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基因组重测序的藏羚Y染色体多态性遗传位点筛选
1
作者 王舒闻 王东 +5 位作者 成若通 陈玉莹 李佳宾 陈一博 陈家瑞 魏青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4-33,共10页
藏羚Pantholops hodgsonii是藏羚属Pantholops现存的唯一物种,由于Y染色体基因较保守,基于近缘物种的Y染色体多态性遗传位点筛选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本研究对15份藏羚新鲜组织样品进行基因组重测序,生物信息分析筛选出Y染色体雄性特异区(... 藏羚Pantholops hodgsonii是藏羚属Pantholops现存的唯一物种,由于Y染色体基因较保守,基于近缘物种的Y染色体多态性遗传位点筛选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本研究对15份藏羚新鲜组织样品进行基因组重测序,生物信息分析筛选出Y染色体雄性特异区(MSY)对应的scaffolds,对部分SNP及SSR位点进行多态性验证。共比对出44个scaffolds,以其中序列最长、候选变异位点最多且最完整的KE113803.1为参考,对其中190个SNP变异位点设计引物进行验证,共获得45条MSY DNA序列,其中15对引物扩增到的11898 bp DNA序列中检测到27个SNP位点;同时对KE113803.1中除单核苷酸重复以外的134个SSR位点设计引物并验证多态性,筛选出56个Y-SSR位点,其中5个具有多态性。本研究结果为后续分析藏羚Y染色体遗传多样性及父系遗传奠定了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羚 基因组重测序 Y染色体 SNP SSR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对鹿蹄橐吾镇咳活性成分的初步研究
2
作者 汤俊 陈翔 +2 位作者 徐玲 胡敏 肖凌 《中国药事》 CAS 2024年第4期423-438,共16页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获取鹿蹄橐吾治疗咳嗽的潜在活性成分及蛋白靶点,并探讨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从PubMed等数据平台获得鹿蹄橐吾化学成分并使用SwissADME和SwissTargetprediction对其进行筛选,获取潜在成分;利用GeneCards获取咳...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获取鹿蹄橐吾治疗咳嗽的潜在活性成分及蛋白靶点,并探讨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从PubMed等数据平台获得鹿蹄橐吾化学成分并使用SwissADME和SwissTargetprediction对其进行筛选,获取潜在成分;利用GeneCards获取咳嗽相关靶点;通过STRING和Cytoscape构建和分析PPI网络,获取核心靶点;使用Metascape平台进行GO生物功能过程和KEGG代谢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在多平台分析下得到23个核心靶点,其对应成分中多为艾里莫芬烷型倍半萜,GO分析获取了如蛋白磷酸化正调控、炎症反应调节等生物过程,细胞膜及突触等细胞组成,以及蛋白激酶结合、蛋白质结构域特异性结合等分子功能条目。KEGG富集显示与炎症等相关的信号通路。结论:鹿蹄橐吾存在改善咳嗽病征的有效成分,且以多组分、多靶点、多通路的形式发挥作用,其机制可能涉及炎症和免疫等相关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蹄橐吾 镇咳 网络药理学 活性成分 分子机制
下载PDF
毛发转印法修复藏羚羊标本的成功实践
3
作者 彭亚君 吴斌 张健氢 《浙江林业科技》 2024年第4期57-61,共5页
文章阐述了藏羚羊Pantholops hodgsonii标本利用三维扫描、毛发转印等手段,最大程度地还原了标本本身,并且很好地保证了复原标本的科学性。通过该方法对标本的修复实践,为复原修复博物馆馆藏标本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解决了保养难、修复... 文章阐述了藏羚羊Pantholops hodgsonii标本利用三维扫描、毛发转印等手段,最大程度地还原了标本本身,并且很好地保证了复原标本的科学性。通过该方法对标本的修复实践,为复原修复博物馆馆藏标本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解决了保养难、修复难的问题,是今后标本保护发展的一个方向,具有广阔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发转印 标本修复 藏羚羊
下载PDF
