度和冷却工艺对铁皮微观组织及Fe O和Fe3O4层厚比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及延长高温氧化时间,Fe O含量增加,层厚比增大。从650℃冷却到350℃以下时,随着冷却速度的降低,Fe3O4含量增加,层厚比减小。因此,实际生产中可通过调整加热温度和冷却速度来获得所需要的氧化铁皮组织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碳钢盘条 氧化铁皮 氧化组织 层厚比
下载PDF
考虑蜂窝梁腹板屈曲的框架节点滞回性能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贾连光 刘勐 史文学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61-969,共9页
目的找出低周往复荷载作用下蜂窝梁腹板局部屈曲对框架节点滞回性能的影响规律.方法采用理论分析、试验以及有限元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不同腹板高厚比的蜂窝梁框架节点的地震破坏机理、骨架曲线、刚度退化、延性以及耗能能力,得出不同腹... 目的找出低周往复荷载作用下蜂窝梁腹板局部屈曲对框架节点滞回性能的影响规律.方法采用理论分析、试验以及有限元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不同腹板高厚比的蜂窝梁框架节点的地震破坏机理、骨架曲线、刚度退化、延性以及耗能能力,得出不同腹板高厚比对蜂窝梁框架节点滞回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腹板高厚比对蜂窝梁框架节点的滞回性能影响显著,随着腹板高厚比的增大,蜂窝梁框架节点滞回性能变差;当高厚比达到一定值后,蜂窝梁腹板产生屈曲,框架节点的滞回性能会迅速变差.结论为保证蜂窝梁框架节点具备良好的滞回性能,应严格限制高厚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节点 蜂窝梁腹板高厚比 腹板屈曲 滞回性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