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球”的局限:论理论和诗学的关系
1
作者 李采真(译)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8-35,206,共9页
考察世界文学和文学理论话语之间的关系以及理论和诗学在西方、中东和中国的文化语境中的比较性关系,可以发现诗学和理论二者应被去同义化(de-synonymised),在这些文化区域中,理论与诗学的概念以不同方式形成和运作,对这些差异的分析涉... 考察世界文学和文学理论话语之间的关系以及理论和诗学在西方、中东和中国的文化语境中的比较性关系,可以发现诗学和理论二者应被去同义化(de-synonymised),在这些文化区域中,理论与诗学的概念以不同方式形成和运作,对这些差异的分析涉及一种超越了现有西方理论假设的概念工具。当今,作为西方文化体制产物的“文学理论”,不应再固守旧有观念,而应该尊重和承认世界不同地区独特的文化资源和文学传统。相应地,“世界文学”作为一个宏观的、动态的研究领域,要以包容的态度和多元化的视角来构建自己的体系,以保持文学探索的自由性、客观性和丰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理论 诗学 文学理论
下载PDF
日本古代文论的千年流变与五大论题 被引量:9
2
作者 王向远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14-126,共13页
包括汉诗论、和歌论、连歌论、俳谐论、戏剧论、物语论在内的日本古代文论,从中国古典文论的引进、套用和初步消化,到中国文论的吸收、利用和主体性的确立,再到理论的成熟及对中国文论的跨越,经历了一千年的历史流变,在此过程中逐渐形... 包括汉诗论、和歌论、连歌论、俳谐论、戏剧论、物语论在内的日本古代文论,从中国古典文论的引进、套用和初步消化,到中国文论的吸收、利用和主体性的确立,再到理论的成熟及对中国文论的跨越,经历了一千年的历史流变,在此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具有日本特色的五大基本论题。一是"慰"论的文学功能论,将心理情感的慰藉作用作为文学的根本功能;二是"幽玄"的审美形态论,把超现实的幽深、神秘、暧昧模糊、间接,作为最高的审美形态;三是"物哀"及"知物哀"的审美感兴论,把激发与打动超越社会功利道德的纯粹人情,作为审美感兴之所在;四是"寂"的审美态度论,提倡观"寂色"、听"寂声"、修"寂心",以此作为诗人作家的审美境界;五是"物纷"创作方法论,提倡如实地、原生态地呈现人间生活的全部纷然复杂性。这些都从不同侧面体现了日本古代文论既不同于中国、也不同于西方的民族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古代文论 比较文论 慰论 幽玄论 物哀论 寂论 物纷论
下载PDF
从世界文学到世界诗学的理论建构 被引量:10
3
作者 王宁 《外国语文研究》 2018年第1期1-8,共8页
虽然国际比较文学和文学理论界对世界文学问题的关注和讨论已有多年,但鲜有人从理论的高度来建构一种具有普适意义的世界诗学。本文作者继续以往的研究,在自己的世界诗学理论建构之基础上作进一步论证。作者认为,世界诗学的建构是基于... 虽然国际比较文学和文学理论界对世界文学问题的关注和讨论已有多年,但鲜有人从理论的高度来建构一种具有普适意义的世界诗学。本文作者继续以往的研究,在自己的世界诗学理论建构之基础上作进一步论证。作者认为,世界诗学的建构是基于世界文学和比较诗学的一种理论升华,它同时有着这两方面的基础,因而是可行的。尽管迄今所有具有相对普适意义和影响的文学阐释理论都来自西方理论家的建构,但是这些理论的建构大多基于西方文学和文论的经验和实践。因而,用于解释东西方所有的文学批评实践很难做到无懈可击,其中必定有着很大的发展和完善的空间。此外,中国的文学理论家和比较文学学者始终对当今西方的理论前沿热点话题高度重视,并及时地将其译介到中国,因而在西方乃至国际学界的已有研究之基础上,由中国学者提出一种理论建构也是必然的,这也是中国学者在解决世界问题时应当提供的中国智慧和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文学 世界诗学 比较诗学 中国文论
下载PDF
论中西比较诗学的“超越”意识 被引量:4
4
作者 高玉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5年第4期153-158,共6页
“中西比较诗学”中的“比较”具有翻译、对话、联系、阐发、影响、接受以及平行研究、跨学科研究等特殊涵义,它以全球文明作为本位,而不是以某一文明作为本位,本质上是一种具有双语背景和双语意识的跨语际文论研究。我们既不能用中国... “中西比较诗学”中的“比较”具有翻译、对话、联系、阐发、影响、接受以及平行研究、跨学科研究等特殊涵义,它以全球文明作为本位,而不是以某一文明作为本位,本质上是一种具有双语背景和双语意识的跨语际文论研究。我们既不能用中国文论的标准来衡量西方文论,也不能用西方文论的标准来衡量中国文论,而要超越中西方两种文论视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 超越 比较诗学 中国古代文论 西方文论
