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3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nhanced autophagic clearance of amyloid-βvia histone deacetylase 6-mediated V-ATPase assembly and lysosomal acidification protects against Alzheimer's disease in vitro and in vivo
1
作者 Zhimin Long Chuanhua Ge +5 位作者 Yueyang Zhao Yuanjie Liu Qinghua Zeng Qing Tang Zhifang Dong Guiqiong He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2025年第9期2633-2644,共12页
Recent studies have suggested that abnormal acidification of lysosomes induces autophagic accumulation of amyloid-βin neurons,which is a key step in senile plaque formation.Therefore,resto ring normal lysosomal funct... Recent studies have suggested that abnormal acidification of lysosomes induces autophagic accumulation of amyloid-βin neurons,which is a key step in senile plaque formation.Therefore,resto ring normal lysosomal function and rebalancing lysosomal acidification in neurons in the brain may be a new treatment strategy for Alzheimer's disease.Microtubule acetylation/deacetylation plays a central role in lysosomal acidification.Here,we show that inhibiting the classic microtubule deacetylase histone deacetylase 6 with an histone deacetylase 6 shRNA or thehistone deacetylase 6 inhibitor valproic acid promoted lysosomal reacidification by modulating V-ATPase assembly in Alzheimer's disease.Fu rthermore,we found that treatment with valproic acid markedly enhanced autophagy.promoted clearance of amyloid-βaggregates,and ameliorated cognitive deficits in a mouse model of Alzheimer's disease.Our findings demonstrate a previously unknown neuroprotective mechanism in Alzheimer's disease,in which histone deacetylase 6 inhibition by valproic acid increases V-ATPase assembly and lysosomal acidifi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zheimer's disease amyloid-β APP/PS1 mice autophagy cognitive impairment histone deacetylase 6 lysosomal acidification microtubule acetylation valproic acid V-ATPASE
下载PDF
支气管哮喘并发肺部感染患儿血清HDAC1、KLF5水平及意义
2
作者 刘明华 徐金勇 王培培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6期2340-2344,共5页
目的 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HDAC1)、Kruppel样因子5(KLF5)在支气管哮喘(BA)并发肺部感染患儿血清中的水平及意义。方法 收集山东省青岛市市立医院2022年6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140例BA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并发肺部感染分为未感染... 目的 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HDAC1)、Kruppel样因子5(KLF5)在支气管哮喘(BA)并发肺部感染患儿血清中的水平及意义。方法 收集山东省青岛市市立医院2022年6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140例BA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并发肺部感染分为未感染组(79例)和感染组(61例);另选取同期在山东省青岛市市立医院体检健康儿童1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HDAC1、KLF5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BA患儿并发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HDAC1、KLF5水平对BA患儿并发肺部感染的预测价值。结果 感染组血清HDAC1、KLF5水平显著高于未感染组和对照组(P<0.05);未感染组血清HDAC1、KLF5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感染组有哮喘家族史患者比例高于未感染组,病程长于未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HDAC1、KLF5水平及哮喘家族史、病程均是BA患儿并发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HDAC1、KLF5二者联合预测BA患儿并发肺部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30,优于HDAC1、KLF5单独预测的AUC(Z=3.408,P=0.001;Z=2.539,P=0.011)。结论 BA并发肺部感染患儿血清HDAC1、KLF5水平显著升高,且HDAC1、KLF5联合检测对BA患儿并发肺部感染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 Kruppel样因子5 支气管哮喘 肺部感染 儿童
下载PDF
miRNA-34a靶向HDAC1对胃癌细胞增殖、侵袭和上皮间充质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黄铄 梁志波 李兴杰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3年第8期605-611,共7页
