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ccurate Evaluation of China's Human Rights Legislation During the Historical Periods Before and After Reform and Opening-up
1
作者 LI SHI'AN 《The Journal of Human Rights》 2014年第2期21-24,共4页
Recently, when evaluating the achievements China has made during the his- torical periods before and after reform and opening-up, Chinese President Xi Jinping pointed out, "The socialist construction conducted by the... Recently, when evaluating the achievements China has made during the his- torical periods before and after reform and opening-up, Chinese President Xi Jinping pointed out, "The socialist construction conducted by the people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our Party is divided into two historical periods--before and after reform and opening-up. The two periods are in- terconnected, but also different from each other. However, they both essen- tially reflect the practical explorations of socialist construction conducted by the people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the Party.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began to take shape in the new era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but it is also grounded in New China's 20-plus years of experience in building and carrying out the basic system of socialism... Although the two historical periods have huge dif- ferences in the guidelines, polic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curate Evaluation of chinas Human Rights Legislation During the historical periods Before and After Reform and Opening-up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的“起点”考辩
2
作者 李辽宁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3-14,共12页
起点关涉事物发展的源头,对于考察事物的全过程具有基础性意义。学界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起点”问题争议颇多,主要有“新时代起点说”“改革开放起点说”“新中国成立起点说”“中国共产党成立起点说”“五四运动起点说”“洋务运动起点... 起点关涉事物发展的源头,对于考察事物的全过程具有基础性意义。学界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起点”问题争议颇多,主要有“新时代起点说”“改革开放起点说”“新中国成立起点说”“中国共产党成立起点说”“五四运动起点说”“洋务运动起点说”“鸦片战争起点”说。之所以出现这些分歧,是因为混淆了“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的现代化”这两个核心概念。通过概念辨析可知,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起点应该是“新中国成立”。原因在于:从实践来看,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才开启的;从党的领导人的经典论述来看,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起点是“新中国成立”;从党的文献来看,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起点还是“新中国成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的现代化 逻辑起点 历史起点
下载PDF
The Progress of Modernization and Chinese Socialist Party Politics
3
作者 Wang Shaoxing Song Hong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2020年第3期34-51,共18页
Modernization gave birth to party politics, and party politics dominates modernization. Their correlation and interaction have been a major logic behind the evolution of human civilization since the beginning of moder... Modernization gave birth to party politics, and party politics dominates modernization. Their correlation and interaction have been a major logic behind the evolution of human civilization since the beginning of modern times. The objectivity of China’s modernization gives rise to the historical inevitability of party politics, and its relevance to the Chinese nation and to the current time dictates that party politics should be socialist in China and that its development is an irreversible trend. In the Chinese revolu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in the modernization of China over the past century, to accomplish the historic task of national rejuvenation, Chinese socialist party politics has profoundly changed the course of Chinese history, making Chinese society strive for modernization and causing great changes in the contemporary world. During this process, Chinese socialist party politics has had a 'distinct fundamental value orientation,' followed 'the premise of essential theoretical guidance,' enjoyed 'dominant institutional support,' provided 'goal-oriented value guidance' and received a 'crucial political guarantee.' It has combined its own values with China’s modernization and played a leading role in this drive. It has pursued the most deep-seated values, demonstrated the most unique characteristics of practice, and made the most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 to civilization. All this is a key element of the experience and theory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modernization and Chinese socialist party politics. It also provides crucial support for and guides the value of strengthening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CPC) and modernizing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as modernization CPC socialist party politics governance of china and the CPC
原文传递
“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历史逻辑及其当代价值 被引量:2
4
作者 肖贵清 刘家荣 《北京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12,共9页
