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ultiple analyses indicate the specific association of NR1I3,C6 and TNN with low hip BMD risk
1
作者 Ying-Ying Han Lan-Juan Zhao +6 位作者 Yong Lin Hao He Qing Tian Wei Zhu Hui Shen Xiang-Ding Chen Hong-Wen Deng 《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6期327-330,共4页
Low hip bone mineral density(BMD)is an important index for osteoporosis and is associated with hip fracture,which leads to more cases of disability and mortality than all other kinds of fractures(Kanis et al.,2007).BM... Low hip bone mineral density(BMD)is an important index for osteoporosis and is associated with hip fracture,which leads to more cases of disability and mortality than all other kinds of fractures(Kanis et al.,2007).BMD’s heritability is more than 60%(Arden et al.,1996).A number of candidate loci for BMD have been previously identified by Genome Wide Association Studies(GWAS)(Xiong et al.,2009;Karasik et al.,2010;Zhang et al.,2013).Nevertheless,many significant signals based on GWAS a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md ERE is in Multiple analyses indicate the specific association of NR1I3 C6 and TNN with low hip bmd risk of GWAS BRCA NR with
原文传递
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早期负重锻炼影响骨质疏松进展的研究
2
作者 丁健 汪珊 +4 位作者 罗仕清 简蔚宏 郭宇宏 黎腾 廖琦 《江西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249-253,共5页
目的探讨早期负重锻炼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骨质疏松进展的影响。方法纳入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3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根据开始负重锻炼时间设立观察组与对照组,分析术后患者健侧髋关节骨密度的变化。观察组在术后1周内开始定量的辅助下单... 目的探讨早期负重锻炼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骨质疏松进展的影响。方法纳入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3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根据开始负重锻炼时间设立观察组与对照组,分析术后患者健侧髋关节骨密度的变化。观察组在术后1周内开始定量的辅助下单腿站立训练及负重行走锻炼,对照组在术后3周后方开始定量的辅助下单腿站立训练及负重行走锻炼。分别检测并比较两组术前、术后6周、12周、24周的健侧髋关节骨密度值。结果术后两组病例均出现了健侧髋部骨密度减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各时间段骨密度下降幅度更小。观察组术后第12周时健侧髋关节骨密度达到最低值,较术前平均下降0.8%;对照组在术后第24周时骨密度最低,较术前平均下降3.14%。将两组健侧髋部骨密度进行比较,其中股骨颈部在术后6周、12周、24周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子间和髋总和在术后12周、24周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ard’s三角在术后第24周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配对检验发现观察组术后第24周骨密度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负重锻炼能延缓对侧髋部骨密度的降低,延缓骨质疏松的进展,有利于二次骨折的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骨密度 骨折 髋关节 负重
下载PDF
中老年女性腰椎、髋部、前臂骨密度和骨质疏松检出率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9
3
作者 殷秀惠 孙添明 +2 位作者 靳平燕 林明 刘建平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12-714,718,共4页