中药山紫菀类研究Ⅲ.川紫菀与紫菀祛痰镇咳药理作用比较 被引量:16
4
作者 赵显国 王峥涛 +4 位作者 马继元 徐珞珊 徐国钧 林鸽 林鸽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35-37,共3页
对4种川紫菀及紫菀进行了祛痰镇咳的药理作用比较,结果表明4种州紫菀均具明显的镇咳祛痰作用,与相同剂量的紫菀无明显差异。
关键词 紫菀 山紫菀 镇咳 祛痰 药理 实验研究
下载PDF
鹿蹄橐吾水溶性多糖的分离纯化和体外清除自由基活性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刘春兰 李阳 +2 位作者 杜宁 黄潇 王文蜀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414-1416,共3页
目的:为合理利用鹿蹄橐吾提供一定依据,对鹿蹄橐吾进行多糖提取分离纯化。方法:鹿蹄橐吾经热水浸提,乙醇沉淀得粗多糖LW。此粗多糖经分离纯化得纯化多糖LW21。LW21经检测为纯多糖。用荧光法对鹿蹄橐吾多糖LW,LW21进行清除自由基活性的... 目的:为合理利用鹿蹄橐吾提供一定依据,对鹿蹄橐吾进行多糖提取分离纯化。方法:鹿蹄橐吾经热水浸提,乙醇沉淀得粗多糖LW。此粗多糖经分离纯化得纯化多糖LW21。LW21经检测为纯多糖。用荧光法对鹿蹄橐吾多糖LW,LW21进行清除自由基活性的研究。结果:LW、LW21对羟自由基及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具有明显的清除效果,且LW21对上述两种自由基的清除效果优于粗多糖LW。结论:从清除自由基活性实验可以证明鹿蹄橐吾水溶性多糖可作为抗衰老保健或药物在临床上使用,具有进一步开发生产的价值。鹿蹄橐吾多糖LW21是一新结构多糖,为首次从鹿蹄橐吾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蹄橐吾 多糖 纯化 自由基
下载PDF
藏羚羊寄生虫感染现状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吴晓民 胡罕 +2 位作者 张洪峰 车利锋 乔继英 《经济动物学报》 CAS 2013年第2期63-66,共4页
藏羚羊又称藏羚、长角羊等,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主要分布在中国青藏高原(西藏、青海和新疆),被称为"可可西里的骄傲",也是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中严禁贸易的濒危动物。关于藏羚羊迁徙的文章有很多,但有关它... 藏羚羊又称藏羚、长角羊等,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主要分布在中国青藏高原(西藏、青海和新疆),被称为"可可西里的骄傲",也是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中严禁贸易的濒危动物。关于藏羚羊迁徙的文章有很多,但有关它的疾病方面的研究很少,寄生虫病研究也不多。迄今报道的藏羚羊体内、外共发现7种寄生虫,其中原虫1种、线虫2种、绦虫2种、体外寄生虫2种。文中对其寄生虫感染的情况及原因作一综述,为野生动物寄生虫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动物 藏羚羊 寄生虫
下载PDF
鹿蹄橐吾多糖LW_(21)的分离纯化及其结构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刘春兰 杜宁 +2 位作者 徐桂云 黄潇 阿西娜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57-61,共5页
目的:确定鹿蹄橐吾多糖LW21的结构,为探讨鹿蹄橐吾多糖的药理活性,合理利用鹿蹄橐吾这种植物资源提供依据。方法:水提取醇沉获得鹿蹄橐吾水溶性粗多糖LW,经酸性乙醇分级和DEAE-SephdexA-25纯化得多糖LW21。纸层析、醋酸纤维薄膜电泳和Se... 目的:确定鹿蹄橐吾多糖LW21的结构,为探讨鹿蹄橐吾多糖的药理活性,合理利用鹿蹄橐吾这种植物资源提供依据。方法:水提取醇沉获得鹿蹄橐吾水溶性粗多糖LW,经酸性乙醇分级和DEAE-SephdexA-25纯化得多糖LW21。纸层析、醋酸纤维薄膜电泳和Sepharose CL-4B柱层析进行纯度鉴定,LW21结构分析采用高碘酸氧化、Smith降解、甲基化分析及IR、NMR、GC和GC-MS等方法。结果表明:LW21为均一多糖,相对分子质量约为1.1×106。其单糖组成为鼠李糖(Rha)、阿拉伯糖(Ara)、甘露糖(Man)、葡萄糖(Glc)、半乳糖(Gal),物质的量比为7.4:11.9:25.7:40.0:14.9。多糖LW21为有分枝结构,主链由Glc和Man构成,其中其中Man主要以β(1→2)和β(1→6)糖苷键连接,β(1→2)糖苷键在3-O处和6-O处有分枝,β(1→6)糖苷键在2-O和4-O处有分枝,Glc也主要以β(1→2)及β(1→6)糖苷键连接,β(1→2)糖苷键在6-O处有分枝,β(1→6)糖苷键连接,在2-O处有分枝。分子支链由Ara、Rha、Gal构成。末端残基为Gal、Ara、Rha、Glc。结论:鹿蹄橐吾多糖LW2 1是一新结构多糖,为首次从鹿蹄橐吾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蹄橐吾 多糖 甲基化分析 结构分析