坚持斗争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重要经验,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依靠顽强斗争取得了巨大的历史性成就,成功开创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形成了“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历史逻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 坚持斗争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重要经验,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依靠顽强斗争取得了巨大的历史性成就,成功开创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形成了“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历史逻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领导人民继续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准确把握伟大斗争的理论内涵,洞悉新时代伟大斗争新的历史特点,塑造了“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品格和能力本领。党的二十大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新征程中,必将伴随着更加艰巨复杂的斗争局势,因此必须继续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牢牢掌握斗争主动权,以敢于斗争的精神勇气,善于斗争的政治智慧,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新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社会主义现代化 斗争精神 历史逻辑
下载PDF
马克思城市批判思想视域下我国城市治理现代化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刘晓薇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5-126,共12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使广大人民享受高品质生活”。而马克思城市批判思想正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发展及其治理的重要指导理论,为推进我国城市治理现代化,高质量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开启中国式现...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使广大人民享受高品质生活”。而马克思城市批判思想正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发展及其治理的重要指导理论,为推进我国城市治理现代化,高质量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开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局面,提供了重要学理支撑。本文在总结与反思学界关于我国城市治理现代化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阐明城市治理现代化不仅是开启第二个百年新征程的应然要求,而且还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这就使城市治理现代化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然选择。与此同时,回到马克思城市批判思想的原初语境,基于《资本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等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立足于马克思城市批判思想的历史唯物主义视域,审视其哲学意蕴,我们可以发现:无论是马克思通过对资本的历史性批判来激活对城市在现代社会发展中重要地位的认识,还是其通过对现代“市民社会”的批判来夯实探究城市发展一般规律及趋势的历史观基础,抑或是他通过对城市与人的发展的批判来确立促进城市发展与人的发展相统一的基本思路,实际上都是马克思城市批判思想为现代城市发展和我国城市治理现代化所提供的理论指导。在系统阐释马克思城市批判思想及其哲学意蕴的基础上,剖析其对推进当代我国城市治理现代化及其发展的实践路径,就要求我们不仅要将绿色城市作为当代新型城市建设的首要原则,坚持走城乡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化建设道路,而且还要努力迈上“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治理现代化轨道。概言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人们对城市美好生活和宜居宜业环境的需求日益增长,人们对共享城市发展成果的渴望亦愈增强,这就迫切需要一种科学的城市批判思想来指导和推进当代中国城市现代化建设及其治理实践,以实现我国现代化强国目标,即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马克思城市批判思想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优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城市批判思想 原初语境 《资本论》 历史唯物主义视域 我国城市治理现代化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城市治理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历史主动精神的文化根基探析
6
作者 周楠 雷家军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101-106,56,共7页
历史主动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百年来理论与实践的双重互动中磨砺出的鲜明精神品质,也是中华民族在伟大复兴进程中凝聚出的宝贵精神力量。其作为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特有精神禀赋,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历史... 历史主动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百年来理论与实践的双重互动中磨砺出的鲜明精神品质,也是中华民族在伟大复兴进程中凝聚出的宝贵精神力量。其作为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特有精神禀赋,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历史主动精神的思想根脉,中国近现代革命文化厚植历史主动精神的红色基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聚历史主动精神的内在力量。深刻认识历史主动精神的文化根基,以历史主动精神推动中华文化繁荣发展、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的重要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历史主动精神 文化根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近现代革命文化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下载PDF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敢于斗争的三重维度
7
作者 冯兵 王紫徽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12-19,共8页
坚持敢于斗争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品质,贯穿党的革命、建设、改革全过程,是党百年斗争实践的历史经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历史亦是一部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儿女自力更生、奋发图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斗争史。中国共产党坚... 坚持敢于斗争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品质,贯穿党的革命、建设、改革全过程,是党百年斗争实践的历史经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历史亦是一部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儿女自力更生、奋发图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斗争史。中国共产党坚持敢于斗争、敢于胜利,领导人民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推进了社会主义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同时形成了坚持独立自主的斗争原则,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实事求是的斗争原则,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历史经验,为新时代进行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提供历史镜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中国共产党 敢于斗争 历史进程
