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ctively Exploring New Fields in the Study of Chinese History
1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2001年第1期24-26,共3页
关键词 Actively Exploring new Fields in the Study of chinese history
原文传递
回顾与省思:2023年近代社会史研究扫描
2
作者 赵晓阳 《晋阳学刊》 2024年第3期3-9,共7页
2023年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呈现出强劲兴盛的发展态势,其学术热点仍表现为对社会史学科的学术回顾与反思,主要包括史学研究“碎片化”问题、日常生活史研究、学术社会史研究、历史人类学研究、思想史与社会史研究等内容。同时,也形成一... 2023年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呈现出强劲兴盛的发展态势,其学术热点仍表现为对社会史学科的学术回顾与反思,主要包括史学研究“碎片化”问题、日常生活史研究、学术社会史研究、历史人类学研究、思想史与社会史研究等内容。同时,也形成一些新的学术增长热点,主要包括新革命生活史,全球史视野下的本土实践,借鉴社会史、社会经济史研究撰写某行业专业史等方面。但同时也存在着社会史研究理论探索明显滞后、研究“同质化“”碎片化”状态仍比较普遍等问题。期待未来社会史逐渐形成自身的特点和理论,甚至形成新的研究范式,为历史研究视野和解释能力的深度拓展做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 新革命生活史 全球史 行业史
下载PDF
论中国国际关系学的三次历史转向
3
作者 张畅 赵雪波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7-164,共8页
中国国际关系学创立于旧中国,但只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才真正开始和国家发展的历史进程同频共振。中国国际关系学在新中国成立后,开始了第一次历史转向,其最大的特征是以“国际共运史”为主流;改革开放后开始了第二次历史转向,... 中国国际关系学创立于旧中国,但只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才真正开始和国家发展的历史进程同频共振。中国国际关系学在新中国成立后,开始了第一次历史转向,其最大的特征是以“国际共运史”为主流;改革开放后开始了第二次历史转向,其最大特征是“回归”西方话语体系的国际关系学本体;世纪之交,国际格局急剧变化,全球治理理念和新型国际关系理念符合时代需求,成为中国国际关系学的第三次转向目标,也应该是世界国际关系学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国际关系学 历史转向 国际共运史 新型国际关系理论
下载PDF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引领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4
作者 刘宽红 张愿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38-44,共7页
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引领新时代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既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现实需要,也是引领大学生传承红色基因的实践要求。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活水源头,伟大建党精神蕴含着鲜明的创新性、革命性与人民性等... 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引领新时代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既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现实需要,也是引领大学生传承红色基因的实践要求。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活水源头,伟大建党精神蕴含着鲜明的创新性、革命性与人民性等理论特质,体现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史中,在兴党强党中发挥着价值引领的作用。领悟伟大建党精神的核心内涵及其精神品格,并将其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其理想信念上的教育引导价值、责任担当上的政治教育价值、保持顽强斗志的激励实践价值,以及无私奉献的道德育人价值,对于夯实大学生的信仰之基,传承红色基因,以及培养高素质的时代新人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伟大建党精神的育人价值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党史学习教育
下载PDF
论国史哲学与发展新时代中国学 被引量:3
5
作者 宋月红 《河北学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6,14,共7页