下载PDF
论比较文艺学的学科发展 被引量:2
5
作者 尤战生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37-140,共4页
比较文艺学迄今仍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其产生既是比较文学理论化的结果,也是现代文艺学走向比较研究的结果。在不长的发展历程中,比较文艺学已取得丰硕的学术成果。在西方学界,比较文艺学的研究视域基本局限于欧美文化圈内部。中国学者... 比较文艺学迄今仍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其产生既是比较文学理论化的结果,也是现代文艺学走向比较研究的结果。在不长的发展历程中,比较文艺学已取得丰硕的学术成果。在西方学界,比较文艺学的研究视域基本局限于欧美文化圈内部。中国学者则主张打破东西方文化的界限,谋求中西文艺理论、乃至东西方文艺理论之间的对话。比较文艺学有助于探寻不同文论体系之间的一致性和可沟通性,也有助于彰显不同文论体系的各自特色,因而具有巨大的学术价值和发展潜力。在未来的发展中,比较文艺学将不断拓展研究视域,逐渐走向世界范围内各种文论之间的真正平等和对话,其自身的理论建设也将更加完善和成熟。它在未来的文化交流中也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文艺学 比较诗学 比较文论
下载PDF
启示与建构:法国文学和文化理论在中国的接受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宁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30-141,159,160,共14页
在改革开放的年代,法国文学和文化理论伴随着大量的西方文学理论思潮被译介到中国,对中国当代文学和文化批评理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也给中国学者的理论建构以极大的启示。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和文学理论不仅对中国当代文学有着深刻... 在改革开放的年代,法国文学和文化理论伴随着大量的西方文学理论思潮被译介到中国,对中国当代文学和文化批评理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也给中国学者的理论建构以极大的启示。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和文学理论不仅对中国当代文学有着深刻的影响,同时也对中国的文学理论批评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和启迪。德里达的解构主义哲学和批评理论同时影响了中国的文学批评和翻译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中国的后现代主义变体的出现。巴迪欧作为一位坚定的法国“毛主义”知识分子,对中国当代知识分子重新认识毛泽东的政治和文化遗产的世界性影响也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但是我们对法国理论的译介和接受并非我们的最终目的,我们在这些法国理论的启示下,也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并取自中国的文学和理论批评经验的世界诗学建构,并试图以此对世界文学和文论建设作出中国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国文学和文化理论 萨特 德里达 巴迪欧 比较文学 世界诗学
下载PDF
从历史建构审视“比较诗学” 被引量:1
7
作者 黄宗广 《外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41-145,共5页
从东西方不同文化区域的“诗学”涵义及其演变来看 ,现代意义上的“比较诗学”实质上是指对不同诗学体系和理论的比较研究。作为比较文学和文学理论交叉影响而形成的一个新学科 ,其研究对象是不同民族传统和不同文化体系之中的文学理论... 从东西方不同文化区域的“诗学”涵义及其演变来看 ,现代意义上的“比较诗学”实质上是指对不同诗学体系和理论的比较研究。作为比较文学和文学理论交叉影响而形成的一个新学科 ,其研究对象是不同民族传统和不同文化体系之中的文学理论。从历史建构过程看 ,比较诗学既是诗学自身深入发展的要求 ,也是比较文学趋于深化所提出的必然结果。比较文学和比较诗学相互依重又相互参照 ,成为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的统一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建构 比较诗学 文学理论
下载PDF
比较文学与第三种文学批评——兼论比较文学介入当代文学研究的可能性 被引量:2
8
作者 杨乃乔 《东疆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8,111,共8页