下载PDF
试述中国近代女子体育教育 被引量:10
8
作者 谭锋 乐钟萍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08-110,共3页
中国近代女子体育教育在清末新兴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倡议兴办女学后,开始艰难起步,经过几代仁人志士的大力宣传,艰苦创业,逐渐发展起来。但由于受到当时政治、经济、文化、思想意识的制约,发展较为缓慢。笔者在大量收集史料的基础上,力... 中国近代女子体育教育在清末新兴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倡议兴办女学后,开始艰难起步,经过几代仁人志士的大力宣传,艰苦创业,逐渐发展起来。但由于受到当时政治、经济、文化、思想意识的制约,发展较为缓慢。笔者在大量收集史料的基础上,力图对其起步的历史背景和课程内容演变,以及教育实质,竞赛情况,师资来源等方面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近代 女子体育教育 历史背景 课程内容 师资力量 体育比赛
下载PDF
科学认识和把握“中国道路”命题 被引量:6
9
作者 赵凌云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17,共8页
“中国道路”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两个方面,是中国社会发展道路和现代化道路的有机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中国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百年奋斗开创的。“中国道路”建基于中国共... “中国道路”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两个方面,是中国社会发展道路和现代化道路的有机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中国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百年奋斗开创的。“中国道路”建基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前两个时期,开创、成型、发展于后两个时期;“中国道路”植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个历史性飞跃,拓展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历史性飞跃;“中国道路”植根于民族独立和自力更生,扩展于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中国道路”的确立,具有深刻的世界历史意义和人类思想价值,有利于回击关于中国的西方偏见,增强中华民族历史自信和理论自信;有利于打破“西方中心论”,启发广大发展中国家自主掌握自己的命运;有利于驳斥“历史终结论”,拓展人类社会新的发展前途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历史自信
下载PDF
民国时期法律家群体的历史影响 被引量:10
10
作者 韩秀桃 《榆林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19-25,共7页
法律家群体是民国时期最为活跃的一个职业团体。在中国法律由传统向近代转型这一特殊时期,他们以自己的法律知识背景和游学西方的经历,成为近代法律知识的传播者、民国法律的制定者、解释者和批判者,以及近代法律教育的奠基者和近代... 法律家群体是民国时期最为活跃的一个职业团体。在中国法律由传统向近代转型这一特殊时期,他们以自己的法律知识背景和游学西方的经历,成为近代法律知识的传播者、民国法律的制定者、解释者和批判者,以及近代法律教育的奠基者和近代法学学科的构建者,对中国法制近代化产生了十分深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家 中国法制 中国法律 法学 法律知识 解释者 法律教育 特殊时期 制定者 传播者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的探索与经验启示 被引量:1
11
作者 孙景宇 《理论与现代化》 2021年第2期14-24,共11页
为中华民族找到一条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现代化之路,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为指导,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根据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不同时期的不同具体实际,先后确... 为中华民族找到一条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现代化之路,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为指导,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根据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不同时期的不同具体实际,先后确立并实施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总路线、“四个现代化”发展目标、“三步走”战略、新时代“两步走”战略等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走进新时代,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总结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的探索,可以从中得到的重要经验启示是,发展战略应当从中国具体实际出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实现与不断深化改革的有机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社会主义现代化 过渡时期总路线 “四个现代化”发展目标 “三步走”战略 新时代“两步走”战略
下载PDF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开拓性探索
12
作者 王拓彬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68-74,共7页
毛泽东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过程中,既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思想,积累了成功的经验,也发生过较大失误,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总结这些经验和教训,对于弄清楚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立的历史地位、指导我国的... 毛泽东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过程中,既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思想,积累了成功的经验,也发生过较大失误,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总结这些经验和教训,对于弄清楚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立的历史地位、指导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探索 启示
下载PDF
当代中国外交历史分期问题述评
13
作者 王晓波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6期69-74,共6页
当代中国外交60多年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关于其历史分期的问题,学界存在诸多争议和分歧。概括起来,大体可以分为"二分期"、"三分期"、"四分期"、"五分期"、"六分期"五类之说... 当代中国外交60多年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关于其历史分期的问题,学界存在诸多争议和分歧。概括起来,大体可以分为"二分期"、"三分期"、"四分期"、"五分期"、"六分期"五类之说,又各具优势和不足。当代中国外交应以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标志分为前后两大阶段,每个阶段又包含三个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外交 历史分期 阶段特点
下载PDF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新阶段——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建成小康社会
14
作者 孙显元 《安徽行政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5-10,共6页