目的:探讨miR-34a通过靶向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HDAC1)对胃癌细胞增殖、侵袭和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以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体外培养的胃癌细胞系BGC-823、MKN28、AGS、SGC-7901以及人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NGEC为研究对象。利用... 目的:探讨miR-34a通过靶向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HDAC1)对胃癌细胞增殖、侵袭和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以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体外培养的胃癌细胞系BGC-823、MKN28、AGS、SGC-7901以及人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NGEC为研究对象。利用Lipofectamine 2000转染试剂对SGC-7901细胞进行转染,并分组为空白对照组、miR-NC组、miR-34a mimics组、miR-34a mimics+pcDNA组、miR-34a mimics+pc-HDAC1组。结果:与癌旁组织和人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NGEC相比,胃癌组织和细胞系中miR-34a表达降低(P<0.05),HDAC1 mRNA表达升高(P<0.05)。miR-34a mimics可提高miR-34a表达、E-cadherin表达上调,细胞增殖活性、PCAN、Ki-67、MMP-2、MMP-9、N-cadherin、Vimentin蛋白表达降低,细胞侵袭数明显减少(P<0.05)。miR-34a靶向负调控HDAC1蛋白表达(P<0.05)。pc-HDAC1可使miR-34a mimics对SGC-7901细胞增殖、侵袭、EMT的抑制作用得到逆转(P<0.05)。结论:miR-34a过表达可能通过靶向负调控HDAC1表达抑制胃癌细胞增殖、侵袭和EM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MIR-34A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 增殖 侵袭 上皮间充质转化
下载PDF
中药砒霜上调E-钙黏蛋白抑制宫颈癌Hela细胞生长、侵袭、迁移机制研究
4
作者 李思瑾 李海盈 +3 位作者 何泽阳 李安 张亚文 李道成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14期145-152,共8页
目的:研究中药砒霜的主要成分三氧化二砷(As_(2)O_(3))抑制宫颈癌Hela细胞生长、侵袭、迁移的机制,观察As_(2)O_(3)对宫颈癌Hela细胞组蛋白脱乙酰基酶1(HDAC1)、E-钙黏蛋白表达的影响,以及联合HDAC1抑制剂伏立诺他(SAHA)的协同作用。方... 目的:研究中药砒霜的主要成分三氧化二砷(As_(2)O_(3))抑制宫颈癌Hela细胞生长、侵袭、迁移的机制,观察As_(2)O_(3)对宫颈癌Hela细胞组蛋白脱乙酰基酶1(HDAC1)、E-钙黏蛋白表达的影响,以及联合HDAC1抑制剂伏立诺他(SAHA)的协同作用。方法:以宫颈癌Hela细胞作为载体,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s_(2)O_(3)组、SAHA组、As_(2)O_(3)+SAHA组4组,采用CCK-8法测定不同药物浓度对Hela细胞活性的抑制情况,并筛选后续实验药物浓度;采用Transwell法、划痕法检测各组药物对Hela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及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HDAC1和E-钙黏蛋白的mRNA表达情况与蛋白表达情况。结果:随着各组药物浓度增加,Hela细胞的活性逐渐降低。As_(2)O_(3)组、SAHA组、As_(2)O_(3)+SAHA组的Hela细胞活性均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As_(2)O_(3)组、SAHA组、As_(2)O_(3)+SAHA组穿越Transwell小室膜的细胞数量均少于空白对照组(P<0.05);As_(2)O_(3)+SAHA组的细胞数量少于As_(2)O_(3)组、SAHA组(P<0.05);As_(2)O_(3)组的细胞数量少于SAHA组(P<0.05)。As_(2)O_(3)组、SAHA组、As_(2)O_(3)+SAHA组的Hela细胞迁移百分比均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As_(2)O_(3)+SAHA组的Hela细胞迁移百分比低于As_(2)O_(3)组、SAHA组(P<0.05);As_(2)O_(3)组的Hela细胞迁移百分比低于SAHA组(P<0.05)。As_(2)O_(3)组、SAHA组、As_(2)O_(3)+SAHA组的HDAC1 mRNA表达水平均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As_(2)O_(3)组的HDAC1 mRNA表达水平高于SAHA组(P<0.05);As_(2)O_(3)+SAHA组的HDAC1 mRNA表达水平低于As_(2)O_(3)组、SAHA组(P<0.05)。As_(2)O_(3)组、SAHA组、As_(2)O_(3)+SAHA组的E-钙黏蛋白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As_(2)O_(3)+SAHA组的E-钙黏蛋白mRNA表达水平高于As_(2)O_(3)组、SAHA组(P<0.05)。As_(2)O_(3)组、SAHA组、As_(2)O_(3)+SAHA组的HDAC1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As_(2)O_(3)+SAHA组的HDAC1蛋白表达水平低于As_(2)O_(3)组、SAHA组(P<0.05)。As_(2)O_(3)组、SAHA组、As_(2)O_(3)+SAHA组E-钙黏蛋白的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As_(2)O_(3)+SAHA组E-钙黏蛋白的蛋白表达水平高于As_(2)O_(3)组、SAHA组(P<0.05)。结论:As_(2)O_(3)抑制Hela细胞的最佳浓度为8μmol/L,联合SAHA时,最佳抑制浓度为4μmol/L。As_(2)O_(3)可能通过抑制HDAC1的表达,同时促进升高E-钙黏蛋白的表达,与SAHA发挥协同作用抑制Hela细胞生长、侵袭、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HELA细胞 砒霜 三氧化二砷 伏立诺他 组蛋白脱乙酰基酶1 E-钙黏蛋白
下载PDF
血清SDC-1、HDAC6、CC16水平联合检测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
5
