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3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年轻学者勿轻言中国无奴隶社会——读《臣、小臣与商周社会》的一点意见
1
作者 张顺洪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3,9,共4页
《臣、小臣与商周社会》一书认为:中国古代没有经历过奴隶社会;“臣”不是奴隶,而是“长”,其身份不低。这种看法是不准确的,也是很不全面的。实际上,先秦时期存在着众多奴隶,奴隶除可称为“臣”外,还有其他不少称呼。这一点从西周金文... 《臣、小臣与商周社会》一书认为:中国古代没有经历过奴隶社会;“臣”不是奴隶,而是“长”,其身份不低。这种看法是不准确的,也是很不全面的。实际上,先秦时期存在着众多奴隶,奴隶除可称为“臣”外,还有其他不少称呼。这一点从西周金文资料清楚可见。此外,奴隶社会还有不少其他标识。郭沫若等老一辈学术大师认为中国经历过奴隶社会。我们的年轻学者不应轻言中国古代没有奴隶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奴隶 商周史 奴隶社会
下载PDF
襄阳楚史的成长期
2
作者 陈礼龙 熊选德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7-24,共8页
襄阳楚史分为楚族形成、成长、强盛、衰落和涅槃五个时期。成长期上承楚族形成期,下讫强盛期。其上限为西周初的熊绎,下限至春秋初的熊眴,大约286年的历史。成长期的楚国面对西周处在劣势中,周强楚弱,楚只有在困顿中前行,砥砺中奋进,其... 襄阳楚史分为楚族形成、成长、强盛、衰落和涅槃五个时期。成长期上承楚族形成期,下讫强盛期。其上限为西周初的熊绎,下限至春秋初的熊眴,大约286年的历史。成长期的楚国面对西周处在劣势中,周强楚弱,楚只有在困顿中前行,砥砺中奋进,其发展脉状大致上为:起—落—起—落—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襄阳楚史 成长期 楚国 西周 荆山
下载PDF
东周秦汉时期骆驼题材文物初步研究
3
作者 冯锴 李阳 +1 位作者 蒋文孝 王添瑞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2-92,共11页
本文在广泛梳理东周秦汉时期骆驼题材文物类别与时空分布的基础上,认为骆驼题材文物的出现年代、分布范围和造型风格具有显著的时代与地域特征。骆驼题材文物在内地的出现和发展,深受我国北方人群的影响,显示出较为活跃的农牧互动。秦... 本文在广泛梳理东周秦汉时期骆驼题材文物类别与时空分布的基础上,认为骆驼题材文物的出现年代、分布范围和造型风格具有显著的时代与地域特征。骆驼题材文物在内地的出现和发展,深受我国北方人群的影响,显示出较为活跃的农牧互动。秦始皇帝陵陵西大墓M1新发现的单体金、银骆驼塑像写实逼真的艺术形式,是我国骆驼题材文物中的特例,但在中亚、西亚艺术品中有迹可循,它可能是舶来品,也可能是在西方艺术影响之下本土创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周秦汉时期 骆驼题材文物 农牧互动 中西文化交流
下载PDF
传世文献中“王城”与“成周”之方位沿革
4
作者 孟奂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99-104,共6页
不同时代的传世文献对周代“王城”与“成周”方位及其沿革具有的不同观点,可概括为东周双城说、西周双城说、西周—春秋单城说和合城说。其中今文经学的东周双城说是基于战国洛阳地区政治形势的叙述,继之演化而来的古文经学的西周双城... 不同时代的传世文献对周代“王城”与“成周”方位及其沿革具有的不同观点,可概括为东周双城说、西周双城说、西周—春秋单城说和合城说。其中今文经学的东周双城说是基于战国洛阳地区政治形势的叙述,继之演化而来的古文经学的西周双城说为王朝政治的合法性提供支持,因而具有广泛稳定的影响力。相较之下,西周—春秋单城说较为有据,而仅作为某种史学观点存在。合城说则是调和经史与文献记载矛盾的观点。囿于史料的缺乏与彼此矛盾,各观点尽管不能完全解决有关周代“王城”与“成周”的确切方位问题,但是其源流发展揭示了经学与史学各自相异的治学旨趣和学术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史 洛阳 周王城 成周 地理思想
下载PDF
钱玄同与崔适交游考
5
作者 余连祥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32-39,共8页
钱玄同于1911年2月拜访崔适,问学三年后开始执弟子礼。经钱玄同推荐,崔适于1914年秋季进入北京大学哲学门任讲师,并由北大出版部印成了《史记探源》《春秋复始》《论语足征记》。崔适年老体弱,口才不佳,1920年失业后搬离北大,住进湖州... 钱玄同于1911年2月拜访崔适,问学三年后开始执弟子礼。经钱玄同推荐,崔适于1914年秋季进入北京大学哲学门任讲师,并由北大出版部印成了《史记探源》《春秋复始》《论语足征记》。崔适年老体弱,口才不佳,1920年失业后搬离北大,住进湖州会馆。后经钱玄同设法,崔适于1922年回北大预科上课,1923年因不能上讲台而只能改作文。1924年8月,崔适客死京城,钱玄同设法筹钱为其办理后事。钱玄同又通过参与“古史辨”运动,扩大了崔适的学术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崔适 钱玄同 今文经学 古史辨