目的探讨中老年女性在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不同部位骨密度时应关注检测的部位。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4年4月在我院行双能骨密度检测的中老年女性,比较腰椎、髋部、前臂桡骨下1/3的骨密度(BMD)和T值。结果中老年女性腰椎、髋部、... 目的探讨中老年女性在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不同部位骨密度时应关注检测的部位。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4年4月在我院行双能骨密度检测的中老年女性,比较腰椎、髋部、前臂桡骨下1/3的骨密度(BMD)和T值。结果中老年女性腰椎、髋部、前臂桡骨下1/3 3个部位的BMD和T评分比较,P<0.001有显著差异。随着年龄逐渐增大,腰椎、髋部和前臂BMD逐渐降低,但70岁以后腰椎BMD趋于平稳。腰椎T评分在40岁和50岁年龄段下降幅度较快,60岁以后下降有所减缓,70岁以后趋于平稳。髋部T评分在各年龄段呈匀速下降。前臂T评分随着年龄的增大下降幅度明显大于腰椎和髋部。骨质疏松检出率也随年增加而增加,重度骨质疏松检出率也以前臂为最高。结论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腰椎、髋部、前臂3个部位,经比较发现老年女性前臂骨密度和T评分明显低于腰椎和髋部,提示对老年女性骨质疏松诊断应同时检测前臂骨密度,以免出现骨质疏松的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髋部 前臂 骨密度 骨质疏松检出率
下载PDF
中老年男性不同部位骨密度和骨质疏松检出率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4
4
作者 孙添明 靳平燕 +1 位作者 林明 殷秀惠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03-205,共3页
目的探讨中老年男性在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不同部位骨密度时应关注检测的部位。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行双能骨密度检测的中老年男性,比较腰椎、髋部、前臂桡骨下1/3的骨密度(BMD)和T值。结果中老年男性腰椎、髋部、... 目的探讨中老年男性在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不同部位骨密度时应关注检测的部位。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行双能骨密度检测的中老年男性,比较腰椎、髋部、前臂桡骨下1/3的骨密度(BMD)和T值。结果中老年男性腰椎、髋部、前臂桡骨下1/3三个部位的BMD和T值比较,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着年龄逐渐增大,腰椎BMD和T值下降不明显,髋部、前臂BMD和T值60岁以后才逐渐降低,前臂T值下降幅度明显大于腰椎和髋部。随着年龄的增加,髋部及前臂骨质疏松检出率也逐渐增加,但腰椎骨质疏松检出率随年增加反而下降。结论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腰椎、髋部、前臂3个部位,经比较发现老年男性髋部和前臂BMD和T值明显低于腰椎,而且腰椎BMD和T值相对平稳,提示对老年男性骨质疏松诊断应同时检测髋部和前臂骨密度,以免出现骨质疏松的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髋部 前臂 骨密度 骨质疏松检出率
下载PDF
髋部骨密度与髋部骨折风险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5
5
作者 王洁颖 任龙喜 陈红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5期360-363,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不同性别髋部骨折患者的髋部骨密度值与髋部骨折风险的相关性。方法抽取髋部骨折98例,50岁以上85例,其中男性33例,女性52例,股骨颈骨折占44例,粗隆间骨折41例。按照骨质疏松诊断标准共分为2组:T<-2.0(骨折组),T>...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不同性别髋部骨折患者的髋部骨密度值与髋部骨折风险的相关性。方法抽取髋部骨折98例,50岁以上85例,其中男性33例,女性52例,股骨颈骨折占44例,粗隆间骨折41例。按照骨质疏松诊断标准共分为2组:T<-2.0(骨折组),T>-2.0(骨折组),按性别、年龄、身高、体重与骨折组按1∶1配对,以T<-2.0(非骨折组),T>-2.0(非骨折组)分别作为对照组。结果年龄50岁以上非暴力髋部骨折患者,T<-2.0(骨折组)和T<-2.0(非骨折组)做对照研究,骨折组的骨密度值要低于非骨折组,对骨折风险预测有显著性差异。男性和女性之间做对照研究,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年龄50岁以上非暴力髋部骨折患者,T>-2.0(骨折组)和T>-2.0(非骨折组)做对照研究,骨折组的骨密度值要低于非骨折组,对骨折风险预测有显著性差异。男性和女性之间做对照研究,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年龄50岁以下的患者为13例,其中男性11例,女性2例,均为年轻的受暴力致伤的患者,骨密度值检测对骨折风险评估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1)对于非暴力髋部骨折,低BMD与髋部骨折有明显的相关性,且呈指数级相关。(2)骨折危险性的评估没有明确的BMD阈值。(3)骨折患者与非骨折患者BMD有相互重叠。(4)女性自50岁左右髋部骨折的发生率要高于男性。(5)小于50岁的较年轻患者BMD和骨折危险性的相关性不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密度 髋部骨折 相关性 预测评估