作者 王志刚 武静 王嘉琳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12期134-136,140,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多配体蛋白聚糖1(SDC-1)、组蛋白去乙酰化酶6(HDAC6)、克拉拉细胞分泌蛋白16(CC16)水平联合检测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1月至2023年11月该院收治的147例COPD患者进行横断面研究... 目的:探讨血清多配体蛋白聚糖1(SDC-1)、组蛋白去乙酰化酶6(HDAC6)、克拉拉细胞分泌蛋白16(CC16)水平联合检测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1月至2023年11月该院收治的147例COPD患者进行横断面研究,设为研究组;选取同期于该院体检的147名健康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不同COPD病情程度患者、不同预后COPD患者血清SDC-1、HDAC6、CC16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入院时血清SDC-1、HDAC6、CC16水平单项及联合检测预测COPD患者预后不良的价值。结果:研究组血清SDC-1、HDAC6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血清CC16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COPD患者血清SDC-1、HDAC6水平高于中重度、中度、轻度患者,且中重度高于中度、轻度患者,中度高于轻度患者;重度COPD患者血清CC16水平低于中重度、中度、轻度患者,且中重度低于中度、轻度患者,中度低于轻度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COPD患者入院时血清SDC-1、HDAC6水平高于预后良好患者,血清CC16水平低于预后良好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入院时血清SDC-1、HDAC6、CC16水平联合检测预测COPD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38,高于三者单项检测诊断(AUC=0.774、0.771、0.716)。结论:入院时血清SDC-1、HDAC6、CC16水平联合检测预测COPD患者预后不良的价值高于三者单项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配体蛋白聚糖1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6 克拉拉细胞分泌蛋白16 检测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下载PDF
肺癌患者血清中DNMT1、DNMT3a、DNMT3b和HDAC1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7
6
作者 冯悦静 魏小玲 +5 位作者 尤爱国 周安燕 吴拥军 王威 何其栋 王静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23-326,共4页
目的:研究肺癌患者血清中DNA甲基化转移酶(DNMT)1、DNMT3a、DNMT3b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HDAC1)蛋白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测定136例肺癌患者、140例肺良性疾病及145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DNMT1、DNMT3a、DNMT3b... 目的:研究肺癌患者血清中DNA甲基化转移酶(DNMT)1、DNMT3a、DNMT3b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HDAC1)蛋白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测定136例肺癌患者、140例肺良性疾病及145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DNMT1、DNMT3a、DNMT3b和HDAC1蛋白的表达,并分析DNMT1、DNMT3a、DNMT3b和HDAC1蛋白表达与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3组血清中DNMT1、DNMT3a、DNMT3b和HDAC1蛋白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281、62.510、37.273、57.721,P<0.05),肺癌患者均高于正常对照及肺良性疾病患者;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DNMT1、DNMT3a、DNMT3b和HDAC1蛋白高表达均可影响肺癌的发生发展(P<0.001);肺癌患者血清中DNMT1、DNMT 3a、DNMT 3b和HDAC1蛋白表达无组织学类型特异性(P>0.05),但不同临床分期其蛋白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843、0.244、0.222、0.878,P<0.05)。结论:肺癌患者血清中DNMT1、DNMT3a、DNMT3b和HDAC1蛋白的高表达可能在肺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DNA甲基化转移酶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
下载PDF
HDAC1对乳腺癌细胞MDA-MB-435s增殖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聂建云 刘馨 +3 位作者 金从国 陈晓群 李佳 黄云超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2期20-22,共3页
目的研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HDAC1)对乳腺癌细胞株MDA-MB-435s增殖周期的影响。方法培养雌激素受体阴性乳腺癌细胞株MDA-MB-435s,转染HDAC1作为正向干预,加入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SAHA负向干预,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改变,MTT比... 目的研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HDAC1)对乳腺癌细胞株MDA-MB-435s增殖周期的影响。方法培养雌激素受体阴性乳腺癌细胞株MDA-MB-435s,转染HDAC1作为正向干预,加入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SAHA负向干预,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改变,MTT比色法观察细胞生长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变化。结果转染HDAC1质粒后,乳腺癌细胞株S期细胞比例显著增加,而加入SAHA后细胞增殖受到抑制,细胞阻滞在G0/G1期。结论HDAC1可促进乳腺癌细胞的增殖,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能阻止其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 细胞周期