下载PDF
从文字文本到文化文本:《宗子维城》与西周史重构
6
作者 吴玉萍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9-147,共9页
文本的概念不应圈囿于纸质文献,多元的文本样态(包括口传、仪式、器物等)应当被关注。文化文本作为大于文字文本或语言文本的概念,将语言文字符号以及非语言的符号统合在一起,从整体性上还原了文化本有的样貌。《宗子维城》作为一部讲... 文本的概念不应圈囿于纸质文献,多元的文本样态(包括口传、仪式、器物等)应当被关注。文化文本作为大于文字文本或语言文本的概念,将语言文字符号以及非语言的符号统合在一起,从整体性上还原了文化本有的样貌。《宗子维城》作为一部讲“物证”的力作,聚焦出土器物,重述文化,解码符号,用第四重证据重构西周史。应当说,从文字文本到文化文本,《宗子维城》很好地实践了文学人类学的文化文本理论,新发现和新见解亦丰富了我们对周代社会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字文本 文化文本 第四重证据 西周史 《宗子维城》
下载PDF
“既丧酆镐”:《史记》的两周之际历史书写及其深意
7
作者 张若琪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12-21,共10页
平王东迁是两周历史的重要转折点。《史记》以《国语》《吕氏春秋》《秦记》为主要资料,参考谱牒类文献,连缀出一条“幽王废嫡—申侯灭周—平王继位—东徙洛邑”的叙事线索,并着重叙述了秦襄公因此事而得以跻身诸侯之列的事迹,构筑出一... 平王东迁是两周历史的重要转折点。《史记》以《国语》《吕氏春秋》《秦记》为主要资料,参考谱牒类文献,连缀出一条“幽王废嫡—申侯灭周—平王继位—东徙洛邑”的叙事线索,并着重叙述了秦襄公因此事而得以跻身诸侯之列的事迹,构筑出一个后人藉以了解平王东迁史的基本框架。然而,受史料来源的限制与原始察终史观的影响,太史公并没有完整翔实地叙述两周之际的史事,而是致力于揭示事件背后蕴含的兴衰缘由,突出“幽厉昏乱,既丧酆镐”的标志性意义:幽王的昏庸导致了西周的灭亡,在经历了一系列动荡后,平王不得不东迁洛邑,秦襄公则获得了凭藉攻逐戎寇以占据宗周故地的权力,而这正是周秦之际大变局的最初发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记》 两周之际 平王东迁 秦襄公 历史书写
下载PDF
西周沣镐遗址全新世土壤研究 被引量:16
8
作者 周群英 黄春长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10-315,共6页
根据西安西部西周沣镐遗址附近全新世土壤剖面磁化率、全铁、有机碳、Rb和Sr等指标的测定分析 ,揭示了与全新世环境变化相对应的成壤过程 ,阐明西周时代土壤和土地资源状况及人类耕作对成壤过程影响。认为全新世早期气候较温和干燥 ,风... 根据西安西部西周沣镐遗址附近全新世土壤剖面磁化率、全铁、有机碳、Rb和Sr等指标的测定分析 ,揭示了与全新世环境变化相对应的成壤过程 ,阐明西周时代土壤和土地资源状况及人类耕作对成壤过程影响。认为全新世早期气候较温和干燥 ,风尘堆积速率降低 ,有一定生物风化成壤作用 ,土壤发育表现为边沉积边成壤 ;全新世中期气候温暖湿润 ,生物风化成壤作用大于风尘堆积作用 ,随着沉积和成壤继续 ,土壤层深厚 ,形成古土壤层 (S0 ) ;全新世晚期气候恶化 ,沙尘暴频繁发生 ,风尘堆积作用大于风化成壤作用 ,形成现代黄土层 (L0 )覆盖了土壤 (S0 ) ,使之成为埋藏古土壤。西周时期 (30 0 0~ 2 72 0aB .P .)气候干旱使环境资源恶化 ,土壤退化严重 ,当时的耕作层和古地面位于相当于黄土 (L0 )下部、古土壤 (S0 )顶界以上 10cm的层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周时代 沣镐遗址 农耕土壤 全新世
下载PDF
古墓葬出土纺织纤维的微观形态结构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南普恒 金普军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7-60,共4页
利用扫描电镜和偏光显微镜对山西横水西周墓地出土青铜器上残留纺织纤维的微观形态结构进行了显微分析,结合现代纺织学研究成果对其进行了细致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出土纺织纤维为天然纤维素纤维,分为苎麻和大麻两类,说明西周时期山西... 利用扫描电镜和偏光显微镜对山西横水西周墓地出土青铜器上残留纺织纤维的微观形态结构进行了显微分析,结合现代纺织学研究成果对其进行了细致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出土纺织纤维为天然纤维素纤维,分为苎麻和大麻两类,说明西周时期山西南部地区已经采用苎麻、大麻纤维作为纺织原料编制织物。研究结果也表明,显微分析技术非常适合古墓葬出土少量甚至微量纺织品的分析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墓葬 西周 纺织纤维 扫描电镜 偏光显微镜