中国历史悠久、文明灿烂;近代中国历经人民蒙难、文明蒙尘而奋起抗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创建“青春之中华”,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建立了新中国。新中国在历史中国延续和发展的基础上,开启中华民族发展进步新纪元,开辟、坚持和发... 中国历史悠久、文明灿烂;近代中国历经人民蒙难、文明蒙尘而奋起抗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创建“青春之中华”,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建立了新中国。新中国在历史中国延续和发展的基础上,开启中华民族发展进步新纪元,开辟、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索、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国家不断富强,人民更加幸福。中华文明绵延发展,中华文化繁荣兴盛,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力量与不竭源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于是,走进中国、了解中国、认识和传播中国,业已在世界范围内日渐成为一种社会风尚和学术风气,中国学也成为一种国际“显学”,并促使其由过去“他塑”的“汉学”“海外中国学”“国外中国学”发展而为“自塑”“他塑”交流互鉴的“世界中国学”,特别是观照历史、观照时代,呼唤构建“新时代中国学”,推动更好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国史研究特别是国史哲学,赋予新时代中国学以新的时代内涵和自主知识体系。发展新时代中国学,就是要在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历史中解读中国实践、构建中国理论,同时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推动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真实、立体、全面地展示中国和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让世界认知“发展中的中国”“开放中的中国”“新时代的中国”“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的中国”。为在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中推进新时代中国学理论与方法建设,我们与河北学刊杂志社一起策划组织了本组专题讨论,结合新时代中国学发展建设中的若干历史、理论与学术问题进行多方面探讨,以期引领和推动新时代中国学研究不断向纵深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中国学 中国学 国史研究 理论与方法 中国式现代化
下载PDF
变异与变通:《剑桥中国文学史》关于明代台阁体的书写
6
作者 李晗 《国际汉学》 2023年第6期138-145,160,共9页
《剑桥中国文学史》是北美汉学家全面把握中国文学史的代表之作,代表了当代北美汉学界中国文学研究的最高水准。北美汉学家深受西方学术传统和本国文学理论思潮的影响,以明代前期台阁体为研究对象时,在文本选择的眼光、思维系统、方法... 《剑桥中国文学史》是北美汉学家全面把握中国文学史的代表之作,代表了当代北美汉学界中国文学研究的最高水准。北美汉学家深受西方学术传统和本国文学理论思潮的影响,以明代前期台阁体为研究对象时,在文本选择的眼光、思维系统、方法向度、学术体系、文学史观等诸多层面呈现出与国内不同的研究范式。考察《剑桥中国文学史》明代台阁体部分的叙史方式、研究特色及创见之处,反思与纠偏其在学理上的缺失与不足,有助于国内学界对“重写文学史”探索新的可能路径,促进全球学术对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汉学 《剑桥中国文学史》 明代台阁体 新历史主义 文化研究
下载PDF
奠基时期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的成就与地位 被引量:4
7
作者 程霖 毕艳峰 《财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26-38,共13页
文章将1897-1949年间的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作为该学科的奠基时期。鉴于奠基时期的学术研究对后续研究的重要影响,以及学术界对该阶段研究的不足和对其评价肯定得不够充分,文章从学术史研究的角度出发,围绕研究成果、学术争鸣、学术价值... 文章将1897-1949年间的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作为该学科的奠基时期。鉴于奠基时期的学术研究对后续研究的重要影响,以及学术界对该阶段研究的不足和对其评价肯定得不够充分,文章从学术史研究的角度出发,围绕研究成果、学术争鸣、学术价值以及研究特点等方面系统地阐述了奠基时期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的主要贡献与历史地位,并对经济思想史学科的发展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奠基时期 中国经济思想史 学术史研究
下载PDF
近百年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评说 被引量:13
8