下载PDF
文蛤HDAC1基因克隆、时空表达及生长相关SNP位点筛查 被引量:4
8
作者 高晓艳 董迎辉 +1 位作者 姚韩韩 林志华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01-608,共8页
为探索HDAC1基因在文蛤生长发育中的作用,研究通过已构建的文蛤转录组文库,利用SMART RACE技术扩增得到文蛤HDAC1(Mm-HDAC1)基因的c DNA全长序列,分析了其生物信息学、组织及发育阶段表达特征,并用直接测序法在外显子中筛查生长相关的SN... 为探索HDAC1基因在文蛤生长发育中的作用,研究通过已构建的文蛤转录组文库,利用SMART RACE技术扩增得到文蛤HDAC1(Mm-HDAC1)基因的c DNA全长序列,分析了其生物信息学、组织及发育阶段表达特征,并用直接测序法在外显子中筛查生长相关的SNP位点。结果显示,Mm-HDAC1基因的c DNA全长3065 bp,开放阅读框1599 bp,编码532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比对发现,文蛤与其他物种同源性为74.3%—78.7%。荧光定量PCR(q RT-PCR)结果表明,Mm-HDAC1基因在文蛤6个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外套膜中的表达量相对最高,并与其他组织间有极显著差异(P<0.01);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差异结果表明,MmHDAC1基因在壳顶幼虫期表达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发育时期(P<0.05)。SNP位点筛查结果表明,在MmHDAC1基因的外显子区域发现了19个SNP位点,其中有3个SNP位点(627A>T、924T>C和1266T>C)与文蛤生长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蛤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 CDNA 荧光定量 SNP
下载PDF
浸润性乳腺癌HDAC1 mRNA表达的临床病理意义 被引量:10
9
作者 杨书云 李海波 张建兵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929-932,共4页
目的探讨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HDAC1)蛋白质水平和分子水平mRNA的表达意义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存在的相关性。方法分别应用EnVision两步法免疫组化和RT-PCR方法检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和乳腺良性增生HDAC1蛋白和HDAC1 ... 目的探讨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HDAC1)蛋白质水平和分子水平mRNA的表达意义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存在的相关性。方法分别应用EnVision两步法免疫组化和RT-PCR方法检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和乳腺良性增生HDAC1蛋白和HDAC1 mRNA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同时与Her-2蛋白表达结果比较分析。结果 (1)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HDAC1蛋白高表达率为35.83%(43/120),对照组20例乳腺增生病变中HDAC1低表达或不表达,两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2)HDAC1 mRNA阳性率为63.33%(38/60),高于免疫组化法;(3)乳腺癌中HDAC1表达与Her-2(55.26%)的表达有相关性(P<0.05)。结论 (1)HDAC1蛋白在乳腺癌和乳腺良性增生性病变中有差异,HDAC1在浸润性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对判断预后有积极意义;(2)RT-PCR方法检测结果更可靠、更敏感;(3)HDAC1抑制剂有望成为乳腺癌患者治疗的新靶向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mRNA RT-PCR 免疫组化
下载PDF
肠型胃癌中LDH-A与HDAC1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永杰 秦叔逵 +3 位作者 王杰军 王喜 于观贞 陈颖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13年第12期1081-1086,共6页
目的探讨乳酸脱氢酶A(LDH-A)与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HDAC1)在肠型胃癌中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HDAC1蛋白在慢病毒介导的LDH-A siRNA转染肠型胃癌细胞株SGC7901中表达的变化;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目的探讨乳酸脱氢酶A(LDH-A)与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HDAC1)在肠型胃癌中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HDAC1蛋白在慢病毒介导的LDH-A siRNA转染肠型胃癌细胞株SGC7901中表达的变化;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61例肠型胃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LDH-A与HDAC1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表达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LDH-A蛋白在SGC7901细胞株中的表达明显上调,且LDH-A的沉默可显著下调HDAC1的表达。肠型胃癌组织中LDH-A蛋白的高表达率为54.8%(362/661),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的12.9%(85/66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肠型胃癌组织中HDAC1的高表达率为51.3%(339/661),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的15.4%(102/66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DH-A与HDAC1蛋白在肠型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324,P<0.001)。单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LDH-A与HDAC1均低表达患者的生存曲线明显优于其他组合(P<0.001);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LDH-A与HDAC1表达均为肠型胃癌独立的预后因素。结论在肠型胃癌中,LDH-A与HDAC1的表达呈正相关,采用LDH-A和HDAC1双靶点抑制治疗可能具有潜在的生存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型胃癌 乳酸脱氢酶A(LDH-A)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hdac1) 生存分析