下载PDF
论从甲骨文到今文尚书的动宾结构模式化及其发展 被引量:8
10
作者 马清华 李为政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48-158,共11页
甲骨文动宾结构有动宾和宾动两式,宾语后置是其基本语序倾向。卜辞宾语不同的前置方式起于不同的动因,有标记前置主要归因于强调需要,无标记前置在某种程度上归因于原始语言较低的句法模式化水平。甲骨文宾语中占最大规模的不是客体宾语... 甲骨文动宾结构有动宾和宾动两式,宾语后置是其基本语序倾向。卜辞宾语不同的前置方式起于不同的动因,有标记前置主要归因于强调需要,无标记前置在某种程度上归因于原始语言较低的句法模式化水平。甲骨文宾语中占最大规模的不是客体宾语,而是附加体宾语,这是该时期宾语的典型特征,但西周汉语里客体已取代附加体在宾语中的典型地位。不过,西周汉语和尚书语言双宾语结构的语序仍有模式化水平较低的遗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骨文 西周金文 今文尚书 动宾结构 模式化水平 标记化水平 非定型性
下载PDF
西周时期三类不同性质的射礼及其演变 被引量:29
11
作者 胡新生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12-117,共6页
西周金文所反映的射礼包括三类性质不同的活动 ,即军事性的射术训练、宗教性的射牲仪式和娱乐性的集体游艺活动。这三类射礼各自沿着不同的道路向前发展 ,其中与饮宴、乐舞相结合的娱乐性射礼为东周时代更加复杂规范的乡射、大射、燕射... 西周金文所反映的射礼包括三类性质不同的活动 ,即军事性的射术训练、宗教性的射牲仪式和娱乐性的集体游艺活动。这三类射礼各自沿着不同的道路向前发展 ,其中与饮宴、乐舞相结合的娱乐性射礼为东周时代更加复杂规范的乡射、大射、燕射、宾射诸礼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以往的研究者对西周射礼的性质差异未作细致分辨 ,有些看法如西周已没有“贯革之射”,《仪礼》所记射礼属于军礼 ,西周存在“射鱼”之礼等等 ,都不尽符合史实 ,应予纠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周时代 射礼 礼制
下载PDF
“懿王元年天再旦于郑”考证 被引量:10
12
作者 刘次沅 周晓陆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1999年第1期48-54,共7页
“懿王元年天再旦于郑”,是《竹书纪年》中的记载。“日食说”提出后,它成为西周年代学研究的一条重要线索。文章考察了这条记录在古书中的各种来源;讨论了它作为天象记录的可靠性;评述了近人对这一问题的提出和研究,并提出进一步... “懿王元年天再旦于郑”,是《竹书纪年》中的记载。“日食说”提出后,它成为西周年代学研究的一条重要线索。文章考察了这条记录在古书中的各种来源;讨论了它作为天象记录的可靠性;评述了近人对这一问题的提出和研究,并提出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案。对于“郑”的地望,文章在简述前人的工作后提出它与“日食说”有关的种种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文学史 年代学 日食
下载PDF
夏、商、周之前还有个虞朝 被引量:17
13
作者 王树民 《河北学刊》 2002年第1期146-147,共2页
我国古代历史上统称是夏、商、周三代 ,有些古籍又称为虞、夏、商、周四代。作为虞氏的世系 ,现在可考的有幕等十五个名号 ,而不止是尧舜禅让中的舜一代五十年 ,是古代史上实际存在很长时期的一个朝代 ,具有特殊的历史地位。
关键词 上古史 夏代 商代 周代 有虞氏
下载PDF
《尚书·洪范》作于周朝初年考 被引量:10
14
作者 陈蒲清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90-96,共7页
研究《洪范》的写作年代,对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洪范》是周初史官对箕子陈述的笔录,不是后代人的作品。这个结论可从4个方面论证:一是《尚书》流传的历史;二是《洪范》的语言特点;三是思想的发展轨迹;四是"卜"与... 研究《洪范》的写作年代,对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洪范》是周初史官对箕子陈述的笔录,不是后代人的作品。这个结论可从4个方面论证:一是《尚书》流传的历史;二是《洪范》的语言特点;三是思想的发展轨迹;四是"卜"与"筮"的地位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范 周初 流传史 语言 思想