下载PDF
鹿蹄橐吾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王文蜀 卢鹏 +1 位作者 赵坤 冯金朝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7期176-177,共2页
目的:研究鹿蹄橐吾的化学成分,鉴定化合物结构。方法:通过硅胶柱色谱,并运用硅胶薄层制备以及凝胶柱色谱的方法分离纯化化合物,利用现代分析技术解析化合物结构。结果:分离得到了4个化合物:槲皮素(Ⅰ),(E)-3-(2-羟基-4-甲氧基苯基)-2-... 目的:研究鹿蹄橐吾的化学成分,鉴定化合物结构。方法:通过硅胶柱色谱,并运用硅胶薄层制备以及凝胶柱色谱的方法分离纯化化合物,利用现代分析技术解析化合物结构。结果:分离得到了4个化合物:槲皮素(Ⅰ),(E)-3-(2-羟基-4-甲氧基苯基)-2-丙烯酸(Ⅱ),(E)-3-(2,4-二羟基苯基)-2-丙烯酸(Ⅲ),(S)-3-羟基-3-苯基丙酸(Ⅳ)。结论:化合物(Ⅰ),(Ⅱ),(Ⅲ)和(Ⅳ)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科 鹿蹄橐吾 化学成分 丙烯酸
下载PDF
现代交通建设与濒危野生动物的保护——以藏羚羊为例 被引量:6
9
作者 冯晓东 刘欣 《林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69-71,共3页
介绍了我国藏羚羊的种群分布、迁徙习性,简要分析了藏羚羊的致危因素,指出青藏铁路对藏羚羊等野生动物的影响,如破坏觅食、栖息场所,阻断迁徙路线等。认为设立野生动物通道有助于减轻现代交通设施对藏羚羊等动物迁徙习性的影响,但... 介绍了我国藏羚羊的种群分布、迁徙习性,简要分析了藏羚羊的致危因素,指出青藏铁路对藏羚羊等野生动物的影响,如破坏觅食、栖息场所,阻断迁徙路线等。认为设立野生动物通道有助于减轻现代交通设施对藏羚羊等动物迁徙习性的影响,但这种影响仍然存在。因此,还应做到迁移高峰期严格控制野生动物通道附近人为活动,通道优化,工程完成后尽可能恢复原始植被,加强公路管理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羚羊 现代交通 野生动物通道 建议
下载PDF
藏羚羊(AC)_n,(AG)_n微卫星文库构建 被引量:1
10
作者 都玉蓉 马建滨 +4 位作者 徐永涛 周智红 谭春敏 张湑泽 郭松长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9-22,30,共5页
藏羚羊Pantholops hodgsonii是我国珍稀的动物资源,开发其微卫星标记具有重要的科研与应用价值。本研究采用FIASCO法(Fast Isolation by AFLP Sequences Containing repeats)构建了藏羚羊的(AC)n和(AG)n微卫星富集文库。各文库随机挑取... 藏羚羊Pantholops hodgsonii是我国珍稀的动物资源,开发其微卫星标记具有重要的科研与应用价值。本研究采用FIASCO法(Fast Isolation by AFLP Sequences Containing repeats)构建了藏羚羊的(AC)n和(AG)n微卫星富集文库。各文库随机挑取150个白色菌落,分别筛选到76个(AC)n和61个(AG)n阳性克隆;经测序得到含AC重复的微卫星序列37条和含AG重复的序列29条。研究共设计、合成微卫星引物47对,以扩增、电泳等方法进行筛选,最终获得15个可稳定扩增且具有多态的微卫星标记。筛选出的引物可用于评估藏羚羊的核DNA遗传多样性、遗传结构、种群动态以及构建藏羚羊遗传图谱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羚羊 微卫星 富集文库
下载PDF
藏羚集群产羔与其胃肠道寄生虫传播和感染的风险 被引量:1
11
作者 曹伊凡 尚国珍 +7 位作者 李文靖 杨元罡 吴彤 朱亚辉 边疆晖 张瑞强 张同作 赵新全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63-571,共9页