国族文学与比较文学这两个学科方向的重要分界点之一,就在于研究方面对语言所提出的不同要求。在两种语言思维观念形成的各自惯性系统中,比较文学研究者必须在双项汇通中寻找共生的平衡与生存的第三种立场,因此也形成了第三种文学批评... 国族文学与比较文学这两个学科方向的重要分界点之一,就在于研究方面对语言所提出的不同要求。在两种语言思维观念形成的各自惯性系统中,比较文学研究者必须在双项汇通中寻找共生的平衡与生存的第三种立场,因此也形成了第三种文学批评。在国际文学批评的面向上,第三种文学批评就是基于两种以上国族文学研究所形成的比较文学批评。从历史的历时性来看,在国族文学与比较文学之间存在着范式革命的冲突与对话,这种冲突与对话是相当紧张的,两者之间的确存在着不可通约性。多年来,比较文学为自己与其他学科之间所产生的观念上的不可通约性,做出了最大张力的解释与努力。比较文学研究对当代文学研究,也应该成为一种有效的学术文化推动力,实际上,比较文学就是全球史观的文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文学 第三种文学批评 不可通约性 第三种诗学 全球史观
下载PDF
比较诗学与文论建构 被引量:1
9
作者 董馨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95-98,共4页
通过比较诗学研究来建构融通性较强的文学理论成为当代文学理论建设的重要选择:比较诗学的开阔视野能够实现当代文论状态的融合,透视不同诗学思想的学理可以变革当代文论的范式,为具有普遍意义的文学理论建构而存在的姿态成为构筑当代... 通过比较诗学研究来建构融通性较强的文学理论成为当代文学理论建设的重要选择:比较诗学的开阔视野能够实现当代文论状态的融合,透视不同诗学思想的学理可以变革当代文论的范式,为具有普遍意义的文学理论建构而存在的姿态成为构筑当代文论大厦的深厚根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诗学 文学理论 建构
下载PDF
“失语症”问题与比较诗学的使命 被引量:1
10
作者 夏伟翔 傅宗洪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199-203,共5页
自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曹顺庆先生提出文论"失语症"以来,学界对此问题一直争论不休,反对之声从未断绝。然而,如果冷静地理性地分析现当代文论的客观事实,会发现"失语症"确实存在着,并且由于文论的"失语症"... 自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曹顺庆先生提出文论"失语症"以来,学界对此问题一直争论不休,反对之声从未断绝。然而,如果冷静地理性地分析现当代文论的客观事实,会发现"失语症"确实存在着,并且由于文论的"失语症"而导致现代汉语批评某种程度的"失语"。面对当今文论"失语症",唯有脚踏实地进行我国文论的重建,才是当务之急。要利用比较诗学这个诗学间会通和"互惠"的利器来充分地开掘我国传统文论及西方诗学的资源。在保持传统文论"异质性"的前提下,立足当下文学和文论发展的实际,建立起既根植于我国传统文化肥沃的土壤之中又具有世界眼光和发展前景能和西方及世界文论自由对话的生机勃勃的新文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语症 文论重建 比较诗学
下载PDF
论蔡宗齐对中国文论话语的还原及中西比较
11
作者 郭明浩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39-144,共6页
中国文论的民族特质与世界价值系百年中外学界的讨论焦点,汉学家蔡宗齐于此有卓越建树。他认为,与西方文论相比,中国文论有“独特系统性”,集中体现为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家将文学视为内外“和谐过程”,旨在实现天地人和谐。他揭橥了诗言... 中国文论的民族特质与世界价值系百年中外学界的讨论焦点,汉学家蔡宗齐于此有卓越建树。他认为,与西方文论相比,中国文论有“独特系统性”,集中体现为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家将文学视为内外“和谐过程”,旨在实现天地人和谐。他揭橥了诗言志、兴观群怨、以意逆志、情、温柔敦厚(郝敬)等中国文论“术语”的发生语境、理论内涵、嬗变轨迹和价值意义。他极为注重还原中国文论的历史情境,尤其强调追问哲学渊源,既试图阐明早期中国人世界观对文学观的深刻影响,还探讨了诸多文论关键词的哲学背景。作为域外龙学研究名家,他对刘勰文学思想的来源、体系框架及创作论进行了深入考察。蔡宗齐还将中国文论纳入比较诗学视野进行审视,以内文化、跨文化与超文化三重视角开展中西比较,阐明中西方文论的异同及因由,并主张以“中体西用”为探究中国文论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蔡宗齐 中国文论 比较诗学
下载PDF
从世界文学到世界文论——走向跨文化美学的新尝试
12
作者 陈丹丹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0-48,共9页