下载PDF
老年人髋部骨折的骨密度及影响因素的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安珍 陈如见 +2 位作者 蒋建军 杨定焯 马锦富 《四川医学》 CAS 2001年第10期890-892,共3页
目的 调查分析成都地区老年人髋部骨折骨密度变化和影响因素 ,为预防髋部骨折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骨折组答卷式调查有关指标 ,髋部作 X线正斜侧位摄片 ,骨折组与非骨折组进行配对 ,均用 DEXA测量 L2~ 4,股骨上段骨密度 (BMD) ,骨矿含... 目的 调查分析成都地区老年人髋部骨折骨密度变化和影响因素 ,为预防髋部骨折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骨折组答卷式调查有关指标 ,髋部作 X线正斜侧位摄片 ,骨折组与非骨折组进行配对 ,均用 DEXA测量 L2~ 4,股骨上段骨密度 (BMD) ,骨矿含量 (BMC) ,骨面积 (Area)等 ,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股骨上段及 L2~ 4的 BMD、BMC骨折组明显低于非骨折组 (P<0 .0 5 ) ,两组各进行男女性比较 ,女性均明显低于男性 (P<0 .0 5 ) ,骨折组 L2~ 4BMD男、女分别为 0 .872±0 .178g/ cm2 ,0 .6 0 7± 0 .15 5 g/ cm2 ;非骨折组男女分别为 0 .92 1± 0 .147g/ cm2 ,0 .741± 0 .15 2 g/ cm2。同性别的骨面积 Area两组比较无差异 ,骨折组骨质疏松症发生率 76 %明显高于非骨折组 6 3% (P<0 .0 5 ) ;滑倒和被人撞倒股骨颈骨折发生率较高 ,自行拌倒者粗隆间骨折发生率较高。结论 预防治疗骨质疏松症和避免摔倒 ,以防骨折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部骨折 骨密度 骨矿含量 影响因素 骨质疏松
下载PDF
髋部骨矿骨密度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后的改变 被引量:6
7
作者 毛宾尧 王岱生 +3 位作者 沈是铭 应忠追 夏宏建 胡裕桐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7期629-632,共4页
目的 :观察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在假体周围的髋骨骨矿量 (BMC)骨密度 (BMD)的改变规律。方法 :采用DPX -L骨密度仪连续追踪调查 5 2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 3、6、12、2 4和 36个月的髋骨假体周围的BMC和BMD ,以术前、后健侧髋为对照 ... 目的 :观察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在假体周围的髋骨骨矿量 (BMC)骨密度 (BMD)的改变规律。方法 :采用DPX -L骨密度仪连续追踪调查 5 2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 3、6、12、2 4和 36个月的髋骨假体周围的BMC和BMD ,以术前、后健侧髋为对照 ,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发现术后 3、6个月BMC和BMD均较术前下降 (P≤ 0 .0 5 ) ,患髋经 12~2 4个月运动练习 ,BMC和BMD逐渐增加 ,至 36个月时达到或接近健侧髋骨水平并获得稳定 (P≤ 0 .0 1)。结果显示BMC和BMD的改变与人工全髋关节的固定方式即骨水泥固定与生物型固定无明显关系 (P <0 .0 1)。结论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 6个月内BMC和BMD呈不同程度下降 ,患髋经 12~ 2 4个月运动练习 ,BMC和BMD逐渐增加 ,至 36个月时达到健侧髋骨的水平并获得稳定 ,与固定方式无明显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矿量 骨密度 全髋关节置换 BMC bmd THR
下载PDF
髋部骨密度和几何结构与老年妇女髋部骨折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包丽华 徐兆强 +2 位作者 林华 冯建林 李建华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572-573,共2页
目的 探讨老年妇女髋部骨折与髋部骨密度 (BMD)和股骨近端几何结构的关系。方法 髋部骨质疏松骨折的妇女 5 7例和无骨折妇女 6 0例。测量腰椎、股骨近端骨密度及股骨颈轴长(FNAL)、颈干角 (NSA) (髋部骨折组对其健侧进行检测 ) ,比较... 目的 探讨老年妇女髋部骨折与髋部骨密度 (BMD)和股骨近端几何结构的关系。方法 髋部骨质疏松骨折的妇女 5 7例和无骨折妇女 6 0例。测量腰椎、股骨近端骨密度及股骨颈轴长(FNAL)、颈干角 (NSA) (髋部骨折组对其健侧进行检测 ) ,比较、提示彼此间的相关性。结果 老年妇女髋部骨折患者与对照组比较 :股骨近端骨密度明显降低 ,FNAL长于对照组 ,NSA较对照组大。结论 股骨近端骨密度和FNAL及NSA可以提高对老年妇女髋部骨质疏松骨折危险性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髋部骨折 骨密度 骨形态