作者 陆俭明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4,共14页
1924年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的出版,标志着现代汉语语法学在中国的诞生。文章依据语言研究的目的与任务,从所运用的理论方法、本体研究内容、应用研究这三条线索陈述了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近百年来的进展状况。在理论方法的运用上,逐步... 1924年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的出版,标志着现代汉语语法学在中国的诞生。文章依据语言研究的目的与任务,从所运用的理论方法、本体研究内容、应用研究这三条线索陈述了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近百年来的进展状况。在理论方法的运用上,逐步呈现多元化的态势,而且研究者面对汉语事实已不单单借鉴国外语言学理论方法,也提出了一些与以往不同的观点和理论主张;从研究内容看,已从“以描写为主”进到“以解释为主”,这体现了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深化;从应用研究的角度看,现代汉语语法应用研究不断增添服务对象,开拓新的应用领域。文章扼要梳理、陈述了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发展的历程,特别强调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开放政策也极大地推动了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改革开放40年也是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大发展的40年,特别是汉语学界开始对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进行反思,并积极探究“摆脱印欧语的干扰,用朴素的眼光看汉语”的研究路子,这对深化汉语语法研究起到了很好的推进作用。最后,指出了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中不可忽视的一些不良学风与文风以及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的研究走向,强调要在搞好现代汉语语法自身研究的基础上,以“语言学+”的模式,积极思考并逐步走向汉语语法研究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与交叉研究的路子,以不断开拓新的学科增长点,使得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更好地为国家、为社会、为人类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汉语语法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 发展历程
下载PDF
新时期汉语语法研究的特点和趋势 被引量:9
9
作者 邵敬敏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11,共9页
新时期的中国汉语语法学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无论是研究领域的扩大、研究专题的深化、研究队伍的更新,还是研究视野的国际化、研究理论的多元化、研究手段的现代化,无不渗透着浓郁的三大特色,即时代特色、中国特色和学科特色。... 新时期的中国汉语语法学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无论是研究领域的扩大、研究专题的深化、研究队伍的更新,还是研究视野的国际化、研究理论的多元化、研究手段的现代化,无不渗透着浓郁的三大特色,即时代特色、中国特色和学科特色。本文从四个方面对新时期的汉语语法研究进行阐述:(1)历史分期与评述框架;(2)学术梯队的新陈代谢;(3)新时期汉语语法研究的特色;(4)21世纪汉语语法研究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汉语语法学史 立体交叉评述模式 中国特色
下载PDF
中国报刊资料与近现代史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周兴樑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9-35,共7页
近现代中国报刊乃社会发展的产物。它是一个种类多、数量大、内容无所不包的史料宝库。报刊资料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其有很大史料价值, 及在中国近现代史的研究中占有举足轻重地位和起着十分重要之作用。我们应大力发掘、广为搜罗和准确运... 近现代中国报刊乃社会发展的产物。它是一个种类多、数量大、内容无所不包的史料宝库。报刊资料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其有很大史料价值, 及在中国近现代史的研究中占有举足轻重地位和起着十分重要之作用。我们应大力发掘、广为搜罗和准确运用各种报刊史料, 以期将近现代史各个领域的研究深化一大步, 取得更为丰硕的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报刊资料 中国近现代史 研究
下载PDF
中国早期播音期刊的发展演化 被引量:4
11
作者 周东华 姚璐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 2005年第4期54-58,67,共6页
