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秦汉文学流程的文化观照 被引量:2
1
作者 罗漫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39-145,共7页
本文是《商周文学流程的文化观照》的续篇,文中将继续追问一些文学史问题,诸如为何文化专制时代的颂歌体文学特别发达,为何"秦世不文"而后世的《过秦论》、《桃花源记》、《阿房宫赋》、《孟姜女哭长城》等等"谴秦"... 本文是《商周文学流程的文化观照》的续篇,文中将继续追问一些文学史问题,诸如为何文化专制时代的颂歌体文学特别发达,为何"秦世不文"而后世的《过秦论》、《桃花源记》、《阿房宫赋》、《孟姜女哭长城》等等"谴秦"作品却成了文学名篇,汉武帝的"罢黜百家"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有无本质区别,汉代巨史大赋的森林是在什么样的文化原野上生长繁茂的,表达了作家们怎样的文化追求和审美理想,"少而好赋"者为何又"壮夫不为",东汉张衡何以在登上了汉大赋的峰巅之后又转向了以山水田园和平凡人性为背景的抒情小赋等。作者认为,文学名篇的细读和内部研究非常必要,但滋养文学华林的文化的阳光雨露却只能作外部观察与考量,文学景观的兴衰存亡依赖于远比自身广阔得多的人间万象和天地风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汉文学 《史记》 《汉书》 秦赋 汉赋 文化观照
下载PDF
行走的祝勇——祝勇的大散文革命及其局限 被引量:1
2
作者 曹金合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90-94,共5页
在祝勇看来,当今散文只有通过一场革命才能从根本上消除散文对僵化的、匠人式的体制散文的依附,从而以自由的腾飞和翱翔的姿态显示出散文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本真面目。因此倾注祝勇大量心血与精力的文化游记散文与历史散文,在审美风... 在祝勇看来,当今散文只有通过一场革命才能从根本上消除散文对僵化的、匠人式的体制散文的依附,从而以自由的腾飞和翱翔的姿态显示出散文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本真面目。因此倾注祝勇大量心血与精力的文化游记散文与历史散文,在审美风格、艺术追求、文体结构、谋篇布局等方面都十分形象地诠释了祝勇提出的回归散文本体的文体革命的口号,其中的成败得失、功过是非、经验教训值得认真的研究和思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祝勇 文化游记散文 历史散文 审美化 权力运作
下载PDF
余秋雨“大文化”散文的审美价值和史学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孔艳梅 《黑河学院学报》 2020年第2期151-154,共4页
余秋雨散文是当代文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审美价值一直是学术研究的热点。余秋雨“大文化”散文的审美价值主要体现在其内容之美、手法之美、语言之美、结构之美和意蕴之美。其史学意义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具有不可忽视的史学价值;二... 余秋雨散文是当代文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审美价值一直是学术研究的热点。余秋雨“大文化”散文的审美价值主要体现在其内容之美、手法之美、语言之美、结构之美和意蕴之美。其史学意义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具有不可忽视的史学价值;二是为大众学习和了解历史打开窗口;三是为史学研究添加新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秋雨 “大文化”散文 审美价值 史学意义
下载PDF
私人经历与集体记忆:知青一代人的文化震惊和历史反讽 被引量:8
4
作者 梁丽芳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20-26,共7页
文章的目的是看散文这个风格上侧重自由、随意、和真实的文学形式,怎样被数以千计的前知青运用来叙写他们上山下乡的经历,并探讨知青记忆叙写中,文化震惊的记忆与重构,从而审视知青文化震惊的现象及其历史反讽意义。
关键词 知青 上山下乡 集体记忆 记忆周期 散文 文化震惊 历史反讽
下载PDF
王充闾历史文化散文的超越性
5
作者 吴玉杰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77-79,共3页
历史文化散文所涉历史都已成为共鉴的文本,而王充闾以之为创作题材,必有陌生化的超越、生命体验和历史重构的方式进行审美意蕴的创造,方能显示出足有的文本超越性。
关键词 王充闾 历史文化散文 陌生化 审美超越
下载PDF
简论先秦历史散文的文化特性
6
作者 邓乔彬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4年第6期69-74,共6页
我国先民极其重视历史 ,先秦的历史散文是史官文化的直接产物和代表。其文化特点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兴以立功 ,败以成罚”的实用———资治性 ,“好恶同于圣人”的道德———伦理性 ,“跌宕而不群 ,纵横而自得”的历史———文学性。
关键词 史官文化 先秦历史散文 三特性
下载PDF
三大文化生态与中国叙事文化学
7
作者 陈维昭 《文学与文化》 2021年第2期36-45,共10页