从新中国成立起,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将经历三个历史时期。在完成这个历史进程后,我国将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进入社会主义中等发达阶段。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历史时期中的全面... 从新中国成立起,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将经历三个历史时期。在完成这个历史进程后,我国将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进入社会主义中等发达阶段。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历史时期中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阶段。这个阶段的基本任务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就是我国当前所处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新阶段,亦即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阶段。"四个全面"是这个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布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根据、总布局和总任务在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阶段的行动纲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时期 国家治理现代化 “四个全面”
下载PDF
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开拓性探索——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5周年
15
作者 王拓彬 《胜利油田党校学报》 2008年第4期12-18,共7页
毛泽东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过程中,既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思想,积累了成功的经验,也发生过较大失误,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总结这些经验和教训,对于弄清楚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地位,指导我国的社会主... 毛泽东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过程中,既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思想,积累了成功的经验,也发生过较大失误,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总结这些经验和教训,对于弄清楚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地位,指导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探索 贡献 启示
下载PDF
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理论贡献与现实启示
16
作者 王拓彬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1-6,20,共7页
毛泽东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过程中,既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思想,积累了成功的经验,也发生过较大失误,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总结这些经验和教训,对于弄清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地位,指导我国的社会主义... 毛泽东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过程中,既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思想,积累了成功的经验,也发生过较大失误,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总结这些经验和教训,对于弄清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地位,指导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探索 贡献 启示
下载PDF
“贵族政治”与“君主独裁”——内藤湖南“宋代近世说”中的史实问题 被引量:4
17
作者 黄艳 《古代文明》 CSSCI 2014年第4期87-96,112,共10页
中国在唐宋之际由贵族政治转向君主独裁,这是内藤湖南"宋代近世说"的重要内容。细察该说,发现其诸多基本陈述与史实不符,六朝隋唐时期"名族"、"世家"虽有优越地位,但政权并非皆为贵族掌管;"弑逆废立... 中国在唐宋之际由贵族政治转向君主独裁,这是内藤湖南"宋代近世说"的重要内容。细察该说,发现其诸多基本陈述与史实不符,六朝隋唐时期"名族"、"世家"虽有优越地位,但政权并非皆为贵族掌管;"弑逆废立"在不同历史时段的频发或少见不足以构成君主地位变迁的证据;唐代政治并非是君主与贵族的协议体,明代君主权力也并非毫无制约;该说关于宰相、地方官、宦官的对比也因其误判史实而不能成立。同时,该文论述逻辑并不严谨,存在概念界定不清、诸多基本判断缺乏史实依据、以结论为前提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藤湖南 “宋代近世说” 贵族政治 君主独裁 史实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起点的历史解读 被引量:1
18
作者 肖玉东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 2005年第3期23-26,共4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起点。对此,不能仅仅从中国与当代西方发达国家的横向空间对比中去理解,更应从中国近代社会独特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去认识,才能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关键词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历史起点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中国近代史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下载PDF
新中国70年中国共产党推进国家制度建设的历史进程与创新成果--兼论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制度理论的贡献 被引量:4
19
作者 阎树群 高微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63-173,共11页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持续推进国家制度建设的历程,就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不断进行制度创新的过程。这一历史进程分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制度的最初探索(新中国成立-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开创...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持续推进国家制度建设的历程,就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不断进行制度创新的过程。这一历史进程分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制度的最初探索(新中国成立-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开创和确立(十一届三中全会-十八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成熟和定型三个时期(十八大以来)。这是一个前后相继、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过程,本质上都是党领导人民对社会主义制度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社会主义制度史上的历史飞跃;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成熟定型将是制度建设史上又一次新的飞跃。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开创性研究和系统性解决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问题,全面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科学描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图谱",系统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理论,标志着我们党对国家制度建设的认识和实践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社会主义制度 历史分期 制度理论 制度建设 国家治理体系 治理能力现代化 实践创新
下载PDF
中日的王光祈研究之现状与课题 被引量:3
20
作者 牛岛忧子 《音乐探索》 CSSCI 2010年第2期6-12,共7页
中日的传统历史研究者主要在音乐学领域中提到了王光祈,但与清末民国时期的其他知识分子相比,他没引起研究者的注目。自1980年以后,随着中国音乐史研究的发展,有关清末民国时期的研究中,在关于文化史、思想史、社会史等的研究中提到王... 中日的传统历史研究者主要在音乐学领域中提到了王光祈,但与清末民国时期的其他知识分子相比,他没引起研究者的注目。自1980年以后,随着中国音乐史研究的发展,有关清末民国时期的研究中,在关于文化史、思想史、社会史等的研究中提到王光祈的论文也增加了,并且对王光祈的学术研究也加深了。王光祈研究在历史学领域中要继续深入,首先我们必须验证前人研究的成就。限于管见,本文明确了中日的王光祈研究之现状并考察其研究的动向,同时提出今后的王光祈研究之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学 清末民国时期 中国近代知识分子 王光祈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