食草动物集群有利于降低被捕食的风险,同时集群也会增加感染和传播寄生物的风险。可可西里卓乃湖地区是雌性藏羚的重要产羔地,集群时间主要集中在6月上旬至7月上旬,停留时间不足30 d。区域内温度、湿度等气候因子对其粪便中的寄生虫卵... 食草动物集群有利于降低被捕食的风险,同时集群也会增加感染和传播寄生物的风险。可可西里卓乃湖地区是雌性藏羚的重要产羔地,集群时间主要集中在6月上旬至7月上旬,停留时间不足30 d。区域内温度、湿度等气候因子对其粪便中的寄生虫卵发育到感染期可能存在重要影响。本研究于2018年6月9日在卓乃湖产羔地建立微气候观测仪收集当地气象数据的同时,收集新鲜藏羚粪便在当地室外分别放置0 d、10 d、15 d、20 d、25 d、30 d、35 d和约300 d,应用漂浮法检测35 d内不同时间段虫卵发育状况和放置近一年的存活幼虫数量。初步研究了卓乃湖区域内集群藏羚粪便中的优势寄生虫卵的发育及其越冬存活,探讨藏羚产羔地是否会增加藏羚胃肠道寄生虫传播和感染的风险。结果表明:(1)6月9日至7月14日,藏羚产羔地平均温度为5℃,平均相对湿度81%;(2)藏羚在卓乃湖产羔地集群期间,其粪便中的优势寄生虫卵不能发育到感染期(第三期幼虫),如粪便中的优势线虫卵毛园属线虫(Trichostrongylus sp.)、马歇尔属线虫(Marshallagia sp.)和细颈属线虫(Nematodirus sp.)在30 d内发育仅停留在第一期幼虫;优势种藏羚艾美耳球虫(Eimeria pantholopensis)和五道梁艾美耳球虫(E.wudaoliangensis)卵在25 d、30 d、35 d的孢子化率分别是0、18.9%、54.0%和0、13.5%、30.4%;(3)很少有寄生虫卵能够越冬存活至第二年,在卓乃湖产羔地放置近一年的粪便中仅发现极少的马歇尔属线虫和细颈属线虫幼虫。研究认为藏羚在卓乃湖集群时发生胃肠道寄生虫传播和感染的风险较低,藏羚对产羔地的短时利用和迅速回迁是其避免增加胃肠道寄生虫病感染风险的重要行为策略,且产羔地的低温等气候环境利于对寄生虫的自然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羚 可可西里卓乃湖 产羔地 温、湿度 寄生虫卵发育 感染风险回避
下载PDF
三江源国家公园迁徙藏羚对野生动物通道的利用——以青藏铁路五北大桥为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赛青高娃 李宏奇 +2 位作者 王东 王子涵 连新明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01-608,共8页
道路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影响着沿线野生动物的生存状况,如造成动物栖息地隔离或破碎化(李俊生等,2009;黄青东智等,2022)、车辆碰撞导致动物死亡(Abra etal.,2018;Wadey etal.,2018;Delgado etal.,2019;Pagany,2020)、阻隔两侧... 道路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影响着沿线野生动物的生存状况,如造成动物栖息地隔离或破碎化(李俊生等,2009;黄青东智等,2022)、车辆碰撞导致动物死亡(Abra etal.,2018;Wadey etal.,2018;Delgado etal.,2019;Pagany,2020)、阻隔两侧动物基因交流(Kellerand Largiad-er,2003;蔡志洲,2020)等。目前,通常采用设立野生动物通道(孔亚平等,2011)、围栏封闭道路(Clevenger etal.,2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铁路 藏羚 野生动物通道 集群规模 迁徙
下载PDF
青藏高原藏羚羊粪便携带小双节RNA病毒调查分析的研究
13
作者 戴琰 罗雪莲 +5 位作者 杨晶 朱文涛 濮吉 卢珊 熊衍文 徐建国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97-202,共6页
目的调查小双节RNA病毒(Picobirnavirus,PBV)在藏羚羊粪便中的携带情况,并对序列进行分析。方法提取160份藏羚羊粪便样品总RNA,利用转录组测序得到藏羚羊PBV序列,并且采用巢式RT-PCR验证大于1500 nt接近全长的序列。基于藏羚羊PBV的RNA... 目的调查小双节RNA病毒(Picobirnavirus,PBV)在藏羚羊粪便中的携带情况,并对序列进行分析。方法提取160份藏羚羊粪便样品总RNA,利用转录组测序得到藏羚羊PBV序列,并且采用巢式RT-PCR验证大于1500 nt接近全长的序列。基于藏羚羊PBV的RNA依赖性RNA聚合酶(RNA-dependent RNA polymerase,RdRp)氨基酸序列构建系统进化树;提取藏羚羊PBV起始密码子上游20个核苷酸,分析核糖体结合位点(ribosomal binding site,RBS)在5′非编码区(5′untranslated region,5′UTR)的分布情况。结果转录组测序结合巢式RT-PCR得到7份藏羚羊粪便携带分节段(8条segment 1和13条segment 2)和不分节段PBV(1条不分节段的PBV)。14条藏羚羊PBV RdRp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一致性为25.4%~97.7%和16.4%~98.2%。系统发育分析表明14条藏羚羊PBV序列处于分散分布,其中11条序列分散在基因I群(genogroup I,GI),3条分散在基因II群(genogroup I,GII),它们与亲缘关系最近的物种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一致性分别为52.3%~76.4%和50.9%~79.5%;藏羚羊与旱獭不分节段PBV分布于GII中,核苷酸序列一致性为47.6%,氨基酸序列一致性为45.8%。经比对发现有13条藏羚羊PBV的5′UTR存在RBS。结论藏羚羊是PBV潜在宿主之一,藏羚羊PBV序列具有高度遗传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羚羊 小双节RNA病毒 转录组测序 核糖体结合位点