下载PDF
绝经后妇女腰椎和髋部骨密度分布特点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栗平 银和平 王长海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9-32,共4页
目的绝经后妇女年龄、绝经年限、绝经年龄与腰椎和骨密度的关系。方法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500例健康绝经后妇女进行骨密度检测,并且分析绝经年龄、绝经年限对腰椎(L2-L4)和髋部骨密度分布特点的影响。结果随着绝经年龄的增长,腰椎和... 目的绝经后妇女年龄、绝经年限、绝经年龄与腰椎和骨密度的关系。方法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500例健康绝经后妇女进行骨密度检测,并且分析绝经年龄、绝经年限对腰椎(L2-L4)和髋部骨密度分布特点的影响。结果随着绝经年龄的增长,腰椎和髋部骨密度均逐渐降低,单因素相关分析表明,年龄、绝经年限与腰椎和髋部各部位的骨密度呈负相关(P<0.05),绝经年龄与腰椎和髋部各部位的骨密度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年龄、绝经年限与腰椎和髋部骨密度有关联,而绝经年龄与腰椎和髋部骨密度关联性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 骨密度 腰椎 髋部
下载PDF
温州市区791例健康成人腰椎和髋部骨密度测量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毛传万 郑文龙 +1 位作者 虞志康 吴爱琴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5期369-371,共3页
目的:分析温州市区健康成人腰椎和髋部骨密度(BMD)的变化规律,建立本地区BMD正常参考值,为临床骨质疏松症(OP)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使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XA),测量791例温州市区健康成人腰椎前后位(L1、L2、L3、L4、L... 目的:分析温州市区健康成人腰椎和髋部骨密度(BMD)的变化规律,建立本地区BMD正常参考值,为临床骨质疏松症(OP)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使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XA),测量791例温州市区健康成人腰椎前后位(L1、L2、L3、L4、L1-4)和髋部BMD值,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女性腰椎各部位和髋部BMD峰值在20~29岁,男性腰椎各部位和髋部BMD峰值在30~39岁,达峰后随着年龄增大BMD值开始降低,年龄越大BMD值越低。但男性在60岁后腰椎各部位BMD值有反弹现象。结论:温州市区健康成人腰椎和髋部BMD数据对本地区OP的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成人 骨密度 腰椎 髋部
下载PDF
唑来膦酸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骨丢失的初步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曾建春 曾意荣 +4 位作者 樊粤光 易春智 李杰 李飞龙 陈康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95-799,共5页
目的观察唑来膦酸注射液(密固达)防治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柄周围骨丢失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2012年5月-2012年6月接受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共20例,随机分为唑来膦酸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术后1周接受唑来膦酸注射液静脉滴注,5... 目的观察唑来膦酸注射液(密固达)防治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柄周围骨丢失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2012年5月-2012年6月接受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共20例,随机分为唑来膦酸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术后1周接受唑来膦酸注射液静脉滴注,5 mg/次,共1次;对照组不接受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术前、术后1年分别运用双能X骨密度仪测量股骨柄周围骨密度,分析骨量变化情况。结果共入选20例患者,两组各10例,随访1年;术后1年两组股骨假体周围平均骨密度均有所下降,I区和VII区下降显著,观察组IV区骨密度增高趋势。观察组股骨侧骨密度由术前平均1.523±0.325降至1.463±0.376,对照组由平均1.579±0.286降至1.295±0.357。术后3天两组钙、磷水平较术前稍下降,1年后均维持在术前水平。