中国叙事文本曾生存于三种文化生态之中——经史古文生态、书场文化生态和科举文化生态。这三种文化生态不仅是前后承接的关系,而且是层层叠加积淀的关系。中国叙事文化学研究应该首先让叙事文本回归到它们原初所生存的文化生态中,在生... 中国叙事文本曾生存于三种文化生态之中——经史古文生态、书场文化生态和科举文化生态。这三种文化生态不仅是前后承接的关系,而且是层层叠加积淀的关系。中国叙事文化学研究应该首先让叙事文本回归到它们原初所生存的文化生态中,在生态关联中考察其性质、形态、功能及变异,获取真实的知识。把叙事学研究建立在这种考察结果的基础上,这样的叙事文化学或许能够更接近中国文化本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生态 经史古文传统 书场文化 科举文化 叙事学
下载PDF
叙述与改写——王充闾历史文化散文研究
8
作者 石杰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04年第5期70-73,共4页
历史文化散文是王充闾散文创作的辉煌阶段。他以“叙述”揭示了人的有限性和世事的虚无 ,肯定了出世这一人生之路 ;他笔下的历史实际上是被改写了的历史。诗、史。
关键词 王充闾 历史文化散文 叙述 出世 人性 改写
下载PDF
“小女人散文”的时代特色
9
作者 白军芳 孙建乐 《西安工业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89-92,共4页
 小女人散文作为90年代的一支散文劲旅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本文在分析它产生的时代、文化背景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蕴藏于作品中的时代特征—瞬间的审美体验、生活碎片的整理、女人腔、对"小"女人的性别认同等,以求"...  小女人散文作为90年代的一支散文劲旅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本文在分析它产生的时代、文化背景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蕴藏于作品中的时代特征—瞬间的审美体验、生活碎片的整理、女人腔、对"小"女人的性别认同等,以求"小女人散文"中不"小"的文化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女人散文 时代特征 小康文化 闲适
下载PDF
反读、细节、主体性——任蒙散文切入历史的三种方式
10
作者 杨彬 《长江学术》 2018年第1期78-84,共7页
任蒙历史文化散文切入历史有三种方式,即反读、细节、主体性,这三种方式具有内在的逻辑性。反读、细节描写是任蒙历史文化散文主体性思考的两翼,主体性是任蒙历史文化散文的本体,如此一体两翼的切入历史的方式,使得任蒙散文具有超常性... 任蒙历史文化散文切入历史有三种方式,即反读、细节、主体性,这三种方式具有内在的逻辑性。反读、细节描写是任蒙历史文化散文主体性思考的两翼,主体性是任蒙历史文化散文的本体,如此一体两翼的切入历史的方式,使得任蒙散文具有超常性、超前性和超我性成就。本文从反读、细节、主体性三个方面研究任蒙历史文化散文切入历史的方式,探讨任蒙历史文化散文的内涵和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文化散文 切入历史方式 反读 细节 主体性
下载PDF
智及与趣美的张力——余秋雨历史文化散文艺术真谛揭蕴
11
作者 严冰 《龙岩学院学报》 2007年第5期52-55,共4页
阅读余秋雨所创作的历史文化散文总是被蕴涵在文本中的一种强大的艺术审美张力所裹挟、震撼,这种强大的震撼感包含着智的洞见、情的涵润和美的享受,构成余秋雨历史文化散文一种独特的审美范式,是余秋雨散文魅力的真蕴所在。提出"... 阅读余秋雨所创作的历史文化散文总是被蕴涵在文本中的一种强大的艺术审美张力所裹挟、震撼,这种强大的震撼感包含着智的洞见、情的涵润和美的享受,构成余秋雨历史文化散文一种独特的审美范式,是余秋雨散文魅力的真蕴所在。提出"智及与趣美的张力"这一理论范畴并结合作品分析,以达到对余秋雨历史文化散文艺术特质的系统性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秋雨 历史文化散文 智及与趣美 张力
下载PDF
先秦叙事散文繁荣的原因
12
作者 吕新峰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第12期38-39,共2页
战国时期诸侯兼并,互相攻伐,动荡的社会现实为叙事散文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素材,同时,对于史学家来讲,总结历史经验也成为必须的任务。这一时期,叙事散文的发展达到了空前的盛况,出现了《左传》《国语》《战国策》等历史名著,这些历史著作... 战国时期诸侯兼并,互相攻伐,动荡的社会现实为叙事散文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素材,同时,对于史学家来讲,总结历史经验也成为必须的任务。这一时期,叙事散文的发展达到了空前的盛况,出现了《左传》《国语》《战国策》等历史名著,这些历史著作的出现标志着先秦散文已经趋向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散文 史官文化 历史借鉴
下载PDF
常敲汉字寄真情——孙淑彦散文艺术特色探析
13
作者 欧俊勇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65-68,共4页