下载PDF
褐藻多糖硫酸酯通过调控HDAC1基因的表达促进胃癌细胞凋亡 被引量:8
11
作者 余亮 江惠丽 +1 位作者 刘豪杰 韩玮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75-1080,共6页
目的:研究褐藻多糖硫酸酯对胃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与组蛋白脱乙酰酶1(HDAC1)的作用关系。方法:运用MTT法检测褐藻多糖硫酸酯对胃癌BGC-823细胞活力的影响;将细胞分为si-HDAC1组、si-NC组、褐藻多糖硫酸酯+pcDNA 3.1-HDAC1组和褐... 目的:研究褐藻多糖硫酸酯对胃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与组蛋白脱乙酰酶1(HDAC1)的作用关系。方法:运用MTT法检测褐藻多糖硫酸酯对胃癌BGC-823细胞活力的影响;将细胞分为si-HDAC1组、si-NC组、褐藻多糖硫酸酯+pcDNA 3.1-HDAC1组和褐藻多糖硫酸酯+pcDNA 3.1组,均以脂质体法转染BGC-823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的HDAC1、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RT-qPCR检测各组细胞HDAC1的mRNA表达。结果:与未用褐藻多糖硫酸酯处理的BGC-823细胞相比,褐藻多糖硫酸酯(0.2、0.4、0.6、0.8和1.0 g/L)对BGC-823细胞活力的抑制率均显著上升,选取最适浓度0.6 g/L进行后续实验;与control组相比,褐藻多糖硫酸酯处理的细胞中HDAC1 mRNA和HDAC1、Bcl-2蛋白表达均显著下调,Bax蛋白表达和细胞凋亡率显著上升(P<0.05);敲减HDAC1表达可显著上调BGC-823细胞的凋亡率,且过表达HDAC1可逆转褐藻多糖硫酸酯对BGC-823细胞凋亡的促进作用。结论:褐藻多糖硫酸酯可促进胃癌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直接抑制HDAC1表达有关。本研究可能为褐藻多糖硫酸酯的临床应用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藻多糖硫酸酯 组蛋白脱乙酰酶1 胃癌 细胞凋亡
下载PDF
小鼠植入前胚胎GCN5和HDAC1表达模式及体外培养对其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赵冬梅 徐晨明 +2 位作者 黄荷凤 钱羽力 金帆 《实验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13-519,共7页
为探讨小鼠植入前胚胎组蛋白乙酰化酶GCN5(general control of nucleotide synthesis,GCN5) 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histone deacetyluse1,HDAC1)的表达模式及常规体外培养对它们表达的影响,应用荧光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检测了体内和体外培... 为探讨小鼠植入前胚胎组蛋白乙酰化酶GCN5(general control of nucleotide synthesis,GCN5) 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histone deacetyluse1,HDAC1)的表达模式及常规体外培养对它们表达的影响,应用荧光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检测了体内和体外培养的小鼠2、4、8细胞期卵裂胚胎、桑葚胚和囊胚GCN5和HDAC1的表达。结果显示,GCN5在体内组各细胞期卵裂胚胎和桑葚胚的细胞浆内均呈高表达,细胞核内未见明显表达,而囊胚细胞的细胞浆和细胞核内均无表达:HDAC1在体内组小鼠2细胞期胚胎中以细胞浆内表达为主,在其他各期胚胎均以细胞核内表达为主.囊胚期内细胞团部分细胞的细胞核内未见HDAC1表达。GCN5在体外组小鼠植入前各期胚胎均不表达,而 HDAC1的表达强度明显低于体内组的。提示体外培养抑制小鼠植入前胚胎GCN5和明显降低 HDAC1的表达,影响胚胎基因的正确性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乙酰化酶GCN5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 小鼠植入前胚胎 荧光免疫细胞化学
下载PDF
干扰HDAC1通过调控STAT3信号通路影响皮肤鳞癌细胞凋亡 被引量:4
13
作者 贾淑青 方锐华 莫金雪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52-457,共6页
目的:探讨干扰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HDAC1)对皮肤鳞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皮肤鳞癌细胞A431分别转染HDAC1小干扰RNA(HDAC1 si RNA)和小干扰RNA阴性对照(si RNA NC),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细胞中HDAC1的表达水平,MTT检测细胞活... 目的:探讨干扰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HDAC1)对皮肤鳞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皮肤鳞癌细胞A431分别转染HDAC1小干扰RNA(HDAC1 si RNA)和小干扰RNA阴性对照(si RNA NC),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细胞中HDAC1的表达水平,MTT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STAT3)、磷酸化STAT3(p-STAT3)和cleaved caspase-3的蛋白水平。同时用STAT3信号通路抑制剂作用于转染HDAC1 si RNA的A431细胞,MTT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STAT3、p-STAT3和cleaved caspase-3的蛋白水平。结果:HDAC1 si RNA能够抑制A431细胞中HDAC1的m RNA和蛋白表达。干扰HDAC1表达后细胞活力和细胞中p-STAT3水平下降,而细胞凋亡率和细胞中cleaved caspase-3水平升高。STAT3信号通路抑制剂作用后,转染HDAC1 si RNA的A431细胞活力及p-STAT3水平下降,细胞凋亡率及细胞中cleaved caspase-3水平升高。结论:干扰HDAC1表达可能通过调控STAT3信号通路抑制皮肤鳞癌细胞活力,促进皮肤鳞癌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鳞状细胞癌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 细胞凋亡 STAT3信号通路