两组术后短期内ALP稍有所下降,与术前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术后1年,对照组ALP恢复术前水平,观察组ALP处于较低水平,与术前及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观察组用药后2-3天内有8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发热或肌肉酸痛,经服用乙酰氨基酚(泰诺林)缓解。结论唑来膦酸注射液可有效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假体柄周围骨量丢失,具有良好的依从性,但存在流感样副作用,术后1周内难以与手术相关发热相鉴别,故建议手术1周后,待全身情况稳定后使用,出现发热等症状时,给予乙酰氨基酚等消炎止痛类药物可缓解,未见其他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唑来膦酸 全髋关节置换术 骨密度 骨丢失
下载PDF
健康绝经妇女髋关节和腰背肌力与骨密度的关系 被引量:5
12
作者 周志雄 郑陆 +3 位作者 叶鸣 陈晓红 谢海霞 孙鹏堂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36-240,共5页
目的:探讨健康绝经妇女肌肉力量与骨密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52名健康绝经妇女进行肌肉力量和骨密度测试。运用双能X线(DXA)骨密度仪测量全身、腰椎(L1-4)和股骨骨密度,采用等速肌力测试系统测量髋关节和腰背屈、伸肌群向心收缩和等... 目的:探讨健康绝经妇女肌肉力量与骨密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52名健康绝经妇女进行肌肉力量和骨密度测试。运用双能X线(DXA)骨密度仪测量全身、腰椎(L1-4)和股骨骨密度,采用等速肌力测试系统测量髋关节和腰背屈、伸肌群向心收缩和等长收缩肌力。结果:(1)绝经妇女髋关节90o等长伸肌力和等速屈肌群(90o/s)肌力分别为175.73±51.31 Nm、44.31±11.16 Nm,腰背屈、伸肌群30o/s等速肌力分别为65.36±18.96 Nm、127.35±35.99 Nm;(2)全身骨密度、L1-4和股骨颈的骨密度分别为1.07±0.08/g/cm2、1.07±0.15 g/cm2、0.90±0.18 g/cm2;(3)髋关节90o等长伸肌力和等速屈肌群(90o/s)肌力与股骨颈骨密度、Wards三角骨密度、股骨的骨密度之间均无显著相关关系,但分别与全身骨密度有相关关系(r=0.359,P<0.01;r=0.361,P<0.01);髋关节90o等长伸肌力与L1-4骨密度相关(r=0.356,P<0.01);(4)腰背屈、伸肌群30o/s和60o/s等速肌力均与L1-4骨密度显著相关(r=0.396,P<0.01;r=0.390,P<0.01;r=0.341,P<0.05;r=0.295,P<0.05)。结论:绝经妇女髋关节肌力与全身骨密度显著相关,腰背屈、伸肌群肌力值与L1-4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肌力 腰背肌力 绝经妇女 骨密度
下载PDF
多种因素与定量CT测量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骨密度的关系 被引量:7
13
作者 许乐洋 范永前 +3 位作者 杨丰建 陈聪 林上进 潘依潇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19年第6期748-751,754,共5页
目的研究身高、体重、身体质量指数(BMI)及年龄、性别与定量CT (quantitative computed tomography,QCT)所测老年人髋部骨密度的关系。方法对93例因髋部骨折收治入院的患者行双能X线(DXA,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及定量CT (Q... 目的研究身高、体重、身体质量指数(BMI)及年龄、性别与定量CT (quantitative computed tomography,QCT)所测老年人髋部骨密度的关系。方法对93例因髋部骨折收治入院的患者行双能X线(DXA,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及定量CT (QCT)扫描测量健侧髋部骨密度(BMD,bone mineral density)。年龄70~96岁,平均年龄(82.4±7.8)岁,其中男性21例,女性7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31例,股骨颈骨折62例。测量全髋、股骨颈、粗隆、粗隆间骨密度。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QCT与DXA测量参数的相关性及多种因素与髋部骨密度的相关性,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两种骨折以及两种性别之间参数的差异。结果 QCT所测量髋部各部位骨密度与传统DXA测量具有良好的相关性,身高、体重、BMI与QCT测量髋部骨密度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357、0.366、0.259 (P均<0.05),决定系数r^2分别为0.134、0.134、0.063 (P均<0.05)。年龄与骨密度呈负相关,r=-0.324,决定系数r^2=0.105。进一步分析两种髋部骨折发现,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年龄偏大(P<0.05),且老年女性骨密度较男性低(P<0.05)。结论体重、身高、BMI、年龄及性别均为老年髋部骨密度的影响因素。尤其应重视体格瘦小的老年女性的骨质疏松的预防和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CT 老年髋部骨密度 身高、体重、体质量指数 年龄、性别