歌德首倡的“世界文学”已成为现实,“世界文学”必会产生“世界文论”,因此出现了“世界诗学”和“全球美学”的提法。但迄今为止,尚未出现真正融合东西方文论或美学的实绩。顾明栋出版的《中西语言、诗学、美学批评视域的融合》是为... 歌德首倡的“世界文学”已成为现实,“世界文学”必会产生“世界文论”,因此出现了“世界诗学”和“全球美学”的提法。但迄今为止,尚未出现真正融合东西方文论或美学的实绩。顾明栋出版的《中西语言、诗学、美学批评视域的融合》是为数不多的例外。该书以文艺理论的基础问题为中心,所涉几乎涵盖了文学艺术的主要核心议题,该书提出世界文学必然引出世界文论,并通过弥合中西语言和诗学鸿沟的实例探索跨文化美学的尝试,对从事世界文学、比较诗学、文艺理论等人文学科的学者具有启发性意义。本文试图通过评述该书的内容,探讨该书在构建跨文化诗学方面的成就与不足,反思其启示性洞见所隐含的提升空间,并探讨如何从世界文学走向世界文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文学 比较诗学 世界文论 全球美学 批评视域融合
下载PDF
历史主义诗学:中国古代文论研究中值得开拓的重要维度
13
作者 石明庆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11期57-60,共4页
中国史学特别发达,其精神也体现在古代文学理论与批评中。历史主义诗学作为古代文论研究中的历史之维,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对于历史主义诗学研究来说,主要涉及两个方面内容:前者集中于史学家文论的梳理、总结与升华。后者集中于一般文... 中国史学特别发达,其精神也体现在古代文学理论与批评中。历史主义诗学作为古代文论研究中的历史之维,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对于历史主义诗学研究来说,主要涉及两个方面内容:前者集中于史学家文论的梳理、总结与升华。后者集中于一般文人与立足文学观念的文学理论批评中历史意识与史学精神的具体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文论 历史主义诗学 研究思路
下载PDF
乐黛云教授在比较文学学科重建中的贡献
14
作者 曾繁仁 《邯郸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14-21,共8页
从1980年开始,30多年来,乐黛云教授将自己的全部精力与智慧都奉献给了中国新时期比较文学的重建。她在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的学科体系、研究方法与队伍建设等方面均作出杰出贡献,给整个文学学科乃至人文学科的建设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 跨文化研究 跨学科研究 文艺理论 比较文学 比较诗学
下载PDF
曹顺庆的中西比较诗学研究——以《中西比较诗学》为例
15
作者 庞莉芹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47-49,61,共4页
曹顺庆是中国中西比较诗学学科的开创者,出版了中国第一部以"中西比较诗学"命名的学术专著,乃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领军人物之一。他从中国古典文论研究转向中西文论的比较研究,将中西诗学的范畴、概念互证互释、双向阐发,分析... 曹顺庆是中国中西比较诗学学科的开创者,出版了中国第一部以"中西比较诗学"命名的学术专著,乃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领军人物之一。他从中国古典文论研究转向中西文论的比较研究,将中西诗学的范畴、概念互证互释、双向阐发,分析了中西古典文论的异同之处,阐发了中国古典文艺理论的世界意义。曹顺庆希望通过对中国古典文论的重视来摆脱中国学界"失语症"的状态,与西方文化平等对话以及深入"跨文明"研究,从而建立一个新的世界文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比较诗学》 中国古典文论 “失语症” “跨文明”
下载PDF
整体与比较的视野:少数民族口头文论的存在特征、多维文艺观及其意义 被引量:3
16
作者 邓永江 姚新勇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47-154,共8页
“少数民族口头文论”概念的提出已近30年,发出“中国文论”声音的呼吁也已20年有余,两者各自前行而少有交集。前者虽积累不少,但研究大多处于浅表;后者所进虽相对较深,却也不无封闭,似有敝帚自珍之嫌。以少数民族口头文论为研究对象,... “少数民族口头文论”概念的提出已近30年,发出“中国文论”声音的呼吁也已20年有余,两者各自前行而少有交集。前者虽积累不少,但研究大多处于浅表;后者所进虽相对较深,却也不无封闭,似有敝帚自珍之嫌。以少数民族口头文论为研究对象,归纳其存在特征,探究其多维文艺观,并将少数民族口头文论与汉语古代文论加以比较,既考察两者的相近之处,发现汉语文论某些重要思想的口头性之维,又指出儒家之“兴观群怨”说与口头文论的承接、升华与转换关系,揭示孔子作为口头与书面两种文论传统的承上启下者角色,在更广阔的视野内,探寻纵深推进中国文论研究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 口头文学理论 古代文论 比较诗学