下载PDF
牦牛HDAC1基因克隆及其在组织和卵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的表达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斌 殷实 +3 位作者 熊显荣 秦文昌 黄向月 李键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997-2004,共8页
旨在克隆牦牛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histone deacetylases 1,HDAC 1)基因,并检测其在牦牛不同组织及卵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的表达水平,从而为研究HDAC1在牦牛生殖发育中的作用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采用牦牛为研究对象,通过RT-PCR技术... 旨在克隆牦牛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histone deacetylases 1,HDAC 1)基因,并检测其在牦牛不同组织及卵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的表达水平,从而为研究HDAC1在牦牛生殖发育中的作用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采用牦牛为研究对象,通过RT-PCR技术获得牦牛HDAC1基因CDS序列,使用相关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其结构和功能,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检测HDAC1基因在牦牛脑、心、肌肉、卵巢、肾、脾、小肠、肝、肺和子宫组织中的表达谱及在卵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HDAC 1基因开放阅读框为1 302 bp,编码433个氨基酸,与黄牛、山羊和绵羊的同源性较高;HDAC1基因在牦牛的各个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在脾、肾和小肠中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1)。在牦牛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MⅠ)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MⅡ)卵母细胞中,HDAC 1基因的表达水平极显著高于生发泡(germinal vesicle,GV)期(P<0.01)。提示,HDAC 1基因参与牦牛卵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本试验为进一步研究HDAC 1基因在高寒、低氧环境下的牦牛生殖繁育中的作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去乙酰化 hdac1 牦牛 卵母细胞 减数分裂
下载PDF
RNA干扰HDAC1对子宫内膜癌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少儒 王世进 +2 位作者 户瑞丽 任艳芳 文政芳 《癌症进展》 2019年第1期105-108,119,共5页
目的探讨干扰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HDAC1)的表达对子宫内膜癌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HDAC1 siRNA和siRNA control分别转染至子宫内膜癌细胞Ishikawa作为HDAC1 siRNA组和siRNA control组,以不作处理的细胞作为对照组。逆转录... 目的探讨干扰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HDAC1)的表达对子宫内膜癌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HDAC1 siRNA和siRNA control分别转染至子宫内膜癌细胞Ishikawa作为HDAC1 siRNA组和siRNA control组,以不作处理的细胞作为对照组。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HDAC1 mRNA的表达水平,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HDAC1蛋白的表达水平,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能力,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的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STAT3)、磷酸化的STAT3(p-STAT3)的表达水平。结果 HDAC1 siRNA组中HDAC1 mRNA和HDAC1蛋白的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和siRNA control组,HDAC1 siRNA组的细胞迁移率低于对照组和siRNA control组,HDAC1 siRNA组的侵袭细胞数目少于对照组和siRNA control组,HDAC1 siRNA组中MMP2、MMP9、p-STAT3蛋白的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和siRNA control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扰HDAC1表达能够降低子宫内膜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MMP2、MMP9和STAT3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迁移 侵袭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
下载PDF
NSCLC患者血清HDAC1和DNMT1含量对临床病理分期、恶性分子表达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5
16