通过文献查阅和考证,全面考察了1929年至1949年我国30余种播音期刊的发展历史。认定1929年12月创刊的《广播无线电年刊》为中国最早的播音期刊,并重点剖析了《播音教育月刊》。认为,播音期刊的出现形成了电磁波媒体与纸质媒体的完美互补... 通过文献查阅和考证,全面考察了1929年至1949年我国30余种播音期刊的发展历史。认定1929年12月创刊的《广播无线电年刊》为中国最早的播音期刊,并重点剖析了《播音教育月刊》。认为,播音期刊的出现形成了电磁波媒体与纸质媒体的完美互补,是播音学社会化和制度化的重要标志,它完整记载了中国播音事业发展的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音期刊 无线电广播 新闻传播学 中国新闻传播史
下载PDF
论民国时期的新闻史研究成果叙述体系 被引量:8
12
作者 倪延年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1-131,163-164,共11页
研究成果叙述体系是指由相关研究成果集体构建的对研究内容和结论进行叙述或展现方法和模式的有机组合。自民国创立到民国南京政府终结的20世纪40年代末,中国新闻史学界已初步构建起包括研究对象叙述体系、研究方法叙述体系、研究者叙... 研究成果叙述体系是指由相关研究成果集体构建的对研究内容和结论进行叙述或展现方法和模式的有机组合。自民国创立到民国南京政府终结的20世纪40年代末,中国新闻史学界已初步构建起包括研究对象叙述体系、研究方法叙述体系、研究者叙述体系和表现形式叙述体系等内涵的完整体系。虽然在这一阶段中的国家和民族及社会生活经历的动荡和波折明显影响了新闻史学研究,但新闻史研究仍循其内在规律向前发展,这一阶段新闻史研究成果的叙述体系在当时和其他学科基本处在相当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史研究:民国时期 新闻学基础理论 中国新闻史学
下载PDF
“新图书馆运动”的“前世”与“今生”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金荣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2-59,共8页
从20世纪初至今,在我国前后掀起了两次"新图书馆运动"。他们共同的目标就是实现中国图书馆事业完整意义上的现代化。图书馆现代化的基本内容包括价值观念上追求信息自由而公正地传播、管理手段上实现科学化人本化、技能方法... 从20世纪初至今,在我国前后掀起了两次"新图书馆运动"。他们共同的目标就是实现中国图书馆事业完整意义上的现代化。图书馆现代化的基本内容包括价值观念上追求信息自由而公正地传播、管理手段上实现科学化人本化、技能方法上传统与现代的协调统一、服务方式的开放多元等方面的内容。两次"新图书馆运动"的萌发、产生和发展都基于社会需要现代化图书馆这一现实要求而展开。20世纪初的"新图书馆运动1.0"的功绩在于奠定了现代图书馆事业的基本格局;"新图书馆运动2.0"的功绩在于使现当代中国图书馆事业的价值观修复了长达百年的缺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书馆史 新图书馆运动 比较研究
下载PDF
论新世纪中国经济史学发展的生长点 被引量:2
14
作者 戴一峰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6-102,共7页
中国经济史学在新世纪里应当有新的、突破性的发展 ,关键之一在于培育新的学科生长点 ,即开拓新的、有发展潜力的研究领域。新的学科生长点的培育离不开历史与现实两片土地。改革开放以来 ,在现实变革需求的有力推动下 ,中国经济史研究... 中国经济史学在新世纪里应当有新的、突破性的发展 ,关键之一在于培育新的学科生长点 ,即开拓新的、有发展潜力的研究领域。新的学科生长点的培育离不开历史与现实两片土地。改革开放以来 ,在现实变革需求的有力推动下 ,中国经济史研究有了长足进步 ,新的生长点已经破土而出。为确保生长点的顺畅成长 ,理论与方法创新是其关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1世纪 中国 经济史学 生长点 发展 自然 经济 文化
下载PDF
2018年中国世界史研究评析——对2018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转载论文和全年索引的统计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柴英 朱文旭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5-114,共10页
基于2018年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转载论文和全年索引统计分析,可以看出本年度中国世界史诸多领域在盘整回顾过往40年的同时,史学研究呈现诸多态势。海洋史引领专门史研究细致深入;传统政治史、经济史和思想史吸收新史学... 基于2018年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转载论文和全年索引统计分析,可以看出本年度中国世界史诸多领域在盘整回顾过往40年的同时,史学研究呈现诸多态势。海洋史引领专门史研究细致深入;传统政治史、经济史和思想史吸收新史学的给养、相得益彰;新文化史和文本阐释推进史学研究多样化。过往研究相对薄弱的地区、领域开始有学者涉足,布局失衡的问题有所缓解。但中国世界史研究持续推进仍有待学人携手共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世界史研究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 专门史 海洋史 新史学
下载PDF