下载PDF
海外中国特色文学理论建构历史经验研究述评
17
作者 宁宝剑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4期31-40,共10页
海外中国特色文学理论建构的历史经验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研究经验与中国传统文学思想的研究经验。前者建构的历史经验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主体地位。后者建构的历史经验,其有益的经验是,西... 海外中国特色文学理论建构的历史经验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研究经验与中国传统文学思想的研究经验。前者建构的历史经验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主体地位。后者建构的历史经验,其有益的经验是,西方文论有助于发现或深化中国诗学传统中受到忽略的或不受重视的维度;其值得警惕的问题是,研究中存在西方中心主义倾向,中国传统诗学有成为西方文论脚注的危险。总结中国特色文学理论建构的历史经验,有利于建构更有中国气派、中国特色、中国神韵的文学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中国特色文学理论 历史经验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 西方文论 中国传统诗学
下载PDF
跨文化阐释视角下的中国古代文论关键词英译研究
18
作者 王筱依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3期20-24,共5页
中国本土的古代文论关键词及核心概念研究广泛、深入而持久。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学‘走出去’”的学术研究日渐丰富,但对于海外中国古代文论的翻译和研究成果在宏观与微观上有机结合的全面深入研究仍比较缺乏。中国古代文论关键词... 中国本土的古代文论关键词及核心概念研究广泛、深入而持久。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学‘走出去’”的学术研究日渐丰富,但对于海外中国古代文论的翻译和研究成果在宏观与微观上有机结合的全面深入研究仍比较缺乏。中国古代文论关键词是关键的术语、概念和范畴,代表着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和理论的核心概念和系统。跨文化阐释视角下的文论关键词研究通过研究中国古代文论的关键词与核心概念英译与阐释的形成、演变过程,可以深入了解中西文论的异同,探索中西文学思想在交流与碰撞过程中所呈现的冲突与融通,构建中国古代文论与西方传统文学批评的对话平台,发掘其当代文化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论关键词英译 跨文化阐释 研究范式 比较诗学
下载PDF
从历史诗学到远读理论:文学进化中的形式与历史
19
作者 郭靖媛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9-124,共6页
美国学者弗兰哥·莫莱蒂借助达尔文进化论重新构建了文学史进程,认为在“文学进化论”中能实现文学形式和历史相统一、共时和历时相结合。莫莱蒂的观点深受维谢洛夫斯基和俄国形式主义者影响,这些俄国学者都将形式演进作为文学史的... 美国学者弗兰哥·莫莱蒂借助达尔文进化论重新构建了文学史进程,认为在“文学进化论”中能实现文学形式和历史相统一、共时和历时相结合。莫莱蒂的观点深受维谢洛夫斯基和俄国形式主义者影响,这些俄国学者都将形式演进作为文学史的主角,但前者认为文学形式演进是外部社会思想发展的被动反映,其文学进化论是“历史一元论”;而后者将文学进化的动因归功于内在形式的演进,是“形式一元论”。莫莱蒂在“文学屠宰场”中论述文学进化机制时,引入读者和市场两个外在因素、绘制了文学进化树形图,同时借用布罗代尔三时段理论,把形式与历史二元地并置于文学进化中,构建了“二元论”史观。这为解决文学研究中内部与外部、历时与共时关系问题提供了新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进化论 历史诗学 远读 文学形式与历史
原文传递
比较诗学:谁是“中介者”? 被引量:9
20
作者 徐新建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2001年第4期15-29,共15页
比较文学中的'比较诗学',涉及到从'词语'、'文化'到历史'语境'和翻译转释等许多方面.有关论争近来不断增多.本文仅就所谓中西之间的'中介者'等提法,阐发作者的观点,以期引起更为深入的研讨.
关键词 比较诗学 比较文学 论争 作者 语境 文化 历史 中介者 翻译 词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