作者 闫伟 汤小山 王瑞东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9期2251-2254,共4页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患者血清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histonedeacetylases1,HDAC1)和DNA甲基化转移酶1(DNAmethyltransferase1,DNMTl)含量与肿瘤临床病理分期、恶性分子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选...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患者血清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histonedeacetylases1,HDAC1)和DNA甲基化转移酶1(DNAmethyltransferase1,DNMTl)含量与肿瘤临床病理分期、恶性分子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2年4月~2015年10月在我院确诊为NSCLC的89例患者作为恶性组,并收集血清样本、肺癌组织,64例肺部良性病变患者作为良性组并收集血清标本,测定血清中HDAC1、DNMT1含量以及肺癌组织中p53、p21、PTEN、C-myc、MKi-67的表达量。结果:恶性组血清中DNMT1和HDAC1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TNM分期越高、血清中DNMT1和HDAC1的含量越高,而不同组织类型NSCLC患者血清中DNMT1和HDAC1的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恶性组TNM分期越高,肿瘤组织中p21、p53、PTEN的表达量越低,且与血清DNMT1、HDAC1含量呈负相关,C-myc、MKi-67的表达量越高且与血清DNMT1、HDAC1含量呈正相关。结论:NSCLC血清中DNMT1和HDAC1的含量显著升高并且能够降低抑癌基因表达、促进原癌基因表达并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DNA甲基化转移酶1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 原癌基因 抑癌基因
下载PDF
RNA干扰HDAC1提高人宫颈癌HeLa细胞化疗敏感性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孔祥玲 吴维光 +1 位作者 佘野 葛红雨 《临床误诊误治》 2015年第1期108-112,共5页
目的探讨体外应用RNA干扰技术抑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HDAC1)表达,提高人宫颈癌HeLa细胞对顺铂敏感性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体外合成针对HDAC1的小干扰RNA(siRNA),脂质体法转染HeLa细胞,将其分为正常对照组(无干预措施)、阴性对照组(转染阴... 目的探讨体外应用RNA干扰技术抑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HDAC1)表达,提高人宫颈癌HeLa细胞对顺铂敏感性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体外合成针对HDAC1的小干扰RNA(siRNA),脂质体法转染HeLa细胞,将其分为正常对照组(无干预措施)、阴性对照组(转染阴性对照siRNA)及siRNA干扰组(转染HDAC1基因siRNA)。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HDAC1蛋白和乙酰化组蛋白H4(Ac-H4)的表达,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HDAC1基因和NF-κB基因mRNA表达。HeLa细胞经不同浓度顺铂作用后,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检测对顺铂的敏感性,以及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及阴性对照组比较,siRNA干扰组HeLa细胞HDAC1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或P<0.01),细胞内Ac-H4表达增加(P<0.05),同时NF-κB基因mRNA表达降低(P<0.05)。经不同浓度顺铂作用后,与正常对照组及阴性对照组比较,siRNA干扰组HeLa细胞对顺铂的50%抑制浓度降低(P<0.05或P=0.01),细胞凋亡率增加(P<0.01)。结论 HDAC1基因siRNA能够提高宫颈癌HeLa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增加组蛋白乙酰化水平、抑制HDAC1基因及NF-κB基因表达可能是其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 RNA干扰 化疗敏感性
下载PDF
结直肠癌患者DNMT1、HDAC1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阮勇 张彬 杨康 《临床误诊误治》 2020年第10期96-99,共4页
目的分析结直肠癌患者DNA甲基转移酶1(DNMT1)、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HDAC1)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4月-2017年11月收治的88例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时取24例距离肿瘤组织≥5 cm的肠黏膜作为正常... 目的分析结直肠癌患者DNA甲基转移酶1(DNMT1)、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HDAC1)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4月-2017年11月收治的88例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时取24例距离肿瘤组织≥5 cm的肠黏膜作为正常组织。观察HDAC1和DNMT1在癌旁正常组织与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二者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与其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结直肠癌组织DNMT1、HDAC1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1)。DNMT1、HDAC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与组织学分化程度呈反比,分化程度越低阳性表达率越高(P<0.05或P<0.01);Dukes分期A、B期和肿瘤未侵及外膜的结直肠癌组织DNMT1、HDAC1阳性表达率均明显低于Dukes分期C、D期和肿瘤侵及外膜的结直肠癌组织(P<0.05或P<0.01);淋巴结有转移者的结直肠癌组织DNMT1、HDAC1阳性表达率也显著高于淋巴结无转移者的结直肠癌组织(P<0.05或P<0.01)。二者表达情况与患者术后2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NMT1与HDAC1表达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临床可据二者表达情况评估患者病情并指导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DNA甲基转移酶1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 病理特征