下载PDF
骨质疏松与老年人髋部骨折的关系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鹏 刘文和 +3 位作者 颜林淋 唐新文 李杨 郭志文 《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2年第1期24-25,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与髋部骨密度(BMD)和股骨近端几何结构的关系。方法老年髋部骨质疏松骨折47例为骨折组,无骨折50例为对照组,测量两组股骨近端骨密度及股骨颈轴长(FNAL)、颈干角(NSA)(髋部骨折组对其健侧进行检测),比较分析彼此间...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与髋部骨密度(BMD)和股骨近端几何结构的关系。方法老年髋部骨质疏松骨折47例为骨折组,无骨折50例为对照组,测量两组股骨近端骨密度及股骨颈轴长(FNAL)、颈干角(NSA)(髋部骨折组对其健侧进行检测),比较分析彼此间的相关性。结果老年髋部骨折组与对照组比较股骨近端骨密度明显降低,FNAL长于对照组,NSA较对照组大。结论股骨近端骨密度和FNAL及NSA可以提高对老年髋部骨质疏松骨折危险性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髋部骨折 骨密度 骨形态
下载PDF
髋部骨折老年人中医体质分布及与骨密度关系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澍 邱月娜 邹丽芬 《光明中医》 2016年第9期1211-1213,共3页
目的针对髋部骨折的老年人进行中医体质分布规律的调查,并且对老年髋部骨折与骨密度的关系进行分析和探讨,为预防老年髋部骨折制定干预措施提供帮助。方法入选2013年1月—2014年6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髋部骨折老年患者124例作为研究观察对... 目的针对髋部骨折的老年人进行中医体质分布规律的调查,并且对老年髋部骨折与骨密度的关系进行分析和探讨,为预防老年髋部骨折制定干预措施提供帮助。方法入选2013年1月—2014年6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髋部骨折老年患者124例作为研究观察对象,同期选取健康体检老年人124例作为对照组,针对两组患者进行中医体质分布规律的探查,并对两组患者骨密度进行测量和研究。结果健康体检老年人群中平和质最常见,占总体的47.58%,其次为气虚质,占总体的15.32%,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髋部骨折老年患者中气虚质、痰湿质、血瘀质、阴虚质和阳虚质占主导地位,组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健康体检老年人群平均骨密度明显高于髋部骨折老年患者,P<0.05;针对两组患者合并后,将骨密度和体质类型进行相关性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中气虚质、痰湿质、血瘀质、阴虚质和阳虚质为主要的体质影响因素,对比健康体检老年人群,髋部骨折老年患者骨密度显著下降,中医体质类型和骨密度有较为密切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髋部骨折 中医体质 分布规律 骨密度 关系
下载PDF
中老年人正位腰椎及髋部骨密度扫描对骨质疏松诊断敏感性的比较 被引量:14
16
作者 吴骞 陈建庭 +3 位作者 钟招明 李丽 巫松辉 刘富强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12期940-941,939,共3页
目的比较双能X线骨密度仪腰椎正位扫描及髋部扫描对骨质疏松诊断的敏感性。方法通过病史询问排除腰椎骨折的患者后,随机选取来我院骨密度室行骨密度检测的40至82岁中老年人340名(其中男性108名,女性232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能X线骨... 目的比较双能X线骨密度仪腰椎正位扫描及髋部扫描对骨质疏松诊断的敏感性。方法通过病史询问排除腰椎骨折的患者后,随机选取来我院骨密度室行骨密度检测的40至82岁中老年人340名(其中男性108名,女性232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被检者腰部正位及髋部行骨密度检测,分析比较此两测量部位对骨质疏松症诊断的敏感性。结果男性被检者髋部骨密度扫描骨质疏松的检出率为62.03%高于腰椎正位的23.14%,结果有统计学差异,各年龄组髋部最低T分值均低于腰椎正位最低T分值,各组结果均有统计学差异。女性被检者髋部骨密度扫描骨质疏松的检出率为56.89%高于腰椎正位的50%,结果有统计学差异,各年龄组髋部最低T分值均低于腰椎正位最低T分值,各组结果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中老年人髋部T评分低于正位腰椎;髋部骨密度扫描较正位腰椎骨密度扫描对骨质疏松的诊断具有更高的敏感性;髋部T评分在骨质疏松诊断中的意义更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敏感性 骨密度 髋部 正位腰椎
下载PDF
特立帕肽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骨密度和血清β-CTX、P1NP、OCN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伊辰 危杰 +4 位作者 谭杰 迟春梅 王玲 程晓光 朱仕文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1年第12期1438-1440,1444,共4页