下载PDF
气候变化背景下青藏高原藏羚羊生境时空格局演变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秋生 温璐 苏旭坤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8985-8993,共9页
气候变化可能导致物种分布范围变化甚至导致物种灭绝。为了解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旗舰种和濒危种-藏羚羊(Pantholops hodgsonii)的潜在分布区影响,收集了316个藏羚羊实际点位分布数据和70个文献点位分布数据与温度季节性变化(Bio4),海拔... 气候变化可能导致物种分布范围变化甚至导致物种灭绝。为了解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旗舰种和濒危种-藏羚羊(Pantholops hodgsonii)的潜在分布区影响,收集了316个藏羚羊实际点位分布数据和70个文献点位分布数据与温度季节性变化(Bio4),海拔,最干月降雨(Bio14)等9个影响因子,采用最大熵模型(MaxEnt)进行建模,预测SSP126、SSP585极端压迫情景和SSP245中间压迫情景下的T1(2001-2018年),T2(2021-2040年),T3(2041-2060年),T4(2061-2080年),T5(2081-2100年)5个时期的潜在分布区。研究结果表明:(1)在不同气候变化情景下,藏羚羊核心生境主要分布在可可西里、羌塘、阿尔金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三江源国家公园;(2)温度季节性变化(Bio4)和海拔被认为是最关键的两个环境因子;(3)随着温室气体排放强度的增强,藏羚羊的核心区生境向高海拔和高纬度地区扩张;(4)有43.18%的保护空缺区在保护区外,未受到有效保护。总之,研究藏羚羊的地理分布对于气候变化的响应与适应,根据适宜生境演变规律做出有效的保护措施,对藏羚羊种群的长期监测、保护、有效管理甚至重建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羚羊 气候变化 最大熵模型 生境变化 青藏高原
下载PDF
川紫菀多糖脱色工艺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文静熊 陈翔 +1 位作者 汤俊 程敏 《中国药师》 CAS 2022年第3期395-400,共6页
目的:优化川紫菀多糖的脱色工艺,选取最优脱色方法。方法:采用反胶束萃取法进行脱色处理,以多糖脱色率及保留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应用正交试验法优化反胶束除色素工艺。以1, 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的清除能... 目的:优化川紫菀多糖的脱色工艺,选取最优脱色方法。方法:采用反胶束萃取法进行脱色处理,以多糖脱色率及保留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应用正交试验法优化反胶束除色素工艺。以1, 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的清除能力分析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结果:川紫菀多糖脱色的最优条件如下:氯化钠浓度为150 mmol·L;,正己醇与异辛烷体积比为20%∶80%,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浓度为100 mmol·L;,反胶束溶液与多糖溶液体积比为1∶5,其中多糖预处理液中的氯化钠浓度对脱色效果的影响最大,其次为反胶束溶液与多糖溶液的配比。在此条件下,多糖脱色率为(89.2±0.1)%,多糖保留率为(85.9±0.1)%。川紫菀多糖经脱色后外观色泽与糖含量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且具有一定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其浓度和清除率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结论:以上反胶束脱色工艺稳定、可行,适用于川紫菀多糖进一步研究与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紫菀多糖 脱色工艺 正交试验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
下载PDF