孙淑彦先生是岭南文坛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散文作家。他在长期的学术研究和讲学中写下的系列性文化散文,容量大、内涵深、品位高,给新时期散文注入了一股强健的生命活力。文章从厚重的历史文化意识、理性思辨色彩、生动的语言表达形式三方... 孙淑彦先生是岭南文坛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散文作家。他在长期的学术研究和讲学中写下的系列性文化散文,容量大、内涵深、品位高,给新时期散文注入了一股强健的生命活力。文章从厚重的历史文化意识、理性思辨色彩、生动的语言表达形式三方面论述孙淑彦散文独特的艺术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淑彦散文 艺术特色 历史人文意识 理性思辨色彩 语言表达
下载PDF
香港文学中的历史记忆与跨文化经验——董桥散文个案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郭红辉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45-48,共4页
香港殖民地的历史经历和中西文化交流的地理位置,影响了香港文学的写作。殖民地的历史记忆与烙印、跨文化的经验形成了董桥散文的风格———对传统文化的怀旧和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他用散文感悟香港的历史与文化,显示了一种融合中重建的... 香港殖民地的历史经历和中西文化交流的地理位置,影响了香港文学的写作。殖民地的历史记忆与烙印、跨文化的经验形成了董桥散文的风格———对传统文化的怀旧和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他用散文感悟香港的历史与文化,显示了一种融合中重建的香港风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文学 董桥散文 历史记忆 跨文化经验
下载PDF
苏轼史论散文思想文化价值管窥 被引量:1
15
作者 关四平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42-151,192,共11页
苏轼史论散文的思想文化价值甚为重要。这可从三个层面管窥其丰厚的思想文化内涵与超时空文化价值。一是苏轼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在历史人物的道德与功业二者之间,坚持把道德评价置于首位,不能用某些历史人物的所谓历史功绩掩盖或取代... 苏轼史论散文的思想文化价值甚为重要。这可从三个层面管窥其丰厚的思想文化内涵与超时空文化价值。一是苏轼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在历史人物的道德与功业二者之间,坚持把道德评价置于首位,不能用某些历史人物的所谓历史功绩掩盖或取代对其恶德的批判。二是苏轼整体把握历史轨迹走向的思维方式与评价倾向:注重强调风云人物主观因素的主导作用,不能功自当之,败则诿过于客观因素。三是苏轼评判历史人物、事件的目的:并不仅仅在于为历史人物定性,更重要的是要为当下现实提供借鉴,批判社会弊端,警醒时人。若立足当代文化层面观照,苏轼这些远见卓识的深刻思想在当下仍具有重要的认识意义与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史论散文 历史人物论 思想文化价值
下载PDF
史传散文教学中文化教学的边界——以《烛之武退秦师》为例 被引量:2
16
作者 赵桐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9年第4期141-144,共4页
在史传散文的教学中,很多教师认为通过介绍历史背景知识、归纳提升主题内容就是文言文教学的文化层面的内涵。实际上,这样的教学内容不仅偏离了语文教学应立足于语言教学的基本点,更偏离了文言文文化意蕴的所指。本文以《烛之武退秦师... 在史传散文的教学中,很多教师认为通过介绍历史背景知识、归纳提升主题内容就是文言文教学的文化层面的内涵。实际上,这样的教学内容不仅偏离了语文教学应立足于语言教学的基本点,更偏离了文言文文化意蕴的所指。本文以《烛之武退秦师》为例,分别从儒家的"礼"文化、立足于文化内涵的人物评价、文言中的文化意味三个方面谈史传散文教学中文化教学的边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传散文 《烛之武退秦师》 文化
下载PDF
诗意的历史观和时空交织的艺术笔法——论庄锡华散文《斜阳旧影》的美学特色
17
作者 赵善华 《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年第4期47-50,共4页
庄锡华的《斜阳旧影》,是极富审美价值的历史文化散文集。它以选择对历史的诗意沉思的方式,以南京的地域文化的空灵与厚重,显现了理性与诗性相交融的魅力,标志了"文化散文"写作的新的突破,达到了以地域为题材的文化散文的新... 庄锡华的《斜阳旧影》,是极富审美价值的历史文化散文集。它以选择对历史的诗意沉思的方式,以南京的地域文化的空灵与厚重,显现了理性与诗性相交融的魅力,标志了"文化散文"写作的新的突破,达到了以地域为题材的文化散文的新的美学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意 历史观 庄锡华 散文 《斜阳旧影》 美学特色 地域文化
下载PDF
个性化表达的盛筵——2014年度湖南散文创作综述
18
作者 任匆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4期84-88,共5页
2014年湖南散文创作成绩斐然,个性化表达成为其鲜明标志,其中包含了两个重要方面:在思想情感方面,以个性化的情感体验和对现实人生的个性化思考为亮点;在文体方面,则表现为独特的历史文化品位以及叙述手法的革新。
关键词 湖南散文 个性表达 情感体验 历史文化品位 叙述手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