下载PDF
HDAC1基因小干扰RNA对人宫颈鳞状细胞癌SiHa细胞放射敏感性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成贤 吴维光 王迎春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5期338-342,共5页
目的探讨小干扰RNA(siRNA)抑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HDAC1)表达对人宫颈鳞状细胞癌SiHa细胞放射治疗敏感性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合成针对HDAC1基因的siRNA,脂质体法转染人宫颈鳞状细胞癌SiHa细胞,应用蛋白印迹法检测细胞HDAC1蛋白... 目的探讨小干扰RNA(siRNA)抑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HDAC1)表达对人宫颈鳞状细胞癌SiHa细胞放射治疗敏感性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合成针对HDAC1基因的siRNA,脂质体法转染人宫颈鳞状细胞癌SiHa细胞,应用蛋白印迹法检测细胞HDAC1蛋白和乙酰化组蛋白H4的表达,应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HDAC1基因、核因子-κB(NF-κB)基因和p53蛋白调控的凋亡调控因子(PUMA)基因mRNA表达。应用6 MV直线加速器,以0、2、4、6、8 Gy不同剂量X线照射细胞,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及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放射敏感性。结果人宫颈鳞状细胞癌SiHa细胞经转染HDAC1基因siRNA后,正常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和siRNA干扰组HDAC1基因mRNA表达分别为10.21±0.42、9.48±0.41和4.92±0.41;蛋白表达分别为0.81±0.14、0.79±0.16和0.42±0.18,与正常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比较,siRNA干扰组细胞HDAC1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和siRNA干扰组乙酰化组蛋白H4表达分别为0.76±0.21、0.75±0.20和0.30±0.19,与正常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比较,siRNA干扰组乙酰化组蛋白H4表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和siRNA干扰组细胞NF-κB基因mRNA表达分别为6.24±0.52、6.31±0.61和4.22±0.56,PUMA基因mRNA表达分别为3.84±0.26、3.69±0.29和5.42±0.31,与正常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比较,siRNA干扰组细胞NF-κB基因mRNA降低,PUMA基因mRNA表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X线照射后,正常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和siRNA干扰组凋亡率分别为(16.25±2.64)%、(15.41±2.97)%和(29.62±3.11)%,存活分数(SF2)值分别为0.576±0.149、0.564±0.142和0.226±0.151,与正常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比较,siRNA干扰组细胞凋亡率增加,SF2值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DAC1基因siRNA能够增强人宫颈鳞状细胞癌SiHa细胞对放射线损伤的敏感性。抑制人宫颈鳞状细胞癌SiHa细胞HDAC1基因表达,增加乙酰化组蛋白H4表达,下调NF-κB基因表达和上调PUMA基因表达可能是其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鳞状细胞癌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 RNA干扰 放射敏感性
下载PDF
HDAC1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20
作者 马珊珊 张琨 +3 位作者 邢衢 黄团结 程康 关方霞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1-104,126,共5页
利用Ad-Easy腺病毒表达系统构建含有人源性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HDAC1)基因的重组腺病毒,并检测其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 UC-MSCs)中的表达及对h UC-MSCs增殖的影响.RT-PCR扩增人HDAC1 ORF序列,构建p Ad Track-CMV-HDAC1重组腺病毒穿梭质粒... 利用Ad-Easy腺病毒表达系统构建含有人源性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HDAC1)基因的重组腺病毒,并检测其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 UC-MSCs)中的表达及对h UC-MSCs增殖的影响.RT-PCR扩增人HDAC1 ORF序列,构建p Ad Track-CMV-HDAC1重组腺病毒穿梭质粒,Pme I单切后将其转化进入E.coli BJ5183与腺病毒骨架质粒同源重组,Pac I单切线性化后转染至HEK293细胞中扩增和包装p Ad-HDAC1,采用空斑法鉴定病毒滴度;p Ad-HDAC1感染h UC-MSCs,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荧光表达,q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细胞中HDAC1在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的表达,CCK-8实验检测HDAC1高表达对h UC-MSCs增殖的影响.结果显示成功扩增人HDAC1 ORF序列并构建p Ad-HDAC1重组腺病毒;病毒感染后h UC-MSCs中HDAC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高,并且促进h UC-MSCs的增殖.成功构建HDAC1高表达的腺病毒,可有效提高h UC-MSCs中HDAC1的表达并促进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 腺病毒载体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增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