西藏藏羚种群数量动态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普布顿珠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76-179,184,共5页
本研究通过查阅文献、书籍和历史资料对100多年来藏羚种群数量及分布作分析和展示,为探讨西藏藏羚种群变化规律,提供科学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藏羚种群数量在时间尺度和局部空间格局上均呈现出差异;在长期观测中,藏羚整体种群数量表现出... 本研究通过查阅文献、书籍和历史资料对100多年来藏羚种群数量及分布作分析和展示,为探讨西藏藏羚种群变化规律,提供科学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藏羚种群数量在时间尺度和局部空间格局上均呈现出差异;在长期观测中,藏羚整体种群数量表现出先降低再升高的规律,体现出西藏自然保护区的建立、法律健全和全民生态保护意识提高等措施对藏羚保护的重要性。此外,种群密度也在不同空间格局上有所不同,这突出了藏羚对栖息地的选择偏好活动范围之广。从影响其种群数量的驱动因素来看,人为影响是藏羚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为保护藏羚,应加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羚 种群数量 时空格局
下载PDF
藏羚羊与藏绵羊心肌、骨骼肌中肌红蛋白含量和乳酸脱氢酶活性的比较 被引量:11
17
作者 马兰 杨应忠 +1 位作者 靳国恩 格日力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5-39,共5页
为了探讨藏羚羊(Pantholops hodgsonii)对低氧环境的适应机制。以生活在同海拔(4 300 m)的藏绵羊(Tibetan Sheep)为对照,用分光光度法测定2种动物心肌、骨骼肌中肌红蛋白(myoglobin,Mb)含量、乳酸(lactic acid,LD)含量及乳酸脱氢酶(lact... 为了探讨藏羚羊(Pantholops hodgsonii)对低氧环境的适应机制。以生活在同海拔(4 300 m)的藏绵羊(Tibetan Sheep)为对照,用分光光度法测定2种动物心肌、骨骼肌中肌红蛋白(myoglobin,Mb)含量、乳酸(lactic acid,LD)含量及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活力。结果显示,藏羚羊心肌和骨骼肌中Mb含量明显高于藏绵羊(P<0.05),但心肌和骨骼肌的Mb含量无差别(P>0.05),而藏绵羊心肌Mb含量明显高于骨骼肌(P<0.05);藏羚羊心肌和骨骼肌中LD含量及LDH活力明显低于藏绵羊(P<0.05),且2种动物心肌中的LDH活力均明显低于其骨骼肌(P<0.01)。结果表明,藏羚羊尽管生活在高寒缺氧地区,其心肌和骨骼肌细胞仍然能得到丰富的氧供应,并非处于缺氧状态,这可能是通过增加心肌和骨骼肌中Mb的含量,提高其在低氧环境获取和储存氧的能力,从而提高有氧获能水平。与之相反,藏绵羊尽管也生活在高寒缺氧地区,但其心肌和骨骼肌中Mb含量相对于藏羚羊较低,且LD含量和LDH活力较高,说明其心肌和骨骼肌细胞内氧供不如藏羚羊丰富,提示藏绵羊可能主要以糖酵解获能。我们推测这种差异可能与两种动物不同的运动习性密切相关,且认为藏羚羊较高的Mb含量可能是其适应高原缺氧条件的分子基础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羚羊 藏绵羊 肌红蛋白 乳酸 乳酸脱氢酶
原文传递
藏羚羊PGC-1α基因编码区的克隆与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马燕 常荣 +1 位作者 祁玉娟 格日力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5-35,共11页
以藏羚羊(Pantholops hodgsonii)及同海拔分布的藏系绵羊(Tibetan Sheep)的心肌组织为材料,提取总RNA,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扩增出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GC-1α)的基因编码区cDNA片段,与载体连接... 以藏羚羊(Pantholops hodgsonii)及同海拔分布的藏系绵羊(Tibetan Sheep)的心肌组织为材料,提取总RNA,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扩增出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GC-1α)的基因编码区cDNA片段,与载体连接构建重组质粒,经转化、扩增培养、鉴定后测序。