目的:探讨特立帕肽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骨密度(BMD),血清β-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β-CTX)、1型前胶原氨基末端前肽(P1NP)和骨钙素(OCN)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选取2017—2018年北京积水潭医院收治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70例,以... 目的:探讨特立帕肽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骨密度(BMD),血清β-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β-CTX)、1型前胶原氨基末端前肽(P1NP)和骨钙素(OCN)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选取2017—2018年北京积水潭医院收治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7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特立帕肽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术后第1日给予药物干预,对照组患者应用抗骨质疏松基础用药治疗,特立帕肽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特立帕肽。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4、28 d的血清β-CTX、P1NP和OCN水平变化情况,以及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的BMD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6个月后,使用定量CT测量两组患者腰椎(L_(1)-L_(4))BMD,结果显示,特立帕肽组患者腰椎(L_(1)—L_(4))BMD明显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28 d后,特立帕肽组患者血清β-CTX水平稍低于本组治疗前和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28 d后,特立帕肽组患者血清P1NP和OCN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骨折早期应用特立帕肽联合抗骨质疏松基础用药治疗,能显著提高血清P1NP、OCN水平,并能提高BMD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立帕肽 老年髋部骨折 骨密度 骨代谢
下载PDF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密度动态观察 被引量:8
18
作者 沈霖 D.Sabo V.Ewerbeck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01年第3期1-4,共4页
目的 :运用双能 X线骨密度仪动态观察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密度 ( BMD)变化。方法 :对4 1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股骨及髋臼假体周围 BMD进行 1 2个月的动态观察 ,并与 2 3例术后 5年以上的患者比较。其中股骨柄假体周围 BMD按 Gr... 目的 :运用双能 X线骨密度仪动态观察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密度 ( BMD)变化。方法 :对4 1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股骨及髋臼假体周围 BMD进行 1 2个月的动态观察 ,并与 2 3例术后 5年以上的患者比较。其中股骨柄假体周围 BMD按 Gruen法分为 7个兴趣区 ( R1 -7)分析 ;髋臼假体周围按 De Lee和Charnley法分为 3个兴趣区 ( R - )分析。并将各时相 BMD值与术后一周内测值比较。结果 :股骨柄假体周围 BMD平均值 ( NETAVG I)在术后 6个月降至 92 .1 2 % ,术后 1 2月又上升至 94 .0 8%。其中以股骨柄近端周围松质骨 BMD下降最为明显。近端外侧 ( R1 )为 83.78% ,内侧 ( R7)为 88.31 %。髋臼假体周围 BMD( NE-TAVG )在术后 6个月平均下降至 78.2 8% ,术后 1 2月上升至 85 .2 1 %。以臼杯假体内侧 ( R )失骨量最多 ,降至 70 .2 2 %。术后 5年患者股骨柄假体周围 BMD平均值与 1 2月组比较无明显差异 ;但髋臼杯周围下降明显 ( P<0 .0 5 )。结论 :DEXA是监测 THA假体周围 BMD变化的有效方法。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的松质骨的骨吸收、丢失是导致假体松动的重要原因 ;而密质骨相对失骨量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密度 双能X线骨密度仪 全髋关节置换术 骨丢失
下载PDF
自然绝经后女性骨代谢标记物与骨密度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邓力军 曹向昱 +2 位作者 周高晋 王莲朋 李国华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3期160-164,共5页