下载PDF
新见西周爯簋铭文释读 被引量:28
15
作者 吴振武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84-88,共5页
首次刊布的这篇西周青铜簋铭,器主名“爯”,计49字,时代约在西周中期。铭文的主要内容虽为器主的祈愿之辞,然关系到西周思想文化、家族形态、语言文字等一系列有价值的课题。
关键词 爯簋 西周金文 古文字 考释
下载PDF
周代射箭教育探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姜广义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5-38,共4页
探析了我国周代射箭教育成功的原因:先进的射箭教育思想、正确的射箭价值观及优良的社会教育环境、完善的射箭教育制度、周全的射箭规则礼仪教育。周代射箭教育给当代学校育人、社会育人、制度构建与执行、文化引领方面诸多启示。
关键词 体育史 射箭教育 礼仪文化 周代
下载PDF
流寓周隋的南朝士人交往图卷——新出隋开皇八年《朱干墓志》笺证 被引量:6
17
作者 周晓薇 王其祎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3-92,共10页
吴郡钱塘朱氏是南朝齐梁间文学世家,其后裔在进入北周后竟不为史载。新出土的隋代《朱干墓志》所揭示的正是朱氏一族在周隋间的政治与文化生活轨迹,并为其家族世系的链接补备了重要阙环。由于墓志的序和铭是出自南朝文学领袖明克让与庾... 吴郡钱塘朱氏是南朝齐梁间文学世家,其后裔在进入北周后竟不为史载。新出土的隋代《朱干墓志》所揭示的正是朱氏一族在周隋间的政治与文化生活轨迹,并为其家族世系的链接补备了重要阙环。由于墓志的序和铭是出自南朝文学领袖明克让与庾信之手,故对于补备他们的遗文和研讨入北的南朝士人交往关系保存了珍贵史料。其中所揭示的丰富的南朝士人行迹与文化传承,也为进一步探究周隋间的政治文化倾向特别是文化理念提供了可资借鉴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干墓志 北周史 隋史 南朝士人 文化
下载PDF
关中地区发现的西周火葬墓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志友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7-81,共5页
2001年陕西华县东阳墓地发掘中,发现2座西周时期的火葬墓,周原扶风黄堆和最近发现的周公庙32号墓,也都发现有火烧现象,说明在周人统治的近畿或中心地区,也有火葬的习俗。据此,对关中地区西周火葬墓的形式、形成原因进行了探讨,认为这些... 2001年陕西华县东阳墓地发掘中,发现2座西周时期的火葬墓,周原扶风黄堆和最近发现的周公庙32号墓,也都发现有火烧现象,说明在周人统治的近畿或中心地区,也有火葬的习俗。据此,对关中地区西周火葬墓的形式、形成原因进行了探讨,认为这些火葬墓的存在是一种处理意外死亡、具有较高地位死者的葬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中地区 西周 火葬墓 等级 凶死
下载PDF
新出金文与西周曾侯 被引量:5
19
作者 罗运环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8-22,共5页
姬姓曾国不见于传世文献,研究姬姓曾国历史难,研究西周姬姓曾国更难。新出金文提供了珍贵资料,本文据此,探讨了西周初年曾国的开国史,西周时代曾侯世系。考证第二位曾侯或当名"周",第三位曾侯名字应为犭立(戾)。对曾侯仲子游... 姬姓曾国不见于传世文献,研究姬姓曾国历史难,研究西周姬姓曾国更难。新出金文提供了珍贵资料,本文据此,探讨了西周初年曾国的开国史,西周时代曾侯世系。考证第二位曾侯或当名"周",第三位曾侯名字应为犭立(戾)。对曾侯仲子游父及曾侯絴伯的关系及世系进行了审慎地推论,使西周时代曾国的世系及相关历史线索有较清晰地把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周 金文 曾国 曾侯
下载PDF
逨盘铭文的注译及简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彭曦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5期10-16,21,共8页
2003年元月,宝鸡眉县杨家村新出土西周青铜器27件,为本世纪初重大考古发现。其中逨盘铭文372字,是最重要的一件国宝。逨盘的价值是:第一,可补文献之缺;第二,为西周青铜器断代提供了标准器;第三,映证了《史记·周本纪》所载成、康二... 2003年元月,宝鸡眉县杨家村新出土西周青铜器27件,为本世纪初重大考古发现。其中逨盘铭文372字,是最重要的一件国宝。逨盘的价值是:第一,可补文献之缺;第二,为西周青铜器断代提供了标准器;第三,映证了《史记·周本纪》所载成、康二王时期西周与鬼方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逨盘 铭文 西周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