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显示,藏羚羊和藏系绵羊的PGC-1α基因编码区长度均为2 349 bp,编码797个氨基酸(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JF449959和JF449960);与其他脊椎动物PGC-1α基因的核苷酸及氨基酸序列相似性达到90%以上;其包含RNA/DNA结合位点、RNA识别基序(RRM)、与核呼吸因子1(NRF-1)及肌细胞增强因子2C(MEF2C)相互作用的区域、富含丝氨酸/精氨酸的结构域、负调节功能结构域、LXXLL模体以及TPPTTPP和DHDYCQ两个保守序列,14个氨基酸差异性位点位于以上部分功能结构域中;此外,磷酸化位点的预测提示藏羚羊可能存在一个潜在的蛋白激酶G的磷酸化位点(第329位的苏氨酸)。本研究成功克隆出了藏羚羊PGC-1α基因的编码区序列,为从能量代谢角度深入探讨藏羚羊适应高原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NA克隆 PGC-1Α 能量代谢 藏羚羊
原文传递
藏羚羊成纤维细胞系的建立及其核型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坤 苏广华 +3 位作者 段彪 魏著英 吴侠 李光鹏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6-24,共9页
藏羚羊(Pantholops hodgsonii)是我国特有的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生存在高海拔低氧环境下,具有高原生物的细胞遗传特性。实验采用组织块贴壁培养法进行原代培养,后经差异贴壁法联合消化排除法纯化,成功构建了藏羚羊成纤维细胞系,... 藏羚羊(Pantholops hodgsonii)是我国特有的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生存在高海拔低氧环境下,具有高原生物的细胞遗传特性。实验采用组织块贴壁培养法进行原代培养,后经差异贴壁法联合消化排除法纯化,成功构建了藏羚羊成纤维细胞系,并对培养不同代次细胞的形态、生长动力学、染色体核型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培养得到的藏羚羊细胞为典型的成纤维细胞,第7、10、15代细胞群体倍增时间分别为26、48、50 h。细胞的生长均为"S"型。染色体中二倍体染色体(2n=60)占主体,所占比例为65%~91%,包括性染色体X、Y在内均为端着丝粒类型,染色体组的总相对长度为193.45,平均相对长度为3.22,未发现随体、次缢痕等特殊标志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羚羊 生长曲线 染色体 核型
原文传递
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藏羚羊冷暖季适宜性栖息地分异性 被引量:2
20
作者 苏旭坤 董世魁 +5 位作者 刘世梁 石建斌 吴娱 张翔 高峰 许东华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639-1646,共8页
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保护藏羚羊等珍稀濒危有蹄类动物的三大保护区之一。客观地划分保护区内藏羚羊在冷季(1月)、暖季(7月)的栖息地适宜度是维持其种群数量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以生态位理论为指导,综合应用GIS技术和层次分... 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保护藏羚羊等珍稀濒危有蹄类动物的三大保护区之一。客观地划分保护区内藏羚羊在冷季(1月)、暖季(7月)的栖息地适宜度是维持其种群数量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以生态位理论为指导,综合应用GIS技术和层次分析法,构建基于GIS的生态位模型,确定藏羚羊在冷暖两季的适宜栖息地。结果表明:冷、暖两季的高适宜性与中适宜性栖息地面积总和分别为12620和15630 km2,冷暖季高适宜性栖息地主要位于保护区东北部(库木库里沙漠东北部)、保护区中部(卡尔墩检查站周围区域并延伸至阿其克库勒湖东部)、保护区西南部(兔子湖检查站附近区域),中适宜性栖息地主要分布于保护区东南部及高适宜性栖息地的周围区域;冷、暖季低适宜性栖息地面积分别为9930和8400 km2,冷季低适宜性栖息地主要分布于中适宜性栖息地与不适宜区域之间的过渡地带,暖季主要分布于鲸鱼湖周围区域及中适宜栖息地外围;冷、暖季不适宜区域面积分别为24290和22810 km2,包括保护区北部、湖泊、沙漠及高海拔区域。藏羚羊冷暖两季栖息地具有差异性,藏羚羊在冷季活动范围集中,而在暖季活动范围相对分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羚羊 季节适宜性 栖息地分异性 生态位模型 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