清末民初白话报刊的兴起、发展及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周棉 李新亮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44-50,共7页
清末民初白话报刊的兴起与发展是20世纪社会变革的产物,同时也促进了社会的变革。甲午战败之后,白话报刊兴起,至维新运动时期,白话报刊掀起第一次高潮。百日维新的失败使白话报刊的发展陷入低谷。清末新政以后,清政府推行兴学堂、办报... 清末民初白话报刊的兴起与发展是20世纪社会变革的产物,同时也促进了社会的变革。甲午战败之后,白话报刊兴起,至维新运动时期,白话报刊掀起第一次高潮。百日维新的失败使白话报刊的发展陷入低谷。清末新政以后,清政府推行兴学堂、办报馆等措施,推动了白话报刊的发展。其间,以留日学生为代表的革命党人、革命派知识分子和其他人士担任了一些重要报刊的主编和主笔,他们借助白话报刊这一平台,传播革命思想和先进文化,不仅将白话报刊的发展推向了新的高潮,促进了辛亥革命,也因为自身的白话报刊编撰实践,为此后的五四文学革命做了必要的人才储备和语言文学变革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民初 清末新政 留学生 白话报刊
下载PDF
建国以来中国近代报刊史研究成果与思考 被引量:2
17
作者 谢天勇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94-202,287,共9页
建国以来,尤其是1978年以后,中国近代报刊史的研究取得极大成就,各方面的历史空白不断被填补。本文着重分析近代报刊史研究各个阶段的突出特征,并认为应从重新评估近代报刊之于社会及当今学界的重要作用,注重探究在社会变迁中发挥重要... 建国以来,尤其是1978年以后,中国近代报刊史的研究取得极大成就,各方面的历史空白不断被填补。本文着重分析近代报刊史研究各个阶段的突出特征,并认为应从重新评估近代报刊之于社会及当今学界的重要作用,注重探究在社会变迁中发挥重要作用却未得到充分重视的报刊,注意归纳报刊史研究的方法理论体系等三个层面深化报刊史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代报刊史 研究特征 成果 反思
下载PDF
《新青年》的经营与传播创造 被引量:2
18
作者 姚远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1-48,共8页
基于新闻事业史和科学传播角度的原始期刊文献调研和考证方法,对《新青年》媒介形态作全面研究,为五四时期科学传播史研究提供典型案例。研究结果表明:《新青年》首先改用白话文和采用新式标点符号;首次实行轮值主编制度;通过赠送、交... 基于新闻事业史和科学传播角度的原始期刊文献调研和考证方法,对《新青年》媒介形态作全面研究,为五四时期科学传播史研究提供典型案例。研究结果表明:《新青年》首先改用白话文和采用新式标点符号;首次实行轮值主编制度;通过赠送、交换、代派销售、登载广告等多种方式经营管理,成功地使发行量达到15 000份以上;曾出版"新青年丛书"、专号或专号出单行本、合订本重印等形式,实现再传播增值或扩大传播范围。结论认为:《新青年》一扫晚清以来中文期刊传播科学多由传教士把持或国人自办期刊影响很小的局面,创造了中国近代期刊作用于社会和与时代俱进的一个奇迹。它还以其期刊类型、办刊理念、编辑模式和传播策略,影响一批新型的国人自办期刊,推进了文化的转型,引领了国人自办期刊的新方向,也使期刊载体的内涵、外延及其社会功用得到空前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青年》 媒介组织形态 编辑出版传播 中国期刊史 科学传播史
下载PDF
《新著国语文法》在语法研究上的贡献新论 被引量:1
19
作者 刁晏斌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58-63,共6页
《新著国语文法》在现代汉语语法学史上的地位是无法撼动的,以前人们对此书价值和贡献的阐发多着眼于比较宏观的角度和方面,而对相对微观一些的方法层面上的东西,则发掘得还不够。后一方面,主要表现在对汉语语法现象观察得非常细致,重... 《新著国语文法》在现代汉语语法学史上的地位是无法撼动的,以前人们对此书价值和贡献的阐发多着眼于比较宏观的角度和方面,而对相对微观一些的方法层面上的东西,则发掘得还不够。后一方面,主要表现在对汉语语法现象观察得非常细致,重描写而不轻解释;善用比较方法,进行多方面的比较;成功使用了一些今天还在流行的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黎锦熙 《新著国语文法》 语法 语法学史
下载PDF
新时期中国大陆宋诗研究述评 被引量:1
20
作者 莫砺锋 程杰 《阴山学刊》 2000年第2期26-32,共7页
宋诗的历史地位、审美价值得到重新认识 ,大家名家的研究不断深入 ,一些中小诗人也逐步引起注意 ,重要的诗歌流派得到了梳理讨论 ,诗歌与文学其它门类的关系以及诗歌创作与宗教政治、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外部关系”也得到一些初步审视观... 宋诗的历史地位、审美价值得到重新认识 ,大家名家的研究不断深入 ,一些中小诗人也逐步引起注意 ,重要的诗歌流派得到了梳理讨论 ,诗歌与文学其它门类的关系以及诗歌创作与宗教政治、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外部关系”也得到一些初步审视观照。研究视野不断开拓 ,理论方法不断改进 ,研究者的整体素质和水平也不断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宋诗 文学研究 作者 诗歌流派 文献整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