目的:探讨自然绝经后女性骨代谢标记物: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N-terminal propeptide of typeⅠprecollagen,PINP)和β-胶原降解产物(βcross-linked C-telopeptide of typeⅠcollagen,β-CTX)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的关... 目的:探讨自然绝经后女性骨代谢标记物: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N-terminal propeptide of typeⅠprecollagen,PINP)和β-胶原降解产物(βcross-linked C-telopeptide of typeⅠcollagen,β-CTX)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的关系。方法:选取147名45~72岁自然绝经2年以上的妇女为研究对象。使用双能X射线吸收测定法(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XA)测量BMD,并检测血清β-CTX与PINP水平。研究对象按BMD分为骨量正常组(n=55)、骨量减少组(n=56)、骨质疏松组(n=36),比较3组间PINP、β-CTX的差异;腰椎BMD、髋部BMD与一般资料的相关性;β-CTX与PINP、腰椎BMD与髋部BMD的相关性。结果:3组β-CTX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INP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腰椎BMD与年龄、绝经年龄、身高、体质量、BMI有相关性(P<0.05);髋部BMD与绝经年龄、身高、体质量、BMI、β-CTX有相关性(P<0.05);β-CTX与PINP有相关性(P<0.05),腰椎BMD与髋部BMD有相关性(P<0.05)。结论:骨吸收与骨形成处于高代谢状态,骨质疏松人群骨量流失可能较快。BMD值较PINP、β-CTX更能反映骨量的高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 β-胶原降解产物 腰椎bmd 髋部bmd 绝经后妇女
下载PDF
多药联合PFNA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疗效及对骨密度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4
20
作者 张国峰 崔志民 +3 位作者 王湘勃 崔智伟 柯友鹏 曾瑜琳 《创伤外科杂志》 2018年第1期53-56,共4页
目的分析多药联合PFNA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疗效及对骨密度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7月—2015年10月中信惠州医院收治的100例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采... 目的分析多药联合PFNA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疗效及对骨密度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7月—2015年10月中信惠州医院收治的100例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采用碳酸钙D3片、阿法骨化醇、鲑鱼降钙素联合PFNA治疗,对照组实施碳酸钙联D3片联合PFNA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健侧髋部平均骨密度T值及骨密度状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髋关节功能优良率(90.00%)高于对照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和1年后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和平均骨密度T值较治疗前均有升高,其中治疗组治疗后6个月和1年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88.18±10.06)分、(91.47±8.20)分]高于对照组[(75.27±9.24)分、(83.24±10.31)分],且治疗组治疗后6个月和1年的健侧髋部平均骨密度T值(-1.86±0.28、-1.41±0.20)明显高于对照组(-2.54±0.13、-2.51±0.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6个月的股骨颈、Word三角、股骨大转子的骨密度水平[(0.92±0.06)g/cm2、(0.87±0.04)g/cm2、(0.88±0.02)g/cm2]明显高于对照组[(0.80±0.05)g/cm2、(0.66±0.03)g/cm2、(0.67±0.05)g/cm2]。结论多药联合PFNA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显著的疗效,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和骨密度,加快骨质愈合速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骨质疏松 PFNA 髋关节 骨密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